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通用1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通用1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①9十3 9十7 9十4 9十6②9十9 9十2 9十5 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①9十=12 9十=13②9十=14 9十=15③9十=16 9十=17二、新授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5篇)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能确定物体的左右顺序。
2.理解左与右的相对性,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3.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并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正确确定物体的左、右顺序,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1.左右的认识与区分2. 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3. 分辨图片中的左右教学难点:分辨图片中的左右,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左与右a.师:小朋友们,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手在我们生活中作用可大了呢,大家想一想,我们经常用它们来做什么事?(吃饭,刷牙,写字)b.师:那你们知道我们写字是用哪只手吗?(右手)举给老师看看,我们边举边念:右手右手。
(放)那另外只手就是左手,那大家把左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念下:左手左手。
c.师:我们左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那小朋友再看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象左右手这样的一对对的好朋友呢?(我左眼的好朋友是我的右眼)d.师:小朋友的小眼睛可真厉害,发现了我们身上的左与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左与右(板书课题:左与右)左与右两个汉字特别容易混淆,大家想一想,我们怎么才能辨别这两个汉字呢?(左“工”,右“口”)e.师:小朋友们找到了好多对好朋友呢,那现在我们就用这些好朋友,来玩个游戏,叫“听口令,做动作”(之前先做一个示范如伸左手) 伸右手,伸左手。
拍左肩,拍右肩。
拍左腿,拍右腿。
摸左耳,摸右耳。
右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
伸右手。
师:老师举的也是右手,为什么和小朋友的不一样呢?(因为我们面对面,站的方向不一样)师:那老师要怎么做,才能和小朋友一样呢?(转过来) (小朋友们可真厉害,大家都好棒!)二、深化认识1.看看讲讲 (出示书上图片,全班一起做)问:你是怎么想的? 讲一讲师:身上的左右我们已经知道了,那身边的左与右你们知道吗? 下面啊,小朋友就来介绍下你左右边的小朋友。
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案(汇总13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案(汇总13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案第1篇教材目的:1、知识与能力: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发展观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联想等学习方式,经历游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亲近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重点难点: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9分钟)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捉迷藏游戏。
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发布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板书课题(用数学)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问题(1)什么是用数学?(2)为什么要学习用数学?(3)学习用数学这节课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能用到?(4)学习这节课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生活问题?2、出示自探提示: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1)你能说一说图上都说了些什么?(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说呢?(3)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怎样来提问呢?(4)用加法计算怎样问呢?(5)用减法计算又该怎样提问呢?学生独立探究以上几个问题。
二、解疑合探(19分钟)1、再次看图并回答。
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学生自愿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学生汇报后,师重点强调:在13-6=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
3、出示丢手拍游戏。
通过观察、倾听,思考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
组内交流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部分。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全册)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全册)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全册)一单元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教学资源: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互相说图意.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应怎样计算呢?根据回答板书:13-9=□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实物操作.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方法一:10-9=1 1+3=4方法二:13-3=10 10-6=4方法三:9+()=13 9+(4)=13……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6、试一试.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题.(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3)全班交流算法.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3、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4、做“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5、做“想想做做”第5题.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板书设计:十几减9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方法三: 9加(4)等于13.教学反思:本课采用直观教学,学生易于理解,学得轻松,记得牢固.第二课时: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资源:学具.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1、做练习一第1题.(1)分别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从中提出数学问题.(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2、做练习一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题有什么特点,并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3、做练习六第3题.游戏“跳树桩”:同桌间合作口算.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4、做练习六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以开火车的形式交流答案.5、做练习六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6、做练习六的第6题.游戏:小青蛙过河.让学生看图说说题意,然后指导书写格式,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并在全班交流答案.7、做练习六的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说说题目所表示的意思.8、做练习六的第8题.第1题,教师指导看图理解题目意思,然后让学生完成在书上,再集体读一读.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十几减9你会算了吗?教学反思:让学生先练后讲,熟能生巧.培养读题能力和说思路习惯.第三课时:十几减8、7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教学资源:挂图,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白兔妈妈带着小兔也来了,你听它在考小猴子:“如果要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可是,小兔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帮小兔吗?先说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15-8=□你想怎样计算呢?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5个怎样减去8个?2、实物操作.讲述:如果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方法一:15-5=10 10-3=7方法二:10-8=2 2+3=5方法三:8+()=15 8+(7)=155、算法优化: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6、试一试.书上P5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这种最容易的方法来计算,好吗?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题.(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2)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集体交流算法.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所表示的意思.3、做“想想做做”第3题.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4、做“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5、做“想想做做”第5题.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看谁先过桥.(1)小组合作口算.(2)比较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8、7)板书设计:十几减8、715 - 8 = 7方法一:15 – 5 = 10 10 - 3 = 7方法二:10 – 8 = 2 2 + 5 = 7方法三: 8 + ( 7 ) = 15教学反思:十几减几是难点,重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学生通过回顾数的合成和分解,从而较好地掌握了本课内容.第四教时:练习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力求能快速正确地算出得数.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6、5、4、3、2打好基础.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8、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资源:挂图,学具.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8、7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1、做练习二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加深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2、做练习二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3、做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再说说计算方法.4、做练习二的第3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看谁先算完.5、做练习二第6题、第7题、第8题.分别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在全班交流答案.6、做练习第9题.游戏“送小松鼠回家”:小松鼠迷路了,你能送它回家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7、做练习第5题和第10题.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想一想,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新收获?你能说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教学反思: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热情高,效果好.第五课时:十几减6、5、4、3、2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2、在观察操作中经历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3、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实现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重难点: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同时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资源:主题情景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聪明机灵的小老鼠杰瑞和可爱的小兔子杰比,他们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太阳真好,小老鼠杰瑞跑去和杰比玩,看见小兔子杰比正在采蘑菇呢!提问:仔细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蘑菇?6+5=11(2)一共有11个蘑菇,其中花蘑菇有6个,蓝蘑菇有几个?11-6=5(3)一共有11个蘑菇,其中兰蘑菇有5个,花蘑菇有几个?11-5=6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合作探究(1)11-5,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小组讨论交流.方法一:5+6=11 11-5=6方法二:10-5=5 5+1=6方法三:11-1=10 10-4=6从11开始往前数.(2)优化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容易?2、尝试运用.计算11-6 12-3 13-4(1)提问:你是怎么算的?能用最容易的那种算法来算吗?(2)交流算法.三、活动体验,建构知识.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每组题目,比一比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再算一算.3、想想做做第3题.算算比比,感受退位减与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区别.4、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看题,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独立完成在书上.5、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四、回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怎样计算十几减6、5、4、3、2吗?板书设计:十几减6、5、4、3、213 - 5 = 8情景图 11-6=5 12-3=9 13-4=9第六课时: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选择信息,处理数据的能力.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掌握方法,熟练计算.教学资源:挂图,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引导:今天,动物园里的小动物门在举行游艺会,小朋友,你们想去看吗?那,我们出发吧!二、过关游戏.1、第一关:智力大考盘小狗忘了5+8 14-6 该怎样算,你们能帮助它吗?交流不同的思维过程及方法.完成练习三第1题.2、第二关:方法大比拼.小兔在计算7+6和12-5,它找到了不同的方法,你能找到几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完成练习三第3题.3、第三关:大象采椰子学生理解题意后,组织学生游戏.完成练习三第2题.4、第四关:数字密码,完成练习三第4题.5、第五关:问题解决.完成练习三第5、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计算.6、第六关:数学小迷宫,练习三第7题.小猫准备了一些蜡笔,请你给得数大于8的涂上红色,得数小于8的涂上绿色.三、自主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反思:在练习中提高,说理中深化.第六教时:复习(1)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感知进位加、退位减的实际意义和算法.2、通过整理、完成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归纳整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整理、完成减法表,并在表中探索排列规律.教学难点:探索减法表中的排列规律.教学资源:复习题第1题图;加、减法表挂图.(有条件的可用配套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进位加、退位减计算方法1、出示第13页复习题第1题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2、让学生根据图列出三个算式,并把自己列式计算时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3、反馈交流.说说每一题是怎样算的,并说说几个算式之间的联系.二、整理减法表1、整理减法表(1)师:白鸽是动物王国辛勤的邮递员.它们每天都要给各家各户送各种信件.瞧,今天它们已经送了这么多信了——(出示第2题挂图)(2)仔细观察信箱的排列规律,看看这三只白鸽带的三封信应该送到哪个信箱里去?(3)你能替辛勤的白鸽们把剩下的信送完吗?请你试着填完整这些信箱中缺的算式,有困难的可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填.(4)反馈交流,师填完整减法表.(5)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信箱的排列上也藏着一些小秘密呢?(先在小组里讨论,再组织集体交流)(6)找出差是5、8的算式.(7)师随意指算式,让学生快速口答得数.(8)同桌进行此项活动.(9)完成第4题,让学生说说这类题目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做?三、算一算、赛一赛(复习第6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学生独立口算,师掌握时间.2、反馈校对,奖励前10名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四、全课总结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复习减法表教学后思:通过生生互动,巩固提高.第七教时:复习(2)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题意,会运用所学的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加深对生活中数学的认识,初步形成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难点: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在具体情境中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资源:主题情境图(或配套课件)教学过程:一、计算练习1、口算9+2 16-9 13-4 5+715-5 6+8 11-3 8+813-6 12-7 9+6 10+717-8 14-8 7+7 18-94+8 13-5 8+3 3+9(1)教师用口算卡片逐题出示,让学生口算后直接写出得数.(2)反馈校对,奖励全对的学生.2、在○里填上“﹥”、“﹤”或“=”7+4○12 15-9○5 5+7○1111-6○6 13-4○8 9+4○13(1)学生独立填○.(2)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比的.3、完成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交流答案.二、解决问题1、做复习题第7题(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2)你能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吗?试试看.(3)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做复习题第8题2、(1)出示左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意.(2)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3)反馈评议,说说为什么用加法算.(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右题.(5)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6)就题小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算;知道两部分的和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算.(7)右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3、做复习题第9题(1)引导学生看图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计算.(3)反馈交流.4、做复习题第10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在小组里讨论,梨可能有多少个.(3)反馈.明确答案不唯一,但从图上可以知道,苹果不会少于5个,梨不会少于2个.三、全课总结(略)教学反思: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互动,巩固深化.二单元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历描、分、找、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资源:情境图、小组准备适量的积木教学过程一、搭一搭,画一画1、出示情境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学生分组活动.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教师适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积木各粘一个在黑板上)2、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分别用了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哪个面?全班交流:你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学生把图形贴在相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后面)3、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二、摸一摸,认一认1、认识长方形.教师指着贴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2、认识正方形和圆.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形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提问: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后面板书:正方形、圆)三、辨一辨,说一说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相应的图形.3、教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的图形: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形.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四、想一想,做一做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学生先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全班交流.(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3)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自己画,画好后展示画出来的长方形和正方形.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先说一说打算怎样涂色,再独立完成,然后反馈.展示一个学生的答案,指着图中的长方形,提问:这些图形有平着放的,有竖着放的,有斜着放的,它们都是什么形?(使学生感悟辨认图形时,只管形状,不管位置)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出示题目并提问:这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2)学生自己用一个正方形画正方形.(3)小组讨论:比比画出的正方形,你有什么发现?(4)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练习后交流:你画出了几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怎样画的?五、课堂总结,课外实践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问题吗?课外实践:请同学们课后细心观察,看哪些地方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把你看到的和你身边的人说一说.板书设计:认识图形(教学后思: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教学目标: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教学资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钉子板、小棒、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老朋友要来看大家,看看大家是不是上课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他还带来了礼物,想送给那些听讲认真,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你们看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介绍完老朋友,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记得在上校本课时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设计意图】创设活泼、有趣的“介绍老朋友”这一情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旧知启新知.而且用老朋友带了礼物要奖励给那些听讲认真,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1、认识三角形(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两部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①请一位折出长方形的同学到讲台前展示你是怎么折的,折出来两个什么图形.(举起折好的图形)师:折得真不错.送学生小礼物,能告诉大家你的礼物是什么形状的吗?②师:谁还折出了不同的图形?请一位折出三角形的同学到讲台前展示你是怎么折的. 师:折得真好.你也能获得一个礼物,是什么形状的?你能教教大家你是怎么折的吗?(全体同学和和老师跟着这位同学折三角形)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答:三角形.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形.板书:三角形(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①先在小组里交流.②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别人说过的你就不能再说了.学生回答.这里老师应强调是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三角形,而不是某一物体是一个三角形.适当送礼物给举例多,说话完整的小组.③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3)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设计意图】《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动手折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个新的图形:三角形,让学生来告诉大家这个图形的名称,学生愿意做、也愿意答,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认识平行四边形(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3)交流:我发现你的手真巧,他是这样折的,送学生小礼物并让学生告诉大家是什么形状的小书签.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折剪重合(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小朋友将拼好的图形贴到黑板上,一一讲评.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①请一位拼成三角形的同学到投影仪前展示所拼出的图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3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简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3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简案)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使学生学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拟两数大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轻松开心的嬉戏和现实好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观看、比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体会比拟两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师:森林里新开张了一家动物餐厅,小兔当任经理,小猴和小狗都跑去当了效劳员。
这一天,餐厅来了很多客人,经理说:“快,快,拿盘子,比谁拿得多。
”小猴和小狗急赶忙忙用双手去拿盘子。
小猴说:“我拿了21只盘子。
”小狗说:“我拿了18只盘子。
”请你来当当裁判,谁拿得多?二、学问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谁拿得多?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2、汇报沟通、小结: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
3、试一试:2631674989904、二次小组学习:比一比以下计数器上的数。
(第6页)5、汇报沟通、小结:十位上的数一样,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就谁大。
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6、试一试:比大小。
(第6页/1)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三、稳固练习1、连一连。
(第7页第2题)2、按规律填数。
(第7页第3题)⑴按挨次填数。
(说说表格有什么特点)⑵读出个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
再说说有什么特点。
⑶依据填好的表,把下列图中缺的数填上。
(实际是依据规律填数)3、按规律画图。
(第7页第4题)四、小调查。
我们学校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各有多少人?哪班学生人数最多?哪班人数最少?五、总结六、作业板书设计:百以内数的大小比拟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
26〈31 67〉49 89〈90 两位数比大小,先比十位,再比个位,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2 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稳固100以内数的挨次;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进展学生的数感。
2023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收集的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53、54页。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猜一种动物。
(青蛙)2、那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3、小结: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那农民就不用把农药播在庄稼里,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1)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小朋友们讨论一下,想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
(3)集体反馈,教师板书:①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②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③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2、探究解决方法:(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么列式?板书:56+30=(2)讨论算法:计数器上拨珠计算: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加上30,30里有3个十,在十位拨3个珠子。
结果是86。
(3)除了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的方法,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想出得数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用数小棒的方法)(4)求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①板书:56-30=26(只)。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单一标准讲课教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1、感知分类出示例1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单一标准》讲课教案: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二、巩固提升发散创新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拓宽思路(分正方体)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三、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篇二】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我们认识的数》教学目标1、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
2、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电脑动画,创设情境:卡通形象皮卡丘把小朋友带到数的王国。
讲述:数的王国里住着我们已学过的100以内的数,这些都是我们认识的数。
(板书:我们认识的数)它们经常跑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1、“说一说”的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幅图,并播放学生说的话,出示相应的场景图。
讲述:这些同学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吗?跟你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完后组织学生交流,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反言。
讲述: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细心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
2、“说一说”的第二部分。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热门15篇)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热门15篇)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01页。
教学案例师:说一个你最喜欢的101以内的数,并说说为什么?生1:我喜欢60,因为我们班有60位小朋友。
生2:我喜欢7,因为我今年7岁了。
(老师把学生说的数字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喜欢的数字。
那么,你们能不能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一道加法或减法算式?能的话将它写在卡片上。
(把学生编好的算式卡片贴到黑板上。
)师:看着一黑板乱七八糟的卡片,你现在最想对它们做什么?谁愿意帮这个忙?生1:给它们分类。
生2:按顺序排一排。
师:小组内讨论一下,按什么顺序排?理由是什么?组1:我们组认为按得数大小排比较好。
组2:我们组认为按计算方法排比较合理。
组3:我们组同意2号组的意见。
我们还把加法计算题分成两类:一类是进位加法,一类是不进位加法;还把减法计算题也分成两类:一类是退位减法,一类是不退位减法。
师:说得真好!就请你上来帮老师来归归类。
师: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道题说说你怎么算出来的?生1:我来说进位加法36+8。
我是这样想的,先把8分成4和4,先算36+4得40,再算40+4等于44。
生2:30+58,先算30加50得80,再算80加8等于88。
生3:95—40,先算90减40得50,再算50加5等于55。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好的方法,真了不起。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1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板书课题。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 =15 29+ =1815-9= 18-9=39+ =14 49+ =1714-9= 17-9=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
27《图形拼组》二、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圆纸片、胶水、剪刀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一)教学目标: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和动手实践中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摆一摆中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转换与联系。
(二)教材分析:《图形拼组》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一些特征。
(三)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但经过一学期多的系统训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更多地还是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在练习呈现方式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孩子感觉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四)设计理念及意图:这节课通过先创设学生到聪聪、明明作客这样一个情境引入,再让学生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
先是通过观察:“这些图形娃娃里藏着有什么秘密呢?”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进行比较,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和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
再把圆形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变成4个三角形等等。
一环接一环,过渡自然、连贯。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
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
难点: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一、创设情境,体验前、后1、观察课室,感受前、后小朋友们,你看一看我们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2、说一说请同座位的两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3、听口令,摆物体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前面,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后面;铅笔盒不要摆在数学的前面……二、引导探知,体验感悟1、看图讲故事课件出示《龟兔赛跑》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
谁能根据这幅图给大家讲故事2、说一说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在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3、观察、讨论请4个小朋友站一列,互相说一说这4个同学的位置。
学生互相交流:----的后面是----,----的前面是----。
4、变换位置,加深理解(1)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向后转,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2)以前后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摆一摆你们的文具,然后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三、实践应用1、队列游戏: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站成一列(前后站)。
你发现了什么围成一个圈,这样站,你又发现了什么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前、后的应用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新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完整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我们认识的数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五单元元、角、分小小商店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七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课题:十几减9 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课件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先学提纲】1.观察书本P1例1,思考:13-9=?想想你是怎么计算的?2.尝试完成想想做做第1、第2题。
二、交流共享(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猴哥哥在森林里开了一家水果店,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课件出示),店里有几个桃子啊?生:13个。
师:怎么一下子就看出有13个的?生:盒子内有10个,加上盒子外的3个一共有13个。
师:对!10和3合起来就是13。
你看小猴子蹦蹦跳跳跑来买桃子了,它对猴哥哥说:“我买9个”。
如果你是这只猴哥哥,你准备怎么卖呢?还剩多少个?应怎样计算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9=□(二)探究交流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桃子,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师:你是小猴子你能把12个桃子卖掉9个桃子的实际操作过程描述出来吗?生方法一:我是这样卖的,从13个桃子里一个一个去掉9个桃子,1、2、3···9,还剩下4个桃子,所以13-9=4。
(师了解班上有多少人是这样想的)生方法二:我是这样卖的,我先把10个桃子里拿出9个,还剩1个,再把1个桃子和外面的3个桃子合起来还剩4个桃子。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
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
难点: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一、创设情境,体验前、后1、观察课室,感受前、后小朋友们,你看一看我们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2、说一说请同座位的两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3、听口令,摆物体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前面,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后面;铅笔盒不要摆在数学的前面……二、引导探知,体验感悟1、看图讲故事课件出示《龟兔赛跑》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
谁能根据这幅图给大家讲故事?2、说一说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在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3、观察、讨论请4个小朋友站一列,互相说一说这4个同学的位置。
学生互相交流:----的后面是----,----的前面是----。
4、变换位置,加深理解(1)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向后转,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2)以前后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摆一摆你们的文具,然后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三、实践应用1、队列游戏: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站成一列(前后站)。
你发现了什么?围成一个圈,这样站,你又发现了什么?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前、后的应用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5篇)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5篇)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1一、复习导入1.口算。
卡片出示前面学习的加法题,学生口答得数并选几题说说怎样算的。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去小兔家做客,和小兔一起学习6、5、4、3、2加几的加法。
(板书课题)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学习例题。
讲述:小兔子家门口还种了许多蘑菇,小兔子正提着篮子在采蘑菇呢。
(1)小兔子的蘑菇是怎么种的呢?小兔子问了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蘑菇?)(2)提问:你能帮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3)学生独立思考并和同桌交流计算6+5的思考过程。
(4)教师指名学生交流并板书各种不同算法。
(5)谈话: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些办法都不错,谁来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做题时,用自己会做的和喜欢的方法做就行。
2.教学“试一试”。
下面就用你最喜欢来的方法来计算一下小兔子蘑菇上的这些题目吧。
这些题目就是我们书上第94页的“试一试”。
6+6= 4+9= 5+8=学生先在书上独立计算,完成后请学生任选一道题说说是怎么来做的。
教师注意倾听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小兔子还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
(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全班汇报。
要选择一道题目问:你们是如何来列式的?如:我看到有两堆樱桃,左边一堆有4个,右边一堆有8个,一共有12个樱桃。
4+8=12。
2.“想想做做”第2题。
讲解,遇到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除用凑十法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来计算。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这些加法。
出示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在书上写得数,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及时评价。
4.“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计算,将得数写在书上。
(2)教师出示本题的口算卡片,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5篇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5篇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5篇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1一、认识图形(二)单元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图形(1)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教学过程:一、复习。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美丽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编的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课时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教学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观察、表达、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教学准备: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学具、橡皮泥一盒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各一个,PPT课件师:认真观察,找一找两幅图有几处不同?一动手动脑,感受新知。
1.师: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出示立体图形图片)。
你要是认识它们就和它们打声招呼,说出它的名字。
(生说说立体图形的名字,师贴在黑板上)2把这四种图形分成两类,你怎么分?学生分一分说一说。
3.课堂活动二:感受立体图形。
(1)看一看师:(拿出长方体实物)请大家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先数一数它有几个面。
(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数)学生自己数正方形的面(2)比一比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全班交流,评价。
)2.展示学生的比较方法。
3.课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4.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圆柱体和圆(3)课堂活动三:摸一摸师:闭眼睛,摸一摸,四种立体图形,有什么感觉?再说说他们的名字三、课间活动四、课堂活动四:认识和欣赏生活的图形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们与所学四种立体图形连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示图: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
”问:小朋友,你们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学生互相说图意。
“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全班交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你是怎样算出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主动探究,用(小棒,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
看谁的想法多。
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们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
板书:13-1-1-1-1-1-1-1-1-1=方法2: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板书:10-9=1 1+3=4方法3:先减3,再减6,得出4。
板书:13-3-6=4方法4:想加算减。
(因为9+4=13,所以13-9=4)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
试一试。
计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题)。
(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1.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2.“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3.“想想做做”第4题(游戏:小蚂蚁推木块)。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12-9=10-9=14-9=18-9=11-9=19-9=16-9=13-9=17-9=15-9=4.出示算式: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17-9 16-9 13-9 12-915-9 11-9 14-9 18-9计算结果。
你发现了什么?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五、板书设计:十几减9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13-9=4方法二:10-9=1 1+3=4。
方法三: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四:9加(4)等于13。
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一(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为学习后续的内容作准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加、减法计算间的联系,渗透辩证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十几减9)计算十几减9有哪些方法?请你举个例子说一说。
二、计算方法练习1.练习第1题学生观察第1题图,交流并了解题意:9只老鼠做游戏,3只老鼠跳绳,一共有12只老鼠。
让学生填写算式,再交流算式和得数并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2.20以内加法口算练习。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3.第2题: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
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三、口算练习1.第3题:(1)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
(2)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3)观察:每组题中左边一排数和算出的结果,看是怎么变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小结。
2.第4题:(1)出示图。
观察图,让学生说说图意?(2)全班练习:老师说出树桩上的数,学生说出减9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3)指名进行练习。
(4)小结,对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计算应用第5题:让学生用三句话说说每副图的意思,交流图意。
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五、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十几减9进行了练习,你巩固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认识?同学们课后也可以多练习,争取以后看到这样的减法题,就能马上算出结果。
板书设计练习一(1)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一(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图写算式。
2.填空。
9+()=14 9+()=1714-9=() 17-9=()9+()=13 9+()=1613-9=() 16-9=()3.口算卡片二、口算练习第6题、第7题(1)出示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2)同桌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快。
每人选做一行,然后交换。
(3)校对,有错误的说说计算过程和顺序。
三、解决实际问题1.第8题(1)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找找条件和问题(3)看着图练习说图右边的三句话。
(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2.第9题(1)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找找条件和问题,要求学生完整的表达题意(3)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明确单位名称:只进行小结四、总结评价1.引导小结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
你有哪些体会。
2.完成思考题让学生读一读思考题,交流、明确题意启发讨论(必要时结合画图表示),交流结果和想法,先思考什么,在讨论什么。
板书设计练习一(2)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8、7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图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共有15把号,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15-8=□你想怎样计算呢?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讲述:如果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5-5=10 10-3=7方法二:10-8=2 2+5=7方法三:8+()=15 8+(7)=15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试一试。
书上P5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这种最容易的方法来计算,好吗?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集体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比较。
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
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看谁先过桥。
(1)小组合作口算。
(2)比较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8、7)板书设计:十几减8、715-8=7方法一:15–5=10 10-3=7方法二:10–8=2 2+5=7方法三:8+(7)=15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二(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口算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数的书写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计算方法练习1.7根小棒6根小棒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
根据小棒的摆放提问:(1)一共有多少根小棒?(2)一共12根小棒,拿走9根,还剩几根?先列算式,根据算式写出计算过程,并且写出得数。
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2.20以内加法口算练习。
12-9 15-9 13-9 17-912-8 15-8 13-8 17-812-7 15-7 13-7 17-73.填数计算。
8+()=14 7+()=1414-8=() 14-7=()7+()=12 9+()=1212-7=() 12-9=()二、进行练习1.第1题:(1)让学生独立填写。
(2)学生汇报答案,说说是怎样想算出来的。
(3)提问:仔细观察一下,每组中上下两道题填出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如:第1题8加几等于16,16减8就等于几。
(4)小结:我们在做这类题时,只要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就可以做到又对又快。
2.第2题:(1)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
(2)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3)观察:每组题中左边一排数和算出的结果,看是怎么变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小结。
3.第3题:(1)出示情境图。
观察图,让学生说说图意?(2)指名练习: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左边和右边的小蚂蚁,老师演示推木块,让学生说出算式,并算出结果。
(3)同桌两人进行练习。
(4)小结,对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4.第4题:让学生先在书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校对,统计做对做错的情况和所用的时间,对做错的题进行分析。
5.第5题:(1)出示主题图。
(2)提问:这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3)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反馈。
三、总结评价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练习二(1)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二(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大小、找规律等形式的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