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力量
发展旅游与统筹城乡发展的武隆探索
![发展旅游与统筹城乡发展的武隆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96af2240066f5335a8121b8.png)
发展旅游与统筹城乡发展的武隆探索【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314”总体部署的目标要求,各区县都在努力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
武隆县在旅游发展上,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新路子,成为重庆乃至西部贫困地区以旅游带动城乡统筹的典范。
本文从发展旅游对促进城乡统筹的作用,武隆旅游发展推动城乡统筹的效果,发展旅游与城乡统筹的武隆经验三个部分进行论述,揭示了旅游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关联和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武隆;旅游;城乡统筹重庆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直辖市,贫困人口比重相当大,且80%集中在”两翼”地区,因此,城乡统筹显得尤为重要,也尤迫切。
同时重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川秀美,奇山异石,民俗历史文化厚重,是一笔宝贵的资源。
武隆率先走出一条“发展旅游促进城乡统筹的新路子”,摆脱了“抱着金山吃光饭”“坐吃山空不顾后”的两种困境。
武隆县委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坚持两大战略,加速“绿色崛起”,开启建设“中国武隆公园”的宏伟新征程》的宏伟目标,更加坚定了“旅游富民”战略。
武隆县与重庆“两翼”地区绝大多数区县具有相似的自然禀赋,研究武隆旅游与统筹城乡发展,对作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也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一、发展旅游对促进城乡统筹的作用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张德江同志指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突出特色,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重点”。
旅游发展是推进城乡统筹的有效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重要抓手。
1、旅游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极强、关联带动性极大、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等特点决定了其在加速脱贫致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有极大的作用。
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效果明显。
基于城乡统筹的丰都县旅游业发展模式分析
![基于城乡统筹的丰都县旅游业发展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5ff801f78a6529647d53ab.png)
立足 当地 旅 游 资 源 ,突 出地 方 特 色 ,能 够 切 实 发
挥带动地 方 经 济 发展 、增加 当地 居 民 的就业 、改
善生态环境 、优化旅游社 区结构 的作用。尤其应
避 免脱离 当地 的实 际 条件 大 搞 人 造 景 点建 设 ,争 取 以较低 的投入 实 现较高 的效 益 。 特色 是旅 游 的 生命 ,文 化 是 旅 游 的灵 魂 。 丰 都县要 依 托 本 地 自然 资 源 ,挖 掘 人 文 景 观 资 源 ,
【 摘 要 】 展旅 业 现 统 的 个 效实 的 道 它 用 游 泛的 性以 游资 的 复 环 特 发 游 是实 城乡 筹 一 高 用 渠 。 利 旅 业广 联带 及旅 源 可重 循 利用
点 ,能够带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针对城 乡统筹发展的主要 问题 ,提 出和 阐述 了丰都 县城 乡统筹 中旅 游业发展 的模 式 ,并 指 出乡村旅游模式是 当前丰都旅游业发展 的主导模 式。并根据 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和特 点,探 讨 了丰都县 乡村旅 游发展模 式 系统优
化措施。
【 关键词 】 统 丰 县; 村 游; 化 施 城乡 筹; 都 乡 旅 优 措
中图分 类号 :F 9 . 52 7 文 献标识 码 :A
丰都因是长江上游旅游线路的起点站 ,水路
交通 便利 而具 有 较 强 的 区位 优 势 ,再加 上 丰 都本
身具 备 良好 的旅 游资 源 优 势 ,旅 游 业开 发 必 将成
元结 构尤 为显 著 ,丰都 旅 游 业要 参 与 城 乡统 筹 发
基 于城 乡 统筹 理 论 发展 旅 游 业 目的之 一 就 是
・0 ・ 2 1 年 1 19 00 0月
农 业 与 技 术
统筹城乡旅游和谐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统筹城乡旅游和谐发展的对策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a520b355727a5e9856a612d.png)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城 乡统筹 ;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 :F 9 . 5 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6 1(0 8 20 5 - 0 813 2 0 )0 -100 2
The Co ntr e s e a d S g si n o h urs a m o ie v lpm e n Ur n nd Rur l u e m a ur n ug e to ft e To im H r n z d De eo nti ba a a
陈艳红 ,何佳梅 ,李建卫 ( 东 范 学 游 山 济 2 0 ) 山 师 大 旅 系, 东 南 5 1 04
摘要 :阐述 了乡村旅 游的发展 概况及 其意义 ,分析 了城 乡旅游现状及存 在 问题 ,指 出城 市和 乡村 可 以互 为资源
和客源市场 ,通过提供 对彼 此各具吸引力的旅 游产 品 ,互动发展旅 游业 ,有利 于实现城 市带动 农村 ,农村 支援
Ab t a t T e s r e n h a ig o h i a e tu s d v lp n r lb rtd T e st ain a d p o lm f sr c  ̄ h u v y a d t eme nn ft e vl g o r m e eo me twee ea oae . l i h i to n r b e o u u b n a dr rltu s wee a ay e . e h iya d vl g o l ea h e o r ea d t e s u c ftu s ma k t r a n u a o r m r n z d T n te ct n i a ec ud b s ter s u c n h o r eo r m r e i l h l o i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城乡统筹与旅游(二)——旅游业:架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桥梁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城乡统筹与旅游(二)——旅游业:架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桥梁](https://img.taocdn.com/s3/m/d08c7022cfc789eb172dc890.png)
种人 类社 会 的整 合 过 程。 按 照 人 类 学 家 的新 视 野 ,
城 市化并 非简 单地 指越 来越 多 的人 居 住在城 市和城 镇, 而应该 是指社 会 中城 市 与 非城 市地 区之 间的往 来 和相 互联 系 日益增 多的过程 。这 种过 程 的结果表
对 旅 游 业发 展在 城 乡统 筹 中发 挥 的作 用 , 游 旅 学界进行 了广 泛研 究 , 为 发 展 乡村旅 游 有 利 于 解 认
展 已较为 成 熟 。 乡村 旅 游 是 我 国 旅 游发 展 的 新 形 式, 虽然新 , 但近 年来 的 乡村旅 游市 场 也持 续 升 温。 城 乡统筹 、 显优势 、 彰 弥补 不足 , 仅是 我 国旅 游发 不 展 的现实 需求 , 也是我 国旅 游发展 的大势 所趋 。 表 面看 来 , 市旅 游和 乡村旅 游 是 两种 性 质 完 城 全不 同的旅 游产 品, 者依托 的是便 利 的交通 、 前 完善 的服 务设施 和 丰 富的 文化 积 淀 ; 后者 则 凭借 优 美 而 的环 境 、 新 的空气和 富有特 色 的项 目等吸 引游客 。 清
于 吸引城 市 的人 流、 物流 、 资金 流 和 信 息素质 。城 市游 客 参 加 农 事 活 提
动、 与 乡村 民俗 活动 、 参 与农 民 同吃 同住 同乐 , 城 是 里入 了解 乡土 文 化、 接近 自然生 态 、 掌握农 业科 学 的
第2 6卷
21 0 1年 第 1 1期
月刊
口 罗佳 明 口 程遂营
旅游业 : 架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桥梁 城乡统筹与我国旅游: 现实需求与必然趋势
城乡统筹背景下旅游发展的思考
口 何景明
口 宋子千
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乡村旅游的发展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建设 城市周边旅游村镇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支撑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城乡统筹与旅游(三):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发展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城乡统筹与旅游(三):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31794db80eb6294dd886c0b.png)
第2 6卷
2 1 0 1年 第 1 2期
月 刊
口 Ei H l .e r n r o Pts k m ee
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发展
口 安金明
口 陈名杰 口 孙九霞 口 张金山 口 郑群明
旅游下乡 : 促进城乡统筹与旅游发展的现实选择
发挥旅游业在城乡统筹发展 中的支撑带动作用 以可持续旅游统筹城乡: 城乡间平等“ 互哺” 旅游业 :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力量 城乡统筹发展应重视乡村旅游的作用
、乡村旅 游的本 质 14 8 4年 , 汉斯 ・克 里 斯 蒂 安 ・安 徒 生 写 了《 旅 行 即生 活》 。他 从哥 本 哈根 城 出发 , 游 欧 洲 , 离 遍 脱
城 市生 活 的疲 惫 与乏 味。如今 , 员流 动性 的增加 、 人 不 菲的 收入及 信 息社会 的更 多信 息等 因素都促 使 人 们摆 脱城 市 生活 , 强健体 能 , 净化 灵魂 , 与家 人 同乐 ,
外) 它们通 常都发 生在 较 小 的城 市 中心 , , 或者 依 托
小城 镇 提供后 勤 、 息 和 交通 , 信 以及 其 他 旅游 服 务 。 因此 , 对于小城 镇 发展 而言 , 上述所 列旅 游产 品会 有 同样 的社 会经 济效果 。
乡村 地 区与城 市地 区相 对 , 而并 非所 有城 外 然 地 区的旅 游都 是 乡村旅 游。 乡村旅 游 与城 市旅 游的 界定 是从 空 间角度 划分 的 , 但是 划 分角度 并 非仅 此 , 它可 以是 与 活动和 旅游 相关产 品相关 , 因此 , 游业 旅 者并 不特 定促 销和 出售 “ 乡村 旅 游产 品” 他 们 还 出 , 售 : 滩 、 区体 验 、 雪、 场 活动 、 山、 海 社 滑 农 登 自行 车 、
旅游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旅游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fbec6e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9.png)
旅游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旅游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一、简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旅游业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发展潜力的产业,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旅游业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具体作用以及相关措施。
二、旅游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1-经济作用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它涉及到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多个领域,能够为城镇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2-就业作用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吸引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减少农业劳动力闲置,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转型升级。
3-文化传承作用旅游业可以将城镇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传统元素进行保护和传承。
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可以使当地居民更加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
4-环境保护作用发展旅游业可以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为了吸引游客,城镇需要改善城市环境,加强环境治理。
这不仅对城市的居民有利,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基础。
三、旅游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1-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城市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旅游设施的品质,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
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要加快建设配套的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2-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根据城镇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合作,挖掘和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到城镇进行旅游消费。
3-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可以将旅游与农业、制造业等产业结合起来,推动农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同时也可以将旅游与文化、教育、健康等产业相结合,打造综合性的旅游综合体。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53e7d9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d.png)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日期】2022.01.21•【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保护和利用,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创新提升国内旅游,在国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分步有序促进入境旅游、稳步发展出境旅游,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国建设,努力实现旅游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规划》明确“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系统观念、筑牢防线,旅游为民、旅游带动,创新驱动、优质发展,生态优先、科学利用”的原则。
到2025年,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出入境旅游有序推进,旅游业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明显增强,旅游强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加快发展。
《规划》提出七项重点任务。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互联网+旅游”,推进智慧旅游发展;二是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一批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目的地;三是构建科学保护利用体系,保护传承好人文资源,保护利用好自然资源;四是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激发旅游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旅游+”和“+旅游”,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五是拓展大众旅游消费体系,提升旅游消费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六是建立现代旅游治理体系,加强旅游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文明旅游;七是完善旅游开放合作体系,加强政策储备,持续推进旅游交流合作。
关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关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684c1c0b4e767f5acfce35.png)
旅游业 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 ,根据 加拿大 S・ 史密斯 的系统模型理论 , 游业 旅 每: / 3万 元收入就将增加 1 Lj  ̄1 ] 个直接就业 机会和25 间接就业机会。 个 乡村旅游业 的 就业 门槛低 ,人 力资源结构总体上 向初级 技能劳动者倾斜 ,乡村旅游的发展能有效
要贯彻 “ 五个统筹” 即做到统筹城乡发展 、 , 统筹区域发展 、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 统筹人 与 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 内发展和 对外开
平等 的阶段。收入分配 绝对 不平等 的状况
使城 、乡分裂为两个完全不同的经济世 界。
乡村旅游 以农 民为经营主体 ,游客在
乡村进行 的 “ 农家屋 ,吃农 家饭 ,干农 住 家活 ,享 农家乐” 的休 闲体验 即全部旅游 的基本活动—— 吃 、住 、行 、游 、购、娱 等环节都是在 农村旅游 区发生 ,旅 游产品
减轻农村就业压 力。农村劳动力就业 问题
大。 根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报告 ,
中国居民个人 的基尼 系数已经超过 了国际 公认 的警 戒线 04, . 进入 了收入分配绝对不
发展旅城筹 村是统 的手 乡游 乡发 必段 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 2 世纪初 的 1 奋斗 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
一
年 , 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了 6 .7 农 96 %,年均
增长 45 .%,比2 0世纪 8 0年代 增长 速度几
乎慢 了一倍 ,而 同期 内城市居 民人均可 支
个重要原因。 据估算我 国约有 1/3 农村
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 ,目前 大约有 15 .亿农 村剩余劳动力 ,到 2 1 0 0年还 将增 加65 3 0万左右。大量剩余 劳动 力滞留,造
全域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全域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fc315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4.png)
全域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
全域旅游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一、推动经济发展全域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等,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同时,全域旅游还可以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等方式,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全域旅游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促进社会进步全域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首先,全域旅游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提高居民的素质。
其次,全域旅游可以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最后,全域旅游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域旅游的发展可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同时,全域旅游还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互动和文化交流,推动城乡的均衡发展。
四、提高国际竞争力全域旅游的发展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旅游业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提高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五、推动可持续发展全域旅游的发展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全域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友好。
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之,全域旅游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它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全域旅游的研究和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推动全域旅游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旅游经济知识:城乡旅游的互补发展与协同合作
![旅游经济知识:城乡旅游的互补发展与协同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0dda416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e.png)
旅游经济知识:城乡旅游的互补发展与协同合作城乡旅游的互补发展与协同合作旅游业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变化的产业,它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互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城市提供着繁华的商业和文化,而农村则提供了宁静的自然环境和传统的文化背景。
因此,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旅游互补发展和协同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通过探讨城乡旅游的互补发展和协同合作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城乡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
一、城乡旅游的互补发展意义城乡旅游的互补发展,可以说是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
在城市旅游方面,城市可以提供丰富的文化和娱乐活动,如美食、购物、音乐会等等,这些都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而农村则可以提供原始自然风光、乡村风情、民俗文化等方面的旅游资源,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增强他们对农村地区的认知。
在农村旅游方面,农村可以提供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和繁忙的环境,让人们获得放松和愉悦的感受,同时也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生态和文化资源,如传统村落、古建筑、风景名胜等。
这些资源对于城市人来说很有吸引力,因为他们渴望回归自然、寻找绿色、休闲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城乡旅游的互补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的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了社会和谐进程。
二、城乡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城乡旅游的互补发展和协同合作,虽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前景,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城市旅游目前呈现出数量大、同质化严重、景点容易被人满为患等趋势。
一些著名景区每天接待的游客数目已达到了极限,庞大的人流和汽车流给城市带来了很大的交通、环保和文化负担。
其次,农村旅游存在背离产业化、商业化的趋势。
由于农村旅游资源分散,规模较小,开发难度较大,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一些农村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还存在着跟不上现代化、缺少个性化和创新性的问题。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https://img.taocdn.com/s3/m/ef56cb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1.png)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提高农村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而文化旅游作为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之一,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可以说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关系。
文化旅游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文化旅游的开展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
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打造旅游景点和景区,提升乡村品质,让更多的游客到乡村旅游,既能带来经济收入,也能促进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激发农民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积极性。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也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旅游的开展可以带动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农家乐、民宿、手工艺品等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当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推动农民增收。
当游客到乡村旅游时,他们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乡村风景,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农产品,增加农业农村产业的附加值。
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当地乡村居民的文化传承和自豪感。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让游客了解并体验当地的乡土文化,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乡村旅游的开展还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自豪感,激发他们对乡村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提高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对乡村的归属感,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还可以推动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城市居民更多地了解和接触乡村地区,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乡村旅游也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大自然、放松身心的空间,缓解城市的压力和疲劳。
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展,可以增进城市与乡村地区的合作与互动,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挥旅游业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支撑带动作用
![发挥旅游业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支撑带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911b80d0d233d4b14e690b.png)
资源化 , 光 设 施 国际 标 准 化 ” 口号。 我 国许 多 观 的 地 方都把 旅 游业作 为经济 发展 的重 要支柱 产 业或优 势产 业 , 出建设 “ 提 旅游 大省” “ 游 强省” 目标 。 、旅 的
因此 , 要把旅 游作 为 提 高人 民生 活水 平 和 生 活 质量
息交 流 。其次 , 区居 民下 乡旅 游 , 以体 验 自然 生 市 可 态、 乡村 民俗 、 农耕 文化 , 有助于 增 强其环保 意识 ; 可 以感 受城 乡之 间文化 的 差 异、 解 传 统 文 化 与现 代 理 文 明 的融合。 第 三 , 村 中高 收入 者 可 以到 非 常驻 农 乡村 旅 游 , 既可减轻 旅 游支 出的负担 , 能享 受旅游 又 过程 的快 乐。 最后 , 随着 农 村旅 游 者 人 数和 出游 频 率 的增加 , 民 的人 文 素 质得 到 提 高 。异地 农 民加 农 强人 际交往和 思想 交 流 为 民 与 民、 与村 之 间跨 区 村 域 经济合 作搭 建 良好 的平 台。
的全 面发 展 ” 因此 , 游 业 贯 彻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 , 旅 核心是 围绕人 民群 众 的 多重 需 要 , 立 大旅 游 发展 树
理念 , 充分发 挥旅 游业 在城 乡统 筹 发展 中的支 撑 带
动作 用 。
第一, 要把 发 展旅 游 业作 为 推 动经 济 发展 方 式
因此 , 必须树 立大 旅 游理 念 , 快旅 游 业 与 第 一、 加 第
二、 第三产 业 的融合发展 , 实把旅 游 业作为 关 系国 切 民经 济发展 全局 的 一个 综 合 性 大产 业 , 为 与各 个 作 行 业和产 业 密切 相 关 的 一个 产 业 集群 来 看待 , 快 加 旅 游业“ 事 业 向产 业 、 配角 向主 角、 单 一 向统 从 从 从 筹” 的转 变 。鉴 于 旅 游 业 的综 合 性 、 叉 性 和广 泛 交 渗透 性 , 的专 家甚 至提 出把 旅 游 业作 为第 四产 业 有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城乡融合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8534a9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f.png)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在当今社会,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而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正逐渐展现出其在促进城乡融合方面的巨大潜力。
文化旅游能够为城乡融合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助力。
首先,它能够促进城乡经济的协同发展。
对于乡村地区来说,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可以将原本闲置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例如,一些具有独特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的乡村,可以开发成为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消费。
这不仅能够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等。
同时,城市的游客带来的消费也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
对于城市而言,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城市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此外,城市与乡村在文化旅游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文化旅游还有助于推动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乡村往往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而城市则代表着现代文化和时尚潮流。
通过文化旅游,城市居民可以深入乡村,亲身体验和了解乡村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这不仅能够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还能够增强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同时,乡村居民也能够通过与城市游客的接触,了解城市文化,拓宽视野,促进城乡文化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在推动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文化旅游还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乡村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同时也能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
城市的现代文化也能够通过文化旅游的渠道传播到乡村,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再者,文化旅游能够改善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乡村地区往往需要加强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如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ae5d40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7b.png)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5.02•【字号】泸市府办发[2017]38号•【施行日期】2017.05.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泸市府办发[2017]3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泸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已经市第八届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5月2日泸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泸州市旅游概述 (4)一、旅游综合区位概况 (4)二、旅游资源概况...................................................................... .. (5)第二章“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8)一、旅游业发展成就 (8)二、存在问题...................................................................... .. (11)第三章“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4)一、新常态下的新机遇 (14)二、新常态下的新挑战 (16)第四章总体思路...................................................................... .. (19)一、指导思想...................................................................... .. (19)二、发展战略...................................................................... .. (19)三、空间格局...................................................................... .. (21)四、发展目标...................................................................... .. (24)五、发展步骤...................................................................... .. (24)第五章重大任务...................................................................... . (31)一、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力度 (31)二、加速旅游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 (34)三、推进旅游产业体系建设 (40)四、加强旅游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46)五、加强旅游基础与服务设施建设 (48)六、加强旅游生态文明建设 (52)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54)一、环境现状...................................................................... .. (54)二、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4)三、环境影响和减缓措施 (56)四、综合评述...................................................................... .. (58)第七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59)一、加强领导,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59二、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61)附件:1. 泸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重点景区品牌创建计划表2. 泸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重点旅游交通项目实施计划表3. 泸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实施计划表第一章泸州市旅游概述一、旅游综合区位概况泸州市位于川、滇、黔、渝四省(市)交界区域,是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
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安排意见
![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安排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88ea967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f.png)
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安排意见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城乡统筹发展的支持。
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关于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安排意见,明确任务和措施,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
一、总体要求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是为了全面实现现代化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各级政府和官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保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稳步推进。
具体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背景作用。
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手点之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低碳、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推进文明、人民生活幸福为导向的方针。
2.制度保障。
完善城镇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服务体系,积极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健全政策法规、完善产权权益保障,形成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的有机组合,促进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市场需求协调增长、生态环境共建共治。
3.重视农业发展。
重视农业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农村发展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实行以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多元化生产经营模式,加快农村地区“双创”的发展,加速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4.聚焦新型城镇化。
利用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等规模适当的乡村产业和服务业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使农民就业增加,乡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二、任务分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要从劳动力流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国家政策和市场手段,加速推进城乡互动联动和协调发展,具体任务包括:1.加快城乡交通建设。
着力解决农村运输和城乡交通瓶颈问题,密集开通农村公路、支线和短途铁路,促进农村与城市差距的缩小,提高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体的交通便利程度。
2.加强地区联动。
调整地区规划和发展布局,在城市周边建设经济、文化、生态、旅游和农业多种资源环境,加强功能互补,推进城乡联动,促进经济、文化、旅游和住房等要素的顺畅流动。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349号(文化宣传类157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349号(文化宣传类157号)提案答复的函](https://img.taocdn.com/s3/m/47f744b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5.png)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349号(文化宣传类157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日期】2021.08.30•【文号】•【施行日期】2021.08.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正文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349号(文化宣传类157号)提案答复的函民建中央提出的《关于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
经商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现答复如下: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优秀传统文化、乡土风貌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特殊优势和重要作用,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中,都将乡村旅游作为重点领域。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署,不断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规划引领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规划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组织和指导各地开展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区域布局”列为首要任务,优化乡村旅游区域整体布局、促进乡村旅游区域协同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轮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组织规划单位编制完成了765个村的旅游规划,其中包括“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240个乡村。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组织编制了2000多个乡村旅游规划,指导乡村地区科学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
二、完善政策保障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
城乡统筹发展应重视乡村旅游的作用
![城乡统筹发展应重视乡村旅游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ad7f5dcb14e852458fb570b.png)
大都 市 区的外 围 区域 是旅 游 业发挥 城 乡统筹 作 用 的重 点 区域 。大都 市 区是 国外 最常用 的城 市功 能
地域 概念 , 是指 以一个 大 的人 口核 心 以及 与这 个 核
城 乡统 筹 发 展 应 重 视 乡 村 旅 游 的 作 用
郑 群 明
( 南师范 大学旅 游学 院 , 南 长 沙 4 0 8 ) 湖 湖 10 1 城 乡统 筹发展 的 内核 归根结底 就是将 乡村 和城 市 的问题放 在一起 研 究 , 用城 市 的 资金 和 技术 优 利
赢 , 同富裕 ” 实现城 乡统筹 发展 。 共 ,
乡村旅 游是 盘 活城 乡资源 、 化城 乡资 源 配置 优 的有力 手段 。通过 发 展 乡村旅 游 , 以盘 活 乡村 闲 可
置 的土 地资 源 , 过创 意 乡村 旅游项 目, 以吸弓 城 通 可 】
市资金 的投 入 , 带动旅 游六要 素 的配套投 入 , 生旅 产 游综合 效益 。 乡村旅 游 的发展 , 以 吸 引城 市人 才 可 和 技术 进入 乡村 , 提高 乡村 的管理水 平 , 高 生产效 提 率, 增加 经济 活力 , 促进 乡村特 色农产 品的生产 与加 工 , 动特色 文 化资 源 的保 护 与传 承 。通过 乡村 旅 促 游 开发 , 引导 资 金 、 地 、 术 、 才 、 动力 和信 息 土 技 人 劳
用 。城 市发展 一般 会表 现为城 市化一 郊 区化一 逆 城 市 化一 再城 市 化 的 循环 规 律 , 的 学者 将城 市化 过 有 程 划分 为城 市 化 、 市化一 郊 区化 、 区化 、 城 市 城 郊 逆 化 四个 阶段 。而郊 区化一般被 认 为是 大都 市 区开始 演 化发展 的基 本 标 志 。 比如 从 北 京 的 情况 来 看 , 都 市 郊 区化 与京郊旅 游发 展 基 本 一致 , 区旅 游构 成 郊 了大都 市 区郊 区化 的 重要 内容 。 京郊旅 游 的快速 发 展表 现 为城 市居 民逃 离城 市 中心 区的 强 烈需 求 , 随 着 京郊旅 游 的深入 发 展 , 别 是 旅 游 需 求 向休 闲度 特 假 的高级 化发 展 , 断 催 生度 假 村 、 假 酒 店 、 假 不 度 度 别 墅 、 二住 宅等 可 以停 驻 更 长 时 间旅 游项 目的建 第 设, 对于 拉动 乡村 经济 发展发 挥 重要作 用 。 从城 市旅 游 发展 的角 度 来看 , 在 城 镇旅 游 化 存 和旅 游城 镇 化两大 现象 。城 镇旅 游化 主 要是 指在 现 有 的城镇框 架 内, 通过 大力 发 展 旅 游 业促 进 城 市 风 貌 的 改善 以及 知名度 提 高 的现 象 。而旅 游城 镇化 是 指旅 游 业可 以在 乡村 城 镇 化 的 过 程 中扮 演 重 要 角 色 。传统城 市发展 理 论 一 般认 为 , 业 化是 城 镇 化 工 的基 本 动力 , 然而 随着 大都 市 区郊 区旅 游 的发展 , 特
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
![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842e52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d.png)
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摘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产能、发现乡村价值。
因此可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让乡村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拉动力,使其成为实现农村人口脱贫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从内涵上看,有“五保”,即生态保护、资源保育、文化保持、制度保证、民生保障。
“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
第二,从任务上看,有“五振”,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是要全面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关键和根本,产业融合是方向,产业升级是主导。
第三,从目标上看,有“三重”,即重构乡村的空间结构和组织结构、重塑乡村的产业产能和产业价值、重建乡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
一、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旅游资源,树立独特形象品牌乡村旅游的核心是乡村,是一种以乡村资源为依托的休闲活动方式,比如优美自然环境、绿色蔬菜水果、民间风俗、田间劳动方式等等,这些都是相比于城市更为独特的资源,从而能够对城市游客产生吸引力。
依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要将农业变得更有奔头,让农民职业更具吸引力,促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于的美丽家园,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
为此,在制订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旅游资源,避免重复单调、“千村一面”的现象发生,树立独特的形象品牌,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1]。
广大农村地区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创新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示范小镇,建立精品旅游路线,比如要积极开发田园观光农业,建立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区,发展野炊、垂钓等项目活动,另外还要注意对地方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对于传统村落、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工程遗产等等,这些都可能会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应该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 1年 第 1 2期
月 刊
更加 满意 的 现代 服 务 业 ” 旅 游 业 将 在城 乡统 筹 的 , 实施 过程 中大有 作 为。 若 以可持 续旅 游统筹城 乡 , 能够 实 现“ ”与 则 城 “ 之 间的平 等“ 哺” 乡” 互 。这 既是 旅 游 的本 质使 然 , 也是 城 乡统筹 的真谛 。 一 方面 , 身处 水 泥 森林 中的 旅 游者 不 断地 到处 寻 找 古 朴 、 始 而 又具 有 地 方 性 原
境, 乡村 土地 的低 度 利 用 平 衡 了城 市 的 过 度 开 发 。 虽然城 市 的资金 、 术和 产业 等要 素会 向 乡村 流 动 , 技 但 城 乡之 间不是 简单 的城 市 带 动 乡村 、 哺 乡村 甚 反 至施舍 乡村 , 而是 平 等 的互 哺 关 系。作 为 旅 游 目的 地 的 乡村 , 留 了传 统 的 生活方 式、 保 生产 方 式和价值 体系, 是城 市 的过 去 , 时也 是城 市 的未 来 , 迷 失 同 是 于现代 化 洪流 中的城 市人 的心灵 家 园。 2 1世 纪 以来 , 游 业的蓬 勃 发展 足 以证 明城 乡 旅 之 间 的平 等互 哺 关 系。 大 量 游客 穿 梭 于城 乡之 间, 目的地 的 乡村 由边 缘 状 态 纳入 中心 视 野 , 民也 由 村
特 色 的 乡村 , 越具 乡土 气息 的 目的地 , 越 能得到 游 便
从 容应 对八方来 客 , 并从 容走 向都 市街 头 。
总之 , 城 与 乡之 间移 动 的旅 游流 是城 乡统 筹 在
的现代模 式 。这 对 于那 些资源 禀赋较 好 的 乡村旅 游 地, 无疑 是 一 种 有 效 发 展 模 式 。旅 游 “ 就 是 怀 着 原
边 缘人成 为互 动 的主体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 游城 市 旅 化 成为 不少 乡村 的发展路 径 。这种城 市 化有别 于工
业 化或者 单纯 的劳 动力 向城 市转 移 , 本 质 是保 存 其 乡村 特征 和 乡土 特 色。 这 类城 市化 , 既可 以保 存 传 统 文化 , 又可 以实现农村 的发展 , 能够 实现人 的现 还 代 化 。通过 主客 之 间 的 良好 互 动 , 里人 和 乡村 人 城 之 间建 立起程 度 不 同的亲友 关系 。 当然 , 非所 有 的旅游形 式都 能够担 当此任 , 并 只 有 可持 续 的新型旅 游 业才 能起 到很 好 的城 乡统筹 作 用 。 单纯 的旅 游 发 展往 往 凸 显旅 游 客 源 地 ( ) 城 与 目的地 ( 之 间的 差 距 , 乡) 在创 造 着 “ 主客 间新 型 二 元结构 ” 。旅 游者 代表 高 收 入 、 消 费 的城 里人 , 高 是
体 验 异域风 情 , 与城 市生活 差异越 大 , 旅游者 的体 验 价 值 就越 高。 另一 方 面 , 乡统 筹 在 于 消 弭城 乡之 城
间的鸿 沟, 里人 与农村人 能够 和谐 互 动 , 市 在带 城 城 动 乡村 的 同时也在接 受着 乡村 的赐福 。城 市 吸纳着 乡村 的资源 , 乡村 的低 碳 排 放 间接 保 护 了城 市 的环
一
种 乡愁 的冲动 到处 去 寻找 家 园” 。旅 游 建构 的是 种 新型城 乡关 系—— 城 市 对 乡村 的依 恋 , 乡村 对
( 者 为该 院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 稿 日期 :0 l一0 作 博 收 21 9—
一
城 市的润 泽。
3 0)
客 的青睐 。旅游 的本 质在于 寻找 差异 、 考察 异文 化、
美 一 些重要城 市广 受欢迎 的 消费热 点。根 据度假 旅 游和旅 游开发 的脉 络或 规律 , 以预 测 , 可 中国一些大 城 市郊 区的休 闲度 假 旅 游 需 求将 不 断 增加 , 与近 这 些年来 以北 京 、 海 为代 表 的大都 市郊 区短 途旅 游 上 的快速 发展 是 吻合 的 , 快速 发 展 的城 市郊 区旅 游具
凝视“ 他者 ” 主体 ; 的 东道 主代 表 偏 远、 后 的 乡下 落
有 出行 时间短、 频率高 的特 点 , 这标 志着 旅游 消费开
始 向平 民化 、 日常化 的趋势发 展 。 根 据 发展 经 济 学理 论 , 国的 二元 化特 征 非 常 中 明显 , 市 和 乡村 的发 展 曾经 一 度处 于严 重 相 互 割 城 裂 的状 态。 当进 入 2 l世 纪 , 国特 色 的 “ 农 问 中 三 题” 来越 成为 全 面建 设 小康 社会 的短 板 。党 的 十 越 六 大提 出“以人 为本” 的科 学 发展 观 , 强调城 乡统 筹 协调 发展 , 这标 志着 改革 开放 的发 展进 程 开 始 进 入 城 乡统筹基 础 上 的城 乡一体 化发 展新 阶段 。城 乡统 筹 主要是 指 充 分 发 挥 工 业 对 农 业 的支 持 和 反 哺 作
社会 不 断发 展和 交 通条 件 的不 断 改善 , 假 旅 游开 度 始 向长途 旅游 以及 全 世界 范 围扩展 , 开始 从 发达 国 家或 地 区 向发展 中国家或不 发达地 区拓 展 。 当长 线 旅 游发展 到 一定 阶段 , 大城 市郊 区的 短 线度 假 旅 游
开 始迅速 增 长 , 2 在 0世 纪 9 0年代 已经 开始 成为 欧
旅 游 业 : 动 城 乡统 筹 发展 的合 大学旅 游学 院 , 北京 10 0 ) 0 1 1 纵 观 世界 范 围 内度 假旅 游 的 发展 历 程 , 以梳 可 理 一条 大致 的脉络 或规律 。 从度假 旅游 的 区域 范 围
来看 , 最初度 假旅 游 以郊 区短途旅 游为 主 , 着经济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