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句和缩句
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1.扩句方法:
a)添加修饰语:在原句中添加形容词、副词或从句来修饰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
例子:
原句:他看了一本书。
扩句:他认真地看了一本有趣的书。
b)改变语序:改变句子中单词或短语的顺序,增加信息的层次。
例子:
原句:我在公园遇到了一个朋友。
扩句:在公园里,我遇到了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
c)使用并列句:将两个或多个句子并列在一起,以展现更多的信息。
例子:
原句:我喜欢游泳。
扩句:我喜欢游泳,也喜欢跑步和骑自行车。
2.缩句方法:
a)删除冗余信息:去掉句子中不必要或重复的词语或短语。
例子:
原句:我昨天和我的朋友一起去了电影院。
缩句:昨天我和朋友去了电影院。
b)省略主语或动词:如果上下文已经清楚,可以省略主语或动词。
例子:
原句:我正在读一本有趣的书。
缩句:正在读有趣的书。
c)使用简短的词语或短语:选择简明扼要的词语或短语来表达意思。
例子:
原句:如果你想进步,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缩句:想进步,付出更多努力。
小学语文总复习缩句、扩句

二看,看原句,弄明句子意思,想如何恰当 地搭配词语。
四查,对照原句,检查扩句,看是否保留了原 句的主干,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是 否通顺,内容是否统一。
扩句的步骤
小河流淌着。 (至少扩2处)
小女孩望着天空。(至少扩3处)
公园里飘来香气 。(至少扩3处)
春风吹遍大地。(至少扩2处)
01.
02.
03.
缩写为:小演员差点儿摔倒。
缩句:
山沟的柿子树上结满了好多的柿子。
缩写为: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
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摔倒。
缩写为:鲸不是鱼类。
缩句练习:
10.柔软的淤泥把高大的黄河象陷了下去。
缩写为:淤泥把黄河象陷了下去。
11.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 会上夺走了好几项冠军呢?
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 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 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小鸟唱歌。
扩句: 一只漂亮的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
扩句练习:
扩句:我久久地望着蓝蓝的天空。
1.我望着天空。
01
扩句:去年夏天,我在 海南看过大海。
2.我看过大海。
02
扩句: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爱国 工程师。
去“枝”留“干”法。 借助“的、地、得”。 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 缩句:
01
“谁怎么样?”“谁是什么?”。
三、“自我提问”法:“谁干什么?”
02
和语言的词语。
五、去掉“在…(中、里)”表示特定环境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 子说的一句话。
01
缩句:
02
新开发的奶制品受到广 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缩写:奶制品受到欢迎。
扩句与缩句

扩句就是给句子的主干添枝加叶,加上修饰的成分。 如,“鱼钩闪烁着光芒。”长满了红锈的鱼钩永远 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扩句要注意:1,在句子中的 四个地方扩。“谁”之前扩,“怎么样”之前扩, “什么”之前扩,“是怎么样”之后扩。句式为: “(扩)谁加(扩)怎么样加(扩)什么加[补充 怎么样(扩)] 。2,保留原来的意思。 3,不能改变句子的结构 4,内容力求丰富。
• • • • • • • • • • • • • • • • • • •
二,缩句。 1, 英雄的人民终于驯服了咆哮一时的洪水。 人民驯服了洪水。 2, 刚才还十分晴朗的天空霎时间布满大块的乌云。 天空布满乌云 (3)扩写句子。 例:崭新的机器日夜不停地制造零件。 1、 喜讯 传到学校。 2、 列车 穿过山谷。 3、 春风 吹遍大地。 4、 人们 挥舞着鲜花。 5、爸爸是工人。 6、我制订学习计划。 7、柳条拂动着水面。
• • • • • • • • • • • • • • • • •
一,扩写句子。 扩写句子。 1, 天空布满乌云。 , 天空布满乌云。 2, 我们要遵守纪律。 , 我们要遵守纪律。 3, 比赛在进行。 , 比赛在进行。 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在首都体育馆紧张的进行着。 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在首都体育馆紧张的进行着。 4, 雨下起来。 , 雨下起来。 5, 列车通过大桥。 , 列车通过大桥。 6, 心情激动。 , 心情激动。 7, 学校开展活动。 , 学校开展活动。 8, 老师批改作业。 , 老师批改作业。
• • • • • • • • • • • • • • • • • • • •
(4)缩写句子。 1、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詹天佑是工程师。 2、 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钟声回响。 3、 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周总理关怀着战士。 4、 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亮。 周瑜妒忌诸葛亮。 5、 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雪光照着大草原 6、 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老人们钓鱼。 7、 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礼物是珍贵的。 1、 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缩句) 松脂发出光彩。 2、 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 7、 太阳升起来。(扩句)
扩句和缩句

9、特定词组的缩写。 如:①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可缩写为:五星红旗飘扬。 或者 红旗飘扬。 ②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缩写为:敦煌莫高窟是宝库。 或者 莫高窟是宝库。
留下骨头去血肉, 的地得数删前后。 否定语气着了过, 保你缩句不用愁。
牛刀小试
1、虹虹和姐姐在琳琅满目的书店里购买了一整套 《中华上下五千年》和几本童话书。 虹虹和姐姐买了书。 2、五(2)班的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 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老师讲了故事。 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 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友谊。
4、我们像百灵鸟一样在祖国大花园里放声歌 唱。 我们歌唱。 5、暴风雨像一片巨人的瀑布遮天盖地卷过来。 暴风雨卷过来。 6、绿油油的墓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地上盛开着野花。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例如: 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我们取得了进步。 7、句子中“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 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我没有找到包。 8、“着、了、过”、“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 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大家登上了长城。
缩句就是去掉修饰部分,只留下句子的主干。
方法技巧
1、抓住主干来缩简。 “谁做什么?”或者“什么 怎么样?” 比如 :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 海力布着急。
扩句和缩句的例子30个三年级

扩句和缩句的例子30个三年级扩句和缩句是三年级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扩句是指根据文章上下文和语言环境,在原有句子基础上增加内容,使句子更完整,更丰富,更有表现力。
缩句是指根据需要把一篇文章中的较长句子简短,让语言更紧凑,更有力度。
下面列举30个例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一、扩句的例子:1. 她看见我跌倒了。
——她看见我跌倒了,赶紧跑过来扶我起来。
2. 他每天早上练习打篮球。
——他每天早上练习打篮球,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篮球技巧。
3. 我们下雨天要记得带伞。
——我们下雨天要记得带伞,这样才不会淋湿了。
4. 这个孩子不会游泳。
——这个孩子不会游泳,父母应该让他去学习。
5. 他做了一个美味的蛋糕。
——他做了一个美味的蛋糕,大家都夸他做得好。
6. 这本故事书非常有趣。
——这本故事书非常有趣,我读了好几遍。
7. 女孩手里拿着一束花。
——女孩手里拿着一束花,看起来很漂亮。
8. 我们在楼下等你。
——我们在楼下等你,你快点来吧。
9. 小狗追着小猫跑。
——小狗追着小猫跑,很有趣。
10. 他今天晚上要去听音乐会。
——他今天晚上要去听音乐会,非常期待。
二、缩句的例子:1. 我们一起去野餐,带上面包、牛奶和水果。
——我们一起去野餐,带上食物。
2.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本小说,一直看到深夜。
——昨天晚上我熬夜看小说。
3. 我们来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很多树和鸟。
——我们来到一座小山,有树和鸟。
4. 她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她是一位有趣的老师。
5. 我们一起去爬山,一路上欣赏了美丽的风景。
——我们一起去爬山欣赏美景。
6. 聚餐的菜肴很丰盛,有鱼、肉、蔬菜和水果。
——聚餐的菜品很丰盛。
7. 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善良的小孩,经历了很多困难。
——故事的主人公善良勇敢。
8. 水果摊上有很多种水果,有苹果、梨、桃子和香蕉。
——水果摊有多种水果。
9. 小狗和小猫在花园里玩,非常开心。
扩句和缩句

扩句和缩句一、缩句:方法:1删去“的”“地”前面的,表示时间,地点的“在……上(中、里、下)”等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语,数量的词语都不要。
2. 大部分缩完的句子应该是这样的:(1)“谁(什么)干什么?”(2)“谁(什么)怎么样?”(3)“什么是什么。
”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3.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4.一股清澈的泉水慢慢地从那出口流出来。
5.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地快活地眨着眼睛。
6.他用生命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实验。
7.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
8.勤劳的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地采蜜。
9.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10、这是英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11、猴子高兴地奔前跑后。
12、狭长的小沟分割平坦的草原。
13、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14、铁人一把举起了抱着玩的小娃。
15、鬼子不断察看学堂的每一个人。
16、天上的星星怕冷的钻进厚厚的云絮里。
17、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是光荣的标志。
18、阳光照耀祖国的田野、森林、山谷。
19、英雄战士守卫在祖国的边疆。
20、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21、两旁地里的小道上三三两两有人在走动。
22、他激动地流下眼泪。
23、他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24、我们像百灵鸟一样在祖国大花圆里放生歌唱。
25、暴风雨像一片巨人的瀑布遮天盖地卷过来。
二、扩句方法: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1、“谁(什么)干什么”2、“谁(什么)是什么”3、“谁(什么)怎么样”,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形容词语,“……的”谁(什么),“……地”干什么等。
例:① 老班长钓鱼。
方法: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在什么地方?怎样地钓鱼?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答案: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
1. 小兔跑了。
2.石头立在地上。
3.姑姑是教师。
4.桌上有一个苹果。
扩句和缩句

扩句和缩句:(一)什么是扩句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
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
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1、太阳升起来了。
一轮鲜红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来了。
【评析】一个简单的句子一般包括前后两部分。
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
简单句子虽然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例1:太阳升起来了。
但意思表达得不够具体、生动。
如果把太阳的颜色形态,以及太阳升起时的动态写出来,句子的内容就具体了。
可以写成例1的第2句:一轮鲜红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来了。
这样写,句子就具体、生动了。
这个过程就是扩句。
在扩句时,前一部分的中心词没变,还是“太阳”,增加了附加成分,对“太阳”进行了修饰和限制。
后一部分的中心词也没变,还是“升起”,对处所和动态增加了限制和修饰。
(二)为什么要扩句1、最根本的,是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具体。
例2、妈妈买来了苹果。
这句话讲了人物是“妈妈”,妈妈做了什么事呢?“买来了苹果”。
如果把它扩充一下:小红的妈妈从果品店买来了一袋又大又红的苹果。
小丽的妈妈从自由市场买来一袋又小又青的苹果。
扩充以后的句子比原句多了修饰、限制的成分:即“谁的妈妈”、“在哪儿买苹果”、“买来一袋苹果什么样”。
由于附加的内容不一样,所以扩充以后的句子意思完全不一样,而加上了修饰、限制的成分以后,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就清楚、具体多了。
2、通过扩句,还可以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形象。
例3、天空中飘着云朵。
这句话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怎么样”。
如果扩充成: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像棉絮一样的云朵。
这句话与原句一比较便不难发现,天空中增添了“色”,也增加了“形”,显得生动、具体。
(三)扩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扩句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1)看懂例句,审清要求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
缩句和扩句的方法及练习答案

缩句和扩句的方法及练习答案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XXX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
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不是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例如:(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变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普通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背面的词语。
*注意:1: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如:第6,20题。
2:“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如:第14题.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路‖穿过树林。 (什么‖干什么?) 4、他‖从大树桩下边掏出四个手榴弹。 他‖掏出手榴弹。 (谁‖干什么?)
5、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 ‖这时竟成了 诡秘的魔术师了。
云雾成了魔术师了。 6、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 泪珠里。 虫淹没在泪珠里。
7、骨骼和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 样的东西。 骨骼和大牙变成了东西。
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 地回荡。
钟声回荡。 (什么 怎么样)
你缩出来的句子要符合以下 的三个基本句式的其中一个:
谁(什么)
是什么 ? 干什么? 怎么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他‖用生命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实验。 他‖完成了实验。 (谁‖怎么样?) 2、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树木‖弯着腰。 (什么‖怎么样?)
姑娘跑来。
10、那个紧缩一团的刺儿球是一只受惊的 刺猬。 刺儿球是刺猬。 11、江主席迈着矫健的步伐进入人民大会 堂。 江主席进入人民大会堂。 12、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海风 撕破的鱼网。 渔夫拖着鱼网。
13、欢乐的首都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宽阔 的天安门广场。 人民涌向天安门广场。 14、“十五大”的精神将成为我们全国人 民前进的指路明灯。 精神成为明灯。
如: 妈妈买来了桔子。 ( 买来了( )妈妈( )桔子。 )
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 桔子。
(小林的)妈妈(从水
扩句练习: 1、歌声打破了沉寂。 2、天空中挂着圆月。 3、燕子掠过湖面。 4、溪水奔流。 5、同学们玩耍。
扩句和缩句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 结构规律组合起来的。一个句子可 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一般说一个句子由前后两个基本 部分构成的: 前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 叫做主语部分; 后部分说的是“是什么”或“干 什么”或“怎么样”叫做谓语部分。
• 孔繁森‖是党的好干部。 • (谁) (是什么) • 房子‖真漂亮。 • (什么)(怎么样) • 唱歌的‖都来了。 • (谁) (干什么)
缩句的具体方法
• 2、删掉“地”前面的修饰、限 制的词语(包括“地”字)。
• 例如:“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这句话中,“无微不至地”是用来修 饰“照顾”的,形容“妈妈”是怎样 照顾“我”的,可以删掉,缩短成: “妈妈照顾我”
• 3、删掉“得”后面补充说明的词 语,(包括“得”字)。
• 例如:“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句话中,“手舞足蹈”是用来补充 说明“高兴”的程度,可以删掉,缩 短成:“同学们高兴。”
8、 关于补语的处理
•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 保留中心词。如:“大片大片的雪花落 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应缩成“雪 花落在头发上”。若缩成“雪花落”则 意思不明了。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 一般删去。如“中奖后的王老吉高兴得 跳起来”,可缩成“王老吉高兴”。
缩句练习
1、浅绿色的钟壳的正面镶着一圈美丽 的金边。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 “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 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 •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 “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若缩成“张老师 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 “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游览香山”, 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不清楚。 • 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
6、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
• 例如:“他们自己认真地进行了一 年一度的考核”应缩成“他们自己 进行了考核”。若缩成“他们进行 了考核”或“自己进行了考核”意 思都不完整。
7、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 应该完整地去掉
• 例如:“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 驰”,就缩成“骏马奔驰”,不能 缩成“骏马在奔驰”,此外,像 “在……下”、“在…… 里”“在……外”“在……中”等 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 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 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 第二碗也是炒韭菜,上面甩着蛋白; • 第三碗是清蒸豆腐渣,上面什么都没 有; • 最后是一大碗韭菜豆腐渣汤,上面还 漂着几片洁白的蛋壳。
绝 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7、《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 其珍贵的代表作品。 《清明上河图》是作品。 8、小明留在他姑姑家当学徒。 小明当学徒。 9、那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向我飞 快地跑来。
28、喊我的是和蔼可亲、头发花白的房东大 娘和大爷。 喊我的是大娘和大爷。
29、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 欢呼声。 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 30、高大挺拔、叶子油绿闪亮的白杨树,像 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 白杨树排列在马路两旁。
33、枯黄的树叶在瑟瑟的秋风中缓缓飘落。
树叶飘落。 34、我们沿着开发区旁边的一条小路顺利 地到达目的地。 我们到达目的地。 35、老师认真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老师回答了问题
36、人们用赞叹的目光看着这位救人的 英雄。 人们看着英雄。 38、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 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燕子谱出赞歌。
39、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 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千山万壑和云雾构成了山水画。
正面镶着金边。
2、我的心痛得像刀绞一样。
心痛。
3、姑娘的爸爸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北京 故宫。
爸爸描述着故宫。
4、葱郁的树丛掩映着琉璃瓦的屋顶。
树林掩映着屋顶。 5、茫茫大雪很快覆盖了这座小村庄。 雪覆盖了村庄。 6、“世纪宝鼎”是12亿中国人民赠送的 巨型青铜器。 “世纪宝鼎”是青铜器。
历史小故事
• 第一碗是炒韭菜,上面放着两个蛋黄;
把下面的句子缩成最简的句子。
1、洪亮的钟声经久不息地回响。 2、狡猾的狐狸盯着乌鸦嘴里的那块肉。 3、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4、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 轻的战士。 5、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草原。
4、自我提问法
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 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小孩玩耍。 (谁 干什么)
4、“把”字句、“被”字句 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 留
• 例如:“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 住了”,应该缩成“枝叶把阳光挡 住了”,而不能缩成“枝叶挡住 了”。又如“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 大坝拦住了”,应该缩成“黄河水 被大坝拦住了”,而不能缩成“黄 河水拦住了”。
•
5、谓语后面的 “着”“了”“过”应保留
15、爷爷饱经风霜的脸上从来没有过笑容。
脸上没有过笑容,
16、一群天真活泼的女孩子在热闹的大 街上说说笑笑地走着。 孩子走着。 17、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 同学们游泳。 18、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为大家表演 节目。
女孩表演节目。
19、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碧绿的 西瓜。 沙地上种着西瓜。 20、黄继光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胸膛堵住了枪口。 21、队员们激动得泣不成声。 队员们激动。
22、山沟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柿子树上缀满了柿子。 2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 大楼。 这是楼。
24、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詹天佑是工程师。
25、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 的狂风。 秃山挡不住狂风。 26、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 着很多货物。 我们看见货物。 27、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 到了一个高大的背影。 我看到了背影。
缩句的八点细则
1、 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 或词组而不是语素
•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 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 “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 “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 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类似的如“公园里的月季花像孩子那欢 快的笑脸”中的“月季花”和“月光照 进了我的办公室”中的“月光”等。
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 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 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 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
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 一棵树的树枝、枝叶都去 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 1、删掉“的”前面的修饰、限制 的词语(包括“的”字)。
• 例如:“长满红锈的鱼钩闪耀着金色灿烂 的光芒。”这个句子中“长满红锈的”和 “金色灿烂的”,分别是用来修饰、限制 “鱼钩”和“光芒”的,可以删掉,缩短 成:“鱼钩闪耀着光芒。”
2、 保留必要的附加成分
•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热情地帮助 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 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 “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 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 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否定句的否定词要保留
• 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 贵的头” 只能缩成“革命者不能低 下头”。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 则意思完全相反了.同理,“真正的 共产党员不能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 利”只能缩成“共产党员不能出卖 权利”,若缩成“共产党员出卖权 利”则意思相反了。
43、我忍不住叽叽地笑出声来。 我笑。 44、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 阳光直射到水面上。 45、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 了许多生机。 燕子增添了生机。
什么是扩句?
扩句就是通过在适当的地 方添加恰当的词语,把简单的 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的、生动 的句子,句子意思不变。(一般 要求最少扩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