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四首练习与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词背诵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词背诵练习题及答案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词背诵练习题及答案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幽篁()平姜()渝州()涧边()....岐王()杳杳()荷笠()风骚()....二.文学常识填空1.《山中杂诗》的作者是南朝文学家。
2.《竹里馆》选自《》,作者,是朝著名诗人。
3.李白,字,唐代著名诗人,有“ ”的美称。
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有《》、《》、《》等,本册语文书中我们又接触了两首,它们分别是《》和《》,两诗均出自《》。
4.《逢入京使》是(填朝代)著名(填派别)诗人(填名字)的思乡怀亲之作。
5.韦应物,唐代诗人。
《滁州西涧》是他诗中的佳作。
其中末两句“ ,”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
6.素有“ ”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有《》、《》、《》等,本学年我们又学了一首《》。
7.赵翼,字,号,阳糊人,朝著名史学家,着有《》。
本次我们学的《论诗》出自《》。
三.完成诗词填空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吴均)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韦应物)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赵师秀)江山代有人才出,。
《论诗》(赵翼)四.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对的打“Ο”,错误的打“×”1.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吴均的《山中杂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
其中最有趣的诗句“云从窗里出”说的是云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2.王维的诗《竹里馆》是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全诗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3.《峨眉山月歌》是杜甫的作品,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分别为峨眉、平姜、清溪、三峡和渝州,构思精巧,不着痕迹。
()4.《春夜洛城闻笛》是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引起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而作。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练习八首附带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练习八首附带答案第一首:《登鹳雀楼》诗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A. 白日西斜,黄河东流。
B. 欲穷千里眼,更上一层楼。
第二首:《望月怀远》诗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答案:A.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B.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C.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D.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三首:《望庐山瀑布》诗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A.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白练扬九天。
第四首:《春晓》诗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案: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五首:《静夜思》诗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六首:《登高》诗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案:A.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七首:《过零丁洋》诗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A.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八首:《赤壁》诗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答案:A.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B.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部编语文七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4首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注释①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②深林:这里指“幽篁”。
③相照: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
二、译文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又长啸。
幽篁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其中,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三、思考探究1.诗歌的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四、理解性默写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注释①玉笛:笛子的美称。
②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③故园:故乡,家乡。
二、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飞出的?随着春风飘荡,传遍洛阳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曲调,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三、思考探究1.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的“折柳”的曲调引起的。
由此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思乡之情。
四、理解性默写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去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语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6.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部编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详解习题十二首含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详解习题十二首含答案一、题目:登高1.1 诗词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 诗词详解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诗人在登高远望时所见的秋景以及内心的感慨。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的景象,但猿猴的哀啸和鸟儿的回归又透露出一丝凄凉。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诗人眼中无尽的落叶和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寓意着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身患重病,却依然独自面对人生的坚韧。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写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苦闷,但依然不愿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1.3 习题及答案1. 请简述这首诗的景象特点。
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但又充满凄凉的景象,有猿猴的哀啸、鸟儿的回归、无边的落叶和滚滚的长江水。
2. 诗人为什么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答案:诗人身处异乡,身患重病,面对人生的艰难和短暂,感慨万千,因此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感慨。
二、题目:江雪2.1 诗词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2 诗词详解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所作,描绘了一个冬天的雪景,以及一个渔翁在雪中独自垂钓的景象。
首联“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描绘了一幅雪后寂静的山林景象,鸟飞绝、人踪灭,突显了冬雪的洁白和宁静。
颔联“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绘了一个渔翁在雪中独自垂钓的情景,渔翁的坚韧和独自行走于雪中,寓意着独立自强的人生态度。
2.3 习题及答案1.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独立自强,不畏艰难,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2. 请简述这首诗的景象特点。
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寂静的山林景象,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以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情景。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四首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01 竹里馆(王维)【原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正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写法】全诗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难以引人共鸣的是:,。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答案】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阅读理解1.解释词语。
①幽篁:②啸:2.这首诗以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
3.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4.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5.“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独”字好在哪里?6.诗中写了那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所展现的画面。
七年级下一周一结一练之四(课外古诗四首) (1)
七年级下一周一结一练之四课外古诗四首知识要点一、《泊秦淮》知识点1.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
①首句写景,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
“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
②次句叙事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
③后二句感怀。
“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诗,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2.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
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
借陈后主的荒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3.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
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练习八首附带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练习八首附带答案第一首:《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1. 诗歌的作者是李白。
2. 诗歌描写了一个人在床前看到明亮的月光,以为是地上的霜。
他抬头仰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着故乡。
第二首:《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1. 诗歌的作者是王之涣。
2. 诗歌描写了白天山势延绵到尽头,黄河水奔流入海的景象。
表达了人们对于追求进步、超越自我的愿望。
第三首:《望庐山瀑布》- 杜甫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1. 诗歌的作者是杜甫。
2. 诗歌描写了日光照射在香炉上,产生出紫色的烟雾。
远远地望见瀑布挂在前方的山川上。
瀑布像银河一样直接从高处飞流而下,让人感觉仿佛银河从九天降落。
第四首:《悯农》-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答案:1. 诗歌的作者是李绅。
2. 诗歌描写了农民辛勤春耕秋收的情景。
虽然四海广阔,但是还是有很多农田未被耕种。
农民们仍然面临饥饿的困境。
第五首:《夜泊牛渚怀古》- 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古人痕。
答案:1. 诗歌的作者是杨万里。
2. 诗歌描写了夜晚在牛渚靠近西江的地方,天空晴朗没有一片云。
登上船只仰望秋天的明亮月亮,空想古人的足迹和印记。
第六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答案:1.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
2. 诗歌描写了原野上的草,一年一季的荣枯变化。
野火虽然能够烧毁草,但春风吹过后,新的草又会生长。
第七首:《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1. 诗歌的作者是杜甫。
2. 诗歌描写了风势猛烈、天空高远时,猿猴发出哀鸣声。
湖水清澈,沙滩洁白,鸟儿飞回来。
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落下,长江滚滚流淌而来,没有尽头。
部编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解析习题十首含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解析习题十首含答案一、题目:解析《春晓》1.1 问题:请简述《春晓》这首诗的意境。
1.2 答案:《春晓》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在床上听到鸟儿的欢叫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景物,如风雨、花落等,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盎然。
二、题目:解析《登鹳雀楼》2.1 问题:请解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的含义。
2.2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意味着太阳即将落山,黄河奔腾不息地流入大海。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胸怀壮志,立志远大的抱负。
三、题目:解析《宿建德江》3.1 问题:请简述《宿建德江》这首诗的主题。
3.2 答案:《宿建德江》这首诗主题是诗人在江边建德亭过夜,感叹人生短暂,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
四、题目:解析《望洞庭》4.1 问题:请解释“洞庭青草,近中流者绿,远岸者苍”这句话的意思。
4.2 答案:“洞庭青草,近中流者绿,远岸者苍”这句话描述了洞庭湖的景色。
意思是靠近湖水中心的地方青草绿油油,而远处的湖岸则是苍翠的颜色。
这句话通过对比近景和远景,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
五、题目:解析《乌衣巷》5.1 问题:请简述《乌衣巷》这首诗的背景。
5.2 答案:《乌衣巷》这首诗背景是诗人在乌衣巷漫步时,看到巷子里的景象,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已非。
六、题目:解析《过故人庄》6.1 问题:请解释“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诗的含义。
6.2 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诗意味着诗人告别了老朋友,在三月的时候前往扬州。
其中“烟花”指的是春天的景色,寓意着美好的时光。
七、题目:解析《春夜喜雨》7.1 问题:请简述《春夜喜雨》这首诗的情感。
7.2 答案:《春夜喜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对农作物的期望。
诗人通过描绘春雨的细腻和滋润,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待。
八、题目:解析《绝句》8.1 问题:请解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的意思。
课外古诗词四首训练题
《课外古诗词四首》巩固检测题班级姓名一、《秋词》测试题1.默写《秋词》这首诗。
(16分),。
,。
2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答::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心境。
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3.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答: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目的是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4.请说说第一句诗突出作者对秋有什么样的独特体验?答: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2分)答: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二、《夜雨寄北》测试题1.默写《夜雨寄北》这首诗。
(16分),。
,。
2、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2分)答:“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3、“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答:点名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
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5.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的两次出现,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复使用,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答:“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测试题1.默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
(16分),。
,。
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4、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什么?答: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古诗词精品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古诗词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本七年级下古诗赏析习题(全册带答案分析)班级:姓名: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古诗词目录:一、木兰诗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竹里馆/王维三、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四、逢入京使/岑参五、晚春/韩愈20.古代诗歌五首六、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七、望岳/杜甫八、登飞来峰/王安石九、游山西村/陆游十、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泊秦淮/杜牧十二、贾生/李商隐十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十四、约客/赵师秀一、《木兰诗》【原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惟通: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答案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
浓浓的爱意不有转化为惆怅与幽怨,最后一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
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样漫长。
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希望与意中人来往相见的感情,表达了深沉的思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一.问答题
1.赏析首联中的“辅”字和“望”字?
一个“辅”字是辅佐护卫的意思,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势宏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时的乐观积极态度做铺垫。
1.品味颔联中“蒸”和“撼”字?。
七年级下语文课外古诗复习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课外古诗复习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1《山中杂诗》)练习资料答案1.默写:(1)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吴均《山中杂诗》)(1分)(2)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1分)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1)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2分)(2)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分)(3)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分)(4)六朝山水诗在大谢、小谢手中时,大多还是繁缛之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曾只用短短四句诗,已经很有唐人五绝的风味。
就境界而言,写出了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请写出这首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4分)4.“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心情)答:环境清幽,闲适恬淡的心情。
整个画面透出一股飘逸出尘的韵味,展示着诗人闲淡自得的情怀。
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5.“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答:鸟飞檐上,云出窗里,在动和静的变化中写出了轻快飘逸的生活情趣。
6.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答: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7.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8.诗中说明怎样一个道理?答: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习题答案解析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B、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
C、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D、独坐、弹琴、长啸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折柳”是指一种代表风俗的行为,是作者借柳枝表达思乡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B、”暗”有断续、隐终酌含义琢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C、“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D、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读《逢入京使》,诗的标题读法是( )A、逢入京/史B、逢/入京/史C、逢入/京史D、逢/入京史【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
B、诗中的“杨花”是指杨树开的花,“榆荚”是指榆钱。
这一句,表面看起来,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揶揄,其实是更深层次的赞许。
C、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
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前四首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的后两句。
这两句诗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别 出心裁,体现出浓郁的边塞生活气息。”马 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 绘出彼此形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 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阅读《晚春》,回答问题。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 中“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 其妙处。
《竹里馆》一诗中,以拟人化 的手法,显示 诗人新颖而独到 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 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两
句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中形 容笛声悠扬、深远、飘 忽不定的两句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阅读《竹里馆》,回答问题。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 景象? 写出了夜深人静、明月相伴的 景象。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 时节百花竞相盛开、争妍斗艳 的美丽景象。
•2、人们历来对“杨花榆荚无才思” 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
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
对这句诗的理解。
“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惭形秽, 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作雪飞,积极参 加到挽留春光的队伍之中,这种勇气实 在值得钦佩。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 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回答问 题。
•1、这首诗紧扣“、这首诗的一、二句运用了哪种 修辞手法?体现了作者诗歌怎样 的艺术风格?
•阅读《逢入京使》,回答问题
•1、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自己“龙
钟泪不干”,意在表达怎样的思
想感情?
七年级课外古诗词四首
七年级课外古诗词四首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课外古诗词四首(七年级语文)一、《秋词》1. 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境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抒发自己远大志向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本诗作者表达了对秋的什么迥异态度?答: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4.你认为这首诗最可贵的是什么?答:这两首诗最可贵的是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5.你是如何理解第一首诗中的“鹤”的?答: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
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
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6.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7.结合具体形象简要说说最后两句诗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答:虽遭遇人生坎坷,仍要不屈不饶,具备奋斗精神。
8.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
答: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
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
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10.“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答: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在诗人看来更易激发灵感和激情,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
诗中蕴含着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11.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
答:诗人抓“鹤飞冲天”的景观加以描绘,展现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似乎也载着诗人的一缕诗情,直冲霄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
(1) ,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故园东望路漫漫, 。
, 。
(岑参《逢入京使》)二、阅读理解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晚春风景?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闻笛①李益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身在江淮。
②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
(1)从《春夜洛城闻笛》这个题目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词四首 练习题(含答案)
词四首练习题(含答案)第12课.词四首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塞下(sài)貂裘(diāo)如拭(shì)B.千嶂(zhàng)平冈(gǎng)磨折(zhé)C.未勒(lè)未屑(xiè)麾下炙(jiù)D.羌管(qiāng)的卢(dì)倾城(qīng)2.下列朗读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八百里/分麾/下炙B.塞下/秋来/风景异C.马/作/的卢/飞快D.醉里/挑灯/看剑3.下列词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何处觅知音青衫湿!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A.“拭"是擦拭的意思,“秋容如拭”的意思是秋色就好像是刚刚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一样,清澈明净。
B.“四面歌残终破楚"化用“四面楚歌”的典故,与“八年风味徒思浙"一起表现民族与国家的危难和自己的命运。
C.下阕以一组三字句开篇,写出了秋瑾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D.词的末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意,表达了词人对白居易的崇敬之情。
5.默写。
(1)________,________。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首诗构思细密而精巧。
首句描绘的画面迷蒙中透出冷寂,描绘的画面具有——朦胧迷茫冷寂的特点,作用是渲染了迷蒙冷寂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情怀。
;第二句点明悲凉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
后两句以形象而婉曲的议论作结,针砭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的本意是斥责歌女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诗人表面上指责商女,其实是应用的一种曲笔。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婉曲而形象地议论,讽刺那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不以国家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
3、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4、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讽刺那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
5、《泊秦淮》作者,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本诗作者为“”。
本诗从听觉的角度,运用“曲笔”的手法,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慨的诗句是。
6、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
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夜泊秦淮”四字不但为上一句的景色揭示时间、地点,而且照应了诗题。
“近酒家”三字则为下文张本。
泊秦淮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鉴赏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诗的首句写了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4.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阅读练习及答案1、“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的赏析。
【解析】诗题中的“贾生”就是指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
第一句从正面着笔,“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
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赞叹之词,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器重。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
承,即所谓“夜半虚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描写,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
末句紧承“可怜”与“虚”,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诗人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
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慨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
【答案】“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的批评之情。
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
2.“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剖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把握是诗歌鉴赏中比较难的一部分内容。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人、事、物、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
参考答案:可惜;诗人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3.这首诗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剖析:诗歌整体结构的把握既涉及诗歌写作的构思,又涉及诗歌即景抒情、由事转议等常见的结构方。
参考答案: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引而不发,末句用强烈的对照形成贬抑,点破而不说尽。
4.贾谊得到皇帝的赏识,作者对此持何态度?答: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
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5.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答: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
诗中的贾生,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自伤之意尽在言外。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参考答案:(1)答: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
(2)答: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①【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②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释:1.选自诚斋集。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现在江西吉水人。
宋代诗人。
此诗是绍熙三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之作。
松源、漆公2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2.赚得:骗得。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赏析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待客的悠然和因友人未到而产生的淡淡的孤寂。
2、诗歌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净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
隐约写出了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3、“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主人公当时的动作、神情和心理。
已经深夜时分,约好的客人却没有到来。
诗人一只手拖着下颌,两眼呆呆地凝视着火红的灯花,另一只手拿起一枚棋子,百无聊赖的敲击着棋盘,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唉,这漫漫长夜该怎样度过呢?4、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待客时悠然而略显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
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
5、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C(提示:前两句是诗人听到的“景”,诗人盼望朋友到来,侧耳细听,没能听到朋友的脚步,只听到雨声和蛙声;这两句也暗中点明朋友“不来”的原因。
明乎此,最后一句的“闲敲棋子”的“闲”就不能理解为“悠闲”“闲适”,而是闲得无聊。
)6、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含蓄而有韵味地描写诗人怎样的情景?雨夜等候客人7、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落寞、失望、焦躁、怅惘8、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9、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不能。
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阅读问题】1.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2.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阅读答案】1.(2分)示例: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来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评分说明:语言生动,抓住“闲敲”一词即可.2.(2分)不能。
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评分说明:回答“不能”给1分,第二问大意正确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