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
儒家的三纲四维五伦五常八德
儒家的三纲四维五伦五常八德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四维” 一日礼,二日义,三日廉,四日耻;管子日:“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五伦”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八德”孝者,敬顺长辈之心。
弟者,兄友弟恭之心。
忠者,赤诚尽己之心。
信者,敬慕不欺之心。
礼者,辞让节制之心。
义者,公道端正之心。
廉者,坚定高节之心。
耻者,惭愧忏悔之心关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思考摘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浩瀚渊博,但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仁”是儒家道德思想和道德学说中的核心概念。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其基本思想是天下为公、为政以德、德教为先、修身为本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具有历史悠久、良莠杂陈等特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基本内容;基本思想;特点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7)03-0 006-05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问题,其前提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进行扬弃。
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凝聚一个民族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在新世纪新阶段,理应充分发挥中国传统道德积极进步的作用。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道德规范长期被封建统治者所倡导利用,并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君观、贞节观等封建伦理道德,它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应该否定的一面;另一部分则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在仍然发挥着积极影响,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中的精华,我们今天仍要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传统美德,在此,我们只能择要概述。
一、仁爱孝悌“仁”是孔子所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被历代思想家所继承发展,成为一切好品德的总概括和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
仁,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
后儒以“仁”、“人”互训,说“仁者,人也”,即“仁”是人的本性,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仁”,发端于人类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
有了孝悌之德的基本含义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地位,且得到普遍的奉行。
以家为中心是中华文化的第一特质。
家是我们民族生命的基石,它不但是个人现实生活所凭依的地方,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教堂。
“仁”,从敬爱父母兄长开始,但并未停留在家族范围之内,而是自亲而疏,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将这种爱扩大到包括了友爱和博爱,这种爱也就可以称为“仁爱”了,仁德之高尚也就体现在此。
无论在家庭内或社会中,有了仁爱精神,才能使人间洋溢着一片温馨祥和之气。
友爱、博爱是孝悌之情的扩展,其中介环节就是“忠恕”。
“忠恕之道”是“仁”的又一内在精神。
孔子强调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爱人就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道”。
简而言之,忠恕之道就是眼中有他人,心里要为他人着想。
忠恕之道具有维护人的尊严,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的朴素的人道主义内蕴。
忠恕是一切乐善好施、舍己为人之壮举的基础,是人间一切辉煌事业和美好蓝图的底色。
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
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而道德规范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具体来说,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尊敬长辈、忠诚友亲、勤勉劳作和谦虚谨慎。
以下是对这四个方面的具体探讨。
尊敬长辈在古代中国,尊敬长辈被视为一种伦理道德。
这一道德规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行为准则,更是一种蕴含着宗教信仰、文化传承和个性培养的重要因素。
在古代中国,家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织,而长辈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尊敬长辈不仅能够维护家庭和谐,更是强化了家庭伦理的源头和动力。
同时,尊敬长辈还包含着一种社会基本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通过重视家庭、重视学问和重视文化传承的方式,使得尊敬长辈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忠诚友亲除了尊敬长辈外,忠诚友亲也是古代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比今天更加重要,而忠诚友亲就是这种重要关系的表现。
具体来说,忠诚友亲包括两个方面:忠诚和友爱。
忠诚强调的是一种情感松绑,即保持对亲友的坚定信念和忠诚,而友爱则是社交礼仪的一部分,即要善待亲友、为亲友着想并在必要时施以帮助。
总体来说,忠诚友亲不仅是古代中国家庭伦理优质的象征,也是友好社会关系的基石。
勤勉劳作勤勉劳作是古代中国道德规范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在古代中国,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并以此为生。
因此,勤勉劳作被视为一种道德质量,要求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不应心怀懒惰、投机和惰性。
同时,勤勉劳作还意味着要有进取心,不满足于现状,追求个人成长和进步,并站在全社会的角度考虑个人的行为和责任。
谦虚谨慎古代中国伦理道德的最后一个方面是谦虚谨慎。
在古代中国社会,人的言行之间往往暗含着华丽的外表和粗俗的实际内涵,因此,谦虚谨慎成为了民众亟待修善的道德品质。
具体来说,谦虚谨慎包括两个方面:谦虚和审慎。
谦虚要求人们不要被虚荣心所驱使,不能为了虚名和名利而舍弃道德和良知;审慎要求人们在言行举止上不要轻率和冲动,不能任意扰乱社会秩序和人与人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与道德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与道德规范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和道德规范。
这些道德准则贯穿于中国人民的生活中,不仅指导着个人行为,也塑造了社会风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伦理与道德规范的价值观体系、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伦理与道德规范是以人为本的。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倡导和谐共处、仁爱互助的价值观。
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与道德准则。
例如,儒家道德伦理提倡“仁”,即发扬博爱精神,关心他人的利益,尊重长辈,服务社会。
同时,还强调“义”,即言行要符合社会的公义和道德规范,要追求公平、正义。
这种以人为本的道德准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与道德规范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伦理被重视并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充分体现了家人之间的亲情、互助和孝道观念。
儿女应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是应尽的责任;父母则应该关心孩子的成长与教育。
此外,社会伦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例如,中国古代有“邻里如兄弟”的说法,强调邻里关系的亲密和协作。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与道德规范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修养被视为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诸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德治国”等思想都反映了道德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坚持道德规范有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例如,传统的尊长敬老、守纪律、讲究礼貌等规范都对个人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与道德规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它们以人为本、注重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同时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 “仁”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 “侧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 生活中的亲情。“仁”德的核心是爱人, “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也 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 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得到普遍的奉行。
• 在中国文化中,“仁”与“人”、“道’ 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四维”是礼、义、廉、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礼义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
中国人历来以“廓然大公”、“天下为公”作为价值理想。 “仁”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侧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
•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老子)
•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 人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孟 子·膝文公上》)
• 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 之分,突显人格尊严,以德性作为人 兽区分的根本。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 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 语·里仁》)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 厚德载物为理想。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礼同时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
”(《论语·卫灵公》) ”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就说是“礼仪文化”。
(《孟子·尽心下》)“仁远乎哉?我欲仁, 这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日常生活中的“宽容大度”、“宽宏大量”、“忠厚长者”等道德评价,都是中华民族宽厚品德的体现。
二、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纲五常的基本内容
三纲五常的基本内容三纲五常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君主与臣民、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的道德规范;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下面将从三纲和五常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其基本内容。
一、三纲1. 君为臣纲君为臣纲是指君主与臣民之间的道德规范。
在古代社会中,君主拥有最高权力和地位,而臣民则是他们的服从者。
因此,君主必须以身作则,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尊重法律和人民利益,并且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而臣民则应该忠诚于国家和君主,恪守法律和社会规范。
2. 父为子纲父为子纲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道德规范。
在古代社会中,父母是家庭中最高权威的代表,他们应该尽职尽责地照顾和教育子女,传承优秀的家风和家训,并且要关注子女的成长和发展。
而子女则应该孝敬父母,尊重长辈,遵守家庭规矩和礼仪。
3. 夫为妻纲夫为妻纲是指夫妻之间的道德规范。
在古代社会中,夫妻关系是基于男权制度建立的。
因此,丈夫应该保护和照顾妻子,尊重她们的意愿和需求,并且正确处理夫妻之间的关系。
而妻子则应该服从丈夫,在家庭中担任好贤慧、勤俭持家、教育子女等角色。
二、五常1. 仁仁是五常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个概念。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理解,追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幸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修养。
2. 义义是指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对个人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
3. 礼礼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遵守的一些规范和准则。
它包括言语礼仪、行为规范、节日习俗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礼仪、遵守规范,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素养。
4. 智智是指智慧和才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且注重实践和创新,为自己的事业做出贡献。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道德规范长期被封建统治者所倡导利用,并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君观、贞节观等封建伦理道德,它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应该否定的一面;另一部分则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在仍然发挥着积极影响,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中的精华,我们今天仍要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传统美德,在此,我们只能择要概述。
一、仁爱孝悌“仁”是孔子所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被历代思想家所继承发展,成为一切好品德的总概括和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
仁,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
后儒以“仁”、“人”互训,说“仁者,人也”,即“仁”是人的本性,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仁”,发端于人类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
有了孝悌之德的基本含义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地位,且得到普遍的奉行。
以家为中心是中华文化的第一特质。
家是我们民族生命的基石,它不但是个人现实生活所凭依的地方,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教堂。
“仁”,从敬爱父母兄长开始,但并未停留在家族范围之内,而是自亲而疏,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将这种爱扩大到包括了友爱和博爱,这种爱也就可以称为“仁爱”了,仁德之高尚也就体现在此。
无论在家庭内或社会中,有了仁爱精神,才能使人间洋溢着一片温馨祥和之气。
友爱、博爱是孝悌之情的扩展,其中介环节就是“忠恕”。
“忠恕之道”是“仁”的又一内在精神。
孔子强调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爱人就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道”。
简而言之,忠恕之道就是眼中有他人,心里要为他人着想。
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传统伦理道德在古代社会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二是家国一体。
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
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里,在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里,社会生活的秩序的构建和人际关系的调节主要靠伦理道德,而不是依靠法律。
人们的服饰举止、社交礼仪,都被限定在传统的伦理道德范围之内。
孝亲敬祖、尊师崇古、修己务实、乐天安命等,是农业宗法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社会心理和观念形态,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血亲意识形成了独特的宗法制度,“六亲”、“九族”观念构成了社会意识的轴心。
“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九族”:父族四层、母亲三层、妻族两层。
“六亲不认”和“不忠不孝”成为犯法的首恶。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可以说,正是传统的伦理道德才使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维持了几千年。
因此,传统伦理道德在传统社会里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二、传统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一)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二)古代文学及艺术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
所谓“文以载道,美善合一”,强调文学对人的道德修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文人作家一贯坚持的原则。
(三)政治学、史学、教育均以道德提升为己任。
一、传统美德规范与传统美德(一)传统道德规范传统道德规范,又称德目,按其来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伦理学概括出来,或者由统治阶级提倡或上升为理论规范(官方规范),另一种是民间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以奉行的习俗性规范(民间规范)。
下面介绍的是官方提倡的道德规范。
孔子构建起第一个完整的规范体系,即男女授受不亲,仁者爱人。
以后孟子、管仲又作了进一步完善。
到了宋代,董仲舒整理出“三纲五常”,成为宋元明清一直遵循的传统道德规范。
另外,“三从四德”也是封建社会对妇女伦理道德的最高要求。
“三从”即妇人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要求妇女讲贞节、修言辞、学温顺、治丝麻。
中国古代道德标准
中国古代道德标准中国古代的道德标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和道德观念,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中国古代道德标准的主要内容:1.仁爱孝悌仁爱孝悌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道德标准之一,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爱。
具体而言,孝是指尊敬父母,悌是指友爱兄弟姐妹,这种亲情和友爱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联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2.谦和好礼谦和好礼是中国古代的处世之道,它强调的是人的谦虚、和气、守礼、待人。
这种道德标准要求人们不要骄傲自大,不要轻易发脾气,要懂得尊重别人,要注重礼节,以和为贵,以礼相待。
3.诚信知报诚信知报是中国古代的道德准则之一,它强调的是人的诚实守信、知恩图报。
这种道德标准要求人们不要撒谎欺骗,要遵守诺言,要懂得感恩回报,对于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要铭记于心,并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回报。
4.精忠报国精忠报国是中国古代的道德标准之一,它强调的是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这种道德标准要求人们要尽心尽力为国家服务,要忠诚于国家利益,要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5.克己奉公克己奉公是中国古代的道德标准之一,它强调的是人的自我约束和公仆精神。
这种道德标准要求人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和个人利益,要以公共利益为重,要为人民服务,不谋取私利。
6.修身自律修身自律是中国古代的道德准则之一,它强调的是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
这种道德标准要求人们要注重自身修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要自律自省,避免不良行为和思想的影响。
7.见利思义见利思义是中国古代的道德标准之一,它强调的是人在面对利益时要考虑道义和正义。
这种道德标准要求人们不要被利益所迷惑,要时刻考虑道义问题,不要为了私利而违背正义和道德。
8.行德济世行德济世是中国古代的道德标准之一,它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
这种道德标准要求人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准则,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
大二汉语言专业中国文化概论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学内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美德的内容、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
【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传统美德的内容。
难点: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讲授提纲】伦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
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第一节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一、中国传统道德的内涵和实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两个基础: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家国一体。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
●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伦关系,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情感信念来处理的关系。
●家族本位的两个特点:一是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二是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尊尊、亲亲)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
●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二、伦理道德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伦理道德学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
中国哲学的伦理型实质。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的伦理和道德规范
中国的伦理和道德规范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并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被誉为五常,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伦理和道德规范的基石。
其中,仁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指人心不随着自我利益而转移,以认同他人的感受并为他人考虑为己任,促进人类和谐。
义则指顺应天理、顺应人心、顺应人伦而行的行为准则,是一种人们对于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的认识。
礼是一种行为方式和生活习俗,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尊重长辈、敬畏祖先、注重礼貌和礼仪等。
智则是指人应该具备的思考能力和智慧,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信则是指诚信和信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信任的重要原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伦理和道德规范,如家庭观念、尊老爱幼、勤劳勇敢等。
这些传统的伦理和道德规范影响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也是现代中国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面临着挑战。
传统伦理和道德规范的价值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社会活力也让一些不道德、违法乱纪的现象看到了生存的空间。
在当前的中国,普遍存在的一些道德问题包括:商业道德问题(虚假广告、假冒伪劣等)、食品安全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等。
这些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而这一过程也是对中国伦理和道德规范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为了弘扬和发扬传统的伦理和道德规范,现在中国也已经开始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加强道德建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等。
此外,在教育方面也应将传统伦理和道德规范融入到课程中,教育新一代人遵守道德准则,提高道德素养。
总的来说,是千百年文明积淀所形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伦理和道德规范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
同时,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教育的普及,可以推动现代化,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张岱年论文试论新时代的道德规范建设
不论中国与西方,传统道德都宣扬服从,宣扬对于权威的顺从。这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为奴隶道德,是应该坚决反对的。德国思想家尼采反对奴隶道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尼采宣扬权力意志(一译强力意志),藐视人民群众,实际上是宣扬一种贵族道德,也应加以坚决的否定。新时代的道德,一方面肯定个人的人格独立,肯定个人的主体自觉性;另一方面更要求个人具有挚烈的社会责任心,愿为民族和社会整体的利益而自我牺牲。自我肯定与自我牺牲这两方面的统一才是新时代道德的基本精神。我们讨论新时代的道德规范,目的在于促进社会主义结互助、为人民服务、以助人为乐、忘己济人、舍 己救人。这也是新时代最重要的道德。作为一项道德规范,如用两个字来表示,比较简明有力。在传统道德中,与此项道德最接近的是仁,或曰仁爱。儒家讲仁,又重视差等,有明显的局限性。墨家也以仁为最高道德,主张“爱无差等”,虽然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空想性,但较儒家为高明。与“仁爱”意义相近的还有“任恤”观念。《周礼·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任是勇于负责,恤是同情互助,亦正符合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的精神。在今日的语言中,常称赞道德高尚的人为“志士仁人”,仁还是一项值得赞扬的道德,加以新的解释,或对于“任恤”给以明确的解释,都可以作为新时代道德的名称。
《中庸》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将“勇”提到与仁智同等的地位,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勇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虽然不同阶级所提倡的勇的内容不同,但勇是任何时代必须肯定的道德。
坚持独立意志称为刚直。刚直之德具有重要意义。刚是坚强不屈,坚持人格独立,发扬主动性,对于外在压力不屈不挠。直是坚持原则,承认事实,表里一致,而不随波逐流。儒家肯定直的重要,但有时加以曲解。《论语》记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孔子以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父子感情的自然流露,故称之为直,这是认为家庭关系是最重要的,其实乃是一种偏见。“其你攘羊,而子证之”,应是直的真实表现。历代学者提倡“大义灭亲”,才是刚直之德的真正实践。
传统伦理
2、传统道德规范(德目)的性质 传统道德,不等于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规范中的精华,是现代应 该弘扬的,如五德四维,即礼仪廉耻,仁、义、 礼、智、信。[《孙子兵法》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曹
操称此为“五德”]
传统道德规范中也包含着许多应该抛弃的东西,
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
抗元英雄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
“荀利 国家生 死以, 岂因祸 福避趋 之” ⊙
林则徐禁烟图
(六)修己慎独
修已就是自我修身,加强修养和自觉性,加强自我修养最关键的是
现代也讲礼仪:仪表、言谈、体态、社
交、婚嫁、丧葬、书信等,概莫能外。
孟子曰: “天时不 如地利, 地利不如 人和”
太平天国起义
(三)诚信知报 “诚”就是真实无妄,诚于自己的本性,待人诚恳。“信”就是言 行相符,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守信用、讲信誉。“知报”就是知恩必
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在中国人眼里,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
人都是被谴责的对象,《东郭先生与 狼》、《农夫与凉僵的蛇》就是这种寓 言。
孟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
者人之道也”。
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曾子杀 猪” 的 启示 …
“知报”即知恩思报
“投之木瓜,报之桃李”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一饭千金
结草衔环,知 恩必报
公共道德建设的启迪
对社会公德的启迪
以“慎独”的境界自觉维护 社会公德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的启示
从对“善恶报应”的敬畏 之心中培养自己的公德意识
中国古代礼仪道德
中国古代礼仪道德中国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称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伦理道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礼仪道德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中国古代礼仪道德中国传统的主要德目: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德目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
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形成。
(一)仁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仁是“全德”之称,是一个包罗众德的范畴,其他的道德规范,如忠恕、克己、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都可以视为仁的不同方面的要求,包括在其中。
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仁,那就是完美无缺了,而一个人违背了任何一项道德要求都可以被责为不仁。
反过来,一个人如果具备某些方面的优良品德则未必能够称得上仁。
也就是说,每一种美德都是仁的必要条件,而非仁的充分条件,只有全部美德的总和才构成仁。
仁的核心是“爱人”。
从字源学上看,仁从人从二,是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已经开始用“爱人”来解释仁,认为仁者应该同情、关心、爱护、尊重、帮助他人,时时处处以己推人,为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主张由亲爱亲人进而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进而爱惜万物。
在孔孟看来,人一生下来,就被置于家庭血缘亲情之中,享受着父母亲人的爱抚,并由此逐渐产生了对亲人的深深依恋和敬爱。
因而仁爱是从家庭血缘亲情中直接引发出来的,有其自然的心理基础。
仁爱的基本内涵就是亲亲敬长。
把这种家庭血缘的亲爱之情向外扩充,就会产生对他人的爱心,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谐的人际关系,并最终扩大为对天地万物的爱。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语出《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 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 以自为方。” 也说“内贤外王”。意思是指一个人只有具有 圣人的才德,对外才能施行王道。 “内圣”指个人的道德目标,通过修身养性将 自己的道德人格提高到理想的境界,从而成为 道德的楷模。 “外王”指个人的社会政治目标,即成为君子 之后,应该参与到经邦济世的活动中,让自己 的道德风范惠及全社会。
1、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 2、古代文学及艺术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 3、政治学,史学、教育、科学技术均以道德提升为己任。
ϒ “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六亲不认) ϒ “九族”:父族四层、母族三层、妻族两层。 (诛灭九族) 父族四:指自己一族。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 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 姨母及其儿子。 姨母及其儿子。 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三、传统美德与典范道德人格 中国传统处事之道(良莠并存) 四、中国传统处事之道(良莠并存) 宽、恕、忠(中)诚、信、和、忍、让、 防、藏、园、报 五、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效用和负面影响
第三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 及其历史发展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两个基本特点: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两个基本特点:
ϒ 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各种文化精神交
宋元明清—— ——中国伦理思想 3. 宋元明清——中国伦理思想 的辩证综合阶段。 的辩证综合阶段。
ϒ 宋明理学 :以承续儒家道统为帜志,充分吸收
思修 历次考试理解辨析题汇总
历次考试理解辨析题汇总1、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
2、人生的价值与知识的占有量成正比。
3、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与生命。
但是信仰的确立,并不在于对某种抽象观念的追求,而在于对人类自身本质力量的认识和生存发展方向的把握。
而这决定了信仰的科学性、理想性及其力量。
4、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而讲责任就意味着不自由。
但是只有责任才能说明选择者是自由的。
正因为人的行为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对他的自由选择的行为负责。
5、德者,可以服君子,不足以治小人;法者,可以服君子,又可以治小人。
是故国以德治,必乱,至削;国以法治,必治,至强。
6、传统道德之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但不能简单地将传统道德划分为两部分,说这一部分就是精华,而另一部分就是糟粕。
事实上,中华传统道德中的许多条目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
7、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违法,就可以称之为道德意义上的善人。
8、道德是人格的资本,通过人格资本的积累,人可以获得金钱所不能得到的东西。
9、道德是一种必要的恶,其目的在于约束人、规范人。
10、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合乎伦理的事情,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我们才能说他是有德的。
11、一个人沉湎于物质享受而成为庸俗的人,或享受物质生活而仍是高尚的人,其主要区别点在于他是否关心别人的物质生活,承认别人的物质享受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其次,也在于他是否懂得精神享受,追求友爱、艺术的欣赏、知识的学习、健康的。
12、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错误,而智慧却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13、道德要求人们不自私,而法律只要求人们不损人,不自私和不损人是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4、个人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它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
15、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它规定道德的底线。
16、集体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整体利益、崇尚群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伦理: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 何的规范。
道德:人际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
伦理是整体,道德是部分。如:“君臣”与 “君臣之义”都是伦理,但君臣却不是道德, 只有君臣之义才是道德。因此,所有的道德 规范都属于伦理行为,而伦理行为却不一定 是道德规范。
1.伦理的定义 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 2.道德的定义 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
便; “言”,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
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 “功”,即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
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五伦
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又称 长幼)、朋友”等人际关系。
五伦:以“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义”作为规范的准则,且 建立在相互对待的关系上,即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 仁、臣忠。
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则提出所谓“四维七体”。 “四维”是礼、义、廉、耻。 “七体”为: 孝悌慈惠, 恭敬忠信, 中正比宜, 整齐樽诎, 纤啬省用, 敦蠓纯固, 和协辑睦。
“六德”(知、仁、圣、义、中、和) “六行”(孝、友、睦、娴、任、恤) “四维”(礼、义、廉、耻)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
一方面要把统治阶级的道德和统治阶级某些成员身 上体现民族共性的那些美德相区分,把统治阶级的 利用和传统美德本身相区分;
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之所以用某些道德来标榜自己, 正说明它们是深人人心的、最有号召力的本民族共 认的美德。
传统美德在历史上造就了各种道德人格,这些道德 人格按照其体现道德理想的不同程度可分为圣人、 贤人、仁人、大人,君子、成人、善人等等。
(八)勤俭廉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道德规范长期被封建统治者所倡导利用,并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君观、贞节观等封建伦理道德,它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应该否定的一面;另一部分则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在仍然发挥着积极影响,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中的精华,我们今天仍要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传统美德,在此,我们只能择要概述。
一、仁爱孝悌“仁”是孔子所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被历代思想家所继承发展,成为一切好品德的总概括和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
仁,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
后儒以“仁”、“人”互训,说“仁者,人也”,即“仁”是人的本性,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仁”,发端于人类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
有了孝悌之德的基本含义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地位,且得到普遍的奉行。
以家为中心是中华文化的第一特质。
家是我们民族生命的基石,它不但是个人现实生活所凭依的地方,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教堂。
“仁”,从敬爱父母兄长开始,但并未停留在家族范围之内,而是自亲而疏,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将这种爱扩大到包括了友爱和博爱,这种爱也就可以称为“仁爱”了,仁德之高尚也就体现在此。
无论在家庭内或社会中,有了仁爱精神,才能使人间洋溢着一片温馨祥和之气。
友爱、博爱是孝悌之情的扩展,其中介环节就是“忠恕”。
“忠恕之道”是“仁”的又一内在精神。
孔子强调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爱人就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道”。
简而言之,忠恕之道就是眼中有他人,心里要为他人着想。
忠恕之道具有维护人的尊严,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的朴素的人道主义内蕴。
忠恕是一切乐善好施、舍己为人之壮举的基础,是人间一切辉煌事业和美好蓝图的底色。
在忠恕之道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救人危难”、“互助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宽广胸怀。
“仁爱之道”、“忠恕之道”强调了一种人伦义务,旨在解决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所以说它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之道。
二、宽容和谐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基点出发,中华民族在道德上追求一种和谐,强调群体义务。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宽容和谐有许多精辟论述。
孔子所要建立的仁学思想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一个宽容和谐的道德社会。
“重和”思想是宽容和谐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西周末年的史伯最早提出的“和同”理论,就包括了宽容和谐的意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国语·郑语》)这就是说,万物是由不同事物和合而生的。
史伯还提出“阴阳之序”的观点,通过秩序、均衡与统一,从而达到万物的宽容和谐。
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并以他的仁学思想为基础,试图通过中庸之道达到宽容和谐。
中庸之道是讲:人生于天地之间,如不有所偏倚,则能执守宇宙人生的常理。
传统伦理把中庸看成是至高无上的德性,不仅因为它是宇宙天地之间永久不变的真理,而且还因为它有勉励人们勇于力行,不可有一点点忽视的意义。
传统伦理是讲以一家规模推之天下,从而实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这实际上是群体本位的道德。
这种道德必然高扬群体价值,贬抑个体价值;约束个体身心,压抑个体利益,维护整体利益。
有无道德的界限只在于能否以公灭私,对国家、对家族尽忠、尽孝。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道具有理性内涵(德),而这种德性就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
个体只要加强修养,超越自我而归属于群体,就领悟了生存意义,体悟了天道。
这种集体理性产生了一种乐观主义,即所谓的“乐感文化”,它相信人生是合理的、有价值的,从而避免了个体与社会的对抗,摒弃了孤独意识、悲观主义。
中国人懂得,人生存在宇宙之间,要尽力顺应宇宙自然运行的法则,以便维护整体的均衡与和谐,因此做人要尽其本份、刻苦、勤劳、节俭,克尽职守。
人既然生于天地之间,大地“厚德载物”,人也应效法自然,培养一种宽厚的德性。
“宽容”在传统道德中占有重要地位。
千百年来,以“宽”为上的道德要求经各派思想家的反复咀嚼加工,已深入中国人的心髓,对中华民族宽容精神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贤哲们不仅把“宽”作为“君子”德行的标准,而且还指出了“能容”对于人生修养、成就德行的意义,所谓“大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所谓“有容,德乃大”,都是强调只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才能增长才干,成就大德。
宽容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能“协和万邦”,形成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与国的关系上,能和睦相处,不擅自发动侵略战争。
所以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反对暴力、拥有四海宾朋的民族三、诚信知报中华美德由于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强调发挥自主自律的精神,所以特别重视“诚”与“信”的品德。
“诚”偏重于自我行为,“信”偏重与人交往言行。
古人云:“诚实贵于珠宝,守信乃人民之珍”。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诚信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
首先,“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左传·成公十七年》:“人所以立,信、知、勇也。
”把“信”作为立身处世的第一准则。
《论语》中也多次提到:“主忠信,行笃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可见,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
“诚信”也是从政的基本准则。
统治者也必须取信于民,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支持。
“信”也是交友的基本准则。
“朋友有信”,是孟子主张的“五伦”之一。
在社交场所和朋友交往,惟有“信”是一种约束力,所以朋友之间最看重的就是“守信用”。
中国人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做人的起码道德要求,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
完整地实践诚信之德,不但要做到对别人讲求诚信不欺,而且对自己也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在人伦关系上,中华民族还有“报”的德性。
“报”即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世俗生活中是公认的美德,是“义”的重要内容。
中国人强调要报父母的养育之恩、长辈的提携之恩、朋友的知遇之恩、国家的培养之恩等等,而忘恩负义之人总是受到人们的唾骂和严厉的道德谴责。
四、修己慎独中国传统伦理认为,道德是人的本质,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所在。
但人不能仅仅满足于有道德,而是要求人的道德不断升华,使之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理想人格。
为达到最高理想人格,就得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
传统伦理首先肯定人的道德能力,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述而》)孔子还提出一个著名命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颜渊》)在孔子的思想中,明确肯定了道德主体的“我”、“已”具有贱履道德的能力。
人既有道德能力,那么,人的道德修养就应该注重自身,“求诸己”。
孟子将孔子的“修己”发展为“修身”说,并提出了“身为本”的论点,这一论点又直接开启了《大学》“修身为本”的观念,使道德主体自觉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
在诸多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中,“慎独”最能体现道德的主体意识。
慎独,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
早在秦汉时期的《礼记·中庸》中就提出:“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独也。
” 东汉的经学家郑玄为此作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
”就是要在“隐”、“微”之处下功夫,即使一个人闲居独处时,言行也应该谨慎不苟。
慎独,也是一种自我修养的道德境界。
其关键是要有高度的自觉性。
有道德自觉性的人信守道义,决不会因为任何物欲的诱惑而改变;有道德自觉性的人也慨然有“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之举。
由人的道德自觉精神所生发出来的这种价值取向,对中华民族的气节培养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不仅培养了中华民族实践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而且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节操的君子人格,从而积淀为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富于牺牲的民族精神,成为爱国主义的精髓。
其实,中华民族在儒家伦理规范和熏陶下所形成的传统美德远不止这些,譬如,自强不息的进去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气节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操守等等,都构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中国古代艺术的民族特色从一定程度上说,艺术的民族特色是艺术的立身之本。
中国古代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流派林立、风格迥异、个性鲜明,但由于有共同的民族生活实践和历史文化背景,仍形成了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本民族特色,并因此成为东方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
中国古代艺术的民族特色是丰盈的,在这里我们仅择其要而概述如下:第一、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追求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就强调艺术是对自然客体的摹仿,因而艺术审美的本质就是“摹写”、“移情”。
这实际上是一种天人、物我相分离的艺术审美观。
而中国古代艺术从《易经》开始就强调一种包举天、地、人三才于一体的审美理念,因此中国古代艺术从整体上追求的恰恰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
在中国古代艺术家那里固然也讲“心师造化”,但这是与达到“物我合一”之境密切相关的。
由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这里的“造化”不仅是指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同时也包括自然界的变化之道。
因此,心师造化并不是简单的西方模仿论,而是用远近俯视、游目四顾的散点透视方式来观察、体悟自然,积累素材,把握事物变化规律。
所以说,神与物游的想象阶段是包容万物,并由此获得审美意境的关键阶段。
在经历神与物游之后,艺术创作就进入了天人和一、物我合一的最高阶段。
这一阶段是艺术创作的最后阶段,由于神与物游阶段的创作充满情感和生气,“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
因此,随着情感的移入,创作主体似乎置身其境,处于忘我状态,或者说自己已与它物合而为一。
正因如此,罗大经画草虫,“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画说》)“草虫”与“我”实难分清。
第二、重言志,追求美善合一的审美旨趣。
中国古代艺术思想非常重视艺术作品的伦理教化作用。
早在《尚书》中就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记载。
在这里,古人明确指出了“乐”(古代艺术总称)“言志”,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工具。
《乐记》也强调,“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提出了艺术“本于心”的观点。
艺术“本于心”,中国古代艺术家因此强调在艺术创造中重视表现主体的思想感情,抒写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