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vip专享]QC_汽车

[vip专享]QC_汽车

汽车(1) 汽车整车标准(2) 车辆动力学标准(3) 客车标准(4) 挂车标准(5) 专用车标准(6) 矿用车标准(7) 摩托车标准(8) 汽车发动机标准(9) 火花塞标准(10) 活塞、活塞环标准(11) 滤清器标准〖3〗(12) 底盘标准(13) 制动标准(14) 电器标准(15) 灯光标准(16) 车身及其附件标准(17) 车轮标准(18) 基础通用标准(19) 非金属制品标准(20) 仪表标准(21) 燃气汽车标准汽车整车标准QC/T 34—1992汽车的故障模式及分类QC/T 57—1993汽车匀速行驶车内噪声测量方法QC/T 58—1993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QC/T 271—1999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QC/T 316—1999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QC/T 487—1999汽车保险杠的位置尺寸QC/T 535—1999重型载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QC/T 538—1999载货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QC/T 566—1999轿车的外部防护QC/T 576—1999轿车尺寸标注编码QC/T 577—1999轿车客厢内部尺寸测量方法QC/T 584—1999汽车底盘产品质量检验评定办法QC/T 646.1—2000汽车粉尘密封性试验粉尘洞法QC/T 900—1997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QCn 29006—1991QCn 29007—1991QCn 29008—1991整车部分QC/T 29020—1991微型货车定型试验规程QC/T 29021—1991微型货车防尘密封性试验方法QC/T 29022—1991微型货车耐久性行驶试验方法QC/T 29037—1991微型货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QCn 29008.6—1991汽车产品质量检验车身密封性评定方法QCn 29008.10—1991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总成评定方法QCn 29008.11—1991汽车产品质量检验零部件评定方法QCn 29008.12—1991汽车产品质量检验附件评定方法QCn 29008.13—1991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清洁度评定方法(2) 车辆动力学标准QC/T 480—1999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3) 客车标准QC/T 261—1998客车安全门技术要求QC/T 474—1999客车平顺性评价指标及限值QC/T 475—1999客车防尘密封性限值QC/T 476—1999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QC/T 633—2000客车座椅QC/T 635—2000双层客车技术要求(4) 挂车标准QC/T 310—1999半挂车支承装置QC/T 446—1999鞍式牵引车牵引座QC/T 503—1999特种挂车通用技术条件QC/T 29056—1992半挂汽车列车质量分等(5) 专用车标准QC/T 21—1992气卸散装电石粉车技术条件QC/T 22—1992计量检测车QC/T 23—1992奶罐车QC/T 24—1992邮件运输车技术条件QC/T 40—1992气卸散装电石粉车性能试验方法QC/T 41—1992环境监测车QC/T 51—1993扫路车性能试验方法QC/T 52—2000垃圾车QC/T 53—1993真空吸粪车性能试验方法QC/T 54—1993洒水车性能试验方法JBQC/T 222—1997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QC/T 223—1997自卸汽车性能试验方法QC/T 252—1998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 254—1998运钞车技术条件QC/T 255—1998运钞车防护性能试验方法QC/T 319—1999自卸汽车取力器技术条件QC/T 320—1999自卸汽车液压缸质量分等QC/T 439—1999摆臂式自装卸汽车技术条件QC/T 440—1999摆臂式自装卸汽车试验方法QC/T 447—1999建筑大板运输车技术条件QC/T 448—1999炊事汽车通用技术条件QC/T 449—2000保温车、冷藏车性能试验方法QC/T 450—2000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QC/T 451—1999售货汽车通用技术条件QC/T 452—1999住宿车通用技术条件QC/T 453—1999厢式货车通用技术条件QC/T 454—1999养蜂汽车技术条件QC/T 455—1999牲畜运输汽车技术条件QC/T 456—1999颗粒粮食散装车技术条件QC/T 457—1999救护车QC/T 458—1999计划生育专用汽车技术条件QC/T 459—1999随车起重运输汽车技术条件QC/T 460—1999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QC/T 461—1999自卸汽车换向阀技术条件QC/T 464—1999淋浴车通用技术条件QC/T 466—1999翼开启式栏板起重运输汽车技术条件QC/T 493—1999修理车通用技术条件QC/T 560—1999散装水泥车QC/T 561—1999散装水泥车性能试验方法QC/T 587—1999罐式汽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QC/T 588—1999自卸汽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QC/T 589—1999厢式汽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QC/T 645—2000清障车QC/T 652—2000吸污车QC/T 653—2000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QC/T 667—2000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技术条件QC/T 668—2000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试验方法QC/T 29053—1992厢式货车质量分等QC/T 29054—1992轻质燃油油罐汽车质量分等QC/T 29055—1992保温汽车冷藏汽车质量分等QC/T 29057—1992气卸散装水泥罐式汽车质量分等QC/T 29100—1992图书馆车技术条件QC/T 29104—1992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QC/T 29105.1—1992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测试方法术语及其定义QC/T 29105.2—1992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测试方法装置及装置的清洗QC/T 29105.3—1992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测试方法取样QC/T 29105.4—1992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测试方法显微镜颗粒计数法QC/T 29111—1993扫路车技术条件QC/T 29113—1993真空吸粪车技术条件QC/T 29114—1993洒水车技术条件QCn 29019—1991专用汽车取力器质量分等(6) 矿用车标准QC/T 75—1998矿用自卸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 76.1—1993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通则QC/T 76.2—1993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驾驶员座位基准点R测量方法QC/T 76.3—1993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爬坡能力试验QC/T 76.4—1993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自动换挡转速或车速试验QC/T 76.5—1993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恒功试验QC/T 76.6—1993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燃料消耗量试验QC/T 76.7—1993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应急转向能力试验QC/T 76.8—1993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行驶平顺性试验QC/T 76.9—1993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空气调节系统性能试验QC/T 76.10—1993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冷却系冷却能力试验QC/T 76.11—1993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使用可靠性试验QC/T 202—1995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牵引性能试验QC/T 203—1995矿用自卸汽车驾驶室噪声测量方法及限值QC/T 250—1998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制动性能试验QC/T 251—1998矿用自卸汽车应急转向性能要求QC/T 651—2000矿用自卸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7) 摩托车标准QC/T 60—1993摩托车整车性能台架试验方法QC/T 61—1993摩托车发动机强化试验方法QC/T 62—1993摩托车减震器技术条件QC/T 63—1993摩托车减震器试验方法QC/T 64—1993摩托车化油器技术条件QC/T 65—1993摩托车化油器试验方法QC/T 66—1993摩托车离合器技术条件QC/T 67—1993摩托车喇叭声级测量方法QC/T 68—1993摩托车磁电机(有触点)技术条件QC/T 69—1993摩托车磁电机(无触点)技术条件QC/T 70—1993摩托车发动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QC/T 71—1993摩托车轮辋技术条件QC/T 204—199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定型试验规程QC/T 205—199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质量定期检查规程QC/T 206—1999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定型试验规程QC/T 210—199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质量定期检查规程QC/T 224—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QC/T 225—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起动电机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QC/T 226—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蹄总成技术条件QC/T 227.1—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片摩擦性能试验方法QC/T 227.2—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片粘结剪切强度试验方法QC/T 228.1—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技术条件QC/T 228.2—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钢丝绳QC/T 228.3—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接头QC/T 228.4—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QC/T 228.5—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帽QC/T 228.6—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管QC/T 228.7—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母QC/T 228.8—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护套QC/T 228.9—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销柱QC/T 228.10—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试验方法QC/T 229—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转子机油泵技术条件QC/T 230—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空气滤清器技术条件QC/T 231—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反冲起动器技术条件QC/T 232—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手制动操纵杆静强度试验方法及性能要求QC/T 233—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踏板静强度试验方法及性能要求QC/T 234—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转向轴承技术条件QC/T 235—199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QC/T 253—199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型号编制方法QC/T 654—2000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QC/T 655—2000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技术条件QC/T 29099—1992摩托车用硅整流交流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QC/T 29115—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规程QC/T 29116—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查评定办法QC/T 29117.1—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整车抽查评定办法QC/T 29117.2—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整车装配调整评定办法QC/T 29117.3—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整车外观质量评定办法QC/T 29117.4—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整车可靠性评定办法QC/T 29117.5—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整车耐久性评定办法QC/T 29117.6—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可靠性统计计算公式及故障模式QC/T 29117.7—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质量考核评定办法QC/T 29117.8—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可靠性考核评定办法QC/T 29117.9—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耐久性考核评定办法QC/T 29117.10—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装配调整及外观质量检查评定办法QC/T 29117.11—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清洁度检查评定办法QC/T 29117.12—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减震器质量评定办法QC/T 29117.13—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灯具质量评定办法QC/T 29117.14—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仪表质量评定办法QC/T 29117.15—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轻合金整体轮圈质量评定办法QC/T 29117.16—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化油器质量评定办法QC/T 29117.17—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磁电机质量评定办法QC/T 29117.18—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永磁交流发电机质量评定办法QC/T 29117.19—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活塞质量评定办法QC/T 29117.20—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活塞环质量评定办法QC/T 29117.21—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空气滤清器质量评定办法QC/T 29117.22—1993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消声器质量评定办法(8) 汽车发动机标准QC/T 33—1992汽车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248—1998汽车化油器性能试验方法QC/T 249—1998机械膜片式汽油泵试验方法QC/T 280—1999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QC/T 281—1999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QC/T 282—1999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QC/T 285—1999汽车化油器技术条件QC/T 288—1999汽车用水泵总成质量分等QC/T 289—1999汽车用机油泵总成质量分等QC/T 290—1999汽车散热器质量分等QC/T 324—2000汽车燃油空气加热器QC/T 468—1999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QC/T 469—1999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条件QC/T 471—1999重型汽车柴油机技术条件QC/T 477—1999汽车化油器进口凸缘的安装尺寸QC/T 478—1999机械膜片式汽油泵凸缘的安装尺寸QC/T 481—1999汽车发动机曲轴技术条件QC/T 488—2000汽车燃油箱盖、加油口QC/T 489—1999机油散热器总成技术条件QC/T 492—1999汽车化油器、汽油泵型号编制方法QC/T 508—1999汽车柴油机用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QC/T 509—1999汽车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技术条件QC/T 510—1999汽车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技术条件QC/T 511—1999汽车柴油机喷油器针阀偶件技术条件QC/T 512—1999汽车柴油机用喷油泵及喷油器清洁度测定方法及限值QC/T 515—1999汽车发动机用调温器型式与尺寸QC/T 515—2000汽车发动机用调温器型式与尺寸QC/T 516—1999汽车发动机轴瓦锡基和铅基合金金相标准QC/T 521—1999汽车发动机气门挺杆技术条件QC/T 525—1999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6—1999汽车发动机定型试验规程QC/T 527—1999汽车发动机连杆技术条件QC/T 540—1999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2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器体QC/T 541—1999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Ⅱ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器体QC/T 542—1999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5型和6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器体QC/T 543—1999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Ⅰ型螺纹安装喷油器体QC/T 544—2000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QC/T 547—1999汽车发动机螺旋衬簧铸铁油环技术条件QC/T 551—1999汽车发动机飞轮壳安装尺寸QC/T 558—1999汽车发动机轴瓦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QC/T 570—1999汽车发动机气缸套技术条件QC/T 590—1999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技术条件QC/T 591—1999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器试验方法QC/T 630—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QC/T 631—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技术条件QC/T 637—2000汽车发动机曲轴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QC/T 644—2000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T 901—1998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QC/T 29025—1991汽车管带式散热器芯子型式尺寸QC/T 29031—1991汽车发动机轴瓦电镀层技术条件QC/T 29060—1992汽车发动机用蜡式调温器质量分等QC/T 29061—1992汽车发动机用蜡式调温器技术条件QC/T 29069—1992汽车汽油泵质量分等QC/T 29076—1992汽车发动机气门挺杆质量分等QC/T 29086—1992汽车发动机轴瓦质量分等QC/T 29088—1992汽车发动机化油器出口凸缘尺寸QC/T 29102—1992汽车化油器质量分等(9) 火花塞标准QC/T 429—1999高能点火装置产品型号编制方法QC/T 430—1999火花塞产品型号编制方法QC/T 431—1999火花塞瓷绝缘体技术条件QC/T 432—1999火花塞瓷绝缘体试验方法外观与尺寸试验方法 QC/T 433—1999火花塞瓷绝缘体试验方法耐压试验方法QC/T 434—1999火花塞瓷绝缘体试验方法体积密度试验方法QC/T 435—1999火花塞瓷绝缘体试验方法高温绝缘电阻试验方法QC/T 436—1999火花塞瓷绝缘体试验方法耐冷热急变性能试验方法QC/T 437—1999火花塞瓷绝缘体试验方法冲击强度试验方法(10) 活塞、活塞环标准QC/T 39—1992汽车摩托车发动机活塞环检测方法QC/T 275—1999汽车发动机镶耐磨圈活塞金相标准QC/T 279—1999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钢带组合油环技术条件QC/T 283—1999汽车发动机镶耐磨圈活塞技术条件QC/T 284—1999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球墨铸铁活塞环金相标准 QC/T 552—1999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铸造铝活塞技术条件QC/T 553—1999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铸造铝活塞金相标准QC/T 554—1999汽车、摩托车发动机活塞环技术条件QC/T 555—2000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单体铸造活塞环金相标准 QC/T 29075—1992汽车发动机活塞质量分等QC/T 29085—1992汽车发动机活塞环质量分等(11) 滤清器标准QC/T 31—1992汽车用全流式机油滤清器滤芯尺寸QC/T 32—1992汽车用空气滤清器性能试验方法QC/T 48—1992汽车汽油滤清器JB 2994—1981QC/T 287—1999汽车燃油滤清器纸质滤芯尺寸规格(12) 底盘标准QC/T 25—1992汽车干摩擦式离合器总成技术条件QC/T 27—1992汽车干摩擦式离合器台架试验方法QC/T 291—1999汽车机械式分动器性能要求QC/T 292—1999汽车机械式分动器台架试验方法QC/T 293—1999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QC/T 294—1999汽车半轴技术条件QC/T 298—1999微型货车整车悬架静负荷特性测定方法QC/T 299—2000汽车动力转向油泵技术条件QC/T 301—1999汽车动力转向动力缸技术条件QC/T 302—1999汽车动力转向动力缸台架试验方法QC/T 303—1999汽车动力转向油罐技术条件QC/T 304—1999汽车转向拉杆接头总成台架试验方法QC/T 305—1999汽车动力转向控制阀总成技术条件ZQC/T 306—1999汽车动力转向控制阀总成台架试验方法QC/T 409—1999汽车用轴套技术条件QC/T 463—1999汽车用液力变矩器技术条件QC/T 465—1999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分类的术语及定义QC/T 470—1999汽车自动变速器操纵装置的要求QC/T 483—1999汽车前轴疲劳寿命限值QC/T 491—1999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QC/T 494—1999汽车前轴刚度试验方法JBQC/T 513—1999汽车前轴台架疲劳寿命试验方法QC/T 522—1999汽车转向拉杆总成技术条件QC/T 523—1999汽车传动轴总成台架试验方法QC/T 529—2000汽车动力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QC/T 530—2000汽车动力转向器总成技术条件QC/T 533—1999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方法QC/T 534—1999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评价指标QC/T 545—1999汽车筒式减振器台架试验方法QC/T 546—1999汽车筒式减振器清洁度限值及测定方法QC/T 557—1999汽车用液力变扭器台架试验方法QC/T 563—1999汽车转向盘试验方法QC/T 568—1999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台架试验方法QC/T 580—1999汽车变速器安装尺寸JQC/T 647—2000汽车转向万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QC/T 648—2000汽车转向拉杆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QC/T 649—2000汽车转向传动轴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QC/T 650—2000汽车转向拉杆球头销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QC/T 29033—1991汽车液力变速器台架性能试验方法QC/T 29048—1992汽车悬架用筒式减振器质量分等QC/T 29049—1992汽车动力转向油泵质量分等QC/T 29051—1992汽车万向节十字轴总成质量分等QC/T 29052—1992汽车离合器总成质量分等QC/T 29063—1992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条件QC/T 29070—1992汽车半轴质量分等QC/T 29082—1992汽车传动轴总成技术条件QC/T 29083—1992汽车传动轴总成质量分等QC/T 29096—1992汽车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QC/T 29097—1992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条件QC/T 29098—1992汽车转向器总成质量分等QC/T 29101—1992汽车用拉索总成QC/T 29103—1992汽车钢板弹簧质量分等QC/T 29108—1993汽车驱动桥差速器行星及半轴齿轮质量分等 QC/T 29109—1993汽车用驱动桥主、从动圆锥齿轮质量分等QC/T 29110—1993汽车变速器分动器总成及其齿轮产品质量分等 QCn 29035—1991汽车钢板弹簧技术条件(13) 制动标准QC/T 35—1992汽车与挂车气压控制装置台架试验方法QC/T 36—1992汽车与挂车气压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QC/T 37—1992汽车与挂车气压调节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QC/T 38—1992汽车与挂车气压调节保护装置台架试验方法QC/T 77—1993汽车液压制动轮缸技术条件QC/T 79—1993汽车制动系螺旋管QC/T 200—1995汽车气制动装置用储气筒技术条件QC/T 201—1995汽车气制动用热塑管接头尺寸QC/T 237—1997汽车驻车制动器性能台架试验方法QC/T 239—1997货车、客车制动器性能要求QC/T 307—1999真空助力器技术条件QC/T 309—1999制动鼓工作直径及制动蹄片宽度尺寸系列QC/T 311—1999汽车液压制动主缸技术条件QC/T 479—1999货车、客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QC/T 556—1999汽车制动器温度测量和热电偶安装QC/T 564—1999轿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QC/T 582—1999轿车制动器性能要求QC/T 592—1999轿车制动钳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QC/T 593—1999液压感载比例阀技术条件QC/T 29079—1992使用非石油基制动液的汽车液压制动软管总成质量分等QC/T 29080—1992汽车气制动软管总成质量分等(14) 电器标准QC/T 16—1992点火线圈通用技术条件QC/T 19—1992汽车用分电器技术条件QC/T 20—1992汽车用气压式制动灯开关技术条件QC/T 26—1992汽车用分电器安装尺寸QC/T 28—1992汽车用起动机安装尺寸QC/T 29—1992汽车用电喇叭安装尺寸QC/T 30—1992汽车用电喇叭技术条件JQC/T 73—1993汽车电气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QC/T 74—1993汽车用交流发电机调节器安装尺寸QC/T 78—1993汽车用插接式继电器和闪光器安装尺寸QC/T 197—1995汽车常用开关的安装尺寸QC/T 198—1995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QC/T 218—1996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技术条件QC/T 219—1996汽车用脚踏式变光开关QC/T 220—1996汽车用易熔线QC/T 277—1999起动机特性试验方法QC/T 413—1999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4—1999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QC/T 415—1999汽车用点烟器技术条件QC/T 416—1999点火系统的测试方法QC/T 417—1999汽车用片式插接件QC/T 418—1999汽车用片式插接器技术条件QC/T 419—1999喇叭继电器技术条件QC/T 420—1999汽车用熔断器QC/T 421—1999汽车交流发电机轴伸尺寸QC/T 422—2000机动车用硅整流二极管QC/T 423—1999汽车电器接线柱标记QC/T 424—1999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电气特性试验方法QC/T 425—1999汽车用直流发电机安装尺寸QC/T 426—1999汽车用直流发电机调节器安装尺寸QC/T 427—1999汽车用电源总开关技术条件QC/T 438—1999汽车点火系高压塑料件技术条件QC/T 467—1999起动机电路的电压降QC/T 501—1999汽车信号闪光器技术条件QC/T 504—1999汽车用点火开关技术条件QC/T 505—1999汽车用车灯开关技术条件QC/T 506—1999汽车用仪表灯开关技术条件QC/T 507—1999汽车断电器用电容器技术条件QC/T 519—1999汽车分电器用断电器技术条件QC/T 548—1999汽车用洗涤电动机技术条件QC/T 549—1999汽车倒车报警器QC/T 550—1999汽车用蜂鸣器QC/T 632—2000汽车用翅板式开关技术条件QC/T 29030—1991点火线圈安装连接尺寸QC/T 29050—1992汽车用电喇叭质量分等QC/T 29064—1992汽车用起动机技术条件QC/T 29065—1992汽车用起动机质量分等QC/T 29072—1992点火线圈质量分等QC/T 29081—1992汽车用分电器质量分等QC/T 29090—1992汽车用刮水电动机技术条件QC/T 29091—1992汽车用刮水电动机质量分等QC/T 29092—1992汽车用暖风电动机技术条件QC/T 29093—1992汽车用暖风电动机质量分等QC/T 29094—1992汽车用交流发电机技术条件QC/T 29095—1992汽车用交流发电机质量分等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QCn 29009—1991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QCn 29010—1991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n 29011—1991汽车用点火线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n 29012—1991汽车用圆柱式电线插接件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n 29013—1991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JB (15) 灯光标准QC/T 260—1998汽车高位制动灯QC/T 578—1999汽车及挂车牌照灯配光性能QC/T 29062—1992汽车前照灯质量分等(16) 车身及其附件标准QC/T 43—1992汽车风窗玻璃气动刮水器技术条件QC/T 44—1997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技术条件QC/T 45—1992汽车风窗玻璃气动刮水器型式与尺寸QC/T 46—1992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型式与尺寸QC/T 47—1992汽车座椅术语QC/T 55—1993汽车座椅动态舒适性试验方法QC/T 207—1996汽车用普通气弹簧QC 244—1997汽车安全带动态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QC/T 246—1997汽车风窗玻璃电动洗涤器技术条件QC/T 323—1999汽车门锁QC/T 490—2000汽车车身制图QC/T 531—1999汽车用后视镜性能试验方法QC/T 532—1999汽车用后视镜技术条件QC/T 567—1999轿车行李箱测量参考体积的方法QC/T 585—1999轿车机械式千斤顶技术条件QC/T 586—1999汽车门铰链QC/T 626—1999汽车玻璃升降器QC/T 627—1999汽车电动门锁装置QC/T 628—1999汽车用带点火开关的转向锁QC/T 629—1999汽车遮阳板QC/T 634—2000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QC/T 636—2000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QC/T 656—2000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QC/T 657—2000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QC/T 658—2000汽车空调整车降温性能试验方法QC/T 659—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标识QC/T 660—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压缩机试验方法QC/T 661—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液气分离器QC/T 662—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贮液干燥器QC/T 663—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热力膨胀阀QC/T 664—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QC/T 665—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充注接口QC/T 666—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密封件QC/T 669—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管接头和管件QC/T 29058—1992载货汽车车箱技术条件QC/T 29059—1992载货汽车车厢质量分等QC/T 29066—1992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质量分等QC/T 29067—1992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质量分等QC/T 29068—1992汽车门锁质量分等QC/T 29071—1992汽车用玻璃升降器质量分等QC/T 29077—1992汽车用空气压缩机质量分等QC/T 29078—1992汽车用空气压缩机技术条件QCn 29015—1991自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17) 车轮标准QC/T 199—1995汽车车轮平衡块QC/T 211—199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轻合金车轮试验方法QC/T 212—199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铝合金整体车轮通用技术条件QC/T 221—1997汽车轻合金车轮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QC/T 240—1997车轮轮辐在轮毂上安装尺寸的检验方法QC/T 241—1997汽车无内胎车轮密封性试验方法QC/T 242—1997汽车车轮不平衡量要求及测试方法QC/T 243—1997车轮安装面平面度要求及测试方法QC/T 258—1998轿车钢制车轮螺母座刚度要求及测试方法QC/T 259—1998车轮轮辋/轮幅焊接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QC/T 296—1999用球带尺检验汽车轮辋标定直径的检验方法QC/T 297—1999汽车轮辋检验用球带尺QC/T 581—1999汽车轮辋轮廓检验样板QC/T 29084—1992汽车车轮质量分等(18) 基础通用标准QC/T 1—1992汽车产品图样的基本要求QC/T 2—1992汽车产品图样格式QC/T 3—1992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QC/T 4—1992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与更改办法QC/T 5—1992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QC/T 6—1992汽车产品明细表编制规则QC/T 7—1992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编号规则QC/T 17—1992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般规则QC/T 18—1992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术语QC/T 196—1994汽车工业科学技术档案分类表QC/T 238—1997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QC/T 262—1999汽车渗碳齿轮金相检验QC/T 263—199960牙型角英寸制外锥螺纹零件的结构尺寸QC/T 265—1999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规则QC/T 266—1999汽车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一般要求QC/T 267—1999汽车切削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QC/T 268—1999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 269—1999汽车铸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QC/T 270—1999汽车钢模锻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QC/T 272—1999汽车用铝合金铸件技术条件QC/T 273—1999汽车用锌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QC/T 276—1999汽车零件热处理硬度规范QC/T 326—1999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QC/T 327—1999汽车用球头接头QC/T 328—1999汽车用螺杆式球销QC/T 329—1999汽车用球销球座QC/T 330—1999汽车用簧片螺母QC/T 333—1999内外锯齿锁紧垫圈QC/T 336—1999螺纹叉QC/T 337—1999焊接叉QC/T 338—1999铅封QC/T 340—1999六角法兰承面带齿螺栓QC/T 343—1999螺母保护帽QC/T 344—1999孔用压扁钢丝挡圈QC/T 345—1999轴用压扁钢丝挡圈QC/T 346—1999塑料堵塞QC/T 349—1999塑料紧箍带QC/T 350—1999塑料开尾销钉QC/T 354—1999汽车车轮螺母法兰球面螺母QC/T 355—1999汽车车轮螺母锥面螺母QC/T 356—1999汽车车轮螺母球面螺母QC/T 357—1999汽车车轮螺母内螺母QC/T 362—1999六角较薄螺母QC/T 363—1999盆型圆锥垫圈QC/T 364—1999滚花圆柱销QC/T 368—1999弹性夹片QC/T 369—1999多管夹片QC/T 370—1999单管夹片QC/T 371—1999对称双管夹片QC/T 372—1999焊接式单头夹片QC/T 373—1999一端固定式双管夹片QC/T 374—1999中间固定式双管夹片QC/T 375—1999一端固定式单管夹片QC/T 376—1999六角头螺塞QC/T 377—1999开槽柱形螺塞QC/T 378—1999内六角锥形螺塞QC/T 379—1999方头锥形螺塞QC/T 381—1999六角头锥形螺塞QC/T 382—1999开槽锥形螺塞QC/T 383—1999六角头锥形磁性螺塞QC/T 384—1999方槽锥形磁性螺塞QC/T 385—1999六角头磁性螺塞QC/T 386—1999磁芯QC/T 387—1999塞片QC/T 388—1999碗形塞片QC/T 399—1999卡套式锥螺纹直通接头体QC/T 400—1999卡套式锥螺纹直角三通接头体QC/T 401—1999卡套式锥螺纹直角接头体QC/T 402—1999卡套式锥螺纹三通接头体QC/T 403—1999扩口式锥螺纹直通管接头体QC/T 404—1999扩口式锥螺纹直通管接头体QC/T 405—1999扩口式锥螺纹三通管接头体。

汽车用密封件试验方法

汽车用密封件试验方法

汽车用密封件试验方法汽车密封件可重要啦,就像给汽车穿上了一层防护服呢。

那怎么知道这些密封件是不是靠谱呢?这就得来看看试验方法啦。

一、外观检查。

咱先得看看密封件的外观。

就像挑水果一样,得看看它表面有没有瑕疵。

有没有裂缝啊,有没有不平整的地方呀。

要是密封件表面都坑坑洼洼的,那肯定是不行的,就像人穿的衣服破了个洞,肯定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啦。

用肉眼仔细瞅瞅,要是有一些小疙瘩或者小划痕太多,可能就会影响它的密封效果哦。

二、尺寸测量。

尺寸也很关键呢。

密封件得大小合适才能严丝合缝地在汽车上工作。

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像卡尺之类的,量一量它的长度、宽度、厚度啥的。

要是尺寸不对,要么太大塞不进去,要么太小就会有缝隙,那密封就无从谈起啦。

这就好比给汽车配钥匙,钥匙的尺寸不对,怎么能开锁呢?三、耐温性试验。

汽车在不同的环境里跑,温度变化可大了。

密封件得能经受住高温和低温的考验。

把密封件放在高温环境里,看看它会不会变形、变软。

再把它放到低温环境下,看会不会变脆、开裂。

就像人在不同的天气里得能适应一样,密封件也要能在冷热交替中坚守岗位。

如果高温下它都融化了,或者低温下像饼干一样一掰就断,那肯定不能用在汽车上啦。

四、耐油性试验。

汽车里有各种油液,密封件得和这些油液好好相处。

把密封件泡在油里一段时间,然后拿出来看看它有没有膨胀、有没有被腐蚀。

要是密封件一碰到油就像气球一样鼓起来,或者变得破破烂烂的,那可就糟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对某种食物过敏,一吃就出问题,密封件要是对油液过敏,汽车的密封性就会大打折扣。

五、密封性试验。

这可是最重要的试验啦。

把密封件安装在模拟的汽车部件上,然后给这个部件加压或者抽真空。

看看有没有气体或者液体泄漏。

如果有泄漏,就像一个漏水的桶一样,那密封件就是不合格的。

就像我们希望家里的门窗关得紧紧的,汽车的密封件也得把汽车内部保护得严严实实的。

汽车用密封件的试验方法就是要从各个方面来考察这些小小的密封件,只有通过了这些试验的密封件,才能在汽车上好好工作,保障我们的汽车安全又舒适地行驶呢。

营运车辆密封性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营运车辆密封性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营运车辆密封性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1.1 客车防雨密封性
按12.9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达到QC/T476的有关要求。

1.2 连接件密封性
汽车上各连接件无漏油、渗水和漏气现象。

1.3 制动系统密封性
1.3.1 采用气压制动的汽车,当气压升至600kPa且不使用制动的情况下,停止空气压缩机3min后,其气压降低值应不大于10kPa。

在气压600kPa的情况下,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待气压稳定后观察3min,单车气压降低值应不大于20kPa;汽车列车气压降低值不得超过30kPa。

1.3.2 采用液压制动的汽车在保持踏板力为700N达到1min 时,踏板不得有缓慢向地板移动的现象。

《汽车紧固点防水密封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编制说明)

《汽车紧固点防水密封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编制说明)

《汽车紧固点防水密封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汽车紧固点防水密封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文件号中汽学函【2019】XX号,任务号为2019-X(由学会填写)。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防腐蚀老化分会提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观致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天际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冠标(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耐落螺丝(昆山)有限公司、上海纳特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上海球明标准件有限公司、盈锋紧固系统(无锡)有限公司、上海依工塑料五金有限公司、江苏华盛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特迈驰紧固件系统(苏州)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目前,国内外对于汽车紧固点密封及防水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尚没有成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广泛应用的企业标准。

随着汽车紧固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紧固点密封防水性能的要求一直以来长期存在且越来越受到关注。

典型的应用点有汽车前舱紧固点、地板凸焊类紧固点、汽车扰流板和车身紧固点、大灯和车身紧固点、动力电池总成紧固点等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的部位。

而今,大多数国内外主机厂并没有专门针对紧固件连接点的密封防水性能零件级别和子系统级别测试要求和规范,也没有相关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防水密封性能的探测和验证仅通过整车雨淋试验或者整车耐久路试进行检验,缺乏零部件和子系统级别的验证,对于新车型紧固点的密封性能设计开发存在一定的风险。

急需出台一部成熟可靠且广泛接受的紧固连接点密封防水性能试验和评价方法的标准,以降低设计开发的过程风险,提高紧固件设计选用的稳健性,减少后期工程更改的成本,填补目前此领域的标准空白。

当下已有个别主机厂正在研究开发相关标准,但是由于各主机厂标准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各有不同,造成紧固件供应商和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没有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性能对比参照标准,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和差异化评价的现象。

驾驶室总成防雨密封性检测

驾驶室总成防雨密封性检测

产 琐 饧
驾驶室总成 防雨密封性检测
摘 要 :通过 介绍解放载 货车驾驶室淋雨 试验过程 ,阐述 了淋雨试验 在解放载 货车驾驶室初期 产
品设计 中所发挥 的重 要作 用 ,以及在 批量生产后 对于提升产 品密封质量 、检验 工艺过程保证 能力 方 面所起 的作用 。同时根据多年 的驾 驶室淋雨试验 ,提 出了驾 驶室淋雨试验 的新观点和新 方法。 关键词 :载货车 驾驶室 总成 密封性 中图分类 号 :U 6 .1 7 4 38 . 0 检测
是拼接 的。驾驶室分为前围、后 围、左/ 右侧围、项
盖 、地 板 及 车 门 分 总成 ,在 两 件 搭 接 处产 品设 计 有
保 障等方面相对乘 用车来说 ,投入 的精 力、物 力都 较 小 ,基本上采用抽样检 测方式来控制批量 的驾驶
室 漏 雨 。 但 随着 商 用 车 发 展 ,一 些 涉及 到 的驾 乘 舒
驾 驶 室 白车 身 由结 构 件 、功 能 件 及 表 面 件 焊 接 组成 。对于 密 封性最 有 利 的是整 个车 身外 表面 为整 体 冲压 件 ,但考 虑到 工艺 和成 本 ,车 身外表 面 基本上 都
主要依靠价格低 、运营成本低 、故障率低来获得用
户 的认 可 ,即使 驾 驶 室有 轻 微 的 漏雨 ,用 户 也 能 接 受 。 因 此 为 了 降低 成 本 ,商 用 车 在 产 品 设 计 、 工 艺
测 ,发现其顶盖天窗装配点存在细微渗水 ,通过在天
窗装配 前涂 胶 ,解决 了漏雨 问题 ,从 而避 免发 生批 量
问题 。
( 新 产品 试制 2)
此项 目还 处于试 验 阶段 ,见 图2 、图3 。
装配在驾驶室后围的发动机进气道 ,市场反馈其

汽车淋雨密封检测设备设计

汽车淋雨密封检测设备设计
但在实际道路驾驶过程中,车辆会存在上坡、下坡和侧倾等 多种形态,且会面对雾化雨、暴雨等不同状态的雨种。这意味着 淋雨密封检测条件与生活实际应用场景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车 辆在厂中检测通过,但交付至消费者后,在雨天时驾驶出现漏水 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动态式淋雨设备,在不同车身姿态、
不同的雨种下进行检测,切实模拟车辆实际驾驶场景,充分验证 淋雨密封能力,从而提高整车检测能力,提升品质水平。
0 引言
淋雨密封检查作为一个重点项目,目的是检查车辆在淋雨后 是否存在漏水的情况。汽车行业标准 QC/T 476-2007《客车防雨 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下称《规范》),规范了客车淋雨检测 的试验方法和条件,包括客车需接受喷淋的部位和对应的平均淋 雨强度、试验时间、渗漏记录及扣分方法 [1]。目前国家对于乘用 车没有出台针对性的淋雨检测规范,一般汽车制造厂依据自身品 质目标而定。
学术 | 制造研究
ACADEMIC
汽车淋雨密封检测设备设计
陈睿鹏、冯东明、郭东成、刘炳达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广州 511434)
摘要 :针对汽车制造厂中,静态式淋雨密封检测设备(下称静态式淋雨设备)对汽车漏水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式汽车淋雨密封检测设备(下 称动态式淋雨设备)。在静态式淋雨设备的基础上,汽车四轮下方增加独立升降机构,通过不同的举升动作,驱动车辆在不同的姿态下进行淋雨检测,同时通过设计复 合式的喷淋系统, 能喷出雾化雨、暴雨等多个雨种, 大大提升检测能力。本文详细介绍动态式淋雨设备的结构及程序逻辑, 为汽车制造厂解决漏水检测能力不足提供 参考借鉴。 关键词 :淋雨密封 ;检测设备 ;静态式 ;动态式 中图分类号 :U463 文献标识码 :A
1 汽车淋雨漏水问题简析

《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QC/T 271《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QC/T 271-1999《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自1999年7月5日发布至现在已使用20年,在这30年间,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对汽车防雨密封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此期间,QC/T 271-1999逐步暴露出标准在适用性、可操作性和检测内容等方面的一些不足,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车分委会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于2018年7月提交了对该标准进行修订的立项申请。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于2019年8月30日下达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包括修订推荐性行业标准《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计划号为2019-0776T-QC。

2.背景和意义据统计数据显示,1991年至2019年,国民生产总值从2.2万亿增长到101.2万亿,增长46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70元增长到42359元,增长27倍;全国汽车产量从70.9万辆增长到2572.1万辆,增长326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产品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产量也在大幅提升,汽车产品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随着近两年车市寒冬的到来,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汽车企业必须提高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因此不管是对用户还是对汽车企业来说,汽车的防雨密封性都是至关重要的评价指标。

这就要求作为防雨密封性能检验的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汽车企业对防雨密封性有验证需要,才能尽量满足用户对汽车防雨密封性的要求。

经过调研反馈QC/T 271-1999《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在标准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适用性。

按流量评估淋雨强度,不适用于所有设备。

对于不同的设备,在相同流量的情况下,由于喷淋面积的不同,会存在实际淋雨强度不同的问题。

汽车紧固点防水密封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编制说明

汽车紧固点防水密封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编制说明

《汽车紧固点防水密封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汽车紧固点防水密封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文件号中汽学函【2019】XX号,任务号为2019-X(由学会填写)。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防腐蚀老化分会提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华人运通(江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苏)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观致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天际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冠标(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耐落螺丝(昆山)有限公司、上海纳特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上海球明标准件有限公司、盈锋紧固系统(无锡)有限公司、上海依工塑料五金有限公司、江苏华盛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特迈驰紧固件系统(苏州)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目前,国内外对于汽车紧固点密封及防水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尚没有成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广泛应用的企业标准。

随着汽车紧固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紧固点密封防水性能的要求一直以来长期存在且越来越受到关注。

典型的应用点有汽车前舱紧固点、地板凸焊类紧固点、汽车扰流板和车身紧固点、大灯和车身紧固点、动力电池总成紧固点等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的部位。

而今,大多数国内外主机厂并没有专门针对紧固件连接点的密封防水性能零件级别和子系统级别测试要求和规范,也没有相关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防水密封性能的探测和验证仅通过整车雨淋试验或者整车耐久路试进行检验,缺乏零部件和子系统级别的验证,对于新车型紧固点的密封性能设计开发存在一定的风险。

急需出台一部成熟可靠且广泛接受的紧固连接点密封防水性能试验和评价方法的标准,以降低设计开发的过程风险,提高紧固件设计选用的稳健性,减少后期工程更改的成本,填补目前此领域的标准空白。

当下已有个别主机厂正在研究开发相关标准,但是由于各主机厂标准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各有不同,造成紧固件供应商和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没有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性能对比参照标准,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和差异化评价的现象。

车身密封性设计规范

车身密封性设计规范

XXXXX车身密封性设计标准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21-01-15 实施2021-01-15 发布XXXXX发布前百本标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以及提升车身防腐蚀性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货车车身密封性的设计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货车密封性设计.2、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C/T 646.1汽车粉尘密封性试验粉尘洞法QC/T 476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3、概述车身的密封性能是衡量汽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性、NVH、防腐性能、空调的效率以及燃油经济性.此外,车身的密封性还能作为一个检测手段,用来衡量和限制车身的制造质量.良好的车身密封性能不仅需要合理的车身结构和密封设计,而且还需要良好的工艺保证及生产过程水平限制.焊装车间对焊接零件间隙的控制、密封胶工艺的正确使用,以及涂装车间PVC胶的涂抹工艺和总装车间的装配工艺都会对整车的密封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整车的密封性能还是衡量一辆汽车的制造工艺水平、限制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并用来帮助发现生产过程中难以发现的一些隐形问题,以提升质量限制,这对于整车汽车厂具有重大的意义.4、术语4.1静态密封车身结构的各连接局部,设计要求对其间隙进行密封,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这种密封关系是固定不动的,一般采用涂敷密封胶的方法来实现.4.2动态密封对车身上的门、窗、孔盖等活动部位之间的配合间隙进行密封.靠密封条的压缩变形来实现,不仅能预防风、雨和尘埃的侵入,同时还能缓和车门关闭时测冲击和车辆行驶中的振动.4.3要设计内容5.1预防〔雨〕水、尘土、污染气体侵入室内的密封性设计.5.2预防振动、噪声、热量侵入室内的密封性设计.5.3预防腐蚀介质侵蚀车身板件的密封性设计.6、设计标准6.1车身密封类元件6.1.1堵盖由于车身有系列的工艺孔、装配过孔,需要在油漆封堵的孔主要是电泳排液工艺孔和焊装工艺孔一般这些孔封堵后不再使用.6.1.1.1封闭这些孔的功能要求是密封隔音性能好,并且封闭部位有较高的强度要求. 6.1.1.2由于油漆的特殊工艺要求,堵塞的材料要能够耐高温,一般要求是160℃/h,设计中,涂装车间尽量不要使用橡胶类堵塞,橡胶类产品耐高温和耐溶剂性能不行,且容易对车身造成污染,导致油漆缺陷.6.1.1.3从本钱和通用性考虑,在设计电泳排液孔和焊装工艺孔时要尽量统一这些孔的直径.6.1.1.4堵塞的形式和材料需要根据耐高温、耐老化、耐油、耐溶剂等使用环境以及装饰要求来确定.对于一些密封要求较高的部位应使用热熔堵塞,如顶盖上的工艺孔,这些孔密封的不好会导致漏水.热熔堵塞的材料一般为乙酸乙烯脂,随车辆进入涂装烘房时发生热熔,与钣金粘连在一起,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6.1.2膨胀片膨胀片是一种预成形密封产品,经过电泳烘干炉后能够密封车体结构中的空腔,阻断声音在空腔内的传播,降低车内噪音.6.1.2.1膨胀片设计原理以塑料为支架,在支架的周边放置膨胀体,膨胀体在电泳烘干炉烘烤后完全膨胀,同周边的钢板粘接在一起形成隔断.6.1.2.2膨胀片设计原那么6.1.2.2.1卡脚固定牢靠,不会由于前处理和电泳槽的冲洗造成位置偏移或脱落.6.1.2.2.2保证各种槽液顺利通过,不在空腔内形成积流,一般要求膨胀体同钢板的间隙是2 mm〜3mm.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在支架上设计缺口,再在缺口周围设计膨胀体,以方便各种液体通过,并且烘烤后又能够封闭这些缺口.6.1.3密封条6.1.3.1侧车门和侧围门框之间的密封条断面设计应合理,压缩量应均匀一致,一般以 1/3〜1/2为宜,并绘出相应的密封条断面图.密封间隙一般取在10mm〜12mm,保证合理的压缩反弹力.6.1.3.2行李箱盖〔或后背门〕和行李箱盖框〔或后背门框〕之间的密封条断面设计应合理,压缩量应均匀一致,一般以1/3〜1/2为宜,并绘出相应的密封条断面图.6.1.3.3机舱盖和相应的发动机舱密封配合板金之间的密封条断面设计应合理,压缩量应均匀一致,一般以1/3〜1/2为宜,并绘出相应的密封条断面图.6.1.3.4密封条应和相关的汽车密封件厂家交流沟通,根据车身结构的具体情况,请供给厂家提供合理的相应密封条断面图,最后应予以校核确认.6.1.4密封胶6.1.4.1对胶粘剂和密封胶性能要求6.1.4.1.1充分满足汽车材料要求,在使用寿命里始终保持所承当的工作.6.1.4.1.2具有良好的耐寒性,耐热性,以满足汽车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行驶所经受的考验和使用部位上的要求.6.1.4.1.3具有优异的耐湿、耐盐雾腐蚀的水平.在潮湿、多盐的气候和高速公路行驶时不丧失机能.6.1.4.1.4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包括各种润滑油、汽油、柴油等,不被油所溶解,导致粘结失效,出现漏水、漏气现象.6.1.4.2对胶粘剂和密封胶在使用过程中的工艺要求6.1.4.2.1具有良好的施工工艺,涂布简单易行.6.1.4.2.2用生产装配线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初始强度和瞬时粘结水平.6.1.4.2.3假设需加热固化,其固化温度应在汽车涂装烘干设备的加热温度及时间范围内, 且此温度内不能分解,烘干前不流淌.6.1.4.2.4通过油漆前处理工序的粘结剂、密封胶,要经受住清洗、磷化液的冲击,不溃散、不污染电泳液,尤其不含有机硅树脂成分,以免影响涂装质量.6.1.4.3减振胶厚度不大于5mm,密封胶厚度不大于3mm.6.1.4.4大于2.8mm的焊缝使用焊缝密封胶无法保证密封质量,应通过使用胶带等其他方法来实现密封.6.2密封设计密封设计应满足QC/T 646.1?汽车粉尘密封性试验粉尘洞法?及QC/T 476?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实验要求.6.2.1焊接结合面间的密封焊接结合面间的密封通常分为缝内密封和缝外密封两种型式,如图1:点焊缝隙内的密封属缝内密封,点焊部位的边缘密封属缝外密封.6.2.1.1在漏雨、漏气、漏灰严重的部位应采用缝内、缝外双重密封.如图1〔d〕:6.2.1.2缝内密封通常选用湿性密封胶, 应具有不流淌、耐腐蚀、耐水性和耐候性,点焊密封胶还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6.2.1.3缝外密封胶一般为室温固化型. 它除应具有缝内密封胶的特点外,还应具有与金属粘结性强、涂漆性能好,高温不流淌, 低温不龟裂等特点.6.2.2焊缝密封处理方式6.2.3焊缝密封处理方式6.2.2.1焊缝搭接形式及涂胶要求焊缝的处理方式应依据焊缝的搭接形式, 在进行涂胶密封处理时保证形成闭合的密封面,将搭接面完全封闭起来,对于角形和丁字型搭接涂胶直径应到达8mm,对于对接型及搭接型最低涂胶宽度要求2.5mm,涂胶高度需结合焊缝间隙确定,在车身结构中,常见的接头形式及涂胶要求如图2所示:(b)丁字型£ d)搭接型图26.2.2.2焊缝大小及涂胶要求原那么上各大总成或钣金搭接处焊缝越小越好,一般焊缝大小应限制在3mm以内.焊缝的大小与胶条的涂敷要求如图3所示,对于地板与前围、后围的连接部位,地板与侧围的连接部位,侧围与顶盖的连接部位,前后地板搭接部位,前围与前风窗的连接的连接部位等重点对象,应保证密封部位不漏水、不漏气及不漏尘,要求胶条宽度30 mm〜40mm,厚度不小于1.5mm.胶条宽度和厚度主要依据搭接面的宽度及钣金间隙而确定.图36.2.2.3开闭件外覆盖件包边部位密封处理由于包边部位是直接暴露在使用环境中,易接触到腐蚀性介质,这些部门均应做密封处理, 且应保证焊缝密封胶的外观质量,应涂敷成宽6mm〜8mm,厚1.5mm〜2.0mm的均匀条状形态, 如图4所示:图46.2.2.4潜在漏水部位密封处理侧围与侧围后部流水槽〔如图5所示〕的搭接部位,此处为整车潜在漏水部位的一个重点局部,前围、前机舱与轮罩连接处以及侧围、后围与尾灯搭接部位也是存在潜在漏水的部位,此类密封部位一般要求胶条宽度30mm〜40 mm,厚度不小于1.5mm.6.3防腐设计6.3.1通用涂层定义6.3.1.1镀锌层防腐原理以牺牲性材料保护钢板.6.3.1.2磷化层防腐原理在金属外表形成一层 1.8um〜2.5um的复合磷酸盐保护层,这层镀层是粘附在被碱腐蚀腐蚀出稍微刻痕的锌层外表,其耐大气腐蚀水平非常强,而且为电泳漆提供很好的底层.6.3.1.3电泳层防腐原理利用环氧树脂在金属外表形成一层8um〜25um厚度的封闭膜,将金属同大气和各种介质隔离.6.3.1.4中涂层防腐原理主要成分是氨基树脂,成膜后有一定的弹性,在电泳漆外表形成30um〜40um的涂层, 当石子击打到车身上可以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预防电泳漆膜被击穿.6.3.2石击区定义由于汽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石子经常撞击到车身,经常被石子撞击的部位定义为石击区.车身外外表石击区一般是在前翼子板前部和机罩和顶篷的前部,具体的区域大小根据路试结果来定义.6.3.2.1外外表石击区涂层定义:电泳层厚度三25um,中涂层厚度三40um〔非石击区三30〕.6.3.2.2车身底部石击区涂层定义〔湿膜厚度〕:一般侵蚀区三500um ,强侵蚀区三800um.6.3.3防腐结构设计6.3.3.1接缝处不应出现在外蒙皮上,应保证外观平整光滑了,依照汽车行进方向和飞溅方向,设计接缝开口,使之朝向水难以进入的方向;如图6 〔b〕、〔d〕为正确结构,不应采用〔a〕、〔c〕结构.防溅r- (b)防漉6.3.3.2端面锐角处,应在眼睛难以观察到的地方应向内侧折弯翻边,由于形成R角而大幅度提升漆的附着量,提升防腐蚀性.如图7:6.3.3.3应合理设置漏液孔,预防出现封闭空腔结构,以保证空腔内部电泳质量.。

新车型在开发过程中的汽车防雨密封性能验证探索

新车型在开发过程中的汽车防雨密封性能验证探索
这类问题原因可分类为:外饰件密封层设计不合理;车身内腔湿区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67 2018.06
ACADEMIC
学术
制造研究
未做好水流导向;与湿区相连接内饰件密封层设计不合理。对此问题的 改进措施有:设计时,充分考虑水流速度和压力,对密封位置面积做充 分评估,然后选择防水层的材料、密度和厚度,并做充分验证。
新车型在开发阶段采用BIKINI CAR(BIKINI CAR为清楚观察水进入 车身内部的渠道,淋雨试验中采用不安装影响车辆淋雨密封的内饰零部 件的方式组装淋雨试验车)和整车两种不同状态的车,并按平放、倾斜 两种姿态分别进行淋雨验证,验证时间按照不同的阶段、姿态也有不同 的要求。 1.1 产品及工艺验证阶段(PPV阶段)淋雨试验
数据上做好水流模拟走向,对内腔内的水流要考虑足量的疏导;充 分考虑水流速度和压力,对密封位置面积做充分评价,然后选择防水层 的材料、密度和厚度,并做充分验证。 2.2 车身工艺类问题分析与改进
这类问题原因可分类为:钣金冲压变形影响涂胶;车身焊接精度 差、钣金重合影响涂胶;点焊密封胶打胶不良。对此问题的改进措施 有:优化钣金冲压工艺,减少变形量和角度;提高车身焊接精度,对多 重钣金贴合处做重点控制;提升点焊密封胶打胶员工质量意识,严格做 好自检。 2.3 涂装工艺类问题分析与改进
准备2~4台BIKINI CAR进行实验,目的是对设计类的漏水问 题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全面排查零部件质量方面的漏水问题;全面 排查生产工艺方面的漏水问题。试验条件为:水压2.0±1.0 bar,降 雨量45±25 mm/min,时长2±1 h/次。首先进行4 min漏水确认,排查较 为水流式和快滴式漏水故障,同时要防止长时间淋雨试验积水太多,对 实验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原因并制定措施返工;然后进行15 min 漏水确认,排查滴式、蛮滴式的漏水故障,记录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 措施返工;最后进行1~3 h漏水确认,排查不明显或渗透式漏水故障, 记录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措施返工。 1.2 试生产阶段(P阶段)淋雨试验

汽车零部件IP防尘防水试验概述_张成才

汽车零部件IP防尘防水试验概述_张成才
74
共喷淋试验样品 30min。此要求与日本 JIS D 0203 标准中对汽车零 部件的防水要求 S1 大体等同。[12][14]
新版 GB 10485-2007 标准对汽车外部照明灯具防水试验的要求有 两种方式:
其中一种为试验箱内喷水弯管以 60º/s 的速度在样品两侧扫掠, 转台转速按 1-3RPM 进行 2 个循环试验共 10min。每个喷水孔水流量 为 0.6L/min 水压 400Kpa。这也是德国标准 DIN 40050-9 中 IPX4K 的 要求。[15]
一般来说大汽车公司的企业标准要严酷于国际标准,不过具体到
防尘防水试验上,基本上在本国汽车行业标准或者 ISO 标准的基础上
75
改进。 2.3.1 德国大众公司的相关要求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对汽车电器电子产品的通用试验要求中对防 尘试验的要求就是引用自德国 DIN 40050-9 标准中的基本要求。大众 公司对防水试验的要求就是引用自德国 DIN 40050-9 标准中 IPX9K 的 基本要求,不过对测试水温调整为 10℃喷水位置改为 40 度角,测试 样品预处理达到一定的高温值来测。 2.3.2 美国通用公司的相关要求
70
* 小于 20μm, 30%~20% * 小于 10μm, 19%~11% * 小于 5μm, 11%~5% * 小于 2μm, 5%~1.5%
图 3 IP5KX 和 IP6KX 试验箱(水平吹尘方式)
图 4 IPX9K 喷嘴和喷管尺寸图
图 5 IPX9K 样品放置图
2.1.2 防水要求
图 6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用防尘试验箱
图 2 IP5KX 和 IP 6KX 试验箱(垂直吹尘方式)
ISO 16750 系列标准提供了国际标准中关于汽车电器类零部件的 环境试验要求,其中 2003 版标准中对防尘试验的要求引用自德国标 准 DIN40050-9 中的相关部分,2006 版标准中对防尘试验的要求则等 同于 ISO 标准 ISO20653 中的相关要求。对于针对公路车辆中的电器 设备防尘试验要求主要为 IP5KX 和 IP6KX; [4][5][6][7]

厢车运输车车顶防雨密封性的改进措施

厢车运输车车顶防雨密封性的改进措施
Ab s t r a c t : Th i s a r t i c l e a i ms t o d i s c u s s h o w t O i mp r o v e F r o n t a l r o o f r a i n p r o o f t i g h t n e s s ; t h r o u g h s e v e r a l wa y s t o i mp r o v e t h e
CL C N O. : U 4 7 2 . 7 D o c u me n t Co d e : A A r t i c l e I D: 1 6 7 1 — 7 9 8 8 ( 2 0 l 4 ) l 1 - 8 5 - O 2
型 材 分 别 与 连 接 件 I搭 接 ,搭 接 处 涂 密 封 胶 。 因为 连 接 件 I
日 J再 I
的造型比较复杂,致使密封胶喷涂 比较 困难 ,可能 出现 的缝
隙或针孔都会造成漏雨 。
根据我国汽车行业标准 《 厢 式运 输 车 》( QC / T 4 5 3 . 2 0 0 2 ) 的 规 定 , 要 求 厢 式 运 输 车 应 具 有 良好 的 防 雨 密 封 性 能 ,在 进
I mp r o v e me n t s o n r a i n p r o o f t i g h t n e s s o f x i a n g j u t r u c k r o o f
Ra o Li a n g x i n g
( J i a n g l i n g Mo t o r r s C o . , J i a n g x i Na n c h a n g 3 3 0 0 5 2 )
t h e c a r t o p o f r a i n p r o o f t i g h t n e s s . By p r o d u c t a g a i n p r o v e d t h e e fe c t i v e n e s s o f t h e s e i mp r o v e me n t me a s u r e s . Ke y wo r d s :F r o n t a l : Ro o f : Ra i n p r o o f :I mp r o v e d

下载实验室认可证书附件-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下载实验室认可证书附件-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
QC/T 271-1999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
GB/T12478-1990客车防尘密封性试验方法
QC/T 475-1999客车防尘密封性限值
QC/T29021-1991微型货车防尘密封性试验方法
18
地区适应性
0324
GB/T 12535-2007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
DB 31/235-1999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
津/DHJB2-1999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排放
CARB 2001年及以后的新型汽车的加利福尼亚州蒸发排放以及试验程序
CARB 2001年及以后的新型汽车的加利福尼亚加油排放以及试验程序
CFR 40 PART 86轻型汽车排放控制
ECE R83关于根据发动机燃油要求就污染物排放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
1
汽车
8
排放污染物
0324
0512
96/69/EC欧洲汽车排放法规
70/220/EEC (98/69/EC)在控制机动车辆主动点燃式(positive-ignition)发动机气体污染物的措施方面协调统一各成员国法律的理事会指令
DB 31/234-1999轻型汽车双怠速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
14
除雾性能
0324
0512
1518
GB 11555-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CMVDR 632-2000关于车辆风窗玻璃表面除霜及除雾系统的设计规则
78/317/EEC在机动车辆玻璃表面的除霜和除雾系统方面协调统一各成员国法律的理事会指令
15
操纵稳定性
0324
GB/T6323.1-199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蛇行试验

汽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与数学模型建立

汽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与数学模型建立

关键词:汽车;防雨密封性能;经验数学模型;超声检测;最小二乘法
中图分类号:U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512(2008)08一0114一03
Rain proof performance test of automobiles and its mathematics model
Z^o“Lo卵g XiP Li
作者简介:周龙(1970一),男,教授,E—mail:profzh@126.com 基金项目:湖北省交通厅科技基金资助项目(20052402).
万方数据
第8期
周龙等:汽车防雨密封性能测试与数学模型建立
・115・
二乘法和Matlab软件,建立了可以描述汽车防雨 密封性能的经验数学模型. 1
为了根据接收信号评定汽车防雨密封性能, 需要研究超声波发生器与接收器距离d、汽车车 体缝隙面积S与接收电压峰值V的关系,建立 V一,(d),V一厂(S)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对比试 验,在同等情况下,将超声波检测试验结果与国家 标准(QC/T476)中的人工评定结果对比分析,建
A,Svenson O.Effects of
on
operator
同理,在缝隙面积S一定的情况下,可建立 接收电压峰值V与发生器与接收器之间距离d 的关系为
厂。口o+口1z+丑222+口3e1。+乜4 e2/z,
and noise
material ultrasonic
testing
[J].Insight,2001,43(11):725—729. [4]Jack
(V)
40KHz
I正弦电压信号 放大滤波电路 波形稳定峰值 较大电压信号
压信号
计算机
图1超声波检测试验数据的获取示意图

ks m 2095-2010 汽车用密封剂试验方法

ks m 2095-2010 汽车用密封剂试验方法

ks m 2095-2010 汽车用密封剂试验方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汽车制造及维修领域,密封剂的使用非常广泛,它们在汽车零部件之间扮演着关键的作用。

鉴于密封剂在汽车使用中的重要性,针对其性能和可靠性的试验方法也变得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来自韩国的试验方法——ks m 2095-2010 汽车用密封剂试验方法。

本文将首先对试验方法进行全面的介绍,包括其背景、目的和关键步骤。

随后,我们将重点探讨ks m 2095-2010 汽车用密封剂试验方法的要点,包括试验条件、设备要求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通过全面介绍和详细解读这一试验方法,我们旨在提供给汽车制造商、维修工程师和相关研究人员一个全面了解和应用该方法的指南。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ks m 2095-2010 汽车用密封剂试验方法的相关背景和目的。

同时,读者将能够掌握试验方法的关键步骤、试验条件和设备要求等重要信息。

此外,我们还将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展望进行讨论。

总之,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ks m 2095-2010 汽车用密封剂试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和选择适用于汽车制造和维修的密封剂,从而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接下来的文章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方法的试验步骤和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方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呈现ks m 2095-2010 汽车用密封剂试验方法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将介绍ks m 2095-2010 汽车用密封剂试验方法的相关内容。

其中,2.1节将详细介绍试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试验方法的操作流程。

2.2节将重点介绍ks m2095-2010 汽车用密封剂试验方法的要点,包括试验条件、试验样品的选择和准备、试验设备的使用说明等。

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包括对整个试验方法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T 271《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QC/T 271-1999《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自1999年7月5日发布至现在已使用20年,在这30年间,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对汽车防雨密封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此期间,QC/T 271-1999逐步暴露出标准在适用性、可操作性和检测内容等方面的一些不足,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车分委会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于2018年7月提交了对该标准进行修订的立项申请。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于2019年8月30日下达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包括修订推荐性行业标准《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计划号为2019-0776T-QC。

2.背景和意义据统计数据显示,1991年至2019年,国民生产总值从2.2万亿增长到101.2万亿,增长46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70元增长到42359元,增长27倍;全国汽车产量从70.9万辆增长到2572.1万辆,增长326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产品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产量也在大幅提升,汽车产品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随着近两年车市寒冬的到来,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汽车企业必须提高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因此不管是对用户还是对汽车企业来说,汽车的防雨密封性都是至关重要的评价指标。

这就要求作为防雨密封性能检验的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汽车企业对防雨密封性有验证需要,才能尽量满足用户对汽车防雨密封性的要求。

经过调研反馈QC/T 271-1999《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在标准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适用性。

按流量评估淋雨强度,不适用于所有设备。

对于不同的设备,在相同流量的情况下,由于喷淋面积的不同,会存在实际淋雨强度不同的问题。

2)可操作性。

试验方法内容比较简略,对试验的准备、试验过程没有进行描述,对于使用者来说,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对试验的结果有比较大的影响。

3)检测内容。

标准内只要求对左侧、右侧、顶部、底部进行喷淋,前后两侧没有要求存在。

结果评定时,只有站在乘员和货物的角度对车厢的密封性进行检测,缺少车辆功能的检测。

4)淋雨设备。

对试验设备的描述比较简单零散,不利于设备的制造和采购。

为了满足用户对汽车防雨密封性的要求,为了满足汽车企业对汽车防雨密封性验证的需求,为了统一行业内防雨密封性检测方法,有必要对现行的推荐性行业标准QC/T 271-1999《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进行修订。

3.主要工作过程3.1 2018年11月22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了整车试验方法标准研究工作组第十四次工作会议。

会议就标准适用范围、试验方法补充和是否改为国标立项等技术内容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讨、交流。

与会代表也提出了具体的意见:1)建议将该标准与客车防雨密封性标准整合修订。

2)建议将“防雨密封性”改为“防水密封性”。

3)补充水侵入、涉水和洗车等试验内容。

4)建议将该项目改为国标立项。

工作组秘书入表示,该标准目前处理立项阶段,后续需要考虑立项形式,标准适用范围,具体内容等问题。

3.2 2019年4月17日-18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了整车试验方法标准研究工作组第十五次工作会议。

根据第十四次会议的建议以及对行业现有车型的调研,制定了项目后续的修订计划:微型货车适用范围过窄,后续修订过程中计划将适用范围扩展到轻型汽车;另外在试验内容上,除完善淋雨试验外,新增加涉水、暴雨道路试验和高低压洗车试验等内容;鉴于目前用户对防雨密封性的高要求和各主机厂实际经验,取消打分评价,原则上不允许渗漏,主机厂可根据具体问题进行主观评价。

会议上就该修订计划,和与会专家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交流。

与会代表也提出了具体的意见:1)建议考虑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密封能力。

2)建议考虑新能源车的特疏要求。

3)建议完善轻型汽车的定义和说明,避免产生歧义。

工作组秘书处表示,目前标准项目处于预研阶段,还存在需要考虑和研究的问题,请起草组对有问题继续开展调研,并请工作组成员单位提供支持。

3.3 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其中包括修订推荐性行业标准《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计划号为2019-0776T-QC。

根据通知精神和相关领导意见:1)项目按行业标准进行立项修订。

2)标准适用范围保持不变,即:微型货车(含微型厢式货车),也适用于微型客车及其变型车。

3.4 2019年11月26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了整车试验方法标准研究工作组第十六次工作会议。

综合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起草了《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草案)》。

在会议上就《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初稿)》和与会专家进行了广泛的研讨、研究。

与会代表就试验装载条件展开了讨论,提出不同配载状态会导致不同的进水情况。

会议要求相关企业可对相关车型进行试验摸底,研究载荷对密封性的影响,召开起草组会议,进一步完善草案,加快标准修订进程。

3.5 2020年4月16日,以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了整车试验方法标准研究工作组第十七次工作会议。

在会议上就《微型货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讨论稿)》和与会专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研究。

与会代表建议规定试验中雨刷器工作状态,检查是否会因为雨刮引起雨水飞溅,雨水从空调进气口进入车厢。

3.6 2020年4月24日,以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了起草组讨论会。

会议的讨论结果有:1、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车厢进水基本“零容忍”,对“滴”的定义不必细化为“慢滴”,“滴”,“快滴。

2、对试验设备内窥镜的要求,由于内窥镜不是必须的设备,只是辅助检查,不必在标准中单独要求。

3.检查车厢内渗漏情况时,由于不再区分“慢滴”“滴”“快滴,删除对金属板引流的操作。

4、对于不同淋雨设备,由于设计参数不同,单只喷嘴的喷淋面积也不想同,为方便计算,增加了单只喷嘴的喷淋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描述。

标准起草工作组根据前期多次讨论结果对标准进行修订并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编制原则(1)符合性原则。

标准的内容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标准的编写和表述方法遵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

(2)科学性原则。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行业内相关领域的实际状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吸收和听取汽车主机厂、检测机构对于防雨密封性的意见和建议。

标准的技术指标充分调研了国内、国际标准法规的要求,标准的关键指标均有参考来源或经过试验验证及专家论证。

(3)适用性原则。

标准技术指标的制定过程考虑了与现有标准体系的协调一致,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充分的试验验证,技术条款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协调,具体试验方法便于操作实施。

(4)广泛性原则。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广泛考虑了行业内各汽车主机厂和检测机构的实际情况,标准的适用范围具有广泛性,可以兼顾不同车辆类型和不同的试验设备。

2.标准主要内容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分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试验方法、附录六个章节,具体内容介绍说明如下:2.1标准的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型货车防水密封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适用于车长小于或等于3500 mm且总质量小于或等于1800 kg的N类汽车,车长小于或等于3500 mm且内燃机气缸总排量小于或等于1000 mL(对纯电动汽车为驱动电机总峰值功率小于或等于 15kW)的M类汽车及其变型车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三轮货车及低速货车。

2.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2.3 术语和定义汽车防雨密封性汽车在淋雨的条件下,关闭所有门、窗和孔口盖,防止雨水进入车厢或影响汽车正常运转的能力。

渗水从缝隙中缓慢出现,并沿着车身内表面向周围漫延,不滴下。

滴水从车身缝隙中出现,离开或沿着车身内表面断续落下。

流水从车身缝隙中出现,离开或沿着车身内表面连续不断地向下流淌。

平均淋雨强度在单位时间内,在某一淋雨面内各喷嘴的总喷水体积量与各喷嘴所对应的总喷淋面积的比值,单位为mm/min。

2.4试验条件2.4.1 试验汽车试验前,应对车辆进行检查,只有认定试已符合厂方规定的防雨技术条件,方可进行试验。

2.4.2 试验设备2.4.2.1 淋雨面积要大于整车垂直投影面积。

车身前部、侧面、后部、顶部及底部的各受检部位均应处于受雨状态。

淋雨装置可参考附录 A的要求。

2.4.2.2 车身前部平均淋雨强度为(12±1)mm/min,车身侧面、后部、顶部和底部平均淋雨强度为(8±1)mm/min。

淋雨强度的调节方法见附录B。

应定期检查淋雨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2.5 试验方法2.5.1 车辆应经过预热行驶(需打开远光灯、雾灯),并达到正常的行驶温度。

2.5.2 将试验车辆停放在淋雨间指定的位置,拉紧手刹。

熄火,关闭车灯。

试验人员进入车厢,关闭所有门、窗及孔口盖。

2.5.3 启动淋雨装置,待淋雨状态稳定后开始试验,试验时间为15min。

2.5.4 打开雨刮器,将档位调节到最大档位。

2.5.5 试验开始后5min,试验人员开始观察并记录车厢各部位的渗漏情况。

若渗漏部位有护板遮挡,应使用内窥镜或者将该部位护板拆除。

2.5.6 待淋雨结束后,检查喇叭是否工作正常。

2.5.7 检查车门、天窗等是否有积水。

2.5.8 对厢式货车,试验人员应用擦净货厢门接缝处的积水,打开货厢门,观察并记录货厢内的渗漏情况。

2.5.9 正常行驶10km,然后检查是否出现新故障码。

2.5.10 检查各车灯是否有水、雾。

2.5.11 检查各电动门、窗是否工作正常。

2.5.12 用擦净摄像头,检查摄像头成像是否正常。

2.5.13 将检查情况记录到附录 C中。

2.6 附录2.6.1 附录A2.6.1.1淋雨装置要求淋雨装置应有前、后、左、右、顶部及底部6个喷淋面, 各喷淋面可移动以适应不同车辆外形尺寸的变化。

每个喷淋面的主管路分别设置流量计和流量调节阀。

水泵供水压力(150±10)kPa 。

2.6.1.2喷嘴布置及数量在各喷淋面支管路上均匀安装喷嘴,喷嘴间横向及纵向间距均为0.4m,喷嘴数量应保证对应车身外表面受检部位处于淋雨区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