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下册教案评价:吹泡泡
中班科学《吹泡泡》教案4篇
![中班科学《吹泡泡》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d84f4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8.png)
中班科学《吹泡泡》教案4篇中班科学《吹泡泡》教案4篇幼儿园中班教案《吹泡泡》篇一活动目标:1、欣赏诗歌,感受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初步感知事物间的对应关系。
2、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朗诵诗歌。
3、指导幼儿寻找、观察"泡泡",并模仿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小蝌蚪、花朵、白云、树叶等图片若干及桃子图片一张,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一、课题引入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自由唱唱跳跳进活动室,体验快乐情绪。
(吹泡泡的歌曲)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2、这些泡泡真漂亮,是谁吹的呀?老师吹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圆的。
大的,小的,五颜六色)这么多漂亮的泡泡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你们高兴不高兴?(高兴)3、今天,泡泡王国呀,也来了许多泡泡,但是这些泡泡和老师刚才吹的泡泡不一样,我们一起看看是哪些泡泡好不好?二、多媒体课件,学习诗歌(一)出示图像引导语:你看到了什么?请你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1、鸡蛋教师提问:(1)这是什么泡泡?(鸡蛋泡泡)鸡蛋泡泡到我们班做客,我们拍手欢迎它。
这么漂亮的鸡蛋泡泡会是谁吹的呢?为什么?谁能用完整的话说说?2、苹果教师提问:(1)这是什么泡泡?(2)苹果又是谁吹的泡泡?(3)为什么说苹果是果树吹的泡泡?谁能用完整的话说说?3、星星。
老师提问:a.这是什么泡泡?(星星泡泡)这么漂亮的星星泡泡是谁吹的呀?(我们一起猜猜看)b.出示月亮,小朋友说的真棒,这么漂亮的星星泡泡是月亮吹的。
谁能用完整的话说说?(星星是月亮吹的泡泡),幼儿跟读。
c.为什么说星星是月亮吹的泡泡?(因为月亮和星星总是在夜晚一起出现,而月亮比星星大,就好像是星星的妈妈,所以说星星是月亮吹的泡泡)4、雨点。
吹泡泡教师评语
![吹泡泡教师评语](https://img.taocdn.com/s3/m/5667b8e1a216147916112849.png)
吹泡泡教师评语1. 中班科学吹泡泡这节课的评价今日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它能吹出泡泡吗》,通过这次活动,我和孩子们共同探究、发觉了许多奇异的事情。
我提前用茶叶水、洗洁剂、白砂糖调出了泡泡液,又自制了各种吹泡泡工具:铁丝圈、竹筒、吸管、毛根圈等,孩子们看到我带来的各式吹泡工具都争着要试试,所以整个活动孩子们参加地乐观性很高。
通过各环节的尝试、探究孩子们发觉我预备的吹泡工具中有些能吹出泡泡有些则不能。
最终得出结论:有洞且两头相通的工具才能吹出泡泡。
活动最终一个环节我让孩子们动手,给一些不能吹出泡泡的材料进行改造,变得能吹。
孩子们都乐观动手尝试,想出了各种好方法,获得了胜利的体验。
例如:将纸条卷起来、将吸管里堵的纸团捅出、将毛根卷曲等等。
但任何一次活动都不行能达到完善,这次活动仍存在不足不处:1、自制泡泡水效果不佳,在肯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的探究结果。
2、记录表的使用方式可再敏捷一些,本次活动我制造了一张大表格挂于黑板供大家一起使用,其实可以尝试让幼儿人手一张,本人将探究结果记录下来。
3、在孩子们探究环节我也做到了和孩子们共同探究并探讨,但对个别照看还不够到位。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很投入,看到孩子们脸上显露的喜悦深情,我更快乐。
吹泡泡活动结束时,孩子们还不舍得放下手中的工具,科学活动太有吸引力了。
以后我会组织更多好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我也将不断提高本身教学力量,争取做得更好。
2. 老师的评语作文每一次考试发下试卷来,第一个想看到的就是老师的评语,那些与分数在一块儿醒目的字,虽然有些潦草,间或还会看到钢笔重新灌上墨水后深浅并不一的字迹,但会觉得很暖和而充实,都是老师亲笔写上去的,自然会比较珍惜。
看着评语细细品尝,总会沉醉其中,就像观赏一首诗一般,看着评语中如行云般潇洒的字迹,何等奇妙!特殊是当赞誉的语言消失在我的试卷上,我是何等兴奋!再看那些多变的语言,时而严厉仔细,时而有幽默开朗,时而平易近人,时而令人深思。
中班主题教案《吹泡泡》含反思
![中班主题教案《吹泡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754bce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2.png)
中班主题教案《吹泡泡》含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健康教案、科学教案、语言教案、安全教案、美术教案、音乐教案、数学教案、语文教案、节日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health lesson plans, science lesson plans, language lesson plans, safety lesson plans, art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math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holiday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班主题教案《吹泡泡》含反思中班主题教案《吹泡泡》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意观察泡泡形状、色彩变化等特征,尝试用语言进行描述,探索吹泡泡心中的秘密,感受发现的乐趣,喜欢吹泡泡,感受和小朋友一起吹泡泡的乐趣,尝试用音乐、动作、绘画等手段表现美丽的泡泡,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吹泡泡》含反思教案吧。
中班语言诗歌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
![中班语言诗歌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https://img.taocdn.com/s3/m/6e6e4c2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0.png)
中班语言诗歌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诗歌,培养幼儿欣赏、朗读和创作诗歌的能力。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节奏感。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学习的能力。
2. 教学内容诗歌名称:《吹泡泡》作者:未知3. 教学准备•诗歌《吹泡泡》的文本。
•放映设备和音响设备。
4.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师生对话,引入诗歌教学的话题。
•提问:你们听过或读过什么诗歌吗?你们对诗歌有什么了解?第二步:诗歌欣赏•教师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吹泡泡》。
•教师指导幼儿仔细听诗歌,理解其中的意思。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幼儿可跟读或跟唱诗歌。
第三步:诗歌韵律体验•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拍打身体或用体操操练的方式,体验诗歌的韵律感。
•教师鼓励幼儿自由组合动作和声音,来模拟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
第四步:诗歌创作(团队合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三到五名幼儿。
•教师告诉幼儿,他们需要一起创作一首与“泡泡”有关的诗歌。
•幼儿通过集思广益,在小组中交流创作思路,并共同完成一首诗歌。
第五步:诗歌分享•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他们创作的诗歌分享给全班。
•每位代表可以朗读或唱唱他们诗歌。
第六步:教师点评和总结•教师对幼儿的诗歌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的表现,为他们的努力给予肯定。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诗歌对于幼儿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二、教学反思在本次的语言诗歌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欣赏、体验和创作诗歌,不仅培养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学习意愿。
通过欣赏诗歌,幼儿了解了诗歌作品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了仔细听和理解诗歌,培养了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同时,幼儿也跟读或跟唱诗歌,提高了他们的语音表达和节奏感。
在体验诗歌韵律的环节,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用手拍打身体或用体操操练的方式,感受诗歌的韵律感。
他们还自由组合动作和声音,模拟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吹泡泡》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吹泡泡》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54e66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2.png)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吹泡泡》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吹泡泡》及教学反思《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吹泡泡》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游戏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吹泡泡》含反思!设计背景今天,杨思远小朋友早晨一进教室就告诉老师他昨天玩吹泡泡了,我问他,“好玩吗?”这时可泡泡就是吹不大。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踮脚、下蹲等动作。
2.提到幼儿与同伴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重点难点重点:1.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手拉手,变成一个“大泡泡”。
2.边说儿歌边根据内容变化“泡泡”大小。
难点: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语言描述“泡泡”的变化形状。
活动准备1.吹泡泡玩具材料。
2.心理准备:在吹泡泡时细心观察吹出去的泡泡形状、颜色。
3.儿歌《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
泡泡飞高了,泡泡变大了,泡泡吹爆了。
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幼儿去户外玩吹泡泡游戏。
2.幼儿观察老师吹泡泡的动作,发现泡泡的变化。
(二)游戏活动1.回忆泡泡的样子,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提问:“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泡泡都去哪了呢?”)2.师幼一起进行游戏,边说儿歌边做游戏。
<.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提问:“小朋友,你们可以怎样变成泡泡?”)3.根据儿歌做游戏:“泡泡飞高了”----幼儿立起脚尖表示泡泡飞高了。
“泡泡变大了”----幼儿拉一大圆圈表示泡泡变大了。
“泡泡爆了”----幼儿一起击掌,并齐声说:“叭”。
(三)游戏结束每位幼儿变成一个小泡泡回教室。
教学反思活动一开始我做了简单的吹泡泡的安全提示,让幼儿注意几个不安全的因素,然后引导请幼儿猜测吹出来的泡泡像什么?从而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吹泡泡》及教学反思(共五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吹泡泡》及教学反思(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382903e009581b6ad9eb6c.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吹泡泡》及教学反思(共五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吹泡泡》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吹泡泡》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吹泡泡》含反思!设计背景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我是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和建构的主题。
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借助“你们发现吹的泡泡有什么秘密”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自然生成了这个主题。
目的在于保持幼儿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让幼儿们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达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目的。
活动目标1.学会吹泡泡并了解泡泡的特性。
2.知道不同形状的吹泡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泡泡的特性(易爆透明七彩色)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实验验证不同形状的吹泡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活动准备教学准备:泡泡水不同形状的吹泡棒(△○?□☆)自制或购买活动过程一、出示泡泡枪,同时打出许多泡泡,幼儿说出名称,引入课题。
二、教师讲解泡泡水、吹泡棒,认识各部分名称。
重点讲解泡泡的吹法,幼儿学习。
三、操作实验:利用圆形吹泡棒练习吹泡泡,并在吹的过程中观察泡泡的特点。
大大小小的圆形透明七彩色容易爆破四、教师小结并让幼儿知道:圆形吹泡棒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五、逐一出示其它不同形状的吹泡棒(△?□☆)幼说出名称,教师再次设疑,引起幼儿探索与思考兴趣:那么想一想,它们吹出的泡泡又会是什么形状了?六、幼儿操作验证结果,教师巡回提问。
七、根据幼儿操作回答,教师逐一示范验证结果。
八、小结:原来不光圆形的吹泡棒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其他形状的吹泡棒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的。
泡泡真奇妙呀。
延伸活动:去院子可以互相交换吹泡棒,再次感受吹泡泡的乐趣,在太阳底下观察泡泡颜色,玩抓泡泡的游戏。
中班教案吹泡泡(推荐18篇)
![中班教案吹泡泡(推荐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2672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4.png)
中班教案吹泡泡(推荐18篇)中班教案吹泡泡第1篇活动目标:1、感知吹泡泡的方法,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只要有孔,有缝隙的物品都能吹出泡泡来。
2、能够积极尝试,大胆想象、探索自制吹泡泡的工具。
3、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幼儿学习自主性,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泡泡液、吸管、盘子、毛巾人手一份;苍蝇拍、漏勺、梳子、刷子人手一份;铁丝和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1、以谈话形式导入,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吹泡泡吗?今天想不想在这儿吹出许多泡泡?想不想?!吹泡泡应该怎么吹?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吹泡泡的材料,大家看看是些什师示范吹泡泡的动作。
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看看谁能第一个成功地吹出泡泡来!小朋友在吹泡泡之前要提出要求:吹得时候要把吸管离开盘子,让泡泡飞起来。
幼儿操作是教师巡视提醒幼儿吹泡泡时把气吹出去,千万可别把泡泡液吸到肚子里不然肚子会疼的。
吹泡泡的时候,不要吹到别人或者自己的脸上,如果不小心吹到脸上就用毛巾赶紧擦一擦。
2、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掌握吹泡泡的基本技能。
泡泡吹出来了吗?成功地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样让泡泡吹得越来越大,你吹大了吗?想一想你要用多大的力气。
是使劲的吹还是轻轻地吹,大家把泡泡吹出来了吗?吹出泡泡的小朋友请你把吸管放到你面前的蓝盆子里。
和幼儿一起总结吹泡泡的经验,现在我请小朋友说说刚才是怎么成功的?教师演示,和幼儿一起总结吹泡泡的经验。
蘸一蘸泡泡液,然后轻轻地呼…要轻轻地用力,吹的时候要时间长些,就可以吹出泡泡了。
你们都是这么做的对吗?太棒了!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感知吹泡泡工具的特性。
那么除了吸管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也可以吹出泡泡呢?你们还用过其他的东西吹过泡泡吗?(没有)我带来了一些东西,你们见过吗?出示苍蝇拍,"这是什么?"(苍蝇拍),是用来干什么的?出示漏勺,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盛饺子,汤圆用的),出示鞋刷,梳子,你们觉得这四样东西能吹出泡泡来吗?我们还是用事实来证明吧,看看跟你们想得一样不一样。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https://img.taocdn.com/s3/m/e6e388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2.png)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教学目标1.掌握吹气发音的基本技巧;2.能够合理运用吹气发音配合各种动作,创造出音乐的韵律;3.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表演吹泡泡的示范,储备足够的泡泡水和吹泡泡器材;2.为学生准备足够的吹泡泡器材以及泡泡水;3.整理好教学场所,保证学生能够自由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步:唤起学生兴趣(5分钟)在开始教学前,教师首先通过介绍吹泡泡乐器和解释吹泡泡的玩法等来唤起学生的兴趣。
告诉学生吹泡泡可以配合音乐发出不同的音符,从而创造出优美的乐曲。
第二步:吹气发音技巧的讲解(10分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教师演示一段吹气发音的乐曲,然后讲解吹气发音的技巧,包括嘴唇的姿势、口吐气的节奏等。
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让学生模仿学习。
第三步:让学生进行吹泡泡练习(1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供足够的泡泡水和吹泡泡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吹泡泡的练习。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并且在学生吹泡泡的过程中指导其正确的吹气发音技巧。
第四步:学生合作创作乐曲(20分钟)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互相配合吹泡泡和演奏乐曲,通过吹泡泡发出不同的音符,将这些音符组合成乐曲。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第五步:学生进行展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乐曲展示,互相欣赏和学习。
教师进行点评,肯定学生们的创作并提出改进建议,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和提高。
第六步:反思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问题,并且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们兴奋而又愉悦地参与了其中,学生通过吹泡泡的操作来感知舌头和口腔的控制力度,进一步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语言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学生平稳呼吸状态的练习也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这次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吹泡泡》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吹泡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f6b0ee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1.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吹泡泡》含反思一、活动内容1.活动目标通过吹泡泡的活动,让孩子们加深对气体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2.活动准备活动前需要准备以下物品:•洗碗液•纯净水•糖•小勺•宽口瓶子•吸管3.活动步骤步骤一:制作泡泡水1.将洗碗液倒入宽口瓶子中,加入适量的纯净水;2.加入一勺糖,搅拌均匀。
步骤二:吹泡泡1.先让孩子们观察泡泡水的外观,让他们自己揣摩一下要怎样才能吹出漂亮的泡泡;2.老师示范如何用吸管吹泡泡,并让孩子们跟随自己的示范一起练习;3.帮助孩子们在室内和室外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吹泡泡的实验,观察泡泡的特性和变化;4.让孩子们分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一组能够吹出最大的泡泡,或哪一组能够吹出最多的泡泡。
4.活动评价通过这个活动的实施,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气体的特性,了解气体的形态、颜色、质量等方面的特征。
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观察力。
此外,还能够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反思1.活动优点该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孩子们对气体的认识;•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2.活动不足在实施该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孩子们吹泡泡的技巧和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孩子无法掌握如何吹泡泡的技巧;•需要老师在一旁不断指导和帮助孩子们,工作量较大。
3.活动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活动的效果,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在活动前,老师可以进行演示和讲解,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泡泡形成的原理和方法;•在活动中,老师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让孩子们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策略性的合作;•应该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吹泡泡实验,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孩子们的实验成果进行适当的纠正和改进。
中班吹泡泡教案反思与评价
![中班吹泡泡教案反思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55f77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f.png)
中班吹泡泡教案反思与评价教案标题:中班吹泡泡教案反思与评价教案目标:1. 帮助中班学生了解和掌握吹泡泡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泡泡液、吹泡泡棒、水杯、水、毛巾、纸巾等材料。
2. 教学课件或图片,介绍吹泡泡的过程和技巧。
3. 教学活动设计和分组安排。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他们对吹泡泡的了解和体验。
- 展示一些吹泡泡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吹泡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如何蘸取泡泡液、吹泡泡的力度和角度等。
- 使用教学课件或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吹泡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20分钟):- 分发吹泡泡棒和泡泡液给每个学生,让他们亲自尝试吹泡泡。
- 引导学生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吹泡泡技巧。
- 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可以逐个辅导学生,纠正他们的吹泡泡姿势和动作。
4. 团队合作(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个吹泡泡比赛,看谁吹出的泡泡最大、最多。
-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经验,并分享吹泡泡的技巧和窍门。
- 在比赛结束后,老师可以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老师进行解答和评价。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尝试吹泡泡的技巧。
教案评价:1. 教案目标:教案明确了吹泡泡教学的目标,既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又注重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准备:教案列出了所需材料和教学准备,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3. 教学过程:教案分为导入、知识讲解、实践操作、团队合作和总结与评价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和合作,达到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吹泡泡》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吹泡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051785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8.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吹泡泡》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泡泡的特性,学会吹泡泡。
2.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听觉能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准备1.泡泡制作材料:洗碗液、蜂蜜、水、吸管、容器等。
2.布置教室:清理教室地面,放置桌椅,保持教室通风。
3.中班幼儿的教育心理特点及行为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做好幼儿入园接待,展示一些各种各样的泡泡,引起幼儿的注意。
和幼儿一起讨论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吹泡泡的方法等话题,引导幼儿表达对泡泡的认识。
2. 示范和引导1.告诉幼儿如何用肥皂水和蜂蜜制作泡泡水。
将洗碗液、蜂蜜、水混合在容器中,轻轻搅拌直至完全混合,使其更加易于吹出泡泡。
2.教师手持吸管演示吹泡泡的方法。
通过模仿、帮助幼儿进行实践,直到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技巧。
3.引导幼儿用肥皂水和蜂蜜制作泡泡水和试着自己吹泡泡,并于掌握吹泡泡的技巧之后,让幼儿尝试自己吹出形状和颜色不同的泡泡。
3. 引导和反思1.鼓励幼儿观察其他同学吹泡泡的情况,发现不同的泡泡形状和颜色,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2.教师引导幼儿展示自己吹出的泡泡,并配合语言表述类型及制作方法,并反思过程中的问题和成果。
3.教师引导幼儿对教学活动的感悟和收获进行简单的分享,鼓励幼儿尝试更多的探索。
四、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活动从儿童的兴趣出发,通过实践让幼儿了解泡泡的特性,体验制作泡泡的乐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具有操作性和趣味性,幼儿们兴奋地进行了尝试。
但同学之间互动和交流仍需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3.考虑到幼儿年纪较小,需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幼儿们逐渐习惯和掌握泡泡制作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避免他们不小心将泡泡水放入口中或进入眼部等情况。
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及时强化安全教育,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https://img.taocdn.com/s3/m/6c345f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e.png)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活动名称:《吹泡泡》儿歌教学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儿歌教学活动,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2.学生能够通过儿歌教学活动,增加词汇量并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活动,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儿歌《吹泡泡》的歌曲录音带或视频2.泡泡液3.吹泡泡工具(吹泡泡棒)4.图片或实物来展示泡泡液与吹泡泡工具教学过程:1.预习准备(5分钟)教师展示泡泡液与吹泡泡工具,让学生观察并初步了解。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来讲解泡泡液与吹泡泡工具的用途。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见过泡泡吗?你们会吹泡泡吗?”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要一起学唱一首关于吹泡泡的儿歌,大家准备好了吗?”2.歌曲欣赏(5分钟)教师播放《吹泡泡》的歌曲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仔细听歌曲的节奏和歌词。
3.学唱歌曲(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跟着节奏拍手,同时教唱歌曲的前两句。
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一句一句地学唱。
4.歌曲表演(10分钟)教师分配角色,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表演。
每个小组中有一个学生使用吹泡泡工具吹泡泡,其余学生跟着歌词一起唱歌。
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呼吸,不要吹得太用力。
5.泡泡游戏(1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吹泡泡工具和泡泡液。
教师示范如何吹泡泡,并让学生们亲身尝试吹泡泡。
学生们可以互相观察和分享自己吹出的泡泡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来描述泡泡,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通过儿歌教学和泡泡游戏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唱歌、表演和游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很积极参与,通过参与歌唱和表演,学生们对儿歌的理解和掌握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学生们在学唱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一起拍手,提升了对节奏的感知能力。
同时,在歌曲表演环节中,学生们也在各小组中分工合作,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https://img.taocdn.com/s3/m/bc53c6d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8.png)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儿歌《吹泡泡》,了解泡泡的形状、颜色和运动轨迹。
2.学生能够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口号,积极参与到吹泡泡的活动中。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泡泡的消失和继续存在的变化,理解一些常识现象。
二、教学准备1.儿歌《吹泡泡》音频或视频。
2.泡泡液和吹泡泡的工具。
3.小黑板、轻质板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儿歌《吹泡泡》的音频或视频。
•老师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这首歌,并引导学生回忆歌曲的内容。
2. 了解泡泡(10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泡泡液,并让学生观察液体的颜色和形状。
•老师和学生一起将泡泡液倒入盘子中,观察泡泡在盘子中的运动轨迹。
•老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泡泡的特点,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 吹泡泡活动(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依次蘸取泡泡液,用工具吹出泡泡。
•老师示范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吹泡泡的工具。
•老师和学生一起吹泡泡,比赛看谁能吹出最大、最多的泡泡。
4. 观察泡泡的变化(15分钟)•老师放慢吹泡泡的速度,让学生观察泡泡在空中的消失过程。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泡泡会消失?消失前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时候泡泡可以继续存在?•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集体总结出一些常识现象,如泡泡会因为碰到物体而破裂。
5. 学习反思(5分钟)•学生和老师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了解学生的收获和体验。
•学生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吹泡泡的感受,并展示自己的吹泡泡作品。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吹泡泡》这首儿歌作为教学资源,结合吹泡泡的实际活动,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不仅了解了泡泡的形状、颜色和运动轨迹,还学会了吹泡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活动中,学生还通过观察泡泡的消失和继续存在的变化,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他们非常喜欢吹泡泡的活动,并且主动与小组成员互动。
中班游戏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4篇
![中班游戏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df94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0.png)
中班游戏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中班游戏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精选4篇(一)中班游戏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教学目标:1.学习吹泡泡的基本动作。
2.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3.锻炼孩子的口腔肌肉,促进口腔发音的发展。
教学准备:吹泡泡液、吹泡泡管、小盘子、彩纸、喷雾瓶。
教学过程1.游戏准备教师先将吹泡泡液倒入小盘子中,然后用吹泡泡管蘸取液体,并示范给孩子们看。
介绍吹泡泡的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告诉孩子们大家需要坐在一起,保持安静,不要碰到其他人的泡泡,和其他孩子一起分享和玩泡泡。
2.游戏开始教师给每个孩子发放一个吹泡泡管,然后让他们坐在地毯上形成一个圆圈。
教师示范吹泡泡的动作,口中轻轻吹气,让液体在管子上形成一个小泡泡,然后慢慢地向前吹,直到泡泡离开管子。
孩子们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吹泡泡。
3.游戏练习教师可以利用喷雾瓶,向孩子们展示如何吹出更大的泡泡。
喷在孩子的管子上,然后孩子们用管子吹气,看看能吹出多大的泡泡。
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吹出最大的泡泡。
4.游戏延伸教师可以在彩纸上放置不同颜色的泡泡,然后让孩子们用吹泡泡管吹掉相同颜色的泡泡。
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可以锻炼口腔肌肉,促进口腔发音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实际情况调整了教学内容和策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游戏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我也发现在下一次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游戏延伸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中班游戏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精选4篇(二)中班游戏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鸡出壳》教案详案:教学目标:通过游戏让幼儿们了解小鸡出壳的过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一个大鸡蛋、一个小鸡玩偶、一个小鸡蛋像套装、一些装有魔方的塑料蛋壳。
2. 教学素材:绘本《小鸡出壳》。
幼儿园中班科学《吹泡泡》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吹泡泡》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10d954a32d7375a4178096.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吹泡泡》教案三篇【篇一】幼儿园中班科学《吹泡泡》教案活动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让孩子正确使用吹泡泡的方式。
3、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1、教师收集的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一次性杯子若干。
2、视频课件活动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出示课件。
(出示“吹泡泡”工具,并提问)师:昨天,老师出去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就把他照下来了,小朋友想看看吗?师: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呢?师:他们吹出的泡泡都是怎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吹泡泡?二、在“玩”中体验泡泡的特性。
让幼儿利用教师准备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圆形工具)边玩边探索。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的这个是什么呢?(出示吸管)师:那吸管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喝水、吹泡泡……)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些吸管有什么不一样?师:那现在我们就用这些不同形状的吸管来吹泡泡看,会发现一些什么秘密?(教师启发、引导、扶持幼儿,将幼儿的探索推向深入,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
)三、带领幼儿讨论师:刚才吹泡泡好玩吗?师:那玩的时候发现什么秘密了没有?小结:泡泡是圆形的,对着太阳是五颜六色的、有大有小、掉在地上有时是半圆的、吹泡泡的工具是圆形的等等)师: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的共同特点?小结:吹泡泡的工具是圆形的,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但是,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得泡泡也是圆形的。
师:咦,刚才我们吹出的泡泡怎么现在都不见了?小结:原来泡泡容易破呀!小结:今天玩得开心吗?吹泡泡的时候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回去的时候记得告诉我们其他小朋友哦。
四、结束。
还想玩吗?看看我们还能不能发现其他的秘密。
【篇二】幼儿园中班科学《吹泡泡》教案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培养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活动。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2、知识:感受大小的不同,巩固对圆形的认识。
3、能力、技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表演能力。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泡泡糖、泡泡器、小狗、小猫头饰各一个、课件、金箍棒、布帘和架子活动过程实录一、律动:教师放幼儿乐曲《走路》,幼儿伴随着音乐,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姿势入场。
幼儿园中班游戏《吹泡泡》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游戏《吹泡泡》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07ff6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6.png)
【导语】“吹泡泡”是幼⼉童年中玩、最难忘的游戏,幼⼉都很喜欢它的乐趣和体验。
整理了幼⼉园中班游戏《吹泡泡》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吹泡泡⼀ 活动⽬标: 1能发现所吹的泡泡有⼤有⼩。
2能透过泡泡来观察⾝边的事物。
活动准备 每⼈⼀杯肥皂⽔,⼀根吸管。
活动过程 1吹泡泡 ⽼师演⽰吹泡泡,为幼⼉发好肥皂⽔和吸管,尝试吹泡泡。
轻吹的⼤的幼⼉介绍⾃⼰吹泡泡的⽅法。
,幼⼉两两结伴,⽐吹的泡泡的⼤⼩。
2看泡泡 请幼⼉观察对⽐在屋⾥和在阳光下的变化。
请幼⼉尝试在杯⼝吹⼀个⼤泡泡,把⼤泡泡作为照相机,观察周围的事物。
3抓泡泡 教师吹泡泡,其他幼⼉抓泡泡 让幼⼉观察泡泡抓到后的有什么变化。
4延伸活动 让幼⼉从外⾯回到教室后画泡泡。
吹泡泡⼆ 活动⽬标 1.帮助幼⼉在游戏中学会踮脚、下蹲等动作。
2.提到幼⼉与同伴团结合作,⾃我保护和保护他⼈的能⼒。
重点难点 重点: 1.⼩朋友和⽼师⼀起⼿拉⼿,变成⼀个“⼤泡泡”。
2.边说⼉歌边根据内容变化“泡泡”⼤⼩。
难点: 幼⼉⼤胆想象,并⽤语⾔描述“泡泡”的变化形状。
活动准备 1.吹泡泡玩具材料。
2.⼼理准备:在吹泡泡时细⼼观察吹出去的泡泡形状、颜⾊。
3.⼉歌《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个⼤泡泡。
泡泡飞⾼了,泡泡变⼤了,泡泡吹爆了。
活动过程 (⼀)导⼊: 1.教师带幼⼉去户外玩吹泡泡游戏。
2.幼⼉观察⽼师吹泡泡的动作,发现泡泡的变化。
(⼆)游戏活动 1.回忆泡泡的样⼦,引发幼⼉活动兴趣。
(提问:“泡泡是什么样⼦的?”;“泡泡都去哪了呢?”) 2.师幼⼀起进⾏游戏,边说⼉歌边做游戏。
(提问:“⼩朋友,你们可以怎样变成泡泡?”) 3.根据⼉歌做游戏: “泡泡飞⾼了”----幼⼉⽴起脚尖表⽰泡泡飞⾼了。
“泡泡变⼤了”----幼⼉拉⼀⼤圆圈表⽰泡泡变⼤了。
“泡泡爆了”----幼⼉⼀起击掌,并齐声说:“叭”。
(三)游戏结束 每位幼⼉变成⼀个⼩泡泡回教室。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https://img.taocdn.com/s3/m/aa8800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b.png)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及教学反思《吹泡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歌词,理解吹泡泡的意思。
2.能够模仿老师的动作吹泡泡。
3.能够唱出歌曲中的前四句歌词。
二、教学准备1.教具:吹泡泡工具、音响、吹泡泡液。
2.教材:《吹泡泡》歌曲原唱。
3.环境:音乐室。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到音乐室,放一首轻松的音乐,让孩子们自由舞动。
随着音乐渐渐放缓,老师开始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好玩的歌曲,歌曲的名字是《吹泡泡》。
你们知道吗?我们也可以用嘴巴吹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泡泡,一起来试试吧!”2. 歌曲欣赏老师播放《吹泡泡》歌曲原唱,和孩子们一起欣赏。
老师可以适时停下歌曲,帮助孩子理解歌词,例如:老师:“大家听到了吗?歌曲中唱到了什么?”孩子:“吹泡泡。
”老师:“是的,我们今天就学习吹泡泡。
”3. 吹泡泡游戏老师展示如何使用吹泡泡工具,让孩子们模仿,练习吹泡泡。
老师还可以夸奖孩子们吹出来的漂亮泡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4. 唱歌练习老师先唱出歌曲的前四句,让孩子们模仿。
然后带着孩子们全唱一遍,重复数次。
老师:“大家跟我一起唱。
”(唱“轻松自在的漂在半空中”)孩子:“轻松自在的漂在半空中。
”老师:“你们唱得真好。
再跟我一遍。
”5. 歌曲表演学完歌词和吹泡泡技巧后,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表演一次《吹泡泡》。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歌曲教学,我意识到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和探索的天地,如何把握好授课的节奏和课程的难易度很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十分高涨,他们的目光在吹泡泡的过程中始终停留在泡泡上,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在教学时需要创设情境的观点。
在拉近幼儿与歌曲之间的距离方面,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了情境的力量,当我说:“现在我们要吹哪一种泡泡呢?”时,孩子们已经兴致勃勃地开始跃跃欲试地欣赏歌曲。
关于合理地调整授课难度,我个人认为这对于孩子的学习表现尤为重要。
所以,在歌曲的词汇阅读上,我就给了孩子们一定的启示,当我复习听歌词的时间时,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听得懂歌词,也是希望孩子们通过反复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程度的词汇,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在对一些表述模糊不清的词汇上会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吹泡泡》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吹泡泡》](https://img.taocdn.com/s3/m/02fd83d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2.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吹泡泡》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吹泡泡》(精选14篇)导语:让幼儿在游乐中驰骋想象,将两组有从属关系或相关关系的物体用可爱的“泡泡”连接起来,通过建构句式“XX是XX吹出的泡泡”,情景有机交融,勾画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吹泡泡》篇1教学目标:1、能根据铃鼓的拍击及时作出“泡泡破了”的反应。
2、体验跟着音乐做游戏的乐趣。
3、掌握好音乐的节奏。
教学重点:根据鼓声做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难点: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1、肥皂水,吹泡泡的工具2、音乐磁带《吹泡泡》,录音机。
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装肥皂水的瓶子,引起幼儿的注意。
(1)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个小瓶子里装的是什么?(2)教师蘸肥皂水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2、示范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1)教师示范“吹泡泡”,“泡泡飞上天”,“泡泡爆炸了”等动作。
(2)教师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吹泡泡”。
(3)教师边唱歌,边和幼儿拉成大圈一起做模仿动作。
3、音乐游戏“吹泡泡”。
(1)幼儿散开,边唱歌,边玩游戏,唱到最后一句“啪”时,听到铃鼓声拍一下手,然后跳起做“泡泡爆炸”的动作。
(2)让3~5名幼儿自由结伴,拉成小圆玩游戏。
(3)教师和幼儿一起拉成大圆玩游戏。
活动延伸:层次一:愿意参加游戏,在教师提醒下做动作。
层次二:能根据儿歌的内容作相应的动作。
层次三: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自如地做踮脚,下蹲,拍手挑起等动作。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吹泡泡》篇2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对音乐的开始与结束的反应能力。
2.对幼儿进行气息的训练及力度的控制和想象力的练习。
3.能够完整地歌唱歌曲并且大胆地表现歌曲地情感。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泡泡机、泡泡枪玩具、铃鼓、响板、音乐。
活动过程:1.幼儿自由活动,教师开始吹泡泡引起幼儿的注意。
2023年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教案评价【精选推荐】
![2023年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教案评价【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eaaf9d4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a.png)
2023年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教案评价【精选推荐】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教案评价1活动目标:1、对探究叶脉感兴趣。
2、培养观察能力。
3、尝试对叶子进行分类、计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1、放大镜若干、每人一个橡皮泥、叶子标本若干。
2、叶脉标志6个;书本标志6个(上面画有不同的叶脉标志)。
3、事先检查幼儿园西侧花园及附近小花园的安全性。
活动过程:一、问题引入:小朋友,你认为叶脉象什么呢?所有叶子的叶脉长得一样吗?小朋友认真地观察,记录所发现的叶脉。
提醒幼儿注意保护叶子。
并用橡皮泥拓印下来。
二、自由探索:叶脉真有趣。
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叶脉;比较叶脉的粗细和纹路图案。
并启发幼儿可以用托印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来并进行分类,也可用放大镜观察。
三、集中交流:不同的叶脉。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拓印的叶脉,说一说它们的花纹分别像什么?可以分成几种?2、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师利用叶脉标志介绍该类叶脉的名称。
四、游戏:小树叶找朋友。
幼儿自选一片叶子标本,观察它的叶脉类型,进行分类游戏。
师:今天,风阿姨要跟叶子标本做游戏,风起时,小树叶就随风飘舞,风停时,小树叶就赶紧躲到它的书本里。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模仿落叶飘的动作,并扩充对叶脉种类的认识。
五、自然结束:幼儿随着风阿姨飘到活动室做新的游戏。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教案评价2活动目标:1、知道一些水生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
2、知道要保护水的清洁环境。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1、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
2、纸、笔等。
活动过程:1、谈话,引入活动。
问:你知道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名字叫什么?2、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幼儿认识水里的动物。
(河里的、池塘里的、海洋里的)3、布置三个环境(海洋、河、池塘),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送它们回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下册教案评价:吹泡泡
幼儿园中班下册教案评价:吹泡泡
教学目标:
1、对吹泡泡产生兴趣,初步知道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2、乐意大胆猜想,学习把游戏中看到的讲出来,画下来。
所需材料:泡泡水,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记录纸
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来个玩吹泡泡的游戏好吗?”幼儿游戏(提供圆形工具)引导观察工具形状、泡泡形状。
2.出示各种形状的工具,引导幼儿大胆猜想记录。
3.幼儿分组实验,教师启发幼儿观察你这泡泡是用哪种工具吹出来的
4.逐一出示工具,引导幼儿说出发现,教师集体记录,小结。
教师小结:原来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的圆形的。
6.激发幼儿提问有关泡泡的问题。
幼儿猜想,结束活动
活动评价:
活动准备充分,选材合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教师为幼儿创设了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猜想――探索――得出结论,一步步由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寻找答案。
幼儿的自主性很强,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出的结论更能让幼儿接受与理解。
在活动中,幼儿的观察、想象、记录、操作等能力都得到了练习与发展。
作后还应让幼儿在正确结论的引导下再次体验操作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