(整理)三桩桩基承台计算.
三桩桩基承台计算
![三桩桩基承台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72823691ed9ad51f01df22b.png)
三桩桩基承台计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一、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①《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②《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③二、示意图三、计算信息承台类型: 三桩承台计算类型: 验算截面尺寸构件编号: CT-11. 几何参数矩形柱宽bc=750mm 矩形柱高hc=750mm圆桩直径d=500mm承台根部高度H=700mmx方向桩中心距A=2000mmy方向桩中心距B=2000mm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距 C=500mm2. 材料信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c=1.43N/m, fc_c=14.3N/m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b=1.43N/m, fc_b=14.3N/m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p=1.43N/m, fc_p=14.3N/m承台钢筋级别: HRB400 fy=360N/m3. 计算信息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0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70mm4. 作用在承台顶部荷载基本组合值F=2495.000kNMx=0.000kN*mMy=45.000kN*mVx=32.000kNVy=0.000kN四、计算参数1. 承台总长 Bx=C+A+C=0.500+2.000+0.500=3.000m2. 承台总宽 By=C+B+C=0.500+2.000+0.500=3.000m3. 承台根部截面有效高度 ho=H-as=0.700-0.070=0.630m4. 圆桩换算截面宽度 bp=0.8*d=0.8*0.500=0.400m五、内力计算1. 各桩编号及定位座标如上图所示:θ1=arccos(0.5*A/B)=1.047θ2=2*arcsin(0.5*A/B)=1.0471号桩 (x1=-A/2=-1.000m, y1=-B*cos(0.5*θ2)/3=-0.577m)2号桩 (x2=A/2=1.000m, y2=-B*cos(0.5*θ2)/3=-0.577m)3号桩 (x3=0, y3=B*cos(0.5*θ2)*2/3=1.155m)2. 各桩净反力设计值, 计算公式:【8.5.3-2】①∑*2=2.000m∑*2=2.000m=F/n-Mx*/+My*/+Vx*H*/-Vy*H*/N1=2495.000/3-0.000*(-0.577)/2.000+45.000*(-1.000)/2.000+32.000*0.700*(-1.000)/2.000-0.000*0.700*(-0.577)/2.000=797.967kNN2=2495.000/3-0.000*(-0.577)/2.000+45.000*1.000/2.000+32.000*0.700*1.000/2.000-0.000*0.700*(-0.577)/2.000=865.367kNN3=2495.000/3-0.000*1.155/2.000+45.000*0.000/2.000+32.000*0.700*0.000/2.000-0.000*0.700*1.155/2.000=831.667kN六、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8.5.19-1】①1. ∑Ni=0=0.000kNho1=h-as=0.700-0.070=0.630m2. αox=A/2-bc/2-bp/2=2.000/2-1/2*0.750-1/2*0.400=0.425mαoy12=y2-hc/2-bp/2=0.577-0.750/2-0.400/2=0.002mαoy3=y3-hc/2-bp/2=1.155-0.750/2-0.400/2=0.580m3. λox=αox/ho1=0.425/0.630=0.675λoy12=αoy12/ho1=0.126/0.630=0.200λoy3=αoy3/ho1=0.580/0.630=0.9204. αox=0.84/(λox+0.2)=0.84/(0.675+0.2)=0.960αoy12=0.84/(λoy12+0.2)=0.84/(0.200+0.2)=2.100αoy3=0.84/(λoy3+0.2)=0.84/(0.920+0.2)=0.7506. 计算冲切临界截面周长AD=0.5*A+C/tan(0.5*θ1)=0.5*2.000+0.500/tan(0.5*1.047))=1.866mCD=AD*tan(θ1)=1.866*tan(1.047)=3.232mAE=C/tan(0.5*θ1)=0.500/tan(0.5*1.047)=0.866m6.1 计算Umx1Umx1=bc+αox=0.750+0.425=1.175m6.2 计算Umx2Umx2=2*AD*(CD-C-|y1|-|y3|+0.5*bp)/CD=2*1.866*(3.232-0.500-|-0.577|-|1.155|+0.5*0.400)/3.232=1.386m因Umx2>Umx1,取Umx2=Umx1=1.175mUmy=hc+αoy12+αoy3=0.750+0.126+0.580=1.456m因 Umy>(C*tan(θ1)/tan(0.5*θ1))-C-0.5*bpUmy=(C*tan(θ1)/tan(0.5*θ1))-C-0.5*bp=(0.500*tan(1.047)/tan(0.5*1.047))-0.500-0.5*0.400=0.800m7. 计算冲切抗力因 H=0.700m 所以βhp=1.0γo*Fl=γo*(F-∑Ni)=1.0*(2495.000-0.000)=2495.00kN[αox*2*Umy+αoy12*Umx1+αoy3*Umx2]*βhp*ft_b*ho=[0.960*2*0.800+2.100*1.175+0.750*1.175]*1.000*1.43*0.630*1000=4401.186kN≥γo*Fl柱对承台的冲切满足规范要求七、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8.5.19-5】①计算公式:【8.5.19-5】①1. Nl=max(N1,N2)=865.367kNho1=h-as=0.700-0.070=0.630m2. a11=(A-bc-bp)/2=(2.000-0.750-0.400)/2=0.425ma12=(y3-(hc+d)*0.5)*cos(0.5*θ2)=(1.155-(0.750-0.400)*0.5)*cos(0.5*1.047)=0.502m λ11=a11/ho=0.425/0.630=0.675β11=0.56/(λ11+0.2)=0.56/(0.675+0.2))=0.640C1=(C/tan(0.5*θ1))+0.5*bp=(C/tan(0.5*1.047))+0.5*0.400=1.066mλ12=a12/ho=0.502/0.630=0.797β12=0.56/(λ12+0.2)=0.56/(0.797+0.2))=0.562C2=(CD-C-|y1|-y3+0.5d)*cos(0.5*θ2)=(3.232-0.500-|-0.577|-1.155+0.5*1.047)*cos(0.5*0.400)=1.039m3. 因 h=0.700m 所以βhp=1.0γo*Nl=1.0*865.367=865.367kNβ11*(2*C1+a11)*(tan(0.5*θ1))*βhp*ft_b*ho=0.640*(2*1066.025+425.000)*(tan(0.5*1.047))*1.000*1.43*630.000=851.593kN<γo*Nl=865.367kN底部角桩对承台的冲切不满足规范要求γo*N3=1.0*831.667=831.667kNβ12*(2*C2+a12)*(tan(0.5*θ2))*βhp*ft_b*ho=0.562*(2*1039.230+502.035)*(tan(0.5*1.047))*1.000*1.43*630.000*1000=753.987kN<γo*N3=831.667kN顶部角桩对承台的冲切不满足规范要求八、承台斜截面受剪验算【8.5.21-1】①1. 计算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2.计算剪切系数因 ho=0.630m≤0.800m,βhs=(0.800/0.8001/=1.0ay=|y3|-0.5*hc-0.5*bp=|1.155|-0.5*0.750-0.5*0.400=0.580 λy=ay/ho=0.580/0.630=0.920βy=1.75/(λy+1.0)=1.75/(0.920+1.0)=0.9113. 计算承台底部最大剪力【8.5.21-1】①bxo=A*(2/3+hc/2/sqrt(-(A/2))+2*C=2.000*(2/3+0.750/2/sqrt(2.00-(2.000/2))+2*0.500=2.766mγo*Vy=1.0*1663.333=1663.333kNβhs*βy*ft_b*bxo*ho=1.000*0.911*1.43*2766.346*630.000=2271.349kN≥γo*Vy=1663.333kN 承台斜截面受剪满足规范要求九、承台受弯计算【8.5.21-1】【8.5.21-2】计算公式:【8.5.21-1.2】①1. 确定单桩最大竖向力Nmax=max(N1, N2, N3)=865.367kN2. 承台底部弯矩最大值【8.5.21-1】【8.5.21-2】①M=Nmax*(A-(sqrt(3)/4)*bc)/3=865.367*(2.000-(sqrt(3)/4)*0.750)/3=483.232kN*m3. 计算系数C30混凝土α1=1.0αs=M/(α1*fc_b*By*ho*ho)=483.232/(1.0*14.3*3.000*0.630*0.630*1000)=0.0284.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β1/(1+fy/Es/εcu)=0.518ξ=1-sqrt(1-2αs)=0.029≤ξb=0.5185. 纵向受拉钢筋Asx=Asy=α1*fc_b*By*ho*ξ/fy=1.0*14.3*3000.000*630.000*0.029/360=2162m最小配筋面积:B=|y1|+C=|-577.4|+500=1077.4mmAsxmin=Asymin=ρmin*B*H=0.200%*1077.4*700=1508mAsx≥Asxmin, 满足要求。
三桩承台底面积计算公式
![三桩承台底面积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59b8dc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8.png)
三桩承台底面积计算公式三桩承台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基础形式之一,要准确计算它的底面积,咱们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先来说说三桩承台底面积计算的重要性。
就像咱们盖房子,基础打不好,房子就容易出问题。
计算三桩承台底面积,就是为了保证这个基础能稳稳地承载上面的重量,让整个建筑安全可靠。
那三桩承台底面积到底怎么算呢?其实有好几种方法,咱们先来看一种常见的。
假设三根桩的中心点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边长为a。
那承台底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是:S = √3 × a² / 4 。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建筑工地考察。
当时工人们正在浇筑三桩承台的基础,我就跟现场的工程师交流起来。
他指着正在施工的地方跟我说:“这三桩承台底面积要是算错了,可就麻烦大啦!”我好奇地问他为啥,他说:“你想啊,如果面积算小了,基础承受力不够,房子以后可能会下沉、开裂;要是算大了,那又浪费材料,增加成本。
”所以啊,这小小的计算公式可关系重大。
再来说另一种计算方法,假如我们知道桩的直径 d 和桩的中心距 s ,那么承台底面积可以这样算:S = (s - 0.5d)² × √3 。
咱们来具体分析分析这个公式。
比如说桩的直径是 0.8 米,桩的中心距是 2 米。
那按照公式,先算出 2 - 0.5×0.8 = 1.6 米,然后1.6²×√3 ,就能得出承台的底面积啦。
在实际的工程中,还得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的荷载等等。
这就要求咱们工程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公式,还得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
就像我之前遇到过一个项目,由于地质比较松软,原本计算好的三桩承台底面积就得重新调整,加大一些,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总之,三桩承台底面积的计算虽然看似简单,背后却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精准的计算。
咱们可不能马虎,要不然这房子建起来,心里也不踏实不是?希望通过我的这些讲解,能让您对三桩承台底面积的计算公式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三桩承台计算(CT-3)
![三桩承台计算(CT-3)](https://img.taocdn.com/s3/m/22dc8c8aa0116c175f0e4808.png)
a0y = min(ay , h0) = 0.473m
受冲切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p =
1 if h ≤ 800mm
0.9 if h ≥ 2000mm
0.9
+
(1
−
0.9)
2m 2m −
−h 0.8m
otherwise
= 0.958
冲垮比: λ0x =
0.25
if
a0x h0
≤
0.25 =
0.272
1.1 − 0.65 ⋅ ftk
otherwise
ρte ⋅ σsk
= 0.268
最外层受拉钢筋外边缘至混凝 土受拉区底边的距离:
cs = 20 ⋅ mm if cc + dv0 < 20 ⋅ mm
= 60 ⋅ mm
otherwise
65 ⋅ mm if cc + dv0 ≥ 65 ⋅ mm
cc + dv0 otherwise
最大弯矩设计值:
M=
1 3
FN 3
⋅
⎛⎜⎝S1
−
0.75hc 4 − αc
⎞⎟⎠
=
1155.144
⋅
kN
⋅
m
最大剪力设计值:
V=
1 3
FN
=
2250
⋅
kN
永久荷载作用最大弯矩标准值 :
Mqk
=
1 3
FNqk 3
⋅
⎛⎜⎝S1
−
0.75hc 4 − αc
⎞⎟⎠
=
721.965 ⋅
kN
⋅
m
2.承台截面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otherwise
承台截面 = "满足GB50007-2011第8.5.21条"
桩 基 承 台 计 算 书(三桩承台)
![桩 基 承 台 计 算 书(三桩承台)](https://img.taocdn.com/s3/m/ecf62ceecc22bcd126ff0c78.png)
桩基承台计算书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一、示意图:二、基本资料:承台类型:三桩承台承台计算方式:验算承台尺寸1.依据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2.几何参数: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 C = 400 mm桩列间距: A = 800 mm 桩行间距: B = 1386 mm承台根部高度: H = 900 mm 承台端部高度: h = 900 mm纵筋合力点到底边的距离: a s = 70 mm 平均埋深: h m = 1.40 m矩形柱宽: B c = 500 mm 矩形柱高: H c = 500 mm圆桩直径: D s = 400 mm 换算后桩截面:L s = 320mm 3.荷载设计值:(作用在承台顶部)竖向荷载: F = 1591.60 kN绕X轴弯矩: M x = 25.50 kN·m 绕Y轴弯矩: M y = 253.20 kN·mX向剪力: V x = 168.40 kN Y向剪力: V y = 70.00 kN 4.材料信息: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f c = 14.30 N/mm2f t = 1.43 N/mm2钢筋强度等级: HRB400 f y = 360.00 N/mm2三、计算过程:1.作用在承台底部的弯矩绕X轴弯矩: M0x = M x-V y·H = 25.50-70.00×0.90 = -37.50kN·m绕Y轴弯矩: M0y = M y+V x·H = 253.20+168.40×0.90 = 404.76kN·m 2.基桩净反力设计值: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N i = F/n±M0x·y i/∑y j2±M0y·x i/∑x j2(8.5.3-2)N1 = F/n-M0x·y1/∑y j2+M0y·x1/∑x j2= 1591.60/3-(-37.50)×0.92/1.28+404.76×0.00/1.28 = 557.59 kNN2 = F/n-M0x·y2/∑y j2+M0y·x2/∑x j2= 1591.60/3-(-37.50)×(-0.46)/1.28+404.76×(-0.80)/1.28 = 264.03 kN N3 = F/n-M0x·y3/∑y j2+M0y·x3/∑x j2= 1591.60/3-(-37.50)×(-0.46)/1.28+404.76×0.80/1.28 = 769.98 kN 3.承台受柱冲切验算: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F l≤2[β0x·(b c+a0y)+β0y·(h c+a0x)]·βhp·f t·h0(8.5.17-1)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a0 = 0.05 m最不利一侧冲切面计算长度:b m = 2.31 m作用于最不利冲切面以外冲切力设计值:F l = 1034.01 kN承台有效高度:h0 = H-a s = 0.90-0.07 = 0.83 m冲跨比:λ0 = a0/h0 = 0.05/0.83 = 0.06λ0 < 0.2 取λ0 = 0.2冲切系数:β0= 0.84/(λ0+0.2) = 0.84/(0.20+0.2) = 2.10β0·b m·βhp·f t·h0= 2.10×2.31×0.99×1430.00×0.83= 5707.16 kN > F l = 1034.01 kN, 满足要求。
三桩承台计算计算书完整版
![三桩承台计算计算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9e4ad6b84ae45c3a358c46.png)
1.基本资料承台类型:三桩承台圆桩直径d=700(mm)桩列间距Sa=1050(mm)桩行间距Sb=1820(mm)承台边缘至桩心距离Sc=700(mm)承台根部高度 H=1500端部高度h=1500(mm)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2500最小配筋率0.15%混凝土强度等级c30fc=14.3, f t= 1.43钢筋强度设计值 fy=310(N/mm*mm)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Sa=100(mm)柱子高度hc=500(mm)柱子宽度bc=500(mm)设计时置行的规范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以下简称 桩基规范。
《钢筋混凝土 承台设计规 程》(CECS 88:97)以下简称 承台规程《混凝土结 设计规范 ( JGJ10-89)以下简称 混凝土2.承台受弯计算(1).基桩竖向力设计值:基桩竖向力设计值N=R=2500< KN >(2)Y 轴方向柱边弯距设计值<绕Y 轴>Myct=N*(Sa-bc/2) =2000< KN *M >(3)纵筋计算:<绕Y 轴>Asy=M/(0.9*fy*ho) =5120mm*mm(4)X 轴方向柱边弯距设计值<绕X 轴>Mxct=N*(2*Sb/3-hc/2) =2408.3< KN *M >(5)纵筋计算:<绕X 轴>Asx=M/(0.9*fy*ho) =6166mm*mm(6)纵筋计算:<实配>底边纵筋Asd=Asy-Asx/2/tg a =3342mm*mm单腰纵筋Asi=Asx/2/sin a =3559mm*mm3.承台抗冲切验算(1)柱冲切验算作用于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F1 = 3R =7500<KN>柱冲切验算:圆桩换算为方桩bp=0.8*d=560mm冲跨比(X 向)l1=ax/h=0.3714冲跨比(Y 向)l2=ay1/h=0.4881冲跨比(Y 向)l3=ay2/h=0.2000冲切承载力系数a1=0.72/(l1+0.2)= 1.26(X 向)冲切承载力系数a2=0.72/(l2+0.2)= 1.046(Y 向)冲切承载力系数a3=0.72/(l2+0.2)= 1.8(Y 向)柱冲切验算:[a1*(2by+ay 1+ay2)+(bx+ax)*(a2+a 3)]*ft*ho =10252<KN>柱冲切满足柱下独立承台回目录(2)顶角桩冲切验算作用于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F1 = R =2500<KN>c =1456mma =592mm冲跨比l=a/h=0.4228冲切承载力系数a=0.48/(l+0.2)=0.771( 承台规程 4.27-1 )角桩冲切验算 a*(2c+a)*tg( q/2 )*ft*ho=3119<KN>顶角桩冲切满足(3)底角桩冲切验算作用于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F1 = R =2500<KN>c =1492mma =520mm冲跨比l=a/h=0.3714冲切承载力系数a=0.48/(l+0.2)=0.84( 承台规程 4.27-1 )角桩冲切验算 a*(2c+a)*tg( q/2 )*ft*ho=3403<KN>底角桩冲切满足4.承台剪切验算斜截面受剪验算剪切力设计值V=R=2500KN剪跨比l =a/h=0.4228剪切系数 b =0.166斜截面受剪验算 b*fc*bo*ho11347.038<KN>承台剪切满足5.承台局压验算局部压力Fl=3R=7500<KN>局压面积 Al=hc*bc=250000<mm*mm>局压计算面积Ab=(hc+c)*(bc+c)=2250000<mm*mm>承台局压验算0.95*b*fc*Al =10188.750<KN>( 承台规程 4.4-2 )承台局压满足。
三桩承台体积计算公式
![三桩承台体积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7c0123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a.png)
三桩承台体积计算公式
三桩承台体积计算公式是在建筑工程中广泛用于计算建筑物的体积的经过认证的数学方法。
根据计算公式的定义,一个三桩承台体积总是由三个基础桩形成的。
每个基础桩都有一个基础平面,而体积总是由基础平面和桩高度决定的。
计算三桩承台体积的具体公式为:体积 V =础面积A x高度H,其中,基础面积A是指三桩之间基础平面的面积,桩高度H是指三桩从基底到桩头(向上)的高度。
由此可见,三桩之间的基础面积A和桩高度H是决定三桩承台体积的关键因素。
具体而言,基础面积A可通过测量三桩之间的基础平面,去计算出其平面面积;桩高度H则可以通过测量基底到桩头(向上)的距离来计算出来。
另外,在计算三桩承台体积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加减法法则,即运用加减法来计算体积的变化。
也就是说,如果有另外的建筑材料例如石板或钢筋等,附加于三桩之间的基础平面,会使基础面积发生变化;如果桩高有变化,也会对体积产生影响,必须加以考虑。
总的来说,计算三桩承台体积公式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也非常通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
它不仅可以用来计算建筑物的体积,还可以用来计算桩的数量,还可以用来估算建筑物的重量等等。
其中,计算精确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采用计算三桩承台体积公式的时候,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确保计
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76b14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4.png)
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公式三桩承台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并传导至地基。
在设计中,需要计算三桩承台的工程量,以确定所需的材料和工作量。
以下是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公式的详细说明。
1.三桩承台的体积计算:承台的体积是一个关键参数,通常用于确定所需的混凝土材料的数量。
体积的计算公式为:V=LxWxH其中,V表示承台的体积,L表示承台的长度,W表示承台的宽度,H表示承台的高度。
2.桩的数量计算:三桩承台中,桩是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的元素。
桩的数量计算公式为:N=L/S其中,N表示桩的数量,L表示承台的长度,S表示桩的间距。
3.桩的长度计算:桩的长度计算是为了确定所需的桩材料的长度。
桩的长度计算公式为:Lp=H+S+Dc+Dp+Dm其中,Lp表示桩的长度,H表示承台的高度,S表示桩的伸入地面的深度,Dc表示承台的厚度,Dp表示桩的直径,Dm表示桩的伸入地面的高度。
4.混凝土用量计算:混凝土用量是三桩承台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混凝土用量的计算公式为:C=Vxr其中,C表示混凝土用量,V表示承台的体积,r表示混凝土的容重。
5.钢筋用量计算:钢筋的使用是为了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拉能力。
R=AxLpxNxG其中,R表示钢筋用量,A表示钢筋的横截面面积,Lp表示桩的长度,N表示桩的数量,G表示钢筋的间距。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标准来确定参数的数值。
此外,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混凝土的损耗率、钢筋的浪费率及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等。
总之,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工程标准来确定各个参数的数值。
通过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准确地确定所需的材料和工时,以便进行施工和预算。
三桩承台计算公式
![三桩承台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1cc0925192e45361066f5f6.png)
计算式结果总数量三桩承台面积0.5*(H1+2*H2)*(H2*1.155+B)-H2*H2*1.155*3/2三桩承台垫层面积(只需基础大小参数)0.5*(H1+0.1+2*(H2+0.1))*((H2+0.1)*1.155+B+0.231)-(H2+0.1)*(H2+0.1)*1.155*3/2三桩承台土方不放坡(加工作边0.4)(0.5*(H1+0.4+2*(H2+0.4))*((H2+0.4)*1.155+B+0.924)-(H2+0.4)*(H2+0.4)*1.155*3/2)*H3三桩承台土方(放坡,加工作边0.4)计算式结果总数量(0.5*(H1+0.4+2*(H2+0.4))*((H2+0.4)*1.155+B+0.924)-(H2+0.4)*(H2+0.4)*1.155*3/2)*H3+(B+0.924)*3/2*K*H3*H3+1.155*K*K*H3*H3*H3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计算式结果总数量。
三桩承台计算算例
![三桩承台计算算例](https://img.taocdn.com/s3/m/48623ee2aeaad1f346933fb8.png)
桩边距: c = 1D = 600 ⋅ mm
长桩距与短桩距之比
αc
=
S1 S2
=1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a = 1800kN 桩顶伸入承台内尺寸: cc = 50mm
柱截面尺寸: hc = 600mm
hb = 600mm
承台截面参数: 承台高:h = 1500mm
承台边夹角: α
=
1 3
⋅
π
初步假定分布筋直径:dv0 = 10mm
=
1.114
承台截面抗冲切承载力计算:
底桩:
NLc1
=
α11 ⋅
(2 ⋅
c1
+
a11)
⋅
tan⎛⎝
α 2
⎞ ⎠
⋅
βhp ⋅
ft ⋅
h0
=
4319.41 ⋅
kN
顶桩:
NLc2
=
α12 ⋅
(2 ⋅
c2
+
a12)
⋅
tan⎛⎝
π 2
−
α⎞⎠
⋅ βhp ⋅ ft ⋅
h0 =
4070.056 ⋅ kN
桩平均净反力设计值:
以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依据,反推上部荷载标准值及设计值 ,三桩等腰承台按受弯板带计算 抗
弯、抗剪承载力和正常使用阶段的 裂缝,裂缝按永久荷载作用计算。
设计中使用的国家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 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 2008)
上部荷载设计值等效于:FN = 3ρg ⋅ γ ⋅ Ra = 6750 ⋅ kN
三桩承台的计算公式
![三桩承台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df05b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4.png)
三桩承台的计算公式三桩承台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桥梁等领域。
三桩承台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承台的承载力、抗倾覆稳定性和刚度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三桩承台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三桩承台的承载力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桩身承载力和承台承载力。
对于桩身承载力来说,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承载力公式。
根据承载力公式,桩身承载力可以表示为:Qc=c*A+q*Ap+f*A(1),其中Qc为桩身承载力,单位为N;c为桩身周围土体的凝聚力,单位为Pa;A为桩身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q为桩身周围土体的重度,单位为N/m^2;Ap为桩身周围土体的有效侧面积,单位为平方米;f为桩身周围土体的摩擦力系数。
对于承台承载力来说,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极限承载力公式。
根据极限承载力公式,承台承载力可以表示为:Qu=Qb+Qc(2),其中Qu为承台的极限承载力,单位为N;Qb为桩基承载力,可根据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到,单位为N;Qc为桩身承载力,同样可通过上述的桩身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到,单位为N。
除了承载力,三桩承台的抗倾覆稳定性也需要考虑。
常用的抗倾覆稳定计算公式是倾覆力矩平衡公式。
根据倾覆力矩平衡公式,倾覆力矩平衡条件可以表示为:Mq=Mf(3),其中Mq为土和结构物的倾覆力矩,单位为N•m;Mf为桩的恢复力矩,单位为N•m。
根据公式可以得到:Mq=Ha*a+Hb*b+Hc*c(4),其中Ha、Hb、Hc分别为桩顶处的水平力,单位为N;a、b、c分别为对应的力臂长度,单位为米。
最后,三桩承台的刚度计算可以通过计算承台的弯曲刚度和剪切刚度得到。
承台的弯曲刚度计算公式为:EI=(E*I)/L(5),其中EI为承台的弯曲刚度,单位为N•m^2;E为承台材料的弹性模量,单位为Pa;I为承台截面的惯性矩,单位为米^4;L为承台的长度,单位为米。
承台的剪切刚度计算公式为:GA=(G*A)/L(6),其中GA为承台的剪切刚度,单位为N;G为承台材料的剪切模量,单位为Pa;A为承台的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L为承台的长度,单位为米。
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
![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d5dfc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4.png)
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三桩承台是一种结构形式,用于支撑桥梁、建筑物等重要工程的承重部分。
三桩承台设计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进行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设计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进行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时,需要先确定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包括承载力要求、使用条件、使用寿命、地质情况等。
这些要求是进行工程量计算的基础,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进行确定。
接下来,进行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通常情况下,三桩承台的材料选择包括钢筋、混凝土等。
钢筋的选择需要考虑其抗拉、抗弯、抗剪等性能。
混凝土的选择则需要考虑其强度、耐久性等指标。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
然后,进行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时,需要进行桩的数量和尺寸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三桩承台的桩的数量为3根,其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选择进行确定。
桩的尺寸包括直径、长度等参数。
在进行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桩身和洞口的工程量计算。
桩身的工程量计算包括桩身的总体积、钢筋的总量等。
洞口的工程量计算包括洞口的截面积、混凝土的总体积等。
这些参数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和材料选择进行确定。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进行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包括桩的预制、桩身的浇筑等过程。
这些工艺的选择和施工方案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工程的现场条件、施工周期、施工质量等因素。
综上所述,进行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设计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
根据这些因素确定桩的数量和尺寸,进行桩身和洞口的工程量计算。
在进行工程量计算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设计要求的满足,并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的确定。
这样才能保证三桩承台工程的顺利进行。
桩桩基承台计算
![桩桩基承台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c497d847cd184254b3535ed.png)
三桩桩基承台计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一、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①《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②《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③二、示意图三、计算信息承台类型: 三桩承台计算类型: 验算截面尺寸构件编号: CT21. 几何参数矩形柱宽bc=500mm 矩形柱高hc=550mm圆桩直径d=600mm承台根部高度H=1250mmx方向桩中心距A=1800mmy方向桩中心距B=1800mm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距 C=600mm2. 材料信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ft_c=mm2, fc_c=mm2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b=mm2, fc_b=mm2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p=mm2, fc_p=mm2承台钢筋级别: HRB400 fy=360N/mm23. 计算信息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155mm4. 作用在承台顶部荷载标准值Fgk= Fqk=Mgxk=*m Mqxk=*mMgyk=*m Mqyk=*mVgxk= Vqxk=Vgyk= Vqyk=永久荷载分项系数rg=可变荷载分项系数rq=Fk=Fgk+Fqk=+=Mxk=Mgxk+Fgk*(B2-B1)/2+Mqxk+Fqk*(B2-B1)/2=+* =*mMyk=Mgyk+Fgk*(A2-A1)/2+Mqyk+Fqk*(A2-A1)/2=+* =*mVxk=Vgxk+Vqxk=+=Vyk=Vgyk+Vqyk=+=F1=rg*Fgk+rq*Fqk=*+*=Mx1=rg*(Mgxk+Fgk*(B2-B1)/2)+rq*(Mqxk+Fqk*(B2-B1)/2) =*+* =*mMy1=rg*(Mgyk+Fgk*(A2-A1)/2)+rq*(Mqyk+Fqk*(A2-A1)/2)=*+* =*mVx1=rg*Vgxk+rq*Vqxk=*+*=Vy1=rg*Vgyk+rq*Vqyk=*+*=F2=*Fk=*=Mx2=*Mxk=*=*mMy2=*Myk=*=*mVx2=*Vxk=*=Vy2=*Vyk=*=F=max(|F1|,|F2|)=max(||,||)=Mx=max(|Mx1|,|Mx2|)=max(||,||)=*mMy=max(|My1|,|My2|)=max(||,||)=*mVx=max(|Vx1|,|Vx2|)=max(||,||)=Vy=max(|Vy1|,|Vy2|)=max(||,||)=四、计算参数1. 承台总长 Bx=C+A+C=++=2. 承台总宽 By=C+B+C=++=3. 承台根部截面有效高度 ho=H-as=4. 圆桩换算截面宽度 bp=*d=*=五、内力计算1. 各桩编号及定位座标如上图所示:θ1=arccos*A/B)=θ2=2*arcsin*A/B)=1号桩 (x1=-A/2=, y1=-B*cos*θ2)/3=2号桩 (x2=A/2=, y2=-B*cos*θ2)/3=3号桩(x3=0, y3=B*cos*θ2)*2/3=∑x i=x12*2=∑y i=y12*2+y32=N i=F/n-Mx*y i/∑y i2+My*x i/∑x i2+Vx*H*x i/∑x i2-Vy*H*y1/∑y i2N1=*/+*/+**/ =N2=*/+*+** =N3=*+*+** =六、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1. ∑N i=0=ho1=h-as= 2. αox=A/2-bc/2-bp/2=2-1/2*2*= αoy12=y2-hc/2-bp/2= αoy3=y3-hc/2-bp/2= 3.λox=αox/ho1==λoy12=αoy12/ho1==λoy3=αoy3/ho1==4. βox=(λox+=+=βoy12=(λoy12+=+=βoy3=(λoy3+=+=6. 计算冲切临界截面周长AD=*A+C/tan*θ1)=*+tan*)=CD=AD*tan(θ1)=*tan=AE=C/tan*θ1)=tan*=计算Umx1Umx1=bc+αox=+=计算Umx2Umx2=2*AD*(CD-C-|y1|-|y3|+*bp)/CD=2** =因Umx2>Umx1,取Umx2=Umx1=Umy=hc+αoy12+αoy3=++=因Umy>(C*tan(θ1)/tan*θ1))*bpUmy=(C*tan(θ1)/tan*θ1))*bp=*tan/tan*) =7. 计算冲切抗力因 H= 所以βhp=γo*Fl=γo*(F-∑Ni)=*[βox*2*Umy+βoy12*Umx1+βoy3*Umx2]*βhp*ft_b*ho =[*2*+*+*]****1000=≥γo*Fl柱对承台的冲切满足规范要求七、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1. Nl=max(N1,N2)=ho1=h-as= 2. a11=(A-bc-bp)/2= a12=(y3-(hc+d)**cos*θ2)=λ11=a11/ho==β11=(λ11+=+)=C1=(C/tan*θ1))+*bp=(C/tan*)+*=λ12=a12/ho==β12=(λ12+=+)=C2=(CD-C-|y1|-y3+*cos*θ2)= 3. 因 h= 所以βhp=γo*Nl=*=β11*(2*C1+a11)*(tan*θ1))*βhp*ft_b*ho =*(2*+*(tan*)***=≥γo*Nl=底部角桩对承台的冲切满足规范要求γo*N3=*=β12*(2*C2+a12)*(tan*θ2))*βhp*ft_b*ho =*(2*+*(tan*)****1000=≥γo*N3=顶部角桩对承台的冲切满足规范要求八、承台斜截面受剪验算1. 计算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2.计算剪切系数因=<,βhs=1/4=ay=|y3|**bp=||* λy=ay/ho==βy=(λy+=+=bxo=A*(2/3+hc/2/sqrt(B2-(A/2)2))+2*C =*(2/3+2/sqrt2)2))+2*=γo*Vy=*=βhs*βy*ft_b*bxo*ho=****=≥γo*Vy=承台斜截面受剪满足规范要求九、承台受弯计算1. 确定单桩最大竖向力Nmax=max(N1, N2, N3)=M=Nmax*(A-(sqrt(3)/4)*bc)/3=*(sqrt(3)/4)*/3=*m3. 计算系数C30混凝土α1=αs=M/(α1*fc_b*By*ho*ho)=*****1000)=4.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β1/(1+fy/Es/εcu)=ξ=1-sqrt(1-2αs)=≤ξb=5. 纵向受拉钢筋Asx=Asy=α1*fc_b*By*ho*ξ/fy=****360=2708mm2最小配筋面积:B=|y1|+C=||+600=Asxmin=Asymin=ρmin*B*H=%**1250=2799mm2Asx<Asxmin,取Asx=Asxmin=2799mm2Asy<Asymin,取Asx=Asymin=2799mm26. 选择Asx钢筋选择钢筋920, 实配面积为2827mm2/m。
承台验算
![承台验算](https://img.taocdn.com/s3/m/2215d1703c1ec5da50e27043.png)
三桩桩基承台计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一、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①《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②《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③二、示意图三、计算信息承台类型: 三桩承台计算类型: 验算截面尺寸构件编号: CT-11. 几何参数矩形柱宽bc=1700mm 矩形柱高hc=1700mm圆桩直径d=600mm承台根部高度H=1000mmx方向桩中心距A=3500mmy方向桩中心距B=3500mm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距 C=600mm2. 材料信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c=1.43N/mm2, fc_c=14.3N/mm2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b=1.43N/mm2, fc_b=14.3N/mm2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p=1.43N/mm2, fc_p=14.3N/mm2承台钢筋级别: HRB335 fy=300N/mm23. 计算信息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0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120mm4. 作用在承台顶部荷载基本组合值F=700.000kNMx=1500.000kN*mMy=1500.000kN*mVx=47.250kNVy=47.250kN四、计算参数1. 承台总长 Bx=C+A+C=0.600+3.500+0.600=4.700m2. 承台总宽 By=C+B+C=0.600+3.500+0.600=4.700m3. 承台根部截面有效高度 ho=H-as=1.000-0.120=0.880m4. 圆桩换算截面宽度 bp=0.8*d=0.8*0.600=0.480m五、内力计算1. 各桩编号及定位座标如上图所示:θ1=arccos(0.5*A/B)=1.047θ2=2*arcsin(0.5*A/B)=1.0471号桩 (x1=-A/2=-1.750m, y1=-B*cos(0.5*θ2)/3=-1.010m)2号桩 (x2=A/2=1.750m, y2=-B*cos(0.5*θ2)/3=-1.010m)3号桩 (x3=0, y3=B*cos(0.5*θ2)*2/3=2.021m)2. 各桩净反力设计值, 计算公式:【8.5.3-2】①∑x i=x12*2=6.125m∑y i=y12*2+y32=6.125mN i=F/n-Mx*y i/∑y i2+My*x i/∑x i2+Vx*H*x i/∑x i2-Vy*H*y1/∑y i2N1=700.000/3-1500.000*(-1.010)/6.125+1500.000*(-1.750)/6.125+47.250*1.000*(-1.750)/6.125-47.250*1.000*(-1.010)/6.125=46.492kNN2=700.000/3-1500.000*(-1.010)/6.125+1500.000*1.750/6.125+47.250*1.000*1.750/6.125-47.250*1.000*(-1.010)/6.125=930.635kNN3=700.000/3-1500.000*2.021/6.125+1500.000*0.000/6.125+47.250*1.000*0.000/6.125-47.250*1.000*2.021/6.125=-277.127kN六、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8.5.19-1】①1. ∑Ni=0=0.000kNho1=h-as=1.000-0.120=0.880m2. αox=A/2-bc/2-bp/2=3.500/2-1/2*1.700-1/2*0.480=0.660mαoy12=y2-hc/2-bp/2=1.010-1.700/2-0.480/2=-0.080mαoy3=y3-hc/2-bp/2=2.021-1.700/2-0.480/2=0.931m因αoy3>ho, 所以αoy3=ho=0.880m3. λox=αox/ho1=0.660/0.880=0.750λoy12=αoy12/ho1=0.220/0.880=0.250λoy3=αoy3/ho1=0.880/0.880=1.0004. αox=0.84/(λox+0.2)=0.84/(0.750+0.2)=0.884αoy12=0.84/(λoy12+0.2)=0.84/(0.250+0.2)=1.867αoy3=0.84/(λoy3+0.2)=0.84/(1.000+0.2)=0.7006. 计算冲切临界截面周长AD=0.5*A+C/tan(0.5*θ1)=0.5*3.500+0.600/tan(0.5*1.047))=2.789mCD=AD*tan(θ1)=2.789*tan(1.047)=4.831mAE=C/tan(0.5*θ1)=0.600/tan(0.5*1.047)=1.039m6.1 计算Umx1Umx1=bc+αox=1.700+0.660=2.360m6.2 计算Umx2Umx2=2*AD*(CD-C-|y1|-|y3|+0.5*bp)/CD=2*2.789*(4.831-0.600-|-1.010|-|2.021|+0.5*0.480)/4.831=1.663mUmy=hc+αoy12+αoy3=1.700+0.220+0.880=2.800m因 Umy>(C*tan(θ1)/tan(0.5*θ1))-C-0.5*bpUmy=(C*tan(θ1)/tan(0.5*θ1))-C-0.5*bp=(0.600*tan(1.047)/tan(0.5*1.047))-0.600-0.5*0.480=0.960m7. 计算冲切抗力因 H=1.000m 所以βhp=0.983γo*Fl=γo*(F-∑Ni)=1.0*(700.000-0.000)=700.00kN[αox*2*Umy+αoy12*Umx1+αoy3*Umx2]*βhp*ft_b*ho=[0.884*2*0.960+1.867*2.360+0.700*1.663]*0.983*1.43*0.880*1000=8992.325kN≥γo*Fl柱对承台的冲切满足规范要求七、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8.5.19-5】①计算公式:【8.5.19-5】①1. Nl=max(N1,N2)=930.635kNho1=h-as=1.000-0.120=0.880m2. a11=(A-bc-bp)/2=(3.500-1.700-0.480)/2=0.660ma12=(y3-(hc+d)*0.5)*cos(0.5*θ2)=(2.021-(1.700-0.480)*0.5)*cos(0.5*1.047)=0.806m λ11=a11/ho=0.660/0.880=0.750β11=0.56/(λ11+0.2)=0.56/(0.750+0.2))=0.589C1=(C/tan(0.5*θ1))+0.5*bp=(C/tan(0.5*1.047))+0.5*0.480=1.279mλ12=a12/ho=0.806/0.880=0.916β12=0.56/(λ12+0.2)=0.56/(0.916+0.2))=0.502C2=(CD-C-|y1|-y3+0.5d)*cos(0.5*θ2)=(4.831-0.600-|-1.010|-2.021+0.5*1.047)*cos(0.5*0.480)=1. 247m3. 因 h=1.000m 所以βhp=0.983γo*Nl=1.0*930.635=930.635kNβ11*(2*C1+a11)*(tan(0.5*θ1))*βhp*ft_b*ho=0.589*(2*1279.230+660.000)*(tan(0.5*1.047))*0.983*1.43*880.000=1355.413kN≥γo*Nl=930.635kN底部角桩对承台的冲切满足规范要求γo*N3=1.0*-277.127=-277.127kNβ12*(2*C2+a12)*(tan(0.5*θ2))*βhp*ft_b*ho=0.502*(2*1247.077+806.032)*(tan(0.5*1.047))*0.983*1.43*880.000*1000 =1183.156kN≥γo*N3=-277.127kN顶部角桩对承台的冲切满足规范要求八、承台斜截面受剪验算【8.5.21-1】①1. 计算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2.计算剪切系数因 0.800ho=0.880m<2.000m,βhs=(0.800/0.880)1/4=0.976ay=|y3|-0.5*hc-0.5*bp=|2.021|-0.5*1.700-0.5*0.480=0.931λy=ay/ho=0.931/0.880=1.058βy=1.75/(λy+1.0)=1.75/(1.058+1.0)=0.8503. 计算承台底部最大剪力【8.5.21-1】①bxo=A*(2/3+hc/2/sqrt(B2-(A/2)2))+2*C=3.500*(2/3+1.700/2/sqrt(3.5002-(3.500/2)2))+2*0.600=4.515mγo*Vy=1.0*977.127=977.127kNβhs*βy*ft_b*bxo*ho=0.976*0.850*1.43*4514.829*880.000=4718.238kN≥γo*Vy=977.127kN承台斜截面受剪满足规范要求九、承台受弯计算【8.5.21-1】【8.5.21-2】计算公式:【8.5.21-1.2】①1. 确定单桩最大竖向力Nmax=max(N1, N2, N3)=930.635kN2. 承台底部弯矩最大值【8.5.21-1】【8.5.21-2】①M=Nmax*(A-(sqrt(3)/4)*bc)/3=930.635*(3.500-(sqrt(3)/4)*1.700)/3=857.387kN*m3. 计算系数C30混凝土α1=1.0αs=M/(α1*fc_b*By*ho*ho)=857.387/(1.0*14.3*4.700*0.880*0.880*1000)=0.0164.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β1/(1+fy/Es/εcu)=0.550ξ=1-sqrt(1-2αs)=0.017≤ξb=0.5505. 纵向受拉钢筋Asx=Asy=α1*fc_b*By*ho*ξ/fy=1.0*14.3*4700.000*880.000*0.017/300=3275mm2最小配筋面积:B=|y1|+C=|-1010.4|+600=1610.4mmAsxmin=Asymin=ρmin*B*H=0.200%*1610.4*1000=3221mm2Asx≥Asxmin, 满足要求。
关于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关于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89754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4.png)
关于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公式三桩承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承重结构,常用于在土壤承载能力较低的场合或需要承受较大水平力的场合。
其设计需要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以保证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三桩承台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土壤承载力计算、桩柱承载力计算、桩身抗侧力计算、桩身抗拔力计算、桩身弯矩计算等多个方面的计算。
根据这些计算结果,可以得到三桩承台的工程量计算公式如下:1.三桩承台的桩长计算公式:L=H/[(q+ΣR)/(N+S)]其中,L为桩长,H为设计活载荷,q为活载的单位面积荷载,R为土壤的轴向抗力,N为老桩横向抗力,S为链接上的桩身面积。
2.三桩承台的桩径计算公式:d=(M/πσ)^(1/3)其中,d为桩径,M为活载力矩,σ为钢材的抗拉强度。
3.三桩承台的桩数计算公式:n=H/(pL)其中,n为桩数,p为桩的间距。
4.三桩承台的土桩轴向抗力计算公式:R=qLA其中,R为土桩轴向抗力,q为土壤的单位体积容积重量,L为桩长,A为桩身的横截面积。
5.三桩承台的老桩横向抗力计算公式:N=kπ(R^2-r^2)其中,N为老桩横向抗力,k为老桩横向抗力系数,R为老桩外径,r为老桩内径。
6.三桩承台的桩身抗侧力计算公式:F=γaL其中,F为桩身的抗侧力,γ为水平地震力系数,a为活载单振幅。
7.三桩承台的桩身抗拔力计算公式:P=(σa-μpγwA)L其中,P为桩身的抗拔力,σa为桩身的剪应力,μ为土的内摩擦角,p为土的抗拔强度系数,γw为水的单位体积重量,A为桩身的横截面积。
8.三桩承台的桩身弯矩计算公式:M=P(h+L/2)其中,M为桩身的弯矩,P为桩身的抗拔力,h为桩身的高度。
以上公式只是对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的一小部分,在具体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取合适的参数和计算方法。
同时,需要注意合理的假设和简化,以尽可能准确地计算出三桩承台的工程量。
三桩承台计算算例
![三桩承台计算算例](https://img.taocdn.com/s3/m/c4e21e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b.png)
三桩承台计算算例为了满足需求,这里给出一个三桩承台的计算算例:假设建筑物需要一个三桩承台来支撑,其中每个桩的直径为1.5米,桩的截面积为1.7671平方米。
建筑物总重为5000吨,分别均匀分布在三根桩上。
根据规范,建筑物在设计基准震级下的最大地震力为建筑物重力的0.075倍。
设计基准震级下,地震力的作用点假定位于桩顶正中间,并且地震力的垂心偏离桩心的距离为0.4倍桩直径。
1.水平力的计算每个桩承载的水平力可以通过地震力和地震力离桩心的距离来计算。
假设地震力的方向为水平方向。
水平力=地震力×离桩心距离地震力=建筑物重力×设计基准震级下地震力系数=5000吨×0.075=375吨离桩心距离=0.4×桩直径=0.4×1.5=0.6米每个桩承载的水平力=375吨×0.6=225吨2.承台的长度计算承台的长度和桩的直径相关,根据规范,承台的长度应该满足:L≥1.5×d其中,L为承台的长度,d为桩的直径。
承台的长度=1.5×1.5=2.25米3.承台的宽度计算承台的宽度可以根据桩的直径和承载力来计算。
根据规范,承台的宽度应该满足:B ≥ 6 × √(qmax ÷ fc)其中,B为承台的宽度,qmax为桩的最大承载力,fc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假设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20MPa,则qmax = 桩的截面积×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1.7671平方米×20MPa=35.342吨承台的宽度=6×√(35.342吨÷20MPa)=6×√(35.342吨÷20)=6×√1.7671=6×1.329=7.974米因此,承台的宽度取8米。
4.承台的厚度计算承台的厚度可以根据承台宽度和水平力来计算。
根据规范,承台的厚度应该满足:H ≥ (水平力× B) ÷ (0.6 × fc)其中,H为承台的厚度,B为承台的宽度,水平力为每根桩承载的水平力,fc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
![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1641f9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3.png)
三桩承台工程量计算土建造价员在计算钢筋混凝土独立承台工程量时,经常会碰到一类三桩承台〔即承台下布置三根桩〕。
由于在计算三桩承台、垫层混凝土、模板工程量,特别是计算地坑土方〔考虑工作面和放坡系数〕工程量时非常麻烦,所以造价员一般都采用各种近似的〔很不标准的〕方法来计算,从而造成工程量〔特别是地坑土方工程量〕计算结果误差很大。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摸索出一套快速而准确计算三桩承台工程量〔除钢筋外,钢筋量计算以后再专题讲解〕的方法,在这里向大家作一介绍。
〔图一〕这是我在图集上拍下来的,将就着看吧图1 是常见的一类三桩承台的平面图和剖面图〔详见【钢筋混凝土圆桩承台】图集2004浙G24〕,其平面形状是一个六边形,其形成过程是:桩距三角形〔是一个底边为S,高为〔L1+L2〕的等腰三角形〕通过拓展〔拓展宽度为bp〕形成一个较大的等腰三角形,再以桩距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向上、向左下、向右下各拓展宽度bp为界,切割掉三个小等腰三角形,并使其三对对边相互平行。
在这个平面图形中,假设桩距三角形的底角为θ〔最好以弧度来计量,余同〕,三桩承台六边形的上、中、下底边长分别为a、e、d,腰长分别为b、c,高分别为h、bp,上面小三角形高为h1。
在桩间距S,桩柱距L1、L2,拓展宽度bp的情况下,其他参数θ、a、b、c、d、e、h、h1以及六边形面积A和周长C都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连续计算而得到,具体递推和计算过程表达如下:θ=arctg[〔L1+L2〕/〔S/2〕]图1c=bp/sinθ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推导出e的计算式:e=S+2×cd=e-2×bp/tgθ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推导出h1的计算式:h1=2×c/S×〔L1+L2〕-bpa=2×h1/tgθh=bp+L1+L2 b=h/sinθ面积A=〔a+e〕/2×h+〔d+e〕/2×bp 周长C=a+2×b+2×c+d承台混凝土工程量=A×H 承台模板工程量=C×H 注:这里的H为承台高度。
三桩承台配筋计算
![三桩承台配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6eae5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d.png)
三桩承台配筋计算(实用版)目录1.引言2.承台配筋的概述3.承台配筋的计算方法4.计算实例5.结论正文【引言】在桥梁工程中,承台是承受桥跨结构荷载的重要构件,它的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基础上。
为了保证承台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承台配筋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三桩承台配筋计算进行探讨。
【承台配筋的概述】承台配筋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柱、梁、板等构件的钢筋配置。
合理的承台配筋可以有效地提高承台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保证桥梁的安全稳定。
【承台配筋的计算方法】计算承台配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定承台的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2.计算承台的弯矩、剪力、轴压等内力。
3.确定钢筋的种类、规格和间距。
4.计算钢筋的截面积,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
5.校核计算结果,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计算实例】假设某三桩承台,尺寸为 5m×5m×1.5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柱主筋为 HRB400,直径为 20mm,间距为 200mm;箍筋为 HPB300,直径为 10mm,间距为 100mm。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弯矩最大值为 1200kN·m,剪力最大值为 600kN,轴压最大值为300kN。
2.计算主筋长度,确定柱主筋根数为 8 根。
3.计算箍筋长度,确定箍筋根数为 16 根。
【结论】合理的承台配筋对于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计算实例,我们可以得出三桩承台配筋的具体数值。
三桩承台计算实例
![三桩承台计算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6e01ca651ed9ad51f01df23e.png)
一、引言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
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
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
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
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
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
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
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
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
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
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
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
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
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
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
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
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
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在初步计算时,最好先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并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等到平均的荷载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
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值,那么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可能更经济。
三桩承台体积计算公式
![三桩承台体积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ab962c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3.png)
三桩承台体积计算公式
《三桩承台体积计算公式》历史上起源较晚,是由中国著名的结构工程学家,材料学家杨虎城博士根据物理学和力学定律,在中国桥梁学会三桩承台研究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于2002年制定的一种测量三桩承台体积的公式。
杨虎城博士的领导和指导下,该公式被推广应用于各种三桩承台结构。
三桩承台体积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方程表示:
V=S*X+S*Y+S*Z+S1*X1+S2*Y2+S3*Z3
其中:
V 为三桩承台体积;
S 为三桩承台底部所有长方形有效部分的面积;
X、Y、Z别为桩头偏移量,S1、S2、S3分别为桩头部分的斜面积; X1、Y2、Z3分别为桩头底部偏移量。
这个公式反映了三桩承台抗侧力性能的特点:每根桩的体积、偏移量以及桩头底部抗歪变的偏移量都会影响承台的体积。
三桩承台体积计算公式的使用,不仅为结构设计者提供了一种精准测量体积的方法,而且可以准确分析和计算桩头的安全性、位移量、歪曲量以及地基的深度,对桩的安全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从而为建筑物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桩承台体积计算公式能够有效地改善建筑结构的体积性能,实现建筑抗震能力的有效提升。
它提高了桩的利用效率,使得三桩承台的体积和质量更加合理,减少了制造、安装和设计的工作量,使建筑
物抗震能力得到提升,从而确保建筑物安全,环保。
此外,使用三桩承台体积计算公式还能够更好地提供给大家分析钢结构,实现优化设计的可能性。
这能使结构承载能力提高,抗震性能提高,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安全。
以上就是三桩承台体积计算公式的简介。
它极大地推动了工程抗震能力的提高,为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桩桩基承台计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一、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①《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②《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③二、示意图三、计算信息承台类型: 三桩承台计算类型: 验算截面尺寸构件编号: CT-31. 几何参数矩形柱宽bc=600mm 矩形柱高hc=600mm圆桩直径d=400mm承台根部高度H=1000mmx方向桩中心距A=1600mmy方向桩中心距B=1600mm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距 C=400mm2. 材料信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ft_c=1.57N/mm2, fc_c=16.7N/mm2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b=1.43N/mm2, fc_b=14.3N/mm2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t_p=1.43N/mm2, fc_p=14.3N/mm2承台钢筋级别: HRB400 fy=360N/mm23. 计算信息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0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100mm4. 作用在承台顶部荷载基本组合值F=3881.200kNMx=42.200kN*mMy=4.500kN*mVx=2.300kNVy=-23.200kN四、计算参数1. 承台总长 Bx=C+A+C=0.400+1.600+0.400=2.400m2. 承台总宽 By=C+B+C=0.400+1.600+0.400=2.400m3. 承台根部截面有效高度 ho=H-as=1.000-0.100=0.900m4. 圆桩换算截面宽度 bp=0.8*d=0.8*0.400=0.320m五、内力计算1. 各桩编号及定位座标如上图所示:θ1=arccos(0.5*A/B)=1.047θ2=2*arcsin(0.5*A/B)=1.0471号桩 (x1=-A/2=-0.800m, y1=-B*cos(0.5*θ2)/3=-0.462m)2号桩 (x2=A/2=0.800m, y2=-B*cos(0.5*θ2)/3=-0.462m)3号桩 (x3=0, y3=B*cos(0.5*θ2)*2/3=0.924m)2. 各桩净反力设计值, 计算公式:【8.5.3-2】①∑x i=x12*2=1.280m∑y i=y12*2+y32=1.280mN i=F/n-Mx*y i/∑y i2+My*x i/∑x i2+Vx*H*x i/∑x i2-Vy*H*y1/∑y i2N1=3881.200/3-42.200*(-0.462)/1.280+4.500*(-0.800)/1.280+2.300*1.000*(-0.800)/1.280--23.200*1.000*(-0.462)/1.280=1313.083kNN2=3881.200/3-42.200*(-0.462)/1.280+4.500*0.800/1.280+2.300*1.000*0.800/1.280--23.200*1.000*(-0.462)/1.280=1321.583kNN3=3881.200/3-42.200*0.924/1.280+4.500*0.000/1.280+2.300*1.000*0.000/1.280--23.200*1.000*0.924/1.280=1246.535kN六、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8.5.17-1】①1. ∑Ni=0=0.000kNho1=h-as=1.000-0.100=0.900m2. αox=A/2-bc/2-bp/2=1.600/2-1/2*0.600-1/2*0.320=0.340mαoy12=y2-hc/2-bp/2=0.462-0.600/2-0.320/2=0.002mαoy3=y3-hc/2-bp/2=0.924-0.600/2-0.320/2=0.464m3. λox=αox/ho1=0.340/0.900=0.378λoy12=αoy12/ho1=0.180/0.900=0.200λoy3=αoy3/ho1=0.464/0.900=0.5154. βox=0.84/(λox+0.2)=0.84/(0.378+0.2)=1.454βoy12=0.84/(λoy12+0.2)=0.84/(0.200+0.2)=2.100βoy3=0.84/(λoy3+0.2)=0.84/(0.515+0.2)=1.1746. 计算冲切临界截面周长AD=0.5*A+C/tan(0.5*θ1)=0.5*1.600+0.400/tan(0.5*1.047))=1.493mCD=AD*tan(θ1)=1.493*tan(1.047)=2.586mAE=C/tan(0.5*θ1)=0.400/tan(0.5*1.047)=0.693m6.1 计算Umx1Umx1=bc+αox=0.600+0.340=0.940m6.2 计算Umx2Umx2=2*AD*(CD-C-|y1|-|y3|+0.5*bp)/CD=2*1.493*(2.586-0.400-|-0.462|-|0.924|+0.5*0.320)/2.586=1.109m因Umx2>Umx1,取Umx2=Umx1=0.940mUmy=hc+αoy12+αoy3=0.600+0.180+0.464=1.244m因 Umy>(C*tan(θ1)/tan(0.5*θ1))-C-0.5*bpUmy=(C*tan(θ1)/tan(0.5*θ1))-C-0.5*bp=(0.400*tan(1.047)/tan(0.5*1.047))-0.400-0.5*0.320=0.640m7. 计算冲切抗力因 H=1.000m 所以βhp=0.983γo*Fl=γo*(F-∑Ni)=1.0*(3881.200-0.000)=3881.20kN[βox*2*Umy+βoy12*Umx1+βoy3*Umx2]*βhp*ft_b*ho=[1.454*2*0.640+2.100*0.940+1.174*0.940]*0.983*1.43*0.900*1000=6250.314kN≥γo*Fl柱对承台的冲切满足规范要求七、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8.5.17-5】①计算公式:【8.5.17-5】①1. Nl=max(N1,N2)=1321.583kNho1=h-as=1.000-0.100=0.900m2. a11=(A-bc-bp)/2=(1.600-0.600-0.320)/2=0.340ma12=(y3-(hc+d)*0.5)*cos(0.5*θ2)=(0.924-(0.600-0.320)*0.5)*cos(0.5*1.047)=0.402m λ11=a11/ho=0.340/0.900=0.378β11=0.56/(λ11+0.2)=0.56/(0.378+0.2))=0.969C1=(C/tan(0.5*θ1))+0.5*bp=(C/tan(0.5*1.047))+0.5*0.320=0.853mλ12=a12/ho=0.402/0.900=0.446β12=0.56/(λ12+0.2)=0.56/(0.446+0.2))=0.867C2=(CD-C-|y1|-y3+0.5d)*cos(0.5*θ2)=(2.586-0.400-|-0.462|-0.924+0.5*1.047)*cos(0.5*0.320)=0. 831m3. 因 h=1.000m 所以βhp=0.983γo*Nl=1.0*1321.583=1321.583kNβ11*(2*C1+a11)*(tan(0.5*θ1))*βhp*ft_b*ho=0.969*(2*852.820+340.000)*(tan(0.5*1.047))*0.983*1.43*900.000=1448.689kN≥γo*Nl=1321.583kN底部角桩对承台的冲切满足规范要求γo*N3=1.0*1246.535=1246.535kNβ12*(2*C2+a12)*(tan(0.5*θ2))*βhp*ft_b*ho=0.867*(2*831.384+401.628)*(tan(0.5*1.047))*0.983*1.43*900.000*1000 =1307.064kN≥γo*N3=1246.535kN顶部角桩对承台的冲切满足规范要求八、承台斜截面受剪验算【8.5.18-1】①1. 计算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2.计算剪切系数因 0.800ho=0.900m<2.000m,βhs=(0.800/0.900)1/4=0.971ay=|y3|-0.5*hc-0.5*bp=|0.924|-0.5*0.600-0.5*0.320=0.464λy=ay/ho=0.464/0.900=0.515βy=1.75/(λy+1.0)=1.75/(0.515+1.0)=1.1553. 计算承台底部最大剪力【8.5.18-1】①bxo=A*(2/3+hc/2/sqrt(B2-(A/2)2))+2*C=1.600*(2/3+0.600/2/sqrt(1.6002-(1.600/2)2))+2*0.400=2.213mγo*Vy=1.0*2634.665=2634.665kNβhs*βy*ft_b*bxo*ho=0.971*1.155*1.43*2213.077*900.000=3193.959kN≥γo*Vy=2634.665kN承台斜截面受剪满足规范要求九、承台受弯计算【8.5.16-1】【8.5.16-2】计算公式:【8.5.16-1.2】①1. 确定单桩最大竖向力Nmax=max(N1, N2, N3)=1321.583kN2. 承台底部弯矩最大值【8.5.16-1】【8.5.16-2】①M=Nmax*(A-(sqrt(3)/4)*bc)/3=1321.583*(1.600-(sqrt(3)/4)*0.600)/3=590.392kN*m3. 计算系数C30混凝土α1=1.0αs=M/(α1*fc_b*By*ho*ho)=590.392/(1.0*14.3*2.400*0.900*0.900*1000)=0.0214.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β1/(1+fy/Es/εcu)=0.518ξ=1-sqrt(1-2αs)=0.021≤ξb=0.5185. 纵向受拉钢筋Asx=Asy=α1*fc_b*By*ho*ξ/fy=1.0*14.3*2400.000*900.000*0.021/360=1842mm2最小配筋面积:B=|y1|+C=|-461.9|+400=861.9mmAsxmin=Asymin=ρmin*B*H=0.200%*861.9*1000=1724mm2Asx≥Asxmin, 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