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新校区方案
天津大学新校区主楼
![天津大学新校区主楼](https://img.taocdn.com/s3/m/fc2f7d510508763230121232.png)
天津大学新校区主楼任祖华第十届青年建筑师奖1东南向鸟瞰2总平面项目地点:天津市津南区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崔愷、任祖华、叶水清、梁丰、彭彦设计时间:2012年8月—2013年11月竣工时间:2015年9月业主:天津大学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占地面积:13.95万n?建筑面积:8.59万卅摄影:张广源Location:Jinn a n,TianjinDesign Institute: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Research Group Architect(s):CUI Kai,REN Zuhua,YE Shuiqing,LIANG Feng,PENG Yan Design Date:2012.08-2013.11Completion Date:2015.09Client:TianJin UnivesityStructure: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ite Area:139500m2Construction Area:85900m2Photographs:ZHANG Guangyuan254 2 01025 SOm天津大学新校区主楼位于新校区的东端,是从校 园主入口进入学校的第一组建筑,位置十分重要。
项 目东侧为入口广场,西侧毗邻中心岛,是由北洋会堂、 文科组团(由马克思学院、文法学院和职教学院组成)、第四教学楼、理学院、材料学院等诸多不同功能建筑 组成的综合性的建筑组群,功能非常复杂。
校园轴线转折的化解天大新校区自东向西有一条贯穿整个校园的轴线,由两段组成:垂直于东侧主校门的校前广场的轴 线与贯穿核心岛的东西轴线。
由于周边城市道路的影5 0° w 2550m响,这两条轴线在项目用地的中部形成将近20°的偏 转o 天津大学新校区主楼的位置正好在这个转折点上O因此,我们在轴线转折处设计了一圆形的体量,形成自然的转折,以此来化解轴线转折所带来的矛盾。
高校整体搬迁实施方案
![高校整体搬迁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435a8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3.png)
高校整体搬迁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发展和规划的不断完善,一些高校也面临着整体搬迁的问题。
高校整体搬迁不仅涉及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也关系到师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整体搬迁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高校整体搬迁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确定搬迁地点时,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美等因素,以保障学校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条件。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搬迁对师生的影响,尽量减少搬迁带来的不便,确保师生能够顺利过渡。
其次,高校整体搬迁实施方案需要对搬迁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
包括搬迁时间节点的确定、搬迁资金的筹措、搬迁过程中的交通、物流、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同时也要考虑到原校区的后续利用问题,合理规划原校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确保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此外,高校整体搬迁实施方案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师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在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注重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校园环境的美化和绿化工作。
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便利和安全问题,合理规划食堂、体育场馆、医疗保健等服务设施,确保师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得到有效保障。
最后,高校整体搬迁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各方的密切合作和支持。
需要学校领导班子的统一意志和决策,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协调,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师生员工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确保高校整体搬迁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最终成功。
综上所述,高校整体搬迁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对搬迁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充分考虑到师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各方的密切合作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整体搬迁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最终成功。
天大新校区硕士生公寓楼项目建设结构设计
![天大新校区硕士生公寓楼项目建设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8af2f26294dd88d0d26b77.png)
天大新校区硕士生公寓楼项目建设结构设计第1章设计方案论证1.1设计内容说明本设计名称为“天大新校区硕士生公寓A1#楼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编制与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方法研究”,主要是结合自己在寒假实习期间的实习经历与所学专业方向而确定。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是施工企业在项目开始的前期编制好的计划文件,主要内容包含项目概况、组织设计、进度计划、质量计划、安全计划等内容。
本设计在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参考优秀的规划文案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实际进行编制,并尽力确保编制内容详细准确,以期对工程实施起到最大指导作用。
同时,本设计在结尾处以论文形式具体阐述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
主要内容为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工程总造价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以期能为成本控制与资金投入作出合理有依据的参考,反而控制工程进度等。
1.2编制依据本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图纸答疑、现行施工规范标准、房屋建筑强制性条文、建筑质量管理条例等,为标准编制。
详细内容见如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04—9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42—96《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电气装置工程及验收标准》GB5025—961.3方案比选原则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要确保内容合理、科学、先进、可行并有指导施工的实际意义,确保在施工方案选择、确定、实施都具有先进性。
天大新校区图书馆
![天大新校区图书馆](https://img.taocdn.com/s3/m/e2f27ac884254b35effd3410.png)
天津大学新校区单体方案设计 图书馆组团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12-11
MONOMER DESIGN OF TIANJIN UNIVERSITY IN THE NEW CAMPUS THE LIBRARY GROUP
图书馆组团总平面图
图书馆首层平面图
图书馆二层平面图
图书馆三层平面图
图书馆四层平面图
图书馆屋顶层平面图
图书馆地下一层平面图
落地玻璃
图书馆东立面图
落地玻璃
图书馆西立面图
落地玻璃
图书馆北立面图
落地玻璃
图书馆南立面图
木纹装饰铝板木纹装饰铝板
外墙装饰砖外墙装饰砖落地玻璃落地玻璃
图书馆内院北立面图图书馆内院东立面图
Low-e 玻璃窗Low-e 玻璃窗
木纹装饰铝板木纹装饰铝板
落地玻璃落地玻璃落地玻璃
外墙装饰砖图书馆内院南立面图图书馆内院西立面图
1-1剖面图 2-2剖面图 3-3剖面图
天津大学新校区单体方案设计 图书馆组团
信息网络中心
MONOMER DESIGN OF TIANJIN UNIVERSITY IN THE NEW CAMPUS THE LIBRARY GROUP
图例
N
图书馆及信网中心建筑轮廓线用地红线出入口
信网中心总平面图
信息网络中心首层平面
信息网络中心二层平面
信息网络中心屋顶层平面
信息网络中心三层平面
落地玻璃信息网络中心南立面图
褐色外墙装饰砖混凝土压条
混凝土压条玻璃窗
信息网络中心东立面图
白色涂料
混凝土压条
信息网络中心北立面图
白色涂料
玻璃窗
混凝土压条
信息网络中心西立面图。
打造可持续发展校园研究平台——天津大学新校园规划
![打造可持续发展校园研究平台——天津大学新校园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8e9740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2.png)
打造可持续发展校园研究平台——天津大学新校园规划佚名【期刊名称】《建筑技艺》【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6页(P20-25)【正文语种】中文业主:天津大学建设地点: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总体规划设计: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规划师:黄文亮副总规划师:洪再生总建筑师:崔愷副总建筑师:周恺总建筑面积:130万m2项目状态:一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设计时间:2010~2012竣工时间:2015图片版权: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
由于原校区空间逐渐饱和造成办学空间不足,严重地制约着学校的长期发展。
2010年3月天津市与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启动天津大学新校区项目建设。
新校区将成为天津大学配置齐全的主校区,选址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之间的海河教育园内,规划用地250ha,学生规模30 000人,总建筑面积130万m2。
新校区采用一次规划、分段建设、合理布局的建设思路,第一期建设已于201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80万m2,容纳师生近20 000人。
华汇开展规划之初,校方就立即接纳了采用工作营方式开展规划工作的建议,透过集思广益的过程,确定建设的方向。
工作营核心成员透过一系列的工作会议,倾心聆听校园领导对学校发展的期许与愿景;管理单位对校园运营的需求;学群学院学系老师对教学研究发展的看法;学生对大学校园生活与学习的憧憬;具有深厚社会网络的校友对学校发展的倡议;天津大学杰出规划设计专业的校友及国内外顶尖专家们集合浓郁情感提供的宝贵的校园规划经验;并透过国际顶尖可持续发展专家及产业的全程参与,规划团队整合各界建议,总结出“国际级现代化大学”的愿景定位和三个目标:1)自主创新人才的发动机;2)可持续发展的领航基地;3)倡议和谐社会的智囊库。
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六个规划原则共识,包括:1)采用紧凑型、有利促进融合交流的可步行校园发展模式;2)确保校园的人性尺度,建筑平均高度与密度应中等合宜;3)形塑以学生生活为核心的校园;4)保留足够的学产合作的培训与研究空间;5)传承天大的校园文化与风格;6)打造国际尖端的示范性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
天津大学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
![天津大学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2fde0cf18583d049645930.png)
设计团队提出“一中心、两理念”的设计思想,即“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景观的文脉延续和生态的可持续”。设计前期通过查阅史料、问卷调 查,对既有校区的场地空间信息进行搜集并进行满意度调查,从而对师生 的使用诉求和空间偏好有了全面真实的了解。景观文脉延续以景观基因解 读和提取为基础,采用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来诠释天津大学原有的校 园景观特征和景点,使历史景观基因得以延续。生态的可持续则以对场地
106
城市建筑 2017.9 |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Sep. 2017
图 2 滨河步道(摄影:罗俊杰)
自然排雨区、中环综合集雨区和中心岛LID调蓄区。每个分区结合自身的功 能定位、用地特性,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了不同的雨水管理系统,系统间 配合协作,从而实现校区水安全与水利用的双赢。
自然环境特点的系统研究为基础,深入挖掘校园景观建设的生态要素,着 力强调生态功能与景观审美的融合,特别注重雨洪管理与师生使用需求、 雨洪管理与盐碱土改良功能的融合。
在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天大新校区“一轴串人文十景、一环 连两堤六园”的景观结构。一轴串人文十景,景观轴从承载历史的北洋广 场起航,穿越宣怀广场、三问桥、天麟广场、求是大道、书田广场、牛顿 苹果树、太雷广场,如滔滔运河水汇入青年湖与龙园湿地,隐喻历史之传 承,展百年之筑梦。一环连两堤六园,如水流之琢玉成器,同古木之树人 育人。桃花堤——北洋园之再现,海棠堤——天津大学的还原。一环将多 学科组团串联,象征天大多学科的构成与发展。“花桃蔼蔼”,平园、诚 园、正园等组团相映成趣 ; “柳丝翼翼”,修园、齐园、治园等组团交相 辉映。中心河两岸开放空间相互呼应,形成六组对景关系,为学生们创造 了一个有趣的交往空间。
案例赏析天津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设计
![案例赏析天津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691a7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d.png)
案例赏析天津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设计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近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组编的“新时代教育创新系列丛书”之《新时代高校优秀校园规划图集》《新时代高校优秀博物馆图集》正式出版发行!今日我们给大家分享下天津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设计。
项目简介天津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 年10 月2 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将天津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
天津大学新校区位于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二期建设项目区内,用地范围:北至同德路,南至同砚路,东至雅观路,西至雅正路。
规划总用地286.07 公顷,可建设用地243.57 公顷,是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教育部直属高等教育示范区。
新校区规划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历史文化风格及特色相适应,体现育人为本、学科融合、厚重纯朴、生态和谐、开放便捷等理念,着力打造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智慧校园。
项目亮点设计理念天津大学新校区规划重点体现“一个中心、三个融合”的规划理念。
即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同时适应育人的需要和新时期教育和科学发展的趋势;学科的集聚与融合,形成若干相互关联的学科组团;教学和科研的融合,丰富学生在学校的多样化体验;学生和教师的融合,促进师生的交流。
布局特色以学生为导向的布局模式近年来,大量的校园规划形成了功能分区明确的惯性思维,本次规划创新性地引入了以学生活动为导向的布局模式,将学生生活区镶嵌于各学院组团之间,二者交错布置,形成“学”“住”穿插的功能布局,最大限度地方便学生的各类校园活动,形塑紧凑融合、促进交流的可步行校园。
规划结构本次规划以东西向的中心线为基轴,并通过基本对称布局的矩阵网格道路体系,将校区分隔成若干区块,形成疏密有度、均匀错落的功能建筑群,最终形成一轴、一环、一岛、四片区的总体规划结构。
天大新校区第一教学楼报规
![天大新校区第一教学楼报规](https://img.taocdn.com/s3/m/47da3c5d69eae009581becf4.png)
总体布局也充分融入了绿色建筑的理念,结合平面功能的需求,将教室均做单侧走廊布置,最大限度利用自 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同时也和教学楼内的三个庭院形成良好的互动,形成的优质的教学空间。
(1)、用地性质:高等学校 (2)、规划总用地面积 8629 ㎡ (3)、建设可用地总面积 7500 ㎡ (4)、总建筑面积 14100 ㎡ (5)、建筑高度≤24m
(6)、建筑退线 3-6m
(7)、非机动车位 350 个
4、工程类型
(1)、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
(2)、建筑耐火工程概况 1、天津大学新校区第一教学楼项目概述 天津大学新校区第一教学楼于津南区辛庄镇建明村海河教育园区天津大学新校区内。新校区东至纬二路,南
至微山路延长线,西北至纬一路,东北至规划一路,第一教学楼项目位于校前区中部,图书馆南侧。 天津大学新校区第一教学楼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 8629 ㎡, 建设可用地面积 7500 ㎡,建筑总建筑面积 14100
1规划总用规地划面总12积用地面积规建划设总可用用地地面总㎡积面积 8㎡629 8629 ㎡㎡ 87652090
2建设可用建地设总可23面用积地总面建总积设建可筑用面地积总㎡面积 7㎡500 7500 ㎡㎡ 174510000
3总建筑面总积建筑34 面积 总建建筑筑基面底积面积㎡ 1㎡4100 14100 ㎡㎡ 144217050
天津大学新校区单体方案设计
Monomer Design Of Tianjin Unversity In The New Campus
新校区建设详细规划方案
![新校区建设详细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713cf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c.png)
新校区建设详细规划方案随着学校规模扩大和教育产业发展,我校计划新建一个更大、更现代化的校区。
本文将介绍新校区详细的建设规划方案,包括建筑布局、教学设施、功能分区等方面。
建筑布局新校区总建筑面积预计达到100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简约现代。
教学区教学区占据新校区的主要位置,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会议中心等。
教学楼和实验楼将根据教学科目的不同分别建设,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图书馆和会议中心则可以作为全校通用的资源。
生活区生活区坐落在新校区的北部,包括学生宿舍区、餐厅、商店和娱乐场所等。
学生宿舍将安排在生活区的西南角,餐厅和商店将位于生活区中部,娱乐场所则设立在生活区的东部。
大型体育设施区大型体育设施区位于新校区的中央,包括运动场、游泳池等。
考虑到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将在新校区建设最先进的体育设施,以提供最好的户外运动体验。
教学设施新校区将拥有全面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交互式智能教室新校区的教学楼将配置高科技交互式智能教室,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该设施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生动地与教授互动,提供最优质的学习环境。
实验室针对各类学科,新校区将拥有高水平的实验室设施。
在实验室方面,我们将引进最新的科技设备和工具,以支持学院的各项研究和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设备新校区将使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来支持教学活动。
学生可以在校内的任何地方通过WIFI连接到学校的办公网络,这将有助于使教与学更加便捷高效。
功能分区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新校区的效能,我们将对新校区进行进一步细分,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区分区域。
教学区教学区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和会议中心。
学生生活区学生生活区分为学生公寓区和生活区(包括餐厅、商店和娱乐场所)。
大型体育设施区大型体育设施区包括运动场、游泳池等。
其他新校区还包括一些需要人力管理的区域,例如校园保洁、校园安保等。
结论总的来说,新校区规划方案致力于提供最先进的教育设施和高品质的综合服务。
天大新校区总体规划正式启动 校友周报 2010-32
![天大新校区总体规划正式启动 校友周报 2010-32](https://img.taocdn.com/s3/m/4cfd100579563c1ec5da7153.png)
校友周报2010-32本期导读:建筑翘楚组成规划设计工作营天大新校区总体规划正式启动天津大学在沪召开校友座谈会问计新校区规划蓝图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大事记天津大学师生校友热议新校区天津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工作营解惑群星闪耀天津大学新校区工作营媒体声音:今晚报:以前瞻性思维建一流大学城市快报:建筑大师“组团”打造天大新家天津日报:“奥运设计团队”天津重聚首工作营模式汇集规划界精英建筑翘楚组成规划设计工作营天大新校区总体规划正式启动天津大学召开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成立暨规划工作营开营仪式(图片记者王建泽)8月5日,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成立暨规划工作营开营仪式在天南大联合大厦举行。
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利军和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共同为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揭牌。
校长龚克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恺等建筑专家颁发了新校区规划工作营专家聘书。
新校区规划总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彭一刚,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杨桂华、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孙学瑞、市教委副主任黄永刚、天津规划局副局长郑嘉轩、津南区常务副区长赵仲华出席了成立大会。
工作营受聘专家及天津大学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大会。
指挥部的成立和工作营开营标志着天津大学新校区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苟利军和刘建平为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揭牌(图片记者王建泽)龚克为工作营专家崔恺颁发聘书(图片记者王建泽)苟利军对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提出要求(图片记者王建泽)苟利军表示,今天的大会非常重要,不仅是天津大学新校区指挥部成立和工作营开营,更是一次新校区规划和建设的动员大会。
他引用高丽书记对“三情干部”的要求,希望天津大学领导班子、指挥部全体成员和与会中层干部对工作要充满激情,对事业要有痴情,对人民群众要有感情,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把新校区建设的事业办好,办出水平。
苟利军对新校区建设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将新校区的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当中去谋划。
抢抓机遇、立足天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宜居城市,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现代制造业和高水平研发转化基地,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和生态新城区做出贡献。
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创新设计
![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创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d31e99700abb68a882fb33.png)
游泳馆这样 的混凝土结构 。其屋面比较重 ,在抗 震方面是不利 的 ,因为地 震是惯性 力 ,屋面越 重惯性 力越 大。从平 面上可 以看出 ,游泳馆 空间 内多是单 跨 ,抗侧 力也会有很 大问题 .如果只有 柱子 ,其侧 向刚度严重 不影 响。 因此 ,利用外部 形式做 成 锥筒柱 ,形成较好 的抗侧 刚度。而且 锥筒柱上部 采用点接触 ,使得 整个结构 端 部在水 平力的作 用下不至于约 束那么 大的弯矩。 空间内部 的柱 子采用斜 柱 , 也提 供 了较大 的抗侧 刚度。
-结构成就建筑之美 /Architectu re and Structure Build Beauty
INNOVATIVE DESlGN OF TIANJlN UNIVERSlTY GYMNASIUM IN THE NEW CAMPUS
天津 大学新校 区综合体 育馆 创新设计
撰文 任庆 英 中 国建筑 设计研 究院 有限 公司
建筑方 案经过 了一系列演化 ,最 终实施的方案和 初始 方案有些区别 ,主要是从结构的 角度对 建筑方案提 出了几 点疑问 :一是体育馆 一 侧的墙 ,原本 的表达 是直纹 曲面墙体 。墙体的 上部 是曲面 ,下部 收成直线 ,但 是实际上对应结 构的体现正好 相反 ,结构底部 需要侧 向 刚度 ,如 果收成直线 的话 ,就变成 了单 向刚度 ,这样 对出墙面方 向的刚度太 弱;二是体育馆 的屋 面 ,其一端是 曲面而 另一端 收成直线 , 使得屋面 从拱形变 为平 板 ,导致整个屋 面要么平板一 侧的厚度非 常厚 ,要 么需要 设置高 出屋 面的梁构件提供抗 弯刚度 ,结 构上不顺畅 , 建筑效果 也不好 ;三是 游泳馆的屋面 由几个跨度较 大的筒壳组成 ,但这些筒壳 并不是圆形筒 壳 ,而是利用摆线 形成的 比圆拱 更扁 、壳跨 更大的筒 壳,随矢高需求的增 加壳 跨也相应增大 ,在 如此跨度下 ,筒壳 的体 量较大 ,显得 比较 笨重 。
天津大学新校区主楼与综合实验楼空间营造策略
![天津大学新校区主楼与综合实验楼空间营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1b27191c77da26925c5b0a6.png)
天津大学新校区主楼与综合实验楼空间营造策略作者:梁丰宋旻斐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16期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学校扩建的内在动因,原来校区的位置已经对城市发展及校园自身发展形成了桎梏。
天津大学新校区位于天津市津南八里台,从校园规划开始,面向未来的、服务学生的、体现校园传统文脉的设计理念就确定了下来。
教学建筑受条件所限,其功能相对简单,空间形式力求简洁高效,满足使用功能是设计的出发点。
我们有幸参与了新校区主楼建筑群和综合实验楼组团的设计,在此与大家分享我们在建筑空间营造上的一些感受。
关键词:教学建筑;空间;尺度1 总体布局天津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有一条贯穿校园东西向的主轴。
在主轴上,由东向西依次布置主楼建筑群,中心岛等空间节点。
主楼建筑群位于校园东端,是主轴的转折点。
在转折点处设计一圆形广场,通过室外空间,连接两侧的空间轴线。
围绕中心圆形广场,设计一环形建筑,在这个体量南北两侧,分别布置两组院落空间。
中间高起的建筑体量与两侧低矮的建筑体量共同构成了主楼的标志性形象。
主楼建筑群包括会议楼,物理学院,材料学院,文法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学院,公共教学楼等功能。
中心岛上设置公共功能建筑,将学生宿舍、行政办公建筑围绕中心岛布置。
综合实验楼组团包括物理实验室、电子电气实验楼、计算机实验楼三部分。
在规划设计中,物理实验楼和电子电气实验楼位于中心岛最东侧,为校园东西轴线进入中心岛的第一组建筑,计算机楼则位于这两个建筑的西南侧。
建筑的平面形态在规划设计中已经明确。
物理实验楼和电子电气实验楼为两个沿中心景观轴线对称的L型建筑,建筑形体分别面向中心轴线和东侧水面展开。
计算机实验楼为一矩形体量,南侧为水面。
建筑的高度、贴线率、主要材料也都在规划阶段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建筑单体设计都在规划的严格控制下进行。
2 空间营造2.1 宜人的空间尺度主楼建筑群一方面要突出建筑的标志性,另一方面也要营造宜人的空间尺度。
新校区学生搬迁工作预案
![新校区学生搬迁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149e3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0.png)
一、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新建校区的建设日益增多。
为保障新校区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搬迁工作安全、有序、高效,最大程度地减少搬迁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确保校园秩序稳定。
三、组织机构成立新校区学生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搬迁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四、搬迁范围及时间搬迁范围:全体在校学生。
搬迁时间:根据学校整体搬迁计划,分批次进行。
五、搬迁准备工作1. 搬迁宣传(1)通过校园网、广播、海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搬迁工作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2)召开班会、年级会等,对搬迁工作进行详细说明,解答学生疑问。
2. 搬迁物资准备(1)购置搬迁所需的包装箱、胶带、打包带、编织袋等包装材料。
(2)准备搬家车、搬运工具等。
3. 搬迁人员培训(1)对搬运人员进行搬运技能培训,确保搬运过程中物品安全。
(2)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4. 搬迁路线规划(1)合理规划搬迁路线,确保搬迁过程中道路畅通。
(2)设置临时停车场,方便车辆停放。
5. 搬迁现场布置(1)在搬迁现场设置引导牌、警示标志等,确保搬迁过程安全有序。
(2)设立临时休息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休息设施。
六、搬迁实施1. 搬迁前(1)对学生宿舍进行清点,确保物品齐全。
(2)提前告知学生搬迁时间、路线及注意事项。
2. 搬迁中(1)搬运人员按照分工,有序进行物品搬运。
(2)志愿者负责现场协调、引导和保障工作。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醒注意人身安全。
3. 搬迁后(1)对搬迁现场进行清理,确保环境卫生。
(2)对学生宿舍进行整理,确保学生入住。
七、应急处理1. 人员伤害(1)发现人员受伤,立即进行现场救治。
(2)联系校医院,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3)及时上报学校领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2. 物品损坏(1)发现物品损坏,立即停止搬运,进行现场拍照。
天津大学—新校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
![天津大学—新校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https://img.taocdn.com/s3/m/744bca964431b90d6c85c7dc.png)
天津大学—新校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项目概况管理机构领导简介通知通告建设要闻规划设计联系我们首页>建设要闻专题:天津大学新校区积极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编辑日期:2014-06-17]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工程自启动以来,始终将“绿色校园”作为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按照“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的要求,在规划建设中贯穿绿色理念、营造绿色环境、规划绿色交通、开展绿色施工,努力将新校区打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性绿色校园.科学规划,贯穿绿色校园理念.一是构建绿色能源体系.着重选择清洁、绿色、环保的能源,采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适用的材料设备,通过太阳辐射控制、自然通风、节能电气等设备,使被动措施与主动措施紧密结合,实现最大限度的、优化性的、保护性的应用.二是促进能源循环利用.校园内建有多个能源站,实现埋地换热器地源热泵系统与土壤的冷热交换,使一套系统实现“冬天供暖夏天制冷”的双重目的.为降低建筑采暖能耗,宿舍及办公区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房间内的温控装置可随负荷变化自动调整阀门开关.利用太阳能供给所有的学生宿舍(约25万平方米)淋浴用水.水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体系将实现降雨及污水的再生循环利用.三是采用绿色建筑标准.第一教学楼按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设计,学生生活组团按二星级标准设计,其他建筑至少达到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科学布局,营造绿色校园环境.一是科学规划生态校园布局.召开“绿色生态校区发展规划与技术应用交流研讨会”,探讨绿色生态校园建设的发展方向,推动实用性新技术应用.组织专家多次论证设计方案,充分利用校区内“两湖、两环、一湿地”的水系优势,多视角、多渠道、多措施营建优美宜人的校园育人环境.新校区建成后,校园绿化率将达到35%,水系覆盖率为11.9%,最终将形成以湖泊、人工湿地为核心富有特色的湖畔水景式绿色生态校园.二是彰显低碳环保理念.充分利用新校区原有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采用植物造景等措施,使得种植、造景、建筑之间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充分发挥植物降温、除尘、减噪、杀菌和增湿等功能的同时,使景观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统筹兼顾,规划绿色校园交通.一是合理安排功能分区.新校区采取东西中心线为基轴、向南北两翼展开的正向布局,“矩阵网格”的道路体系、环环相扣的湖泊河流、沿河布置绿带和湿地公园,合理地将校区分隔成若干功能区块.在新校区的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方面,充分利用新校区的空间规划结构,“环形+放射性”合理密集的路网规划为校园提供了多种出行方式.二是完善绿色交通系统.校园交通设计依据“步行优先、自行车方便、车辆可及”的原则,通过管理实现学校中心区无机动车的目标和绿色出行的可能性;通过设计完善的公共绿色交通系统,如采用计时租赁公共自行车、以电或燃气为能源的校内通勤车等方式,连接各功能区,形成一个绿色生态的校园交通系统,确保师生出行方便.严格管理,确保绿色文明施工.一是注重因地制宜.结合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植物资源、地形地貌等现场施工条件开展施工条件评估,制定了资源节约、节能降耗、经济适用的施工管理方案,在施工用水、照明灯具、临设布置等方面突出“绿色”.二是加强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扬尘,无空隙苫盖工程渣土,及时跟进现场道路的硬化和绿化,同时每天监测噪音,努力降低声、光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做到文明、科学施工,体现大学建设的精神风貌.。
BIM案例天大新校区BIM破难题
![BIM案例天大新校区BIM破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da973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b.png)
BIM案例天大新校区BIM破难题作为我国传统“建筑老八校”之一,天津大学属百年名校,名人辈出,社会影响力极高。
天津大学新校区刚刚开始规划,就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40亿元,位于天津“双城相向拓展”的中心区域——津南海河教育园区。
建设者们通过应用BIM技术,为这所古老的大学建造了精美的场馆,也为BIM技术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破解异形结构难题室内与室外、地面与屋面一体的“运动综合体”……将各类运动场地空间依其平面尺寸、净高及使用方式,以线性公共空间串联,空间规整而灵活,一系列使用于屋顶和外墙的直纹曲面及圆弧形状的混凝土拱带来大跨度空间和高侧窗采光,并形成沉静而多变的建筑轮廓。
这就是天津大学新校区地标建筑——综合体育馆,由毕业于天津大学、鸟巢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亲自设计。
精致的贝壳屋顶,高大的锥形柱,充满现代感的V形柱和曲面凸起墙体,这些“身材”庞大的异形构件大多要求一次性浇筑完成,又无法通过二维图纸精确表述截面尺寸和结构变量,给施工造成了一个大难题。
面对“天大”的难题,中建二局四公司组建了BIM团队,采用BIM技术破解异形结构难题。
异性结构包括:薄壁锥形柱、拱形屋面、贝壳屋面、波浪形屋面、Y形柱、曲面凸起墙体等。
应用BIM技术可以解决CAD二维图纸无法描述的构件截面尺寸及结构变量,通过深化设计让施工人员能直观地看到异形结构所需的工程材料、方位,能够精准地算出工程所需材料,提高人、材、机的综合调配效率,节约工期。
团队利用BIM模拟三维动画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可视化交底,指导施工,共享建造过程数据。
“BIM技术把传统的二维图纸,变成了3D效果,图纸中存在的施工冲突、管线碰撞都可以提前发现,既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又节省了成本。
”该公司BIM团队的核心成员张安介绍道。
BIM团队将整块的“硬骨头”化整为零,将异性结构分成了七大块,三组人员明确分工,同时创建标准样板用于施工建模,大大提高了建模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大学新校区———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标方案以人为本,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校园
据介绍,在前期规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10年10月中旬,5家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参与了我校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的征集工作。
由吴良镛院士、彭一刚院士等11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征集的方案进行了评审。
最终,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方案脱颖而出。
该方案有以下特色。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方案鸟瞰图
特色一: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中心区的学生宿舍布置,突出了以人为本、方便学生生活、学习为根本的理念。
特色二:院系组团合理布置,体现了学科交叉与融合,沿学校外围布置的学院更便于大学服务社会的要求,同时形成面对城市社区良好的建筑形象。
特色三:规整的中轴线体现了天大自身文化的特色,成为面对历史、面向未来的空间载体,不至于产生新校区在校园历史文化上的断裂和零起点。
记者看到,在规整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北洋广场、明德大道、北洋亭、集贤广场、求是大道、求知园、亲民广场、至善园等标志性区域,体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古训。
特色四:合理密集的路网规划为校园提供了多种出行方式,通过管理可实现学校中心区无机动车的目标和绿色出行的可能性。
据介绍,通过校园路网规划,可以为师生提供多种出行方式,未来校园内预计将建有机动车停车位9800余个,自行车停车位3万余个。
特色五:土地利用集约、水体面积适宜、建筑面积适中,空间规划适度,具备可调整性,一期建设基本可形成功能齐全的主校区格局。
特色六:规划方案为学科的增长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很好的体现了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
注:图中红线区域为预留发展地块
特色七:分期建设,有序增长。
据介绍,新校区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分两期建设,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30万平方米。
首期建设74万平方米,2013年基本建成,学生规模将达到20000人,11个学院整体迁入新校区;二期建设完成后,进驻学生数将达到30000人。
注:一期建设74万平方米(红色区域)
注:二期建设完成后共130万米方米(黑色为一期,红色为二期)
天津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通过后,学校将着手进行单体建筑设计招标、总预算核定、土地置换等工作。
张力新表示,新校区建设规模大、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我校将严格按照市领导要求的时间节点,扎扎实实做好前期各项工作,在六月份实现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