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创新
14《穷人》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4《穷人》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单元第4单元课型精读课文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课题《穷人》目标确定依据课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穷人》这篇课文选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作品,它以其深刻的主题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文学经典之一。
课文通过描述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去世后,主动收养两个孤儿的故事,展示了沙俄专制制度下穷人的悲惨生活,同时反映了他们勤劳、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教材中,通过对人物行动的细致描写、心理活动的深入挖掘,以及环境的渲染,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穷人的生存困境和他们的精神风貌。
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穷人》这篇课文的内容与他们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
他们可能难以直接感受到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以及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去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感受他们的勤劳、善良和无私。
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情感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与文本的情感联系,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和感恩之心。
学习目标评价任务1.会写16个生字,重点理解“抱怨、倾听、忧虑、自作自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说说文中几个穷人,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核心知识核心能力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说说文中几个穷人,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核心问题说说文中几个穷人,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微能力点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活动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学习评价一、导入1.学生自由交流,沉浸在对课件创设的情境的种种猜测中。
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设计实践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郑州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设计实践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郑州大学郑州大学第一章测试1.本课程是将()深度融合的一门课程。
A:专业理论教育和专业实践教育B: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C: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D: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答案: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2.本课程以模拟公司的形式运行,选题立项特别注重产品的(),因为它是公司生存的关键。
A:成本B:技术难度C:外观设计D:创新性(即卖点)答案:创新性(即卖点)3.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A: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B:得到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初步训练C:培养团队合作精神D:树立工程规范意识E:学会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答案: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初步训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工程规范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自身知识产权4.项目研发过程,一般包含()等环节。
A:方案设计 B:市场营销 C:产品研发 D:选题立项 E:项目结题答案:方案设计;产品研发;选题立项;项目结题第二章测试1.“创新”一词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由经济学家( )提出的。
A:德鲁克 B:亚当·斯密 C:凯恩斯 D:约瑟夫·熊彼特答案:约瑟夫·熊彼特2.( )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A:创新 B:知识 C:科技 D:思维答案:创新3.风险与回报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下面哪类事业是创业家创业最理想的事业选择 ( )。
A:低风险低回报 B:低风险高回报 C:高风险高回报 D:高风险低回报答案:低风险高回报4.创业团队成员往往来自于:()。
A:招聘公司 B:招聘会 C:朋友圈 D:猎头答案:朋友圈5.头脑风暴法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
A:相互补充 B:强调畅所欲言 C:相互激励 D:引发竞争答案:相互补充;强调畅所欲言;相互激励6.常见设问型创新方法有( )。
A:奥斯本检核表法 B:5W2H法 C:和田十二法 D:德尔斐法答案:奥斯本检核表法;5W2H法;和田十二法7.创业过程中从以下哪些方面获得创业机会( )。
14《穷人》第二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4《穷人》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的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的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情境创设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俄国伟大的作家,他是——(列夫·托尔斯泰),他被誉为“俄国文学泰斗”。
高尔基曾评价他:“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换到中国,我们可以怎么说?“不认识( ),不可能认识中国。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穷人》。
(板书课题)二、聚焦桑娜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作者却把它写得细腻、生动、真实,这就是小说的魅力,小说三要要素是什么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渔夫、桑娜。
小说还要关注情节,接下来就让我们把镜头聚焦到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之后的这一情节中。
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9-11自然段,和同桌交流桑娜抱回孩子之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把最能体观这一心情的语句画出来,体会当时桑娜的心情。
生交流、汇报。
这段话就是对桑娜忐忑不安心情的具体描写,谁能读读这段话。
(指名读,生评价)托尔斯泰最擅长人物的心理描写,这一段描写也是特别细腻、真实,同学们的朗读一定要配得上大作家的绝妙之笔。
要想读好这段话,我们必须走进桑娜的心里。
读好第1句“他会说什么呢”应该读出桑娜当时怎样的心理(紧张.担忧)为什么第2句“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了。
“这”指什么为什么桑娜此时想抱回孤儿不是闹着玩的事桑娜家生活条件到底是怎样的,让我们再把镜头前拉。
(生找相关语句)“补”“不顾惜…冒着…勉强…没有鞋…黑面包”文中对寒冷和风暴的具体描写是哪些语句,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环境这样艰难,他俩如此辛苦五个孩子都还顾不过来,还要抱回两个孤儿,她是咋想的,让我们再把镜头拉到她到西蒙家抱孩子的时候。
第14章 裁剪《创新设计——TRIZ系统化创新教程》教学课件
Rule D-功能载体及其功能被替代
功能载体 (Function Carrier)
作用
替代元件 (Alternative part)
功能对象 (Object of the function
)
14-2 裁剪规则和启发式裁剪问句
1.6 裁剪规则E(Trimming Rule E)
规则描述:如图所示,如果能找到新的利基市场(新市场或细分市 场),使裁剪后系统获得巨大收益,则功能载体可以裁去。若利基市 场需要原有功能,则裁剪后系统须包含原有功能,若利基市场不需要 原有功能,则新系统不包含原有功能。 如例1中,用牙线加漱口可以代替刷牙,牙线形成新的利基市场。
效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裁剪规则A、X、B、C、D、E,设计者应用裁剪规 则尝试裁剪规则时,也是依效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尝试。
14-2 裁剪规则和启发式裁剪问句
1.1 裁剪规则A(Trimming Rule A)
规则描述:如图所示,如果功能对象可以被裁去,则功能载体提供的 有用功能也就不需要了,功能载体可以被裁去。 如例1中对老年人,如果牙齿已经全部脱落,则刷毛就没有存在的必 要,依次类推,刷头、刷柄也就没有必要存在,牙刷将整体失去功能。
Rule B-功能载体的功能由功能对象自身来执行
功能载体 (Function Carrier)
作用
功能对象 (Object of the function
)
14-2 裁剪规则和启发式裁剪问句
1.4 裁剪规则C(Trimming Rule C)
规则描述:如图所示,如果功能载体的功能能被系统中或超系统其它 元件执行,则原来的功能载体可以裁去(被替代)。 如例1中,刷柄支持、移动刷头的功能可以由手指承担,则刷柄可以 被裁去。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难点:灵活地应用乘法公式进行运算或因式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探索发现性学习过程,注意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而不单单是要求记住结论,在导出的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有层次地进行概括,归纳推理,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14.1整式的乘法4课时
14.2乘法公式2课时
14.3因式分解3课时数学活动
小结2课时
说明
在本章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和归纳;通过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通过“探究”栏目,让学生体验获得结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信心;通过“思考”栏目可以拓展思维空间,促进数学思考,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在学习活动中要充分信任学生,努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本章属于《课程标准》中的“数与代数”领域,其核心知识是:整式的乘除运算和因式分解。这些知识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列代数式、整式加减和解元二次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又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因此,本章在初中学段占有重要地位。
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熟练掌握整式的概念、运算性质和因式分解的概念、分解方法,逐步形成知识结构.
《敏捷项目管理快速交付创新产品》-读书笔记131-第14章可靠的创新-1
《敏捷项目管理:快速交付创新产品》-读书笔记131-第14章可靠的创新-1第14章可靠的创新敏捷项目管理的精髓体现在两个问题上:“你是否向客户提供了创新产品?你是否每天都兴奋地去工作?”敏捷人士希望创造出创新产品来检验个人和团队的能力极限,也希望创造一个工作环境使得个人和团队能够蓬勃发展。
敏捷的最大障碍是要正视我们对因果关系和确定性的错觉。
在需求和技术相对稳定的生产环境中,我们能更好地预测未来:计划并期望按计划行事。
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更高外部环境中,试图用稳定环境中的流程和绩效度量则很有可能导致失败。
进化本身,即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是实验推进的一个新涌现的过程。
自然界因新涌现的结果而不断发展。
每个个体行为都会改变生态系统并相应地带来其他变化。
一个产品的产生来自项目团队成员、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客户和竞争对手的相互交流。
确定性应该存在于愿景和宏观目标中而非存在于实现愿景的具体途径中。
混淆愿景和途径也就混淆了因果关系和新涌现的情况。
新产品开发不是计划-执行,而是构想-探索。
没有不确定性和风险,就没有机会。
生产型项目受到预测的范围、进度和成本的控制,新产品开发项目是为了实现愿景而制订进度计划和成本约束。
范围是有限的,愿景是无限的。
不现实的愿景会导致试验失控。
记住:任何产品、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在各个领域做到无限的敏捷。
敏捷是有一定的边界限制,这种限制对产品来说是指平台的架构,对人员来说是组织的框架。
它平衡结构和灵活性、依赖和自治。
限制性架构会削弱产品对产品愿景和市场生态系统的响应能力,过少的架构会导致成本上升、重复和局部最优化的可能性增加;限制性的组织框架会降低团队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响应能力,过少的框架会导致混乱和混淆。
工程师应该保持平衡。
找到平衡是敏捷的关键。
每个产品、每个团队的平衡点各不相同。
卓越技术有助于快速和敏捷,能帮助找到平衡点。
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技术卓越才能实现敏捷。
14.1 新产品开发的新趋势新产品开发受两个决定性因素的推动:对创新的持续要求与变更成本的急剧下降(低成本探索)。
创新创业基础(重庆科技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创新的三种原理包括()A: 创新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和属性,是与生俱来的B: 创新是人类自身的本质属性,是人人皆有的C: 创新是可以被某种原因激活或教育培训引发的一种潜在的心理品质,是可挖掘和提升的潜力D:创新是人类特有的本质属性,无法改变答案:ABC2.当当网利用互联网络来销售书籍,这是属于A: 产品创业B: 根本性创新C: 工艺创业D: 商业模式创新答案:D3.由于创新就是相对于他人的首创行为,因此社会认识必然滞后于创新。
这一表述表现了:A: 创新的普遍性B: 创新的社会性C: 创新的超前性D: 创新的永恒性答案:C4.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低智商者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B: 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C: 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D: 高智商就意味着高创造力答案:D5.“创造”需要将创意具体化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一般来说,思维的三个基本要素不包括A: 学历B: 才能C: 智力D: 知识答案:A2.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实验反驳了亚里士多德“重物落得快”的理论,这反映了A: 突破习惯性思维B: 突破书本式思维C: 突破经验式思维D: 突破从众型思维答案:B3.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包括A: 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为创新B: 创造者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问题分析C: 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为知识和经验D: 创造性思维是种高级的、综合的、复杂的思维活动答案:ACD4.除了习惯性、单向性,常规思维的特点还表现为A: 非逻辑性B: 逻辑性C: 非理智性D: 理智性答案:B5.产生创新思维不需要一定的条件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句话体现了创新过程中哪个阶段的重要性A: 顿悟阶段B: 验证阶段C: 思考阶段D: 准备阶段答案:D2.对于提出创新的设想和解决方案的方法被称作A: 阻碍创新的方法B: 构思的方法C: 创新方法D: 选题的方法答案:B3.从找缺点到创新,我们需要A: 书本式思维B: 习惯性思维C: 随时作记录D: 强化问题意识答案:CD4.带过滤功能的水杯属于A: 异类组合B: 辐射组合C: 同物组合D: 主体附加答案:D5.笛卡尔将代数方法移植于几何领域属于A: 辐射组合B: 材料移植C: 异类组合D: 方法移植答案:D第四章测试1.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掀起了第二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是否正确?A:对B:错答案:B2.创新与创业二者的联系是什么,下面选项正确的是?A:创新不等于创业B: 创业推动创新C: 创新引领创业D: 创新优于创业答案:BC3.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
第14章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曹龙琪金融学
第14章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 曹龙琪金融学
一、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
金融学研究的“终极归宿”在于如何通过金融市
场机制和金融制度的建立来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与
经济之间的关系于是就成为金融学研究的主题。
金融发展理论所要研究的应是一切有关金融发展
与经济发展关系,以美国的
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改革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将金融稳定与金
融危机理论、国际金融政策、证券市场发展等纳入金融发展研
究框架,尤其着重于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发展顺序等有关金
融发展成败的政策组合研究。
• 第14章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 曹龙琪金融学
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完善
第14章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 曹龙琪金融学
(4)金融结构的变化与发展可以有效地增加交易与 投资的总量。例如,在金融欠发达的地区,那些 小额贷款者因没有适当的金融工具可供选择,只 能进行商业信用交易。另一方面,在金融发达地 区,银行信用则能更加有效的将已有资源配置给 收益率高的部门。显然,上述两者都能促进经济 的发展与增长。
抽象分析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看似非 常简单,但如果将货币因素注入,一切变得非常繁杂。 作为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金融业,客观存在有脆弱 性,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隐患所在。
第14章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 曹龙琪金融学
金融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重要的问题 是从理念上认识金融业本身就是一个经营风险的 企业,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唯一的出路是在 不断开拓创新中完善监管手段、改善金融环境和 提高金融素质,以适应全球形势变化条件下实现 金融安全的既定目标。
第14章金融发展金融创 新和金融风险曹龙琪金
融学
2020/11/25
第十四章 第1讲 波粒二象性
13
教材整合·双基过关
思维探究·考点突破
2.分析光电效应问题的思路 (1)两条线索
@《创新设计》
(2)两条对应关系 光强大→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14
教材整合·双基过关
思维探究·考点突破
@《创新设计》
3.三个重要关系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遏止电压Uc的关系式:Ek=eUc。 (3)逸出功W0与极限频率νc的关系:W0=hνc。 4.四类图象的分析
24
教材整合·双基过关
思维探究·考点突破
@《创新设计》
3.(2017·北京理综,18)2017年年初,我国研制的“大连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
光装置,发出了波长在100 nm(1 nm=10-9 m)附近连续可调的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
激光脉冲。“大连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术、
动 能 为 1.28×10- 19 J 。 已 知 普 朗 克 常 量 为 6.63×10 - 34 J·s , 真 空 中 的 光 速 为
3.00×108 m·s-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
A.1×1014 Hz
B.8×1014 Hz
C.2×1015 Hz
D.8×1015 Hz
答案 BC
11
教材整合·双基过关
思维探究·考点突破
@《创新设计》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既有能量又有动量 C.光是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单个光子不具有波粒二象性 D.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 解析 由德布罗意理论知,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太小,实际很难观察到波 动性,但仍具有波粒二象性,选项A、D错误;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 之外还有动量,选项B正确;波粒二象性是光子的特性,单个光子也具有波粒二象 性,选项C错误。 答案 B
第十四章 面点的创新与开发
二、保健面点的开发
保健面点是指既有一般面点的营养功能、 感官功能,又有一般面点所没有或不强凋 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功能的面点制品。 (一)、市场现状 (二)、开发思路
三、现代快餐面点的开发
快餐面点即是适合做快餐的面点,意指适 合快餐的各种特点,且在快餐中占主导地 位的面食制品。 (一)、市场现状 (二)、开发思路
二、面点在餐饮业中的现状
(一)、低档次市场 (二)、中档次市场 (三)、高档次市场
三、传统面点创新思路
创新之前先要认真了解传统技艺的优势和 劣势,通过取长补短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 创出有鲜明特色的面点小吃。
(一)、清楚传统技艺的亮点
1、技巧 2、风味 3、原料
(二)、分析传统技艺的劣势
四、速冻面点的开发
速冻面点是指经过快速冷冻的面点生坯或 面点熟制品。 (一)、市场现状 (二)、开发思路
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员应了解餐饮市场的 现状,面点在餐饮市场中的地位,应掌握 各种创新方式和技巧的运用,熟悉各类创 新种类的特征及运用。
课外思考题
1、现代餐饮业的特点。 2、面点在餐饮业中的现状。 3、传统技艺的优劣势。 4、各种面点创新种类的开发思路。
2.皮坯 3.馅心 4.成形 5.成熟
第二节 面点新种类开发
一、营养面点的开发 二、保健面点的开发 三、现代快餐面点的开发 四、速冻面点的开发
一、营养面点的开发
营养面点是指既有一般面点的营养功能、 感官功能,又有一般面点所没有或不强凋 的改善和提高人体对特定营养素吸收的面 点制品。 (一)、市场现状 (二)、开发思路
第十四章 面点的创新与开发
第一节 面点的创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1.4第1课时单项式相乘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优秀教学案例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计算面积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单项式相乘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规则。
2.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工程问题中,计算两个人合作完成工作的效率等。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图片等,形象地展示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单项式相乘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时,容易混淆运算规则,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力求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运算规则,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达到提高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自评,鼓励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作业小结
1.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14章光实验18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考点2创新实验提升
考点2创新试验提升(实力考点·深度研析)►考向 试验原理的创新洛埃德在1834年提出了一种更简洁的视察干涉的装置。
如图所示,单色光从单缝S 射出,一部分入射到平面镜后反射到屏上,另一部分干脆投射到屏上,在屏上两光束交叠区域里将出现干涉条纹,单缝S 通过平面镜成的像是S′。
(1)通过洛埃德镜在屏上可以视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和双缝干涉试验得到的干涉条纹一样。
假如S 被视为其中的一个缝, S′ 相当于另一个“缝”。
(2)试验中已知单缝S 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h =0.15 mm ,单缝到光屏的距离D =1.2 m ,观测到第3条亮条纹中心到第12条亮条纹中心的间距为22.78 mm ,则该单色光的波长λ= 6×10-7m 。
(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3)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AC 。
A .将平面镜稍向上移动一些B .将平面镜稍向右移动一些C .将光屏稍向右移动一些D .将光源由红色光改为绿色光[解析] (1)通过洛埃德镜在屏上可以视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和双缝干涉试验得到的干涉条纹一样。
假如S 被视为其中的一个缝,S′相当于另一个“缝”。
(2)第3条亮条纹中心到第12条亮条纹中心的间距为22.78 mm ,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为Δx =22.78×10-312-3m≈2.53×10-3 m ,等效双缝间的距离为d =2h =0.30 mm =3.0×10-4 m ,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Δx =D d λ,则有λ=d D Δx =3.0×10-4×2.53×10-31.2 m≈6×10-7 m 。
(3)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Δx =D dλ可知,仅增大D 、仅减小d 或仅增大波长λ都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所以A 、C 正确。
提能训练 练案[72]1.(2024·浙江6月选考)图示是“用双缝干涉试验测量光的波长”试验的装置。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贾宪三角(人教版)
贾宪三角中国的数学发展到宋元时期,终于走到了它的高峰。
在这个数学创新的黄金时期中,各种数学成果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
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当首推北宋数学家贾宪创制的“贾宪三角”了。
由于史书没有贾宪的传记,所以我们今天对这位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已经无法搞清楚了。
只知道他曾经当过宋代“左班殿直”的小官,是当时天文数学家楚衍的学生,还写过两部数学著作,可惜这两部著作现在都失传了。
幸亏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书中引述了贾宪的许多数学思想资料,才使我们今天得以了解贾宪在数学上的重大贡献。
贾宪最著名的数学成就,是他创制了一幅数字图式,即“开方作法本源图”(见图1)。
这幅图现见于杨辉的书中,但杨辉在引用了这幅图后特意说明:“贾宪用此术”。
所以过去我国数学界把这幅图称为“杨辉三角”,实际上是不妥当的,应该称为“贾宪三角”才最为恰当。
图1开方作法本源图用现代的数学术语来说,这幅“开方作法本源图”实际上是一个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系数表。
稍懂代数的读者都知道:如果把以上式子中等号右边的各个系数排列起来,则可得:这正好与“开方作法本源图”上的数字完全相符。
这样一种二项式系数的展开规律,在西方数学史上被称为“帕斯卡三角形”。
帕斯卡是法国数学家,他是在1654年所著的书中给出类似于贾宪“开方作法本源图”的数字三角形表的(见图2)。
其实在欧洲,类似的数字三角形也并非帕斯卡最先发明,只是开始没有广泛流传罢了。
西方最古的此类数字三角形,可以上溯到1527年;但与贾宪的这个图相比,已经晚了四百多年。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这项中国人最先发明的数学成果称为“贾宪三角”而载人史册。
不仅如此,贾宪的这个图还蕴含了图中数字的产生规律。
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这个三角形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所组成的,而其他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相加。
按此规律,这个数字三角形可以写到任意多层;也就是说,二项式任意正整次幂的系数展开都可以按照这个图很容易地得到。
图2 帕斯卡三角形根据杨辉的记载,贾宪求“开方作法本源图”中各项系数的方法,就是他在开平方、开立方中所用的新法——“增乘开方法”。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1.4第3课时多项式乘多项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1节第4课时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以及多项式的概念,对基本的代数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他们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和拓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希望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通过克服多项式乘多项式这一挑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继续学习数学的动力。同时,我还希望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数学价值观,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会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会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此外,我还会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我会讲解两个多项式相乘时,每一项是如何相乘的。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理解乘法运算的规律。例如,我会展示两个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并引导学生找出同类项并进行合并。
接着,我会讲解如何合并同类项。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规则。例如,我会展示两个多项式相乘后,如何将同类项合并,并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合并同类项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将在教学中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情景。例如,通过引入一些几何问题或物理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情景创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学习多项式乘多项式的兴趣。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14章-企业创新管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什么是创新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创新,也叫创造。创造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 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 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社会的、物质的)的认知 和行为活动。 按照管理大师熊彼特的理论,创新是生产要 素的重新组合,包括5个方面内容: (1)引进一种新产品 (2)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3)开辟新的市场 (4)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 (5)采用新的组织形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美日企业创新管理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持久动力。处于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 和快速发展的创新过程中的企业,不应陶醉 于已有成就, 也不该墨守成规、安于现状, 而应时刻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不我 待的紧迫感、危机感,以创新的确定性应对 市场的不确定性。 美、日两国企业都认为创新是获得竞争 优势的核心力量,将其摆在首要位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管理创新的内涵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管理创新的内涵是: 以价值增加为目标,以培育和增强核心能力、提 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战略为导向,以各创新 要素(如技术、组织、市场、战略、管理、文化、 制度等)的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 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 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具体包括技术创新、 战略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观 念与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创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企业管理创新
朱明工作包括: 1.思想与理念创新、 2.经营战略创新、 3.组织结构创新、 4.管理制度创新、 5.管理机制与模式的创新、 6.运作流程创新、 7.技术与方式方法创新、 8.市场与产品创新等内容。 管理创新是决策层创新、执行层创新和操作层创新的结合。
95第十四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36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区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途径
类别
内容及理解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
总趋势 总体方向,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都是
前进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
道路 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
百姓的心理接受程度、理解差异等因素,刚实行一个多月就“名存实亡”。这
说明
①所有人不接受的事物就不会是新事物
②在曲折中发展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
③新事物往往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④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核心考点二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考点整合 1.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必修4 第十四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36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最新考纲
1.发展的概念。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内容索引
主干构建 易错明辨 核心突破 精讲考点 大题提分 揭秘技巧 课时作业
主干构建 易错明辨
发展具有①_普__遍__性__
唯
发展概念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②__新__事__物__的产生和
核心突破 精讲考点
核心考点一 发展的概念
考点整合 1.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
发展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发展
普遍性 具有普遍性 原理
发展的 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
实质 的灭亡
方法论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 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静止和僵化的保守思想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第14章全等三角形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掌握用“边边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3.由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由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 会用“边边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难点:1.在复杂的图形中进行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分析和探索;2.体会由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巩固1.什么叫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叙述我们学过的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两个基本事实,即“SAS”和“ASA”. (1)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导入新课(1)如图,已知三条线段a,b,c,(其中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在硬纸片上画出△ABC,使BC=a,AC=b,AB=c. _ a___ __ b___ __ c (2)剪下你所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剪下的三角形进行比较,这些三角形重合吗?探究新知一、预习新知阅读教材P103~P104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二、合作探究探究1:三角形的三边长度都固定时,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吗?试一试: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使A′B′=AB,B′C′=BC,A′C′=AC.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作法:(1)作线段B′C′=BC;(2)分别以点B′、C′为圆心,AB、AC长为半径画圆,两弧相交于点A′;(3)连接A′B′、A′C′. 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想一想: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你能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概括吗?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按要求作图,教师巡视学生作图,指导学生按照尺规作图的要求画出图形,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结论.学生活动:按老师的要求利用尺规作图画出三角形,把画出的三角形与△ABC重叠,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观察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是否全等,小组内展示. 【小组内部交流】发现:根据要求作出的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 【结论】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问题】此判定方法用符号语言怎么表示?通常写成下面的格式:在△ABC与△DEF中,所以△ABC≌△DEF.(SSS)探究2:三角形的稳定性动手操作用三根木条制作一个三角形的架子(如图),拉动这两个架子的边框,你有什么发现?发现:三角形的架子由于它的三条边的长度固定,三个角的大小也随之固定,因此它的形状、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活动:让学生自己拉动三角形支架,感受一下三角形的形状是否变化. 学生活动:举一些生活中利用三角形这种性质的例子,例如:【结论】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它的形状和大小就被确定了.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例1如图,有一个三角形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B=∠C.【问题探索】要想证∠B=∠C ,可通过证△ABD≌△ACD,由已知△ABD与△ACD两边相等及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可得BD=CD,即可根据“SSS”判定,再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出结论. 证明:∵D是BC中点,∴BD=DC.在△ABD 与△ACD中,∴△ABD≌△ACD(SSS),∴∠B=∠C.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个别学生指导,指定一名学生黑板板演过程,讲解过程并总结证明步骤. 例2已知: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AC=DF,BE=CF. 求证:AB∥DE,AC∥DF. 【问题探索】本题要证AB∥DE,AC∥DF.可转化为∠B=∠DEF,∠ACB=∠F.已知△ABC与△DEF两边相等,通过BE=CF可得BC=EF,即可根据“SSS”判定△ABC≌△DEF. 证明:∵BE=CF,(已知)∴BE+EC=CF+CE,即BC=EF. 在△ABC和△DEF中,∴△ABC≌△DEF(SSS). ∴∠B=∠DEF,∠ACB=∠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B∥DE,AC∥D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例3 已知:如图,AC=FE,AD=FB,BC=DE. 求证:(1)△ABC≌△FDE;(2)∠C=∠E. 【问题探索】本题要证△ABC≌△FDE.根据AD=FB可得AB=FD.即可根据“SSS”判定三角形全等,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出结论. 证明:(1)∵AD =FB,∴AB=FD(等式的性质). 在△ABC和△FDE中,∴△ABC≌△FDE.(SSS)(2)∵△ABC≌△FDE(已证). ∴∠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进行个别学生指导,然后指定两名学生黑板上板演证明过程,纠正学生的做题过程.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写出证明过程. 课堂练习 1.如图,D、F 是线段BC上的两点,AB=EC,AF=ED,要使△ABF≌△ECD ,还需要条件___. 2.如图,AB=CD,AC=BD,△ABC 和△DCB是否全等? 3.已知:如图,AB=AE,AC=AD,BD=CE.求证:△ABC≌△AED. 4.已知:如图,AB=DC,AD=BC.求证:∠A=∠C. 参考答案1.BF=CD或BD=CF 2.解:△ABC≌△DCB. 理由如下:∴△ABC≌△DCB(SSS)3.证明:∵BD=CE, ∴BD-CD=CE-CD . ∴BC=ED. 在△ABC和△ADE中,∴△ABC≌△AED(SSS). 4.证明:如图,连接BD,在△BAD和△DCB中,∴△BAD≌△DCB,(SSS) ∴∠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课堂小结1.三角形的稳定性. 2.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3. 应用三角形全等用到的数学方法: 证明线段(或角)相等转化证明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注意点:(1)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应按对应边的顺序书写. (2)结论中所出现的边必须在所证明的两个三角形中. (3)有时需添辅助线(如:造公共边). 布置作业教材P105练习1,2,3. 板书设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1.利用作图探究按要求作出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3.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的相等. 教学反思_________教学反思_________ 教学反思_________ 教学反思_________ 教学反思。
14穷人 第1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4穷人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4《穷人》第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汹、涌"等14个字,会写“渔夫、汹涌澎湃、风暴”等18个词语。
2.默读课文,关注情节,理清文章层次,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初步感知故事中“穷人"形象。
【教学重难点】关注情节,理清文章层次,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初步感知故事中“穷人”形象。
【教学过程】导入:1.通过学习《桥》,我们知道了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对环境的描写,就像是一根线串联起整个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中,感受到人物鲜明的特点。
这就是小说的魅力。
这节课,我们将运用阅读《桥》这篇小说的方法继续共读另外一篇小说《穷人》。
2.阅读资料袋,了解作者。
资料袋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家、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童话。
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高尔基曾这样评价他。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传记作品《三作家》中这样刻画他的形象:“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影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给灰白的鬓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3.了解写作背景。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
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学习任务一:检查课前预习】活动一:听写生字词活动二:交流难懂的词语意思汹涌澎湃:形容水势浩大。
也比喻声势浩大或感情奔放。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1.什么是创新?创新具有哪些原则?答:组织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达到目标,对各种资源进行新的、更有效的整合的行为过程。
创新不仅包括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也包括创造新市场、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等。
4.什么是技术创新?具有什么特点?包括哪些方面?答:技术创新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
从广义上说,技术创新是在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全过程的活动;从狭义上说或,技术创新是指在生产技术或服务技术方面改进或革新的一系列活动。
技术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创新。
对一个企业而言,生产的产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是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主要原因。
产品创新包括老产品的改造与新产品的开发。
这种改造与开发是指对产品的结构、性能、材质、技术特征等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改进或发明。
它可以是利用新发明、新技术开发出一种全新的产品;也可以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部分采用新技术生产出来的满足新需要的换代型产品。
(2)工艺创新。
工艺创新是指生产工艺的改革与操作方法的改进。
生产工艺是企业生产产品的总体流程与方法,包括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工艺配方等。
生产工艺改进的典型案例为汽车生产方式的改变,汽车生产由传统的手工生产模式转向现在的流水线生产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汽车企业的生产率。
操作方法是指劳动者利用生产设备在个体生产环节对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进行加工的方法。
(3)材料创新。
材料是企业产品和生产手段的基础,也是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作用的对象。
材料创新一方面是指寻找和发现现有材料的新用途,生产出新的产品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利用新技术与新知识制造新的合成材料。
材料创新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在制造业中广泛采用的各种新型材料就是材料创新的成功典范。
(4)手段创新。
手段创新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的物质条件的改造与更新。
企业应当注意生产手段的创新,以生产优质、低成本的产品占领市场。
生产手段的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用于改进或革新现有的设备;另一方面是用更先进、更经济的生产手段取代现有的陈旧的、效率低下的生产手段。
6.技术创新的基本战略是什么?答:(1)自主创新。
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要依靠着自身的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最终获得市场的认可。
自主创新具有率先性,因为一种新技术或者一种新产品的率先创新者只有一家,而其他采用这项技术、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都是创新的跟随者或模仿者,“北大方正”推出电子出版系统便是一个自主创新的典型实例。
自主创新要求企业有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和研究成果积累,处于技术的领先地位,否则是做不到率先创新的。
(2)模仿创新。
所谓模仿创新,是指在率先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之下,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如通过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的方式)引进技术,并在率先者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
模仿创新并不是原样仿造,而是有所发展,有所改善。
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先做到高质量的模仿,在模仿中再创新。
(3)合作创新。
所谓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研究所或高等院校合作推动的创新组织方式。
合作的成员之间,可以是供需关系,也可以是相互竞争关系。
一些较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往往是一个单位难以独立实施的,多个单位进行合作创新,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从而缩短创新周期,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成功的可能性。
合作创新的条件是合作各方共享成果、共同发展。
借助合作创新,亦能把有激烈竞争关系和利益冲突的企业联合起来,使各方都从合作中获得更大利益。
8.什么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包括哪些方面?答:企业通过引入一种更为有效而尚未被众多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改变原有的生产函数,或建立起新的函数,从而在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水平,或者在较少要素投入的条件下,获得同样高的产出水平。
管理创新包括:(1)企业经营理念创新。
企业经营理念是指导和支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理念与准则的总称,是决定企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理念,是指导企业全面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因此,经营理念的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2)管理理念的创新。
现代企业要想在变化多端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成为国际一流企业,就必须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
首先,必须树立承担盈亏责任的自我管理理念。
其次,要树立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意识。
(3)决策管理的创新。
决策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面对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
因为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经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
(4)战略管理的创新。
战略管理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从微观上来说正确的战略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及市场范围,使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力。
(5)组织结构的创新。
组织结构是企业运行赖以支撑的架构,科学的组织结构设计是管理理论的产物,也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
组织结构的创新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建设有机组织、柔性组织和学习型组织。
(6)人本管理的创新。
过去传统的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企业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
(7)管理手段和创新。
管理手段直接涉及到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
现代企业都已把当代科技成果引入企业管理,发展了许多“现代管理方法”,如线性规则、全面质量管理、预测技术、决策技术等。
(8)组织形象创新。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理念及企业经营政策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反映,是社会对企业认识的体现。
因此,树立什么样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9)组织品牌创新。
企业品牌是企业产品的用途、性能、特色等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反映,是企业文化的凝聚。
因此,企业一方面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品牌的文化内涵,创立自己品牌的独特价值。
10.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具有哪些心智模式?答: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和统帅力,发现和消除市场的不平衡性,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给生产过程提出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勇于承担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机会的人。
案例分析用创新掀起理发业革命——日本QB发廊的成功之道由小西国义创建的QB发廊是日本最大的连锁发廊,这一发廊在日本的经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建立日本最大的连锁发廊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是小西国义坐在一间发廊里得到的。
小西过去在日本东京销售医疗仪器。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对日本理发店那一套烦琐冗长的程序很不耐烦。
当时,他急着赶回办公室,却不得不坐在那里等着理发师给他按摩肩膀、用一条一条的热毛巾给他擦头,还有种种与理发无关的服务。
因为这些服务,发廊要多收他3 000~6 000日元。
小西想看看其他日本男子是否也像他一样对发廊感到恼火。
于是,他展开了一项市场调查,向消费者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一间发廊10分钟就可以为你理好头发,费用为1 000日元,你会感兴趣吗?小西说,只要有10%的人感兴趣,他就打算把这种想法变为现实。
结果,30%的人表示会接受这样的服务。
小西知道,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来到了。
如今,距小西在东京市中心开办第一家QB发廊已经过去了7年。
日本全国已出现20家小西的QB分店,这些分店提供的服务在从前是不可能的:10分钟快速理发,费用1 000日元。
来QB理发的顾客人数从1996年的5.7万人次增加到2002年的350万人次。
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的财务年度,QB发廊的收入高达19.2亿日元。
目前,QB发廊的分店已经开到了新加坡。
按照小西的计划,今后10年亚洲还将出现至少1 000家QB分店。
最近,这位在日本理发业掀起一场革命的人物,就如何在封闭甚至古怪的日本市场中找到立脚点发表了一番高见。
小西说,多如牛毛的规章制度和对任何反传统事物的拒绝也许使日本市场令人望而生畏。
但是新来者还是可以改变现状的,诀窍就是满足日本消费者对更多选择和更多创新的需求。
“想象一下,你自己就是终端用户,然后再看看你所遇到的种种不便,”小西说。
“找找那些顾客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你的商机所在。
”小西一开始就认识到,要让QB发廊取得成功,他需要设计一套快速廉价的理发服务系统。
他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把理发师从理发以外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QB发廊不设收银机,只设一个出票机。
顾客必须准备好1 000日元的零钱(因为QB理发师没有时间收钱),机器收到钱后吐出一张小票,顾客把小票拿给理发师即可理发。
QB发廊不接受预订,因此没有一间分店设有电话。
普通理发店理完发后需要用香波给顾客洗头,以清除碎发。
QB理发师可没有这个时间。
因此,这里采用的是公司的“干洗”装置,用一种类似于吸尘器的管子吸干净顾客身上的碎发。
此外,在等待区的每张座位下面都安装了传感器,把信号传到发廊门口的标志牌。
绿灯亮意味着无需等待即可理发,黄灯亮意味着要等5分钟,红灯亮意味着可能要等15分钟。
理发师的座椅上和出票机上也安装了传感器,这样数据就可以通过因特网传到公司总部。
在这儿,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视客流量和营业额。
当某家分店的营业额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时,公司或许会在附近再开一家分店。
小西提醒说,在日本,某些创新可能会带来争议,有时会是直接的敌意。
他的亲身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
当第一家QB发廊在某一商业区开张时,有些理发师在门口示威,有些则化装成顾客,故意在发廊快关门时才进来,然后抱怨说为什么不设电话或者要求发廊不要使用出票机等。
有些理发师甚至往发廊的门锁里灌胶水。
但是,小西说,他欢迎理发师的抗议,因为这证明他的事业大有前途。
“我们只是不停地道歉,同时对我们这种全新的方式加以解释,”他说。
“即使在今天,理发师们仍然对我们相当恼火,但我们已经赢得了顾客,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 QB发廊成功的关键是什么?2.讨论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作用。
3.讨论创新在择业、就业中的意义。
4.列举你身边的服务创新的例子。
案例解读:1.QB发廊在日本理发行业掀起了一场革命,取得了较为可观的财务收益,审视QB发廊的创业历程,有以下经验可资借鉴。
第一,QB发廊重视市场创新。
创始人小西国义从顾客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创办QB发廊,满足部分客户的快速理发的服务需要,成功占据了快速理发服务的市场。
第二,QB发廊重视技术创新。
公司设计出一套快捷廉价的理发服务系统,如发廊的“干洗”装置,用一种类似于吸尘器的管子吸干净顾客身上的碎发,替换了耗时较长的洗头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