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726d43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b.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及教学反思【导语】《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的词作家乔羽。
本课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画,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及教学反思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飞舞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快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飞舞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快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纵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船儿轻轻飞舞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快的风。
2.小学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的词作家乔羽。
本课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画,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这首歌词描写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形,抒发了少年儿童酷爱生活、酷爱党、酷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欢乐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
第一小节描写少年儿童泛舟北海观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
清亮的湖水,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色彩明艳和谐,令人沉醉。
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欢乐心情。
置身风景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纵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泛舟,听我们歌唱。
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少年儿童对幸福生活感到无比愉悦的逼真感受,同时又充满童趣。
第一,我以歌曲导入,在学生熟悉的歌曲声中,启示学生回想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来唤起与诗中少先队员类似的情感体验,借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接着,在学生读的进程中加强词句教学。
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2
![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2](https://img.taocdn.com/s3/m/9fd3c28c376baf1ffc4fadd6.png)
去妈一样灿烂,人说是凤凰花。对面的渔港,还泊着船,不过都悠悠闲闲,不复当年的来来往往繁盛貌。太 阳下的这种慵懒无力,还是心的安静,反正,我想到波德莱尔的散文诗《港口》,它写出了那一刻我的心境:网赌最多从多少赢到多少
十二、漫游者随想
到一个城市,我特别不喜欢去看景点,尤其是被人带着看景点,总有押赴现场的感觉,让我索然无味、心不在焉。我喜欢自由自在的闲逛,三五个朋友,哪怕一个人也好。不一定有什么目的,轻松 自在地把自己融在城市里面,像一滴水融进了大海,这个时候,海的波涛,海水的咸淡,才能分毫不差地品味出来。一路上,吃吃喝喝,问路聊天,发傻卖呆,买点小东西,都是难忘的记忆。这时候, 邂逅早就关注的景点,那就惊喜了。
小学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原文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原文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0e908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7.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原文及教学反思让我们荡起双桨篇一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
3、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在均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培养集体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弱起节奏ox。
2、二声部的合唱部分。
三、教学准备:音乐、录像等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同学们在悠扬的《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
2、采用音乐,师生问好。
(略)3、放录音《采茶扑蝶》片断,老师带领做律动。
(二)、节奏训练板书:①4/4o x x x ②2/4o x x x脚手脚手脚手脚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同时比较两种节奏区别与联系。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比较中领会)(三)、导入新课1、师放录相,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生答略)。
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
教师出示大歌页。
2、作品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
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著名词作家。
曲作者刘炽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3、教师边弹琴边充满深情的范唱第一段词。
4、请三位同学分别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5、教师先分别教唱二个声部的曲谱。
方法:教唱法与听唱法及随琴跟唱法。
在较熟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一段歌词。
6、重点练习合唱部分。
方法:①一声部唱,二声部默唱。
( 相互交换)②二声部合唱(教师伴奏可跟随二声部)(四)、巩固练习:1、竞赛唱。
分男女生唱、分小组唱、个人组对唱等形式。
2、跟伴奏带唱教师指挥,要求唱得优美、动听、充满热情和自豪的感觉,启发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3、表演唱跟随录音,手握笔或尺作桨,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创造性的表演,活跃气氛,使音乐课堂进入高潮。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0a61372bceb19e8b9f6ba61.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是影片《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词作者是乔羽,曲作者是刘炽。
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2、诗歌的第一节着重描绘了如画的北海风光。
第二小节表现了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少先队员的喜悦心情。
第三节则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3、第二段中,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太阳指的是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的意思是少先队员的心向着共产党,表达了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着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4、“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鱼儿真的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这样说?答:这句话是拟人的修辞方法,鱼儿不是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
是因为小朋友们感到在共产党的关心下无比快乐。
5、“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的是社会主义祖国。
6、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朋友真的不知道是谁吗?为什么这样问?答:知道。
这样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7、“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三次出现这在歌词中叫副歌,在写法上叫反复。
为什么要反复?答:表明小朋友们沉浸在欢快之中,忘记划桨,任小船飘荡。
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1、理解词语。
骄阳似火: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被晒蔫了。
惊涛拍岸: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意味深长: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2、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里的学问。
查无字词典指的是到生活中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3、爸爸的解释与聪聪的解释有什么区别?答:爸爸结合身边的事物解释更加具体,生动,贴近生活。
聪聪是背字典上的解释。
4、嚷(rǎng)起来5、学会用“不仅……还……”造句。
例:小明不仅学习优秀,还乐于助人,深受大家喜欢。
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 课文
![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 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825407f777232f60ddcca1e1.png)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科版第二册课文]这是一首歌,你会唱吗?在那优美的旋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心情?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是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地歌唱。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认字船推美丽功谁幸福轻吹[苏教版第五册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XX文讯教育机构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让我们荡起双桨》语文教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c9241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a.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韵律,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2.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和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讲解和练习。
3.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欣赏。
三、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分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词语句式讲解:通过例句、翻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传统文化介绍: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3. 词语句式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通过例句和翻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传统文化介绍: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五、教学评价:1. 通过阅读理解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词语句式讲解,评估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程度。
3. 通过传统文化介绍,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欣赏程度。
六、教学资源:1. 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重点词语和句式的例句和翻译。
4. 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原文和相关的教学资源。
2. 准备重点词语和句式的例句和翻译。
3. 准备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表演,增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 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仿写或创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如剪纸、书法等,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2023最新-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优秀3篇】
![2023最新-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aec0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a.png)
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优秀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让我们荡起双桨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备注1、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感受诗歌的意境,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通过诗歌字词,感受诗歌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一。
出示课题并解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1)教学生字:荡、桨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àng)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ǎng)(2)“荡起双桨”的“荡”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认为可以换哪些字?(引导思考后交流,如:划、摇)那“荡”起双桨和“划”“摇”起双桨一样吗?当你有事急着要过河,你还能说自个儿“荡”着双桨吗?“荡”和“摇、划”有什么不同之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试着做做动作比画一下。
(引导学生品悟“荡”的那份悠闲,那份自在)。
(3)引导读好课题3、质疑思考:到底是谁这样悠闲地荡着双桨呢?他们为什么能如此悠闲自在地荡起双桨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借助书后的汉语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卡片正音。
推开波浪环绕红墙凉爽洒悄悄地功课(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làng边音;爽shuǎng翘舌音;洒sǎ平舌音)3、默读课文,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这样悠闲地荡着双桨呢?他们为什么能如此悠闲自在地荡起双桨呢?4、交流,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是红领巾——即少先队员在划船,因为周围的景色非常美丽,他们的心情非常快乐,所以他们悠闲自在地荡着双桨。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https://img.taocdn.com/s3/m/fc94a55ef5335a8102d220f6.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是影片《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词作者是乔羽,曲作者是刘炽。
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2、诗歌的第一节着重描绘了如画的北海风光。
第二小节表现了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少先队员的喜悦心情。
第三节则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3、第二段中,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太阳指的是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的意思是少先队员的心向着共产党,表达了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着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4、“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鱼儿真的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这样说?答:这句话是拟人的修辞方法,鱼儿不是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
是因为小朋友们感到在共产党的关心下无比快乐。
5、“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的是社会主义祖国。
6、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朋友真的不知道是谁吗?为什么这样问?答:知道。
这样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7、“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三次出现这在歌词中叫副歌,在写法上叫反复。
为什么要反复?答:表明小朋友们沉浸在欢快之中,忘记划桨,任小船飘荡。
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1、理解词语:骄阳似火: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被晒蔫了。
惊涛拍岸: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意味深长: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2、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里的学问。
查无字词典指的是到生活中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3、爸爸的解释与聪聪的解释有什么区别?答:爸爸结合身边的事物解释更加具体,生动,贴近生活。
聪聪是背字典上的解释。
4、嚷(rǎng)起来5、学会用“不仅……还……”造句。
例:小明不仅学习优秀,还乐于助人,深受大家喜欢。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8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3e0b5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6d.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8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
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 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
教材设计理念: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视野,使他们感受到读书的快乐,通过阅读歌词,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之对即将阅读的材料产生强烈的好奇,从而急切地进入阅读过程。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
2,认识本课10个生字。
3,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具准备:语文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入"快乐读书屋"师:同学们,在节假日的时候我们去过很多公园和旅游景点,在那里你们划过船吗(有些同学划过)你划船的地方美吗划船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师:老师也划过船,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而且我还学会了一首歌曲,听: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播放部分)这首歌的名字叫做《让我们荡起双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领读一遍)二,指导阅读,赏析课文(一)指导阅读1,听了这首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汇报)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渎课文,要求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读熟练。
3,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学生汇报)4,老师在刚才读文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拦路的"词老虎",谁能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出示幻灯片,指名读,领读)5,老师范读,学生指读,把圈画的字词解决6,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在读一便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标出小节序号。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1277e8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64.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通用5篇)《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1一、说教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课的一篇精读课。
课文讲述了一群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去北海公园划船的情景。
通过所见的美景表达他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通过学习教导学生爱父母。
爱党。
选这篇课文是有两个目的:1、是教导学生爱父母`爱党。
2、是掌握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本课教学目标1、在轻松环境下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2、掌握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3、拓展思维培养起表达能力二、说教法1、采用多种方式教学,让学生轻松、易懂的掌握知识例如:采用放歌去、分组朗读比赛、挂图这样不但让学生逐步熟悉课文,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2、讲解重难点,采取特殊方式例如:以艺术美字讲解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说学法1、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例如:学习过程中{朗读、默读课文时,学生自主发现错误,并由其他成员解决,达到互补互促,共同提高2、举一反三,当场演练,当长掌握。
四、说教学程序(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拓展知识导入:同学们看过赛龙舟吗?知道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每年又是何是举行的而划船最重要的一件工具是什么?(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桨)导出今天的课题(:板书:《让我们荡起双桨》)设计意图:通过现实中的事物导出课题,并由提问方式发展思维,拓展其知识面](二)简介作者[设计意图: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拓展知识面](三)(1)放歌曲,初步熟悉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从中体会感情基调。
[设计意图:符合小学生心理,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达到初步熟记课文](2)分组朗读课文,学生自行评价。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记课文,并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学生都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3)默读课文,别出新裁地借助课文例子,详细讲解重难点例如:课文描写了那些景物?(填图)由此引出借景抒情的方式,老师讲解,并要求学生当场演练。
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
![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3c2ee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d.png)
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篇一作者:沈高明发表时间:2004-4-28 阅读次数:104作者:钱屏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录音机及歌曲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到歌曲师一首活泼、轻快的歌儿,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它的歌词。
2、板书课题二初读指导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播放录音3、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课文有几节?4、出示生字词。
双浆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在悄悄愉快安排A 各自拼读,指名读,在去掉拼音读。
B 相互交流各自读懂得词。
5、小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三指导写字1、环上窄下宽塔墙左窄右宽。
桨上下结构。
上部要写的扁写。
木成方势,以托住上面。
2 、学生习字描红。
四、学生自由朗读,说说每小节的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认读生字卡片双浆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在悄悄愉快安排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小节(1)反复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节主要讲了什么?(2)读了这节,你懂得了什么?(3)图上同学们荡起双桨,海面和四周有什么(结合图理解环绕)你划过船吗?船儿飘荡在水面上会有什么感受?(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1)读了小鱼听我们愉快歌唱后,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导拟人句的了解)(2)边看图边读说说如果是你迎着太阳在海面上荡起双桨,你会有什么感受?体会当时小作者的心情。
(3)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节讲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三小节(1)指名读第一句。
这句是什么意思?(2)谁该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3)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不是谁安排的,是我们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当然不会有我们小朋友的幸福生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优质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a07852336c1eb91a375de6.png)
第三小节
• • • • • •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对全文的总结,表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达了尽情欢乐的少
?
先队员对党和祖国 的感激之情。
想一想:
• 这首诗歌主体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课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在课余时 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 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社会 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
倒{
dăo( dào(
) )
尽
{
jì n( jĭn(
) )
{
{
桨( 奖(
) )
{
洒( 酒( 排( 非(
) ) ) )
悄( 消(
) )
{
写一写:
默写这首诗歌中三次出现 的一句话。
—————————— ——————————。
第二课时
歌曲简介 《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是影 片《祖国花朵》中的插曲,由乔 羽作词,刘炽作曲,在第五届中 国长春电影节中,被观众评选为 “我最喜爱的中国电影歌曲”之 一。
生字闯关我能行
jiăng tă zhōu qiáng
桨 塔 周 墙
să qiāo yú pái
洒 悄 愉 排
后鼻音:桨、墙、轻
前鼻音:环 周:翘舌音 洒:平舌音
生字闯关我能行
桨 塔 周 墙 洒 悄 愉 排
词语闯关我能行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愉快 倒映 悄悄 伙伴 环绕 安排
近义词
• 环绕——围绕 愉快——快乐 • 伙伴——同伴 迎面 ——对面 • 美丽——漂亮 凉爽 ——凉快
反义词
最新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精品)
![最新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2d7226bc77da26925c5b0e0.png)
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生词,学会书写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认识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
重点难点:1、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指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1、教师质疑:课文诗歌有三节,分别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你会用怎样的感情来读?为什么?2、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一节探究学习。
教师听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提示: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词,分为三个小节,每节的结构基本一致,内容浅显易懂,但是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也应当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
作者在描写景物是按照从远到近,从静到动的顺序来写的,先写远处的白塔、绿树、红墙,后写水中的鱼儿。
同时在写鱼儿的时候,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描写手法。
最后一节是写小伙伴的质疑“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学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
歌词中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每一次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读的情感也应该不一样,第一次是被美丽的风景陶醉,可以读的轻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对活泼的小鱼,可以读的轻快一些,最后一次出现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乐,语音可以适当的提高,读出愉悦欢快的感受。
4、学生感情朗读全文。
5、练习背诵课文。
6、指名背诵课文。
三、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洒、做、课、排”,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洒”,右边是“西”。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四、作业设计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本课学习的生字。
2、扩词。
浪()()()周()()()凉()()()课()()()排()()()洒()()()3、区别组词。
浪()轻()做()课()很()青()作()棵()4、学唱这首歌板书设计:让我们荡起双桨海面:白塔四周:绿树、红墙水中:鱼儿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 课文
![三年级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 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825407f777232f60ddcca1e1.png)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科版第二册课文]这是一首歌,你会唱吗?在那优美的旋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心情?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是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地歌唱。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认字船推美丽功谁幸福轻吹[苏教版第五册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XX文讯教育机构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原创】三年级上册——23.《让我们荡起双桨》
![【原创】三年级上册——23.《让我们荡起双桨》](https://img.taocdn.com/s3/m/40a99dd1de80d4d8d05a4fc9.png)
小船儿轻轻漂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想一想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漂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这里的“谁”到底 指谁呢?
祖国、人民、共产党、老一辈、父母
荡( ) 浆( ) 推( ) 浪( ) 汤( ) 桨( ) 堆( ) 狼( )
填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尽情的(
)
近: 环绕——围绕 愉快——高兴 尽情——尽兴 伙伴——同伴 凉爽——凉快
反: 美丽——难看 凉爽——闷热 愉快——痛苦 幸 福——悲惨 尽情——扫兴
藏式白塔,高 35.9米
dàng
漂荡
huán rào
环绕
yú
愉快
jiǎng
双桨
qiáng
红墙
dào yìng
倒映
sǎ
洒满
xìng fú
幸福
白塔
漂荡 双桨 倒映 环绕 墙面 洒满 愉 快 幸 福 白塔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漂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整首诗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 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 国的真挚感情。
这首诗歌中有句话出现了三次,你找到了吗?
“小船儿轻轻漂荡在水中,迎 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 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如果让你选择,你想用以下哪种 情绪来演唱歌曲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字卡片、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每一节诗歌所讲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作业设计:
1、练习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诵读感悟,想象诗境。
三、总结全诗,指导背诵。
1、谈话引入:昨天,我们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诗歌,大家了解了什么?
2、想进一步了解吗?
(一)学习第一节
1、请大家先读一读。
1、哪些同学愿意读第一节?
2、从这节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3、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引导抓住“荡推、倒映、环绕、轻轻、飘荡”等词,展开想象。
4、谁能读出此情此景?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节
1、请同学自读第二节。
2、想想这节又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引导在讨论的基础上交流。
4、点拨:“红领巾”指少先队员,“阳光”既是实写,又包含着党的关怀的意思。
5、引导在诵读中体会少年儿童此时喜悦的心情。
(三)学习第三节
1、引导边读第三节边展开讨论。
2、点拨:“我们”指谁?怎样是尽情欢乐?
3、引导有感情地朗读这节。
1、练习朗读全诗,看每节有什么相同处。引导初步了解“反复”。
2、引导根据歌词具体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
3、指名背诵。
回忆,说说通过上课学习所了解的。
导入学习。
自由朗读诗歌。
指名读第一节。
边诵读边感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感悟此时“水清、色丽、人欢”的场面。
读准“荡、桨”。读准诗歌标题。
欣赏歌曲,并跟着唱。
自己结合生字表注音自由放声读。同桌互读。
以各种形式逐节朗读。
2、在小组中讨论每小节的内容。然后汇报交流所了解到的。
3、小组读,齐读感受诗歌韵律。
读生字新词。
同桌讨论,然后交流。
练习“墙、爽”的书写。
学生练写生字。
通过欣赏歌曲,感受歌词的美,并把感受融入到朗读中去。
1、指导完成“荡、墙”的扩词和积累语言。
2、指导完成练习册上一些习题。
3、组织学唱这首歌。
板书设计
倒映环绕(美丽的风景)
1、让我们荡起双浆洒望听(喜悦的心情)
问谁安排(无限的感激)
教学反思
练读,指名读,齐读。
请学生自读第二节。
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所体会到的。
体会“红领巾”与“阳光”的关系,“迎”和“洒”包含的意思。
诵读体会。
边诵读边讨论。
交流诵读中感悟对当,祖国的感激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节。
找出每节相同处,并练习朗读。
练习背诵。
背诵诗歌。
通过反复朗读诗歌,进一步感悟、理解诗歌的内涵。
作业设计:
2、先来听歌曲,会唱的跟着唱。
3、接下来放声读,再读给同桌听。
1、指导学生逐节朗读。
2、初步了解诗歌每小节的内容。
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
1、请大家读读这些生字新词,出示生字新词。
2、看哪几个生字较难写?
3、指导“墙、爽”的笔顺。师范写。
4、指导学生在习字本上练习写生字。
自由交流喜欢在公园或郊外玩的原因。
课题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诵读感悟,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诗歌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欣赏歌曲,放声自读
三、初读感知,了解诗意。
四、巩固字词,指导抄写。
1、小朋友,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为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是讲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景。
2、板书课题,结合学习生字:
“荡、桨”。
1、大家想读这首诗歌吗?它是一首著名儿童歌曲的歌词,词作家乔羽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