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3篇)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1. 小组成员的职责:- 负责制定和执行放射科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工作制度;- 监督和评估放射科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执行情况;- 提出和推动放射科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 协调和沟通各个部门之间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
2. 工作会议:- 定期召开放射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和解决相关问题;- 汇报各个部门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情况;- 确定和审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计划。
3. 质量管理:- 制定和实施放射科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定期进行质量内审和外审,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提供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4. 安全管理:- 制定和实施放射科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手册、操作规程等;- 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在风险高的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响应能力。
5. 放射科设备管理:- 确定放射科设备的采购和更新计划;-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进行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 安全检查和报告:- 定期进行放射科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报告放射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进展和问题;- 及时向院领导汇报重大质量和安全事件。
7. 风险管理:- 对放射科相关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采取措施减少风险;- 对风险管理措施进行监督和修正。
8. 相关政策和法规遵守:- 关注国家和地方对放射科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确保放射科工作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及时更新和完善工作制度,以适应政策和法规的变化。
以上是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工作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调整和补充。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安全第一,提高放射科服务质量,规范工作流程,特制订本工作制度。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5篇)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1.、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人员由科主任和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科主任任组长。
2.、参照国家、军队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医院的相关制度制定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
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操作规范、诊疗指南与质量安全指标。
3.、放射科放疗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监督上述制度、职责、规范的落实。
4.、强化放疗室工作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5.、定期进行放射科放疗室全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
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放射科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参与能力。
6.、建立医疗风险防范体制,按照规定报告医疗安全事件与隐患缺陷。
7.、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活动,查找提出改进措施,并作出前期的质量改进效果评价。
提高放射科放疗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能力,每次活动要有记录。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2)工作名称: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一、工作目标:1. 提高放射科放疗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2. 确保放疗室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 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工作职责:1. 定期检查放疗室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2. 检查并记录放疗室内的设备、仪器、药品等物资的使用情况;3. 配合质控科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制定并执行相关的质量控制计划;4. 管理放疗室现场的卫生与消毒工作,确保环境的清洁;5. 组织开展放疗室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技能;6. 按照要求做好相关文件的登记、归档和整理工作;7. 参与放疗室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8. 及时处理放疗室内可能发生的医疗事件,并上报质控科和相关领导。
三、工作流程:1. 每季度组织放疗室设备的巡检,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2. 每月开展放疗室内物资的盘点工作;3. 每周召开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例会,汇报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4. 不定期组织放疗室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活动。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一、背景和目的放射科是医院中重要的诊断和治疗部门,涉及到放射性物质的运用和放射线的照射,因此放射科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本计划旨在确保放射科工作的质量与安全,提供高质量的影像服务,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二、质量和安全管理目标1. 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 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免受放射性物质的伤害,减少放射线的照射剂量。
3.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质量评估和监督。
4. 加强放射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三、具体措施和实施计划1. 建立质量控制小组:由放射科主任负责,组织放射科和相关人员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结合放射科的具体情况,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影像设备的维护和校准、影像诊断的标准操作程序、质量控制记录的填写等。
3. 定期进行质量评估:按照质量控制计划,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监督,包括对影像设备的性能检测、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等。
4. 加强放射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放射科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5. 建立放射科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放射科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程序,加强放射科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放射性物质的储存和使用、放射线的防护等。
四、预期效果和评估1. 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的实施,提高放射科的影像诊断质量和可靠性,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况。
2. 通过加强放射科安全管理,减少患者和工作人员受到放射性物质和放射线伤害的风险,保护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3. 通过定期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放射科的整体工作水平和质量。
五、总结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放射科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改进。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年度工作计划一、前言放射科作为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医院的声誉,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不断提高放射科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放射科诊断和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2. 完善放射科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放射科管理水平。
3. 提高放射科人员素质,提升放射科服务质量。
4. 确保放射科各项操作规范执行,降低患者风险。
三、工作重点1. 加强放射科质量管理(1)制定放射科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放射科质量管理的责任和任务。
(2)加强放射科设备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加强放射科药品管理,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安全。
(4)加强放射科检验项目管理,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 加强放射科安全防护(1)加强放射科辐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辐射安全防护规定。
(2)加强放射科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护规定。
(3)加强放射科火灾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提高火灾应对能力。
3. 加强放射科人员培训(1)加强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加强放射科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放射科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4. 加强放射科服务流程优化(1)优化放射科挂号、检查、收费、取片等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2)加强放射科与临床科室沟通,提高检查申请单准确率。
(3)加强放射科报告审核和发放,确保报告准确、及时。
5. 加强放射科质量监控与评价(1)建立放射科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质量监测和评价。
(2)加强放射科质量改进项目开展,持续提高放射科服务质量。
(3)加强放射科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需求,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四、工作措施1. 成立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加强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
2. 制定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各项质量管理措施。
(完整版)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完整版)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完整版)1. 背景与目标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负责提供放射诊断和治疗服务。
为了确保科室的质量与安全,制定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是必要的。
本计划旨在提升放射科的服务质量,减少潜在风险,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2. 工作内容2.1 质量管理- 设立质量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落实质量管理策略;- 建立规范的质量评估体系,进行定期的内外部质量评估;- 定期对放射科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提供持续的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保证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 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2 安全管理- 制定和实施放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建立放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和安全标准;- 定期进行放射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的合理使用和定期维护;- 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总结放射安全事故。
2.3 资源管理- 合理规划和配置放射科的人力、设备和物资资源;- 确保设备的有效使用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建立设备维护和更新计划,及时更新老化设备;- 定期评估和采购适用的新技术和设备,提升服务质量。
3. 时间计划本工作计划将从即日起执行,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和更新。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制定和实施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培训工作人员,建立质量评估体系。
计划完成时间:下月底。
- 第二阶段:建立放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编制应急处理预案。
计划完成时间:两个月后。
- 第三阶段:完善资源管理,更新老化设备,评估新技术和设备。
计划完成时间:半年后。
4. 责任与监督- 科室主任负责全面监督和推进本工作计划的实施;- 质量管理团队成员负责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工作措施;- 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遵守和执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该计划旨在为医疗机构的放射科提供指导,确保质量和安全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一、背景和目标放射科作为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放射科的工作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应运而生。
本小组旨在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放射科的服务水平,确保患者接受高质量的放射检查。
二、工作计划1.质量控制(1)制定放射科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按照标准流程操作。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图像质量。
(3)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4)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如定期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和误差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安全管理(1)制定放射科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和要求。
(2)加强放射科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卫生。
(3)加强放射科药品和化学品的管理,确保其安全使用和储存。
(4)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持续改进(1)定期收集和分析放射科工作的数据,如检查数量、检查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
(3)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和调整。
4.患者服务(1)优化患者检查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2)加强患者教育和沟通,提高患者对放射检查的认识和配合度。
(3)关注患者隐私保护,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5.内部沟通与协作(1)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会议,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促进团队建设。
(2)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协作,了解临床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3)积极参与放射科内部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三、时间安排1.第一季度:完成放射科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的制定,开展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进行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2.第二季度: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如图像质量评价和误差分析,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依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标准》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一.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影像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最正确影像质量,削减放射剂量,为临床诊断提供精确依据,到达代价2.改善影像科各专业人员间的关系,全面进行质量管理;3.建立各种装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价方式,为影像诊断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客观、正确的决策;4.通过代价以及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为贯彻执行以上法规而做出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认真执行医院的有关规定。
四.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影像诊断质量保证和削减过失的重要环节。
卫生部医政司编撰的《临床技术操作标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需严格认真执行。
科室质控小组要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放射诊疗管理委员会派专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五.依据我科实际情况,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医师和技师为固定技术骨干,其他医师技师实行定期轮换,以保证质量和培育一专多能的人才。
轮换医师的诊断报告由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的医师审核签发。
每天施行医师、技师24小时值班。
六.重要、疑难的投照技术方案是由当班医师、技师共同进行确定,原则上由医师为主导。
在造影全过程,必需亲密留意病人情况,如发现过敏或毒性反应,应立刻联系科室高级医师、护师按时处理,同时联系急诊科派人参与处理。
七.坚持集体读片和会诊制度。
每周五为读片时间,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与并作好记录。
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要主动请上级医师或其它医师进行会诊。
但凡要求会诊的医师必需首先介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照片上的各种影像征象,并提出自己的初步看法。
参与会诊的医师必需认真负责地阅读片,对全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诊断看法。
首诊医师综合分析会诊看法后写出诊断报告,并由参与会诊的上级医师审核签发。
八.从事放射诊断不满三年的住院医师的诊断报告要经科主任或上级医师签发,全部住院医师值中、晚班的诊断报告必需延时批阅,以免错、漏诊。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4篇)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一、工作目标1. 确保放疗室的质量和安全。
2.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和意外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1.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组成:由放射科相关负责人、医务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
2. 小组成员每年选举一名成员担任组长,负责召集会议、制定工作计划、监督工作进展等。
三、工作职责1. 定期制定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监督执行。
2. 审核和监督放疗室的日常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3. 定期检查放疗室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4. 定期组织放疗室设备的质量控制和校准工作,确保精确性和准确性。
5. 发现安全隐患或事故风险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或降低风险,并上报相关部门。
6. 进行员工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7. 定期组织开展放疗室质量和安全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8. 协助上级部门进行对放疗室的定期质量评估和监督。
四、工作程序1. 每月召开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例会,总结上月工作,制定下月工作计划。
2. 定期对放疗室设备进行质量控制和校准,并记录相关数据。
3. 定期组织放疗室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每季度组织放疗室的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每年组织放疗室的外部审计,对放疗室的质量和安全进行评估。
6. 不定期对放疗室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工作记录和报告1. 小组成员需要记录和报告每次例会讨论的内容、决策和行动计划。
2. 定期向上级部门提交放疗室的质量和安全工作报告。
以上为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工作制度,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放射科放疗室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规范放疗室工作流程,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4篇)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放射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主要负责医疗影像检查和治疗中的放射性物质的应用。
由于放射科工作的特殊性,为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质量控制1. 质量目标和指标(1)影像质量目标:针对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制定相应的影像质量目标,确保影像清晰、准确。
(2)质量指标:包括射线输出量、曝光剂量、图像分辨率、噪声等指标,以及医学影像质量评价的相关参数。
2. 设备质量控制(1)设备定期检修:按照规定的检修周期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校准和调试: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其输出量和曝光剂量满足要求。
(3)设备评估: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包括图像质量评价、分辨率测试、噪声测试等,确保设备性能满足要求。
3. 操作质量控制(1)操作规范:建立放射科操作规范,包括设备操作流程、曝光参数调整、患者位置等,确保每一步操作规范执行。
(2)影像评价:定期对放射科影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3)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定期对医学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图像分辨率、噪声等参数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二、安全防护管理1. 放射性物质的管理(1)放射性物质购置和使用审批: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放射性物质的购置和使用审批手续,确保合法、规范使用。
(2)放射性物质的储存和保管:建立放射性物质的储存和保管制度,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全存放。
(3)放射性物质的追踪和核算:对放射性物质进行追踪和核算,确保放射性物质的使用量和余量准确。
2. 辐射防护(1)个人防护装备:为医务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铅衣、护目镜、手套等,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2)放射源防护:建立放射源防护措施,包括设备防护装置、防护墙体、辐射区域标识等,确保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安全。
(3)辐射剂量监测:对医务人员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定期检查个人辐射剂量,确保不超过国家和行业规定的安全限值。
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2篇
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2篇一、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1. 引言放射科作为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其质量保证工作是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方案旨在建立和完善放射科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放射科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准确、高效的诊疗服务。
2. 质量保证原则(1)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医院规章制度。
(2)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3)强化团队合作,发挥专业优势,提升整体水平。
(4)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质量保证水平。
3. 质量保证内容(1)设备管理①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②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保证设备性能稳定。
③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使用、维护、维修等情况。
(2)人员管理①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②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③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技术管理①制定和完善放射科诊疗规范,确保诊疗行为规范。
②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图像质量。
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诊断水平。
(4)环境管理①保持诊疗环境整洁、安全。
②加强射线防护,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③定期进行环境卫生监测,保证空气质量。
(5)服务管理①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②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③及时处理患者投诉,改进服务质量。
4. 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2)制定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
(3)加强质量监控,定期进行质量评价。
(4)开展质量改进活动,持续提高质量水平。
(5)加强内外部沟通,及时了解和满足患者需求。
二、放射科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1. 质量管理目标(1)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率。
(2)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3)加强放射科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降低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2. 质量管理实施细则(1)设备管理①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放射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放射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方案一、引言放射科技术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放射科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质量管理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定放射科质量管理的目标、原则和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目标、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等。
2.设立质量管理团队:组成专业的质量管理团队,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维护和改进,并提供培训,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和执行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
3.实施质量监测:建立质量监测机制,对放射科的设备、影像质量、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等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记录和分析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要求。
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安全管理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的目标、原则和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手册和程序文件等,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2.安全培训和教育:为放射科工作人员提供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放射防护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确保放射科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建立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安全性能。
同时,设置放射防护装置和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辐射防护安全。
4.事故应急处理: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各种事故的处理程序和责任人员。
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能力。
四、质量和安全管理改进1.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通过内部和外部的评估、审核和监测,及时发现质量和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改进措施,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2.经验总结和分享: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议,对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和分享,推广并应用到其他科室和医疗机构中。
放射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放射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一、背景与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放射科医疗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影响患者安全和医院声誉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放射科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制定本工作计划,旨在加强放射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放射科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
2. 提高放射科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3. 提高放射科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性,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
4. 提高放射科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5. 建立健全放射科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放射科医疗安全。
三、工作措施1. 加强放射科设备管理(1)定期对放射科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2)加强对放射科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3)建立健全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便于追踪和管理。
2. 提高放射科诊断质量(1)加强放射科医师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了解临床需求,提高诊断准确性。
(2)定期对放射科医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诊断能力。
(3)实施放射科诊断质量控制,建立质控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评价。
3. 加强放射科治疗安全管理(1)完善放射科治疗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
(2)加强对放射科治疗过程中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定期对放射科治疗设备进行安全评估,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4. 提升放射科人员素质(1)加强放射科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2)开展放射科人员素质教育,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3)加强放射科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1)制定放射科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
(2)建立健全放射科质量安全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评价。
(3)加强放射科质量安全管理文化建设,提高全员质量安全意识。
四、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季度:开展放射科设备全面检查,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
2. 第二季度:实施放射科医师专业培训,提高诊断能力。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一、背景与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放射科工作的特殊性,如射线暴露、图像质量控制等,使得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放射科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本计划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的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二、工作计划1. 成立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立由放射科主任、技术人员、护士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
2. 制定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放射科工作流程、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标准、防护措施等,并进行适时修订。
3. 开展放射科工作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放射科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培训内容应包括放射科基本知识、操作技能、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
4. 实施放射科质量控制建立放射科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图像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流程优化等方面。
设立专门的质控小组,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确保放射科服务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5. 加强放射科安全管理建立放射科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放射源管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工作场所防护等方面。
制定放射科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巡查,确保放射科工作场所的安全。
6. 提高患者满意度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加强医患沟通,确保患者在放射科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7. 持续改进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鼓励放射科工作人员提出改进建议,持续提高放射科服务质量。
8.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与医院其他科室、政府部门及专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积极参与放射科相关科研项目,推动放射科事业的发展。
放射科安全管理制度及质量保证方案
放射科安全管理制度及质量保证方案
一、放射科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放射安全职责体系。
明确放射科管理者、放射科医师、放射科技师、放射防护员等职责及管理流程。
2.放射设备管理。
做好放射设备的规范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放射设备的正常运转。
3.放射剂量监测。
建立放射剂量监测体系,定期对放射科工作区域和工作人员进行剂量监测。
4.职业健康监测。
对职业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5.应急预案和演练。
建立放射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确保在放射灾难或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响应。
6.安全培训。
定期进行放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
1.质量指标管理。
建立放射科质量指标,对放射科工作中的质量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2.技术规范管理。
遵循国家和行业的放射科技术规范,定期进
行技术规范的培训和更新。
3.设备检测验收。
对新购进的放射设备进行检测验收和记录,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4.实验室资质认证。
定期进行实验室资质认证,确保放射科实验室符合相关的技术、设备、人员和管理条件。
5.质量评估和改进。
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善。
医院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一、质量管理要求1、投照技术1.1认真审阅X线检查申请单正确,确定投照部位及投照位置,选用适当的胶片尺寸及张数。
1.2做好划价、登记、编号工作。
1.3按X光机操作规程开机,选择投照条件。
1.4左右标记准确、日期正确、X光编号与登记相符。
2、胶片质量2.1甲级片:投照位置正确,铅号标记正确,黑白对比度好、清晰,无异物影。
甲片率≥80%。
2.2乙级片:投照位置基本准确,未遗漏主要内容,铅号标记基本正确,黑白对比较好。
2.3丙级片:投照位置不正确或遗漏主要内容,左右标识错误,明显异物影,影响诊断或不能诊断。
3、诊断质量3.1诊断报告及时,书写内容全面,字迹清晰、整洁,满足临床需要。
3.270%以上可予确诊(做出定性、定量诊断);20%以上可基本确诊(能做出定性并建议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10%以下不能确诊,但能应据X线征象列出2~3个可能诊断内容,并提出做相关检查或随访观察的时限。
不得主观臆断或编造X线征象。
3.3使用PACS系统打印报告,送交病人1份,存档1份。
4、造影检查:4.1做好造影前准备工作,包括病人造影前准备和工作人员的准备工作。
4.2告知病人谁做检查,大约所需时间、检查费用以及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3严格遵照各种造影常规进行。
4.4造影中及时拍片、打印,观察胶片可以达到诊断要求后方可终止造影。
4.5造影结束后,认真清洗所使用器械物品,打包消毒,及时清洁消毒造影场所。
4.6造影结束后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做出诊断报告。
5、放射治疗:5.1明确适应症与禁忌症,做好病例选择。
5.2填写知情同意书,并由法定人员签字。
5.3严格按操作流程规章制度,进行放射治疗。
5.4密切观察病人放射治疗中反应,防止严重并发症或副作用。
5.5认真交代放射治疗后注意事项。
二、安全管理要求1、有健全的工作制度,明确的岗位责任制,每月进行一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活动并进行记录。
2、建立健全医疗缺陷检查、登记报告制度,并对检查出的缺陷全科讨论,订出具体防范措施。
放射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
放射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确保放射诊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放射质量保证方案和质量管理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医疗机构放射科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管理方案。
二、放射质量保证方案1. 质量保证组织架构(1)成立放射质量保证委员会,由放射科主任担任组长,相关医务人员及工程技术保障人员担任成员。
(2)设立质量保证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对质量保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2. 设备管理与维护(1)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2)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使用、维护、维修等情况。
3. 放射诊疗流程优化(1)制定放射诊疗流程,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和操作要求。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放射诊疗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
(3)建立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患者信息准确、完整。
4. 放射防护与安全(1)加强放射防护设施建设,确保防护效果。
(2)制定放射防护措施,降低辐射风险。
(3)对医务人员进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5. 质量监测与评估(1)建立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对放射诊疗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2)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3)对质量改进措施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效果。
三、质量管理目标1. 提高放射诊疗质量(1)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2)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3)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诊疗效率。
2. 保障患者安全(1)降低辐射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2)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3)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疗机构形象。
3. 提升医务人员素质(1)加强放射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培养放射防护意识,降低职业风险。
(3)优化团队协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1)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放射科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 提高放射科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提高放射科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3. 建立完善的放射科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放射科各项工作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进行。
4. 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二)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严格标准,规范操作。
3. 全面管理,持续改进。
4. 患者至上,人性化服务。
三、组织架构成立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由放射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
小组成员包括放射科全体医护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具体措施(一)放射科质量管理1. 制定放射科工作规程和操作手册,明确各项工作要求和操作流程。
2. 加强放射科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加强放射科药品、耗材的管理,确保药品、耗材的质量。
4. 加强放射科病历管理,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
5. 定期对放射科工作进行质量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二)放射科安全管理1. 加强放射科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2. 加强放射科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放射科药品、耗材的安全管理,防止药品、耗材的流失、污染和过期。
4. 加强放射科工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5. 加强放射科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放射科人员培训和教育1. 加强放射科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 加强放射科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 加强放射科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意识。
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
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是确保放射科服务质量、提高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质量管理目标1. 提高放射科诊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2. 降低放射科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3. 提高放射科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4. 建立健全放射科管理制度,规范诊疗流程。
5. 加强放射科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二、实施细则(一)质量管理组织1. 成立放射科质量管理小组,由放射科主任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放射科医生、技师、护士等。
2. 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放射科质量管理方案、实施质量监控、定期进行质量分析。
3. 质量管理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二)诊疗服务质量保证1. 制定完善的放射科诊疗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操作规范。
2. 加强放射科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3. 建立放射科病例讨论制度,对疑难病例进行集体讨论,提高诊断准确率。
4. 定期开展放射科质量控制活动,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加强放射科与其他科室的沟通,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及时地为临床提供参考。
(三)设备管理1. 建立放射科设备档案,详细记录设备使用、维护、维修情况。
2. 定期对放射科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加强放射科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4. 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维修,减少故障率。
5. 定期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测,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四)人员管理1. 制定放射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 加强放射科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水平。
3. 开展放射科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4. 建立放射科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工作积极性。
5. 定期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考核,确保工作人员具备相应资质。
(五)制度管理1. 制定放射科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诊疗制度、设备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德江县人民医院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1、成立有科主任、护士长及质量管理员参加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2、指派专人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员,分别具体负责技术、护理、诊断的具体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各岗位质量与安全工作职责。
3、为保证放射科医疗与安全,放射科执行人员准入规范。
4、严格执行放射科各设备技术规范、操作常规,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符合规范,以防范医疗差错。
5、坚持集体读片和会诊制度。
每天执行综合读片,每周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并作好记录。
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要主动请上级医师或其它医师进行会诊。
首诊医师综合分析会诊意见后写出诊断报告,并由参加会诊的上级医师审核签发。
6、从事放射诊断不满三年的住院医师的诊断报告要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所有住院医师的CT诊断报告需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
.低年资医师值中、晚班的诊断报告一定要注明“急诊报告,以正式报告为准”,并嘱患者第二天早上取正式报告,以免错、漏诊。
在值班中遇紧急的疑难病例应及时要求上级医师回科会诊,或报告科主任。
凡被要求参加会诊的同志均须无条件迅速回科会诊。
7、认真执行《病例随访制度》,病例随访制是检查诊断质量、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积累科研教学资料的一项重要措施。
科内设专门登记本,每月指派专人查阅病历,核对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及最后诊断并进行登记。
每月下旬向科内通报随访情况,并进行回顾性读片,总. 精品文档结经验吸取教训。
8、认真书写诊断报告书。
报告书写要规范化,要按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和格式”书写诊断报告,读片时首先要认真查对片号、日期、投照部位及左右是否与申请单一致。
有旧片者要与旧片作比较。
承诺出报告时间:⑴X线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2小时;⑵CT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2小时。
上午11点以后检查报告顺延至下午2点30后,下午5点以后检查顺延至第二天上午8点30分后。
要求检查阳性率≥70%,诊断符合率≥90%。
9、摄片技术、照片质量是X线诊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作好受检人员防护工作的重要环节。
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应协助科主任组织本组业务学习、技术研讨、改进技术提高照片质量。
(1).每月由技术质控员随机抽取20-50张图像进行评片,实事求是地评判照片等级,作为技术考核依据,对质量不达标要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作好记录。
为了能准确掌握标准,应定期组织学习《X 线影片质量标准》,甲乙级片率要达到≥90%,达不到标准者按考核标准扣分。
(2).摄片时要仔细认真,要求作到三查七对:①查申请单:核对姓名、病历号、X线号、摄片部位和位置。
②查患者:核对检查部位和脏器。
③查摄影条件:凡是复查照片的,应参考原照片。
摄胸片和腹部平片应训练患者呼吸屏气方法。
.精品文档(3).CT扫描前要向患者解释扫描方法,摄胸片和腹部扫描要训练患者按指令屏气。
(4).检查完毕要整理好申请单,严格核对,发现不符要立刻纠正。
告知患者取结果时间和地点,并及时正确地传送影像。
(5).危、急、重病人检查完后即刻进行影像处理,并报告诊断医师,做好登记。
10、做特殊造影或增强时,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处理抢救过敏及毒性反应的准备工作。
特别是护理人员思想上必须树立任何一个使用造影剂的病人都有发生副反应可能的意念。
(1).检查前应详细了解和核实病人是否为高危人群,尤其是以往有过敏体质或过敏史,对危重病人(如恶病质、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害等),应与临床有关科室一起协商,决定能否进行增强检查。
(2).检查前由护士向病人解释药物可能有的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 造影或增强检查时,操作人员应全程观察病人,不准离开病人,发现有异常情况即刻通知医师和护士处理。
(4)造影检查及增强扫描完成后,尽可能保留带连接管的注射针在静脉内,并在准备室观察15分钟后方可嘱病人离开,防止出现造影剂延迟反应。
(5).放射科护士负责管理科室内药品,及时更换补充,负责造影检查和增强扫描的药物注射。
负责院感管理工作。
11、CT扫描室和X线机房内应备有充足的医技人员和病人用防护用.. 精品文档品,执行各种防护规程,做好医患的防护工作12、每月28日组织抽查20-30份照片,对照片质量和诊断质量,按照片质量标准和诊断报告规范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用于个人技术能力考核。
二、放射科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职责1、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
2、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医疗质量标准及措施。
3、建立各种设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价方式,并组织实施。
4、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及上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5、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落实整改。
6、负责制定本科室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与报告、检查、处置规范和流程。
7、每年组织2次安全防护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再教育与培训,举办不少于1次的安全事件处置演练。
每年一次请急诊科或内科医师对科室人员进行抢救知识和操作培训和考核8、质量与安全小组应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现持续改进。
.精品文档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名单及职责组长:代江副组长:王平荣黎洪芳组员:姜国华舒朝华刘安军王祖高田茂松高芳丽周鹏罗涛何波杨蔚蔚安兵冉羽邓红丽张凌技术质量管理:罗涛负责每月技术评片,统计并记录图像优良率,督促投照质量改进,邓红丽负责CT投照质量,舒朝华负责DR投照质量。
田茂松负责MR投照质量。
诊断质量管理:王平荣负责MRI诊断报告审核;黎洪芳负责CT报告审核;姜国华负责普放报告审核;高芳丽负责病例随访追踪记录保管;何波、周鹏负责病例讨论记录保管,黎洪芳负责管理小组每月质量安全检查记录保管。
注射及药品管理:张凌负责药品保管及有效期检查,造影剂检查知情同意书保管。
三、放射科人员准入规范1、独立从事放射科诊断的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住院医师职称及执业资格。
2、技术人员需具有中专以上专业学历或已取得放射科技师职称。
3、放射科护士需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取得执业护士资格。
4、CT、MRI的诊断和操作人员需具有CT、MRI上岗证。
四、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附后)五、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和规定.精品文档一、放射诊断报告由电脑打印,其模板格式要求与质控要求一致。
二、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专业医学用语。
无正式中文译名者,如以外国人姓氏命名或称呼的征象、体征、疾病和综合征等可以使用外文。
不用简略语及其它非正规词汇。
三、放射诊断报告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或上级医师进行修改后,重新打印,不得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四、放射诊断报告书写后需有书写医师和审核医师签名。
书写医师应为具有执业证书和专业上岗证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审核医师应为具有执业证书和专业上岗证的主治医师或副高和副高以上的医师或教授。
五、放射诊断报告必须注明检查时间和报告时间,后者又分书写和审核二个时间。
凡时间均应精确到月、日、小时和分钟。
急诊报告发出时间不超过检查完毕后30分钟,门诊报告发出时间不得超过检查完毕后2小时,住院报告发出时间不得超过检查完毕后2个工作日。
六、夜间或节假日急诊无审核医师审核报告时,应在所发出的急诊报告显著处注明“此报告为急诊临时报告,应以正式报告(次日发出)为准,请次日到XX取正式放射诊断报告”或类似内容的文字。
七、门诊放射诊断报告和胶片由患者或其代表凭放射科出具的单据或通知到指定地点领取。
急诊患者的放射诊断报告和胶片,由放射科送交送检医师,或患者本人,或患者的陪同人员。
八、为便于统一装订和规范管理,报告单大小应采用A4纸张。
九、放射诊断报告书写、审核、打印流程审核报告打印报告初诊报告初诊报告、1负责审核患者姓名、年龄、1、负责审核患者姓名、年龄、1、负责审核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核对与图像信性别、科别,核对与图像信性别、科别,核对与图像信息一致息一致息一致2不符2、负责图像质量审核,、负责报告与胶片打印2不符、负责图像质量审核,合诊断要求重照合诊断要求重照3、按诊断报告规范要求书写按诊断报告规范要求书写、3、诊断结果审核4.精品文档六、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医学诊断报告格式,包括以下5项1、一般资料2、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3、医学影像学表现4、医学影像学诊断5、书写报告医师签名。
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报告书内容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床、门诊号、影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
2、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常规检查注明检查名称、特殊检查注明检查方法或技术。
如X线检查应描述检查方法与体位。
CT或MRI应描述平扫或增强,以及具体扫描序列、参数和摄片情况;凡增强者无论CT或MRI均应描述对比剂名称、给药方式、剂量、注射速率和延时等。
3、医学影像学表现(1)临床对医学影像诊断所要求的内容,即阐明有无临床疑似疾病的表现或征象。
如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部位、大小、范围、密度、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加以描述,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二没出现的征象说明“未见”(2)临床所疑疾病以外阳性发现:①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疾病的征象,如骨外伤者所摄骨骼片上偶然发现骨软骨瘤;②正常变异的表现;③成像伪影;④难以定性或可疑的征象⑶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的阴性征象加以描述⒋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诊断有其局限性。
不同疾病可有类似表现,同一疾病又可有不同表现,而且随时间改变,病变可发生变化。
因此,医学影像诊断学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医学影像诊断为整个医学影像检查的结论,不少阅读报告的临床医师只读这一项。
报告书写者必须根据医学影像学表现恰如其分的做出检查结论。
诊断结论一般分四种情况:.精品文档⑴正常或未见异常⑵病变肯定,性质肯定⑶病变肯定,性质不肯定。
有多种可能性,依次说明⑷可疑病变,所见表现不能肯定为病变,可能为变异或各种原因造成的假象,需要补充检查,可在诊断结论后提出建议,如建议增强或加做其他MRI序列。
5.医师签名签名医师为此份报告书责任人,如只有一名医师签名需由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签名,如书写报告者为住院医师,则由上级医师审核后签名,高年资住院医师可由科主任或医院授权签发诊断报告。
X线诊断报告书写格式一、胸部1、胸廓:是否对称,有无畸形,骨骼情况2、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
如发现病灶,要描述部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情况。
3、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
4、纵膈:气管是否正中,纵膈有无增宽及有无肿块发现等5、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膈角与心膈角情况6、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例,各房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