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文明的特征
有文化的四个标准

有文化的四个标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那么,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具备哪些标准呢?我认为,有文化的人应该具备四个标准,知识渊博、思维开阔、修养深厚、道德高尚。
首先,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具备知识渊博的特点。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
这不仅包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对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了解。
只有对世界有广泛的认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其次,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具备思维开阔的特点。
思维开阔意味着能够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看待问题。
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能够以宽广的视野去审视世界,能够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能够用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新的事物和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心胸宽广,不被小节所困扰。
再次,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具备修养深厚的特点。
修养深厚不仅仅是指外在的仪表和举止,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修养。
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有高尚的情操,有深沉的内涵,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举止得体,言谈举止得体,为人处世得体。
最后,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具备道德高尚的特点。
道德高尚是一个人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
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要有爱心、责任心、诚信心,要能够做到守法守纪,诚实守信,善良待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兴国。
综上所述,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具备知识渊博、思维开阔、修养深厚、道德高尚四个标准。
这四个标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文化的人的完整形象。
只有具备了这些标准,才能真正做到在知识上丰富、在思想上开阔、在修养上深厚、在道德上高尚,才能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文明礼仪相关的知识

文明礼仪相关的知识
文明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交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文明文化素养和
礼貌行为,其目的在于构建起和谐稳定的人际交往关系,促进社会安
定发展。
文明礼仪包括以下内容:
1. 礼貌用语:在交往中使用礼貌、尊重、友善的语言是表现出良
好礼仪的重要标志。
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等。
2. 仪容仪表:外表的整洁、干净、得体、得宜,给人留下良好的
第一印象,同时也是对自身素养的一种体现。
3. 招待礼仪:在家庭或公共场合招待客人时,应确定合适的招待
方式,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展示热情、周到的服务文化。
4. 礼仪礼节:社交礼仪可以指引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规范,
如参加婚礼、葬礼等活动,知道相应的礼仪礼节,表现出尊重、关怀
和感恩的态度。
5. 社交文化:在社交场合中,要守法、守纪,尊重他人的意见和
权益,展现出公平、正义、良心、诚实、宽容等品德特质,建立和维
护良好人际关系。
通过文明礼仪的行为表现,人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交生活中,
提升自己的社会素养和文化底蕴,也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一、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 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人类利用石器工具进行生产和生活。
•农业时代:农业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
•文明的特征:城市、文字、政治制度、宗教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2. 两河流域文明•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亚洲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苏美尔、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
•两河流域的贡献:发明了文字、建筑艺术、数学和法律制度等。
3. 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埃及的特点:尼罗河的周期性洪水、法老和金字塔、神秘的法老文化。
•埃及的贡献:建筑技术、医药学、农业技术。
4. 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印度的特点:种姓制度、印度教和佛教的出现、梵文的发展。
•印度的贡献:数学发展、医学知识。
5. 中国古代文明•两条主要河流:黄河和长江。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中华文化的传承、礼制的形成、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出现。
•中国古代文明的贡献: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农业技术、文化发展。
二、古代社会的演进和变革1. 奴隶社会•代表国家: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等。
•奴隶社会的特点:奴隶制度、农业经济的发展、贵族统治、阶级分化。
2.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兴起:奴隶社会的瓦解、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的特点:封建制度、农奴经济、封建等级制度、封建领主与农民的关系。
3. 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封建社会的危机、启蒙思想的兴起。
•平等自由的观念: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崛起、工业革命的兴起。
三、近代世界的综合变革1. 帝国主义时代•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控制和剥削。
•殖民地的剥削方式:经济剥削、文化侵略、政治控制。
•反帝斗争: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运动、民族主义崛起。
2.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矛盾的爆发、战争的持久化。
文明礼仪知识大全

文明礼仪知识文明礼仪知识大全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文明有礼是当代小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素质的体现。
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礼仪的小学生。
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大全。
文明礼仪知识篇1(一)仪表1.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在他人面前“打扫个人卫生”。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宜过大。
2.服饰:自然得体,协调大方,遵守约定俗成的规范原则。
(二)言谈1.礼貌:态度诚恳、亲切;尊重他人。
2.用语:声音大小适宜,语调平和稳重。
(三)仪态举止1.谈话姿势:交谈时,互相正视、倾听,不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
2.站姿:站立式,身体与地面垂直,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3.坐姿:上身保持端正。
女性应双膝并拢;双手自然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
起座端庄稳重。
4.走姿:轻而稳,挺胸抬头,肩部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四)见面礼仪1.握手礼:与他人握手,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保持站姿以示对他人的尊重。
2.鞠躬礼: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眼睛正视对方,以表示尊重的诚意。
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可采用招手、欠身、脱帽等致意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
文明礼仪知识篇21.待客礼仪(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
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
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
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象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2.做客礼仪(1)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中华文明的特点知识点归纳

中华文明的特点知识点归纳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连续的文明之一,拥有丰富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华文明的特点进行归纳,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1. 厚重的历史底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
从黄河流域开始,经过数千年的沧桑巨变,中华文明逐渐形成。
古代文献、典籍的众多记载,以及千百年来的历史遗迹,都构成了中华文明庞大的历史底蕴。
2. 深厚的哲学思想中国是哲学的发源地之一,孔子、老子等先贤的思想在中华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提倡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道家思想强调心性的平衡与自然的和谐;墨家思想则注重兼爱和非攻;这些思想在实践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并且至今仍对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中华文明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丰富多样,诗歌、散文、戏曲等形式都有独特的魅力。
辛弃疾、杜甫、白居易等诗人,以及曹雪芹、施耐庵等小说家,为中华文明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4. 精湛的科学技术中华文明在科学技术领域也有独特的贡献。
古代中国发明了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伟大的发明,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中华文明还拥有传统的中医学和农业技术,为人类的健康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多元的宗教信仰中华文明包容多元的宗教信仰。
古代中国崇拜自然、崇尚祖先,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宗教文化。
儒教、道教、佛教的传入,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并形成了三教合一的信仰体系。
6. 丰富的礼仪文化中华文明强调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
尊敬长辈、关爱亲人、友善待人等传统价值观贯穿于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并且在中国社会和人民的行为方式中得到了体现。
7. 重视家庭和社区中华文明强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中国人注重家庭的亲情和地位,强调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此外,社区在中国社会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文明礼仪的知识

文明礼仪的知识文明礼仪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道德规范,旨在保持社会秩序,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下是关于文明礼仪的一些知识。
首先,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不能忽视。
良好的文明礼仪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形象,展示他们的教养和修养。
通过遵守礼貌规范,我们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从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一般来说,文明礼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言行举止方面。
我们应该学会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流,不使用粗鲁、侮辱或冒犯性的言辞。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比如站姿、坐姿、握手等,这些细节也反映了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注。
第二是待人接物方面。
我们应该学会关注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意见。
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也不要嘲笑或贬低别人。
同时,我们应该尽量保持耐心和友善,不发脾气或对他人产生过激的情绪反应。
第三是公共场合方面。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安静和整洁。
不要随地乱扔垃圾或吸烟,也不要大声喧哗或妨碍他人。
在排队时,我们应该遵守秩序,不插队或挤占他人的空间。
第四是网络礼仪方面。
在网络时代,我们要特别注意在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上的言行。
不要散布谣言或恶意攻击他人,也不要泄露他人的隐私。
对待网络的交流,我们应该用友善和理性的态度,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最后,文明礼仪不仅是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心修养和价值观。
我们不仅要遵守社会的法律法规,更要树立起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之心。
通过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我们可以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文明礼仪是社会交往中的重要规范,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和弘扬文明礼仪的意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知识和文明两者区别

知识和文明两者区别文化与文明二者概念的区别?:王汝良、侯传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青岛大学文学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文化与文明二者概念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王汝良、侯传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青岛大学文学院)文化和文明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两个重要范畴,也是一对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关系复杂的术语。
对于两者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或视角不同,或取其一的立场,没有形成相对一致和清晰的认识。
笔者尝试从综合的角度来区分。
界定:广义与狭义从语源学角度考察,“文化”(culture)的本义是栽培、耕作,相对于自然(nature)而言,凡是经过人的加工创造的事物都属于文化。
因此,关于文化的一个最广泛的定义是“文化即人化”,也就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他将文化与文明看作同义语,指称作为人类活动的整体成果。
广义的文化,可分为物质、制度、习俗、精神等层面:物质文化,指手工劳动创造的成果;制度文化,包括宏观层面的法律法规、行政制度和微观层面的规则准则、规定约定;习俗文化,指约定俗成且历代传承的风俗传统、习惯做法等;精神文化,指以文艺、历史、哲学、伦理、宗教、美学等为主要内涵的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
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也就是上述广义理解中的第四个层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将文化视为一定的观念形态,即属于狭义的理解。
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古拉丁文civis和civilis,其本义是城市居民,引申为罗马人的公民身份,含有较之当时的外乡人特别是蛮族的生活状态更为优越之意,因此“文明”是相对于“野蛮”(savage)或“原始”(primitive)而言的。
高一上学期历史每课的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历史每课的知识点第一课:古代文明与人类起源1.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包括人类起源地、直立行走的进化过程、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等。
2. 文明的定义与特征:讲解文明的定义和文明的特征,如农业经济的产生、城市的兴起、文字的出现等。
3. 河流流域的古代文明发展:介绍古代黄河流域、亚洲河流流域等地区的古代文明发展,如古埃及、古巴比伦等。
第二课:古代东亚文明1. 夏朝的建立与社会制度:了解夏朝的建立和夏朝的统治者禹,探究夏朝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2. 商朝的兴起与商代的社会变迁:介绍商朝的兴起、商代的社会变迁,包括商朝的都城和统治者等。
3. 周朝的建立与封建制度:讲解周朝的建立及封建制度的兴起,包括宗法制度、天子的权力等。
第三课:古代印度文明与佛教的兴起1. 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了解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包括哈拉帕文明的发现、城市规划和生活方式等。
2. 犍陀罗的创立:介绍犍陀罗的创立者釋迦牟尼、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3. 佛教对印度和世界的影响:讲解佛教在印度和其他地区的传播,以及对印度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影响。
第四课:古代希腊文明1. 希腊城邦的兴起与民主制度:了解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民主制度,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点。
2. 古希腊的文化与艺术:介绍古希腊的文化和艺术,包括哲学、戏剧、雕塑等方面的成就。
3. 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与文化融合:讲解亚历山大大帝国的扩张和征服,以及在征服过程中的文化融合和传播。
第五课:古代罗马文明1. 共和制与帝国制:介绍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包括共和制和帝国制的特点和变迁。
2. 罗马法律与宗教:讲解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和宗教信仰,包括法律的特点和影响以及宗教的发展和影响。
3. 罗马文化的传播与衰落:了解古罗马文化的传播和衰落,包括拉丁语的传播和影响以及西罗马帝国的瓦解。
第六课:古代非洲文明1. 埃及文明的兴起与发展:了解埃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包括法老王的统治、金字塔的建造等。
中华文明的五个特点的认识

中华文明的五个特点的认识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具特色的文明之一,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源远流长: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2. 包容性: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吸收和融合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
在历史上,中华文明曾经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交流互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3. 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它强调仁爱、礼仪、孝道等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科技文化的发达:中华文明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重视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华文明注重家庭和社会关系,强调家族观念和亲情纽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中华文明的五个特点体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这些特点不仅使中华文明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也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
文明礼仪知识大全

⽂明礼仪知识⼤全⽂明礼仪知识⼤全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明有礼是当代⼩学⽣最基本的道德⾏为规范和⽂明素质的体现。
我们要做⼀个讲⽂明礼仪的⼩学⽣。
下⾯⼩编和⼤家⼀起学习⽂明礼仪知识⼤全。
⼀、⽂明礼仪基本原则 敬⼈的原则⾃律的原则适度的原则真诚的原则 ⼆、个⼈礼仪 着装:整洁,得体,美观 (1)服装正规、整洁、完好、协调、⽆污渍;扣⼦齐全、不漏扣、错扣; (2)衬⾐下摆束⼊裤腰和裙腰内,袖⼝扣好,内⾐不外露; (3)穿西装时,打好领带,扣好领扣;上⾐袋少装东西,裤袋不装东西并做到不挽袖⼝和裤脚; (4)鞋、袜保持⼲净,卫⽣,鞋⾯洁净,在⼯作场所不打⾚脚,不穿拖鞋。
仪容:⾃然,⼤⽅,端庄 (1)头发梳理整齐,不染彩⾊头发,不戴夸张饰物; (2)男性⼯作⼈员修饰得当,头发长不覆额,侧不掩⽿,后不触领,嘴上不留胡须; (3)⼥职⼯淡妆上岗,修饰⽂雅且与年龄⾝份相符;⼯作时间不能当众化妆; (4)颜⾯和⼿臂保持清洁,不留长指甲,不染彩⾊指甲; (5)保持⼝腔清洁,⼯作前忌⾷葱、蒜等具有刺激性⽓味的⾷品、 ⾔谈:亲切,诚恳,谦虚 (1)使⽤⽂明礼貌⽤语,严禁说脏话、忌语; (2)语⾳清晰,语⽓诚恳,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语意明确⾔简,提倡讲普通话; (3)与客⼈交谈时,要专⼼致志,⾯带微笑,不能⽬光呆滞,反应冷淡; (4)尽量少⽤⽣僻的⾏业术语,以免影响与客⼈的交流效果; (5)认真倾听,注意谈话艺术,不随意打断客⼈的话语、 仪态举⽌:⽂雅,礼貌,精神 (1)精神饱满,注意⼒集中,⽆疲劳状、忧郁状和不满状; (2)保持微笑,⽬光平视客户,不左顾右盼,⼼不在焉; (3)坐姿良好,上⾝⾃然挺直,两肩平衡放松,后背与椅背保持⼀定间隙,不⽤托腮; (4)不翘⼆郎腿,不抖动腿,椅⼦过低时,⼥职⼯双膝并拢侧向⼀边; (5)避免在客⼈⾯前打哈⽋,伸懒腰,打喷嚏,挖⽿朵等;实在难以控制时,应侧⾯回避; (6)不能在客⼈⾯前双⼿抱胸,尽量减少不必要⼿势动作; (7)站姿端正,抬头,挺胸,收腹,双⼿下垂置于⼤腿外侧或双⼿交叠⾃然下垂;双脚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微开; (8)⾛路步伐有⼒,步幅适当,节奏适宜 三、见⾯礼仪 握⼿礼:与他⼈握⼿时,⽬光注视对⽅,微笑致意,不可⼼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套与⼈握⼿。
文明创建问答小知识大全

1. 什么是文明?文明是指特定时期、特定地区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达到一定水平并具有较高的人类文化素养的状态。
2. 文明的特征有哪些?文明的特征包括有组织的社会结构、发达的经济体系、规范的法律制度、丰富的文化艺术、先进的科技水平、高度的道德伦理观念等。
3. 人类最早的文明起源于哪里?人类最早的文明起源于古代河流流域,如亚洲的黄河流域和美洲的美索不达米亚河流域。
4. 文明的发展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文明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从简单的部落社会逐渐演变为复杂的国家社会,并推动了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不断进步。
5. 文明与文化有何区别?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达到一定水平的状态,而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表现形式。
6. 文明的衰退是如何发生的?文明的衰退可以由多种原因导致,如内部的政治腐败、经济衰退、文化退化等,并常常伴随着社会动荡和混乱。
7.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是哪些?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8. 文明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是什么?文明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在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高的文化素养。
9. 文明的发展是如何影响个体的?文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责任。
10. 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对于世界的发展有何影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惠互利,为世界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11. 文明的进步与环境的破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文明的进步常常伴随着对环境的破坏,如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从而对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12. 文明的发展与改革的关系是怎样的?文明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变革,文明才能保持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13. 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有何不同?西方文明强调个人主义和人权,注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东方文明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和谐,注重道德伦理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明礼仪的小知识

文明礼仪的小知识咱中国人,向来都讲究个文明礼仪,这可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是咱骨子里的修养呢!你想想看,要是咱去人家家里做客,一进门就大大咧咧地乱闯,那像啥话呀!就好比去果园摘果子,你也得知道从哪儿进,怎么摘才不会伤到果树吧。
文明礼仪就是这样,让我们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能像春风一样温暖舒服。
比如说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可别太大啦,不然别人还以为你在吵架呢!这就好像在图书馆里,你总不能大声喧哗吧,那多影响别人看书呀。
还有啊,排队的时候可别插队,大家都等着呢,你一下子挤到前面去,别人心里能舒服吗?这就跟排队买好吃的似的,都得一个一个来呀。
再说说和人打招呼,见到熟人笑一笑,问个好,多亲切呀!这就像早上起来看到太阳公公,心情一下子就变好了。
而且和长辈说话的时候,要用尊称,要恭敬,这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呀。
可别像个小猴子似的没个正形。
出门在外,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衣服穿得整洁干净,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呢。
要是邋里邋遢的,别人看了都得绕着走。
还有吃饭的时候,也有很多讲究呢。
别吃得吧唧吧唧响,那声音听着多难受呀!夹菜的时候也别像个土匪似的,在盘子里乱翻,多不礼貌呀。
就好像在一个大蛋糕上,你得切得漂亮点,大家才都能开心地吃呀。
和朋友相处的时候,更要讲诚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不然就像说好了一起去爬山,结果你却放了鸽子,那朋友得多失望呀!而且要学会互相尊重,别老是拿别人开玩笑,要是不小心伤了别人的心,那可就不好了。
咱中国人的文明礼仪,那可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呀!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得靠我们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
就像盖房子一样,一砖一瓦地慢慢垒起来。
你说,要是大家都不讲文明礼仪,这世界得乱成啥样呀?那肯定到处都是争吵、混乱,多可怕呀!所以呀,我们都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每一个角落。
让我们都成为有教养、有素质的人,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不是吗?。
历史知识点古代文明的发展特点

历史知识点古代文明的发展特点古代文明的发展特点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一条充满传奇和魅力的道路。
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奥林匹亚神庙,还是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这些伟大的文明遗产都见证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卓越。
本文将介绍古代文明的发展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分析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一、政治发展特点古代文明的政治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首先是政治组织的出现和发展。
例如,古埃及的法老制度、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中国的封建制度等都是古代政治组织的典型代表。
这些政治组织为当时的社会秩序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发展。
其次是中央集权的崛起。
以中国的秦始皇为例,他通过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强大的中央政权,统一了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统一。
中央集权不仅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另外,古代文明的政治发展中还存在着君主制和民主制的对立。
例如,古希腊就曾出现过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制度,而近东地区则更多采用君主制。
这种政治制度的分化使得古代文明因其政治结构的多样性而更加丰富多彩。
二、经济发展特点古代文明的经济发展特点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等方面。
首先是农业的发展。
古代文明的经济基础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例如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古埃及的尼罗河农业等都是农业发展的典型代表。
农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人们的温饱,也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次是手工业的兴盛。
随着农业和城市的发展,手工业成为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产业。
例如,古代中国的陶瓷制作、古希腊的雕刻艺术、古埃及的纺织业等都是手工业发展的突出表现。
手工业的兴盛不仅为古代经济带来了繁荣,也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
另外,贸易在古代文明的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的丝绸之路、地中海贸易等贸易路线的形成促进了各文明之间经济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三、文化发展特点古代文明的文化发展特点体现在语言、宗教、艺术和教育等方面。
知识、文化和文明

知识、文化和文明文化是人类社会行为及规范。
任何社会,在人类行为(如语言文字)、社会实践(如亲属、婚姻)、表现形式(如艺术、音乐、舞蹈、礼仪何宗教)和技术(如吃穿住行用)等方面,都有文化共性。
物质文化是有形文化,比如技术、建筑和艺术等,而那些无形文化,包括社会或组织原则(包括政治组织和社会机构的实践)、神话、哲学、文学(书面和口头两种)和科学,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不论有形还是无形,文化都是客观存在,哲学上属物质范畴。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及成果,其基本特征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
从时间演进维度划分为早期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等;从地理分布维度划分为东方文明、西方文明等;从族群特征划分为华夏文明、基督教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等。
在哲学上,文明属物质范畴。
文化是文明最关键的特征,是文明得以产生和延续的基础。
许多文明实际上就是包括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圈。
历史地看,人类社会早期的分散部落,包括游牧、种植、狩猎和采集等社会,有着更原始的文化,但还没有文明,直到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约公元前8,000 and 5,000年)才开启了人类文明。
因此,相比之下,文明就是一种所谓的“先进”文化。
一种文化开始衰落的时候,文明就伴随着发生了。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在哲学上属意识范畴。
知识的分类方法很多,从其反映的对象维度,可分为自然知识(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和文化知识(关于人类社会的知识)。
知识的产生、记录、传播和应用都属于文化。
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即使很渊博)仅有了浅薄的文化(“教学”行为层面),而把知识用于实践,改进人们的行为及规范,乃臻于深厚的文化。
这种文化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是反动的、野蛮的,就成为文明。
历史九年级上册开卷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上册开卷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 文明的起源与特征古代文明的起源是指人类社会进入农业文明阶段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了农业的兴起、定居生活和社会分工的形成。
文明的特征有城市的建立、统一的制度与法律、农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
2.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国的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由于气候条件的适宜,农田的肥沃以及水利设施的发展,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表现为政治制度的进步、农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升。
3. 埃及文明与河谷文明埃及文明和河谷文明都是世界上有名的古代文明。
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以其宏伟的金字塔和法老王统治制度而闻名。
河谷文明是指古代两河流域中的黄河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二、古代希腊与罗马文化1. 古希腊文化的特点与影响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文化注重理性与人文主义,提出了许多哲学思想和艺术理论,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古罗马的历史与文化古罗马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
古罗马的文化包括法律制度、建筑艺术、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兴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兴衰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个因素有关。
古希腊的兴盛是在城邦时代,而古罗马则在扩张时期达到鼎盛。
然而,随着外部压力和内部问题的日益增加,两个文明都逐渐走向衰败。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及变革1. 封建政治制度与变革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制度,由君主统治,官僚体系运作。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也经历了多次变革,如从封建制度到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变。
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上层有机会晋升,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重要时期。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笔记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笔记一、古代文明1.文明的定义和特征-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高度发展的状态。
- 文明的特征包括城市化、农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科技的进步、法律制度的建立、文化艺术的繁荣等。
2.三大古代文明- 早期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等。
- 古代东方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包括夏、商、周、秦、汉、唐、宋等历史时期。
- 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3.古代文明的贡献- 埃及文明:建立了庞大的金字塔、献祭的文化、卜卦的方法等。
-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了农业、制定了法典,建造了巴比伦塔等。
- 中国古代文明:发明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建造了长城,创造了汉字等。
- 古希腊罗马文明:发展了哲学思想、建筑艺术、民主政治等。
二、中世纪欧洲1.封建社会的形成- 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基本制度。
- 封建制度的特点包括君权至上、农奴制度、封建等级秩序。
2.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国家对伊斯兰教圣地的军事远征。
- 主要目的是夺取耶路撒冷,保护基督教在该地的利益。
3.拜占廷帝国的衰亡- 拜占廷帝国是东罗马帝国的延续,它在中世纪起到了文化、艺术和科学的传播作用。
- 拜占廷帝国在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正式结束。
三、近代史1.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时代是指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国家进行的大规模航海活动。
- 其主要动力是物质利益的追求、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地理探险的需求。
2.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以英国为中心,机器工业替代手工业的历史进程。
- 工业革命的标志包括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纺织工业的机械化、交通运输的发展等。
3.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是指欧洲列强通过殖民地、势力范围的扩展来获取资源和市场的行为。
- 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和政治控制权。
关于文明的知识

关于文明的知识
嘿,朋友们!咱今儿就来聊聊文明这档子事儿!
比如说,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多重要呀!你想想,要是你在图书馆正安安静静看书呢,突然有人在那大声嚷嚷,你是不是会觉得烦死啦!这就好像你在家想要好好休息,却有人在那不停地制造噪音,能不糟心嘛!
再看看文明排队这事。
咱去坐公交、买东西,乖乖排队多好呀!要是都乱插队,那场面得乱成啥样啊!这不就跟一群羊没了领头羊似的到处乱撞嘛。
我上次就遇到个插队的,我就直接说:“嘿,咱能不能有点素质呀,大家都排队呢!”那人还有点不好意思了。
还有啊,尊重他人也是文明的重要表现。
别动不动就对人不礼貌,说难听的话呀。
就好像花需要阳光和水才能开得艳,人也需要尊重和友善才能心情好呀。
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也会对你好。
我记得有次我帮了一位老奶奶过马路,她一个劲儿地谢我,那种感觉,哎呀,真的很棒!
咱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的行为都影响着别人。
文明就像是一座大厦的基石,没有它可不行!所以呀,咱们都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文明之花开遍每一个角落!
简单来讲,文明就是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和谐。
咱可不能小瞧这些小细节,它们积累起来的力量可大了!让我们一起携手,让文明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好不好?咱都行动起来吧!。
文明的知识点

文明的知识点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进步和发展,是指人类在生产、科技、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
物质文明是指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精神文明则是指观念、信仰、艺术、道德和文化的发展。
下面是关于文明的知识点。
1.人类文明的起源:人类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人类最早的聚居地是非洲,之后逐渐发展到其他地区。
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开始使用新石器工具,以及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使人类文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古代文明:古代文明包括埃及、希腊、罗马、印度和中国等。
这些文明古国的发展有一定的共同点,比如政治、宗教、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这些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贡献,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中华文明: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化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文明在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欧洲的文化革命,起源于14世纪意大利。
这场革命重新发掘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对文学、艺术、建筑和科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次重大的进步和贡献。
5.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19世纪中期开始于英国的一场技术革命,至今仍在发展之中。
工业革命带来了机器生产、工厂制造、大规模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变。
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经济、技术和社会的进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一页。
6.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在社会、文化、科技和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信息时代的兴起将会引领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7.文明的基本要素:文明的基本要素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包括工业、科技、经济、法律、环境等方面,主要体现在生产水平、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发展;精神文明包括思想、文化、信仰、艺术、道德等方面,主要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和提升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文明的特征(学者论学问)
2011-10-28 04:44: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
当今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正孕育新的突破,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催生以知识文明为特征的新型人类文明。
什么是知识文明?知识文明具有哪些特征?
知识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新型文明形态。
在农业文明时代,主要资源是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生产力水平较低。
在工业文明时代,主要资源是化石能源、矿产资源、生物质资源等自然资源,以及厂房、机器设备等要素资源,人类运用科学技术改造和开发自然、攫取自然资源,在形成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机。
知识文明则是建立在知识、教育和科技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文明。
在以知识文明为特征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中,创新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资源是引领发展的主要因素,个性化创造和全球规模化组织有机结合是主要生产方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追求的主要目标。
知识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上世纪后期以来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知识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使知识成为生产力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使知识价值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地位空前提高。
在知识
经济中,知识作为一种永不枯竭、可重复共享、能无限增值的新型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引领发展的主要因素。
知识创新成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水平成为决定国家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
知识产品大量生产和消费,在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带给人类物质和精神享受,形成知识文明成果。
推动知识经济和知识文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新兴的知识阶层。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知识工作者概念,意指社会上拥有较多知识并且以知识生产活动为职业的特殊人群。
我国学者在上世纪末引入这个概念时把这一人群称为知识员工。
虽然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仍是身处各类组织中的知识员工,但研究视野实际上已经超出组织的局限,知识员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已经与人才一词大致相同。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在基本生产资料的意义上同作为其主要占有者和使用者的知识员工直接结合而成为新的生产力,知识员工成为人类知识资源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者。
这种生产资料存在形式和占有方式的变化、生产资料同劳动者结合方式的变化,决定了生产力发展的未来方向。
今天,各国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员工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资源地位,一些国家已经将知识员工的培养和引进上升为国家战略。
知识员工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活跃的新兴社会阶层,成为推动知识经济和知识文明发展的中坚力量。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是知识文明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迅猛发
展带来的知识激增促进了知识阶层的成长壮大,推动人类社会迅速进入知识经济和知识文明时代。
在知识文明时代,各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人力资源增长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创新成为一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快,政府、产业、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空前密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融合,科学技术学科门类之间的传统界限迅速消失;人类拥有的知识量呈现爆炸性增长,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将成为社会主导产业。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