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工具

合集下载

农村农具的用途

农村农具的用途

农村农具的用途农村农具的用途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农民在生产中必不可缺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村农具及其用途。

1. 犁:犁是一种农民常用的农具,用于耕作和翻地。

在农业生产中,犁可以把土壤翻松,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并消除杂草。

2. 锄头:锄头是一种农村常用的农具,用来除草和松土。

它可以帮助农民清除田地上的杂草,保持作物生长的空间和养分,同时锄头的使用还能帮助土壤疏松,提高作物根系的吸水能力。

3. 镰刀:镰刀是一种用于收割庄稼的农具,特别适合收割高茎作物,如小麦、大麦等。

农民使用镰刀将成熟的农作物割下,然后进行曝晒、脱粒等后续处理。

4. 手锄:手锄是一种小型的农具,用来除去小块田地中的小型杂草和锄地。

由于其小巧轻便的特点,手锄可以在狭小的地方操作,非常适用于农民农田中小块地的农作物护理。

5. 锄耙:锄耙是一种农民常用的农具,结合了扁平锄的翻松作用和锄头的贯耳作用。

锄耙可以同时翻地、拔草和割碎残根,使土地保持良好的耕作状态。

6. 拔草器:拔草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拔除杂草的农具。

它可以有效地将杂草从土壤中拔出,减少与农作物竞争营养和水分的情况,保证农作物的生长。

7. 播种机:播种机是一种用于播种农作物的农具。

它可以将农作物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耕地上,提高播种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播种机还能调整播种的深度和行距,以适应不同的作物和土壤要求。

8. 打谷机:打谷机是一种用于将庄稼脱粒的农具。

它可以将庄稼中的谷粒和秸秆分离,提高谷粒的收获效率。

使用打谷机可以省去人工脱粒的繁琐过程,节省时间和体力。

9. 粉碎机:粉碎机是一种用于将庄稼秸秆、麦杆等农作物秸秆和剩余废料粉碎的农具。

粉碎机将庄稼残渣粉碎后,可以用于充实土壤或制成饲料,提供养分供给。

10. 农用车:农用车是一种在农田中运输物品和农产品的交通工具。

农用车通常具有较强的载荷能力和适应不同地形的特点,可以帮助农民快速、高效地完成农业生产中的运输工作。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
脚踏压坯车:早期的一种利坯或者修坯工具,由脚踏控制坯体转动与否,使用时将坯 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 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匣钵:窑具之一。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 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 称匣子。 支钉:宋代少数瓷窑使用的一种支烧工具。汝窑、官窑、哥窑等多用支钉支烧,其状 呈山字形、上尖下圆,在圆形垫饼上有不同数量的支钉,也有只有一个支钉的。
许昌博物馆珍藏的陶纺轮 上一手提拉,一手抽放,将细丝拉紧纺成更结实的线,这
个过程就叫纺线。
纺车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通过人工机械传动,利用旋转抽丝延长 的工艺生产线或纱的设备。纺车通常有一个用手或脚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关于纺车 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扬雄的《方言》,记有“繀车”和“道轨”。兽锭纺车最早的 图像见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帛画和汉画像石。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有关纺织图 不下八块,其中刻有纺车图的有四块。1956年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 形态生动的人物正在织布、纺纱和调丝操作的图像,它展示了一幅汉代纺织生产活动的 情景。这就可以看出纺车在汉代已经成为普遍的纺纱工具。因此也不难推测,纺车的出 现应该是比这早的。
管理方式
政府直接经营、大 作坊生产;不计成 本,产品精美;素 称发达,领先世界 。
春秋 战国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家庭的副业
产品用途
武器军用品和 官府贵族生活 用品
民间消费的 产品
自己消费和交 纳赋税的产品
流通方式
地位
直到明代前期一直代 一般不在 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最 市场流通 高水平,占主导地位

农业生产工具

农业生产工具

v1.0可编写可改正农业生产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本县传统的耕耙农拥有犁、耙(耢) 、镢、锨等,犁由木制犁架、铁制梯形犁铲构成,畜力牵引。

一般两头牛拉一犁一天耕地 3 亩左右。

耙呈长方形、一般长米,宽米左右,木制框架,框上装有约25 厘米长的铁齿21 根。

铁齿分直形、后斜形两种。

直形谓之耙,斜形称作耢,畜力牵引供碎土、平川、保墒用。

镢(俗称镐)由铁制镢头和木柄构成,用于开沟翻土、扶埂、收刨红薯、花生等。

铁锨由铁制锨头和木柄构成,用于翻土整地。

20 世纪 50 年月初,开始在乡村推行新式7 寸步犁。

50 年月中期单轮铧犁和双轮双铧犁取代了 7 寸步犁, 1956 年,购进匈牙利产“ GS-35”胶轮拖沓机、捷克斯洛伐克产“热特 -25 ”胶轮拖沓机和“ D-35”链式拖沓机,开始使用拖沓机耕地。

到90 年月末,当地所有实现耕地机械化。

耧,俗称耩子,是本县的传统播种工具。

从前有木制单腿耧和双腿耧。

前有耧杆,后有扶手,种箱装于耧杆与扶手中间,箱下侧有孔,孔中安摆锤,种箱下侧装空心耧腿,腿下端装三角铁脚。

播种时用畜或人力牵引,挟耧者摇动扶手,带动摆锤,种子从种箱下侧孔中平均漏出,沿空心耧腿落入沟中。

新中国成立后,改旧式宽腿木耧为窄腿、三腿或四腿耧。

50 年月后期开始使用马拉播种机。

60 年月中期引进并仿制了点播器。

70 年月后,大、中型播种机逐年增加。

到 90 年月末,当地所有实现播种机械化。

锄,是中耕、除草、灭茬的传统农具。

分锄头、锄勾、锄柄三部分。

70年月后,中耕除草除持续用锄外,逐渐使用单头、双头、三头耘锄,畜力牵引,减少了劳动强度。

劳动效率提升2~4 倍。

镰刀是收割农作物的传统手工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到现在沿用不衰。

1974 年,本县开始引进小麦收割机,用12 马力拖沓机牵引。

90 年月中后期,大型结合收割机引进,多半小麦、部分玉米开始用结合收割机收获。

传统农用运输工拥有扁担、独木轮小车、木轮铁瓦大车。

农业机械的特点与分类

农业机械的特点与分类

农业机械的特点与分类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的发展与应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业机械的特点与分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机械的特点1. 技术性强:农业机械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它融合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

现代农业机械具备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等特点,能够实现高效、精确的农业生产。

2. 适应性强:农业机械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适应不同地域、不同农作物的生产需求。

无论是种植业还是畜牧业,农业机械都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

3. 功能多样:农业机械具备不同的功能,包括耕作、播种、施肥、喷洒、收割等多个环节。

不同的农业机械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组合使用,实现全程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4. 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的应用可以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负担,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机械的高效率、高精度操作,能够有效节约劳动力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农业机械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农业机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耕作机械:耕作机械主要用于土地的翻耕、破碎和平整,包括耕地机、犁、旋耕机等。

耕作机械的应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后续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2. 播种机械:播种机械用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到土地上,包括种子机、精量播种机等。

播种机械的应用可以提高种子的利用率,减少人工播种的劳动强度,确保农作物的均匀生长。

3. 施肥机械:施肥机械用于将化肥均匀地施入土壤中,包括化肥施肥机、有机肥施肥机等。

施肥机械的应用可以精确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或不足施肥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4. 喷洒机械:喷洒机械用于农药、除草剂等农药的喷洒,包括喷雾器、喷洒机等。

喷洒机械的应用可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5. 收割机械:收割机械用于农作物的收割和割捆,包括联合收割机、割捆机等。

收割机械的应用可以提高收割效率,减少人工收割的劳动强度,确保农作物的及时收获。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一、夏朝从二里头文化遗址看,当时的农具主要是石器,如石铲、石镰,以及蚌铲、骨铲、蚌镰和木制耒、耜等。

[1]夏代的农业生产比过去有了大的发展,《史记.夏本纪》说禹在治水的同时“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氵一丝土)。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这说明禹在治水的过程之中推广了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

夏代已有农田的排灌沟渠,《论语.泰伯》载孔子的话说禹“尽力乎沟洫”。

《史记.夏本纪》则说禹“浚吠(quan)浍(kuai)致之川”,《集解》注引郑玄说“吠浍,田间沟也”。

这就是说禹疏浚田间吠浍使之达于河流。

这里就有排与灌两方面的问题。

夏代在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其他地区农业经济也在发展之中,如分布在黄河上流及其支流渭河、湟水流域,时间上大约与夏同时的齐家文化就是如此,齐家文化因1924年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其主要遗址有甘肃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何庄和秦魏家等350多处。

齐家文化的经济生活也以农业为主,部落、氏族居民过着较稳定的定居生活,主要农作物是粟,大何庄遗址出土的陶罐中就发现了粟。

生产工具为石器、骨角器,挖土工具为石铲、骨铲,有的石铲用硬度强的玉石作成。

收割谷物多用磨光穿孔的石刀、石镰。

加工谷物用石磨盘、石磨棒、石杵。

夏朝的北方,约在今内蒙赤峰一带、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分布着一种首先发现于内蒙赤峰夏家店村遗址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考古资料说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部族先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过着定居生活。

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有打制石锄、磨制石铲、磨制石刀,谷物加工有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

[1]二、西周西周时期,盛行耦耕,即二人为一组,合力而耕。

这样,既较省力,动作又快,当是耕作方法的一个进步。

金属农具的应用和耦耕的推广,使开垦荒地的规模越来越大了。

“千耦其耘”的诗句,反映了成千上万的人大规模耦耕的景象。

当时人们不仅能进行深耕、熟耘,而且也能使用绿肥和制造堆肥。

《历史上的农业工具与农业发展》

《历史上的农业工具与农业发展》
技术转移:高校和科研机构将农业工具的创新与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促进农业发展。
国际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共 享农业工具的创新与研发成果,推动全球农业发展。
企业创新: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提高生产效率
案例分析:介绍某企业如何通过创 新与研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工具的改 进:提高了农 业生产效率, 降低了生产成

农业机械化: 实现了大规模、 高效率的农业
生产
农业智能化: 通过物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 提高了农业生 产的智能化水

农业产业化: 农业工具的改 进促进了农业 产业链的延伸, 提高了农业的
综合效益
农业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农 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产 品的品质
农业工具的智能化:提高了 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化农业工具 的定义和特点
智能化农业工具 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农业工具 的应用领域
智能化农业工具 对农业发展的影 响和意义
太阳能农业工具: 利用太阳能进行灌 溉、施肥等操作
风能农业工具:利 用风能进行灌溉、 施肥等操作
电动农业工具:使 用电动马达进行灌 溉、施肥等操作,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 用
农业工具的改进:提高了农 业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成 本
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 产的机械化程度,减少了劳
动强度
农业信息化:促进了农业信 息的传播和应用,提高了农
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工具的普及:促进了农 业科技的普及和应用
农业工具的创新:提高了农 业生产效率
农业工具的改进:推动了农 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风车:用于去除谷物中的 杂质,提高粮食品质
水车:用于灌溉农田,提 高农作物产量

选必2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

选必2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______
(一)耕作工具的变化
中术 赫
亚, 、后

北传人
非入率
和两先
欧河掌
出现_青__铜__铸___造
洲流握 域冶
的农具,数
、铁
石、木、骨、量有限

蚌质的耒___耜__等
新石器晚期
原始社会 锄耕、犁耕
刀耕火种
曲___辕__犁__
(标志步犁定型)
_铁__制__农__具_
出现_灌__钢__法___ 制作的铁农具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标要求: 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 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2
一、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
(一)耕作工具变化历程
原始社会: 木、石、骨、蚌制作的生产工具 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磨制石器) 青铜时代: 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和北非地区。在新石器时 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但青铜铸造农具数量有限。
C
C.木俑或许代表了不同工种或者工序
D.将我国丝织业出现的时间大大提前
6.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农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酿造加Biblioteka 工、农具修造等。这表明( )
A.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 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D.田庄经济自给自足
D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农业庄园式
1 特点
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 中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 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 低下
2 概况
①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 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 奴隶制庄园 ②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 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③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 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 色彩

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机械设备介绍

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机械设备介绍

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机械设备介绍农业机械设备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的收入。

本文将介绍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各种机械设备,包括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

一、拖拉机拖拉机是农业生产中最基础的机械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耕地的翻耕、播种、施肥、收割等环节。

它的主要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器、驱动轴和驱动桥。

现代拖拉机配备有强大的动力系统和先进的操控系统,能够适应各种农业作业需求。

二、播种机播种机用于种植作物的播种过程,能够自动将种子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深度均匀地撒播在耕地上。

现代的播种机具有精准的定量撒种功能和智能化的操控系统,可以根据作物类型和土壤条件进行调节,提高了种植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收割机收割机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将成熟的农作物收割下来。

不同作物有不同的收割机型号,如小麦、稻谷、玉米等作物的收割机各有特点和适用性。

现代收割机具备高速、高效、节省劳动力的特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土地上的收割工作。

四、农用喷雾机农用喷雾机用于施药、农药和农业化学品的喷洒。

它能够将液体药剂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有效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现代农用喷雾机具有自动调节和精确计量的功能,可以减少药剂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五、灌溉设备灌溉设备是保证农作物能够得到充足水源的重要工具。

常见的灌溉设备有喷灌、滴灌、旋喷等。

喷灌设备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在农田上;滴灌设备通过滴灌管将水滴灌到植物根部;旋喷设备通过旋转喷头将水喷洒到作物上。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六、保护设备农业生产中还需要一些保护设备来保证农作物的安全和质量。

例如,农用大棚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保护作物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植保无人机可以快速监测和喷洒农药,提高农作物的防治效果。

这些设备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农业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们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并且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

农业机械设备分类

农业机械设备分类

农业机械设备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机械,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农用运输车,农机动力系统,农业植保机械,农业运输工具,农业动力机械和农机动力设备。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我国农业机械目前已形成系列化的产品,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先进的大型农用机械,同时也对农业机械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业机械是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机械,是指具有农业机械基本技术,能有效地完成农业生产任务的各类机械。

农业机械可以分为农业机械和非农业机械,而农业机械又可分为农业动力机械和非农业机械。

•一、拖拉机•拖拉机又称播种机,由柴油机、变速驱动装置、平衡机构、动力系统等组成。

拖拉机可分为前驱拖拉机和后驱拖拉机。

前后驱拖拉机根据动力传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单轴或双轴拖拉机(主要有拖拉机)、多轴拖拉机(主要有牵引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双头拖拉机(主要有脱粒机)等。

拖拉机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的基础机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基础机械之一。

拖拉机种类很多,按工作原理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完全由发动机驱动的轮式拖拉机;第二种是由液压驱动的履带式拖拉机;第三种是由手动驱动的轮式拖拉机;第四种是通过液压驱动的轮式拖拉机;第五种是由机械驱动或仅由机械驱动(多指轮式拖拉机)农作物收割拖拉机;第六种是全部由机械驱动或仅由机械驱动且只由机械驱动或仅由机械驱动的农业机械;第七种是部分由机械驱动或仅由机械驱动且只由机械驱动但同时也允许由机械制造厂商自行制造(即通常所说的“一拖三”)。

••1、柴油机•柴油机是拖拉机的动力传动装置,柴油机是拖拉机的动力之源。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是:柴油机发出的动力通过曲轴(转子)上的气门装置进入气缸,在缸内形成压缩、膨胀、做功、排气四个过程,然后通过排气歧管进入气缸内进行燃烧。

同时,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气门室盖及活塞顶部产生高温,将废气排入燃烧室;燃烧后产生的热能使汽缸壁上的活塞顶部产生高温,将活塞顶部加热到高温后汽缸壁上产生的排气温度再进入气缸内进行燃烧,完成柴油机工作过程。

古代耕种工具

古代耕种工具

1. 耒。

古代的一种翻土、开沟渠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

《周易·系辞》说神农氏“揉木为耒”,而《世本》则以为黄帝时“始作耒”。

现在所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已发现有保留于黄土上的耒痕。

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

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说的“跖耒而耕”。

耒在战国文献中也很常见,据《考工记》,耒通高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

青铜耒是从木耒发展而来的,后来又发展到铁耒,并演化到犁。

2. 耜。

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

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铜耜出现于商代晚期,实际出土的都是耜头。

形制为扁状尖头,后部有銎,用以装在厚实的长条木板上。

木板肩部连接弯曲而前倾的长柄。

柄与耜头连接处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横木。

使用时,手执横木,脚踩耜头短木,使耜头入土起土。

《国语·周语》所引《周制》,其中有“民无悬耜”之语。

春秋战国时仍继续沿用,《孟子·滕文公》:“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吕氏春秋·孟春纪》说每年之春,天子要亲载“耒耜”而来到籍田。

《周礼》中还谈到制作木耜的情况,《地官·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即选择较小的树木以作为耜材之用。

《吕氏春秋·任地》:“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

”可见耜之通高和耒相近。

“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宽度,而《考工记·匠人》则说“耜广五寸”,则耜刃的宽度似随地而异。

战国时耜也称为臿,故《说文》云:“耜,臿也。

”当时将臿和耒连在一起,如《韩非子·五蠹》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由于方言关系,象东齐一带称臿为梩,如《孟子·滕文公》:“盖归反虆梩而掩之。

”赵岐注:“虆梩,笼臿之属。

”在铁器出现之后,木耜也和木耒一样,开始套上铁制的刃口。

战国之后,这种农具开始被淘汰。

农业生产工具的了解

农业生产工具的了解

石镰
铁镰
耒耜
铁锹
曲辕犁
(唐朝)曲辕犁轻巧 灵活,起土省力,效 率较高,从此奠定了 我国犁的基本形制, 并沿用至今。
龙骨翻车
筒车
耧(lóu)车
(西汉) 耧(lóu)车 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播 种机。
现代农业工具:
播种机
洒水机
收割机
各种农耕方式
用手刨土
用铁锹刨土
用犁耕地
拖拉机耕地
《农业生产工具的了解》原始农业工Fra bibliotek: 骨耜(sì)
骨耜(sì)
• 这种器物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用它挖土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 骨耜的使用,充分地显示了古代人的聪明智慧。
石杵
石 磨 盘






青 铜 镰 刀
青 铜 铲
铁制农具
铁犁
石碓[duì]: 捣米的器具, 用木、石制 成。

选择性历史讲义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学生版)

选择性历史讲义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学生版)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1.农业工具的演变、特点及作用。

2.纺织、陶瓷、金属冶炼等手工业工具的进步及其作用。

3.劳作方式的发展。

知识点01 农业工具的变化1.耕作工具(1)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

(2)表现石器旧石器时代的制作方法以 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 铜器距今5 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铁器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 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2.灌溉工具(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2)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 进行灌溉。

(3)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 ,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革新,民间广泛使用。

(4)唐朝出现了 ,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3.畜牧业生产工具古人用 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微点拨】翻车与筒车的区别翻车与筒车都是古代灌溉工具,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翻车是靠人力踏动,筒车是靠水力冲动。

【知识拓展】 西亚、北非和欧洲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

这里是农业最早起源的地区,以后又最早出现金属器,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即学即练1】1.下表是根据考古资料统计的汉朝出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B.精耕细作技术取得突破C.官私手工冶铁业很发达D.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即学即练2】2.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唐代出现了一种结构更加完备的耕作工具,操作灵活省力,便于转弯,可以控制耕土的深浅,宜于深耕和精耕,不仅节省了畜力,也提高了耕作速度和质量。

这种耕作工具是A.大镰B.曲柄锄C.耧车D.曲辕犁知识点02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1.纺织工具2.陶瓷工具(1)主要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的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

在原始农业时期,使用木石和砍伐农具、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

传统农业则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

我国自公元前21世纪进人阶级社会时,黄河流域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

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发展,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直到封建社会末期。

从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初步形成阶段。

中国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是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创造和改进了多种多样的农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在石器工具的制作方面,除了原有的打制石器之外,出现了磨制石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打石山遗址中发现了人类用火的痕迹。

到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生产工具虽仍以石器为主,但有了明显的改进,器型有磨制的石刀、石斧、骨椎、骨镞等。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经济有了新发展,较发达的锄耕农业是当时主要的经济部门,男子在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

从各地区各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绝大部分是经过加工磨制的,器形规整,用途分明。

如耕作工具有长方形的石斧,形体厚重,适合于砍伐。

夏、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比前期有所进步,夏王朝主要还是木石和蚌器。

青铜器虽有,但仍然是少数。

到了商朝,农业已成为商代最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青铜农具已有铜铲、铜镰和铜斧。

但青铜十分稀少,在农业生产上,主要还是石制、木制和蚌制。

商代已经利用牛进行犁耕。

西周的农业在农具的制作技巧上有所提高,对木、石的加工以及工具的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经过加工处理的农具更加省力。

古代耕种工具

古代耕种工具

1. 耒。

古代的一种翻土、开沟渠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

《周易·系辞》说神农氏“揉木为耒”,而《世本》则以为黄帝时“始作耒”。

现在所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已发现有保留于黄土上的耒痕。

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

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说的“跖耒而耕”。

耒在战国文献中也很常见,据《考工记》,耒通高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

青铜耒是从木耒发展而来的,后来又发展到铁耒,并演化到犁。

2. 耜。

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

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铜耜出现于商代晚期,实际出土的都是耜头。

形制为扁状尖头,后部有銎,用以装在厚实的长条木板上。

木板肩部连接弯曲而前倾的长柄。

柄与耜头连接处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横木。

使用时,手执横木,脚踩耜头短木,使耜头入土起土。

《国语·周语》所引《周制》,其中有“民无悬耜”之语。

春秋战国时仍继续沿用,《孟子·滕文公》:“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吕氏春秋·孟春纪》说每年之春,天子要亲载“耒耜”而来到籍田。

《周礼》中还谈到制作木耜的情况,《地官·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即选择较小的树木以作为耜材之用。

《吕氏春秋·任地》:“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

”可见耜之通高和耒相近。

“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宽度,而《考工记·匠人》则说“耜广五寸”,则耜刃的宽度似随地而异。

战国时耜也称为臿,故《说文》云:“耜,臿也。

”当时将臿和耒连在一起,如《韩非子·五蠹》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由于方言关系,象东齐一带称臿为梩,如《孟子·滕文公》:“盖归反虆梩而掩之。

”赵岐注:“虆梩,笼臿之属。

”在铁器出现之后,木耜也和木耒一样,开始套上铁制的刃口。

战国之后,这种农具开始被淘汰。

农业机床工具的种类和用途介绍

农业机床工具的种类和用途介绍

农业机床工具的种类和用途介绍农业机床工具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种类丰富多样,用途广泛。

本文将对农业机床工具的种类和用途进行详细介绍。

一、耕种类机床工具1.犁:犁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机床工具之一,可用于翻土、翻晒、犁地、埋肥等作业。

犁的种类有手犁、动力犁等,用途广泛,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地条件和农作物栽培需求。

2.旋耕机:旋耕机利用高速旋转的刀片将土壤翻转,达到破土松土的作用。

它能够高效地完成耕地准备工作,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环境,广泛应用于大面积耕种。

3.播种机:播种机是一种用于农作物播种的机械设备,通过调整种子的密度和间距,实现规范化、高效率的播种。

播种机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还能提高播种质量和作物产量。

二、收获类机床工具1.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是一种集收割、脱粒和清选于一体的大型农业机具,能够高效地完成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收获工作。

它具有作业速度快、清洁度高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收获效率。

2.割灌机:割灌机主要用于收割高秆作物或青贮作物,包括玉米秸秆、高粱杂草等。

它能够将作物割断,并通过输送带将其收集起来,为后续的储存和利用提供了便利。

3.打捆机:打捆机是一种将农作物秸秆或干草等材料捆扎成密实的方包或圆包的机械设备。

它能够提高农作物储存、运输和利用的效率,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三、田间管理类机床工具1.喷雾器:喷雾器是一种用于喷施农药、杀虫剂和营养液等的机床工具,能够提高农作物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喷雾器不仅可以均匀喷洒药剂,还能够降低药剂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水肥一体机:水肥一体机是一种集灌溉和施肥于一体的设备,通过合理控制水分和营养的供应,实现对农作物的精细管理。

水肥一体机能够减少灌溉和施肥的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地膜机:地膜机主要用于铺设农用地膜,可以防止水分蒸发、控制杂草生长、调节土壤温度等。

地膜机的应用能够改善耕地环境,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具的种类及用途

农具的种类及用途

农具的种类及用途农具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农民的劳动更加高效、便捷。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具及其用途。

1. 犁:犁是一种耕作工具,用于翻耕土地。

它由犁身、犁铧和犁耙等部分组成。

农民可以利用犁将土地翻松,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

犁还可以将田地里的杂草和秸秆埋入土中,起到清除杂草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2. 锄:锄是一种除草工具,用于清除田地里的杂草。

它由锄头和木柄组成。

农民可以利用锄将杂草的根部破坏,阻断其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锄也可以用来松土,增加土壤通气性。

3. 镰刀:镰刀是一种收割工具,用于割取农作物。

它由刀片和柄组成。

农民可以用镰刀割取庄稼的茎部,将其收割下来。

镰刀的刀片尖锐,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收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 手推车:手推车是一种运输工具,用于搬运农产品或其他物品。

它由车架、车轮和手柄组成。

农民可以利用手推车将农作物从田地里运到仓库或市场。

手推车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运输效率。

5. 水泵:水泵是一种引水工具,用于提取地下水或河水。

它由泵体、泵轴和水管等部分组成。

农民可以利用水泵将地下水或河水抽到田地里进行灌溉,满足作物生长的水分需要。

水泵可以节约水源,提高灌溉效率。

6. 拖拉机:拖拉机是一种农业机械,用于耕作、播种、收割等作业。

它由车架、发动机和驾驶室等部分组成。

农民可以利用拖拉机进行耕作、翻土、播种、收割等农业生产活动。

拖拉机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农具及其用途。

这些农具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具的发展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们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希望农具的发展能够为农民带来更多福祉,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行业主要工具及劳动力配置计划

农业生产行业主要工具及劳动力配置计划

农业生产行业主要工具及劳动力配置计划
介绍
本文档旨在为农业生产行业提供关于主要工具和劳动力配置的计划。

农业生产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在确保粮食供应和经济增长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合理配置工具和劳动力,农业生产行业可以提高产量和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工具
农业生产行业依赖于各种主要工具来完成不同的任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业工具:
1. 农具:包括犁、锄头、镰刀等工具,用于准备土地、除草和收割农作物。

2. 拖拉机:用于耕地、运输货物和拉动农业机械。

3. 灌溉设备:用于提供水源并确保农作物得到充分的灌溉。

4. 农用车辆:用于运输农产品、肥料和农业材料。

5. 农业机械:如播种机、喷洒机和收割机,用于自动化农业操作。

劳动力配置计划
有效的劳动力配置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劳动力配置计划的建议:
1. 分析需求:首先,分析农业生产的需求,确定需要的不同类型的劳动力,例如耕地、播种、收割等。

2. 培训和技能提升:为农业工人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以使他们能够胜任各种农业任务。

3.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根据工作量和季节需求,合理安排劳动力的工作时间,确保各个阶段的工作得到平衡分配。

4. 分工合作:根据不同劳动力的专长和技能,合理分工,细化任务分配,提高工作效率。

5. 薪酬和福利:合理制定薪酬和福利政策,激励农业工人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结论
通过合理配置主要工具和劳动力,农业生产行业可以提高效率和产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制定有效的劳动力配置计划可以提升工人技能和工作动力,促进农业生产行业的发展。

古代中国原始农业工具的特点 选择题

古代中国原始农业工具的特点 选择题

一、古代我国原始农业工具的种类古代我国原始农业工具主要包括犁、耒、镢、耜、耒等。

二、古代我国原始农业工具的特点1. 简陋粗糙古代我国原始农业工具大多采用简单的木材和石头制作,制作工艺简陋,工具表面粗糙。

2. 劳动强度大古代农业工具使用简陋,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农民在耕种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体力。

3. 适应性强古代我国原始农业工具在适应不同地域、土壤和作物方面具有较强的特点。

不同地区的农业工具在形状和设计上有所差异,以适应当地的农作物和土地条件。

4. 传统工艺古代农业工具的制作大多倚重手工制作,采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工具的制作工艺尚未发展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5. 保留价值古代农业工具由于制作原材料成本低,耐用性强,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保值和收藏价值。

三、古代我国原始农业工具的发展变化1. 从石器向铁器转变古代我国原始农业工具的制作材料逐渐从石头转变为铁制品,工具的制作材料和工艺得到了提高。

2. 机械化程度提升随着社会发展,古代农业工具逐渐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农具的制作和使用也更加方便和高效。

3. 工艺改进古代农业工具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材料选用、结构设计、使用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4. 文化传承古代农业工具通过世代传承,成为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四、古代我国原始农业工具的影响古代我国农业工具的发展和改进,推动了古代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农业工具的进步,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结语古代我国原始农业工具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历程和农民劳作的漫长历程。

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古代农业工具的精神,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致力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农村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六、古代农业工具的文化意义古代我国原始农业工具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丰富多彩。

在我国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农具的发展不仅是农业生产工具改变的历史,更是我国劳动文明和生产与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

第一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一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 世界许多文明地区都发明了灌溉工具。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在 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 钧对其进行了革新,其后翻车在民间广泛使用。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翻车
筒车
●豢养驯化禽畜的古代畜牧业,也有其自身的工具设施。古人用圈 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不少工具设施到今天依然发挥着 作用。
学习聚焦 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 作坊式劳作是古代重要的劳作方式。
● 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在各区域文明中很普遍。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 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 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农业工具的变化
● 人类的耕作工具种类繁多,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
● 石器质地坚硬,比骨、竹、木器更为耐用。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 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对早期人类来说,石器的制作并不简单,要经过选料、打击、磨光 等一系列工序,有的还要钻孔,这战国时就以冶铁业著称,汉武帝曾在此设铁官。考古资料表明,汉朝时南阳郡内有多处冶 铁和铸造作坊,冶铁工匠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风箱--水排。 水排以水力为动力,装置皮橐鼓风,将空气送入冶铁炉,“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大大 提高了生产效率。
劳作方式的发展
河南安阳殷墟铁三路制骨作坊遗址
● 殷墟铁三路制骨作坊遗址出 土动物骨骼约32吨,其中绝 大多数经过加工,反映出商 朝制骨作坊的规模之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产工具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农业生产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本县传统的耕耙农具有犁、耙(耢)、镢、锨等,犁由木制犁架、铁制梯形犁铲构成,畜力牵引。

一般两头牛拉一犁一天耕地3亩左右。

耙呈长方形、一般长1.8米,宽1.2米左右,木制框架,框上装有约25厘米长的铁齿21根。

铁齿分直形、后斜形两种。

直形谓之耙,斜形称作耢,畜力牵引供碎土、平地、保墒用。

镢(俗称镐)由铁制镢头和木柄构成,用于开沟翻土、扶埂、收刨红薯、花生等。

铁锨由铁制锨头和木柄构成,用于翻土整地。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在农村推广新式7寸步犁。

50年代中期单轮铧犁和双轮双铧犁代替了7寸步犁,1956年,购进匈牙利产“GS-35”胶轮拖拉机、捷克斯洛伐克产“热特-25”胶轮拖拉机和“D-35”
链式拖拉机,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

到90年代末,本地全部实现耕地机械化。

耧,俗称耩子,是本县的传统播种工具。

早年有木制单腿耧和双腿耧。

前有耧杆,后有扶手,种箱装于耧杆与扶手中间,箱下侧有孔,孔中安摆锤,种箱下侧装空心耧腿,腿下端装三角铁脚。

播种时用畜或人力牵引,挟耧者摇动扶手,带动摆锤,种子从种箱下侧孔中均匀漏出,沿空心耧腿落入沟中。

新中国成立后,改旧式宽腿木耧为窄腿、三腿或四腿耧。

5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马拉播种机。

60年代中期引进并仿造了点播器。

70年代后,大、中型播种机逐年增多。

到90年代末,本地全部实现播种机械化。

锄,是中耕、除草、灭茬的传统农具。

分锄头、锄勾、锄柄三部分。

70
年代后,中耕除草除继续用锄外,逐步使用单头、双头、三头耘锄,畜力牵引,
减轻了劳动强度。

劳动效率提高2~4倍。

镰刀是收割农作物的传统手工工具,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至今沿用不衰。

1974年,本县开始引进小麦收割机,用12马力拖拉机牵引。

90年代中后期,
大型联合收割机引进,多数小麦、部分玉米开始用联合收割机收获。

传统农用运输工具有扁担、独木轮小车、木轮铁瓦大车。

扁担用坚韧的槐术制作,扁平形,长2~2.5米,有挑、抬两种。

独木轮小车,用槐木或榆木做成,由木制车轮、车架组成,载重量200公斤左右。

木轮铁瓦大车,其构造主要由两个镶有铁瓦的大术轮,中贯木轴,轴上装制车盘,前有两根车辕杆,载重约1吨。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木轮大车渐为胶轮马车代替,独木轮小车渐为胶轮手推车代替。

到70年代初,拖拉机、马车、地排车、自行车、机动三轮车逐渐成为本县的主要农刚运输工具。

2000年后,电动三轮车、小型电动汽车、拖拉机是本地主要农用运输工具。

本县传统脱粒工具是碌碡,用圆柱形石头制成,直径30~40厘米,长约60厘米,有大小头之分,圆柱石侧面纵向凿有间隔均等的条棱,两头横剖面中间有凹坑,装方形木框。

用牲口或人力牵引转动,用于小麦、大豆、高粱、谷物的脱粒。

玉米脱粒则用一长形木条,居中挖一孔,安一弯曲铁钉,称擦床,人工操作。

60年代初,本县购进青岛产900型脱粒机,用作小麦、玉米、谷子的脱粒。

之后
又推广用于多种作物脱粒的脱粒机。

70年代,亦用镇压器打场脱粒。

1985年后.全县基本上实现脱粒机械化。

另外,鲜红薯切片,初用菜刀,后用擦床式红薯刀和
手摇轮式红薯切片机。

1955年前,治虫主要靠人工捕捉和点灯诱杀,或用草把蘸农药洒治。

1956年,始用由两人操作的压缩喷雾器,因工效低,渐由圆筒式压缩喷雾器和手摇喷粉器代替。

60-70年代,均使用背负式压缩喷雾器。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又引进大、中型喷雾器、电动超低量高浓度喷雾器、手持式涂茎器、电动超低量高浓度喷雾器、手持式涂茎器、玉米螟颗粒剂点施器等。

辘轳、戽斗子、鸳鸯罐、桔槔是本地传统的排灌农具。

辘轳,用直径约30厘米,长45厘米的中空圆木,一端装弯曲术柄,称辘轳头,套在井口上方的木轴上,绳的一端系于辘轳头上,另一端系铁水斗,一人转动木柄,带动辘轳头缠绳提水,每天浇地0.5~0.8亩。

戽斗子,柳条编制·半圆桶形,两端各系一长绳,两人合作,每天浇地约1.5亩。

鸳鸯罐,即在木制辘轳头的两端装曲柄两个铁制水斗,一上一下,由两人操作。

桔槔是利用杠杆原理提水。

40年代,使用大拨齿水车,用两个垂直吻交的车轮形的拨齿相互传递,带动链梯上的水斗上水0 50年代,使用解放式水车,车架全为铁制,有卧式、立式两种,均用齿轮传动,带动铁链条,通过密封管将水提出。

卧式水车用畜拉或人推,立式水车由1至2人摇动。

一部水车每天浇地约4亩0 60年代,开始使用抽水机,有的村建有机灌站。

80年代末,机械浇地在本地普及。

一件顺手的农具,能让农民事半功倍。

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