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长江沿江地带 第1课时 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下)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自然条件。
2.记住长江沿江地带特大城市、重要工业基地及钢铁走廊和汽车走廊的分布。
3.知道长江沿江地带重要的生态问题及治理措施。
能力目标:从长江南北支流的延伸对南北经济的辐射作用的客观事实,来认识沿江地带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
情感目标:1.通过对区域间相互联系的学习,提高学生彼此协作、共同研究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念,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活动教学重点知识目标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本区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导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我国沿海工业基地的分布,其中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在哪里?它位于哪条河流沿岸?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讲授新课一、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1.读图找出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2.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河流、气候及资源状况。
地形:地势低平,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河流:河网稠密,湖泊众多。
地表水资源丰富。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资源:上游多煤、天然气和水能,下游主要是铁和铜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认识“H”型工业格局1、说出“H”型格局东西沟通了哪两地区,起到了什么作用?2.找出东西纽带中的四大重要城市。
3.辐射作用是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4.认识世界上重要的沿河产业带有哪些?(莱茵河、密西西比河)三、沿江地带的城市1.读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比较长江上中游和下游分布的工业城市稠密与稀疏的不同?找出沿江地带四个特大城市。
2.了解上海多方面的优势表现四、沿江地带的工业1.读图找出沿江地带四大工业基地,说出各自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2.找出沿江地带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哪几个?3.记住长江沿江地带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
五、生态问题及治理保护1.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出现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中下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酸雨严重,水体污染)2、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和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当堂训练做练习,巩固深化归纳评价总结知识要点。
长江沿江地带电子教案
第八章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位置、范围。
(2)掌握本区地形类型、分布特点。
(3)掌握本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4)认识本区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学生能够说明其范围和相对地理位置──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并对本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出简单的评价;初步培养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的特点,培养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对比分析及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经济的发展,体会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在进行小组学习中,体会小组的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对区域间相互联系的学习,提高学生彼此协作,共同学习的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区域位置的范围;认识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难点:对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利用地形图等资料分析本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越性等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等。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先在白板中部位置勾画出长江干流图)教师:(指图)这是我国哪一条大河?学生:长江教师:谁能上来指出长江概况。
学生:(白板填注)略教师: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新课教学:板书: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活动一:课堂师生互动教师:我们学习一个区域或地带,其一般模式中首先要知道什么?学生:(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副板书:海陆位置地理位置经纬位置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教师:(白板课件)看长江地带地形图,然后用铅笔将长江沿江地带的起止点标出,并且将该段长江干流加粗。
《长江沿岸地带-沿江地带的城市》初中地理课教案
课程名称:长江沿岸地带-沿江地带的城市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长江沿岸地带的地理特点和重要性。
掌握一些沿江地带的重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
培养学生对长江经济带的认识和地理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地图和图片。
班级白板或幻灯片,用于演示课程内容。
有关长江沿岸城市的地理信息和经济数据。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中国地图,指出长江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长江沿岸地带的城市如此重要?
长江沿岸地带的特点(10分钟):
介绍中国长江沿岸地带的地理特点,包括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的地区人口众多,有着丰富的资源。
解释长江经济带的概念,强调它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
沿江地带的重要城市(25分钟):
逐一介绍长江沿岸地带的一些重要城市,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
展示这些城市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地理特点和经济特色。
强调这些城市在长江经济带中的作用,包括经济中心、交通枢纽等。
讨论与互动(10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长江沿岸城市的发展与挑战,以及它们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分享观点。
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长江沿岸地带的重要性以及沿江地带的一些关键城市。
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长江沿岸城市,进一步研究该城市的发展和特点,并在下节课分享。
拓展:
如果有更多时间,可以让学生自主研究其他长江沿岸城市,并组织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
长江沿江地带说课稿
活动1、看图8.23,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
2、为了进一步加强沿江地带的整体实力,现在正在建设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简述理由。(可留在课后处理)
课堂检测
选择填空:
1、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地形是( )
A.平原和高原B.平原和盆地C.平原和低山丘陵D.低山丘陵和高原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看图8.17,请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和区域形状:
2、自然条件
看图8.17和8.18,请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等特点:
活动1、看图8.19和8.20,请说出长江上、中下游景观的差异:
2、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不同河段的利用方式,请将下面几位同学的设想加以补充:
学习难点:理解沿江地带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的基础与条件、动力、意义等。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可持续观念。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指导、归纳为辅,学生讨论、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具体做法是:借助PPT课件把涉及教材内容的六幅图片和相关信息依次呈现,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同时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或单独完成问题,或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并积极发表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综合等地理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可持续观念。
3、看图8.21,请简要完成下列问题:
归纳: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其上游资源种类较多。其中水能资源、煤矿、天然气资源等能源较下游地区丰富。下游地区有色金属矿(如铜等)资源丰富,但能源缺乏。总之,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发挥纽带和辐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地理初一下中图版7.2长江沿岸地带教案一
地理初一下中图版7.2长江沿岸地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鱼米之乡”、“天府之国”所指,理解它们为什么有了这样的称呼。
2、掌握长江在长江沿岸地带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地理特征,并能在地图上填出4、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主要城市以及各自的经济特点5.理解上海在全国和长江沿岸地带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掌握“鱼米之乡”、“天府之国”所指,理解它们为什么有了这样的称呼。
2、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地理特征,并能在地图上填出3、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主要城市以及各自的经济特点教学难点1、掌握长江在长江沿岸地带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理解上海在全国和长江沿岸地带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填图、阅读、讨论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有两条经济带,一条是沿海经济带,一条就是长江沿岸地带。
本节将给我们全面介绍长江沿岸地带的相关情况。
二、看A图,结合课文,了解长江沿岸地带的位置。
长江沿岸地带指长江流域中从上海至川西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千米的狭长地带。
它与南北走向的沿海地区,共同构成了一个“T”字形地带,成为我国经济实力强和发展潜力大的区域分布的基本框架。
三、掌握长江沿岸地带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及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知识。
1、看图,说出长江沿岸地带的纬度。
〔30℃N〕2、说出长江沿岸地带的海陆位置。
〔东临东海,沿长江向西纵深发展〕3、说说长江流域的海陆位置和纬度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明确: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图D,以重庆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点〕4、在图中找出长江三角洲、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并在空白图上填出来。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5、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并在空白地图上填出来。
四、理解、掌握“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1、理解有关长江沿岸地带的美誉1〕黄金水道:长江的航运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的美丽。
〔在图上填出来3〕湖广熟,天下足:湖,洞庭湖,湖北、湖南。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1
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和相对地理位置—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并对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作出简单的评价;初步培养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的特点,培养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对比分析及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学习的能力。
3.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了解长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自己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西部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其纽带与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运用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和工业分布图及相关文字资料,描述本区域内人口、城市和工业部门结构的空间分布特点与地区差异,进而俩界长江沿江地带中心城市在区域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培养因果推理的能力。
5.运用图文资料,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江水污染、酸雨等生态问题的危害与治理保护,培养推理和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逐步树立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发展条件所形成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
难点: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对比、分析、综合等方面的地理能力,并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方法导学法、讲练结合四、教具准备有关图片五、课时三课时六、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至今我们仍记忆犹新。
当时全国军民团结一致,终于战胜了这场特大洪灾。
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
地理第七章第2课长江沿江地带课件中图版七年级下
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
1 四季分明
2 降水充沛
长江流域主要分为四 个季节,春季温暖, 夏季炎热,秋季凉爽, 冬季寒冷。
长江流域年降水量相 对较高,气候湿润。
3 季风影响
长江流域的气候受到 季风的影响,夏季多 雨,冬季较干燥。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丰富多样的植被
长江流域拥有多种植被, 包括森林、草原和湿地等。
地理第七章第2课长江沿 江地带课件中图版七年级 下
长江沿江地带是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区域之一,在这里,你会发现引人注目的 风景、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独特的气候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
长江的地理位置
长江位于中国中部,流经中国境内多个省份,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流经的省份
四川
长江的上游,被称为长江源地。
长江沿江地带是中国最重要的水上 交通干线,也有铁路和公路与内陆 联系。
独特的动物种群
长江流域是许多珍稀动物 的家园,如江豚、白鳍豚 等。
生态保护
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 环境,中国政府制定了一 系列措施,如设立自然保 护区。
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
1
农业
长江沿江地带适合农业发展,特别
工业
2是水稻种植。源自长江沿江地带有许多工业城市,如
重庆和武汉,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
地。
3
交通
贵州
长江从四川流入贵州。
湖南
长江穿过湖南,著名的洞庭湖就位于此地。
江西
长江继续向东流经江西,形成了壮丽的三 峡。
长江流域的地形地貌特点
壮丽的三峡
长江在江西省形成了壮丽的 三峡,是中国最重要的景点 之一。
广阔的平原
长江流经的地方还有广阔的 平原,适宜农业发展。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长江沿江地带导入新课:猜灯谜,导入1. 展示长江旅游的幻灯片各位同学,刚刚你所欣赏到的是我国哪一区域的美丽风光呢?导入2.根据谜面猜出城市名称:(1)船出长江口(2)带枪的男人(3)双喜临门然后仔细观察谜底答案中几个城市的位置,想一想它们所处地区有什么相同之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章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里的第二个区域以河流为纽带的经济区域首先,我们还是先来复习一下长江的概况。
看图,阅读长江流经地区以及上、中、下游划分。
二学习目标认识区域位置的范围;认识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环境的特征这部分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前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自主和小组合作学习归纳总结,有疑问的地方做标记(一)阅读P32-33“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并看图7-2-1《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完成:1、读图,描述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和范围。
2、长江沿江地带主要有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3、南京、武汉、重庆、攀枝花在分布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点。
4、结合图说说长江上游地区和中下游的地形有什么差异。
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原东西排列,各段宽窄不一。
具体来说:上游主要是高原、盆地中下游主要是平原5、针对地形差异完成p33长江开发利用方案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上的这种客观差异及河流分布特征,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请你将下面的设想加以补充。
(1)我们可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因为: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滩多流急,落差较大(2)我们还可以在长江沿线发展旅游业,因为:本区自然景色秀丽,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例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以及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
(3)我们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广阔、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湖泊中浮游生物众多、饲料丰富。
由于地处亚热带,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索饵、越冬和繁殖,捕捞、人工养殖都有较好的条件。
(4)我们可以在中下游发展内河航运业,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宽阔、径流量大而变幅小,来水过程较为稳定,有利于发展航运。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位置、范围,并对本区的地理位置进行简单的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自己描述区域地形的特点。
培养提高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本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越性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从地形、气候、自然资源、水运条件等方面了解本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4.认识并理解本区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连接和纽带作用。
5.正确理解区际联系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6.进一步了解有关区际联系、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
7.正确认识本区内部不同地区的差异和相互协作关系。
8.初步认识本区主要的自然灾害和存在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本区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9.初步学会分析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认识到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治洪涝灾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0.了解本区环境保护的有关方法、措施和法律法规等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图使学生认识本区的地理位置,尝试分析本区位置的特点和优越性。
2.通过区内地理事物: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和水运交通等分布的学习,将知识巩固在地图上,抓住分布的规律,认识本区自然条件的优势。
“H”型经济地带格局的认识,进一步分析本区位置的优势,从中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区际联系的重要意义。
“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的有关知识,充分认识长江对本区经济地带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从长江南北支流的延伸对南北经济的辐射作用的客观事实,来认识沿江地带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
5.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和工业分布特点。
6.通过地图使学生认识本区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分布与河流、地形、陆上交通、自然资源等的相互关系,分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分布密度的差异;认识本区不同地区的差异。
7.通过分析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经济辐射的作用,认识区际和区域内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长江沿江第一课时教案
三、展示交流
分组展示,让学生各个小组来进行竞争。
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自然资源。
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辐射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和学生及时评价。
四、点拨提升
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热量较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江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生产部门,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
随着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这里也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地区
五、课堂检测
1.选择题
(1)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沿江地带四大港口城最西部的是()
A.上海
B.重庆
C.武汉
D.杭州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沿线大力发展无烟行业————旅游业。
B.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
C.长江沿线都可以发展内河航运业。
D.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落差大发展水电业。
(4)长江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
必做:作业本p12 4、5、8题
选作:同步训练
板书设计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2、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教后反思:。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2)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3)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运用数据和图表,探究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3)调查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状况,分析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兴趣和热爱;(2)增强学生保护长江、珍惜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2)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3)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作用。
2. 教学难点:(1)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的分析;(2)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其作用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概况;(2)制作PPT和教学素材;(3)准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2)收集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资料;(3)准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2)提问:你们对长江沿江地带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2)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资料;(3)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2)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作用;(3)引导学生关注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问题。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达程度及其作用。
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
合作讨论: ①以长江为横轴连接的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构成了什么样的图形;② 读图说明为什么长江沿江地带具有纽带作用; ③沿海地带与西部地区各自的 经济发展优势是什么;④从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入 手,具体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展示提升: 1 、 “ H ” 形 的 经 济 格 局 :
教
学 时 科 间 地理 年 级 课 题 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 八年级 设计者 贺小燕 计划学时 3
第八章第二节 长江沿江地带
重 点 课 要 标 求
认识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认识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1、 认识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西部借助江海联 运,进入国际市场 长江沿江地 带
沿江地带是东部 沿海产业向中西 部推进的通道
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 海、南京、武汉、重庆等 商业中心连接起来, 成为 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沿江地带是东部 沿海地区技术、 信息向中西部传 递、转移的通道
2、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如长江沿江地带、莱茵河沿河地区以及密西西比 河流域。 课堂检测: 基础训练读图题
课 目
时 标
2、 认识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 了解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
引 突 教
桥 破 法
复习长江水系构成及上中下游的划分,长江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运用图文研讨分析(多媒体课件)
学
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内 容 及过程 群体智慧设计
个性化批 注
第一课时 目标导学:
1、 认识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 认识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了解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长江中下游平原》名师教案(第1课时)
《长江中下游平原》名师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和范围。
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体现在哪里。
从气候、优越的位置、河湖等方面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
知道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的原因是什么。
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有哪些农作物。
知道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地位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地图、活动等方式,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体会到区位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教学重点】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优势的具体体现。
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
“鱼米之乡”的由来。
【教学难点】长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条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活动讨论、资料了解、教师讲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我国,有一个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平原,你知道是哪里吗?(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以及自然条件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二、新课学习(一)显著的区位优势1.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至上海的长江中下游沿岸。
2. 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哪些省份?(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上海)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哪些小地形区?主要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呈串珠状东西向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水量丰富的长江贯穿全境,由上海汇入东海。
3.区位优势江、河、湖、海连成一体,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利和水能资源,为水运、水力、灌溉、水产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海和黄海是我国东部沿海港口资源、滩涂资源、渔业资源、海底油气资源最有开发潜力的海域之一。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 长江沿岸地带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长江沿岸地带的工业1.判断对错:长江沿岸地带东起上海,西至成都,与南北走向的沿海地区,共同构成了一个“T”字型地带。
()2.长江中下游平原自古就是______和________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
这里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基地,是全国农村__________水平最高的地区。
3.__________是长江上游地区中发展农业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4.长江水道把长江沿岸地带与__________连为一体,为该地带与世界沟通提供了便利的______。
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______分布,为该地带内部资源的______和产品的______提供了方便和廉价的运输。
5.东部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工业基地。
这里特有的位置、人才、信息等优势,使得以__________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______农业发展迅速。
中部和西部应发挥______和______优势,特别是______优势,重点发展重工业。
答案:1.×2.稻谷淡水鱼商品农业经济发展3.四川盆地4.沿海地区水运南北调配输出5.综合性信息技术创汇资源能源水能1.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发展有哪些优越条件?(1)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气候适宜。
(2)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湖众多,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生产发达。
(3)主要实行一年两熟耕作制,兼有南、北方的特点。
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油菜为主,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棉花产区。
(4)淡水渔业和养殖业发达,盛产鱼、莲、藕、菱,长江三峡是很多淡水鱼类洄游产卵的场所,每年有大量的水产品和鱼苗远销全国,成为我国养殖淡水鱼类的重要区域。
【例1】说起湘鄂西苏区的洪湖,人们就会想起《洪湖赤卫队》那部老电影,有人也会情不自禁地哼起那首脍炙人口的老歌:“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初中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和图表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1. 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相关章节。
2. 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和图表。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幅地图,你能说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练习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出示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图和图表,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五、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根据教材,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2. 教师运用地图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长江沿岸地带(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地图使学生认识本区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分布与河流、地形、陆上交通、自然资源等的相互关系,分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分布密度的差异;认识本区不同地区的差异。
2.通过对长江沿岸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部门、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它们之间进行协作,相互促进的方法和途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2.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事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从图中指出沿江地带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特点。
2.正确认识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中下游地区的差异和协作方法、途径。
教学难点
从图中指出沿江地带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挂图;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资料:长江上的主要城市介绍(学生课下准备);课件:介绍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经济的发展;课件:长江沿江工业基地介绍等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长江的纽带和发射作用的知识,认识到河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在长江河流沿江地区,许多城市的形成也要归功于河流,例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就与长江的关系密切。
今天,我们就要讨论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问题。
教师:我们都知道在长江的沿江地带,从上游到下游的大城市依次有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那么,这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如何依托长江的?其他沿江地带的
城市分布情况与这四个城市的关系又怎样呢?让我们首先来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
教师:下面请大家根据“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图,按小组分别研究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四个城市在长江中的分布情况,讨论这些城市的分布与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周围地区的其他哪些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教师:好,下面请大家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每组同学可以指派代表到讲台来介绍本组的讨论结果,也可以几个人上来,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
学生:分小组展示成果。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的汇报很好,充分展示了我们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也体现了我们比较高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大家结论的基础上,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些结论:
1.重庆位于四川盆地、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上,是长江和汉江、京广线与长江的交汇处;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有京沪线和长江交汇,临江近海,距入海口380公里左右;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有长江的最后一个支流──黄浦江和京沪线、沪杭线等交汇,又是沿海地区。
2.这四个特大城市是本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本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在四个特大城市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以它们为中心的四个城市群,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城镇密集,密度大。
4.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总之:长江是这些城市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生命线。
沿江地带的城市(板书)
教师:不仅如此,长江还为这些地区的经济支柱──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地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下面,我们继续了解本区主要的工业地带及其分布、特点等知识。
另外要请大家进行讨论学习,我们提供讨论的主题:
1.本区主要的工业基地的分布与城市的关系如何?
2.本区工业基地的主要类型与哪些条件关系密切?
3.各工业基地从规模大小、发展水平等方面比较,有哪些区别等。
这次我们的资料是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如:“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分布图”“长江沿江矿产资源分布图”,主要的工业城市、钢铁工业走廊、汽车工业走廊等。
学生:分组学习主要的工业基地、主要的工业城市、钢铁工业走廊、汽车工业走廊等等。
教师:请学生就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阐述,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发言:(略)
教师总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略)
其实,就长江沿江地带本身而言,在不同的地区也存在有不同的地区优势和差异,在本区内部,也有一个如何加强区内协作和联系的问题,课文中就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活动,我认为比较好,请大家来讨论一下,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学生:讨论课文P83的“活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