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景观设计说明要点
景观设计说明包括哪些内容应该怎么写?

景观设计说明包括哪些内容应该怎么写?作为景观设计者,在承接了设计任务后⼀⽅⾯要给出专业的设计图纸,另⼀⽅⾯还要对⾃⼰的景观设计做出详细的说明。
那么,景观设计说明⼀般会包括哪些内容呢?下⽂⼩编就给⼤家介绍⼀下景观设计说明怎么写、景观设计说明包括的主要内容。
景观设计说明包括哪些内容⼀、景观设计说明⾸先应该详细说明项⽬概况,并分析项⽬背景1、准确描述需要进⾏景观设计的区域的具体的地理位置,这⾥的位置包括区域⾃⾝在整个⼤区域的位置以及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相对位置。
2、景观设计项⽬的概况分析,⼀般包括景观规划设计区域的总⾯积及具体的分布,现有基础条件等。
⼆、规划设计依据1、依据现有的设计图、地形图交通分布图等图⽂资料。
2、依据国家相关的景观设计规范。
3、依据政府相关精神和法律法规。
三、景观设计规划原则常见的景观设计原则有场地性原则、功能性原则、⽣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等,不同区域的景观设计规划讲求的原则可能会有所差别,但总体的基本原则还是差不多的。
四、景观设计理念或思想1、⽣态理念:很多景观设计都会遵从这个设计理念,因为⼈地和谐统⼀是最佳的⼈与环境的关系,⽽做到天⼈合⼀的景观设计才能真正体现⽣态理念。
2、体现主体⽂化、突出特别⽂化:任何⼀个区域的景观设计都不可以离开区域的总体⽂化⽽独⽴存在,必须与当地⽂化融为⼀体,否则就会显得格格不⼊,同时对于当地的⼀些特⾊⽂化要⽤景观设计加以展现。
五、景观设计总体布局说明这⼀部分的说明往往是客户⽅最为关⼼和最想了解的内容,所以对于这⼀部分的说明必须尽可能的详尽、具体,必须具体到每⼀个具体景观的布局安排,同时也要详细说明⽤意。
景观设计说明怎么写⼀、计划理念⼈的⽇⼦离不开修建,修建构成寓居⼩区,寓居⼩区构成了咱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天然的主体,然⽽⼈⼜是天然的产品。
因⽽,在本计划计划中⾸要思考“⼈与天然”之间的调和联络,坚持以⼈为本的计划理念。
计划中以⽣态环境优先为准则,充分表现对⼈的关怀,坚持以⼈为本,⼤处着眼,全体计划。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怎么写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怎么写引言概述:
正文内容:
1.确定设计目标和意图
1.1确定公园景观设计的整体目标和意图,例如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护自然环境等。
1.2分析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人口分布等因素,以明确公园景观设计的具体需求和挑战。
1.3制定明确的设计原则,如可持续性、多功能性和社区参与等,以指导整个设计过程。
2.分析公园的现状和潜力
2.1对公园的现状进行详细调研,包括地形、植被、水体等,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
2.2评估公园的潜力,包括空间利用率、可达性和使用频率等,以确定改善方向和重点区域。
3.设计景观元素和空间布局
3.1并描述设计中所用到的各种景观元素,如草坪、花园、水景和道路等,以满足公园的功能和美观要求。
3.2分析和规划公园的空间布局,包括景区、休闲区和运动区等,以提供不同需求的区域。
4.考虑环境因素和可持续性
4.1考虑并适应公园所处的环境因素,如日照、风向和气候变化等,以确保景观的舒适性和适应性。
4.2引入可持续性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如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灯光等,以提高公园的环境友好性。
5.合理规划管理和维护
5.1制定可行的管理和维护方案,包括植物种植、景观维护和设施维修等,以保持公园景观的长期良好状态。
5.2整合社区参与和用户反馈,以改进管理和维护策略,实现公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本景观设计旨在打造一个宜人、独特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以满足社区居民和游客的需求。
以下是本设计的主要特点和解释:
1. 设计理念:本设计以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为基础。
通过尊重周围环境、采用可持续的材料和生态友好的方法,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与自然相融合、有特色的景观。
2. 绿化与景点:本设计将大量绿化植物引入景观中,使整个区域变成一个绿意盎然的环境。
同时,设计包括了几个景点,如花坛、喷泉和露天剧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放松和户外活动的场所。
3. 防止水源污染:为了保护周围的自然水域,我们在设计中特别关注了水源污染的问题。
设计中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和景观维护,从而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4. 可持续发展:本设计考虑到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我们提供了自行车停车和换乘站,鼓励人们选择环保的交通方式。
同时,设计中还考虑到了能源和照明方面的问题,采用了节能的照明设备和太阳能照明系统。
5. 社会互动和活动空间:为了增加社区的互动和活力,设计中设立了休闲区域和活动空间,如户外健身设施和供人们休闲聚会的区域。
这些空间将促进社交活动,并为人们提供一个互动
和交流的平台。
综上所述,本景观设计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互动。
通过绿化和景点的布置,防止水源污染的措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我们旨在为居民和游客创造一个宜人、独特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怎么写景观设计说明

怎么写景观设计说明景观设计说明是对景观设计方案的详细阐述和解释,目的是帮助读者充分理解设计思想和创意,明确设计目标和意图。
接下来是一份超过1200字的景观设计说明:一、设计背景和目的二、设计理念和创意1.绿色环保:设计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植被和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利用,并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用可再生材料和高效节能设备,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2.艺术氛围:在设计中注重艺术品的设置,通过雕塑、装置艺术和景观照明等手法,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公共空间,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和启发。
3.人文主义:设计中考虑人们的需求和情感,为市民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和便利的设施,创造一个可以让人们互动交流、休闲娱乐和放松心情的公共空间。
三、设计内容和构成要素1.中央广场:设计在公园的中央设置一个大型广场,以柔和的水景和绿化带为主要景观,为市民提供放松和活动的场所。
2.雕塑和艺术品:在广场和公园内设置多个雕塑和艺术品,以艺术的形式点缀整个公园,丰富空间层次和人文氛围。
3.植被和绿化:设计中将引入多种具有观赏价值和环境功能的植被,如乔木、花坛和草坪等,使整个公园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
4.活动设施:在公园内设置多个休闲设施,如长椅、露天剧场和健身器材等,以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5.行道和路径:设计中将修建多个景观路径和步行道,连接各个景点和设施,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出行环境。
四、景观效果和预期成果1.提升城市形象:经过改造后,公园将焕然一新,呈现出现代和绿色的城市形象,为市区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2.改善生态环境: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增加绿化面积和植被密度,提高空气质量和湿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公园内的各类设施和活动场所将丰富市民的闲暇生活,为他们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互动的机会。
4.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设计,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公共空间,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公益活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设计实施方案和建议1.强化项目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公司办公生活区景观方案设计说明

公司办公生活区景观方案设计说明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办公室,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而工作之余,员工们需要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来放松身心。
为此,我将以公司办公生活区为舞台,为大家打造一个充满绿意、和谐共生的景观方案。
一、设计理念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打造富有生态特色、亲近自然的办公环境。
2.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注重景观的功能性,满足员工休闲、娱乐、交流等需求,同时注重美观,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3.创意与实用并重:运用创意设计手法,打造独具特色的景观节点,同时注重实用性,确保景观效果的持久性。
二、设计内容1.入口景观区:设置大型绿化带,打造富有层次感的入口景观,使人一进入办公区就能感受到自然之美。
2.中央景观广场:作为员工休闲、交流的核心区域,设置休闲座椅、花坛、喷泉等设施,营造舒适、宜人的氛围。
3.绿色长廊:利用办公楼的连廊,打造一条绿色长廊,种植攀爬植物,为员工提供遮阳、观赏的场所。
4.楼顶花园:充分利用楼顶空间,打造空中花园,设置休闲座椅、阳光房等设施,让员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尽情享受阳光与美景。
5.生态停车场:将停车场与绿化相结合,种植草坪、树木,降低热岛效应,提升停车场环境品质。
6.景观小品:在办公区周边设置景观小品,如雕塑、景观灯、休息亭等,丰富景观层次,提升整体美感。
三、具体设计1.入口景观区:在入口处设置大型绿化带,种植高低错落的树木、花卉,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同时,设置休息座椅,方便员工在此休息、欣赏美景。
2.中央景观广场:广场中心设置喷泉,周围布置花坛、休闲座椅,形成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
广场两侧种植树木,形成绿色屏障,降低噪音污染。
3.绿色长廊:在连廊两侧种植攀爬植物,如紫藤、三角梅等,形成绿色长廊。
长廊内设置休闲座椅,供员工休息、交流。
4.楼顶花园:楼顶花园采用空中花园的设计手法,种植多种植物,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
设置休闲座椅、阳光房等设施,让员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尽情享受阳光与美景。
古镇街区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古镇街区景观设计说明范文欢迎来到咱们这个古镇街区的景观世界!一、项目背景。
这个古镇啊,就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但是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有点像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需要好好打扮打扮,让更多的人来发现它的美。
所以我们就开始了这个古镇街区的景观设计之旅,就像是给这个古镇来一场华丽的变身秀。
二、设计理念。
1. 尊重历史。
咱这古镇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那些古老的建筑、传统的街巷格局可都是宝贝。
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像是对待古董一样小心翼翼。
比如说,那些老房子的外立面,我们可不会乱改,只是稍微修复一下岁月留下的痕迹,让它们重新焕发出当年的光彩。
就像给一位老艺术家重新画上精致的妆容,既保留了那份沧桑感,又让他看起来精神抖擞。
2. 以人为本。
古镇嘛,最终还是要给人游玩、生活的。
所以我们要考虑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感受。
我们设置了很多舒适的休息区,就像在古镇里撒下了一把把悠闲的小椅子和小桌子。
游客走累了,可以随时坐下来,喝杯茶,看看街景,感受古镇的慢生活。
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我们也规划了一些公共活动空间,像小广场之类的,这样大妈们可以跳广场舞,孩子们可以玩耍,老人们可以聚在一起晒太阳、唠嗑。
3. 自然融合。
古镇本来就是和大自然和谐共生的。
我们在设计景观的时候,就想着怎么把自然元素巧妙地引进来。
比如说,沿着街边的沟渠,我们种上了垂柳。
风一吹,柳枝就像小姑娘的头发一样随风飘舞,倒映在水里,美极了。
还有那些墙角旮旯,我们种上了各种各样的小花小草,让古镇就像一个被大自然包围的花园。
三、功能分区。
1. 入口区。
入口就像是古镇的大门脸,得给人留下个好印象。
我们在入口处设置了一个古色古香的牌坊,上面刻着古镇的名字,字体也是那种很有韵味的书法。
牌坊两边种上了高大的松柏,就像两个忠诚的卫士,迎接每一位游客。
再往前走一点,就是游客服务中心啦,这里就像一个贴心的小管家,为游客提供各种信息,还有纪念品售卖呢。
2. 商业街区。
这可是古镇的热闹地带。
景观方案设计说明

景观方案设计说明一、现状分析:该区域位于城市较为安静的地段,形状呈规则的长方形,三面临近其他的小区和建筑物,一面临近机动车马路。
地形基本平坦,没有大的地形起伏。
经实地考察土质适合进行建筑工程建设。
二、设计理念这是一个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方案,我们将其的设计理念定位为营造一个宁静和有归属感的小区景观,。
住宅小区的功能主要是是供人们休息的场所,所以要保证小区的安静。
而且,小区就是自己的家,设计必须要有一定的可识别性和特色,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2、设计原则(1)整体性:注重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总体上简洁明快、局部设计在遵循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求变化,细部设计要具有特色。
(2)舒适性: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大体的景观设计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平面构图要美观大方。
细部处理则提供适宜人体尺度、丰富的景观层次、以及材质和形式的变化。
(3)适用性:为周边建筑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如商业建筑入口和交叉口处的广场及开放场地;并结合功能性小品的布置,如电话亭、卖亭、座凳等,使道路环境不仅可观且可使用。
(4)空间感:根据现有的基地形态,以“收放结合”的平面形态配合竖向多层次的景观元素三、功能分区小区要满足人们生活休息和活动娱乐多方面的需求,要提供不同功能的区域,与现代人们工作、生活、娱乐三大范围对应。
我们的小区分为四个小组团,在四个组团的中心位置,设置了一个大型的广场,供人们举办活动共同交流。
主要是聚集的作用,属于活动观赏区域,当然也提供了休息的设施。
生命在于运动为了满足人们运动的需求,在对称轴的一侧设计了一个小型的运动场。
小区的左侧的中心位置设计了一个供小孩玩耍的和成人游戏的活动区。
小区右侧的中心位置设计了一个自然型湖泊,为大家散步等一些安静的行动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场所。
然后在每个组团的中还设计了一个公共活动交流休息的区域,主要是营造亲近而又具有特色的景观,主要是提供休息场所。
每栋建筑物旁都设有低矮的自然式的植物群落。
景观设计说明的范文

景观设计说明的范文景观设计与规划,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那么景观设计怎样写好说明?今天店铺分享了景观设计说明的范文,供你参考。
“边城水恋”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设计说明范文一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成温邛公路南侧,距成都市区行车距离15分钟,紧邻温江县城。
项目占地66000平方米,三面环水,40米宽的江安河环绕地块西面和南面缓缓流过。
具有较好的先天景观资源。
楼盘开发思路定位为“水岸度假休闲住宅”。
二、设计总体思路结合项目的先天资源条件及楼盘的开发思路,本项目园林设计主题为:“川蜀桃花源、迷情浅水湾”结合楼盘的“水岸休闲度假住宅”理念,秉承“自然的、生态的、健康的、休闲的”思路,将小区六万多平方米的园林面积设计成为丰富多彩的亲水休闲水景园林。
在此基础上挖掘“富有湘西地域风情与民族民俗风味的”元素,营造出“世外桃源”的意境。
园林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注重景观的均好性,作为以水景为主要特色的园林,重点是扩大水系的延伸范围,达到每一个组团、每一个景点都有水景,每个住户下楼即有水可看、有水可玩。
2、控制水面面积,缩小湖面及大型水景的体量,景观以小巧、别致为主要特色。
3、注重水景的多样化,使不同风格的水景遍布整个小区,以营造小区丰富的水景园林特色。
4、增强水景的可参与性,使住户可以直接亲水,而不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同时注重亲水的安全性。
5、加强景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道路和主要水系为主线,形成明显的景观序列,贯穿整个小区。
其中的每个景点相互呼应、相互衬托,同时又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整个小区的景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6、以水景为主,同时充分利用声音、色彩、质感等景观要素,营造丰富多彩的小区景观特色。
7、力求景观在统一、和谐的基础上有丰富的对比与变化,营造小区景观的可识别性。
三、设计总体布局本方案在一条主要水系的基础上展开,以组团为单位,设计不同风格的水景园林,以主要水系和道路为主线,景观贯穿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状分析二、设计依据三、指导思想四、总体特色五、种植特色六、具体景观分析七、投资造价估算目录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一、项目概况1、区位 2、基地现状 3、设计范围二、设计依据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2、设计原则 3、设计理念四、设计布局五、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2、具体设计3、树种选择六、照明设计七、景观小品设计八、无障碍设计九、设施布置第二部分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一、存在问题二、沿街建筑分类三、整治对策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2、在建建筑的整治 3、未建空地的整治 4、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第三部分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第四部分附图 1、总平面彩图 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 2、总平面图 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 3、分析图 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 4、道路断面 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 5、沿街立面 1:200 6-9 节点详图 1:500 10-13 绿化详图 1:500 14 隔离带设计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一、工程概况 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 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
B类: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地外观不整洁。
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
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
道路红线内:存在部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3.设计范围:本次景观设计范围为南起疏港路火车站、北至江滨路火车站,总长4.12km,宽50m的道路红线,以及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10m的用地。
设计重点在从人行道至建筑物临街面15.5m之间,还有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学院路、黎明路形成的几处景观节点空间。
二、设计依据 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83-99 5、开发和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地形图、文字资料等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1)景观设计与沿道路城市规划有机衔接,考虑本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性质,其街景在风格上与城市设计相和谐,并与周边环境构成借景、对景等景观效果。
(2)与沿街建筑性质、功能结合。
(3)构筑完整的道路景观小品(包括标志牌、灯具、座椅、花坛、候车亭等)系统。
(4)设计中力求体现温州现代城市特色及历史文脉。
2、设计原则(1)整体性:注重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总体上简洁明快、局部设计在遵循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求变化。
(2)舒适性: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整体上采用大色块的设计手法,减少跳跃感;细部处理则提供适宜人体尺度、丰富的景观层次、以及材质和形式的变化。
(3)适用性:为周边建筑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如商业建筑入口和交叉口处的广场及开放场地;并结合功能性小品的布置,如电话亭、卖亭、座凳等,使道路环境不仅可观且可使用。
(4)空间感:根据现有的基地形态,以“收放结合”的平面形态配合竖向多层次的景观元素(包括绿化、雕塑、水体、灯具等),塑造道路环境的多元空间感。
(5)视觉化:充分运用景观设计的各类元素,在构图、材料、质感、植物形态及色彩、平面等各个方面相配合,强化车行和步行过程中的视觉美感。
3、设计理念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以流畅几何线形,强化带状空间的纵深和扩展感;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景观设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增加道路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四、设计布局本方案的设计布局可以归纳为:一轴、三心、五段。
一轴:及贯穿全体的景观轴。
以本轴串联各节点及其它景观,使各部分依傍此轴形成风格上的统一。
三心:指三处主要节点,分别位于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及黎明路三个交叉点。
市府路节点主要体现对景效果,由于本节点同时是温州市另一重点路段——市府路景观轴线的尽端所在,故设置视野相对开阔的休闲广场,同时提供两条道路的景观节点和活动空间。
第二部分车站大道建筑沿街立面整治一、存在问题车站大道做为温州市的一条迎宾大道,南起疏港公路,北接江滨路,交通功能十分重要,同时,车站大道是外地客人来温参观的必经之路,是展现温州城市面貌的主要窗口。
目前车站大道沿街立面现状存在的环境景观问题,简单归结有以下四点: 1、沿街建筑形式与色彩杂乱无章,没有个性特色。
城市街道与建筑不协调,没有给人以和谐明朗形象; 2、道路两侧的施工工地围墙多为没有修饰的实墙,墙上广告随意乱贴; 3、街道的环境设施、小品、候车廊和绿化配置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
道路上空各种线缆横七竖八,各种招牌、广告牌、霓虹灯也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给人杂乱的感觉; 4、建筑立面上的防盗窗,外挂式的空调机严重破坏街道景观的整体效果。
二、沿街建筑分类根据沿街建筑用地功能与使用情况分为四大类:1、已建成建筑;2、在建建筑;3、未建的空地;4、需改建的旧房。
三、整治对策根据凯文•林奇(Kevinlynch)首先提出的城市环境所必须具备的“活力性、感觉性、适合性、接近性、管理性”五种性能,结合车站大道的自身特点,在车站大道的立面整治规划设计中,我们提出以下整治措施: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1、文化、标志性建筑:一、墙面清洗。
二、墙体屋面上不准设广告牌店招,设彩色泛光灯,珠灯等烘托轮廓线,特例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只能设在三层以下适当的位置。
三、防盗窗、室外机全部拆除,建议设中央空调。
(2)、办公楼:一、墙面清洗。
二、灯光突出轮廓线。
三、墙体上不准设单位名称标志,单体名称应集中设置在主楼入口处。
四、大楼名称(唯一经主管部门同意设在适当位置。
五、防盗窗、室外机只能设在背面,建议设集中空调。
(3)、商住楼:一、墙面清洗二、原则上灯光只能设在一层、二层商业建筑部分,住宅楼原则不设灯光,保证住宅私密性和舒适感。
商业性质的裙房可设霓虹灯。
三、店招设在裙房以下,经专业设计、并经主管部门审批方可设置。
四、室外机设建筑背立面,公共部分建议设中央空调。
五、住宅空调室外机宜设在沿街视线外的侧立面,或背立面,正立面不准设置,空调室外机位置选定时需经主管部门批准。
2、正在建建筑的整治 (1工地沿街侧设防护棚进行封闭施工,棚外可设公益性广告。
(2施工围墙可以作一些处理,比如设置一些爬藤植物、公益广告、艺术墙、陈列廊等。
3、未建的空地的整治:红线外30米内设置绿化或广场,以花坛、草皮、铺砖点缀,设置乔木或巨型灯箱广告。
4、需改建旧宅地块整治:红线外8-10米内设置绿化或小品,设围墙或绿篱改善立面景观。
第三部分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近几年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车站大道作为我市新建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南抵温州火车站北达江滨路,是一条重要的以交通功能为主的景观大道,随着道路的建成,两旁的建设项目也纷纷上马,90年至今建成的项目就有温州科技文化中心等25 个,己批在建或未建的项目有12个,但目前道路两侧尚有部分旧房尚未改建,以及一些广告无序摆放,商铺占经营,违章棚屋的搭建施工场地脏乱都严重影响了该路的景观。
加强道路景观整治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由于该路绿化规划及夜景灯光规划己专题委托设计,该两部分内容不再列入本次整治范围。
一、现状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 A类:新建地块: 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
B类: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己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地外观不整洁。
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一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日,部分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
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杂乱,破旧。
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
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
道路红线内:存在部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被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二、整治措施: 1、对道路两侧地块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A类:基本维持现状,对建筑沿街立面广告。
灯箱、空调机位进行统一规划。
B类:规定设围墙,沿街施工围墙一律退红线0.5米,各道路交叉口根据不同情况再后退,统一围墙形式,封闭施工,施工期间不得占道。
C类:重点整治建筑外立面,根据各基地实设计说明项目简介本项目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中心区,地处三江交汇处,在世界双遗产乐山大佛对面。
改造主体及周边地区整体占地十余亩。
项目整体位于城市重要地带,其整体及长远影响十分深远。
计划目标依据项目报告的发展方向评估,此项目主要定位取向是针对市区发展要求改造成为城市中心区的市政广场。
根据其规模,旅游形态与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并充分考虑配合城市环境利用与保护。
使其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市政形象广场,以增进地方繁荣,发展旅游业,同时提供市民生活休憩的场所。
因此在设计规划时,拟定下列目标: 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地方人文特色,用设计规划手段来配合特殊地域环境。
2.提供高品质的都市开放空间,并预留未来朝国际化发展的设计空间。
3.配合物理条件,采用合理且可行性高的绿化栽植方式。
4.全面采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特征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
设计理念“山好、水耗、人更好”——成为了本设计贯穿整体的中心思想,并通过材质与设计表达方式的变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进行了抽象化的暗喻。
这一整体理念是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及文化特征而提出的。
“山好”——是指峨嵋山以及河对岸的绵绵山峦。
(漫漫地和岸观景步道可饱览群山)“水好”——是指地处三江交汇。
(在中心区设计了一注水雕塑“人更好”——是指当地民风淳朴,更是自古人才辈出,如:郭沫若等。
(设计中有一个小型的纪念广场。
此广场是一个开放性的市政广场,由于旁边即将建设乐山市的标志性建筑,而且要求广场与其构成一个整体,并与步行街相融。
故规划范围内,在提供基本设施及公共设备的同时,还兼顾考虑可以继续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建设。
规划设计之初,以安全自然为主,提供堤岸景观的设计理念,除自然景观的设计手法外,结构安全更是主要考虑的因数。
堤岸结构的材质以钢筋混凝土为结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