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10年真题3年模拟考点10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解析版)
高考历史考点8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高考历史考点8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https://img.taocdn.com/s3/m/222041c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8.png)
考点09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一、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严峻形势(1)政治体制: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一个邦联国家,中央权力有限,无法处理重大问题。
(2)政治局势: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
(3)经济形势:各州互设关卡,造成商品流通不畅;关税不统一,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处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政体选择(1)必要性:必须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
(2)可能性: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1.制定: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宪法。
2.内容(1)国家结构形式: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特点: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2)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掌握。
特点: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评价(1)性质: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积极性: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3)局限性: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1.历程(1)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2)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3)1860年,共和党开始执政。
此后,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持续至今。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4.影响: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考向一1787年宪法【重点解读】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特点及评价1.制定背景(1)前提: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2019-2020两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汇编:考点8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学生版+解析版)
![2019-2020两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汇编:考点8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学生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0d10b44afe04a1b071de9f.png)
2019-2020两年高考历史模拟汇编考点8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1.(2020·凌源一模,34)1787年,费城制宪“不是创造一个十全十美的、正义民主的、能流芳百世让后人和他人景仰的政治体制,而是为了寻求一种现实的、有效的、能够及时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联邦的政治途径。
”这说明费城制宪的目的是( )A.否定英国对北美殖民统治B.创造正义和民主的政治体制C.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D.建立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2.(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33)“美国的制宪者们并不愿意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
”可见1787年宪法( )A.违背启蒙思想基本原则B.代表南部蓄奴州利益C.是妥协的产物不能长久D.着眼美国的整体利益3.(2020·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五,34)1791年,美国批准生效的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
这一规定体现了( )A.各州自治原则B.共和制原则C.各州平等原则D.联邦制原则4.(2019·衡阳二模,33)下图是有关近现代某国的政治体制的漫画。
该漫画意在批评( )A.邦联制下国家结构松散B.权力制衡导致效率低下C.政党政治引发利益之争D.三权分立影响政治民主5.(2020·蓉城名校联盟联考,3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只享有宪法明确列举的授予权力,而未列举的保留权力归各州所有:各州所拥有的权力包括未列入联邦政府的,且宪法尚未禁止的各项权力;也有一些权力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享有的。
”以上规定所体现的国家治理原则是( )A.分权制衡B.联邦制原则C.民主共和D.州自治原则6.(2019·鄂尔多斯一模,33)美国《独立宣言》第二部分写道:为了保障这些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a53ccff90f76c661371aa9.png)
第3讲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8·浙江温州适应性测试)有学者指出,“自缔结和约以后,最初立法的缺点便立即暴露出来:国家好像一下子就解体了。
每个殖民地都成了一个独立共和国,都要求享有完全的主权。
邦联政府被它的宪法弄得软弱无力,眼看着船舶上悬挂的国旗被欧洲大国凌辱而毫无办法”。
该学者认为( )A.不应缔结1783年的停战和约B.《独立宣言》存在重大缺陷C.强化中央政府权力是当务之急D.各殖民地应联合对抗欧洲答案 C解析由材料“国家好像一下子就解体了……邦联政府被它的宪法弄得软弱无力”等信息可知,学者对松散的邦联充满担忧,希望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故C项正确。
A项与材料所述不符,故排除;材料中“最初立法”指的是《邦联条例》,不是《独立宣言》,故B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联邦党人文集》第五十一篇说:“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符合以上观点的重大举措是( )A.实行君主立宪政体B.保障人民的权利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D.确立联邦制原则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的“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体现了权力的分配与制衡,故C项正确。
君主立宪政体并不等于权力制衡,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联邦制的内容,故D项错误。
3.(2018·呼和浩特二模)内阁是美国联邦行政部门,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他的必然存在,不过,从华盛顿开始,历届总统都设立内阁辅助其行使行政权。
所以,美国内阁就成了一个常态存在。
由此可知美国内阁( )A.属于总统顾问B.需对国会负责C.集体进行决策D.没有实际作用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阁官员是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辅助总统行使行政权,属于总统顾问,故A项正确,B项错误;美国国家事务由总统决定,不是内阁官员集体进行决策,故C项错误;美国内阁官员辅助总统,存在实际作用,故D项错误。
2019-2020两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汇编考点8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学生版+解析版
![2019-2020两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汇编考点8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学生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2860c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4.png)
2019-2020两年高考历史模拟汇编考点8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1.(2020•凌源一模,34)1787年,费城制宪“不是创造一个十全十美的、正义民主的、能流芳百世让后人和他人景仰的政治体制, 而是为了寻求一种现实的、有效的、能够及时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联邦的政治途径。
”这说明费城制宪的目的是()A. 否定英国对北美殖民统治B. 创造正义和民主的政治体制C. 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D. 建立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2. (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 33)“美国的制宪者们并不愿意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
”可见1787年宪法()违背启蒙思想基本原则B. 代表南部蓄奴州利益C. 是妥协的产物不能长久D. 着眼美国的整体利益3. (2020•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五, 34)1791年,美国批准生效的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 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
这一规定体现了()A. 各州自治原则B.共和制原则C. 各州平等原则D.联邦制原则4. (2019•衡阳二模,33)下图是有关近现代某国的政治体制的漫画。
该漫画意在批评()A. 邦联制下国家结构松散B. 权力制衡导致效率低下C. 政党政治引发利益之争D. 三权分立影响政治民主5. (2020•蓉城名校联盟联考, 3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只享有宪法明确列举的授予权力,而未列举的保留权力归各州所有:各州所拥有的权力包括未列入联邦政府的,且宪法尚未禁止的各项权力;也有一些权力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享有的。
”以上规定所体现的国家治理原则是()A.分权制衡B.联邦制原则C.民主共和D•州自治原则6.(2019•鄂尔多斯一模,33)美国《独立宣言》第二部分写道:为了保障这些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2020届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10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解析版)
![2020届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10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f9aa39960590c69fc3765d.png)
2020届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10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十年真题】1.(2019·江苏高考·16)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准宪法情况见右图。
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A.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B.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C.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答案】 A【解析】“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可知体现的是在宪法确立过程中矛盾和分歧较大,这也说明联邦体制经历艰难历程,故A项正确;各州的矛盾和分歧无法消除,因而后来爆发了南北战争,故B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协调了南方与北方的矛盾,故C项错误;邦联政治体制在美国独立后就正式建立,故D项错误。
2.(2018·海南高考·18)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
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答案】 D【解析】据材料“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内阁成员是因为腐败而被迫辞职,与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无关,故A项错误;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秉持相同的阶级立场,故B项错误;当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并非权力的中心,故C项错误;据材料“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当时美国民主党利用控制的众议院制衡共和党,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故D项正确。
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答案】 C【解析】材料涉及的是联邦政府内部总统和内阁成员之间的矛盾斗争,与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1787年宪法,总统和内阁有明确的权限划分且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故B项错误;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中美国总统亚当斯和内阁成员都属于联邦党人,两者政见不同是属于联邦党派内部的斗争,故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六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六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bac9023c1ec5da51e27000.png)
核心素养提升练六美国共和制的确立(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776年,出席“大陆会议”的各邦代表在《独立宣言》中庄严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之邦,解除它和英王的一切政治关系,及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这表明当时北美“各邦”( )A.主张建立联邦国家B.属于军事联盟国家C.未形成统一国家概念D.希望建立统一战线【解析】选C。
据材料“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之邦”可知北美各邦主张建立政治联盟国家,未形成统一国家概念,故C正确。
2.178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宪法应由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来制定,然后把它交给政府,而不应该预先由政府制定它,然后把它“恩赐”给人民。
如果一个政府能够制定自己的宪法,那么这个政府也就可以任意改变宪法,从而堕落为暴政。
这反映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 )A.反复无常的政府易走向暴政B.制定宪法要遵循民主的程序C.联邦宪法的内容要体现民主D.制宪会议要由地方选举产生【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看,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宪法应该由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制定,而不应该由政府制定,政府不能任意制定和改变宪法,也就是说,制定宪法要遵循民主的程序,故选B。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反复无常,故排除A;材料主旨强调制定宪法的程序而非宪法的内容,故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制宪会议要由地方选举产生,故排除D。
3.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这表明美国政治体制中 ( )A.保障人民主权建立共和体制B.联邦政府加强了各州的自主权C.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D.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分权【解析】选D。
根据“任何一州都不得……”可知,在联邦制下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各州受到联邦政府的制约;根据“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可知,在联邦制下各州有一定的自主权,这是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分权,故选D。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8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含解析)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8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f27f6902d276a201292eac.png)
课时作业(八)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作业时间:月日1.1786年,美国国会建议,它将有权控制国内外贸易、自行规定并征收税款、惩罚欠款不缴的州,各州必须向国会选派议员,对公然反抗国会管辖权的州可以使用武力以外的所有强制手段。
这表明美国()A.意识到了邦联制的弊端B.不断完善联邦制政体C.改变了中央软弱无力的局面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邦联制的弊端.美国独立后实行松散的邦联制,邦联政府没有什么权力,国会建议采取措施限制各州的权力,说明其意识到邦联制的弊端,故A项正确;联邦制是在1787年宪法颁布后确立的,故B项错误;改变了中央软弱无力的局面是在1787年宪法颁布后,故C项错误;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的也是1787年宪法,故D项错误。
2.1787年5月,在美国费城会议通过了“同意新的法案需要获得13个州中的9个州的批准才能生效",进而从事实上改变了独立战争后“只有所有州一致同意才能修改《邦联条例》”的规定。
这一变化( )A.直接确立了共和政体B.利于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C.促进了地方权力的加强D.推动了美国法制的建立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1787年美国改变修宪条件的意义。
材料反映的是通过新法案所需要的标准,没有直接涉及确立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13个州中9个批准就能通过新法案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各州之间的关系,便利了中央法律的颁布,有利于中央权力的加强,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原来各州一致才能修改《邦联条例》,变为有9个州批准就可以修改可知,这一变化方便了中央法律的确立,削弱了地方权力,故C项错误;D项结论由材料不能得出。
3.在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关于立法机关的设置存在州权平等和比例代表两种方案。
经过讨论最终通过了设立由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的两院制方案。
这表明美国的两院制()A.分割立法权保障了民主制度B.消除了大小州的矛盾与分歧C.实现了南北各州之间的妥协D.有助于联邦制的建立与巩固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两院制。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第13讲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第13讲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https://img.taocdn.com/s3/m/3b135ee65022aaea998f0fd8.png)
深化拓展 美国政治体制中分权制衡原则的表现 1.从联邦政府的设计上,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授予国会、最高法院 和总统,形成了典型的三权分立体制,有效地降低了专制政体出现的可能性。
2.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实行联邦制,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另一方面 保留了地方自治的权力,中央与地方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与平衡关系。 3.美国的两党政治也是分权制衡原则的重要表现,两党轮流执政、互相监督, 防止了独裁政权的出现,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4.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代表社会的上层,众议院代表社会的下 层,两者相互牵制,有利于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是分权制衡原则在立法 领域的表现。
③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 奴隶 制度,为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二、联邦政府的成立 1.依据:1788年,联邦宪法正式生效。 2.权力分配 (1)中央:集中了财政、外交和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 (2)地方:各州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 3.作用 (1)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2)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主题二 分权制衡——美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 材料 如查尔斯·比尔德所指出的:制定宪法的保守派为了抵消人民群众及民主力 量对政府的影响,在宪法上设置了重要障碍。鉴于州宪法所确立的州议会权力至上, 容易造成过度的民主,对上层有产集团不利,因此便在《联邦宪法》中贯穿了三权分 立的原则,来消弭人民群众对联邦政府发生的影响,他们知道,在联邦政府机构中,惟 有国会的众议院议员是各州选民直接选出的,因此群众对众议院的影响,是在意料之 中的。在这个情况下,为了限制众议院的权力,他们便在众议院上面设置了参议院以 便减少人民对于政府的影响,因为参议院是各州立法会议选出的,距离人民更远一些。 尽管如此,保守派还不放心,他们害怕万一人民对国会发生影响,于是又设置拥有大 权的总统,以图抑制国会的权力——他有否决国会立法的权力。对于国会及总统还 不放心,还担心他们受到选民的影响(因为国会和总统都是选举产生,尽管有的是间 接选举),保守派又设置一个最高法院,企图用它去钳制国会及总统的行动,孟德斯鸠 提倡“三权分立”原则,目的在于限制君权,而现在美国保守派之在《联邦宪法》中 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都是为了限制人民的权力。
2020年10月西方政治制度真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西方政治制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85e825c1c708a1294a44d0.png)
B.议会市长制 C.市长议会制 D.议会-经理制 答案:A 解析:议会委员会制是指市议会和市政府合二而一,英国和加拿大大多数城市采用这种体制。
17.法国的基层政府是( )P241 A.社区政府 B.教区政府 C.市镇政府 D.县政府 答案:C 解析:在法国,市镇是主要的基层政府,约 36000 个。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倡导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是( )P50 A.系统分析 B.历史分析 C.文化分析 D.制度分析 答案:A 解析:倡 导 将 系 统 分 析 方 法 引 进 政 治 学 的 是 伊 斯 顿 。
3.近代第一个系统阐述议会主权的政治思想家是( )P81 A.布丹 B.霍布斯 C.卢梭 D.洛克 答案:D 解析:第一个系统阐述议会主权理论的政治思想家是洛克。
4.英国宪章运动的首要目标是( )P111 A.成年男子的普选权 B.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 C.平均分配选区 D.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 答案:A 解析:1832 年的《英格兰与威尔士人民代表法》改革,新增的选民主要是城市工业资产阶 级,广大工人和其他民众仍未获得选举权,为争取自身权利,英国工人阶级于 1837 年掀起 了群众性的宪章运动,所以英国宪章运动主要目标是成年男子的普选权。
26. 由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国家主要有( ) A. 美国 B. 日本 C. 加拿大 D. 澳大利亚 E. 德国 答案:ABCD 解析:德国有专门的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
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7. 法治 指以法律为国家和公民的活动的基本准则,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包括国家的 最高领导人在内,都必须毫无例外地遵守法律,依照法律的规定活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无论谁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同样制裁。
全国通用_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7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全国通用_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7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a17a5c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1.png)
07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2022年】1.(2022·浙江·高考真题)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
这一“变化”表现在A.共和国变成了王国B.责任内阁制形成C.议会权力高于王权D.国王“统而不治”【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虽然保留了国王,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王权受到制约,故C项正确;根据“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可知,17世纪末的英国没有改变王国,排除A项;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内阁制正式形成,排除B项;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国王“统而不治”,排除D项。
故选C项。
【2021年】无【2020年】无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巩固【2022年】1.(2022·湖南·高考真题)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均确定了联邦制度。
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
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A.人民的自愿选择B.各州(邦)实力不同C.建国路径的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由北美殖民地各州自由联合组建的国家,无论大州小州一律平等,因此美国参议院每州都平等地拥有两个席位,德意志帝国是经过普鲁士领导的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建立的,普鲁士在联邦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C项正确;两国的联邦制度主要是社会上层精英决定的,并不是人民的自愿选择,排除A项;美国各州的实力也不相同,但仍然体现了平等的原则,排除B项;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不能解释上述现象,排除D项。
高三历史一轮对点训练:8-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含解析
![高三历史一轮对点训练:8-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8ac23ba8114431b90dd8ad.png)
1.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答案 A解析根据美国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原则可知,国会拥有立法权,总统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但如果国会重新表决,以2/3以上的多数通过的话,则总统否决无效,该法案将自动生效,据此可知A项正确。
2.下图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
该组漫画反映了()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答案 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美国建立之初实行邦联制,它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各州联合体,邦联政府没有一个主权国家应有的宣战、媾和、签约、发行货币、借债、征兵和征税等权力,排除A项;邦联议会的决议需要征得各州同意,但不是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故排除C、D两项。
由“得有一部给邦联议会撑腰的法律才行”可知B项正确。
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答案 B解析材料中的“所有其他人口”是指广大的黑人。
从材料信息可知,黑人并不享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利,这显然违背了《独立宣言》中倡导的天赋人权原则,故选B项。
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这些规定体现了()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相互制衡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母题解密】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原卷版)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母题解密】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ec869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b.png)
『高考真题·母题解密』『分项汇编·逐一击破专题07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母题来源一】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II【母题题文】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
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A.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B.皇帝个人权力强大C.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D.分权制衡体制成熟【答案】B【试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的政体是二元君主立宪制,其中皇帝是国家的中心,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因此当帝国宰相俾斯麦与德皇威廉二世意见相左时,俾斯麦被迫辞职,此事件反映的是皇帝个人权力的强大,B正确;德意志帝国议会受到政府控制,且材料未涉及议会对政府的监督,A排除;材料未涉及对外政策,C排除;德意志帝国的民主政治并不完善,因此分权制衡体制成熟的说法错误,D 排除。
故选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课标中的“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题型是“推理、判断类”选择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题干举出德皇与首相关系的材料,要求学生深层次理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考生通过材料“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结合所学知识皇帝是国家的中心,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从而得出皇帝个人权力强大的结论。
【考查素养】本题考查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
侧重理解和分析.【得分技巧】解答本题,应该对德国君主立宪制有所了解。
(1)背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2)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3)宪法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首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德国的议会权力很小,帝国议会甚至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它通过的法案由皇帝批准后才能生效,对政府缺乏监督作用。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美国共和制的确立](https://img.taocdn.com/s3/m/06f0592302768e9950e73848.png)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一、背景1.1781年,美国打败英国殖民军队。
两年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2.美国实行邦联体制,各州权力很大,导致商品流通不畅,社会动荡加剧。
二、1787年宪法1.联邦制度(1)职权: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
(2)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共和制度(1)权力职责(2)主要特点:体现了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特点。
3.影响(1)积极: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2)弊端: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
[概念阐释]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是组合概念。
民主即主权在民,一般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掌握国家政权,即代议制民主。
共和即最高权力由多人共同行使,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
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国家最高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定。
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
[易误辨析]邦联制和联邦制邦联制和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
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区别在于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而联邦则形成新的国家。
在邦联制下,组成邦联的各成员国仍然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而在联邦制下,联邦组成单位已经不完全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
三、两党制1.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实质虽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但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4.影响两党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轻巧识记]美国1787年宪法●[选修融会]美国国父华盛顿(选修4)1.主要活动与贡献(1)领导独立战争:1773年参加反英斗争。
2007-2018高考历史真题汇编(政治史)考点精练10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解析版)
![2007-2018高考历史真题汇编(政治史)考点精练10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7c855002768e9951e73891.png)
考点10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考点图解】【名师点拨】1.“邦联”与“联邦”(1)邦联:指若干独立的国家为军事、外交或贸易等方面的利益而组成的联合体,实际上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各成员国拥有完全独立的主权。
(2)联邦: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国、州、邦)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2.美国政体中的分权制衡【历年真题】1.(2018·海南高考·18)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
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解析】据材料“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内阁成员是因为腐败而被迫辞职,与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无关,故A项错误;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秉持相同的阶级立场,故B项错误;当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并非权力的中心,故C 项错误;据材料“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当时美国民主党利用控制的众议院制衡共和党,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解析】材料涉及的是联邦政府内部总统和内阁成员之间的矛盾斗争,与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1787年宪法,总统和内阁有明确的权限划分且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故B项错误;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中美国总统亚当斯和内阁成员都属于联邦党人,两者政见不同是属于联邦党派内部的斗争,故D项错误。
2020年高二历史人教选修2学业分层测评10 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二历史人教选修2学业分层测评10 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5aeea9524de518964b7dc9.png)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0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十年真题】1.(2019·江苏高考·16)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准宪法情况见右图。
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A.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B.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C.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答案】A【解析】“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可知体现的是在宪法确立过程中矛盾和分歧较大,这也说明联邦体制经历艰难历程,故A项正确;各州的矛盾和分歧无法消除,因而后来爆发了南北战争,故B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协调了南方与北方的矛盾,故C项错误;邦联政治体制在美国独立后就正式建立,故D项错误。
2.(2018·海南高考·18)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
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答案】D【解析】据材料“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内阁成员是因为腐败而被迫辞职,与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无关,故A项错误;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秉持相同的阶级立场,故B项错误;当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并非权力的中心,故C项错误;据材料“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当时美国民主党利用控制的众议院制衡共和党,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故D项正确。
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答案】C【解析】材料涉及的是联邦政府内部总统和内阁成员之间的矛盾斗争,与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1787年宪法,总统和内阁有明确的权限划分且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故B项错误;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中美国总统亚当斯和内阁成员都属于联邦党人,两者政见不同是属于联邦党派内部的斗争,故D项错误。
4.(2016·江苏单科·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答案】C【解析】材料表格主要体现美国制宪会议形成国会建设方案的过程,但没有涉及到选举问题,故A项错误;上表的内容是国会建设方案的形成过程,没有涉及到国会的地位问题,故B项错误;国会建设的最终方案充分照顾考虑了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利益,协调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说明政治具有妥协性。
故C项正确;共和制度下的分权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权,材料只是讲述国会的建设问题,没有涉及到和其他部门的分权,故D项错误。
5.(2016·海南单科·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
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答案】C【解析】参议院代表由各州两名代表组成,在国内中代表各州的利益,不是少数人利益,故A项错误;众议院代表根据各州人口分配名额,与参议院相互制约,并不是分享联邦权力,故B项错误;参议院的代表由每州各派两名代表组成,充分尊重了各州的权利,使每个州在政府有充分的话语权体现了联邦制原则,而国家权利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共和制原则,故C项正确;美国参众两院主导立法权并相互制约,不只是众议院主导,故D项错误。
6.(2016·北京文综·22)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
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
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
这一制度是( )A.邦联制 B.两党制C.议会制 D.共和制【答案】B【解析】邦联制是独立之初的美国国家结构形式,出现在第一届联邦政府之前,故A项错误;虽然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但是分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为了实现彼此利益的平衡与牵制,他们组成不同的政党去争夺、共享美国的国家利益,后来形成了两党制,故B项正确;议会制起源于英国,美国在独立前受其宗主国影响,已经运行议会制了,故C项错误;共和制突出的是一个国家的宏观整体,国家权力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这与材料强调统治阶级内部分歧的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7.(2015·福建文综·20)图9、10、11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
该组漫画反映了(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答案】B【解析】邦联政府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各州联合体,邦联政府没有一个主权国家应有的宣战、媾和、签约、发行货币、借债、征兵和征税等权力,故A项错误;从图11可以看出,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故B 项正确;从图9、10可以看出,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得到各州的支持,不是听命于各州,故C项错误;邦联议会是各州的一个协调机关,其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说法不正确,故D项错误。
8.(2015·北京文综·22)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答案】A【解析】国会最终推翻了总统的否决,说明该项法案最终成立,故A项正确;材料与“国会与总统谁去造船,私自去还是公开去”无关,故B项错误;该法案的条文内容和生成程序都不违反宪法,最高法院没有理由废除该法案,故C项错误;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针对某项法案的否决权只有一次,不可能无休止地否决,故D项错误。
9.(2014·海南单科·12)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
这表明(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答案】B【解析】材料显示“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与征税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结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说明邦联政府权力较弱,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当时邦联政府已经获得各州的承认,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邦联政府权力,没有提及各州分离的信息,故D项错误。
10.(2014·安徽文综·19)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
”这表明(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在民主国家……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的观念题中没有反映,故B项错误;“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得知政治精英并没有危害公民基本权力,故C项错误;根据题中“当代美国”关键信息,得出美国的政体为遵循了“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民主共和制度,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故D项正确。
11.(2014·天津文综·4)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具有借鉴意义【答案】B【解析】1787年宪法创造了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但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托克维尔认为1787年宪法“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说明它只适合美国特殊的国情,不具有普适性,故B项正确;1787年宪法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但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1787年宪法“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因此不具有借鉴意义,故D项错误。
1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答案】B【解析】结合1787年宪法可知,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说明1787年宪法没有给予印第安人、黑人同白人同等的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这违反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C、D项错误。
13.(2014·北京文综·2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
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 )①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D【解析】独立之初的美国实行松散的邦联,国家不掌握军队,无力平息社会动荡,故①正确;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自治权,故②错误;邦联制下没有制定统一的关税,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处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故③正确;邦联制下各州都可以发行货币,各行其是,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经济大权,统一发行钱币,有利于经济的有序发展,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