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优质课件(共107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ae7a2389eb172dec63b76c.png)
导 思
3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关键词:聪慧、方正
导 思
2
文章表现了人物怎样
的特点?
课文初读感知
读 法
①初读文言文要注意在掌握原文内容的同时,把握作者
指 情感,融入自身的具体感受,朗读时语速应当是平稳、
导 舒缓的。②依据词性、句式、语法成分及情感的延续、
转换等,掌控好全文的语气节奏,如“俄而/ 雪骤,公/
2 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
敬辞。
难点,涉及积累拓展五
3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和诚实守信、
尊重他人的美德。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三
品格素养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并学习 古代少年的聪慧与方正。
预习资料速查
作
者
简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1)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应为“空中撒盐差可拟”)
3. 省略句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内集”前省略介词“于”)
文言知识积累
名
句
积
1. 撒盐空中差可拟。
累
2. 未若柳絮因风起。
预习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 思
1
文章记述了怎样的故 事情节?
课文全篇探究
1.[重点] 陈元方反驳“客”的话精彩在何处? 有三处:首先,言简意赅,内容凝练,“期日中”是前提,
“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其次,条理清晰, 有理有据,先说事情,再指出其无信和无礼的表现;再次,用 词妥帖,讲究分寸,“无信”“无礼”义正词严,不失身份, 也不过火。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55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55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ab8e4e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1.png)
不是君子呀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
谦辞,我父亲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拉,牵拉
回头看
角色扮演 帮助记忆
执行导演:羊羊老师
主
演:陈元方
友人
群
演:全体学生
元方和友人是什么样的人?
研读剧本
友人行为
过中不至
元方行为
“待君久不至,已去。”
你
省略句,省略主语
你正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
就是没礼貌。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了。
友人很惭愧,下马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进门
Action!
我们从谢道韫和元方身上学到了什么,在
新时代要做怎样的少年?
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咏谢安功成身退: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
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主演:
谢道韫
胡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
chā
/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
yì
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乘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否定词
不、未、莫、毋(不畏魔物)
来battle呀!
你认为雪更像什么呢?
正方
撒盐空中更恰当
vs
反方
柳絮因风更恰当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
凝之妻也。
王凝之是人名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
谦辞,我父亲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拉,牵拉
回头看
角色扮演 帮助记忆
执行导演:羊羊老师
主
演:陈元方
友人
群
演:全体学生
元方和友人是什么样的人?
研读剧本
友人行为
过中不至
元方行为
“待君久不至,已去。”
你
省略句,省略主语
你正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
就是没礼貌。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了。
友人很惭愧,下马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进门
Action!
我们从谢道韫和元方身上学到了什么,在
新时代要做怎样的少年?
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咏谢安功成身退: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
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主演:
谢道韫
胡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
chā
/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
yì
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乘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否定词
不、未、莫、毋(不畏魔物)
来battle呀!
你认为雪更像什么呢?
正方
撒盐空中更恰当
vs
反方
柳絮因风更恰当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
凝之妻也。
王凝之是人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f94cd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d.png)
(1)寒雪日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 (2)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章的义理 ) (3)俄而( 不久,一会儿 )雪骤( 急 ) (4)因风起( 趁,乘 )
3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二则》选自《 世说新语笺疏 》,是 南朝宋_ (朝代)临川王 刘义庆 组织编写的一部_ 志人小说_集。它主要记 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 《 言语 》篇和《 方正 》篇。
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 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表判断
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 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 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 庭氛围?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章的义理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太傅谢安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他的子侄辈们谈论文章 的义理。
不久,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
什么
俄而雪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纭何所似?” 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安十分高兴地问:“白雪纷纭扬扬像什么?”
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 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去后(友)乃至。 (3)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 因此要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4)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例 文言实词:元方 时年(这年)七岁。
文言词语积累
1.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2)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2.文言句式 (1)白雪纷纭何所似(倒装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何所似” 应作“所何似”理解) (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得如此精妙,怎样的比喻才是 好比喻呢?
3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二则》选自《 世说新语笺疏 》,是 南朝宋_ (朝代)临川王 刘义庆 组织编写的一部_ 志人小说_集。它主要记 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 《 言语 》篇和《 方正 》篇。
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 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表判断
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 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 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 庭氛围?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章的义理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太傅谢安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他的子侄辈们谈论文章 的义理。
不久,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
什么
俄而雪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纭何所似?” 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安十分高兴地问:“白雪纷纭扬扬像什么?”
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 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去后(友)乃至。 (3)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 因此要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4)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例 文言实词:元方 时年(这年)七岁。
文言词语积累
1.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2)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2.文言句式 (1)白雪纷纭何所似(倒装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何所似” 应作“所何似”理解) (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得如此精妙,怎样的比喻才是 好比喻呢?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课件(2024秋)](https://img.taocdn.com/s3/m/54ba84b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5.png)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 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 人物的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 谈小说、逸事小说。
疏通字词 古今异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
文言句式
(2)全班分组按照旁白、谢太傅、兄子、 兄女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 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3)自由朗读,背诵全文。
小结:通过以上细节分析和分角色朗读, 我们不难看出谢太傅是一个重视家庭生活, 重视晚辈教育,善于启发晚辈思考,尊重鼓 励晚辈学习的人。谢朗和谢道韫都是才华出 众的孩子。
布置作业
辩论:文中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①认为“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 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长辈,即使有错, 也应以礼待之。
②认为“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 态度恶劣;元方必须以此来维护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 的教训。
拓展延伸
梳理总结
1.特殊的文言词语 (1)古今异义:因、儿女、去、委 (2)一词多义:不
2.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 (2)省略句:(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
去,(陈太丘)去后(友)乃至。 (3)判断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敬辞和谦辞
敬辞:尊君 谦辞:家君
敬辞类
8 《世说新语》二则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
咏雪
作品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1b877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5.png)
①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②民无信不立。(孔子) ③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④如果要别人诚信,第一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⑤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
纷纭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
朗读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起。”
5.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 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纭何所似?”兄子胡 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 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军王凝之妻也。
林黛玉
填诗游戏
白雪纷纭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盛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把家里人聚 介词, 子女,
集在一起 和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
纷纭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
朗读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起。”
5.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 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纭何所似?”兄子胡 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 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军王凝之妻也。
林黛玉
填诗游戏
白雪纷纭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盛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把家里人聚 介词, 子女,
集在一起 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34fa09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3.png)
文言字词: • 儿女: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 俄而:不久,一会儿。 • 骤:急。 • 欣然:高兴地。 •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 未若:不如。 • 因:凭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 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 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文体知识
古代小说就是相对于非现代小说类而言 的小说著作。它的特点: 一是来自民间; 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 三是形式短小; 四是雅俗共赏。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将古代小说 分为六类: 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
二
目标任务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骤(zhòu) 絮(xù) 奕(yì) 谢道韫(yùn)
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 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 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 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 放。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 精神财富。
因为有了《论语》,我们方知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精神;因为有了《三国志》,我们方知诸葛亮运筹 帷幄、决胜千里的“神机妙算”;因为有了《离骚》,我们才悟出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赤诚……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 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 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文体知识
古代小说就是相对于非现代小说类而言 的小说著作。它的特点: 一是来自民间; 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 三是形式短小; 四是雅俗共赏。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将古代小说 分为六类: 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
二
目标任务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骤(zhòu) 絮(xù) 奕(yì) 谢道韫(yùn)
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 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 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 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 放。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 精神财富。
因为有了《论语》,我们方知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精神;因为有了《三国志》,我们方知诸葛亮运筹 帷幄、决胜千里的“神机妙算”;因为有了《离骚》,我们才悟出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赤诚……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cf2744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f.png)
前辈们已经给文章标注了标点符号,现在我们还需要在学习过程 中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学会把握句中停顿,正确朗读。把握停 顿也有助于翻译。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全文,你能读准字音、读对停顿吗?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知识拓展
1、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 令的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亲属,如对方 父亲:令尊;对方母亲:令堂;对方的女儿:令爱。 尊,用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对方父 母:尊上,对方的意思:尊意。贤,用于称平辈或 晚辈,如对方:贤家,对方的儿子:贤郎、贤侄。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广,如称同辈友人中 长于自己的人仁兄,称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仁公等。
《世说新语》二则
作者简介
刘义庆,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人,宋武帝刘裕之侄, 封 临 川 王 , 南 朝宋文学家,字 季 伯 , 雅好文学,招 纳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 志 人 小 说 集 《世说新语》。也是魏晋 南北朝时期笔记体小说代表作。
作品介绍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 “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 体短篇小说,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其内 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 行与轶事。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世说 新语》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鲁迅把将其看 作一部“名士教科书”。全书共8卷,分德行、 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 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行》选 自“方正”一门。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全文,你能读准字音、读对停顿吗?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知识拓展
1、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 令的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亲属,如对方 父亲:令尊;对方母亲:令堂;对方的女儿:令爱。 尊,用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对方父 母:尊上,对方的意思:尊意。贤,用于称平辈或 晚辈,如对方:贤家,对方的儿子:贤郎、贤侄。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广,如称同辈友人中 长于自己的人仁兄,称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仁公等。
《世说新语》二则
作者简介
刘义庆,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人,宋武帝刘裕之侄, 封 临 川 王 , 南 朝宋文学家,字 季 伯 , 雅好文学,招 纳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 志 人 小 说 集 《世说新语》。也是魏晋 南北朝时期笔记体小说代表作。
作品介绍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 “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 体短篇小说,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其内 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 行与轶事。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世说 新语》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鲁迅把将其看 作一部“名士教科书”。全书共8卷,分德行、 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 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行》选 自“方正”一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优质课件【最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优质课件【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1626072176eeaeaad0f330cb.png)
咏雪
歌咏白雪
学习目标
壹
贰
叁
肆
了解编者及 《世说新语》的相 关知识,积累文言 词语。
疏通文意, 初步感知古今 汉语的区别; 通过朗读培养 文言语感。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摹景状物 的方法。
感受古人的 生活情趣和文化 修养,欣赏古代 少年的聪慧和方 正,拉近与古人 的心理距离。
(难点)
编者简介
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
故事的起因
学习目标
壹
贰
叁
肆
了解“敬 辞”“谦辞” 的概念,并积 累相关词汇。
疏通文意, 继续感知古今 汉语的区别; 反复朗读,培 养文言语感。
(重点)
理解课文 内容,学习运 用语言描写和 动作描写刻画 人物的方法。
(难点)
欣赏古代儿 童的聪慧和方正, 学习古人诚实守 信和尊重他人的 美德。
不守信又无礼刻 画得淋漓尽致。
你觉得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看法。
“尊君在不?” 敬辞
有礼貌
友人
“怒”
急脾气
率性而为
“惭”“下车引之” 知错就改、不固执己见
语言描写 指出友人的“无信”“无礼”表现 出元方的聪慧过人、明白事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
qī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 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fǒu
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歌咏白雪
学习目标
壹
贰
叁
肆
了解编者及 《世说新语》的相 关知识,积累文言 词语。
疏通文意, 初步感知古今 汉语的区别; 通过朗读培养 文言语感。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摹景状物 的方法。
感受古人的 生活情趣和文化 修养,欣赏古代 少年的聪慧和方 正,拉近与古人 的心理距离。
(难点)
编者简介
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
故事的起因
学习目标
壹
贰
叁
肆
了解“敬 辞”“谦辞” 的概念,并积 累相关词汇。
疏通文意, 继续感知古今 汉语的区别; 反复朗读,培 养文言语感。
(重点)
理解课文 内容,学习运 用语言描写和 动作描写刻画 人物的方法。
(难点)
欣赏古代儿 童的聪慧和方正, 学习古人诚实守 信和尊重他人的 美德。
不守信又无礼刻 画得淋漓尽致。
你觉得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看法。
“尊君在不?” 敬辞
有礼貌
友人
“怒”
急脾气
率性而为
“惭”“下车引之” 知错就改、不固执己见
语言描写 指出友人的“无信”“无礼”表现 出元方的聪慧过人、明白事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
qī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 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fǒu
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课件(共7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课件(共7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41beba9b89680202d82533.png)
三、探究课文
小组讨论:
1、你觉得文中的“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 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 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题三)
3、你认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 “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4、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1、细读课文思考:文中把大雪纷飞的情景比 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 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题二)
2、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写出你所知 道的咏雪的名句来。
3、《咏雪》一文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 庭生活情趣?
1、细读课文思考:文中把大雪纷飞的情景比作 “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 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题二)
文学常识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 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组织编写 了《世说新语》一书。此外,还著有志怪 小说《幽明录》。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门 (篇)。
咏 雪
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 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 王凝之妻也。
《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译文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元礼 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 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 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 亲戚。”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
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 说:“从前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 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 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5ec7e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8.png)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午时分,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舍弃 (友人)而离开,
才
玩耍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陈太丘)离开以后(友人)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感到惭愧
拉,牵拉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
回头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门。
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从文中 找出描写友人和元方 的句子,并分别说说 这些句子体现了他们
怎样的形象?
“期日中,过中不至”---言而无信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 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
什么
俄而雪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
像什么呢?”
倒装句,宾语前置,“所似何”
谢安二哥的长子, 即谢朗
大体
相比
咏 雪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 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
— 《世说新语》—
寒冷的,下雪的
咏
雪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家中的子侄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1fcf2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8.p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内容理解
课内文言 文阅读
1 .内容理解填空(简答)题。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
总述了谢太傅与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
时间: __寒雪_____日___;地点: __家___里_____ ;人物:
_
___—__ _ _、 _ _ _、__ _ _,__ _ _
_ 。_ _
_________ (4)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
意? 写何客在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
__ _,__ _____ __
__ __
__ _责 _
_ ___
,
___ _
,
_ __ _ _ _
_言
,
_
__
_出__对__
课内文言 文阅读
(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
何处? 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 “公大笑乐”的原因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B )
•••
A. 因“兄子”的比喻贴切而“笑乐”。
B.因 “兄女”的比喻形神兼备,意蕴丰富而“笑乐 ”。 C.因 “兄子”“兄女”的比喻都很有才气而“笑乐
”。 D.因 “兄子”“兄女”的比喻都很幼稚而“笑乐”。
课内文言 文阅读
二、内容理解
课内文言 文阅读
1 .内容理解填空(简答)题。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
总述了谢太傅与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
时间: __寒雪_____日___;地点: __家___里_____ ;人物:
_
___—__ _ _、 _ _ _、__ _ _,__ _ _
_ 。_ _
_________ (4)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
意? 写何客在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
__ _,__ _____ __
__ __
__ _责 _
_ ___
,
___ _
,
_ __ _ _ _
_言
,
_
__
_出__对__
课内文言 文阅读
(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
何处? 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 “公大笑乐”的原因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B )
•••
A. 因“兄子”的比喻贴切而“笑乐”。
B.因 “兄女”的比喻形神兼备,意蕴丰富而“笑乐 ”。 C.因 “兄子”“兄女”的比喻都很有才气而“笑乐
”。 D.因 “兄子”“兄女”的比喻都很幼稚而“笑乐”。
课内文言 文阅读
2024秋季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
![2024秋季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d4164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b.png)
小组合作,结合工具书及注释翻,译全文。
陈太丘和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后 (友人)仍没有到达,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离开以后(友人) 才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这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元方回答说:“父亲等您很久 (您)都不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听了)生气地说:“真不是 人哪!和我约定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和我的父 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到了正午,您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 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走下 车来拉他。元方(径直)走入家门,连头都不回。
学习任务一
2.自读:划分节奏,注意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学习任务二
1.本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些地方可 以看出来?
家庭氛围:融洽、儒雅、欢快、轻松、温馨。 (1)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可 以感受到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的情景,体现出 温馨、轻松、美好、其乐融融的氛围。 (2)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子侄 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再元 君读 ”方“:无从“信”君“”“无家 礼”“不顾”可以看出 陈元方是一个“懂礼、 直言对错、率真刚直” 之人,他的言谈举止符 合“方正”的标准。
学习任务二
友人:从“过中不至”“便怒曰”“非人哉”可以 看出友人是一个“无信、无礼”之人,他的这些言 谈举止不符合“方正”的标准;从“尊 君”“惭”“下车引”可以看出友人是一个“懂得 礼节、知错能改”之人,他的这些言谈举止符合 “方正”的标准。由此可知友人是“方正”的发展 对象。
陈太丘和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后 (友人)仍没有到达,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离开以后(友人) 才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这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元方回答说:“父亲等您很久 (您)都不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听了)生气地说:“真不是 人哪!和我约定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和我的父 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到了正午,您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 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走下 车来拉他。元方(径直)走入家门,连头都不回。
学习任务一
2.自读:划分节奏,注意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学习任务二
1.本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些地方可 以看出来?
家庭氛围:融洽、儒雅、欢快、轻松、温馨。 (1)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可 以感受到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的情景,体现出 温馨、轻松、美好、其乐融融的氛围。 (2)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子侄 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再元 君读 ”方“:无从“信”君“”“无家 礼”“不顾”可以看出 陈元方是一个“懂礼、 直言对错、率真刚直” 之人,他的言谈举止符 合“方正”的标准。
学习任务二
友人:从“过中不至”“便怒曰”“非人哉”可以 看出友人是一个“无信、无礼”之人,他的这些言 谈举止不符合“方正”的标准;从“尊 君”“惭”“下车引”可以看出友人是一个“懂得 礼节、知错能改”之人,他的这些言谈举止符合 “方正”的标准。由此可知友人是“方正”的发展 对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67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67张)](https://img.taocdn.com/s3/m/61dcf94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9.png)
1.“想君小时,必当了了”中的孔融:___伶__牙__俐__齿__、__反__应__敏__捷___ 2.“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中的孔融之子:_从__容__不__迫__、__坚__贞__不__屈_ 3.“战战兢兢,汗出如浆”中的钟毓:___天__真__坦__率__、__浑__厚__浑__厚___ 4.“偷本非礼,所以不拜”的钟会:___古__灵__精__怪__、__胆__大__妄__为____
课堂练习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寒雪日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雪骤:急 (3)白雪纷纭何所似:像什么 (4)差可拟:相比 (5)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课堂练习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答案】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里,把子侄们辈的人 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纭何所似?” 【答案】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安(或谢太傅)高兴地说:“这 纷纭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答案】谢安次兄(二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 大体可以相比。”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案】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导入 提到“小说”,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小说,你会想到哪些书呢?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红楼梦》? 《水浒传》? 四大名著
导入 你知道“四大名著”里最长的是哪一本吗? 约86万字 约71万字 约113万字 约92万字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红楼梦》 《水浒传》 一个比一个能写
章回体小说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 绩,鲁迅先生称赞它“记言则玄远冷俊, 记行则高简瑰奇”。在表现人物方面, 能够通过特殊的言行举止写出人物的特 殊性情,使其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在 语言方面,《世说新语》简约含蓄,隽 永传神,充满机智和幽默的气息。
课堂练习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寒雪日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雪骤:急 (3)白雪纷纭何所似:像什么 (4)差可拟:相比 (5)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课堂练习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答案】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里,把子侄们辈的人 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纭何所似?” 【答案】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安(或谢太傅)高兴地说:“这 纷纭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答案】谢安次兄(二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 大体可以相比。”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案】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导入 提到“小说”,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小说,你会想到哪些书呢?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红楼梦》? 《水浒传》? 四大名著
导入 你知道“四大名著”里最长的是哪一本吗? 约86万字 约71万字 约113万字 约92万字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红楼梦》 《水浒传》 一个比一个能写
章回体小说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 绩,鲁迅先生称赞它“记言则玄远冷俊, 记行则高简瑰奇”。在表现人物方面, 能够通过特殊的言行举止写出人物的特 殊性情,使其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在 语言方面,《世说新语》简约含蓄,隽 永传神,充满机智和幽默的气息。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2f5c2531b765ce0508149f.png)
谢太傅对以上两个答案的优劣未作评定,而是“大笑 乐”,十分耐人寻味,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温 馨的家庭氛围。
从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 絮因风起”的说法。
精读细研
8 《世说新语》二则
说一说:你认为哪种比喻更好?说说你的想法。
示例一:“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状 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 “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 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精读细研
8 《世说新语》二则
1.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言而无信,不守信用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缺乏修养、没有礼貌
课堂小结
8 《世说新语》二则
概括主题
《咏雪》借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 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 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写作特色
8 《世说新语》二则
❶语言精炼,意蕴含蓄。
文章开头短短十五个字,却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 和事件,可谓精练之至。本文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 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 在结尾处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而作者的意图就蕴于 这简洁的叙述之中。
(1)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 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 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 子求全责备。
精读细研
8 《世说新语》二则
(2)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 过错的机会。人不可能一辈子都不犯错误,只要改正, 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从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 絮因风起”的说法。
精读细研
8 《世说新语》二则
说一说:你认为哪种比喻更好?说说你的想法。
示例一:“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状 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 “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 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精读细研
8 《世说新语》二则
1.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言而无信,不守信用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缺乏修养、没有礼貌
课堂小结
8 《世说新语》二则
概括主题
《咏雪》借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 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 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写作特色
8 《世说新语》二则
❶语言精炼,意蕴含蓄。
文章开头短短十五个字,却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 和事件,可谓精练之至。本文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 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 在结尾处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而作者的意图就蕴于 这简洁的叙述之中。
(1)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 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 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 子求全责备。
精读细研
8 《世说新语》二则
(2)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 过错的机会。人不可能一辈子都不犯错误,只要改正, 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优秀PPT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优秀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d3b3892b160b4e777fcf55.png)
文中描写陈元方的形象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开始 的。首先描写了他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待君久不至, 已去”;接着描写了元方对客人骂其父的回击:“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据理驳 斥;最后写“元方入门不顾”。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 童形象跃然纸上。
2.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文章结构
陈 对话背景:客人无信
太
丘
客人:无信、无礼
聪慧明理
与 对话内容
友 期
元方:据理反驳
个性率真
行 对话结果:客认错,元方入门不顾
课堂小结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 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 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 守信的人。我们要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深层次理解课文。
3.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课文摹景状物以及 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感受古人智慧、诚实 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
作家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袭封临川王。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 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 志怪小说《幽明录》。
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6.下列句子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B.为设果果/有杨梅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析】A.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B.为设果/果有杨 梅;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7.请你结合“兄子”“兄女”“杨氏之子”的回答,分析他们语言的 精妙之处。(4分)
2.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文章结构
陈 对话背景:客人无信
太
丘
客人:无信、无礼
聪慧明理
与 对话内容
友 期
元方:据理反驳
个性率真
行 对话结果:客认错,元方入门不顾
课堂小结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 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 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 守信的人。我们要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深层次理解课文。
3.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课文摹景状物以及 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感受古人智慧、诚实 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
作家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袭封临川王。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 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 志怪小说《幽明录》。
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6.下列句子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B.为设果果/有杨梅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析】A.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B.为设果/果有杨 梅;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7.请你结合“兄子”“兄女”“杨氏之子”的回答,分析他们语言的 精妙之处。(4分)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4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4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7c87d0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7e.png)
刘义庆
是一部以汉末、魏、晋
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编撰者是刘义庆。南朝
。
宋彭城(江苏徐州)人。
“志”是记的意思。
“志人小说”主要是记
述人物言行事迹。
作者简介
刘义庆
• 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 • 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是他组织一批文 人编写,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 作。
不如比作
乘,通过
很,非常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语气助词
请迅速翻译下列句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的漫天飞舞。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 一起,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 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 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 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 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 吹地柳絮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课后作业
完成《高分突破》能力题中《咏 雪》的相关内容; 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并尝试 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行》
预习检测
注音:太丘舍去(shě) 尊君在不( fǒu )
释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期日中 3.太丘舍去
约定 中午时分 不再等候就走了
4.去后乃至 5.元方时年七岁
王蓝田食鸡子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 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 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 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 而大笑曰:“使安期(王承)有此性,犹 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是一部以汉末、魏、晋
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编撰者是刘义庆。南朝
。
宋彭城(江苏徐州)人。
“志”是记的意思。
“志人小说”主要是记
述人物言行事迹。
作者简介
刘义庆
• 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 • 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是他组织一批文 人编写,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 作。
不如比作
乘,通过
很,非常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语气助词
请迅速翻译下列句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的漫天飞舞。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 一起,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 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 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 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 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 吹地柳絮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课后作业
完成《高分突破》能力题中《咏 雪》的相关内容; 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并尝试 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行》
预习检测
注音:太丘舍去(shě) 尊君在不( fǒu )
释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期日中 3.太丘舍去
约定 中午时分 不再等候就走了
4.去后乃至 5.元方时年七岁
王蓝田食鸡子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 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 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 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 而大笑曰:“使安期(王承)有此性,犹 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太傅对以上两个答案的优劣未作评定,而是“大笑 乐”,十分耐人寻味,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温 馨的家庭氛围。
从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 絮因风起”的说法。
精读细研
说一说:你认为哪种比喻更好?说说你的想法。
示例一:“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状 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示例二:“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 密集时,只见雪粒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 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直译: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 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 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意译:即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 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 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整体感知
5.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6.加:为了使句子更通顺,加上些词句,符合现代汉语
的意思。
整体感知
即谢安,字安石,东晋 陈郡阳夏人,东晋政治 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咏雪
子女,这里泛指小 辈,包括侄儿侄女。
不久,一会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把家里人 聚在一起。
文章的义理。
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知识备查
作品介绍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 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 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咏 雪》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这 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 人正派,是一种好品格。
七年级语文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曹冲称象司马光ຫໍສະໝຸດ 缸孔融让梨王冕学画
今天,让我们走进《世说新语》, 来认识两位聪慧的少年。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 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重点)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难点)
预习检查 读一读
fù
é
zhòu chā
nǐ
太傅 俄而 雪骤 差 可拟
yì
fǒu sǎ
无奕 尊君在不 撒
xù
柳絮
整体感知
参照注释,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到底写了哪些内容。(朗 读时注意节奏和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 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 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知识备查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 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它具有以下 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 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 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 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 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 指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 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整体感知
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 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 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 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 着风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 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学习古人诚实守信 和尊重他人的美德,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素养)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
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文学家。自
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
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
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除《世说新语》外,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官职
称谓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元方
陈太丘 (照录不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 例:①(陈太丘)去后(友)乃至 。 ②(家君)待君久(君)不至,(他)已去。
3.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例: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整体感知
4.调:调整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 例:白雪纷纷何所似? 所似何(像什么)
精读细研
1.本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些词语可以 看出来?
营造了一种融洽、儒雅、欢快、轻松、 温馨的家庭氛围。
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精读细研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可以用哪 些事物来比喻雪?
甲:我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 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 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 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整体感知
读完课文,说说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时间: 寒雪日 地点: 家中 人物: 谢太傅、儿女 叙述事件: 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和兄女发表了
自己的看法——“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 太傅大笑乐。(咏雪) 补叙身份: 谢道韫——无奕之女 凝之之妻
整体感知
方法点拨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精读细研
乙:我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 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 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还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来比喻雪。
精读细研
3. “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 得最好?
急。 高兴的样子。
大体。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即“所似何”,像什么, 宾语前置。何,疑问代 词,什么。似,像。
即谢朗,字长度, 小名胡儿,谢安 次兄谢据的长子。
相比。
整体感知
不如,不及。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乘风。因,趁、乘。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从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 絮因风起”的说法。
精读细研
说一说:你认为哪种比喻更好?说说你的想法。
示例一:“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状 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示例二:“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 密集时,只见雪粒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 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直译: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 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 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意译:即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 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 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整体感知
5.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6.加:为了使句子更通顺,加上些词句,符合现代汉语
的意思。
整体感知
即谢安,字安石,东晋 陈郡阳夏人,东晋政治 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咏雪
子女,这里泛指小 辈,包括侄儿侄女。
不久,一会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把家里人 聚在一起。
文章的义理。
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知识备查
作品介绍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 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 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咏 雪》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这 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 人正派,是一种好品格。
七年级语文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曹冲称象司马光ຫໍສະໝຸດ 缸孔融让梨王冕学画
今天,让我们走进《世说新语》, 来认识两位聪慧的少年。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 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重点)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难点)
预习检查 读一读
fù
é
zhòu chā
nǐ
太傅 俄而 雪骤 差 可拟
yì
fǒu sǎ
无奕 尊君在不 撒
xù
柳絮
整体感知
参照注释,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到底写了哪些内容。(朗 读时注意节奏和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 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 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知识备查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 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它具有以下 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 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 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 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 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 指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 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整体感知
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 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 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 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 着风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 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学习古人诚实守信 和尊重他人的美德,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素养)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
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文学家。自
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
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
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除《世说新语》外,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官职
称谓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元方
陈太丘 (照录不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 例:①(陈太丘)去后(友)乃至 。 ②(家君)待君久(君)不至,(他)已去。
3.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例: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整体感知
4.调:调整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 例:白雪纷纷何所似? 所似何(像什么)
精读细研
1.本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些词语可以 看出来?
营造了一种融洽、儒雅、欢快、轻松、 温馨的家庭氛围。
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精读细研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可以用哪 些事物来比喻雪?
甲:我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 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 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 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整体感知
读完课文,说说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时间: 寒雪日 地点: 家中 人物: 谢太傅、儿女 叙述事件: 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和兄女发表了
自己的看法——“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 太傅大笑乐。(咏雪) 补叙身份: 谢道韫——无奕之女 凝之之妻
整体感知
方法点拨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精读细研
乙:我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 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 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还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来比喻雪。
精读细研
3. “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 得最好?
急。 高兴的样子。
大体。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即“所似何”,像什么, 宾语前置。何,疑问代 词,什么。似,像。
即谢朗,字长度, 小名胡儿,谢安 次兄谢据的长子。
相比。
整体感知
不如,不及。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乘风。因,趁、乘。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