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考试大纲与参考书
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c76ad573b3567ec102d8a42.png)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招生目录系所名称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招生总数58人。
系所说明其中48人为五年制硕博连读生,中间不授硕士学位,10人为核科学技术方向三年制硕士生。
拟接收推荐免试生85%。
此外还将招收五年制直博生约65人,见博士目录。
招生专业及人数070301 无机化学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070304 物理化学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320 化学(化学生物学)070321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科目系所名称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招生总数58人。
系所说明其中48人为五年制硕博连读生,中间不授硕士学位,10人为核科学技术方向三年制硕士生。
拟接收推荐免试生85%。
此外还将招收五年制直博生约65人,见博士目录。
招生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70305) 人数:研究方向01.高分子可控合成与材料制备02.高分子溶液及凝聚态物理03.特种与高性能高分子材料04.生物医用与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05.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器件06.高分子凝聚态物理、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考试科目复试成绩所占比例为30-50%,具体将根据生源状况确定。
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3 705综合化学I (普通化学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4 813综合化学II (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简介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高分子教学与研究的单位之一。
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在冯新德院士、周其凤院士等的领导下,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始终重视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强调研究的系统性和创造性、提倡基础和应用的有机结合,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并重,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和教风,科研基础、研究水平、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国内同行的承认,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优秀学术骨干的培养、选拔和引进力度,形成了一支年轻活跃、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教学团队。
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物理-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物理-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https://img.taocdn.com/s3/m/cc4dacb1783e0912a3162a3c.png)
2016年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一:高分子物理部分参考书目录:何曼君、陈维孝、董西侠编《高分子物理(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何曼君、张红东、陈维孝、董西侠编《高分子物理(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75分,考试时间为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及简答题解答题(包括证明题)考试内容聚合物材料的结构特点1. 掌握高分子链结构的特点2. 理解高分子链结构的内容构造;构型;构象;结构单元;结构单元的键接结构;支化度;交联度;嵌段数;序列长度;旋光异构;几何异构等概念;3. 理解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分子的大小;内旋转构象链段;静态柔顺性;动态柔顺性等概念;4. 了解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方法;掌握末端距;均方末端距;均方根末端距;均方均方末端距;B条件;无扰尺寸A; Kuhn链段长度le;极限特征比C Y;均方旋转半径;无规线团的形状等概念;了解和掌握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内容,包括:1. 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内聚能密度;2. 高聚物结晶的结构和形态聚合物结晶模型;晶态结构模型;非晶态模型;3. 高分子的结晶过程结晶度;结晶动力学;晶体生长;半结晶期;4. 结晶热力学熔限;5. 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取向度;6. 了解高分子液晶及应用性能,如热致型液晶;溶致型液晶;高分子液晶的结构;高分子液晶相变;掌握高分子的分子运动特点及特点,包括:1. 高聚物分子运动的特点高分子分子运动现象;运动单元的多样性;高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高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2. 高聚物的次级松弛3. 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理论;影响Tg的结构因素及改变Tg手段4. 晶态高聚物的分子运动5. 高聚物的粘性流动高分子粘性流动的特性; 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 高分子流动理论6. 高分子粘度测试技术掌握和了解高分子溶液热力学基础知识和概念,主要内容包括:1溶液:理想溶液;无热溶液;正规溶液;非正规溶液(或真实溶液);B溶液;2.高分子溶液溶度参数;3.柔性链高分子溶液热力学4.高分子稀溶液理论5.高分子浓溶液6.高分子在溶液中的扩散扩散系数;7.高分子在溶液中的粘性流动粘度;特性粘数;掌握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概念及典型的实验技术,包括:1.高分子分子量的统计意义;常用统计平均分子量;2.高分子分子量的测定技术端基分析法;沸点升高和冰点降低;气相渗透压(VPO );渗透压;3.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布及其研究方法高分子溶液的相分离;实验测试技术;凝胶渗透色谱技术(GPC)掌握和了解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及其特点等,包括:1.描述力学行为的基本物理量高聚物力学性能的特点;2.高聚物的高弹性平衡态高弹形变的热力学分析;平衡态高弹形变的统计理论; 3.高聚物的粘弹性蠕变;应力松弛;粘弹性的模型描述; Maxwell 模型(应力松弛),Kelvin (Voigt)模型(蠕变),松弛时间和推迟时间谱;时温等效与转换;4. 高聚物的塑性和屈服材料的分类;高聚物屈服点;冷拉与成颈;非晶态高聚物、晶态高聚物、球晶拉伸过程片晶的变形;银纹现象;二:高分子化学部分参考书目:1. 潘祖仁主编. 高分子化学(第四或五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2 .潘才源主编. 高分子化学.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3. 复旦大学高分子材料教研室, 高分子化学.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第一章绪论考试内容:高分子化学相关基本概念,聚合物名称、分子式、聚合反应式。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48fcbeb8f67c1cfad6b8ff.png)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本《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课。
高分子化学内容主要包括连锁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和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等聚合反应原理,要求考生熟悉相关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合成机理及大分子化学反应,能够写出主要聚合物的结构式,熟悉其性能并且能够对给出的现象给以正确、合理的解释。
高分子物理内容主要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与聚集态结构,聚合物的分子运动,聚合物的溶液性质以及聚合物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导电性能和热性能等,要求考生熟悉相关高分子物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有关聚合物的多层次结构及主要物理、机械性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
考生应具备运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硕士研究生入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50分。
三、考试主要内容和要求高分子化学部分(一)绪论1、考试内容(1)高分子的基本概念;(2)聚合物的命名及分类;(3)分子量;(4)大分子微结构;(5)线形、支链形和体形大分子;(6)聚合物的物理状态;(6)聚合物材料与强度。
2、考试要求【掌握内容】(1)基本概念:单体、聚合物、聚合反应、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聚合度、均聚物、共聚物。
(2)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3)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4)常用聚合物的命名、来源、结构特征。
(5)线性、支链形和体形大分子。
(6)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7)大分子微结构。
(8)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和主要性能。
【熟悉内容】(1)系统命名法。
(2)典型聚合物的名称、符号及重复单元。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主要习题解答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主要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a5b3482bfad6195f312ba679.png)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主要习题解答参考书籍:《高分子物理教程柯杨船何平笙主编》《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人主编》主讲人:柯扬船教授参与人员:刘壮刘乐王迪靳欢常启帆学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选择题(题库抽选)1.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都属于()。
A均相聚和B非均相聚和C游离基逐步聚合D连锁聚合2.本体聚合中,聚合产物与作为溶剂的单体,呈完全()A相分离B均相C非均相D混相3.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乙烯醇的共同特点是( )A.主链是聚乙烯链,支链不同B.主链不相同,支链也不相同C.主链是聚乙烯链,都无支链D.侧基都不相同,却都能结晶4.根据推导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所做出的假设,选出下列正确答案()A.引发剂的诱导速率=引发速率B.引发剂引发速率=链增长速率C.引发剂引发速率=链终止速率5.根据推导缩聚反应和自由基聚合反应的聚合度分布方程,选出下列正确答案[假设,Xw重均聚合度;Xn数均聚合度]()A.对缩聚反应,Xw/Xn=2;B.对自由基岐化终止聚合反应Xw/Xn≈2C.对自由基偶合终止聚合反应Xw/Xn≈2D.对所有逐步聚合反应Xw/Xn≈26.设C M为向单体链转移系数,C1为向引发剂转移系数,Cs为向溶剂转移系数,Ktr M为向单体转移速率常数,Ktrl为向引发剂转移速率,Ktrs为向溶剂转移速率,Kp为聚合速率常数,Kd为引发剂分解速率,Kt为引发剂终止速率,Etr M为单向转移活化能,Ep为聚合反应活化能,Et链终止活化能Ed引发剂分解活化能,E是影响聚合度的综合活化能。
请从下列选出不正确的公式()A.CM=Ktr M/Kp,C1=Ktrl/Kp,Cs=Ktrs/KpB.对于聚氯乙烯C M≈1/X nC.CM=Ktr M/Kp=(Atr M/Ap)exp=[-(Etr M-Ep)/RT]D.E=(Ep-Et/2)-Ed/27.按照自由基聚合微观动力学理论,Ri为引发剂引发速率,Rp为聚合速率,Kp为聚合速率,Rt为链终止反应速率,kt为链终止速率,Rd为引发剂分解速率,Kd为分解速率[I]为引发剂浓度[M]为游离基浓度,f为引发剂效率,则下列公式或假设不正确的是()A. Ri= -d[I]dt=2fKd[I]B. Rp= -d[M]dt=Kp[M][M•]C. Rt= - d[M•] dt=2Kt[M•]^2D. Rd=-d[I]/dt=Kd[I]^28.指明和改正下列方程式中的错误()A. Rp=K[^(1/2)](FKd/Kt)[I]^(1/2)[M]B. V=[Kp/(2Kt)][M•][M]C. Xn=(Xn)0-Cs[S]/[M]D. ꞇs=(Kp^2/(2Kt)([M]/Rp)9.高分子聚合物的聚集态或者凝聚态通常可包括()A.结晶态,无定形态,液晶态B.结晶态,液晶态,热固态C.结晶态,无定形态D.结晶态,无定形态,液晶态,过滤态或亚稳态10.高分子链的结构形式是影响高分子结晶的内因,通常影响结晶的主要因素有()A.分子链柔性,分子链支化度及分子链节对称性B.分子链取代基大小,分子量大小,分子量分布大小C.主链规整度大小,主链等规度大小,主链支化度及交联度大小D.主链全同立构结构,缩合聚合反应的高分子链11.高分子链聚集时会产生主价力和次价力,主价力的化学键能常为140-700Kj/mol而次价力键能仅8-42Kj/mol,但是有一些高分子聚合物热降解时却往往发生次价力还未来得及破坏而主价力先行破坏或其分子链先行断裂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高聚物分子量通常很高,链段次价力具有加和性B.高分子链次价力加和可能超过主价力C.高分子链之间产生氢键加和效应,支链或交联结构D.高分子量高聚物分子链的氢键范德华力与静电力其加和效应很强12.根据反应分子数N,反应物浓度C和反应程度P的定义,可写出以下种数均聚合度Xn的表达式,其中正确的表达式是()A.Xn=N0/N(N0是高分子结构单元数,N是高分子数)B.Xn=C0/C(C0是高分子单体浓度,C是转化为高聚物的单体浓度)C.Xn=1/(1-P)(P是高分子反应程度)D.1/Xn=K1(K2[M])-C M-Cs[S]/[M](K1是阴离子聚合转移速率常数,K2是阴离子聚合速率常数,[M]是单体浓度,[S]是溶剂浓度,C M是阴离子聚合反应向单位转移常数,Cs是阴离子聚合反应向溶剂转移常数)13.根据高分子聚集态或凝聚态理论,高分子在不同结晶条件形成不同形态的晶体如()A.折叠链晶体,伸展链晶体,纤维状晶体B.串晶体,单晶体和球晶体C.晶胞,晶型和晶状体D.液晶体,枝晶体和缨状胶束晶体二,计算题(题库抽选)14.对于双基终止的自由基聚合物,每一个大分子含有1.3个引发剂残基,假定无链转移,试计算歧化终止和偶合终止反应的相对量。
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复习资料整理
![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5fdaf2643323968011c9227.png)
Huggins式: sp K H C C
2
ln 2 Kramer式: K K C C
外推至 C→0, 两直线相交于一点此截距即为[]。 两条直线的斜率
4 / 11
{
图2
lg C
sp
ln 对 C和 对C 的关系图 C C
3 / 11
图 1 DSC 法测定结晶速率 (a)等温结晶 DSC 曲线 (b)结晶分数与时间关系
高材物化实验复习资料
4
放热峰。当曲线回到基线时,表明结晶过程已完成。记放热峰总面积为 A0,从结晶起始时刻(t0)到任一时 刻 t 的放热峰面积 At 与 A0 之比记为结晶分数 X(t): Avrami 指数 n=空间维数+时间维数(空间维数:球晶:1;片晶:2;针状:3;时间维数:均相成核:1, 异相成核:0; ) DSC: (纵坐标:放热峰朝下,吸热峰朝上) 图:Tg,冷结晶峰,熔融峰。 如何去除冷结晶峰? 升温一次,去除热历史。
二、声速法测定纤维的取向度和模量
测定取向度的方法有 X 射线衍射法、双折射法、二色性法和声速法等。其中,声速法是通过对声波在纤 维中传播速度的测定,来计算纤维的取向度。其原理是基于在纤维材料中因大分子链的取向而导致声波传播 的各向异性。 几个重要公式: ①传播速度 C=
L 10 3 (km / s) (TL t ) 10 6
N2。
注意:定要掌握三张图的含义。
五、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
1、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有多种,如端基测定法、渗透法、光散射法、超速离心法和粘度法等。 2、马克(Mark)公式: KM 。该式实用性很广,式中 K、值主要依赖于大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
北京化工大学86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化工大学86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07a5b2eee06eff9aef807d0.png)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
一、课程名称
名称: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二、考试大纲
(一)高分子化学
1绪论
1.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1.2 聚合物的分类与命名
1.3 聚合反应
1.4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
2 自由基聚合
2.1 单体的聚合能力
2.2 碳自由基
2.3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
2.4 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和引发体系
2.5 聚合反应速率
2.6 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2.7 自由基聚合的特征
2.8 自由基聚合的工业应用
2.9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3 自由基共聚合
3.1 基本概念、分类与命名
3.2 共聚物组成
—1—。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3e2674d276a20029bd642da2.png)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考试大纲一.指导思想及大纲依据1.指导思想为了正确、客观、真实的给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学科的成绩,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物理化学教学的全面改革,采用标准化考试对考生进行物理化学知识水平测试。
2.大纲依据①参照1980年部颁发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化学教学大纲(试用)。
②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校合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三版)。
③参考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四版)。
④参考印永嘉、奚正楷、李大珍编《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三版)。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2·8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二.考试对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三.考试目标1.本考试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物理化学学科的成绩考试。
2.考试目标分为:A、认识与记忆B、理解与判断C、掌握与应用D、分析与综合A、认识与记忆①对物理化学中基本概念、定义、名词的重现与复述;②对物理化学中基本定律、定理、理论及重要公式的重现与复述;③对物理化学中各种量的法定计量单位与符号及重要常数的了解与熟记;④对物理化学中重要定律,理论的实验基础及物理化学发展的重要史实的了解。
B、理解与判断①准确理解物理化学的概念、基本定律、重要公式和理论;②能区分物理化学中易混淆的概念;③理解物理化学中重要图示所代表的物理意义;④理解物理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C、掌握与应用①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能解决和论证给定条件下的物理化学问题;②熟练运用物理化学重要公式进行有关计算;③能从物理化学的基本公式、假定出发,推导出所要求的关系式;④掌握物理化学中有关图象的绘制方法,并能进行解释和应用。
D、分析与综合①从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演绎、归纳等方法分析、论证具体问题。
②掌握物理化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用于解决某些问题。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习题答案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24e1f77c1cfad6195fa7cb.png)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习题解答――参考答案第一章 绪论1. P16: 名词解释:单体:能够形成聚合物中结构单元的小分子化合物 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性质的最小原子组合 重复单元:聚合物中组成和结构相同的最小单位,又称为链节。
聚合物:由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大分子聚合度:即高分子链中重复结构单元的重复次数,是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
3. P16写出下列单体的聚合反应式,以及单体/聚合物的名称1).2) 3) 4)5) 6. P17: 写出下列混合物的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1)组分1:质量分数=0.5,分子量=1 x 104 (2)组分2:质量分数=0.4,分子量=1 x 105 (3)组分3:质量分数=0.1,分子量=1 x 106解:4641085.11011054.0105.01/1⨯=++====∑∑∑∑∑∑Mi WiWi MiWiWi Ni NiMi M n 56541045.1101.0104.0105.0⨯=⨯+⨯+⨯==∑WiMi Mw 1045.15⨯Mw nCH 2CHF2CHF n氟乙烯聚氟乙烯nCH 2C(CH 3)CH 2C(CH 3)2n聚异丁烯异丁烯nHO (CH 2)5H O(CH 2)5COOHn 6-羟基己酸聚己内酯nn CH 2CH 2CH 2O CH 2CH 2CH 2O 1,3-环丙烷聚氧化丙撑n nn H 2N(CH 2)6NH 2HOOC(CH 2)4COOH+2)6NHCO(CH 2)4CO 己二胺己二酸尼龙66第三章自由基聚合习题解答1.P73-74. 判断下列单体能否进行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并说明理由判断:1,1—二取代易聚合,除大取代基如—C6H5外1,2—二取代,除取代基为F以外都难聚合双键上电荷密度大,不利于自由基进攻—烯丙基单体取代基吸电性太强也不利于自由基聚合,如CH2=C(CN)2,CH2=CH(NO2)4. P74 写出下列常用引发剂的分子式和分解反应式(1) 偶氮二异丁腈【见教材P43】H 3CC CH 3H 3CC CH 3NNC CH 3CH 32N2+(2) 偶氮二异庚腈CH 2C CH 3NNC CH 2CH 3N2+CHHCH 3C CH 3CH 3CH 2C CH 3HC CH 33(3) 过氧化二苯甲酰【见教材P43】(4)异丙苯过氧化氢【见教材P43】(5)过硫酸铵体系【见教材P43】(6) 过硫酸钾-亚硫酸盐体系【见教材P44】(7) 过氧化二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体系【见教材P44】O NH 4H 4NH 4N2C OO C OO2+CO C CH3CH3O OH C CH 3CH 3O HO +S 2O 82- + SO 342- +SO 4-· +SO 3-·N CH 33O C O N CH 3CH 3C O OC O ON CH O CO C O O5. P74 以偶氮异丁腈为例,写出氯乙烯自由基聚合的各基元反应 1.)链引发(2)链增长:CH 2CHCl CHCl ·CH 2CH 3CNC CH 3CHCl ·CH 3C CH 3+CH 2CH 2CHClCHCl CH 3CNC CH 3CH 2n-1CH 2CHCl·CH 2CHCl(3)链终止: 偶合:CH 3CNC CH 3CH 2CHCl CH 3CNC CH 32n 2CHCl CH 3CNC CH 3CH 2n-1CH 2CHCl·歧化CH 3C N CN C ·CH 3CH 3CH 3N CH 3CN C CH 32+N 2CH 2CHCl CHCl·CNCH 3CH 3C ·+CH 2CH 3C CH 32CHCl CH 3CNC CH 3CH 2n-1CH 2CHCl·CHCl CH 2n-1CH 2CH 3CNC CH 3CH 2ClCHCl CH 2n-1CH 3CNC CH 3CH CHCl +13.P74.解: 苯乙烯 d=0.887g/ml本体聚合:[M]=0.887/104=8.53×10-3(mol/ml )=8.53(mol/l ) [I]=(0.109%×0.887)×103/242≈4×10-3(mol/l ) 苯乙烯以偶合终止为主:n x =2ν=2R p /R i(1)R i =2R p /n x =246010255.024-⨯⨯=2.07×10-8(mol/L.s )由R i =2k d f[I] f=0.8(2)k d = R i /2f[I]=381048.021007.2--⨯⨯⨯⨯=3.23×10-6(s -1)(3)自由基寿命τ=[ M·]/R t =1/2k t [M·]=k p [M]/ 2 k t R p64p 109.453.882.010255.02][2R --⨯=⨯⨯⨯==M k k t p τ在测定k t 、k p 时,由R p =k p [M][ M·] R i =2k t [M·]2得4282422P 21063.833.81007.2)10255.0(2][2R ---⨯=⨯⨯⨯⨯==M R k k I t Pk p =1.76×102(l//mol.s ) k t =3.59×107(l//mol.s ) 数量级k t > k p >>k d(5)[M·]= 1/2k t τ=1/(2×3.6×10-7×0.82)=1.7×10-8(mol/l )[M] >>[M·](6)R t =[M·]/τ=1.7×10-8/0.82=2.1×10-8(mol/L.s )∴ R p >> R p = R i17.P74 参见教材 P61-63.19. P75概念:本体聚合和添加少量溶剂的溶液聚合等反应往往会出现反应自动加速现象。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大纲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06e0d0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e.png)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高分子科学的基础和核心,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原理及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它建立在四大基础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础之上,是四大基础化学过渡到实际应用中间的桥梁,同时又是现代材料科学、精细化学品化学、石油化工、现代化工等学科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能较为熟练地应用高分子基础理论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的掌握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为今后从事相关科研、开发或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2: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加工的实验方法,熟悉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表征手段。
课程目标3:能够分析高分子材料应用的特定需求,确定设计目标和解决方案,体现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4:能够运用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高分子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其可替代方案。
课程目标5:能够基于高分子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课程目标6:能够借鉴高分子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对社会、安全等潜在影响及应承担的责任有清醒的认识。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发展简史,掌握高分子科学的基本概念。
2.教学重难点:高分子的分类和命名。
3.教学内容:(1)高分子科学的建立和发展;(2)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3)高分子的分类与命名;(4)高分子合成反应的分类。
4.教学方法:讲授法及课间讨论。
5.教学评价:习题与思考题第二章缩聚及其他逐步聚合反应1.教学目标:掌握缩聚聚合制备高分子的基本原理。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7e458aa65ce0508763213bf.png)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课程教学大纲(Polymer Physics & Chemistry)学时数 :48 其中:实验学时:0 课外学时:0学分数:3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适用专业:材料化学专业执笔者:(姓名叶秀芳职称讲师)审核人:(姓名袁毅桦、职称教授、职务院长)编写日期:2013年9月一、课程简介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反应及其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各种类型聚合反应的机理、动力学研究、影响因素及实施方法;聚合物间的化学反应特征、类型和应用;聚合物的多层次结构特点、研究模型介绍;高分子的分子运动特点及主要物理、机械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高分子固体、溶液的性质及相应的表征方法;高分子的电、热及光学性质等内容。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反应及其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高分子物理课程的学习对象是材料化学专业学生,该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高分子材料方向的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聚合反应原理,合成方法,聚合物的多层次结构、分子运动及主要物理、机械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为从事高分子设计、改性、加工,应用奠定基础。
通过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有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有关公式,加深对基本内容的理解,培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进行大分子设计、聚合物的加工、改性及应用等工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为以后从事高分子研究、教学、生产的能力培养打下理论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牢固掌握本学科成熟的基础理论,同时需要更多的了解学科前沿,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了解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要重视参考书和参考资料的阅读,扩大知识面。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一)高分子学科基本概念掌握高分子学科的基本概念、高分子的定义、分类和命名,高分子合成反应的分类,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中科大、南开大学、武汉理工、南京工业大学等高分子化学及物理考研真题
![中国科学院、中科大、南开大学、武汉理工、南京工业大学等高分子化学及物理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e68dbec77da26925c5b026.png)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说明:全部答题包括填空、选择题必须答在考点下发的答题纸上,否则,一律无效。
试题名称:高分子化学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分)1. 开环聚合;2. 交联聚合物;3. 官能团等活性;4. 活性聚合反应;5. 动力学链长;6. 凝胶效应;7. 接枝共聚物;8. 聚合物老化;9. 竞速率;10. 几率效应。
二、结构式、名称和合成(30分)1. 以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聚合物并写出它们的结构式。
(8分)A)维尼纶;B)Kevlar纤维;C)PTFE;D)等规聚丙烯。
2. 如何合成结构单元头-头方式连接为主的聚氯乙烯?写出由单体到产物的合成反应式,并注明所使用的引发剂。
(4分)3. 写出合成下列聚合物的反应式,具体注明所用引发剂。
(9分)A)线性聚乙烯基亚胺;B)两个端基皆为羧基的聚苯乙烯;C)线性酚醛树脂。
4. 接枝共聚物可通过“在主链高分子存在下接枝共聚”、“主链和支链相互反应”和“大分子单体”法进行合成,分别举例说明。
(9分)三、从下列提供的可能中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4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关于单体、结构单元、重复结构单元和单体单元说法最为确切的是()。
A)单体是一类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高分子的小分子化合物;B)对于聚氯乙烯而言,单体单元具有与单体相同的化学结构;C)对于尼龙6而言,重复单元和结构单元是等同的;D)聚乙烯醇是合成维尼纶的原料,而合成它的单体是乙烯醇。
2.下列关于逐步聚合和链式聚合比较不确切的是()。
A)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所需的时间;B)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聚合物的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C)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聚合反应是否存在引发、增长、终止和转移等基元反应;D)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高分子的“成长”是通过单体和高分子的反应还是反应体系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反应。
3. “功能团等活性”假定是逐步聚合反应的重要概念,但是在某些场合下该假定和实际情况不符合,以下所述不正确的是( )。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3999053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8.png)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是一门关于高分子材料的性质、结构、合成和应用的学科。
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由长链分子构成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从高分子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介绍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
一、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如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质、流变学性质等。
其中,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其最为重要的性质之一,因为它们通常用于承受各种载荷,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分子结构和分子量密切相关。
分子量越大,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就越高,但韧性和延展性就越低。
分子结构的改变也会影响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例如,聚合物中的侧链结构可以影响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影响其力学性能。
高分子材料的热力学性质也是高分子物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热力学性质包括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热容等。
这些性质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和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高分子材料的热成型过程中,需要考虑热膨胀系数的影响,以保证成型后的产品尺寸稳定。
高分子材料的流变学性质也是高分子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流变学性质研究的是高分子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流动行为。
高分子材料的流变学性质与其分子结构、分子量、交联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线性高分子材料的流变学性质通常表现为牛顿流体,而交联高分子材料则表现为非牛顿流体,具有更为复杂的流变学行为。
二、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非常多样,包括聚合反应、缩合反应、交联反应等。
其中,聚合反应是最常用的高分子材料合成方法之一。
聚合反应可以分为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羰基聚合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聚合反应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缺点。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也是高分子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通常由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分子结构等因素决定。
例如,线性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简单,易于合成和加工,但其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相对较差。
2021年常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参考书
![2021年常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34c1d99a336c1eb91b375d8f.png)
875
水分析化学
《水分析化学》,黄君礼、吴明松,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07
《水分析化学实验》,戴竹青,第2版,中国石化出版社,2013.07
834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张文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药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朱依谆、殷明
《药剂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崔福德
《药剂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方亮
825
生物化学原理
《生物化学》,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生物化学》蔡志强、朱劼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336
艺术基础(理论)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873
电路分析
《工程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版),包伯成,乔晓华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9
874
控制理论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王万良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
881
管理学
《管理学》(第四版),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49
药学综合
《有机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天津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
855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程光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六版
《机械设计》濮良贵、陈国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十版。
《机械原理》郑文伟、吴志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六版。
857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5版),周荷琴冯焕清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835
2019上海交通大学考研817、827材料科学基础、831、 837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与838复习全析(含真题)
![2019上海交通大学考研817、827材料科学基础、831、 837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与838复习全析(含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d13a066bd97f192279e9f3.png)
2019上海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考研817自动控制原理、827材料科学基础、831生物化学、 837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与838有机化学复习全析(含真题)《2019上海交通大学考研827材料科学基础复习全析》(含真题,共三册)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上海交通大学考研827材料科学基础复习全析》本书依据以下参考书目:《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第三版)-----------2018上海交通大学官方指定参考书目------------《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胡赓祥、蔡珣、戎咏华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本书旨在帮助报考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经典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
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业学位)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含Med-X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位)、适用科目:827材料科学基础内容详情本书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内容:Part 1 - 考试重难点:通过总结和梳理《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第三版)等教材的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Part 2 - 教材配套经典习题与解答:针对《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第三版)等教材的经典习题配备详细解读,以供考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做到对上交考研核心考点及参考书目内在重难点内容的深度领会与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考试大纲与参考书
一、考试目的
为了考察学生在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暨印刷包装材料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与印刷包装材料相结合的学科方向特色,特设立本考试科目。
二、主要考试题型
1. 基本概念问答
2. 填空题
3. 选择题
4. 简答题
5. 基础理论论述题
6. 计算题
7. 理论结合实际分析讨论题
三、试题构成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知识70%,紧密关联印刷包装材料知识 30%。
四、考试的主要范围
考试范围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及相关印刷包装材料。
第一部分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命名。
缩聚合逐步聚合,线形缩聚反应机理、动力学、聚合度、分子量分布,体形缩聚和凝胶化作用,缩聚和逐步聚合实施方法,聚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酰亚胺和高性能聚合物、聚氨酯和其它含氮咋练缩聚物、环氧树脂和聚苯醚、酚醛树脂、氨基树脂等重要聚合物及其在印刷包装方面的应用及性能要求,自由基聚合机理、链引发反应和引发剂、链转移反应和聚合度,聚合度分布、阻聚作用与阻聚剂、自由基、可控/火星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共聚合的单体活性和自由基活性,共聚速率。
聚合方法之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
离子聚合之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
配位聚合之聚合物立体异构、Ziegler-Natta引发剂、丙烯的配位聚合、极性单体配位聚合。
开环聚合之含氧环、环醚、己内酰胺和含氮环及其在印刷包装中的应用。
烯类聚合物及其在印刷包装中的应用。
天然高分子之纤维素与纸张承印物。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之接枝、嵌段、扩链、交联反应。
功能高分子之光、电、液晶及粘结材料与性能。
高分子降解与老化机理及印刷包装永高分子之耐抗性和绿色化。
第二部分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链的结构之高分子链化学组成、构型、构造和聚合物的序列结构。
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之聚合物凝聚态晶体结构,高分子液晶。
高分子溶液之聚合物溶解,高分子溶液相平衡,聚合物浓溶液。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之聚合物分子量的统计意义,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和转变之聚合物分子运动特点,粘弹性行为区域,玻璃橡胶转换行为。
橡胶弹性之橡胶弹性的影响因素,热塑性弹性体。
聚合物粘弹性之包括聚合物的力学松弛现象,研究粘弹性位的试验方法,聚合物、共混物及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动态力学性能的关系,粘弹性对油墨转移印刷影响。
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之聚合物的塑性和屈服,聚合物的断裂与强度。
聚合物的流变性之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聚合物熔体的切粘度。
多组分聚合物材料的流变行为,聚合物熔体的弹性效应,印刷油墨流变性。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热性能和光学性能之介电性能,导电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及其在功能印刷材料方面应用。
聚合物表面与界面之热力学、动力学,固体-高分子溶液界面,聚合物表面改性技术,粘接,印刷包装材料表面处理与性能优化。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潘祖仁主编. 高分子化学(第五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XX年9月1日.
2. 金日光主编. 高分子物理 (第三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XX年7月8日.
3. 齐晓堃主编. 印刷材料及适性(第二版).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XX年2月1日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