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盈余管理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者为了达到某些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公司利润或财务业绩,包括利用会计规则和会计原则的灰度地带,选择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以实现预期的财务结果等。
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盈余管理的概念、内容及其对财务报表准确性和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1. 盈余管理的起源与发展盈余管理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公司经营者利用会计手段来改变公司财务报表的结果,以取悦股东和投资者。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紧密联系,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不断变化和升级,涉及到货币资产估值、待摊费用资产和存货计价等方面。
随着公司治理制度的落实和会计准则的制定,盈余管理也逐步被规范和限制。
然而,现代财务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激烈程度不断增加,导致盈余管理行为在实践中仍然存在。
2. 盈余管理的类型和手段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其类型可以分为收入管理、成本管理和资本管理三类。
收入管理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来控制收入的数量和时间,以达到提高盈利的目的,例如推迟收取费用、使用加速收入等方法。
成本管理则是在控制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成本或者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来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提升盈利的效果。
资本管理则主要侧重于资本的运用和管理,包括从财务角度对投资决策进行优化和规划,通过股票回购等方式来调整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及提高股价等。
3. 盈余管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盈余管理的实行往往会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信息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盈余管理往往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即同样的业务交易在会计处理上产生的财务报表可能会存在差别,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效益。
其次,盈余管理的存在也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使得不同公司和不同行业之间的财务比较和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层通过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来操纵盈余的过程。
盈余管理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得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更好的显示,以便吸引投资者和股东,或者达到某些财务目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议题。
本文将综述盈余管理文献,分析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动机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估计方法和假设等手段,来控制盈余的大小和时机,以使公司的财务报告更加吸引投资者和股东。
盈余管理行为通常涉及正盈余管理和隐藏盈余管理两种类型。
正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会计政策和假设,来提高盈余,以此来提升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股东回报率。
而隐藏盈余管理则是指公司通过选择保守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来延缓或减少盈余,以此来掩盖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或者规避潜在的负面影响。
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管理层激励三个方面。
市场动机是指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和股东的关注,从而提高股价,推动股价上涨的目的。
契约动机是指公司为了达成某些财务契约或者避免违约,而进行盈余管理。
而管理层激励是指公司为了达成激励机制中设定的目标或者获得激励报酬,进行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影响及研究方法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报告质量,以及投资者和股东的决策行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盈余管理不当会导致财务报告失真,从而影响投资者和股东的评估,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者关系和股价表现。
盈余管理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盈余管理通常采用了各种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模型、案例分析等。
实证研究通常采用公司财务报告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考察盈余管理的行为和影响。
理论模型则通常以假设和数学推导的方式来研究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和结果。
而案例分析则是采用具体公司或者特定行业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盈余管理的具体行为、影响及成因。
三、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作为财务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文献。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企业在经营中实现的盈余如何分配和利用的过程。
盈余管理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的财务决策,还关系到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政府等)之间的利益分配。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盈余管理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一、盈余管理的现状盈余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盈余管理态势严重,二是盈余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盈余管理态势严重。
一些企业为了实现短期盈利和满足市场预期,采取了一些不当的盈余管理行为,例如虚增收入、滥发股利、隐瞒亏损等。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长期利益,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盈余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盈余管理的合理性和透明度,采取了一系列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措施,来规范盈余的分配和利用,提高盈余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盈余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长期性。
盈余管理不仅涉及到企业短期的经营需求,还关系到企业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盈余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寻求最佳的利润分配方案。
2. 多样性。
不同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环境和市场需求下,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策略和措施,例如盈余再投资、分红政策、股票回购等。
3. 公平性。
盈余管理要求企业在盈余的分配和利用过程中,保持公平和公正,充分尊重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避免出现利益输送或利益冲突的情况。
4. 透明度。
盈余管理要求企业在盈余的分配和利用过程中,保持透明度,及时公布财务信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报告,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三、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盈余管理的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企业的盈余水平、盈余稳定性、盈余分配政策、公司治理结构等。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本文通过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深入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在总结了目前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盈余管理的本质及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盈余操纵、财务报告、公司绩效、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指企业对盈余进行控制和操纵的一系列行为。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调整会计政策、进行盈余资产的处置、进行收入和支出的时机调整等手段来实现。
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影响财务报表的展示,以达到各种经济利益的目的,比如提高企业的股价、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评估等。
盈余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合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随着盈余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研究人员也开始对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了解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揭示企业在实践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和决策。
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针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展开综述,探讨目前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同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对于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为何会进行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和持续经营的影响。
研究盈余管理影响因素也可以为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
本文旨在综述现有文献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结论,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涉及到公司货币资产的分配和利润分配。
本文综述了有关盈余管理的文献,包括盈余管理的概念、目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采用各种管控手段,利用会计准则和税法等规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管理、处理和调整,以达到确定一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盈余管理的实施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利润调节、应收账款管理、资产减值等。
盈余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公司的经济利益和整体竞争力,增加投资回报率和股东对公司的信任度。
同时,盈余管理也能够调配公司的各项经济资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虚报利润:企业通过虚报利润来吸引投资者的投资,并在其内部进行资金调配。
这种行为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诚信的问题。
资本市场扭曲:盈余管理会影响市场对股票价值的判断,从而影响股票的价格,甚至引起股市的扭曲。
这意味着投资者可能会因市场成交价格与实际价值偏离而受到伤害。
财务报表真实性受到威胁: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可以操纵财务报表呈现的财务状况,从而使其财务报表不真实。
如果发现此类问题,会对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和信任危机。
解决盈余管理问题的方法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改进法律法规,强化监理机制和建立信用体系等方式来降低盈余管理带来的风险。
推动信息透明:企业应该加强信息透明度,公开其经营状况,并遵守会计准则和税法等规定。
完善公司治理:盈余管理风险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来解决,包括分析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外部规范,并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管机构。
结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达到企业和投资者的共赢效果。
但是,由于盈余管理的存在问题,企业和政府应该共同采取措施进行监管和管控,保障市场的公正和透明。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摘要】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绩效表现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从企业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手段、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以及对投资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通过对盈余管理实践的总结和对研究不足的反思,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企业盈余管理不仅是一种财务管理手段,也是企业战略决策的一部分,需要关注其对公司治理和市场透明度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实践效果以及监管对策等方面,以期更好地促进企业盈余管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概念、盈余管理动机、盈余管理手段、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盈余管理对投资者影响、盈余管理实践、盈余管理研究不足、未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盈余管理是财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关注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盈余数字进行有意识的操纵。
这种操纵行为可能通过不同手段来调整企业的盈余水平,从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决策。
盈余管理的存在早已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所熟知,然而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证意义。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盈余管理的问题愈发复杂和关键。
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财务报告的技术问题,更是反映了企业经营者以及投资者对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关注。
虽然有大量文献已经就企业盈余管理展开研究,但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还需要持续深入和探索。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手段以及其与公司绩效和投资者的关系,以期为企业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探讨企业为何会进行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是什么。
通过研究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可以帮助理解盈余管理对公司经营结果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对盈余的处理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实现经营目标。
盈余管理通常包括盈余的调节、盈余的平滑、盈余的滞后和盈余的创造等方面,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其研究现状、前沿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研究。
在盈余调节方面,有关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的操纵、盈余质量和盈余预测等领域。
国外学者Dechow等(1995)提出了盈余管理的三种手段:会计政策选择、盈余平滑和盈余滞后,并指出这些手段会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
在盈余平滑方面,Schipper(1989)提出了盈余平滑的概念,并认为企业通过挪用盈余来降低盈余变动的幅度,以此来减少投资者对盈余不确定性的担忧。
在盈余滞后方面,Beaver等(1980)对美国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会在未来报告期内滞后地调整盈余,以实现盈余的平滑和操控。
还有学者围绕着盈余创造、盈余管理环境和盈余管理动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盈余管理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企业盈余管理的前沿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盈余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盈余管理的国际比较、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等问题备受关注。
在盈余管理的国际比较方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逐步统一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全球视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盈余管理实践对比有助于发现盈余管理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促进盈余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有学者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包括公司所有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监事会作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效果和动机。
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一些实证研究显示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呈现出一定的正向或负向关系,但具体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盈余管理是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利用会计政策和估计刻意调整盈余水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盈余管理的出现是由于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竞争的复杂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盈余管理已成为金融研究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盈余管理行为的出现并不少见。
一方面,企业经营者为了降低税负、提高股东回报率或者达到市场预期,常常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调整财务报表,使其呈现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盈余水平。
监管机构和投资者也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分析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对于了解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才能有效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信任,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000字】1.2 研究意义了解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投资者希望通过财务报表准确地了解公司的盈利情况,而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失真,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对于公司管理者而言,深入了解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盈余管理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风险暴露和治理结构产生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规范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学者和监管机构需要通过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来提高对市场的监管效果,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学者可以为学术界提供更多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支持,监管机构也可以根据研究结果加强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和规范。
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投资者、管理者、学者和监管机构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字数:311】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针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盈余管理相关文献,深入探讨盈余管理的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探讨公司治理和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盈余管理的合理性,为企业盈余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议。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不同的会计和财务手段来管理自己的盈余,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的目的。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在企业运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在满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实现盈利最大化,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本文将综述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探讨盈余管理的定义、影响因素、方法和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又称盈余操纵,是指企业对其财务报表中的盈余数额进行人为操控,以达到企业特定目标的行为。
这种操纵可以包括对收入和费用的虚增或减少,以及对资产和负债的操纵,从而在会计报表中呈现出所期望的盈余水平。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一种欺诈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在一定程度上,盈余管理是企业对外隐藏真实盈余水平的一种手段,是违反企业财务透明度的行为。
盈余管理的实践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市场竞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1. 管理层奖酬制度:过高的管理层奖酬制度可能会导致盈余管理的出现。
管理层为了获取更高的奖励,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盈余的操控,以实现奖酬水平的提高。
2. 股东需求压力:上市公司股东通常会有对于盈余水平的期望,高盈余水平可能会带来更高的股价和股利分配。
企业管理层为了顺应股东的期望,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盈余水平,满足股东的需求。
3. 税收政策:企业在税收政策上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盈余管理中会考虑到税收的影响。
为了减少企业所得税的负担,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减少利润,以降低税负。
4. 监管压力:监管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的披露和准确性有一定的要求,企业可能会受到监管压力影响,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监管的要求,或者规避监管的风险。
5.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对企业盈余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呈现更好的盈余水平,以吸引投资者和潜在合作伙伴。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报告盈余时对利润进行操纵的一种行为。
公司通过盈余管理可以影响其股价、投资者的信任度及公司未来的发展。
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一直备受学者和市场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并从不同角度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
一、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和外部关系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包括股东、董事会、高管和监管机构等。
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国外学者DeFond和Jiambalvo (1994)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管程度对盈余管理行为具有影响。
一些研究还发现,高管薪酬结构和激励措施也会影响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市场竞争是影响公司经营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研究表明,市场竞争水平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呈负相关关系。
当市场竞争加剧时,公司为了保持自身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常常会选择遵循规范的会计准则,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市场竞争的加剧可以有效减少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公司规模是指公司资产规模和市值规模。
已有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一些学者认为,公司规模越大,盈余管理行为越难以实施。
因为规模大的公司通常会受到更多的监管和市场关注,一旦发生盈余管理行为,很容易被市场发现。
公司规模对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公司的业绩水平也是影响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盈余管理行为往往会出现在公司业绩不佳或者面临业绩下滑的情况下。
当公司面临业绩下滑时,为了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掩盖公司的实际业绩状况,或者达到某些投资者和股东的期望,公司可能会选择进行盈余管理。
公司的业绩对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五、法规和审计监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法规和审计监管是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管的重要手段。
一些研究发现,严格的法规和审计监管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目录一、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3)(一)国内文献 (3)1 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 (3)2 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关系 (4)3 其他研究成果 (5)(二)国外文献 (6)二、控股股东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7)(一)国内文献 (7)1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盈余的影响 (8)2 股权集中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8)3 控股股东性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9)4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高管持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0)(二)国外文献 (11)1 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 (11)2 高管持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 (13)3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 (15)(三)国内外文献简评 (16)三、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16)(一)国内文献 (16)1 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 (17)2 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关系 (18)(二)国外文献 (21)参考文献 (23)一、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一)国内文献关于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存在的关系,张炳才、孔庆景(2011),谢国强、王道平、李林(2006),王凤华、张晓明(2010),龙静(2010), 石军(2009), 胡奕明、唐松莲(2008), 支晓强、童盼(2005)等进行了实证研究。
观点主要分为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不存在显著关系和其他观点。
1 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张炳才,孔庆景(2011) 选取深沪两市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并以2005年至2007三年的数据为观察期间,剔除了数据不完整的公司及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最后共得到观测样本955家。
研究表明,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而且这种影响随着公司治理的改善会明显增强。
其中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相关性,独立董事年薪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独立董事会计专业能力与盈余管理不相关,独立董事担任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没有相关性。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方法和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分为市场动机和契约动机两个方面。
市场动机主要包括企业为了影响自身股价或股票市场的行为。
研究发现,企业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调整盈余水平,以提高自身的股价,或者更好地适应股票市场的预期。
一些交易商、分析师和操纵者也会利用企业盈余管理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契约动机主要指企业为了符合合同或协议的要求,对其盈余进行调整。
企业可能会为了符合贷款、股票期权或者债券条款的要求,对盈余进行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方法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主要的方法包括收入确认、费用确认和资产减值等方面。
收入确认是企业通过调整销售时机、价格、折扣等方式来影响收入的确认。
费用确认是企业对成本、费用的计提以及费用支出时机的控制。
资产减值则是企业通过调整资产价值来影响盈余。
三、盈余管理的影响盈余管理对企业和相关利益相关者都会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对企业的盈余质量、盈余稳定性、企业价值以及企业风险水平都有所影响。
盈余管理对股东、债权人、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也会产生影响。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要注意其长期影响和潜在风险。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未来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首先是盈余管理的监管和治理研究,研究监管机构和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调控和影响。
其次是盈余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盈余管理的态度和规定的差异。
还可以从行业、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开展盈余管理的差异研究,探讨不同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企业盈余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围绕盈余管理的动机、方法和影响进行,对企业和相关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摘要:关键词正文:一、盈余管理概述(一)国外关于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综述盈余管理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30年间,已有很多中外学者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如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和动机、估计盈余管理的模型,盈余管理的影响等。
关于盈余管理的诸多方面,学者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这些观点和看法都不尽相同。
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国外研究者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美国会计学者William R Scott William R Scott.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
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
Katherine Schipper Katherine mentary on Eam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Horizons,1989. 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的概念,即企业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经理、部门负责人)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在对外进行披露时,有目的地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过程。
美国会计学者Paul M Healy和James M Wahlen Healy P M, Wahlen J M.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 Accounting Horizons, 1999. 认为盈余管理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
这一定义主要是强调盈余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改变盈余来误导利益相关者和影响以盈余为基础的合约,而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投资者,以盈余为基础的合约主要包括债务条约和薪酬条约,这说明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投资者保护和债权人保护密切相关的问题。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研究。
在概括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因素、手段和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并讨论了盈余管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结论部分总结了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现状,提出了相关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盈余管理的本质,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
该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公司绩效、动机因素、手段和方法、研究现状、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盈余管理是财务报表中的一种行为,旨在通过调节盈余水平,以实现公司在外部利益相关者面前所展示的形象。
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如何被操纵的,从而提高对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盈余管理行为可能会损害公司未来的利益,导致信息不对称,降低公司的股价和市值,甚至对整个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公司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可能会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盈余。
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对于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需要深入探讨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因素、手段和方法,以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公司的盈余管理实践提供指导,同时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信任。
1.2 研究意义盈余管理作为公司财务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公司经营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好地评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
盈余管理的存在往往会影响公司的财务表现和市场价值,因此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规范市场行为和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产生着重要影响。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会计学界与我国学者开始陆续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断增高。
近年来,伴随着美国安然事件,世通,施乐的财务舞弊案件以及我国银广夏事件,最近的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等层出不穷的财务舞弊,投资者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升高,而会计信息质量往往与盈余管理关系密切。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经济后果,资本市场一、盈余管理文献综述(一)国外盈余管理研究现状西方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开始较早,加上证券市场产生较早且发展相较中国更成熟完善,各类财务数据更易获取,加之盈余管理在企业中存在普遍性,故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西方学者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
1。
1.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的概念及评价第一,schipper(1998)将盈余管理定义为:“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程序,目的是为了获取一些私人利益”;Healy&Wahlen(1999)对其的定义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及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Scott(2000)同样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利用会计选择权(包括会计政策选择权和会计估计权)来扩大自己的效用或公司价值的行为。
这些都是从盈余管理的动机角度来定义盈余管理的,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他们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为企业或自己牟利而采取的一种欺骗公众的行为。
第二,从盈余信息的真实性和盈余管理的合法性角度定义。
Goel&Thakor (2003)以及Levill认为所有赢余管理都具有欺诈性,盈余管理就是使有关盈余的报告反映管理当局期望的盈余水平,并不是一个企业真实业绩的表现,由此从报表上反映的盈余信息质量不高,他们对盈余管理持否定的意见;Marin(2000)认为,通过盈余管理形成的会计报表信息虽然缺乏真实性但也有合理和可利用的,不是一种欺诈性的报告,盈余管理是一种超越真实性报告与欺诈性报告边缘的行为或现象。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1. 引言1.1 引言背景企业盈余管理作为财务管理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一直备受学者和实践者们的关注。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有效地管理自身盈余水平,以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财务管理手段,更是企业治理和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盈余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探讨企业盈余管理的定义、影响因素、方法,以及对企业价值和股东利益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盈余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1.2 研究目的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企业在盈余管理方面的行为和策略,揭示其背后的动机和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企业盈余管理的实践和效果,可以帮助了解企业为何选择进行盈余管理、如何进行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和股东利益的影响。
研究企业盈余管理还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制定更有效的监管政策,防范潜在的财务舞弊行为。
通过深入探讨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目的,可以帮助完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提高对企业财务决策的理解和预测能力,为投资者、管理者和监管部门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企业盈余管理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推动企业财务管理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企业运营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财务管理策略。
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盈余管理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方法,企业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制定盈余管理策略,提高企业财务绩效,增加股东价值。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企业经营行为中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通过分析企业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和股东利益的影响,可以发现企业在盈余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参考,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也有助于促进财务信息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规范。
深入了解企业盈余管理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维护市场秩序。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管理盈余来实现企业的长期利润最大化。
本文将综述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包括盈余管理的定义、目的、实施方式、盈余管理的优缺点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和目的盈余管理是指通过在核算、财务报表等方面进行安排和调整,使企业在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等税金的支付,以及最大程度地增加企业的盈余、保持盈余的稳定增长。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长期利润最大化。
二、实施方式盈余管理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核算方式的调整:通过变更核算方法、调整会计政策等来实现减少企业所得税等税金的支付。
2、业务结构的调整:通过调整业务结构来实现盈余管理,如通过重组、分立、合并、产业转型等方式实现盈余增长。
3、资产负债表的调整: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等项目的结构来实现盈余管理。
4、财务报表的调整:通过调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项目和数据,来实现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的优缺点盈余管理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税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会,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但其缺点也不可忽视,主要包括:如果企业的盈余管理过分依赖于核算方式的调整,可能会出现违规行为,导致企业的声誉受损;过分追求盈余管理可能导致企业重心转向短期利益的追求,忽略了长期市场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等问题。
四、影响因素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因素。
外部环境的因素包括税收政策、经济形势、市场竞争等因素;内部管理因素包括企业的管理机制、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等方面。
因此,企业需要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盈余管理策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
总之,盈余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能够合理科学地进行,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需要注意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避免过分追求短期盈利的行为。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财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为了满足某些需求,采取各种手段对盈余进行操纵或管理的行为。
盈余管理文献对于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总结,旨在揭示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在盈余管理的动机方面,学者多从利益冲突和约束不足的角度进行分析。
Stockman (1988)研究发现,CEO的激励机制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导致CEO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
而Holmstrom(1982)则指出,高度授权的管理层可能会利用这一授权进行盈余管理,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学者还从政府监管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收入管理和费用管理两个方面。
收入管理主要包括销售价格调整、产品成本分配、资产负债调整等方式。
Dechow et al.(1995)的研究发现,化解风险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收入管理,以避免利润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费用管理主要包括费用减少、支出延后、资本化开支等方式。
Graham et al.(2005)的研究发现,企业在盈余质量较低、盈余不稳定的情况下,倾向于进行费用管理。
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盈余管理文献的研究重点之一。
先前研究表明,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投资决策和财务报表可靠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利影响。
Burgstahler和Dichev(1997)的研究发现,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在后续期间的市场价值表现较差。
Watts 和Zimmerman(1986)的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负面影响,降低了企业的融资能力。
盈余管理还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中存在虚假信息,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涉及到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CEO的激励机制、政府监管和市场竞争等多个方面。
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来自利益冲突和约束不足,而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收入管理和费用管理两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摘要:关键词正文:一、盈余管理概述(一)国外关于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综述盈余管理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30年间,已有很多中外学者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如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和动机、估计盈余管理的模型,盈余管理的影响等。
关于盈余管理的诸多方面,学者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这些观点和看法都不尽相同。
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国外研究者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美国会计学者William R Scott William R Scott.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
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
Katherine Schipper Katherine mentary on Eam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Horizons,1989. 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的概念,即企业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经理、部门负责人)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在对外进行披露时,有目的地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过程。
美国会计学者Paul M Healy和James M Wahlen Healy P M, Wahlen J M.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 Accounting Horizons, 1999. 认为盈余管理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
这一定义主要是强调盈余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改变盈余来误导利益相关者和影响以盈余为基础的合约,而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投资者,以盈余为基础的合约主要包括债务条约和薪酬条约,这说明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投资者保护和债权人保护密切相关的问题。
(二)国内关于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综述陆建桥陆建桥 .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 北京:会计研究,1999(9). 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出的会计选择。
魏明海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2000.9. 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
他的观点是盈余管理会增加或减少会计数据上的报告收益,从而影响相关利益人的决策。
孙铮、王跃堂孙铮,王跃堂.盈余操纵与资源配置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9.4. 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
他是基于管理层利用会计制度的缺陷这一方面考虑的。
秦荣生秦荣生.财务会计新课题: 盈余管理[J]. 当代财经,2001(2). 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张祥建和徐晋(2006)张祥建,徐晋,郭岚 . 企业盈余管理存在原因的理论分析[J].成都:软科学,2004(10). 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不违反政策法规及会计原则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或是非会计手段,凭借一定的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或是与其相关的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误导其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虽然国内外专家对于盈余管理的解释不同,但以下几个方面是基本一致的: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
无论是董事会、总经理还是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作为企业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有权利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有权利变更会计估计,有权利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等。
而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第二,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
无论是盈余管理在企业的实践还是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都非常关心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
盈余管理所瞄准的方向正是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
第三,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自身利益。
虽然盈余管理的直接结果是使得一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产生误解,但其最终目的是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一)国外盈余管理的动机西方学术界已对盈余管理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大致的动机可以归为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监管动机。
Paul M Healy和James M Wahlen指出,当资本市场的预期和估价出现如管理层收购时低估盈余的行为、股票发行前高估盈余的行为、迎合财务分析师和管理部门的预期的时候,公司会进行利润操纵。
资本市场动机表现在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公司的股价、迎合分析师或管理者自己的盈余预测。
Ross L.Watts和Jerole L.Zimmerman Ross L.Watts,JeroleL.Zimmerman.实证会计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在《实证会计理论》中指出,那些违反债务契约或有可能违反债务契约的公司将会作出调增收益的会计选择,来减轻或逃避负债契约的限制。
契约动机主要集中在债务契约和管理者的报酬契约两方面。
监管动机则主要包含行业监管、反托拉斯监管和其他监管。
(二)国内盈余管理的动机1、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会计盈余数据一直作为判断公司股票的发行与上市、配股、ST 及终止上市的处理规定的硬性指标。
因此,国内盈余管理的动机在资本市场上的动机可以归为以下三类:(1)IPO 动机;很多文献已经证明了公司在IPO 后续年份的业绩会显著下降,这足以证明公司为了能IPO 进行了盈余管理。
(2)配股动机;上市公司在配股时公司进行再融资的主要方法,公司为达到配股的标准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
我国证监会关于公司配股标准的几经变革可以从侧面说明上市公司为获得配股资格进行了盈余管理。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等(2000)陈小悦,肖星,过晓燕.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1) 发现,拥有配股权的临界公司的应计利润总额显著高于非临界公司。
这些可以说明公司为得到配股资格进行了盈余管理。
(3)避免被ST及终止上市动机。
当公司的业绩连续亏损会导致被ST,甚至被终止上市。
因此,业绩不好的公司必须进行盈余管理来保持自己的正常上市资格。
陆建桥(1999)的研究表明,亏损公司首次出现亏损的前一年有明显调增收益行为,在亏损的第一个年度调减收益,在扭亏为盈的年度又调增收益。
吴联生等(2007)吴联生,王亚平.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7(8). 的研究表明,1998—2004 年度我国的上市公司于非上市公司每年都有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且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都高于非上市公司。
这些都说明了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连续亏损被ST 或终止上市进行了盈余管理。
2、国外对契约动机的研究比较完善和透彻,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主要有管理报酬契约动机。
王克敏、王志超(2007)以2001-2004 年我国沪深两市的191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正相关,当高管控制权缺乏监督和制衡时,抑制了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的程度。
同时总经理持股与盈余管理负相关但相关性不强。
此外戴云、刘益平(2012)戴云、刘益平. 高管薪酬诱发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1(1).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但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相关性不强。
3、其他动机1.避税动机. 董巧敏(2008)董巧敏“两税合一”税制改革与企业盈余管理-基于福建非上市企业与深A股制造业的经验研究.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以2007年新企业所得税法这一重大法律规定出台为研究背景,检验企业是否基于税收目的进行了盈余管理,实证结果表明财务能力较强的国有企业比财务能力较弱的私营企业做了更多的盈余管理会计处理。
与规模较小的国有企业相比,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基于税收动机的盈余管理相对不显著,作者认为这是因为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除实现企业经济利益之外,还须承担更多的社会化目标,且由于更容易受到税务部门的监督。
2.政治动机.关于政治动机所收集到的资料只有田丰、周红(2002)对我国1997年5家新闻纸行业上市公司在申请反倾销期间的盈余管理进行的检验,而且他们没有发现调低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的证据。
这个结果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异他们认为这是由于这些上市公司为取得配股资格而具有调高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动机,而且后者的获益高于取得反倾销诉讼的收益,而作者仅对5家公司进行研究样本规模过小也可能是重要的原因。
我们不难看出国内对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都集中于资本市场动机,而在契约动机、政治动机特别是政治动机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这可见对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盈余管理的方法公司为了使其会计盈余达到期望水平,可能采用各种手段来管理盈余,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小化和利润平滑(Income Smoothing)。
应该说,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可以达到不同的盈余管理的目的。
高洁博士高洁.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 从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这个角度入手,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屡见不鲜,其中主要包括虚构商品销售与劳务提供业务,转嫁费用,关联方之间实行资产和债务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