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小学课文《草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5篇)《草原》第二课时篇1【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坚持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我鼓励学生课前反复阅读文本内容,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与感悟,也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与推敲,在书中做批注,让学生初次走近草原。
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和自己摆在平等的位置上,为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学生在反复阅读、自主感悟、想象力充分展开以及深入细致地品词析句的过程中,融感悟、诵读、想象于一体,更能够入情入境,充分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
学生结合音乐视频、图片等形象资料了解草原的特点,并学习作者的巧妙的表达和细心的观察等方法,充分体现语文课堂的工具性。
课堂设计力求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贯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在生生、师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简析】本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能个善舞,热情好客。
全篇课文语言通畅易懂,对场面的描写富有激qing,细腻贴切,把民族真情融入其中,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本课精读中的重点难点都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情境中展开想象,产生意境,从而感受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所以,教学中,我设计了大量的草原图片以及两次音乐视频的播放,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带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活跃课堂氛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读写并理解“渲染、翠色欲流、奇丽、柔美、茫茫”等词语。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在感情诵读、展开想象、自主感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领悟语言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抓住草原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情境中展开想象,感情诵读,产生意境,感受蒙古草原的美丽。
【教具准备】音乐视频、幻灯片。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以讲促读,自主感悟,展开想象。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4篇)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4篇)《草原》第二课时篇1.《草原》+练习+说课设计.支玉恒教学实录——《草原》.草原1草原(a、b案)第五单元备课《草原》、《珍珠鸟》、《零点降生的女孩》、《母爱》及练习五。
【教学要求】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3、品读,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受到语言美的感染。
【教学难点】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谈话法。
【学生学法】合作探究、讨论法、朗读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这么动听的歌,这么美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3、今天让我们跟老舍爷爷一起去领略大草原的风情。
板书课题:草原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
2、思考:哪一段是写草原风光,哪几段是写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三、学习草原风光部分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2、交流反馈,品读佳句,朗读指导:课件图片欣赏,生想象。
⑴品读佳句:重点体会和想象以下词句:草原的天空可爱。
天底下整体一碧千里。
羊群似一朵朵白色的大花。
小丘线条柔美。
⑵看到这样的情景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用你喜欢的方式赞美一下草原:唱歌,自己做诗,赞美的话。
3、配乐朗颂第一自然段。
4、小结:大草原的景色真美!四、学习蒙古人的热情好客部分1、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朗读,找重点词句,表演。
思考:课文中的哪些场面,地方体现了蒙古人的热情好客?2、交流反馈,品读佳句体会:“远迎”一段中重点理解“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草原》第二教时教案(共5篇)
《草原》第二教时教案(共5篇)第一篇:《草原》第二教时教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1、草原(第二教时)使用范围: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作者:单位:撰稿时间:=设计理念:1.在教学辅助手段上,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通过展示美丽的草原风光、介绍草原情况等,让学生比较全面、直观地了解蒙古族的地理位置、大致风光和民俗民风,使学生产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为课文的理解打下基础。
2.以读为主,读思结合,读中悟情。
本文语句优美,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草原的深深情谊。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并在朗读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草原主人的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3.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
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是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这样优美的语句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读成诵。
=教材赏析:小学语文教材精选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语文教师在教导这些名著佳篇时,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语言文学美和蕴含的道德情操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从而陶冶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
《草原》就是这样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
他把自己第一次见到草原的真情实感告诉读者。
他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热情好客,歌颂了民族大团结。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理解美,天很美,抓住“蓝”;地很美,抓住一碧千里的“碧”字。
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碧”的语句,仔细品味。
“平地是绿的,小丘是绿的”,“无边的绿毯”上羊群还为它“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加上那些“线条柔美”的小丘,就像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作者被这美境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从而产生了“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诗”的感受。
读到这里,师生都被这美境打动,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美境的形象,体会到作者的神妙之笔,达到与作者感受同步,产生共鸣。
《草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表达的情感。
3、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歌曲、图片等),感受草原的美。
2、采用读悟相结合的方法,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四、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利用百度搜索相关教学资源,制作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重温草原的风光美。
1、导入: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大草原,草原旖旎的风光不仅让作者陶醉,也让我们读者陶醉了,同学们还想重温这美丽的风光吗2、欣赏草原风光旖旎的视频。
引导学生在图片欣赏中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朗读品析,感受草原的“辽阔”美、“寂静”美。
1、引语:草原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草原的美也远远不止我们在图片中所看到的这些,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第二自然段,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草原的美2、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辽阔”美。
*PPT出示句子:“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①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草原非常辽阔。
)②指导学生理解“洒脱”。
*“洒脱”可以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从那里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③指导朗读句子,读出草原的辽阔美。
4、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寂静”美。
*PPT出示:“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草原》第二课时教课方案4【教课要求】1、有感情的朗诵课文,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遇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培育学生爱美的情味。
3、品读,累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课要点】1、让学生经过语言文字睁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动情形。
2、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累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遇到语言美的感染。
【教课难点】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遇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培育学生爱美的情味。
【教课方法】创建情境法、讲话法。
【学生学法】合作研究、议论法、朗诵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播放歌曲《漂亮的草原我的家》。
2、这么悦耳的歌,这么美的画面,你有什么感觉?3、今日让我们跟老舍爷爷一同去领会大草原的风情。
板书课题:草原二、整体感知,认识课文1、迅速阅读课文。
2、思虑:哪一段是写草原风光,哪几段是写蒙先人的热忱好客?三、学习草原风光部分1、自由朗诵第一自然段,思虑:作者按什么次序写了草原的哪些光景,都有什么特色?2、沟通反应,品读佳句,朗诵指导:课件图片赏识,生想象。
⑴ 品读佳句:要点领会和想象以下词句:草原的天空可爱。
天底下整体一碧千里。
羊群似一朵朵白色的大花。
小丘线条柔美。
⑵ 看到这样的情形作者有什么样的感觉?用你喜爱的方式赞叹一下草原:唱歌,自己做诗,赞叹的话。
3、配乐朗颂第一自然段。
4、小结:大草原的风景真美!四、学习蒙先人的热忱好客部分1、小组合作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朗诵,找要点词句,表演。
思虑:课文中的哪些场面,地方表现了蒙先人的热忱好客?2、沟通反应,品读佳句领会:“远迎” 一段中要点理解“到达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带路” 。
“相见”一段要点理解“也不知是谁的手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一样民族团结互帮” 。
“招待”一段要点理解“谁都有礼貌不拘束” ;“歌声仿佛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会意浅笑” 。
《草原》精选教案(第二课时)
(2)从丰富的民族节目体会主人的真挚。
(3)从真挚的回敬体会客人的真诚。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全方位、多角度体会课文所表
达的情感。
(一)结合全文,深入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
6 分钟
三、关 联生 活,深 化理解
阳”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二)和同学交流自己与人惜别的经历。 1.结合课文内容,回忆与人惜别的经历。 2.和同学交流分别时的情景和当时的感受。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在新知旧知之间建立关
联。
1/2
(一)自学提示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
到了“蒙汉情深”?
1.默读课文第 2~5 自然段。
11 分钟
二、学 习第 2~ 5 自然 段,体 会“蒙
汉情 深”
2.圈画相关词句。 3.简单批注。 (二)班级交流 1.走进“喜迎远客图”,感受“蒙汉情深”。 (1)从盛装的打扮、人数规模等等,体会主人的热情好客。 (2)从急切的心情,体会客人的真诚。 2.走进“主客联欢图”,感受“蒙汉情深”。 (1)从美食款待体会主人的热情好客。
解,培养由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习惯。
1 分钟
四、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置作业 2.小练笔:写一写生活中你与人惜别的经历(选做)。
2/2
《草原》名师教案(第二课时)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草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句和结合生活经历想开去,深刻体会“蒙汉情深”。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句和结合生活经历想开去,深刻体会“蒙汉情深”。
《草原》第二课时教案
《草原》第二课时教课方案一、说教材《草原》这篇接见记是有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自的经历和感觉记述了他第一次接见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漂亮风景以及遇到蒙古族同胞热忱欢迎的情形。
作者经过对草原风景美和人情美的不停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感情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足表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善的大家庭。
这篇课文的教课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觉草原风景美、人情美,遇到民族团结友善感情的熏陶。
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是感情朗诵的极好素材。
经过感情朗诵的训练能够深入对文章表达感情的领会。
所以,第二个教课目的确立为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悟、累积优美的语言,培育学生的审美情味。
频频地、有感情的朗诵,也是这篇课文的教课要点。
经过突出要点借以打破教课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夕阳!”的深刻含义。
在确立了教课目的和重难点以后,我将此文教课课时安排为两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师生一同解决了为数许多的生字,读熟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是着力表现草原的“风景美、人情美”。
这里我向大家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课。
下边,我就说说自己的教法与学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要点,打破难点,解决疑点,我让学生先边看录像边听诵,经过直观的画面再现场景,唤起了学生对美的神往和求知的盼望,这样既缩短了学生的生活距离,又为认识草原的辽阔、秀美,蒙先人的热忱好客之特色供给了直观的视听感觉,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拓展思想,更深层次地领会美的境界,美的人情,最后“瓜熟蒂落”,轻松地打破了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夕阳!”的深刻含义,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育,实现整个教课目的。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该以老师的剖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踊跃的思想和感情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虑,遇到感情熏陶,获取思想启示,享受审美乐趣。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篇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的】认识草原特点,提高认识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要求】1、学会字词,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2、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点】认识草原特点,体会民族感情。
【教学难点】1、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体会第2—5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以情贯穿,保持作者感情的连续性。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课文第1段;第二课时教学课文第2—5段。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2幅。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9,草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谈一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与体会。
三、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了解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了解草原“天”的特点,理解草原的天为什么比别处的天“更可爱”,体会作者激动的感情。
2、了解草原的特点,抓住“一碧千里”带动全段的学习。
3、体会作者感情。
4、理解“骏马”、“大牛”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思考:作者在去牧业公社的途中,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结合“洒脱”、“怎么走都可以”及“河”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2、理解“欢迎远客”这层文字,结合“彩虹”“欢呼”句理解。
体会主人的热情好客。
3、结合汽车“飞”与“走”的不同描写,深入体会作者心情的激动。
二、学习课文第3—5段。
1、第三段:结合“热乎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等语句,体会主人的热情,客人的动情。
2、第四段:结合蒙民的招待物品及人们的表现,体会主人的热情;结合“会心”等句,体会两族人民感情的交融。
3、第五段:结合主客表现,理解结尾诗句,深入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三、归纳全文,回到整体,揭示“民族大团结”的课文主题,体会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民族感情。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习体会。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3篇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3篇《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下面是收集的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3篇《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供大家品鉴。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金丝峡镇中心小学章荣婷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重点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
教学重点: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草原的美景。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法与学法:创设情景、朗读想象、引导点拨。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播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播放课件)师:同学们,你们听了这美妙的歌声,看了这美丽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板书)请齐读课题:生:16、草原二、感知课文:1、通过昨天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景色是怎样的?草原的人民是怎样的?2、播放音乐,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写景部分,要求学生闭眼聆听。
想象画面。
(课件:播放音乐,师范读)师:现在我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朗读一段话。
想象我所描述的画面。
过度:同学们觉得这段话写的美吗?这就是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
你们想不想读一读?3、(1)自由朗读课文,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
(2)指名读课文,聆听想象勾勒草原。
(3)默读第一部分,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景色。
师: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完成这样一个练习:在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景物的,把你最喜欢的那句话画上“——”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课件出示)3、学生交流发言,品读感悟:预设:(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课件)草原天空赏析:生读:12相机板书:天空明朗、空气清新(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课件)天底下的草原赏析:生读:12齐读相机板书:天底下一碧千里(3)“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展开想象,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感受作者对草原景色及风俗人情的描写,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的含义及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老舍先生的脚步,领略了草原那如诗如画的美景。
谁能来给大家说一说,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找几位同学回答)大家说得都很好,那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草原,去感受那里独特的风俗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
(二)深入研读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迎接远客的场面的?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讨论结果。
有的同学说:“从‘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中,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迎接客人的热情和急切。
”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到位,作者把穿着各色衣裳的人群比作彩虹,不仅形象地写出了他们服装的鲜艳,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欢快、热闹的氛围。
还有同学说:“从‘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这段话中,体会到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亲密无间。
”是啊,虽然语言不通,但心是相通的,这种情谊多么令人感动!2、接下来,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进蒙古包后主人的热情款待的。
(学生朗读)同学们,作者在这一自然段中,用了很多细节描写,比如“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草原》第二课时教案
《草原》第二课时教案《草原》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小标题。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二、组织自学按要求自学课文第1小节: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怎样?3、同桌互相讨论。
4、试着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三、交流点拔1、挂图:读了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找出句子读一读。
3、打出投影句子。
4、看图并轻轻读读这些句子,告诉我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草原的?5、读投影中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简单说说原因。
6、指名说,体会摹的美和大:⑴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上了白色的大花。
①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表现了草原的美和大。
②绿毯绣白花是很美?③绿毯为什么会像无边的绿毯?⑵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一望无际全是碧绿的草原,草原确实很大很美,让人联想到无边的绿毯。
⑶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公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把“小丘”比作“中国画”,给人美的享受。
②中国画的技法很多,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用细细的墨线勾勒出事物的轮廓,然后涂上色彩,画法与我们的铅笔淡彩相似;另一种直接用大毛笔醮上水墨或颜料,画出各种图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小丘像哪种中国画?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③句子虽长,但表达的意思只有一年,小丘和平地没有明显的分界,连成一片,处翠色欲流,又浓又润,像要流下来似的,一直流到天边,与天相接,草原真大真美啊!7、连起来把这些优美生动的句子读一读。
《草原》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默读课文并勾画文中体现“蒙汉情深”的语句,并作简单批注。
2.研读“喜迎远客图”部分
预设:从第2自然段“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个比喻句,以及三个“飞”字,可以看出蒙古族人民喜迎远客的热情。
预设:通过第3自然段中的语句“许多”“很多”“从几十里外”“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体会到主客之间的心情激动和情谊深厚,也感受到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民族团结互助。
3.研读“主客联欢图”部分
预设:从第4自然段中主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这些民族美食招待客人,第5自然段中给客人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中可以感受到主人的热情和真挚。
教师提出问题:面对主人的热情招待,客人是如何做的呢?
师生交流,完成图表填写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表,呈现主客联欢时的热闹场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师提问: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学生回答:人情美
教师板书:人情美
四、联系课文内容,从所读内容想开去
1.舞台表演,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上台演一演主客是如何联欢的。
提示:主人们敬酒时会说些什么?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客人们是如何回敬的?会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篇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网络图片的感知中学习、理解课文1、2两个自然段的内容;2.使学生懂得草原景色的特点,了解蒙族同胞的热情;3.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草原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掌握1、2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归纳出草原景色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句里行间体会蒙古人的热情。
教具准备:大课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情况1.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生字词,并说说生字词的意思。
2.请学生展示网上下载的有关内蒙古草原的图片和资料,并说说自己对草原的初步认识和印象。
二、学习新知感知草原的景色之美、人之热情。
1.激发兴趣:你们眼中的草原和老舍先生所写的草原是否相同?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景色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课文,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
(2)再读课文,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景色。
(3)朗读课文,欣赏草原的美丽景色。
(4)组织讨论,说说草原景色的特点。
课文哪些句子生动地描写了草原的景色?草原的景色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通过哪些修辞手法表现出来的?(5)读文、板书、归纳:特点:广阔辽远一碧千里柔美和谐手法:比喻拟人反复(6)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课文,在读中归纳自然段的意思,体会草原的景色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学习第二自然段(1)组织学生自学课文,提疑释难。
(2)启发学生读文思考:在草原上行车有什么特点?作者看到的河像什么?这一句为什么加上感叹号?蒙古族是怎样迎接客人的?(3)放手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4)指导朗读课文,体会句里行间所体现出的蒙族同胞的热情。
(5)小结自然段内容。
三、巩固知识,反馈练习。
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再指出它们各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的。
2.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清新,天空是()明朗。
(2)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最新整理《草原》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草原?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送客人时的热烈欢跃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2、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
3、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4、背诵课文第1段。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送客人时的热烈欢跃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2、背诵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一、讲读第1段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
课文分两层写。
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读后讨论。
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
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⑵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⑶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
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
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拟,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
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
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
【《草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和人民热情好客,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的意思教学重难点:1。
通过语言文学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2。
体会重点句子意思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机、录音机、片一、复习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草原》这篇课文。
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的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课文的线索: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学生可从课文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随作家代表团去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感受到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草地辽阔,有很多的牛羊,草原很大很美很绿等)师: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草原去感受草原美景吧。
(课件播放草原美景部分)二、学习远迎客人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蒙古族同胞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是怎样迎接的,(板书:看画面)请看画面。
(出示课件迎客画面)下面大家自己读书希望能做到边看边想边划出你感受或体会最深的句子,在书旁写出你的感受。
(板书:读课文划句子谈体会)学生汇报(说说你的收获吧。
懂得几十里外迎接、骑马带路是蒙古人的特点,看出主人迎客的隆重热情,飞反映了主人迎客心情急切。
)(从来到几十里外欢迎客人,立刻扭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车左右与前面引路等地方体会主人的热情礼重。
指导两个比喻句。
幻灯出示: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用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比喻河;2、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用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蒙古族同胞。
小结:这些比喻的特点恰当生动,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建议大家把它背熟并抄写在笔记本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下:小学课文《草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草原》这篇课文。
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的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课文的线索: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学生可从课文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随作家代表团去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感受到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草地辽阔,有很多的牛羊,草原很大很美很绿等)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草原去感受草原美景吧。
(课件播放草原美景部分)
二、学习远迎客人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蒙古族同胞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是怎样迎接的,(板书:看画面)请看画面。
(出示课件迎客画面)下面大家自己读书希望能做到边看边想边划出你感受或体会最深的句子,在书旁写出你的感受。
(板书:读课文划句子谈体会)
学生汇报(说说你的收获吧。
懂得几十里外迎接、骑马带路是蒙古人的特点,看出主人迎客的隆重热情,飞反映了主人迎客心情急切。
)
(从来到几十里外欢迎客人,立刻扭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车左右与前面引路等地方体会主人的热情礼重。
指导两个比喻句。
幻灯出示: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用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比喻河;2、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用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蒙古族同胞。
小结:这些比喻的特点恰当生动,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建议大家把它背熟并抄写在笔记本上。
)齐读。
三、自主合作学习后三部分内容
课文又是怎样写我们的亲切相见、主人热情款待及蒙汉同胞联欢的呢?同学们,书要自己读,以下几部分内容让大家自主学习。
怎么学?让我们看看刚才是怎么学的呢?(总结学法:看画面读课文画句子谈体会)
同学们可选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内容学习,喜欢一个人静静看的就自个儿学,喜欢跟同学共同研究的同学可几个人商量好学习内容,自主组合一个小组。
自己先看,有了一点心得以后,就互相讨论,学完一部分内容弄懂后再去学习另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画面吧(播放课件)(在汇报介绍过程中随机出示有关课文片段,以幻灯画笔指导,在学习热情款待部分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师:说说你的学习收获吧(从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等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招待我们,干部老翁这些有地位的人给我们敬酒,鄂温克姑娘给我们唱歌,小伙子给我们表演赛马踤跤等,饭后进行一系列的联欢活动可见主人的热情好客豪爽)
播放《草原迎宾曲》---听了这首歌,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师:通过这几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
(归纳板书:自然美人情美草原)如果说草原美景是自然美,那么蒙古族同胞对我们这些来自汉族的客人这样热情而不辞劳苦远道迎接,这般的盛情款待,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美呢?(人情美,从中可看出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民族团结。
)自然美人情美,这一切都是辽阔美丽的草原所赋予的,这也就是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文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这一心声?
幻灯出示指导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
师总结:是啊,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我们蒙汉民族都是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的兄弟民族,我们各民族都是互利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
四、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
1、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的景象,时间已过了几十年了,然而,今天的草原是什么样?这里老师收集到一些图片资料我们来看看,也许从这些图片中你也可以想像出未来的草原又会是什么样的?(出示)看了这些图片你心里想说些什么?
2、让学生现场为内蒙古草原设计一段精彩的导游词(广告词),喜欢哪一部分就设计哪一部分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
请到我们草原来,草原之花永盛开
大草原,乳飘香,人情美,客常在
草原大,草原美,草原的牛羊肥
五、总结再现草原美?
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聆听一首草原的赞歌,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好吗?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