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点穴疗法

合集下载

『穴位疗法』点穴疗法大全

『穴位疗法』点穴疗法大全

『穴位疗法』点穴疗法大全肺经:天府:鼻尖触手臂处。

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补肾。

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

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鏉、急性咽喉痛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

头项寻列缺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

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

(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大肠经: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

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

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

也可用刮痧法泄火。

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

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

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

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迎香:鼻翼旁。

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功效:胃为后天之本,四白:在眼袋下。

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

敲打胃经可美容。

天枢:肚脐旁开两寸,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梁丘: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

点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

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

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

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小贴士:肠胃先揉左腿,肝胆经先从右边揉。

上巨墟:足三里下三横指。

治疗大肠疾患。

下巨墟:再往下三横指。

治疗小肠疾患,小腹痛。

丰隆: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一指。

武术家必备之技-点穴推拿

武术家必备之技-点穴推拿

武术家必备之技-点穴推拿武术家必备之技-点穴推拿点穴推拿或称指压推拿、指针疗法等,临床上主要是以手指按、压、点、掐人体经络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以及散寒止痛等功用。

《素问.举痛论》中说:“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由于指压推拿是以按住一点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因而适合于经络经络穴位上操作,且方法简便,与针刺穴位有异曲同工之妙。

点穴推拿以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中医理论为指导,在全身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上都可施用。

特点:感应强、作用快、损伤小。

据近代实验证明,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健康人指压穴位后,观察到对大脑皮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基本手法:(1)指按法:用拇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按压穴位,可按而静止不动,也可以按而左右拨动,按而轻轻揉动,按而微微颤动,按而滑行移动,按而起伏松动。

(2)爪掐:用指甲掐切,在《肘后备急方》中就有用爪掐人中穴以治昏厥的介绍。

(3)肘压:用肘尖为着力点进行按压;作用力较强,适用于肌肉丰满的穴位和“环跳”穴位等。

(4)叩点:是将手指微屈,指按于中指背面,拇指抵住中指侧面的远端指间关节,小指及无名指握紧(或中、食指微屈,拇指抵住中指掌侧面的末节),运用腕臂之力,指端快速地起落叩点穴位。

(5)“鍉针”:是一种按压穴位的工具,《灵柩。

九针十二原》描述其形态是末端钝圆无锋,在临床上应用中以轻压穴位到皮肤呈现红晕或重压时针感扩散为度。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影响较大的点穴推拿。

1.郑怀贤的经穴推拿手法特点:该法是对经筋与穴位施用手法,是他伤科诊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郑氏幼习武学,精于技击,善治跌打损伤,又将武功中的“点穴”用于伤科诊疗,逐步形成他的经穴按摩,著有《伤科诊疗》和《伤科按摩术》,“经穴按摩”是其特色。

郑氏在其长期从事伤科推拿中总结出的一套经验穴位,共计55个,这些穴位多在肌束之间,肌肉与肌腱的交接处、肌肉的起止点,以及神经干出没分叉的部位,它们都具有穴位的特征,恒定的部位和一定的主治功能,在中医针灸文献中无记载,在临床治疗中确有疗效。

点穴治疗法

点穴治疗法

点穴治疗法所有穴位点摁时力量不要过大,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酸胀感即可。

揉按为补,点按为泄。

一、肩周炎:肩骨禺穴,先找到肩峰(肩的最高点),抬手臂至侧前方,这时在小骨头前边会形成一个坑,就是肩骨禺穴,肩峰后下侧另一个肩骨禺穴。

必须抬手才可打开穴位,才有效,每个穴位按3分钟。

二、老寒腿:血海穴,梁丘穴,每日均可做为保健按摩。

三、腰痛:养老穴按的时候弯腰向下,腿直立。

日常保健可多按。

四、固肾:肾腧穴,平时用掌根推肾腧穴至长强穴,可强腰固肾。

按摩姿势:站立扎马步,臀部微前送。

五、颈椎:后溪穴(颈椎前后方向受限),腕骨穴、列缺穴(颈椎前后方向受限)六、落枕:金门穴点进穴位后往上推(俗称狮子摇头)七、高血压:天柱穴,位于枕骨下大坑旁大筋上。

1.此穴位可作为高血压急救穴:按住不动,点穴按压后往下推,以疏泄。

头痛时也可按此穴,但不往下带。

2.高血压日常保健:推涌泉穴,每日一次,一次推三百下。

3.太阳穴+风池穴:中指按太阳穴,大拇指按风池穴,按1分后先放中指,大拇指再往下疏泄。

八、低血压:太阳穴+风池穴,中指按太阳穴,大拇指按风池穴,同时按压1分钟后往里收手肘。

九、牛角梳:从侧面发髻位置一直梳到风池穴,两边相同,还可倒梳风池穴,天柱穴。

十、胸闷咳喘:间使穴,用手四指并拢从手腕开始,位于四指位置处的中间位置。

家庭常备急救点穴法一、胃痛胃胀:肝腧穴,位于肩胛骨下缘高度,从脊柱旁开1.5寸(约两指宽)的位置。

点进去后揉压,调动经气后手指往下推送。

二、偏头痛:率谷穴,位于耳尖上方1.5寸,中指第二指节直上对准耳尖往上一带,就是率谷穴,按三分钟。

长期痛者可按太冲穴+天柱穴。

此方孕妇禁用。

三、便秘:支沟穴,手脊腕横纹下3寸,排便时点穴。

无便意时,扣脐揉。

四、小儿退烧:推三关。

春夏秋:葱白切碎后用开水沏开,用大人大拇指的侧峰蘸上葱白水,从指尖一直推到虎口,只推九下。

冬季:生姜切成末开水沏开,同样手法推九下。

五、成人退烧:大椎穴,低下头骨节打开才能找到大椎穴,重力掐三分钟左右。

点穴按摩手法的原理

点穴按摩手法的原理

点穴按摩手法的原理点穴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改善身体健康。

它的原理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穴位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种载气、传气、运气的通道,经络与脏腑组织、肌肉骨骼有着密切的联系。

点穴按摩通过刺激穴位,改善经络的通畅,调整气血的流动,从而达到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

人体在生理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经络、脏腑、筋骨、气血等多个方面。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是血管和神经的综合体,不仅仅是输送气血和传递神经信息的通道,还是调节和协调全身生理活动的重要部分。

经络与脏腑组织、肌肉骨骼有着密切的联系,经络的畅通与否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当人体经络出现阻滞时,不仅会导致疼痛、不适等症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经络的畅通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

气血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情绪、饮食、环境、气候等。

而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当经络通畅时,气血可以自由流动,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当经络阻滞时,气血运行受到干扰,易导致疼痛、疾病等不良反应。

点穴按摩的原理就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的运行,改善经络的通畅。

中医学将人体的穴位分为多个经络和穴位组,每个穴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穴位刺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包括按压、推拿、灸热、针刺等。

不同的穴位刺激方式有着不同的效果。

按压是点穴按摩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手指的按压或揉摩穴位,可以刺激穴位周围的组织、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

按压穴位还可以释放累积在穴位周围的淤血、湿气等有害物质,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加速身体的康复。

推拿是点穴按摩中一种较为深入的刺激方式,通过对穴位周围的肌肉、筋骨进行推拿,可以促进局部的气血运行,调整身体的功能。

推拿可以通过直接应用力量、揉动或扭动等手法来刺激穴位,达到调节身体的效果。

灸热是利用燃烧的物质对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到调节气血运行和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

灸热可以通过艾条、艾柱等燃烧物直接照射或接触穴位,使局部产生热刺激,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

点穴疗法的科学机制与疗效

点穴疗法的科学机制与疗效

点穴疗法的科学机制与疗效点穴疗法,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

它通过按揉人体的各种运输经络上的特定穴位,以触动人体的自身调节系统,从而改善身体健康。

它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如今,更是随着人们注重健康的程度不断提高,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健康疗法。

一、点穴疗法的科学机制1.体内的经络穴位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着如同一条条“笑脉”般存在的经络穴位。

而疾病就是因经络穴位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发生病变。

而按摩、按压或刺激这些经络穴位,可以排解气血阻塞,舒畅经脉。

这样就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这也是点穴疗法的最主要机制。

2.神经系统的调节点穴疗法也可以刺激体内的神经系统,以调节身体的生理机能。

一些研究表明,按摩穴位会刺激神经末梢、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从而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血压,缓解痛苦感觉等。

此外,当人感到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时,点穴疗法也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使身体产生舒适的感觉,从而改善心理状态。

3.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是控制身体各个器官之间配合工作的体系。

而点穴疗法可以刺激这些经络穴位,以调节体内的内分泌水平。

例如,按压足三里穴就可以增加体内胃泌素的分泌,促进食欲和胃肠蠕动,有利于消化。

而按摩风池穴可以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可以增强人的抗压能力和心肺功能。

二、点穴疗法的疗效点穴疗法的疗效已被广泛证实。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它的麻醉、止痛作用。

例如,在医疗中,点穴可以用来缓解难忍的疼痛,特别是针刺手术、子宫刮宫等痛苦治疗中的止痛。

此外,点穴疗法对失眠、抑郁、失智等神经症状的改善也有很好的效果。

这些都为点穴疗法赢得了众多支持和信任。

三、点穴疗法的注意事项虽然点穴疗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疗法,但是,它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找准穴位为消耗时间和效果,找准穴位是关键。

如果找错了穴位,疗效可能会大打折扣。

在接受点穴治疗时,一定要看清楚穴位,确保按压的部位准确。

需要注意的是,在按压穴位时,一定要小心翼翼地进行,不要过度用力,以免伤害人体。

点穴速成,一分钟治百病

点穴速成,一分钟治百病

点穴速成,一分钟治百病!1、一分钟止咳用大拇指的指关节压角孙穴一分钟,咳嗽立止。

2、一分钟止喘用力按压太阳穴一分钟可以止喘,如果效果不佳,再按压鱼际穴、太渊穴各一分钟喘即止。

3、一分钟降血压取太阳穴上一指再后一指的地方,按压此点一分钟(用力),血压明显下降,若不降,再顺时针方向按揉百会穴36圈,血压明显下降,这对于血压明显过高的人(血压200mmHg以上),可防止出现脑血管意外。

4、一分钟缓解心绞痛按压左手中冲穴(中指尖)一分钟可缓解心绞痛。

5、一分钟治心慌气短按压左手心的劳宫穴一分钟或按压左手的神门穴一分钟,均可缓解心慌气短。

6、一分钟治打嗝用大拇指的指关节按压攒竹穴一分钟,打嗝即止。

7、一分钟消气按揉太冲穴到行间穴一分钟,可缓解因生气引起的各种症状。

8、一分钟治失眠用按摩棒用力按压风市穴一分钟即可产生睡意。

(若没有按摩棒,可用一截筷子代替)9、一分钟治头痛按压百会、风池穴各一分钟,头痛立止。

10、一分钟治腿抽筋用力按压患侧承山穴一分钟即止。

11、一分钟止鼻出血用按摩棒突然用力按压涌泉穴一分钟,出血即止。

12、一分钟止牙痛按压合谷穴、肩井穴各30秒钟,牙痛即止。

注:取穴要准、适度用力。

13、一分钟治咽喉疼痛咽喉肿痛或者扁桃体发炎,疼痛难忍时,用手使劲掐双手的此穴位,同时配合吞咽动作,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14、一分钟治牙疼按压劳宫穴,牙疼可以立即有效!15、一分钟治胃疼胃痛时,用双手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膝盖外侧凹陷,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坚持3至5分钟,胃痛便可明显减轻。

(各种胃病不适都可以治疗,而且此穴也是保健穴,每天按一按,胜过吃补品)16、一分钟治便秘用刮痧板单向推沿标线向尖头方向200下。

无副作用。

非常灵验,大家可以试试哦!小孩子更灵验!17、一分钟止痛经找棉花球蘸医用酒精,塞耳朵里,两个耳朵可都塞(不要太深,否则自行无法取出!也不要太湿,要不然酒精会流进耳朵)此办法十分钟内可以有效止痛经!立竿见影!文章来源于天天基金网,转载请注明。

手指点穴疗法

手指点穴疗法
手指点穴疗法
党丽
Company Logo
【概念】
点穴疗法是在患者体表穴位和特定的 刺激线上,运用点、按、拍、掐、叩 、捶等不同手法,促使机体的功能恢 复正常,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Company Logo
【适应症】
本疗法对脊髓灰质炎、脑炎后遗症、脑 性瘫痪有较好疗效,尤对急性腰扭伤、 小关节紊乱效果显著。
Company Logo
【操作步骤】
4.掐法:以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在穴位上进行爪切 ,只适用于手指、足趾甲根和指、趾关节部。 操作 时,一手握紧患者应掐部位的腕、踝关节,以防止 肢体移动,另一手捏起肢端,对准穴位进行爪切。
Company Logo
【操作步骤】
5.叩法:五指微屈并齐,指尖靠拢。操作时以手 腕带动肩、肘部、叩击选定的经络、穴位。 此法 与点法一样,要求指力与弹力相结合,达到既不 损伤组织,又有满意效果,可用于全身各部位 。 叩法分指尖叩法和指腹叩法两种:指尖叩法与 穴位接触面是指尖,多为重手法;指腹叩法与穴 位接触面是指腹,多为轻手法。
Company Logo
【操作步骤】
6.捶法:五指微握拳,将大拇指端臵于食指内下 方,以小鱼际外侧面接触穴位。操作时应沉肩、 垂肘、悬腕,以腕关节为活动中心,根据轻重刺 激的不同要求进行捶打,使病人既感到一定的力 度,又柔和轻快。
Company Logo
【操作步骤】
7.旋转法:令患者侧卧,健腿伸直在下,患腿屈 曲在上,医者站于患者腹侧。一手按住肩部,前 臂靠患肩,向后推,一手按住髂部,肘部压患髋 ,向前拉。在患者全身放松的情况下,轻轻地摇 动腰部,待推拉到最大幅度时,突然用巧劲迅速 用力推拉一下,听到腰骶部“喀嗒”响声即可; 如未闻声响,则双手改变位臵,以同样手法,向 相反方向再重复一次。

点穴的原理

点穴的原理

点穴的原理点穴,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特定的穴位施加压力或刺激,以达到调整身体功能、治疗疾病、消除疼痛等功效的一种疗法。

在中医理论中,点穴是一种重要的疗法手段,它基于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气血运行规律。

点穴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经络穴位理论: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部有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经络系统,贯穿全身。

经络是人体内传递气血的通道,像是河流,气血运行则像是河水流动。

在经络中存在一些特定的穴位,称为经穴或络穴。

经络系统的畅通与否对人体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整气血的流动,纠正气血不畅,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2. 影响神经系统:通过刺激穴位可以影响神经系统,这是点穴疗法产生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

人体的神经系统负责传递神经冲动,控制身体的感知、运动和内脏功能等。

穴位是人体神经末梢分布的重要部位,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可以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的效果。

3. 刺激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在人体调节和维持内环境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刺激穴位可以通过神经的传导作用,影响到内分泌系统,调节和影响体内的激素分泌,从而调整人体的生理和代谢过程。

4. 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穴位有助于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

通过增加血液供应,有利于缓解局部的炎症、消肿和减轻疼痛。

5. 调整免疫功能:穴位刺激可以调整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

研究表明,刺激穴位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细胞活性,促进免疫调节因子的释放,调整机体免疫功能。

总结起来,点穴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通过调整经络系统的运行,改善气血的流动;通过刺激穴位影响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感知和功能;通过刺激穴位影响内分泌系统,调节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炎症和疼痛;通过调整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点穴作为一种中医疗法,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临床实践,仅仅简单了解其作用机制是不足以掌握和正确运用的。

中医经络点穴按摩-拔筋疗法

中医经络点穴按摩-拔筋疗法

调 整气血 ,效 。
从而 达到治未病之 病 .
对亚 健康
群体 具 有更 好 的作 用 。
按摩主是通过拔筋 、
捏骨 .
放松皮 肉 ,
缓 解 人 的疲劳 .
再 通 过 穴位可 以调 整所
血 打通 经脉 最难 的是通过 经络输通 、 保持和巩 固 已 有的疗效和作用 。
如果采取拔筋疗法 ,能缓 解人体 的痛苦 。 提 前 出 现 , 其 症
状 为 :颈 部 、背
拔 筋疗 法 和 运 用
部筋硬,结果是
脑 部 供 血 不 足
人体筋部 出问题 ,首推筋 出槽 。一般 精 力不 集 中 ,扭
筋 出槽 多见于 腿部 和 背部 。腿 部筋 出槽 头 时颈 项 难 受
现 代 人 们分 为放松 型 、
休 闲型 和调理保 养型 两 大类 ,
调 理 保 养型 的又 叫经 络 点 穴 , 它 是 通 过 气血 的流 畅 , 恢 复人 的体 能 , 阻 止 疾 病 的发
生 ,
保证人体健康。
通 常人 们是 通 过按摩放松一
下肌体 ,
缓解疲劳 .
而 不 知通 过按摩能够输通经 络 ,


1 1 0 l 中国保健营养 乐活 2 0 0 9 5
按摩 的 分类
带来很多不便 :走路时迈的步子很多 就 一 。 要想缓解筋萎缩 ,首先要通过拔筋 , 是走不远 ,还有腰腿疼痛 ,如采用极巧的 消除人体 的疼痛之苦 ,在做 拔筋的同时 ,
单纯寿命较长是不够 的,健康长寿才 手法将筋拔得柔软 、富有弹性了 ,不但能 延长筋的长度 ;其次 ,筋萎缩 ,筋必硬 是人类应该追求 的目标 。有疾病缠身 活 缓解老年人的痛苦 ,还能起到延缓衰老的 所 以,还要修 复筋的柔软和弹性 ,才能从

点穴的作用

点穴的作用

点穴的作用点穴,是中医学中的术语,是指用手指、手掌或其他工具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或按摩,达到治疗或调理身体的目的。

点穴在中医以及其他一些传统医疗系统中已经广泛运用,它被认为可以调整人体内部的能量流动,刺激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从而起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

点穴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疼痛:点穴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起到镇痛作用。

比如,经常点按手腕内侧的“内关穴”,可以缓解头痛、颈项疼痛等症状,通过点按“足三里”穴位可以缓解腹痛、胃痛等不适感。

2. 调整内分泌系统:点穴可以调整身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平衡各种激素的分泌。

比如,点按“三阴交”穴位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缓解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问题。

通过按摩“太冲”、“关元”等穴位,可以改善男性的性功能。

3. 刺激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人体的排毒系统,点穴可以刺激淋巴液的循环,促进废物的排出。

比如,通过按揉“太溪”、“曲池”等穴位,可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排除体内的废物,增强免疫力。

4. 调整气血循环:点穴可以刺激经络的循环,调整气血的运行。

比如,点按“气海”穴位可以补充体内的气血,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通过按摩“肝俞”、“脾俞”等穴位,可以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疲劳、失眠等问题。

5. 调整神经系统:点穴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神经传导。

比如,通过按揉“百会”、“涌泉”等穴位,可以缓解压力,改善焦虑、失眠等问题。

通过点按“大椎”穴位,可以缓解颈椎病、肩周炎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点穴是需要专业人士操作的,不当的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

所以,在平时使用点穴时,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确保按摩的安全性。

另外,点穴并不是万能的,对于某些严重疾病和急性病症,并不能取代传统医疗方法。

总的来说,点穴作为中医的一种疗法,具有一定的功效。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机能,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系统等,从而起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

经络点穴疗法

经络点穴疗法

变化规律,故点穴时依据经脉流注的时间规律,运
用“子午流注”“灵龟八法”调节人体内阴阳的失 衡,达到气血在时间上无所偏胜的正常循行。不至
于“病时间时甚者”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经络点穴
经络点穴疗法应注意的问题
4.禁忌证 急性传染病 严重皮肤病 各种恶性肿瘤 精神病 孕妇一般禁止应用 骨折骨裂骨伤 各种烫、火伤的患部 病情危重者和急腹症
行和新陈代谢,达到行气活血的作用。
经络点穴
3.点穴与时间的关系
日有十二辰,子午为昼夜之两极,卯酉为日出入之
两端,人体十二经血流注有着盛衰开合,随一天子
午阴阳消长发生不同的变化。说明病的变化亦随时 间的变化而变化,人体阴阳消长阶段不同表现出不
同的性质特点,如临床上的痛症,在二十四小时中,
有时很痛,有时不甚痛或不痛。而“五更泻”则更 说明并与时间的关系。根据人体经脉生理与时间的
为实证,点按时仅有正常的酸、麻、胀
感,则多无偏弊。经常到位的按摩其脚 部的反射区,往往可使五脏等器官的病
变症状有所缓解。
经络点穴
贴心按摩一次到位法则
针对病例因人而异,作用于人体足部相对应 俞穴反射区用补,泻,清,温,散,镇等不同的方 使经络达到阴阳相对平衡、使经脉周天通达,气血 畅通。 按摩作用于反射区由表到里,要做到:热至 气至、气至血至、血至痛止的最佳效果。使首次按 久行伤筋等,五劳所伤和其它慢性疾病,经过几次 到位的按摩,立竿见影,效果显著。
者感觉到,神奇按摩疗法的功能和 功效。知道阴阳平衡气血通畅。
经络点穴
1.点穴与脏腑的关系
经络内属于脏腑,无论哪一个脏腑发生病变,
都会在脏腑经络循行的一定体表位置上反映出
来,我们称之为反应点。在这反应点上进行点 穴治疗,就能够直接地调整五脏六腑之间有余

循经点穴疗法

循经点穴疗法

循经点穴疗法
1、用点穴疗法,治疗高血压,常用脉点和穴位:
百点(百会穴)、内点(内关穴)、风点(风池穴)、曲点(曲池穴)、足三里穴、太冲穴、太点(太阳穴)、太溪穴、中冲穴、劳宫穴、内点(外关穴),耳垂等。

2、用点穴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常用脉点和穴道:
上肢瘫痪:肩髃、颈臂穴、曲点(曲池穴)、手三里、外关穴、合点(合谷穴)。

下肢瘫痪:环跳穴、风市穴、梁丘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承山穴、委点(委中穴)、丘墟穴等。

3、用点穴法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脉点和穴道:
颈部:天柱穴、肩点(肩井穴)、大点(大椎穴)、后溪穴等。

肩部:肩髃穴、肩髎穴、颈臂穴、曲点(曲池穴)。

肘部:曲点(曲池穴)、手三里穴、曲泽穴、尺泽穴。

腕部:环跳穴、髀关穴、风市穴。

膝部:犊鼻穴、梁丘穴、阳陵泉、委点(委中穴)。

踝部:昆仑穴、丘墟穴、解溪穴。

趾部:太冲穴、内庭穴、足临泣穴、涌泉穴。

治疗方法:
病人先静坐在≥9000伏高压静电电容电极软垫上15-20分钟后,用高压2000伏电子笔循经刺点上述脉点和穴道,每处刺点30-60秒钟,用泻法。

点穴的工作原理

点穴的工作原理

点穴的工作原理穴位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调理和治疗身体的各种疾病和不适症状。

这种疗法已经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发展完善,并逐渐被全球广泛认可和接受。

穴位疗法的原理主要包括经络系统、气血运行、神经调控、药物反应和心理影响等方面。

穴位疗法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归纳为三个方面:神经调节、血液循环和气血调理。

首先是神经调节作用。

人体穴位的分布主要在经络上,经络是人体内生物能流动的通道,通过经络的刺激,可以调整人体内各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活动。

具体来说,穴位的刺激可以刺激相应的神经末梢,进而传递刺激信号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对应的神经反射和调节反应。

这种神经反射作用可以通过改变神经系统的功能来影响相关的组织和器官,从而起到治疗和调理的作用。

其次是血液循环作用。

穴位的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和调节。

穴位周围的微血管受到刺激后,会引起血管扩张和收缩,从而改善血流状态。

这种改善的血流可以增强组织和器官的供血和氧气供应,加快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改善组织的营养供应和废物排泄,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此外,穴位疗法还可以通过调节内脏器官的血流,改善脏腑功能的失调,达到治疗和调理的目的。

最后是气血调理作用。

中医学认为,穴位是人体经络系统中气血流动的重要节点,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整气血的运行。

气血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们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穴位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气血的不平衡,比如在气虚症状中可以选择刺激具有益气作用的穴位来调节气血,或者在血瘀症状中可以选择刺激具有活血作用的穴位来改善气血循环。

通过调整气血的平衡,可以改善病症和不适状况,达到治疗和调理的目的。

穴位疗法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一些其他方面。

例如,穴位刺激会引起周围组织的局部改变,包括局部组织的免疫反应和药物反应等。

此外,穴位疗法还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刺激穴位常常伴随有舒适感和放松感,这对于减轻焦虑、改善心情、恢复身心平衡非常有益。

点穴治病法

点穴治病法
1始终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为医病原则再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体质疾病的性质等选用准确的穴位施行适度的手法
2每次施点穴位不可太多一般2-3次最多不超过4个穴点打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5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
3在患者精神不好或神经受刺激时不宜施术另外天气不好(如刮大风下大雨寒流等)或酒后都不宜施术
以上穴用补法每日施术一次
(7)翻胃吐酸主穴巨厥辅穴中脘不容备用穴足三里内庭
2呼吸系统疾病
(1)咳嗽不止主穴肺俞太源辅穴曲池颤中备用穴风池大椎合谷
(2)咳嗽痰多主穴丰隆颤中辅穴曲池列缺备用穴风门身柱
(3)咳嗽吐血主穴隔俞曲池辅穴大椎血海备用穴风门天突少海
(4)哮喘主穴天突合谷辅穴颤中备用穴鱼际
4点划法(即清法)
医者用中指先点按患者的有关穴位然后以食无名指辅助中指由血中点上推下滑3-5下再向左次向右横划两下此为1发其用力由中度到重度以指感触皮下肉层为度其速度由快到慢每分钟约点35-50发此法适于局部红肿疼痛热症疾患一般每1日施术1次7次为1个疗程中休3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以上4种点穴医病法是僧医长期艰苦实践的宝贵经验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绝非百点百效希望读者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用点穴法治病切记如下几点
8损伤致手足麻木不仁取肩髃合谷足三里风市三阴交
9损伤致半身不遂取手三里肩骨髃肩井百会环跳足三里阳陵泉行间
10损伤致鼻衄不止取上星委中涌泉照海
11损伤致全身僵直取合谷曲池涌泉阳陵泉承山委中
12损伤致不省人事取人中合谷百会大
13损伤致牙痛取下关医风合谷
14损伤致眼目失明取攒竹睛明光明
15损伤致小便出血取中极曲骨
(5)久咳不能入眠主穴天突隔俞辅穴百会风池合谷备用穴神门曲池肺俞

点穴手法的技巧

点穴手法的技巧

点穴手法的技巧
点穴手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压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理身体健康。

以下是点穴手法的一些技巧:
1. 手法要轻柔:使用指尖、指腹或手掌按压,力度要适中,不宜过激或过轻。

按压时要注意避免造成疼痛或损伤。

2. 瞄准穴位:掌握准确的穴位位置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中医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获取准确的穴位信息。

3. 基本动作:按压穴位时,可以轻轻揉动或旋转手指,也可以用指腹轻按、点按或用手掌按压。

按压时间一般为15-30秒,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

4. 注意顺序:按压穴位时,可按从上到下、从内向外、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可以根据体验选择适合的顺序。

5. 配合呼吸:按压穴位时,可以配合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促进放松。

6.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穴位反应有所不同,所以在按压穴位时要尊重个体差异,根据感觉调整力度和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点穴手法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去掌握。

为了
安全起见,建议在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点穴疗法。

点穴的详细操作方法

点穴的详细操作方法

点穴的详细操作方法点穴,又称穴位按摩,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它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有365个穴位,每个穴位都与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器官相对应,因此点穴可以通过调节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点穴的操作方法。

首先,要准确找到穴位。

穴位虽多,但并不是随意按摩就能达到治疗效果的,因此首先要对每个穴位的位置进行了解,一般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书籍或者请教专业的中医师来了解穴位的具体位置。

另外,穴位通常是身体表面的特定位置,可能是肌肉、韧带或者骨骼连接点上,因此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来准确找到穴位。

找到穴位后,要按摩穴位来产生疗效。

按摩的方法一般分为按压、揉捏、推拿和转动等。

按压是指用手指或拇指对穴位施加适当的力量,一般以缓慢、持久的方式来进行,持续约10-15秒钟。

揉捏是用手指或手掌对穴位进行揉动,力度适中,速度均匀。

推拿是用手掌或手指推动穴位,有节奏地进行按摩。

转动是以手指的旋转运动来按摩穴位,力度柔和,速度适中。

在按摩穴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保持手部的清洁,因为按摩时需要用手指或手掌接触人体,手部的清洁可以减少对身体的二次污染。

其次是按摩时要有节奏地进行,避免用力过大或者速度过快,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还要根据个体的情况来确定按摩的力度和时间,一般来说,孕妇、老年人、儿童等身体较弱的人群需要更加温和的按摩手法,而体质强壮的人则可以稍微用力一些。

另外,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

在中医理论中,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点穴按摩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穴位。

比如,头部的穴位适合治疗头痛、眩晕等头部疾病,而躯干和四肢的穴位则适合治疗相应的部位疾病。

另外还有一些全身性的穴位,比如足三里、合谷等,它们可以调节整个身体的气血运行,起到全面调理、保健的作用。

此外,按摩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也是需要注意的。

一般来说,按摩的频率可以根据疾病的轻重来控制,一天一次或两次是比较常见的频率。

什么是点穴术?

什么是点穴术?

什么是点穴术?点穴术,又称为穴位按摩疗法,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

它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和平衡体内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效果。

点穴术源自于中医学的经络理论,认为人体有365个穴位相互连接,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点穴术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运用。

一、点穴术的起源与发展1.古代医家对点穴术的论述古代医家《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点穴术的论述。

书中明确指出,“病从阳入,治病从阴出”,强调了人体经络的重要性。

2.民间医学的智慧点穴术作为一种民间传统医学,经过千百年来的沉淀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

通过积累和总结,点穴术逐渐演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向科学化发展。

二、点穴术的原理和效果1.经络学说与穴位选择点穴术是基于经络理论的治疗法门,主要通过按摩或刺激经络上的特定穴位来达到治疗效果。

根据具体的疾病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调节气血的运行,达到疏通经络、益气养血的目的。

2.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刺激穴位,点穴术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促进激素的分泌与调节,达到平衡体内各个系统的效果。

例如,刺激“关元”穴位可以平衡肾上腺分泌,改善睡眠质量。

3.促进血液循环点穴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微循环的功能,有助于营养物质的输送和代谢产物的排泄。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输出量,改善心脏供血,减轻心脏负担。

三、点穴术的常见应用1.缓解疼痛点穴术可用于缓解各类疼痛,如头痛、牙痛、腰酸背痛等。

通过按摩相应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达到止痛效果。

2.调理内脏点穴术可以通过刺激脏腑经络的相关穴位,调节内脏功能,促进消化、排泄等生理过程。

例如,刺激“足三里”穴位可以改善消化不良,促进胃肠蠕动。

3.增强免疫力点穴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运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

例如,刺激“大椎”穴位可以促进脑下垂体的分泌,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

循经点穴疗法

循经点穴疗法

循经点⽳疗法
循经点⽳疗法
1、⽤点⽳疗法,治疗⾼⾎压,常⽤脉点和⽳位:
百点(百会⽳)、内点(内关⽳)、风点(风池⽳)、曲点(曲池⽳)、⾜三⾥⽳、太冲⽳、太点(太阳⽳)、太溪⽳、中冲⽳、劳宫⽳、内点(外关⽳),⽿垂等。

2、⽤点⽳法治疗,脑⾎管意外后遗症,常⽤脉点和⽳道:
上肢瘫痪:肩髃、颈臂⽳、曲点(曲池⽳)、⼿三⾥、外关⽳、合点(合⾕⽳)。

下肢瘫痪:环跳⽳、风市⽳、梁丘⽳、⾜三⾥⽳、阳陵泉⽳、承⼭⽳、委点(委中⽳)、丘墟⽳等。

3、⽤点⽳法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脉点和⽳道:
颈部:天柱⽳、肩点(肩井⽳)、⼤点(⼤椎⽳)、后溪⽳等。

肩部:肩髃⽳、肩髎⽳、颈臂⽳、曲点(曲池⽳)。

肘部:曲点(曲池⽳)、⼿三⾥⽳、曲泽⽳、尺泽⽳。

腕部:环跳⽳、髀关⽳、风市⽳。

膝部:犊⿐⽳、梁丘⽳、阳陵泉、委点(委中⽳)。

踝部:昆仑⽳、丘墟⽳、解溪⽳。

趾部:太冲⽳、内庭⽳、⾜临泣⽳、涌泉⽳。

治疗⽅法:
病⼈先静坐在≥9000伏⾼压静电电容电极软垫上15-20分钟后,⽤⾼压2000伏电⼦笔循经刺点上述脉点和⽳道,每处刺点30-60秒钟,⽤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什么叫经络收放疗法?答:经络收放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指导,以“十二经络立世全”为理论核心。

它是一种物理手法的自然疗法,本疗法不吃药,不打针,不开刀,仅用手法施穴,根据自然大气〈天地元气〉与人体经络气血对人体的支配调节作用和人体经穴开、闭、阖、放的规律〈如:子午流注规律〉。

对各器官脏腑主属的木、土、火、金、水的特定穴位,根据病人身体的胖瘦、病情时间的长短,年纪的大小,施以不同的手法,(以手指不同旋转的方向在特定穴位上按压)。

使人体经络系统内部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发生转变,从而达到调整局部器官〈脏腑〉或机体阴阳的平衡,而获得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收放疗法,以收放为统帅,以收血、放血、移血、正骨为基本要领。

把人体为本的精、气、神分为日、月、星以应骨、皮、筋三类,收放骨血、皮血、筋血为依据,施以不同的手法,改善日、月、星全身之血的运行及功能,是治疗疾病调整阴阳的前提。

血行于脉道,经络源于脏腑,收放以五行分位定穴,调五行经络穴位气血、达脏腑而遍及全身,消除不良的病理因素,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达到阴平阳秘之动态致使阴阳平衡。

下辩机体之虚、实、寒、热。

谨察患者之老少强弱、胖瘦,详审病疾之轻重,采用收放不同的手法,〈多用金收、木放、火收、水放、土生长手法〉达到补泻、温凉固元效应,起到调血、活络、舒气、解滞、扶正之效用,根治由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不同疾病。

2、络收放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经络收放疗法是一种物理疗法。

它是通过手指,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恢复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地。

也就是说:经络收放疗法的“奥妙”就是通过独特的手法所产生的外力,在病人体表特定部位,或特定穴位上作功或者给一种冲量,这种功或冲量,是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结合自然界对机体经络系统的影响和病人机体生理状况,运用不同的手法技巧,这些功或冲量可以起到纠正解剖位置失常,恢复正常的机体生理解剖位置及功能。

或者说,可转换成其它各种能量或信息,通过机体经络系统渗透到机体内部各脏器和组织器官以改变其有关系统的能量或信息,以协调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即协调组织器官与机体正常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功能状态保持平衡。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实事上,作用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的力量,本身就是给机体信息的载体,通过机体经络系统向人体某一系统或器官里传入信号,从而影响机体内部某一系统或器官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不平衡,并促使趋于新的动态平衡,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状态。

一般可以分下列几个部分。

○1纠正解剖位置的失常:经络收放疗法的正常正骨手法,就是根据不同的关节错位、肌腱脱节情况,通过不同手法,直接加以整复。

○2调整气血,改变系统内功能:机体某一系统和某一经脉功能失调,发生了病理性反应,而导致该系统该经络出现病变征象。

也说明了这一系统或这一经络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转换的动态平衡被严重打破。

经络收放疗法,在机体局部或特定穴位上,施以不同的手法、调整了经络气血的运行,影响改变系统或经脉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病理反应,使之恢复新的动态平衡,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3信息调整:人体各个器官都具有特定的生物信息,这些生物信息承担着调节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联系。

这些联系的理论概念,中医学就是用经络理论来描述的。

当某脏腑发生病变时,与之相关的能量、物质、信息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些改变必然会影响整个系统及全身新陈代谢机能的平衡。

通过不同的手法,给机体的局部或特殊的穴位施以各种刺激或各种量力、冲量或按压,使之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的传导,达到某一特定的病变经脉或病变部位或病变的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部位或病变的脏器的功能达到调整复原的作用,恢复动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经络的概念是什么?答:经络是人体运行的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通上下的通路。

经和络组成经络系统,经是经脉,犹如途径,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其特点是纵行而分部较深,络是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分支,其特点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脉为里,而横者为络,络之列者孙”。

经络中的经气,来源于脏腑元气。

所以经气的虚实,取决于脏腑元气的盛衰。

五脏又分五色〈即:白、青、黑、红、黄〉又分五味〈辛、酸、咸、苦、甜〉五脏兼配六腑〈大肠、小肠、膀胱,胃、胆、三焦〉又将五脏、六腑分十二经,即五脏六腑包经〈心包〉合为三阴三阳,即所谓五运六气,经络收放即运用此理。

五脏六腑分十二经,即:手太阴肺经手三阴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阳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三阳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三阴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循环部分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坚者为经横者为络十二经脉称为“正经”。

奇经是说,有别于正经的一类经脉,共有八脉,所以叫做“奇经八脉”本法以收血、放血、正骨、移血为要领。

人身三家血为日、月、星〈即骨、筋、皮〉推行人身治疗疾病。

1、收骨血:能使左、右、上、下血液交换放骨血:能使全身血液上升2、收筋血:能使左、右、上、下血液交换放筋血:能使全身肌肉发育3、收皮血:能使全身血液调配放皮血:能使全身血液运转中医经络收放疗法:先以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定穴分位,表示五脏〈脾、心、肝、肺、肾〉五脏即又分五血俗称为全身之母。

1、收心血:能使肝血上升放心血:能使肺血下降2、收肝血:能使脾血下降放肝血:能使肺血上升3、收脾血:能使筋血调动放脾血:能使筋血下降4、收肺血:能使脾血上升放肺血:能使心血安定5、收肾血:能使脾血上升放肾血:能使肝血下降阴阳五行学说:万物的运行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阴阳属性相对的。

一是事物的阴阳属性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如一年四季的更换和昼夜的更替,就是最通常的例子。

二是任何一种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阴和阳两个方面,即阴的事物中有阴有阳,阳的事物中也有阳有阴。

如昼为阳,上午阳光逐渐充足,故为阳中之阳;下午阳光逐渐减弱,故为阳中之阴。

夜为阴,前半夜的夜色和寒气越来越深沉,故为阴中之阴;鸡鸣后,晨曦慢慢来临故为阴中之阳。

人体来说,表为阳,里为阴;在里的内脏本属阴,而其中五脏又属阴,六腑又属阳,由以上说明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如:事物现象的阴阳属性分类:人体部位、组织,功能活动的阴、阳属性分类:事物的生成变化以至消灭,都是由于事物内在联系的阴阳双方运动的结果。

至于构成阴阳双方的内在联系与运动的规律,古人通过观察和辩证思维,总结为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以及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一、阴阳对立: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

如:天与地,昼与夜,动与静,升与降,热与寒,脏与腑,气与血等等。

这种阴阳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并不是平平静静,各不相干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而是互相制约和互相斗争着的且通过斗争,以维持动态平衡。

但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双方动态出现失调,即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阴阳互根:阴阳互根,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

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

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的一方面而单独存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若一但严重到阴阳脱离的地步,则意味着生命终止。

三、阴阳消长:阴阳消长,是指事物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不是处于绝对静止的状态,而是为断地在运动变化,一直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恒动之中。

阴阳之间的消长关系,在一定限度内,保持着功态平衡,以维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和变化。

以一年四季为例,由春而夏,寒气渐减,温热月增,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秋至冬,热气递减,寒气日甚,是“阳消阴长”的过程。

如果任何一方,或者“消”得太过,或者“长”得太多,超过了正常限度,必然破坏了阴阳相对平衡而导致疾病的出现。

四、阴阳转化:阴阳转化,是指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即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

如:四季气候为例,寒来暑往,不断变更,冬寒至极,春暖必来;夏暑至盛,秋凉必至。

自然界寒热暑凉的更替,也正是阴阳转化的体现。

故:“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五行的基本概念内容: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木日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爱稼穑”是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

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正常平衡协调下的生长与发展。

因此,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五脏的生理特性:在临床上观察到肝有喜条达、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与春季草木萌芽生发的现象相类似,春季在五行属木,将肝归属于“木”;心有主血脉,推动是血温养全身的生理特点,与夏节天气炎热,万物生长的现象相类似,夏季在五行属火,故将心归属于“火”;脾气有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主源的生理特点,与长夏气候潮湿,万物茂盛的现象相类似,长夏在五行属土,故将脾归属于“土”;肺有喜清肃而主降的生理特点,与秋季气象清肃,万物收敛的现象相类似,秋季在五行属金,故将肺归属于“金”;肾有藏精而主水液的生理特点,与各季水寒冰冻,万物收藏的现象相类似,冬季在五行属水,故将肾归属于“水”。

相互资生的关系:肾精滋养肝血,使这保持充沛(水生木)肝藏血以济心,充养肝血,(木生火);心阳温脾,使这健运(火生土);脾化生水谷精微以养肺(土生金);肺同肃降,通调水道,助肾主水(金生水)。

相互制约的关系;肺气的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的升发太过(金克水);肝的疏泄作用,使脾之运化滞(木克土)脾对水液的运化转输,可制止肾水泛滥(土克水);肾阳上济心阴,以防止心阳亢盛(水克火);心阳的温煦。

可以制约肺气的清肃太过(火克金)。

一、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

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心:主血脉,主神明,主汗液,开窍于舌。

肝: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

脾:主运化,主流血,主肌肉、开窍于口。

肺:主气、司宣肃、调通水道、主毛皮,开窍于鼻肾:藏精、主水、主骨、主髓通脑、主纳气,开窍于耳。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

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计,以帮助饮食物的消化。

胃:功能是接受饮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

小肠:在胃初步消化后,向下传送到小肠,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液,残渣送入大肠。

大肠: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粪便。

膀胱:功能是贮藏和排泄尿液。

三焦:三焦是上、中、下焦的总称。

上焦指横膈以上肠腔部位,包括心,肺两个脏器,概括了呼吸和输布养料的功能;中焦指横膈以下至脐的上腹部位,包括脾、胃等脏器,概括了消化吸收,化生血液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