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

合集下载

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运用分析

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运用分析

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运用分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运用也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通过物联网技术,电力设备能够实现远程监测、智能诊断和预测维护,极大地提高了电力设备检修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分析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其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1. 远程监测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测。

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电力设备的温度、湿度、振动等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

监测中心可以实时监控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措施,从而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

2. 智能诊断物联网技术使得电力设备可以实现智能诊断功能。

通过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问题点,从而提出合理的维护建议。

而且,通过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自学习和优化,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3. 预测维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分析和智能诊断,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预测维护。

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长期跟踪和分析,可以预测设备的寿命和维护周期,从而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设备的突发故障,还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减少维护成本。

二、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未来发展趋势1. 多元化数据采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的种类和功能也将得到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发展。

传感器将能够采集更加全面和详细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为智能诊断和预测维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 自适应学习算法未来物联网技术将会应用更加智能的学习算法,使得电力设备可以实现自适应的学习和优化。

电力设备将能够根据不同的运行环境和负荷情况,自主调整运行参数,从而实现更加高效和安全的运行。

3. 大数据分析随着数据采集的不断增加,电力设备运行数据将会形成海量的大数据。

未来物联网技术将会应用更加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从而挖掘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问题点,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诊断和维护支持。

全寿命期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探析

全寿命期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探析

全寿命期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探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全寿命期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在讨论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详细介绍了全寿命期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功能模块分析,系统应用案例分析,系统优势与局限性分析以及系统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最后在总结了全寿命期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系统应用效果评价,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全寿命期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设备台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为未来系统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寿命期设备、台账管理系统、设计、实现、功能模块、应用案例、优势、局限性、未来发展、重要性、应用效果评价、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各行业的设备设施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尤其是在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方面的需求。

全寿命周期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过去,传统的设备台账管理多采用手工填写或简单的电子表格记录,存在着信息不及时、不全面、不方便查找和统计等问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寿命周期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出现填补了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实现了对设备信息的全面、实时、准确管理。

通过对全寿命周期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精度,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深入探索全寿命周期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各行业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全寿命期设备台账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以提高设备台账管理效率和精度,减少人为错误和信息丢失的风险,提升企业设备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通过开发该系统,可以实现设备信息的集中管理、实时更新和查询,提高设备台账的可视化和透明化,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还可以实现设备寿命周期信息的跟踪和分析,帮助企业合理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和预防维修方案,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浅析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浅析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浅析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摘要: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在电力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和意义,并探讨了其实践应用。

基于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了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践困境和解决方法,提出了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实践困境,解决方法正文:1. 概念和意义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针对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策略性管理方法。

其核心是将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和协调,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和降低资产管理成本。

在电力企业中,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电力供应质量和效能。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提高供应质量和效能。

通过有效规划和实施资产整合和升级计划,企业的资产利用率得到了提升,同时减少了系统停机维修时间,从而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2)降低电力企业成本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资产管理,企业能够有效控制资产管理成本。

全面了解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维修管理需求,通过降低资产维修成本和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3)优化电力企业资产结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能够协调企业各项资产规划和管理,提升企业投资效益。

通过对项目实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有效规避项目中潜在的风险和危机,降低项目管理成本,并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更多的有益信息。

2. 实践困境实践中,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面临着很多的困境。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料完备性差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因为信息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问题,资产管理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导致缺乏有效的决策支持和绩效评估。

(2)管理流程不完善部分企业管理流程不够科学、不够规范、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不高,难以实现资产的科学规划和维护。

(3)技术更新速度较慢在电力行业中,优质技术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

一些企业缺乏创新思维,难以及时调整资产配置,不能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智能运检管理融合研究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智能运检管理融合研究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智能运检管理融合研究摘要】国家电网公司于公司系统内全面建成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启了传统电网运检作业模式与信息通信技术结合的智能运检专业体系建设的管理创新,从专业领域优化公司业务管理模式,本文探究了资产全寿命同智能运检业务融合应用方向。

【关键词】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智能运检、应用场景1概述国家电网公司在系统内全面建成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成果。

目前,内外部经济环境不佳,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配电增量业务放开、输配电价改革措施等对公司经营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电网运检业务带来新的挑战。

公司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开启了传统电网运检作业模式与信息通信技术结合的智能运检专业体系建设的管理创新,从专业领域优化公司业务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2研究目标、思路、方法一是研究目标,以设备为核心,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与智能运检体系的融合,研究设备、人、财、信息等要素在多体系下的系统关联性,搭建多体系下数据共用,成果共享渠道,推进智能运检管理信息在项目立项、招标采购、设备评价、运行维护等环节的综合应用,实现多体系迭代完善,促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智能运检体系”同向同步”发展。

二是研究思路:应用资产全寿命周期“三流合一”的思想将实物流、价值流、信息流通过实物“ID”充分融入智能运检管理体系,以实现智能运检的流程优化及其信息在资产全寿命周期中贯通、共享,推进智能运检作业精益化,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智能运检同步发展。

三是研究方法:梳理智能运检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各环节业务协同点;规范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各阶段的业务信息,建立统一数据模型,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智能运检体系实现数据共享;提出资产全寿命与智能运检业务融合应用场景,推动资产管理水平更加精益化、科学化、智能化。

3主要研究内容3.1梳理关键业务协同点规划设计是电网资产管理的源头,规划设计阶段设备选型对后期设备运维检修成本、效率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将设备管理前置到设计阶段,通过建立设备统一技术标准体系、项目前期协同机制和开展大数据分析等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同智能运检管理业务在设备选型业务一体化融合,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选好设备”。

基于物联网的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策略

基于物联网的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策略
位 由大 写字母 组成 , 其它 每位 都 由 1 6 ( 0 ~F ) 进 制 数 表 示 , 这样保 证编 码 的完备性 , 如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将 固 定 资
产 分成 1 5类 , 这 样 一 次 分 类 用 1位 1 6进 制 数 就 能 全 部 表示 ; 厂 商 代 码 和 编 号 都 由 3位 1 6进 制 数 表 示 , 总
共 可 以表示 的 厂 商或 编 号数 有 1 6 。 个 ; 最 后 一 位 校 验
收 稿 日期 : 2 o 1 3 - 0 7 — 1 0
作者简介: 姚洪林 , 男, 浙 江 省 电 力公 司 电力 经 济 技 术 研 究 院 工程 师 ; 方靖宇 , 男, 浙 江 省 电力 公 司电 力 经 济 技 术研 究 院工 程 师 。
第 5期
2 0 1 3年 1 O月
华北 电力大 学学 报 ( 社会 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Ch i n a El e c t r i c P o we r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i a l S c i e n c e s )
电 力企 业 的 重要 战 略 之 一 是 资 产 的 全 寿 命 周 期 管 理 , 在 实施 过程 中要求 电力 子公 司能 够保 证 运 营 经 济性 及 成 本 投 入之 间的 综合 最 优 。实施 资 产 全 寿命 周 期管 理 是 新 形 势 下 实 现公 司 全 面 、 协调 、 可持续 发展的迫切需 要, 是 建 设 世
姚洪 林等 :基于 物联 网 的电 网资产 全寿命 周期 管 理策 略
有 非 授 权 人 员 经 过 门禁 时 系统 会 发 出 警 报 , 并 以 短 信

RFID技术在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应用模式探讨

RFID技术在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应用模式探讨

RFID技术在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应用模式探讨作者:盛献飞吴国威周辉竺为民来源:《物联网技术》2012年第12期摘要:为了配合电网企业建立RFID资产实物标识电子身份证系统,集成资产的实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实现账、卡、物相符一致,实现资产管理各阶段信息共享及开展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管理,同时也为了提高电网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文章总结了多年来在电网设备RFID实物标识实施的切身体会,对RFID在国内外电力电网设备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对RFID技术在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RFID技术;实物标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2)12-0028-04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in life cycle management model of powergrid assetsSHENG Xian-fei1, WU Guo-wei2, ZHOU Hui2, ZHU Wei-min3(1.Zhejiang Jinhua Power Bureau, Jinhua 321017, China; 2.Zhejing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 Hangzhou 310007, China;3.Zhejiang Remot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Ltd., Hangzhou 310009, China)Abstract: Power grid enterprises establish RFID-based electronic indentification card system for assets physical identification, which integrates assets physical flow, information flow and value stream, realizes the accordance of accounts, cards and things, realizes the sharing of each phase information of asset management and carries out assets total life cycle tracking management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modern management level of power grid equipments. The paper summarizes personal experience in implementing RFID physical identification for power grid equipments during these years, studies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power and power grid equipments at home and aborad,with the emphasis on RFID technology in network assets life cycle management model.Keywords: RFID technology; physical identification; life cycle asset management (LCAM)0 引言近年来,电网公司对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提出了具体的管理要求,不少电网公司积极开展了存量资产PMS、PM与AM数据间的联动对应,同时,将联动成果数据纳入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一体化平台”进行指标考核,但依旧存在着因资产变动造成数据质量下降的问题。

《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提供一份《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实施指南》,通过对电力资产的全寿命周期进行有效管理,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指南将详细介绍电力资产管理现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同时,文章还将探讨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并介绍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应用、风险管控策略建议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关键细节。

1.2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电力行业作为关键基础设施领域之一,正不断扩大其规模和重要性。

鉴于电力资产在电力生产和供应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合理有效地管理和维护这些资产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当前情况下,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

因此,本篇文章旨在提出一种全新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通过系统地规划、实施和监控各个阶段来保障电力资产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

1.3 目的与意义本文的目的是为电力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个清晰的实施指南,以帮助他们在电力资产管理过程中顺利应用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

通过了解电力资产管理现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以及领先技术的前瞻性发展趋势,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该体系。

此外,本文还旨在促进电力行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引入最新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风险管控策略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关键要素,读者将能够更好地评估和优化电力资产管理工作,并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本文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为电力行业构建高效的资产管理体系提供指导,并对该体系对于电力行业发展和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和展望。

2. 电力资产管理现状分析:2.1 电力资产管理概况: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当前的电力资产管理情况。

电力资产是指用于发电、输送和配电等电力行业运营所需的各种设备和设施。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电力资产管理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问题。

首先,传统的电力资产管理模式以固定周期为基础进行维护和更新,这种模式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电网企业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探析

电网企业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探析

电网企业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探析【摘要】配电设备是电网企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管理对于保障电网运行稳定与安全至关重要。

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全面管理配电设备的方法,它包括设备的设计、选购、安装、运行、维护、更新和报废等各个阶段。

本文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和意义入手,探讨了配电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分析了在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并介绍了一些方法和技术应用以应对这些挑战。

强调了电网企业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推动全寿命周期管理在电网企业中应用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未来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索,有助于提升电网企业配电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为电网运行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电网企业、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概念、意义、重要性、主要内容、挑战、方法、技术应用、必要性、推动、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电网企业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探析电网企业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指对配电设备从设计、采购、安装、运营到报废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以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一种管理模式。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配电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越来越受到电网企业的重视和关注。

在当前的电网企业中,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已经成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和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手段。

通过全面了解和掌握配电设备的生命周期信息,电网企业可以及时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和更新方案,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探讨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概念、意义、重要性、主要内容、挑战、方法与技术应用,以及电网企业在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对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探析,可以为电网企业实现设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及意义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种涵盖产品从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维护、退役和回收等各个阶段的管理方法。

关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

关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

关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推进,企业的资产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资产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资产管理方法往往只关注资产的单一环节,而忽略了资产的全生命周期。

资产面临着从采购、使用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而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则是将整个资产生命周期进行统一管理,使得企业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地管理和利用资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

1.2 研究意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全面管理资产的方法,对于组织管理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还可以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将资产管理延伸至整个资产生命周期,包括资产采购、维护、更新、处置等各个环节,以确保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始终处于最优状态,实现最大化价值。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资产管理的本质和原则,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精度。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把握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降低管理风险,提高管理效能。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还可以为组织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推动组织向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转型。

深入研究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意义重大,对于提升组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资产管理的定义与范围资产管理是指对企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和运用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对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更新和处置等方面的管理。

资产管理的范围涵盖了企业的全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

资产管理的定义可以分为资产的物资管理、金融管理和信息管理。

在物资管理中,资产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库存等物资进行管理,以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金融管理中,资产管理是指对企业的资金、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金融资产进行管理,以确保企业的资金运作良好。

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电网实物资产信息化管理

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电网实物资产信息化管理

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电网实物资产信息化管理摘要:近年来,为适应输配电价监管和国资监管要求,电网企业需要通过电网实物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带动经营效益的提升,需要持续夯实有效资产,确保实物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统一联动,账、卡、物动态一致;资产安全完整,资产效能最优;资产配置科学合理,公司整体效益最大。

电力企业的实物资产管理存在着庞大的管理体量和冗长的管理链条,在产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搭上信息化发展的快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电企业实物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广大从业者高度关注和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字:全寿命周期;电网实物资产;信息化一、实物资产管理与传统资产管理1.实物资产管理随着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日益现代化,资产管理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固定资产管理,而是将实物资产纳入资产管理的范围。

所谓的实物资产,就是指实物设备,其中,低值易耗品和原材料等属于其中。

针对此类资产进行资产管理,也可以被称为“全资产管理”。

而涉及到管理层级方面,这样的资产管理模式的应用,也有效拓展了财务会计核算层级中的价值管理,从而有利于构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实物管理系统。

而之所以称为全生命周期实物管理,就是将从物权获得一直到报废或处置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这个过程往往体现为物理形态消失和所有权转让。

在企业的整个业务管理系统中,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作为其中的典型系统,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为管理层人员提供一个操作平台,在这个平台的帮助下,实现对资产基础数据的采集,实现对资产业务数据的采集,实现对实物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2.传统资产管理传统资产管理的范围有限,固定资产管理是主要的管理项目,将低值易耗实物和设备都排除在管理范围内。

从管理层级来看,财务的价值管理是管理中的重心,从管理目标来看,希可以实现对资产和账务的宏观管理和控制。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资产管理归财务部门的责任,以ERP为主要管理手段,重视企业资源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最终实现对企业资源的全面一体化管理,对于实物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运行状态不做涉及。

基于移动物联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初探

基于移动物联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初探

基于移动物联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初探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大量关于固定资产寿命全周期的相关研究逐渐趋于成熟,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已经逐步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应用特性及方法,并逐步成为资产管理研究领域的重点关注及焦点。

本项研究拟根据电网企业及其固定资产的特点,借助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的应用,分析以陕西电网公司为例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资产管理中现存问题,提出并阐述基于移动物联技术完善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方法和应对措施,实现电网公司整体资源集中运作和有效管理,实现资产运营信息充分共享和实时反映,进而实现生产的协同作业、业务的精益运营和管理的辅助决策,使公司资源配置更优、内部控制力更强、管理效能和整体效益更高。

关键词:LCC,物联网,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本研究拟从对LCC(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论述出发,探讨LCAM(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LCC之间的统筹协调、综合平衡关系,围绕资产管理范围,研究建立涵盖所有资产管理活动的资产管理体系,确保资产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通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地调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企业资产管理现状,结合以RFID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手段,提出基于移动物联技术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框架,实现企业资产价值流、信息流、实物流的三流合一,为实现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信息贯通与质的飞跃提供理论和技术研究基础。

1 全寿命周期管理概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将资产管理从规划、立项、设计、采购、建造、运行维护到报废的资产整个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业务统筹考虑,以资产总体效益为出发点,寻求资产全寿命周期建设及使用的最佳方案,实现贯穿各个阶段的整体优化。

一般意义上的设备管理主要指设备在投用期间的运行维修管理,是为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而进行的维修管理,是对设各的技术性能进行管理。

资产管理是以提高资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实际上是包括设备技术管理和财务管理在内的设备综合管理。

浅谈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能表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

浅谈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能表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

电能表管理水平。 国家电网是管理范围较大的企业,
有大量的资产使用部门不是集中在一个 地区,而是分散在全国各地,覆盖范围 非常广泛,结构也相对复杂。国家电网 资产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变电所设 备、输电线路、电能计量装置和通信设 备,还包括配电线路以及自动化设备等 等。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实时变化的 数据进行解读,且准确反映这些资产的 使用状态,导致国家电网的资产管理存 在一定的难度。
引言:智能电能表的运行质量直接关乎到国家电网的经 济效益。在国家电网智能电能表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包括智 能电能表的购置环节、检定环节、库存环节、运维环节以及 报废环节等,按照相关规范执行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
一、国家电网的智能电能表全寿命周期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国家电网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智能电能表
进行收集检测模块,记为步骤二;然后进行数据处理机控制运算模 块,记为步骤三;最后进行控制命令发送及检测模块,记为步骤 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动化设备中使用的是
PIC16F887控制芯片,该芯片外设资源丰富有利于模块的扩展,不 仅能够完成温棚环境的检测、温棚内环境数据的收集,还可以对温 棚内的环境进行自动调节,性价比高,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此 外,单片机结合控制期间构成的测量器件,不仅可以起到测量环境 的作用,还使得整个设备通信更加灵活、更加简洁可靠。该设备的 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两者是分开的,不仅可以实现远距离的通信, 而且使得用户的统一管理更加方便高效。
是国家电网常见的固定资产之一,但在国家电网智能电能表 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存在着部分帐、卡、物不符,管理不 够科学、不够严格等问题。这给国家电网智能电能表全寿命 周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技术应运而生,通过物联网技术,国家电网可以开发 一套智能电能表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提高各个环节的智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
中间件是位于平台(硬件和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的通 用服务,如图 3 所示,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 议。 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它们可以有符合接 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
图 3 中间件框架
3 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层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大 致分为 3 层结构: 数据采集层、 信息传输层和应用中心 层 。 数 据 采 集 层 由 各 种 传 感 器 和 RFID 标 签 组 成 ,数 据 采 集层是实现该系统的基础; 信息传层将建立在现有的 移 动 通 信 网 和 互 联 网 基 础 上 ,将 RFID 采 集 信 息 和 传 感 数 据上传至数据中心; 应用中心层利用经过分析处理过的 感知数据和标识信息,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 系统 3 层结构如图 4 所示。
(2)信息传输层 物联网的网络层将建立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和电力 通信网基础上。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 RFID 标签与移动通信 网和互联网相连,将资产标识信息和采集到的传感数据通 过可信网关接入传输层上传到电力资产管理中心数据库。 (3)应用中心层 物联网应用中心层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标识感知数据,全 面实现对各区域电力资产设备信息的查询、维护和处理,通过资 产管理平台的信息显示、统计、查询、分析,能直观地给出设备状
(1)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主要由各种 RFID 标签、 各种传感器和接
568
入 网 关 组 成 ,包 括 数 据 接 入 网 关 之 前 RFID 网 络 和 传 感 器 网 络 ,RFID 标 签 张 贴 安 装 在 电 力 资 产 设 备 上 用 来 标 识 电 力资产信息,而传感器安装在重要的电力设备上用来感知 重要设备全生命状态数据(温度、湿度、图像)等,组网传递 到上层网关接入点,由网关将收集到的识别感知信息通过 网络层提交到后台处理。 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 础 ,RFID 技 术 、传 感 技 术 、短 距 离 无 线 通 信 技 术 和 长 距 离 无线通信技术都是本系统感知层涉及的主要技术。

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是电网运营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资产信息化建设不足、管理精细化程度低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加强资产信息化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及加强资产风险管理。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的水平,确保资产的全寿命周期得到有效管理和保障。

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电网企业提升资产价值、延长资产寿命、减少运营成本并提高安全性。

只有通过有效管理和保障电网企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才能确保电网运营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网企业、资产管理、全寿命周期、问题、对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风险管理、重要性、有效管理、保障1. 引言1.1 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电网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拥有大量的资产,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设备等。

而这些资产的管理对于电网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

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产信息不完善、管理体系不健全、精细化管理不到位等。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电网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制定明确的资产管理政策和流程,建立完善的资产台账等。

加强资产信息化建设也是关键所在。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资产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实时监控。

实施精细化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团队,加强资产巡检和维护,确保资产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加强资产风险管理也是关键之举。

通过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资产风险,保障电网企业资产的安全运行。

以上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水平,确保资产的安全运行和持续发展。

也能有效管理和保障电网企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运用

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运用

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运用【摘要】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规划阶段,需明确项目目标和需求,制定可行的计划。

实施阶段要严格控制进度和成本,保证质量。

运营阶段要保持设备正常运行,确保项目效益。

结束阶段需做好交接和结算工作。

这些方法的优势在于提高项目效率和管理水平,但也面临挑战,如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学习经验教训。

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未来项目提供宝贵的经验积累。

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不仅影响项目进展,也对电力行业未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规划阶段、实施阶段、运营阶段、结束阶段、优势、挑战、重要性、发展、经验、教训1. 引言1.1 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运用概述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整体规划、统一管理和全程监控,实现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在项目规划、实施、运营和结束阶段更加有效地进行协调和管理,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益。

1. 在项目规划阶段,通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目标,明确项目的需求和资源分配,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量完成。

2. 在项目实施阶段,通过精细的项目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3. 在项目运营阶段,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营体系和维护机制,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并持续发展。

4. 在项目结束阶段,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和改进管理方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

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使项目团队全面了解项目的需求和目标,有效协调各个阶段的工作,减少管理漏洞和风险,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益。

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的挑战在于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力,同时需要项目经理具备更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才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实现全面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也在发生改变。

电力企业属于资产分散型企业,资产使用部门多,使用地点范围大,结构分类复杂,覆盖面大。

现阶段,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还处于非常落后的水平,经常出现帐、卡、物的不统一的情况,对资产在采购、投运、转资、检修、调拨、报废等各个管理环节缺乏有效的管控,这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可靠性、安全性约束条件下,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已成为电网企业的当务之急,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这些困难。

为了提高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本研究利用物联网中的RFID技术,结合计算机、无线网络通讯、智能终端和软件系统等先进技术,秉承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以电力资产中的电能表为研究对象,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使得其在采购、出入库、盘点、运行、维修以及报废等阶段能够实现智能化监管,实现人、帐、卡、物的统一,帮助电网企业实现设备从采购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真正实现资产管理工作无纸化和无址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为企业投资决策、资产合理调配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同时,提高电网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物联网技术和传统电力资产管理的研究现状,还指出了电能表资产管理的不足,引出了RFID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其次,探讨并研究电能表资产管理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功能需求。

再次,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着重分析了RFID中间件和数据库同步设计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然后,从系统的设计原则、开发运行环境、总体结构设计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系统设计方案。

最后是系统具体实现及研究成果分析,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工程资产全周期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工程资产全周期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工程资产全周期管理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工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电网企业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为进一步加强电力工程资产全周期管理,提高资产标准化、精益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以电网行业为契机,大力推进无处不在的电力物联网管理体系建设,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初步构建了适应普适电力物联网建设和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和方法体系,有效提高了工程项目的全周期资产价值管理水平,成为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资产管理领域的研究方向。

本文主要分析了物联网电力工程资产的全周期管理。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力工程;资产全周期;管理1电力工程资产全周期管理的必要性推进全过程管理的必然选择。

在传统的职能导向管理下,各部门注重各自领域的优势,独立有序地开展工作。

由于工作范围不同,缺乏沟通和信息交流,难以实现统一的目标。

公司各部门围绕企业资产战略和总体目标,协同开展业务活动。

通过对资产管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部门具体目标与公司资产战略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层级关系和上下关系。

它有助于管理的全过程。

公司可以根据进展情况定位到一定阶段,了解战略实施的进展情况,根据计划及时调整和控制偏差,使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业务环节和企业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战略和总体目标完成;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基础。

由于国家电网的资产所有权性质,电力公司属于公用事业,是资产密集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

为了稳定可靠地发展,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电网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资产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了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促进了电网公司经营能力的提高和企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2基于泛在物联网的全周期项目资产管理解决方案2.1增量资产2.1.1业务解决方案在策划阶段,甲方项目经理部和设计单位配合完成初步设计和项目物资采购计划的提交。

初步设计包括建设工程图纸设计、工程建设所需设备材料清单及有关设计资料。

设备材料清单应标明设备材料的相应设计编号和RFID码,其中设计单位应使用甲方的RFID码生成系统,以匹配设计图纸中的最终设备。

国网电力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项目

国网电力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项目

国网滨州供电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技术规范书(0635-300009250-00001)目录第一章投标须知 (3)1.1 对于标书 (3)1.2 产品说明 (3)1.3 服务能力说明 (4)1.4 技术投标文件的写作要求 (4)第二章总体要求 (5)2.1 应答要求 (5)2.2 项目要求 (5)第三章工作任务 (6)3.1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深化应用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建立 (6)3.2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标准解读 (7)3.3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7)3.4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和计划制定 (8)3.5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策略实施细则制定 (8)3.6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风险管控机制强化 (9)3.7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运转自评价 (9)3.8 强化实物资产基础信息管理 (9)3.9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记录梳理 (10)第四章维护与服务要求 (10)第五章培训 (10)5.1 培训目的及要求 (10)5.2 培训方式 (11)5.3 培训内容 (11)第六章项目管理要求 (11)6.1 组织机构 (12)6.2 需求变更 (12)6.3 进度管理 (12)6.4 质量管理 (13)6.5 沟通管理 (13)6.6 风险管理 (13)6.7 交付成果 (13)6.8 项目验收 (14)第七章信息保密要求 (14)7.1 信息保密要求 (14)7.2 保密信息具体要求 (15)附件一:服务能力说明 (18)附件二:投标人实施案例 (18)附件三:技术偏差表 (19)附件四:项目成员简历 (19)第一章投标须知投标人应当认真阅读以下每一部分所对应的内容和相关附件问题清单,并且按照问题的顺序予以回答, 以免造成投标失败。

对于没有提及的问题,投标人如果觉得有必要说明,请在技术应答文件中一并提供相关信息。

1.1 对于标书投标人应提供招标文件要求的完整系统和服务支持, 投标人必须按本技术规范书的顺序对各章的每一项给予回答。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动力电池全寿命周期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动力电池全寿命周期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动力电池全寿命周期管理蔡子龙;束洪春【摘要】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影响,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但电动汽车商业模式不确定、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电池成本过高等问题,使得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缓慢.只有电动汽车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比功能接近的燃油汽车低,电动汽车才有市场竞争力.动力电池成本在电动汽车全寿命周期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种“换电+电池租赁+基于物联网的动力电池全寿命周期管理+电池专业维护”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研究了换电模式下基于不同场景对动力电池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方法,探讨了电动汽车采用该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和前景.【期刊名称】《电源技术》【年(卷),期】2015(039)003【总页数】5页(P627-630,643)【关键词】电动汽车;物联网;全寿命周期管理;动力电池;位置服务【作者】蔡子龙;束洪春【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当前,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的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然而,受购车成本和电池成本高、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路径不明确以及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惯性等因素影响,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并不如人意。

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相比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功能,只有当电动汽车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低于燃油汽车时,才具备大规模商业运行的可能。

对于不包括动力电池的裸车,其购买成本和功能相近的燃油汽车相差不大,两者的区别主要在持有成本和使用费用的差异上,尤其是动力电池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国内外学者对电动汽车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选址规划和定容[1-2]、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选址的评价[3]、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与配电网的协调规划问题[4-5]以及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6-8]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发行子系统是固定资产在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 的起点,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新增资产加装写入物资信息的 电子标签,完成物资在系统中的信息标识。
识别采集子系统在整个重系统中起支撑作用,其主要 是通过 RFID 固定式读 写 器 与 RFID 手 持 设 备 完 成 固 定 物 质在管理过程中各个操作环节的标识数据信息采集,通过 各种传感器完成对重要电力设备生命状态监测感知数据 采集,最后利用传输技术将标识感知数据上传至各个资产 管理数据中心,支撑系统运行。
2012 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
况的辅助判断,利用数据挖掘、信息融合等技术实现对数据联合 处理、综合判断等功能,建立 RFID 电力资产设备管理系统,实现 对各区域电力资产设备、资源、运行状况的全面监控与管理。
4 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利用 RFID 技术、传感技术和中间件技术实现对电力资产的智能化 管理, 感知层产生的大量电力资产管理业务数据和电力资产 动态数据又将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 本系统不仅充分考虑 了与现有系统的融合, 支持与现有系统中电力资产数据相互 导入导出, 而且通过预留接口的方式实现与下一阶段的一体 化业务支撑平台进行信息整合功能, 对以后整合生产流程系 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从而不需 要完全改变现有电力资产管理的模式,只是利用信息化技术, 借助于科技手段,对电力资产设备运行维护进行规范化、制度 化、 科学化和信息化的管理, 从而提高电力资产设备的利用 率、完好率,减低电网运行成本。 系统设计方案如图 5 所示。
2012 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
Hale Waihona Puke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
摘要
苏 斓,张 庚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192)
传统的电力资产管理经常存在账、卡、物不一致的现象,而且存在资产管理难度大、统计出错率高 等问题。 本文利用 RFID 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中间件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提出了一种 电力资产全寿 命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对固定资产的采购、领用、维修、折旧等各个环节数据快速准确的采 集,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固定资产的实时状态信息。 为公司电力资产全寿命管理系统建设提 供参考。
图 4 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 3 层结构
图 5 基 于 RFID 技 术 的 电 力 资 产 全 寿 命 周 期 管 理 系 统 设 计 方 案 569
2012 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
本系统采用 C/S+B/S 结构设计,可实现企业内部业 务系统的统一协调,便于总部大量数据的集中储存和查 询,系统运行速度和准确率较高,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 为管理人员提供实时查询和远程操作。 该系统由电力资 产 数 据 管 理 中 心 、RFID 标 签 发 行 子 系 统 和 RFID 标 签 识 别采集子系统组成,这几个系统互相联系共同实现对固 定资产的采购、领用、维修、折旧等各个环节数据快速准 确的采集,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固定资产的实时状 态信息。
参考文献
1 陈巍.光纤量子密钥分配的实验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 2008
2 权东晓. 量子通信协议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3 李健军.单光子源和单光子探测器研究进展.量子电学报,
2006(6):766~770 4 姚立.量子光通信中单光子探测器的研究. 光通信技术,2006(1) 5 张骏, 李有梅. 一种无纠缠态的量子秘密共享协议. 电信科学,
中间件(middle ware)是一种可以接收应用软件端发出的 请求、面向消息的、对一个或者多个读写器发起操作并接收处 理后向应用软件返回结果数据的特殊化软件。 中间件在 RFID 应用中除了可以屏蔽底层硬件带来的多种业务场景、 硬件接 口、适用标准造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中间件的内存数据 库还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读写器的读写器事件进行过滤、聚合 和计算,抽象出对应用软件有意义的业务逻辑信息构成业务事 件,以满足来自多个客户端的检索、发布/订阅和控制请求[5]。
其中电力资产数据管理中心是整个资产管理系统的 业务核心,主要完成以下 3 个方面的功能。
· 实现对电力资产设备的管理, 主要包括系统管理、 数据维护、采购管理、资产盘点、领用退还、维修报 废、智能巡检、资产折旧、信息查询等。
· 提供第三方应用接口, 实现与现有系统的融合,支 持与现有系统中电力资产数据交互。
(1)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主要由各种 RFID 标签、 各种传感器和接
568
入 网 关 组 成 ,包 括 数 据 接 入 网 关 之 前 RFID 网 络 和 传 感 器 网 络 ,RFID 标 签 张 贴 安 装 在 电 力 资 产 设 备 上 用 来 标 识 电 力资产信息,而传感器安装在重要的电力设备上用来感知 重要设备全生命状态数据(温度、湿度、图像)等,组网传递 到上层网关接入点,由网关将收集到的识别感知信息通过 网络层提交到后台处理。 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 础 ,RFID 技 术 、传 感 技 术 、短 距 离 无 线 通 信 技 术 和 长 距 离 无线通信技术都是本系统感知层涉及的主要技术。
关键词 电力资产管理;RFID 技术;资产全寿命管理;设备管理
1 概述
资产管理是贯穿于资产全寿命周期整个过程,良好的 资产管理模式可以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可靠的信 息,提高管理者的决策的准确性。 目前电网企业的管理模 式仍然以各部门自制为主,各部门之间对于资产管理的目 标不同,部门间存在壁垒,使资产在其全寿命周期的规划、 设计、基建、采购、运行、维护、报废过程中无法得到全过程 的跟踪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的管理要求不一致,导致各 类资产信息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异,账卡物一致性差,联动 机制基本不存在,呈现出相对混乱的局面,这种情况非常 不 利 于 资 产 的 全 寿 命 周 期 管 理[1],本 文 利 用 RFID 技 术 、传
5 结束语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利 用 RFID 技术、 传感技术和中间件技术实现对资产设备全 生命周期管理、资产状态实时监测、设备的智能巡检等方 面的智能化管理,本系统数据采集层产生的大量电力资产 管理业务数据和电力资产动态数据还将为管理者提供辅 助决策;从而建立了电力资产设备全过程闭环管理工作机 制,本系统不仅充分考虑了与现有业务系统的融合,支持 与现有系统中电力资产数据相互交互;而且通过预留标准 接口的方式考虑了下一阶段与可能建立的辅助决策系统、 支撑技术系统和设备可靠性管理和风险预警系统等的融 合,这种方式为异构系统的整合提供了条件。
· 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电力资产业务数据库与电 力资产动态数据库为辅助决策系统、支撑技术系统 和设备可靠性管理和风险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支持数据导入,为异构系统的整合奠定基础。
辅助决策系统处于电力资产管理的前期环节,在电网 规划、项目可研、招标采购等关键环节中,探索建立电力资 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各层模型,各模型间紧密衔接,环环相 扣,并根据后期数据反馈修正,为资产全寿命周期科学决 策提供支撑;以可研环节为重点,强化各部门的信息交流 与业务协同。
参考文献
1 廉小亲,翁贻方,张晓力等,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物流自动化管 理系统.微计算机 信息,2006(15):137~138
2 孟 晓 明.基 于 RFID 的 物 流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模 型 研 究 . 微 计 算 机 信 息 ,2006(17)
3 周 晓 光 等 . 射 频 识 别 (RFID) 技 术 原 理 与 应 用 实 例 . 北 京 : 人 民 邮 电 出 版 社 ,2006
感器技术和中间件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对电力资产的 全寿命周期管理。
2 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关键技术
2.1 RFID 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无 线 射 频 识 别 ) 是
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Harry Stockman 在 1948 年 10 月 首 次 提 出 ,它 通 过 射 频 信 号 自 动 识 别 目 标 对 象 并 获 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 技 术主要应用在电力系统资产管理、物流控制系统、定位系统、电 子物品监视、运动计时、汽车防盗、动物管理、身份证及护照、商 品防伪等领域。 RFID 系统通常由 4 部分组成:RFID 标签(tag),
2012,28(1):109~112 6 张 骏. 一 种 基 于 EPR 纠 缠 态 的 量 子 代 理 签 名 方 案. 电 信 科 学 ,
2012,28(11):92~97 (收 稿 日 期 :2012-11-10 )
567
2012 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 图 1 基 本 的 RFID 系 统 组 成
技术支撑系统利用电力资产动态感知数据结合电力
设备的基础技术研究,完成对设备的风险评估、状态诊断 和寿命评估及延长等建设策略,为实施科学合理的资产运 行维护管理提供支持;为加强设备入网检测试验能力建设 奠定基础,为二次设备采购运维管理提供支持。
设备可靠性管理和风险预警系统利用运行设备生命 状态感知采集数据,可以完成对设备故障库的建立,记录、 统计和分析单台设备或一类设备相同故障部位的故障,辅 助进行故障趋势与因果分析。
7 罗 富 华. 构 建 通 信 企 业 的 RFID 固 资 管 理 系 统.广 东 通 信 技 术 , 2009(9) (收 稿 日 期 :2012-11-15)
(2)信息传输层 物联网的网络层将建立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和电力 通信网基础上。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 RFID 标签与移动通信 网和互联网相连,将资产标识信息和采集到的传感数据通 过可信网关接入传输层上传到电力资产管理中心数据库。 (3)应用中心层 物联网应用中心层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标识感知数据,全 面实现对各区域电力资产设备信息的查询、维护和处理,通过资 产管理平台的信息显示、统计、查询、分析,能直观地给出设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