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17-20章)【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资本市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全球资本市场12.1 复习笔记考点一:全球资本市场1.一般资本市场的功能资本市场将希望投资的群体和希望借款的群体连接在了一起。
(1)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如图12-1)①希望投资的群体包括拥有盈余现金的公司、个人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②希望借款的群体则包括个人、公司和政府;③做市商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投资者和借款者的金融服务公司,包括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图12-1 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2)资本市场提供资金的方式资本市场向公司提供资金的方式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
①当一家公司向投资者出售股票时,就形成了股权融资。
每一股股份实际上给予了持有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者对企业利润的一份要求权。
公司通过向股东支付股息承认这种权利。
②债权融资要求借款公司无论是否盈利都要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偿还事先确定的一部分贷款数额(本金加上规定的利息之和)。
债权融资包括来自银行的现金贷款和向投资者出售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
当一个投资者购买了一家公司的债券,他就得到了在规定的年份里从该公司按固定的数额获取收入的权利。
2.全球资本市场的吸引力(1)借款者的视角:较低的资金成本国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而在全球市场中,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意味着借款者可以付出较低的代价来获得资金。
资金成本是借入资金的价格,即借款者必须向投资者支付的收益率,也就是债权融资中的利率和股权融资中的股息收入与预期股票差价。
(2)投资者的视角:分散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分散投资组合,与纯粹的国内资本市场相比,可降低投资风险,因为各国之间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不是完全相关的。
不同国家股票市场变动之间相对较低的相关性反映了两个基本的情况:①由于各国推行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面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因此它们的股票市场受不同的因素影响,并向不同的方向变动。
②由于受到资本管制,即限制跨国资本流动(尽管这种限制正在迅速减少),不同的股票市场之间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分割现象,这有助于切断风险的传递。
国际商务硕士《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详解-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一章至第二章【圣才出品】
第二篇国际商务硕士《国际商务专业基础》重点院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H-O模型的基本假定不包括()。
[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A.生产要素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B.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C.两个国家的要素丰裕度不同D.两个国家的消费偏好不同【答案】D【解析】H-O理论建立在以下几条基本假设之上:①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②两国生产方法、技术、劳动生产率相同;③一国的资本相对丰裕,另一国劳动力相对丰富;④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种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且要素密集度固定;⑤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利率低,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率低;⑥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国内可完全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⑦不考虑需求,或需求偏好两国相同,并且不变;⑧完全自由贸易,商品在两国间流动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等限制。
2.国际贸易中大国与小国的区别,是根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研]A.GDP的值B.人口和地域的大小C.该国的贸易额D.该国在某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程度【答案】D【解析】在国际贸易中,区分一个国家是大国还是小国,并不是从国土面积、政治、经济等方面界定,而是取决于该国在某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程度。
贸易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变化(进出口量的变化)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而贸易小国则只是国际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3.下述例子中,显示出的是内部规模经济的选项是()。
[暨南大学2015研]A.广东顺德乐从镇的家具市场B.天津的食街C.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D.美国的大型家庭农场【答案】D【解析】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
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美国的家庭农场呈现出规模越大,盈利越多的特点,是内部规模经济的集中体现。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第17章【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第17章【圣才出品】第Ⅵ篇国际商务运营第16章出口、进口和对等贸易16.1复习笔记考点一:出口的前景和困难1.出口的前景对大多数行业的大多数企业来说,出口的最大前景就在于能在外国市场上发现巨大的赚钱和获利机会。
一个企业的国际市场通常要比其国内市场大得多。
因此,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出口能使企业达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它的单位成本,进而使得企业增加其收入和利润。
2.出口的困难许多中小企业对出口机会的反应十分被动,这由以下原因造成:(1)对国外市场的规模和分布不熟悉,难以抓住出口机会。
(2)被出口的复杂性与出口机制所吓倒,因为国外商务活动的习惯做法、语言、文化、法律制度以及货币都与国内市场大不相同。
(3)首次出口遇到的大麻烦使企业对以后的出口业务望而生畏。
考点二:提高出口业绩1.收集信息(1)概述出口的一大障碍是对可以得到的机会缺乏认识。
一个企业的产品通常会有许多市场,但这些市场所在国因为文化、语言、时间、空间的差异而与该企业的国内基地相隔离,所以企业很难发掘这些市场。
因此提高出口业绩首先就要收集信息。
(2)信息来源①在美国,商务部是最具综合性的信息来源。
在商务部内有两个机构——国际贸易管理局与美国和外国商业服务处,专门致力于为商业机构提供情报和援助。
此外,小企业管理局、贸易委员会、商业银行以及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帮助潜在的出口商。
②其他国家的机构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德国的贸易协会和日本的综合商社等也都为出口商寻求出口机会。
2.利用出口管理公司(1)出口管理公司的概述出口管理公司由一些出口专家组成,为首次出口的商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处理出口过程中所有的问题,它的作用相当于其客户企业的出口营销部或国际业务部。
(2)出口管理公司的作用对于首次出口的商家来说,聘请出口管理公司可以帮助商家发现出口机会并避免出口过程中出现太多的失误。
(3)出口委托的形式①出口管理公司帮助一个企业建立出口业务,当业务运转正常时,便完全移交给该公司,并由该公司独立经营。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15.1 复习笔记考点一:基本进入决策1.进入哪个外国市场一个国家作为潜在市场对于国际企业的吸引力有赖于在该国家从事经营活动时的利润、成本和风险的平衡。
潜在市场吸引力的来源包括:(1)在一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的长期经济利润。
这取决于市场规模(从人口统计数据看)、该市场消费者的现有财富(购买力)以及未来可能财富(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等因素。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温和和私营部门债务较少的政治稳定的有着自由市场体制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利润-成本-风险的平衡更有利。
(2)国际企业在外国市场所能创造的价值。
这取决于它能为那个市场提供的产品的适用性以及当地竞争的性质。
企业可以根据吸引力来为各个国家评级,级别高的市场可考虑作为进入的首选。
2.进入时机一旦企业找到了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它必须考虑进入时机的问题。
早进入一个市场通常可能获得第一进入者(先入者)优势,也可能面临第一进入者(先入者)劣势。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1)先入者优势①定义当国际企业在其他外国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这种与早进入一个市场相关的优势通常称作第一进入者(先入者)优势。
②来源a.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抢先阻止竞争对手和赢得需求;b.在目标国扩大销售量,并在经验曲线上领先于竞争对手,使先入者相对后来者拥有成本优势,这种优势能使先入者把价格降低到后入者之下,从而把后入者驱逐出市场;c.先入者通过把消费者牢牢地捆绑在它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来创造出转换成本,这样的转换成本使后来者很难赢得顾客。
(2)先入者劣势①定义在其他国际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的做法也有其劣势,这通常称为第一进入者(先入者)劣势。
②开拓成本开拓成本是先入者必须承担而后来者可以避免的成本。
当东道国的经营体制与母国市场有很大不同时,企业必须花费巨大的努力、时间和开支以学习这些游戏规则,由此产生了开拓成本。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课后习题详解(1-20章)【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课后习题详解(1-20章)【圣才出品】第Ⅰ篇引言和概论第1章全球化1.描述在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转变。
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各意味着什么?答:(1)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转变在过去30年中,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的格局可用四个事实来描述:第一是美国在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中起主导作用;第二是美国支配了当时的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第三是在国际商务舞台上,美国的大型多国企业占统治地位;第四是地球上大约一半的计划经济国家对西方国际企业的排斥。
在过去30年中,这四个事实都已发生了变化或正在迅速地发生变化:①美国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但在相对规模上较20世纪60年代下降了许多。
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韩国,它们的世界产出份额显著增加。
②各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中所占的份额的趋势是: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在稳步增长,而发达国家的份额在逐渐下降。
③多国企业的性质也在变化。
多国企业的统计构成中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一是非美国的多国公司的增加,尤其是日本的多国企业;二是小型多国公司的增长。
④许多东欧国家和拉美国家进行民主政治改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为国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出口与投资机会。
(2)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的影响①对英国和北美国际企业的影响美国和英国曾经主导世界,很少遭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威胁,但现在却受到一定的威胁。
如今,美国和英国的制造商必须与全世界的竞争者竞争订单,但发展中国家对其高新产品和技术的需要也能促进它们的出口份额。
此外,出于成本的考虑,英国和北美的公司可能会在成本相对低的地方设立分公司。
②对中国香港国际企业的影响中国大陆由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为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接近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其他亚洲市场,这为出口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商务伦理)
第4章国际商务伦理4.1 复习笔记一、国际商务中的伦理问题“伦理”一词是指支配一个人的行为、职业操守或一个组织的行为正确与否的约定俗成的法则。
商业伦理(business ethics)是指支配商人行为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伦理策略(ethical strategy)则是指不违反这些规则的策略或行动纲领。
国际商务中会产生许多伦理问题,其根源在于国与国之间在政治制度、法律、经济发展和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国际商务中,最为常见的伦理问题是员工待遇、人权、环境污染、腐败以及跨国公司的道德义务等。
1.员工待遇当东道国的工作条件明显低于跨国公司母国的条件时,暂时还没有确定的标准供企业选择实施。
但无论如何,跨国公司绝不能对其在国外的企业或转包商们恶劣的工作环境听之任之或视而不见。
2.人权有观点认为,一个跨国公司在一个缺乏民主和人权的国家做生意是合乎伦理的。
长期的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这些发展最终将推动更多的人要求参与管理、政治多元化以及言论自由。
但这一观点是有局限性的。
有些国家非常落后,以至于很难合乎伦理地经商。
3.环境污染当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制度不如母国时,也会发生伦理问题。
环境是公共产品,但又是任何人都可以破坏的。
这种情况被称为“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即一项大家共同拥有的资源,不属于任何个人,但每个人都能使用,而且在过度使用,结果便导致资源的逐渐消减。
4.腐败“加急费”或“通融费”并不是用来获取那种如果不支付就拿不到合同的费用,也不是用来获取排他性利益的费用,而是为保证一家企业能从外国政府得到它应有的公平待遇所支付的费用,如果不支付有可能因某个官员的拖延而得不到。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在一个国家,已有的政治体制扭曲或限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通过黑市、走私和向政府官员支付公关费等方式,“加速”政府批准商业投资,有可能促进福利。
相反,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腐败降低了商业投资的回报,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Ⅱ篇 国家差异【圣才出品】
第Ⅱ篇国家差异第2章政治经济中的国家差异2.1复习笔记一、政治体制一国的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取决于该国的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
政治体制可以用两个相关的指标加以考察,第一个是其对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重视程度,第二个是其民主或集权的程度。
1.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1)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指集体目标优先于个人目标的一种政治体制。
当强调集体主义时,一个整体的社会需求通常被认为要比个人自由重要得多。
集体中的社会主义是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提出的。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工人们的报酬并未体现出其劳动的全部价值。
要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必须对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基本工具实行国家所有制。
其逻辑是:如果国家拥有这些生产工具,国家就能保障工人的劳动得到完全的补偿。
因此,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国家所有制企业,使整个社会,而不是少数资本家获益。
20世纪早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分裂成两大阵营:共产主义者相信只有通过武装革命和专政,社会主义才能成功;而社会民主主义者则反对武装革命和专政,认为可以通过民主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2)个人主义作为集体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是指这样一种哲学,即一个人应享有其经济和政治追求的自由。
相对于集体主义而言,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利益应优先于国家的利益。
个人主义是建立在两个核心原则基础之上的。
第一个原则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则强调只有通过让人民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不是由某个集体机构(如政府)来规定什么是社会的最高利益。
所以,个人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个人的经济和政治自由乃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这就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产生了冲突。
2.民主与集权(1)民主民主是指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在该制度中,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或通过其所选代表间接选举出来的。
(2)集权集权是这样一种制度,在该制度中,个人或一个政党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政治反对党派则是被限制的。
民主、集权和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是有相关性的,民主和个人主义往往形影相随,而集体主义通常与集权主义相连。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复习答案考研资料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免费在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目录隐藏第Ⅰ篇引言和概论第1章全球化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考研真题详解第Ⅱ篇国家差异第2章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中的国家差异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经济发展中的国家差异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文化差异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考研真题详解第Ⅲ篇全球贸易与投资环境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政府政策与国际贸易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国际直接投资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区域经济一体化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考研真题详解第Ⅳ篇全球货币制度第10章外汇市场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国际货币体系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全球资本市场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考研真题详解第Ⅴ篇国际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第13章国际企业的战略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国际企业的组织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15.3考研真题详解第Ⅵ篇国际商务运营第16章出口、进口和对等贸易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16.3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全球生产与供应链管理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17.3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全球营销与研发18.1复习笔记18.2课后习题详解18.3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全球人力资源管理19.1复习笔记19.2课后习题详解19.3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国际企业的会计和财务20.1复习笔记20.2课后习题详解20.3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隐藏本书是希尔《国际商务》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商务谈判)【圣才出品】
第11章国际商务谈判11.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和重要性(见表11-1)表11-1 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和重要性考点二:国际商务谈判前的准备谈判前的主要准备事项如下所示:(1)组织高素质的谈判团队;(2)熟悉目标市场;(3)了解交易对象;(4)制定商务谈判的方案。
考点三: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与思维模式1.基本原则一般商务谈判共同遵循的基本前提和原则是求同存异和实现双赢。
2.双赢的谈判应该符合的标准①谈判要达成一个明智的协议;②谈判的方式必须有效率;③谈判应该可以改进或至少不会伤害谈判各方的关系。
3.国际商务谈判的思维模式国际商务谈判的思维模式指从事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思维定势,它要求在处理国际商务中要把握几个主要的思维变量。
考点四:实质利益谈判法(见表11-2)表11-2 实质利益谈判法考点五: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方法与技巧1.注重利益而非立场;2.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3.使用客观标准来破解利益冲突。
11.2 课后习题详解一、思考题1.为什么国际商务谈判非常重要?谈判前应做哪些准备?答:(1)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签订买卖合同的必经阶段。
国际商务谈判的内容,不仅包括商务与技术方面的问题,还包括法律与政策问题,它是一项政策性、策略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决定着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从而确定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故买卖双方都很重视商务谈判这项重要的活动。
(2)谈判前应做的准备工作为了做好国际商务谈判这项艰难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事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①组织高素质的谈判团队;②熟悉目标市场;③了解交易对象;④制定商务谈判的方案。
2.什么是双赢的谈判?如何理解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双赢?答:(1)双赢的谈判的含义双赢的谈判是一个双方协调、互助,达到共同目标的过程。
从商务发展角度来看,谈判应使得双方都得到商务发展的机会,即实现双赢。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5-8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5.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商务中的伦理问题1.概述(1)伦理的定义“伦理”是指支配一个人的行为、职业操守或判断评估一个组织的行为正确与否的约定俗成的法则。
(2)商业伦理与伦理策略的定义商业伦理是指支配商人行为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伦理策略则是指不违反这些规则的策略或行动纲领。
(3)国际商务中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国际商务中会产生许多伦理问题,其根源在于国与国之间在政治制度、法律、经济制度和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4)国际商务中常见的伦理问题在国际商务中,最为常见的伦理问题是员工待遇、人权、环境污染、腐败以及道德义务等。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2.员工待遇当东道国的工作标准明显低于跨国公司母国的标准时,会发生伦理问题,跨国公司应及时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
3.人权有观点认为,一个跨国公司在一个缺乏民主和人权的国家做生意是合乎伦理的。
因为长期的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这些发展最终将推动更多的人要求参与管理、政治多元化以及言论自由等。
但这一观点是有局限性的,有些国家非常落后,以至于很难合乎伦理地经商。
4.环境污染当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制度不如母国严格时,也会发生伦理问题。
环境是公共产品,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但每个人都可以破坏环境,并且没有人对环境负有明确责任,因此会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
5.腐败有经济学家指出,通过黑市、走私和向政府官员支付公关费可能会促进福利。
因为一些国家已有的政治体制扭曲或限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采用该方法会“加速”政府批准商业投资。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腐败降低了商业投资的回报,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
因此,加急费的合理性导致了一个伦理困境。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6.道德义务(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指商人在作商务决策时应考虑其经济行为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应该尽力做到经济和社会双赢。
王炜瀚《国际商务》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五篇 国际商务支持【圣才出品】
第五篇国际商务支持第12章全球人力资源管理12.1复习笔记考点一: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回顾1.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程(见表12-1)表12-1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程2.一般人力资源管理内涵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组织中“人”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活动如表12-2所示。
表12-2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活动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见表12-3)表12-3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2)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①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模型摩根提出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雇员类型和经营所在国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模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包括获取、分配和利用。
b.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三种国家类型:母国、东道国和第三方国。
c.跨国公司的三种员工类型:母国员工、东道国员工和第三方国员工。
②与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全球人力资源管理有如下特殊性表现:a.人力资源管理内涵更丰富。
因为全球人力资源管理会涉及到母公司任何管理外派人力资源,因此必须要强调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b.环境差异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国际企业面临的环境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环境不同变得更加不确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因此也会受到影响。
考点二:人力资源管理内涵的丰富1.国际化人才甄选与招聘(1)跨国公司人员类型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人员有三种来源渠道:母国员工、东道国员工和第三国员工。
不同类型的员工各有优缺点,如表12-4所示。
外派人员是指在东道国工作的母国或第三国公民,也包括在母公司工作的外国公民。
表12-4不同员工类型优缺点比较(2)外派人员甄选考虑因素(见表12-5)选拔外派人员考虑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包括:专业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和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国家/文化因素、语言和跨国企业因素。
表12-5外派人员甄选考虑因素(3)全球人力资源配置政策全球人力资源配置政策可分为母国中心型、多中心型、区域中心型和全球中心型。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
第14章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14.1 复习笔记一、基本进入决策1.进入哪个外国市场一个国家作为潜在市场对于国际企业的吸引力有赖于在那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时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的平衡。
一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的长期经济利润是市场规模(从人口统计数据看)、该市场消费者的现有财富(购买力)以及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的消费者未来可能财富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收益—成本—风险平衡对有着自由市场体制,同时没有急剧上升的通货膨胀率和私营部门债务的政治稳定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更有利。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国际企业在外国市场所能创造的价值,这取决于它能为那个市场提供的产品的适用性以及当地竞争的性质。
通过思考这些因素,企业可以根据它们的吸引力和长期盈力潜力来为各个国家评级。
那些级别高的市场就可考虑作为进入的首选。
2.进入时机一旦企业找到了有吸引力的市场,它必须考虑进入时机(timing of entry)的问题。
当国际企业在其他外国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这种进入很早;而在其他国际企业已经建立了分支机构后再进入,就是晚。
与早进入一个市场相关的经常具有的优势通常被称作第一进入者(先入者)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s)。
第一进入者优势之一就是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抢先阻止竞争对手和赢得需求的能力。
另一个优势是在那个国家扩大销售量,并在经验曲线上领先于竞争对手,使先入者对后来者拥有成本优势的能力。
这种成本优势能使先入者把价格降低到后来者之下,从而把后者驱逐出市场。
第三个优势是先入者创造出转换成本,从而把消费者牢牢地捆绑在它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的能力。
这样的转换成本使后来者很难赢得顾客。
在其他国际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的做法也有其劣势。
这通常被称为第一进入者(先入者)劣势(first-mover disadvantages)。
先进入者主要的劣势可能包括开拓成本(pioneering costs)。
王炜瀚《国际商务》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圣才出品】
第4章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4.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意图与政策工具1.政府实施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的原因(1)增加政府收入的考虑;(2)保持文化认同的考虑;(3)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4)处理国际关系的考虑;(5)保护国民福利的考虑;(6)促进国民经济的考虑。
2.国际贸易政策工具(1)通过影响进口成本和价格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①关税a.含义:关税就是一国政府对流入或流出该国国境的商品课征的一种税。
关税是由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海关征收的。
b.征税原则:一般关税的征税原则就是对来自任何国家的进口货物均应适用同样的税率。
但由于国家间经济、政治关系等方面的原因,有时一国也会实行差别关税,即对同一种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时,由于输出国家或生产国家不同而适用不同的税率。
c.目的:第一是提高政府收入;第二是出于政治或其他原因限制一个部门的出口。
d.关税的分类(见表4-1)表4-1 关税的分类②海关估价海关估价是指进口商申报后,海关按本国关税法令规定的内容加以审查,估定其完税价格。
由于各国海关估价规定的内容各异,有的国家借此变相提高进口关税,使之成为一种非关税壁垒。
③预缴押金制预缴押金制度是指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放一笔现金,数额按照进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来确定的制度。
该制度增加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④边境税调整(见表4-2)表4-2 边境税调整⑤进口最低限价进口最低限价措施是指进口国对某一商品规定最低价格,进口价格如低于这一价格就征收附加税甚至是禁止进口。
最低限价往往是根据某一商品生产国在生产水平最高的情况下生产出的价格而制定的,其目的是消除进口商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的价格优势的制度。
(2)通过数量限制以及类似限制措施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见表4-3)表4-3 通过数量限制以及类似限制措施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3)通过政府出资或授权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见表4-4)表4-4 通过政府出资或授权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c (4)通过限制产地或技术标准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见表4-5)表4-5 通过限制产地或技术标准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5)贸易救济措施(见表4-6)表4-6 贸易救济措施3.国际投资政策工具(1)外国投资政策①外国投资待遇标准外国投资待遇标准是指东道国向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及与投资有关的活动提供的待遇标准。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国际直接投资)【圣才出品】
第8章国际直接投资8.1 复习笔记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在讨论国际直接投资时,区别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很重要。
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是指在一段时期里(通常是一年)发生的国际直接投资的数量。
国际直接投资的存量则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外国持有的资产的累计总量。
一国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出称作对外直接投资,而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称作外来直接投资。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趋势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经济中的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都呈现了急剧的增长,且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贸易和产出的增长速度。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1)尽管30年来贸易壁垒在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企业界依然对保护主义者施加的压力感到担忧。
企业管理层把国际直接投资看作回避未来的贸易壁垒的方法。
(2)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变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也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数额增加具有积极影响。
许多企业现在深信,在靠近主要客户的地方建造生产设施十分重要。
这也成为促进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力。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向在历史上,随着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大部分国际直接投资都流向了发达国家。
尽管发达国家仍然吸引了最多的外来直接投资,但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也迅速上升。
衡量外来直接投资的重要性的一种方法是观察其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例。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投资于工厂、商店、办公楼等的资本相加后的总额。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的资本投资越多,其未来发展前景越光明。
根据这种观点,外来直接投资可以看作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和未来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四、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1.国际直接投资的两种方式(1)新设投资,即在外国开设新的企业。
(2)在外国并购一家现成的企业。
收购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收购少数股权,即外国企业获得某国企业10%~49%具有投票权的股份;第二种是绝对控股,即外国企业持有50%~99%的股权;第三种是收购全部股份,即获得100%的股权。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营销与研发)
第17章全球营销与研发17.1 复习笔记一、市场细分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就是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的一些重要差异,把整个市场划分成若干个消费者群体。
由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呈现出不同的购买行为模式,因此不同的细分市场可以有不同的产品设计、定价策略、分销渠道和沟通策略的选择。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营销组合之间能更好吻合,从而实现销售的最大化。
跨国公司管理者考虑在国外细分市场时需要认识到两个主要问题:各国细分市场在结构上有差异以及存在超越国界的细分市场。
前者限制了跨国公司在全球推行标准化营销战略的能力;后者大大提高了跨国公司把全球市场当作一个单一的统一体对待的能力,使它们能够实施全球化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标准化的产品,使用相同的基本营销组合帮助其在各个国家的市场对产品进行定位和销售。
二、产品特性一个产品可以被看作由一组特性组成。
1.文化差异在社会结构、语言、宗教、教育等方面,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这些差异对制定营销战略有着重大的影响。
然而,消费者的品位和偏好正在变得国际化,但离以标准化口味和偏好为特征的全球化文化尚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2.经济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处于高度发达国家中的公司倾向于在产品中加入许多额外的特性,他们乐意多花钱购买那些按照他们的品位和偏好特别研发的具有附加功能的产品;欠发达国家中的消费者通常不需要这些产品特性,他们所需要的是具有基本特性的产品。
3.产品与技术标准各国政府强制执行的不尽相同的产品标准排除了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标准化产品的可能。
技术标准的差异抑制了市场的全球化步伐。
有些差异是由很久以前所做的特别决定造成的,而非政府行为所致,但这些决定带来的长期影响是深远的。
三、分销策略公司营销组合的关键要素是它的分销策略:企业选择如何将产品送达顾客的方法。
图17-1是一个典型的、由一个渠道组成的分销系统。
图17-1 一个典型的分销系统这个渠道包括一个批发商和一个零售商。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 全球化)【圣才出品】
第1章全球化1.1 复习笔记一、全球化全球化是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与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
全球化主要包括市场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
1.市场全球化市场全球化是指把历史上独特的和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即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同于某些全球标准,从而帮助创建了全球市场。
当前最为全球化的市场不是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中,各民族的嗜好与偏爱仍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足以阻碍全球化的发展),而是工业品和原材料市场,因为它们能满足全世界普遍的需要。
技术创新促进了市场全球化低成本的通信网络,如万维网正在帮助创建电子全球市场;低成本的运输使全球运输产品更为经济,因而也有助于创建全球市场;此外,低成本的飞机差旅导致跨国人员的大量流动,缩短了各国间的文化距离并带来了消费者口味和偏好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同时,全球通信网络和全球媒体正在创立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2.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指的是从全球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能源、土地和资本)上的成本和质量差异。
这种做法降低了总成本、提高了质量、改善了产品的功能,从而使它们更为有效地参与竞争。
生产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有:(1)运输成本下降,使得生产在地理上按区域分布变得更为经济;(2)受惠于技术革新的成果,信息处理和通信的实际成本也已大大下降;(3)因特网已成为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力量;(4)商用喷气式客机的发展也有助于许多国际企业将其世界范围内的各营运点结合在一起。
这些发展使企业有可能创建和管理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生产系统,并进一步推动生产全球化。
二、全球机构1.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负责监管世界贸易秩序和确保各成员国遵守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签署的贸易协定中规定的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也负责促使各成员国之间建立附加的多国协定。
纵观其整个历史,包括它的前身《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跨国贸易和投资壁垒的不断降低。
正因为如此,世界贸易组织已成了其成员国的工具,以寻求创造一个更为开放、不为各国间的贸易与投资壁垒所累的全球商务系统。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Ⅰ篇 引言和概论【圣才出品】
第Ⅰ篇引言和概论第1章全球化1.1复习笔记一、全球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与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
全球化主要包括市场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
1.市场全球化市场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markets)是指把历史上独特的和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即不同国家中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同于某些全球标准,从而帮助创建了全球市场。
当前最为全球化的市场不是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中,各民族的嗜好与偏爱仍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足以阻碍全球化的发展),而是工业品和原材料市场,因为它们能满足全世界普遍的需要。
技术创新促进了市场全球化。
低成本的通信网络,如万维网正在帮助创建电子全球市场;低成本的运输使全球运输产品更为经济,因而也有助于创建全球市场;此外,低成本的飞机差旅导致跨国人员的大量流动,缩短了各国间的文化距离并带来了消费者口味和偏好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同时,全球通信网络和全球媒体正在创立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2.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指的是从全球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能源、土地和资本)上的成本和质量差异。
这种做法降低了总成本、提高了质量、改善了它们所提供产品的功能,从而使它们更为有效地参与竞争。
运输成本下降,使得生产在地理上按区域分布变得更为经济;受惠于技术革新的成果,信息处理和通信的实际成本也已大大下降;因特网已成为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力量;商用喷气式客机的发展也有助于许多国际企业将其世界范围内的各营运点结合在一起。
这些发展使企业有可能创建和管理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生产系统,并进一步推动生产全球化。
二、全球机构1.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负责监管世界贸易秩序和确保各成员国遵守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签署的贸易协定中规定的规则。
薛荣久《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关税)【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10章关税10.1 复习笔记一、关税概述1.关税的含义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是进出口商品进出一国关税境域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
(1)海关海关是设在关税境域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是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的重要工具。
海关的任务是根据这些政策、法令和规章对进出口货物、货币、金银、行李、邮件和运输工具等实行监督管理、征收关税、查禁走私货物、临时保管通关货物和统计进出口商品等。
海关还有权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进出口货物不予放行、罚款,甚至没收或销毁。
(2)关境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称为关境或关税领域。
通常关境和国境是一致的,但设有经济特区的国家,关境小于国境;而在组成关税同盟的国家,关境大于各成员国的国境。
(3)关税属性由于关税纳税义务人(出口贸易商)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买方或消费者),所以关税属于间接税。
2.关税的双重作用(1)关税的积极作用①关税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措施在一国的对外关系中,关税的作用是:a.关税设置直接影响国家之间的政治与经济关系;b.合理的关税设置有利于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发挥,形成相互有利的国际分工;c.关税的高低影响经贸集团之间的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市场的统一和资源的流向与配置。
②关税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关税是海关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因此,关税的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这种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之为财政关税。
由于发达同家国内市场的发达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关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比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则比较高。
③调节进出口贸易结构关税对进口商品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对于国内能大量生产或者暂时不能大量生产但将来可能发展的产品,规定较高的进口关税,以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和发展。
b.对于非必需品或奢侈品的进口制定更高的关税,达到限制这些商品甚至禁止这些商品进口的目的。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内外平衡理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17章 内外平衡理论17.1 复习笔记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和丁伯根法则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既要考虑国内经济均衡,又要考虑对外经济均衡。
1.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概括来说,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也可以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在短期内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就是为了实现内部平衡(internal balance ,即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实现充分就业)和外部平衡(external balance ,即消除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这两大目标。
2.丁伯根法则(1)丁伯根法则的含义根据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的理论,政府要实现n 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要有n 种有效的政策工具。
政府需要的有效政策工具的数目通常与它的独立目标的数目大体相同,这就是丁伯根法则(Tinbergen’s rule)。
(2)丁伯根法则的内容丁伯根法则可通过如下的简单框架予以说明。
假定政府可用的政策工具有两个:1I 和2I ,目标也有两个:1A 和2A 。
政府追求的是通过政策工具的调控使两个目标达到最优水平1A 和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2A *。
令政府的目标是政策工具的线性函数,即:11122A a I a I =+ (17.1)21122A b I b I =+ (17.2)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两种政策工具对目标的影响是独立的,政府可以有效控制两种工具,就能够通过政策工具的配合实现最优的政策目标。
从数学上看,只要1122//a b a b ≠,即只要两个政策工具1I 和2I 线性无关,就可以求解出实现最优政策目标1A *和2A *所需要的政策工具。
即:()()121221221/I b A a A a b a b **=−− (17.3)()()212111221/I a A b A a b a b **=−− (17.4)而如果1122//a b a b =,就意味着两种政策工具线性相关而非独立,它们对两个政策目标具有相同影响,此时相当于政府只有一个政策工具而试图实现两个目标,是不一定能够成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全球生产与供应链管理17.1 复习笔记考点一:战略、生产和供应链管理1.生产生产是指涉及某项产品和服务的创造过程。
2.供应链管理(1)定义供应链管理是指从采购原材料到把产品送到终端消费者手中的包括物流、采购、运营和管理市场渠道在内的一系列活动的整合和协调。
(2)采购和物流①采购是指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全球采购;②物流是指供应链中计划、实施和控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等存货及库存的有效流动。
(3)供应链上游和供应链下游①供应链上游是指从原材料到生产工厂的阶段,涉及包括供应商在内的各种组织;②供应链下游是指从生产工厂到最终消费者的阶段,涉及包括批发商和零售商在内的各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种组织。
3.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目标(1)尽可能降低从原材料到制成品的总成本;(2)通过设置基于流程的质量标准,避免制造过程和供应链中出现有缺陷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提高产品质量。
4.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关系加强质量控制,降低制造和售后服务成本,进而降低价值创造的成本,提高全球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总体可靠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不会在劣质产品上浪费时间,生产率提高,单位成本减少;(2)降低与次品相关的返工和报废成本;(3)降低与修理次品相关的保修成本。
5.六西格玛理念六西格玛理念取代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目的在于在全公司范围内减少次品、提高生产率、消除浪费和削减成本的统计。
6.国际商务中另外两个重要目标除了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之外,还有两个目标在国际商务中极其重要:(1)生产和物流必须符合地方调适的需要;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2)生产和物流必须能对客户需求的转变迅速做出反应。
考点二:选择生产地1.概述跨国公司面临的一个基本决策是选择进行生产活动的地点,从而最大程度达到成本最小化和产品质量提高的双重目标。
在地点选择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可分为国家因素、技术因素和产品因素。
2.国家因素(1)政治经济、文化和相对要素成本一家公司应将不同的生产活动置于经济(包括相对要素成本)、政治和文化条件对这些活动的绩效最有利的地方,以实现区位经济。
(2)区位外部性外部性包括具有适当技能的劳动力资源和辅助产业的存在。
(3)贸易壁垒正式和非正式贸易壁垒会明显影响有关生产地点的决策,运输成本和对外直接投资的规则和管制,也会影响生产地点的选择。
(4)预期的汇率变动汇率的不利变动会降低一国作为制造基地的吸引力。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3.技术因素企业在从事特定制造活动中所采用的技术对于生产选址的作用可能是关键性的。
可从三方面来分析一项制造技术:固定成本水平、最小效率规模及技术柔性。
(1)固定成本相对低水平的固定成本能使在不同地点同时从事一项生产活动变得经济。
这样做的优势有:①使公司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需要;②生产地点多样化也有助于避免公司对一个产地的过度依赖;③许多公司将它们的制造工厂分散到不同的地点以预防潜在的货币汇率不利波动。
(2)最小效率规模①定义规模经济达到极限的产出水平称为产出的最小效率规模。
②低水平最小效率规模的优势允许公司适应当地需要或通过在几个地点生产相同的产品以规避汇率风险。
(3)柔性制造与大规模定制①柔性制造的产生背景产品的多样化导致产品生产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公司很难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成本。
柔性制造技术的提出挑战了制造效率的观点。
②柔性制造技术的内涵柔性制造技术也称为精益生产,包括一系列制造技术,它们旨在:a.减少复杂设备的安装次数;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b.通过更好的时间安排提高各机器的使用率;c.加强制造工序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柔性制造技术使公司能够以较低的单位成本,生产更多种类的最终产品。
与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产品相比,采用柔性制造技术能更好地提高效率和降低单位成本,同时使公司比以前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
③大规模定制大规模定制是用来描述公司使用柔性制造技术实现低成本和产品定制的能力。
④两种技术对比a.大批量生产系统大批量生产系统存在许多问题:第一,较长的生产周期产生的大量存货不得不储存在大型仓库里,这占用了资金;第二,如果最初机器安装有误,那么较长的生产周期会导致生产中的许多缺陷;第三,大批量生产系统不能满足客户对产品多样性的偏好。
b.柔性机器单元柔性机器单元是各种机器、一台普通材料处理机和一台中央单元控制器(计算机)的组合。
其在效率上的主要收益来源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提高和生产过程中产品(即半成品的堆积)的闲置与浪费的减少。
⑤柔性制造技术的作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有助于公司实现大规模定制,提高对客户的适应能力。
4.生产因素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生产因素主要包括:产品特点、生产工厂的选址、生产工厂的战略地位。
(1)影响选址决策的产品特点①产品的价值重量比,因为它影响运输成本;②该产品是否服务于共同的需要,即这种需要在全世界都相同。
(2)生产工厂的选址生产工厂的选址有两个基本战略:①在某个最佳区位集中生产并从此地服务于全世界市场;②在邻近主要市场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分散化生产。
适当的战略选择是由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形、技术和产品因素决定的,如表17-1所示。
表17-1 选址战略和生产(3)生产工厂的战略地位跨国公司管理者在做决策时,通常需要考虑海外工厂的战略地位。
海外工厂的战略角色主要有: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①离岸工厂。
离岸工厂在零部件和成品的生产成本上最低,技术和管理资源方面的投资应该保持在最低限度以达到更大的成本效益。
离岸工厂一般最好不参加任何战略决策的制定。
②源工厂。
源工厂的成立目的也是降低全球供应链的成本,源工厂远比离岸工厂重要。
源工厂选址时要选择生产成本低、基础设施发达、熟练技工易获得的地方。
③服务型工厂。
服务型工厂是为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服务的,成立的目的是克服全球市场中有形和无形的障碍。
④贡献型工厂。
贡献型工厂也是服务特定国家和地区的,还负责产品和工艺流程的开发。
⑤前哨型工厂。
前哨型工厂可以视为情报收集单位,也有补充生产的功能。
前哨型工厂一般位于竞争对手的总部或其主要业务单位附近,靠近最苛刻的客户群体,或靠近独特和重要零部件的关键供应商。
⑥领导型工厂。
领导型工厂的成立是为了创造可以用于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各分支机构的新工艺流程、新产品、新技术。
因此,领导型工厂在选址时会选择高技能员工聚集或者高技能员工愿意去工作的地点。
5.国外设厂的隐性成本在海外设厂的突出问题包括:员工流失率高、以次充好的做工、产品质量差以及生产率低下。
因此,在决定是否将生产包到海外前,除了工资率外,还要对员工生产率做出判断。
考点三:自制还是采购决策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1.概述国际企业经常面临零部件的来源决策,即需要决定是由自己生产还是外包给其他企业生产后采购。
外包决策不仅包括有形产品的生产还包括提供服务。
可从两个层面进行决策:(1)战略层面从广义层面的战略决策上看,生产决策的制定受到产品的重要性、专业知识和战略契合度的影响。
(2)运行层面从实践角度来看,自制还是外包采购的决策主要取决于成本和生产能力这两个核心要素。
除此之外,还受到质量控制、专有技术、控制能力、过剩的产能、供应商有限、持续供应的保障以及行业驱动力的影响。
▼2.自制的优势(1)降低成本如果一个公司比其他企业在生产活动上更有效率,那么自制是有利的。
(2)促进专业化投资专业化资产是指价值依其所维持的某种特定关系而定的资产。
当生产一种元件需要大量投资于专业化资产时,公司将选择自制而不是外包。
(3)保护专利产品技术专利产品技术是一个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
为了保持对技术的控制,公司可能宁愿选择自制。
(4)积累动态能力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企业的能力(技能)是动态的,它们能通过经验学习。
从一种产品的生产中得到的经验可能创造出在生产另一种产品时很有用的能力。
(5)改进相邻工序的时间安排自制更易于计划、协调和对相邻生产工序作出时间安排,所以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对于在世界范围内采购的跨国公司,生产进度问题会由于公司和其供应商之间的时间和距离的间隔而加剧。
(6)充分发挥生产能力自制能使公司充分发挥生产能力,并且便于公司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某些要素。
(7)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自制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当作为公司战略核心的质量控制问题对跨国公司很重要时,跨国公司不能完全依赖于外包。
▼3.外购的优势(1)战略灵活性外购的一大优势是公司可保持灵活性,即根据情况需要在各供应商之间转移订单。
这在国际上尤其重要,因为汇率的变化和贸易壁垒能改变一个供应来源的吸引力。
如果产品的最佳生产地受到政治风险的困扰,外购也是有利的。
(2)更低的成本尽管自制经常被用来降低成本,但若组织复杂化可能会起反作用。
其理由如下:①一个组织的下属单位越多,协调和控制这些单位的问题就越多;②垂直一体化从事零部件生产的公司,其内部供应者有一个稳定的客户,因而会使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