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这里生活过》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曾在这里生活过》读后感

《我曾在这里生活过》是一篇描写知青下乡务农的短篇小说。前一时期,描写这类题材的作品不少,小说、电影、戏剧、乃至故事曲艺等,但让人印象深刻的不多。《我》在如此众多的作品中能另辟蹊径,翻出一些新花样来,主要还是因为能写情,写人的感情,而且是真挚高尚的感情。小说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炽烈的、曲折的情感。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奥的哲言警句,但小说以它真挚、深沉的艺术感染力,把读者引入一种情感的海洋,一种崇高的圣洁的境界。

苏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文学是人学。也就是说,文学必须写人,而人身上最丰富最有意义的莫过于情感。因此,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学理所当然要写情。文学形象都应该具有从感情上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特点。形象而不具有感染性,就不可能是成功的形象。十年文革中的作品不提也罢。即便近年来许多作品仍然积习难改,老是喜欢板起脸来,一本正经地说教,唯恐读者不明白作品的主旨,紧要关头要跳出来点题,或者是人物对白说出的都是作者的话。那种装腔作势矫揉造作的样子实在叫人头皮发麻。他们对于人的精髓——情感置之不理视而不见。他们难道不明白,没有情感的东西人们是不要看的?

与此相反,小说《我》突出地写了人的情感。它情节并不复杂,主要人物只有三个:毛毛,老崔,大树。他们三个同学一起被分配到某地农村插队。劳动中,毛毛——小说中的“我”同老崔——一个纯洁俏皮的姑娘崔小文相爱,没料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大树也给小文写了求爱信。信偶然被毛毛发现,于是两人大吵一场。不过,他们的友谊仍未中断。毛毛病倒时大树还是来照料他。后来毛毛上调回城,小文为了不耽误毛毛,便断然给他写信,说她跟大树结婚了,致使毛毛深陷失恋之苦。文革结束后毛毛去看望他们,万万没想到小文已经死了。生活就是这样给了他残酷的结局。整个小说的情节没有什么大的波澜,没有什么撼人心魄的矛盾冲突,可它就是那样的引人入胜,使你不得不一口气看完。

当然,人的情感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虚幻之物。它以人物具体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而不能不着边际地凭空存在。小说《我》就是通过人物的喜怒哀乐以及日常生活等具体情节的描写来展示人物感情。这些情节描写给人的感觉是,作者是有生活的。他对知青生活是非常熟悉的而且是仔细观察认真研究过的。因此,作者笔下的知青生活是那样的生动逼真,充满乡土气息。作者笔下的人物是那样的可信,真切感人。人物口中说出的话是那样的自然亲切,仿佛就在读者耳边响起似的。人物的行为是那样的合情合理,符合他们各自的性格和身份。小说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如,毛毛同崔

小文的谈情说爱的方式就很有特点,很符合他俩的个性。他们在河边嬉闹,小文说“毛毛,叫我姐姐,我可喜欢听了”,回答是“做梦!”接着小文又告诉毛毛,她昨晚做了个梦,说是毛毛上调到火葬场。她说,“我死了也请你烧,好不好?可别把我烧得半生不熟的!”读到这儿,坦白地说,我不禁怦然心动。亲切生动的对话让我想起自己在农场的经历过的那段生活。那时,连队里的女同事谈笑时确实喜欢别人叫她姐姐。

接下去一段更有趣。

小文挥舞着几封家信,嘴里嚷着“叫我姐姐,叫我姐姐……”想起家,我便觉得天上的星星也不可爱了。我连忙跳过去,“给我,给我就叫。”等一拿到信,我就说“你等着吧。”谁知,上当的不是她。我手里拿着的是一个旧信封。小文笑得直不起腰来……

这是何等动人的画面何等真实的生活!短短几行字,便活脱脱地将人物形象写得如此生动逼真。这种写法一反那种花前月下喁喁私语的俗套,给人以清新、亲切之感。

小说人物不多,但个个形象鲜明,性格突出,而且富于人情。读者仿佛亲眼看到毛毛那张活泼机敏的脸,亲耳听到小文清脆甜蜜而又俏皮的笑声,亲身感受到大树那老实厚道的内涵和气质。他们三个是同窗好友,对许多事情都有相似的看法。下乡后,他们相依为命苦捱时光。毋庸讳言,他们

同许多知青一样,被时代潮流裹挟到农村,对未来一片迷茫。小文唱的那支歌就表达了这一点。当毛毛兴高采烈地告诉小文他将上调时,小文当即难过地低下头说,“你真幸运。我怎么办呢?真倒霉!”作者没有回避现实,所以小说的人物情节都显得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小说用人称写。但这个“我”的性格刻划得很成功。一般来说,用人称写的小说,“我”的性格总是被忽略。不是过于死板,就是不真实。但是《我》中的“我”——毛毛的性格同其他两个人物一样鲜明生动,呼之欲出。正因为如此,小说的中心人物——小文这个人物形象才能够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如,“我”若干年后回到关村去看望曾经的恋人小文却没有见到她,大树哄骗他说,她外出开会去了。接着,“我”的一段内心独白写得细腻逼真:

我这次来关村,是很想看到小文的。对于大树,我内心隐隐有一种报复的恶意。当然,我们都是大人了,再也用不着决斗。我应当做得体面、轻松。但这都不容易。一听到外屋的响声,我的表情肌立即紧张起来,费了好大劲,才克制住回头去看看的欲望。

谁能说这段描写不符合毛毛当时的心情呢?谁能说他在那种情形下不是那种心情呢?作者就是这样,把人物的感情十分真切地和盘托出,以感情来拨动读者的心弦,以感情来塑造有血有肉的形象。

小说给人留下的另一个印象是精巧的构思,新颖的结构和精湛的语言。小说采用了插叙的手法,以“我”到关村的一次探访和回忆相互并行,交织成一幅感人的画面。这样的结构安排得非常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尤其是作者老练的文笔,诙谐含蓄的语言,使小说大为生色。整篇小说几乎没有一句废话。紧凑、精炼,寓意深广,耐人寻味。艺术的辩证法就是如此。你越是想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写出的内容就越是贫乏,越是狭窄。而那些有造诣的高手,就敢于以少胜多,惜墨如金。如,写青蛙被被烧死时,说是“没有布鲁诺的智慧,却有布鲁诺的下场”;写干部们口袋里都插着钢笔后,接着写“老乡们属于无笔阶级”。作者心里的那种愤懑、揶揄,字里行间隐约可见。在塑造人物时,作者那精湛的语言更是大显身手。如,毛毛没钱买烟抽,去跟小文借,小文干干脆脆地回绝,“不借!你借的钱哪次还了?”短短一句话,把小文那俏皮可爱的性格以及她跟毛毛的关系交代了出来。当大树那不懂事的小女儿星星说漏了嘴,透露出那令人惊骇的噩耗时,大树克制不住心头的悲痛说,“她死了,是失足淹死的!”这九个字当中的含义可谓是无穷无尽。这种写法给读者留下无限广阔的想想空间。她淹死了?怎么会的呢?真是淹死的,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大树指的是自然界的河流,还是政治旋涡?小说结尾处毛毛对小星星的嘱咐更是深情款款,含义深长,“回家吧,小星星,从那儿绕过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