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厂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示范文本
防止机械伤害的安全控制程序范文

防止机械伤害的安全控制程序范文机械伤害是在工厂、工地、机械设备使用等场所普遍存在的一种安全风险。
为了预防和控制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制定和实施安全控制程序十分必要。
下面是一份____字防止机械伤害的安全控制程序范文供参考:第一部分:引言1.1 背景介绍机械设备在生产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机械伤害的风险。
为确保员工和现场工作者的安全,本公司制定了一套机械伤害的安全控制程序。
1.2 目的本安全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工作场所中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并为员工和现场工作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减少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第二部分:范围和适用性2.1 范围本安全控制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使用机械设备的场所和项目。
2.2 适用性本安全控制程序适用于所有与机械设备相关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的安装、操作、维护和修理等。
第三部分:安全控制措施3.1 风险评估和管理在每个工作场所中,必须进行机械伤害的风险评估,以确定潜在的风险和危险源。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并制定管理机制来监督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2 机械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在采购和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考虑安全因素。
确保选购的机械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规范,并在安装时按照制造商的指导和工程师的建议进行安装。
3.3 培训和教育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以确保员工和现场工作者了解和理解机械设备的操作原则、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救援措施。
培训和教育内容应定期更新,并记录在培训记录中。
3.4 操作规程和程序制定和实施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启动和停止机械设备的步骤、操作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和维护要求等。
确保所有的操作人员都按照规程和程序进行工作。
3.5 维护和检修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
维修和检修工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人员进行,并记录在维修和检修记录中。
3.6 事故和故障处理及时报告和处理机械设备的事故和故障,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修复和恢复工作环境。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本(2篇)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本一、纠正措施1.快速响应:在发现问题或失误之后,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以最小化负面影响。
2.问题定位:对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准确定位并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只有正确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3.紧急处理:根据问题的紧急程度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紧急纠正措施。
例如,停止相关操作、暂停生产线或关闭设备,以避免问题扩大并造成更大损失。
4.纠正行动计划:制定详细的纠正行动计划,明确责任人、时间计划和具体的任务。
确保每个纠正措施都能够被追踪和监控,并在规定时间内得到执行。
5.跟踪和监控:建立跟踪和监控机制,以确保纠正措施的执行和效果。
定期检查和评估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二、预防措施1.风险评估: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确定可能的问题和失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2.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减少失误和差错的发生。
确保员工熟悉操作规程,并了解正确的工作方法。
3.标准操作规程:制定和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每个操作步骤都得到准确执行。
标准化操作可以降低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并提高工作的一致性和效率。
4.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设备和工作环境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问题。
避免设备故障和失效对工作流程的影响。
5.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定期评估和优化工作流程,减少风险和提高效率。
三、控制程序1.问题报告程序:建立问题报告渠道和程序,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和报告。
对于紧急问题,应当设立24小时报告热线或应急联系人,以便及时处理。
2.纠正措施执行程序:制定纠正措施执行程序,明确责任人和相关的工作流程。
确保纠正措施能够被追踪和监控,并在规定时间内得到执行。
3.培训计划和记录:制定培训计划,并记录员工培训的详细信息。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本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本1目的为消除不合格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和再发生,促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对产品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使本公司减少不合格和促进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3职责3.1质检部负责组织本公司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工作,并对全公司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验证;3.2各部门具体负责识别本部门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对不合格进行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程序4.1持续改进的策划和管理4.1.1公司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在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活动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持续改进。
4.1.2改进的活动:对涉及现有过程、产品改进、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以下内容:a)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b)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c)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
4.1.3管理者代表组织通过方针、目标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员工合理化建议的申报汇总等,积极寻求体系持续改进的方面(如技术改进、资源配置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组织相关人员对管理体系实施持续改进。
4.1.4最高管理者应创造良好的企业文件氛围,促使每个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公司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作出贡献。
4.2识别已发生的和潜在的不合格及其他不期望的情况:4.2.1不合格包括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各部门应注意不断识别,确定不合格的信息来源,并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各过程输出的各种信息来识别.纠正措施的信息来源有:不合格报告(包括产品的不合格、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测与测量的不合格和管理体系不合格).a)顾客/相关方的投诉.b)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等。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模板范本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以消除实际或潜在不符合的原因,确保体系有效运行,使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1.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验证等的管理。
2职责2.1 管理者代表负责外审和质检部的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效果的追踪验证。
2.2 质检部职责22:1负责本部门发现的不符合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外审发现的不符合项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制订的组织和实施。
222负责日常检查、内审、管理评审及监督和效果验证。
2.2.3负责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现的其他不符合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
224负责所有纠正和预防措施验证情况资料的归档。
2.3 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发现的不符合项的原因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3控制要求3.1 各部门应针对所发现的各种不符合项或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与纠正和预防措施一起交技术部。
3.2 导致不符合的原因,可能如下所述。
但不限于此。
D文件规定不对2)未执行规定的程序3)人员配备或培训不够4)工作环境达不到规定要求3.3 制定措施3.3.1 各责任单位应针对不符合情况,根据其调查分析所得出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及实施方案,以纠正不符合和预防不符合再次发生。
3.3.2 定措施时必须明确应达到的目的、具体措施方案、实施负责人、完成期限等。
针对潜在不符合,首先确定采取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如必要,则采取预防措施。
3.4 实施和跟踪3.4.1 实施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实施,迅速处理不符合项。
3.4.2 公司所制订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相关单位应指定实施负责人,按计划实施。
3.4.3 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质检部应跟踪监督其实施进度和效果。
3.5 验证与报告3.5.1 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后,质检部应组织进行效果验证。
3.5.2 经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达不到效果的,质检部应负责督促重新进行分析,制订措施,并限期纠正。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对消除实际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而采取的措施,以求消除并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2.范围适用于整个工厂所有部门对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控制管理活动。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跨部门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过程中的协调和监督工作。
3.2第一、二、三方审核发现的不合格由责任部门负责制定、执行纠正措施;质量部对第一、二、三方审核的纠正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跟踪验证,评审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3.3质量部负责对出厂产品质量信息(包括顾客拒收产品信息,顾客对产品质量提出的抱怨)进行分析,协助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对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验证,评审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3.4对于其它不合格,责任部门负责分析原因、制定、执行并跟踪验证相应的纠正措施,评审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4.定义4.1不合格: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包括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或质量体系要素,偏离规定要求或缺陷)。
4.2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4.3纠正措施:评审和分析已经发生的不合格,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再次发生或在其他场合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4.4预防措施:对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采取措施。
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5.程序5.1纠正措施5.1.1为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应对以下方面的不合格信息采取纠正措施;5.1.1.1第一、二、三方质量审核(体系、过程、产品)发现;5.1.1.2内部接收检验,过程检验及最终检验发现产品不符合规范;5.1.1.3顾客反馈及抱怨信息;5.1.1.4质量分析中,超过公司规定的质量目标,比如出厂一次检验合格率超标等5.1.2不合格原因的分析方法:5.1.2.1鱼骨图分析方法;5.1.2.23X5why分析方法;5.1.2.38D;5.1.3不合格原因分析重点应包括不合格发生的原因,考虑如下因素:5.1.3.1设计或规范问题;5.1.3.2产品开发问题;5.1.3.3当前制造问题;5.1.3.4使用现场失效问题;5.1.3.5审核发现问题;5.1.3.6过程控制或检验问题;5.1.3.7检验设备问题;5.1.3.8环境条件问题或资源问题;5.1.3.9原材料问题;5.1.3.10人员技能问题;5.1.4纠正措施实施流程:5.1.4.1一、二、三方质量审核(体系、过程、产品)发现:内审的不符合项处置按照《****-B-****-00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实施,第二方及三方的不符合项由质量部门组织,按照顾客和认证机构的要求制定“改进行动计划”5.1.4.2客户验厂的审核发现,由项目经理提交纠正及预防措施行动计划到质量部,项目经理跟踪完成,涉及到标准作业指导书或其他文件修改时,按照《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机械加工中的安全隐患范本(2篇)

机械加工中的安全隐患范本机械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过程,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需要加强对机械加工中的安全隐患的认识和预防。
本文将介绍机械加工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
1. 机械设备故障机械设备可能存在设计缺陷、零部件磨损及老化等问题,导致机械故障的发生。
故障可能引起设备的停机、工件的丢失甚至人员伤亡。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 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避免机械故障的发生。
- 建立设备故障报告制度,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2. 噪音和振动机械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对工人的听力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长期受到噪音和振动的影响,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神经疾病等。
预防措施:- 在机械设备周围安装隔音和吸音设施,减少噪音的传播。
- 为工人发放防噪音耳塞,并定期检查耳塞的有效性。
- 减少机械设备的振动,使用减振装置等。
3. 电气安全机械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存在漏电、过电压等安全隐患。
电气事故可能导致触电、火灾等严重后果。
预防措施:-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
-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 进行安全电气操作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 机械刀具伤害机械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刀具可能存在失控、折断等情况,造成工人的伤害。
刀具伤害可能导致切伤、截肢等严重后果。
预防措施:- 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刀具,确保其安全性能。
- 配备防护装置,避免刀具的飞溅和抛射。
- 进行刀具使用和维护培训,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5. 机械设备的操作错误机械设备的操作错误可能导致工件的损坏和工人的伤害。
操作错误可能包括操作不当、操作疲劳等。
预防措施:- 建立操作规程,规范机械设备的使用。
- 进行操作培训,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操作疲劳导致的错误。
对于机械加工中的安全隐患,必须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同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文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文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对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要及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和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要求,以防止不合格重复发生或避免发生。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为消除已发生或潜在不合格所采取的任何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的控制。
3、职责3.1办公室是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责任部门,并在实施过程中督促各有关部门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跟踪验证。
3.2 总经理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协调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审批。
3.3 各责任部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3.4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组的内审员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所出现的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4、工作程序4.1 为了消除已发生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公司要求各责任部门在制订措施时,要根据已发生或潜在不合格问题的大小、性质及承受的风险程度采取相适宜的措施。
各责任部门所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除内、外审外)都由部门部长进行确认,并经总经理审批后才可实施,以保证其适宜性。
4.2 各责任部门由于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导致形成文件的程序任何更改或补充都要进行记录。
若经验证有效的则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进行修订。
4.3 纠正措施4.3.1 纠正措施的对象;a. 顾客意见或投诉;b. 不合格品报告;c.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内、外审核)中出现的不符合项;d. 内部、外部产品质量信息的反馈;e. 管理评审结果的改进措施。
4.3.2 不合格信息的收集4.3.2.1 顾客意见或投诉和外部产品质量的信息,由办公室填写登记交到办公室,办公室对其逐一进行评价,认为要采取纠正措施的则填写《纠正(预防)、改进措施通知单》交给责任部门。
4.3.2.2 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根据评审情况,需采取纠正措施的填写《纠正(预防)、改进措施通知单》交责任部门。
4.3.2.3 内部质量信息由办公室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分析,若认为要采取纠正措施时,填写《纠正(预防)、改进措施通知单》交给责任部门。
11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河北兴林车身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兴林模具状态:受控编号:CX-B11-V2.0 1 目的:解决与处理生产过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以保证生产及管理的有序进行。
2 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与管理的各个环节。
3 职责:3.1办公室负责程序的制定、解释、修改、管理。
3.2各部门负责程序的实施。
4 工作流程:4.1 各部门在生产与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异常,以《异常对策单》的形式进行处理、传递、统计、分析。
4.2 现场制造过程出现的一般异常,原则上由本部门主管处理、制定纠正方案。
较大异常发现部门难以处理可交技术部处理由技术部制定整改措施。
任何异常均须填写《异常对策单》并交质量部部长处,质量部对《异常对策单》进行审核并判明责任部门及异常类别。
任何异常的处理均应得出解决方案,并本着现场第一、效率第一的原则。
4.3 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由发现部门填写《异常对策单》后,转至办公室。
4.4 外购件、外协模具出现异常,由生产部门人员处理解决。
4.5 《异常对策单》处理时间:4.5.1 一般异常处理反映时间不超过两小时,较复杂异常不超过两天。
4.5.2 凡纠正异常超过两天时间的责任部门应通知项目总监,以便确定是否调整计划。
4.6 《异常对策单》的填写与传递4.6.1 现场出现的一般异常由发现部门主管填写并对策,内容包括对策单中的各个栏目,其中补救措施一栏按对策的顺序填写,所有栏目填齐后,填写人在对策单下方写入对策牵扯到的有关部门后,交现场办公室文员把对策单带至有关各部门主管处,分别填写补救措施一栏中计划完成日期,完成日期本着异常先行的原则:◎小机械加工不超过6小时;◎数控加工不超过8小时;◎编程不超过8小时;◎镶块备料不超过4天;◎标准件采购不超过15天;◎钳工装配不超过1天;状态:受控编号:GS-B11-V1.1以上日期为原则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提前。
各相关部门在《异常对策单》完成日期一栏分别填齐后,办公室文员复印发至包括总经理助理、质量部等相关人员和部门。
纠正预防措施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预防潜在不合格品的产生,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生产、检验、技术等部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生产、检验、技术等部门,以及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工作。
三、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纠正措施。
2. 检验部门:负责对产品进行严格检验,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参与纠正措施的实施。
3. 技术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
4. 管理部门: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确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步骤1. 异常情况报告(1)生产部门、检验部门、技术部门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填写《异常情况报告表》,详细记录异常情况、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产品、责任人等信息。
(2)报告表经责任人签字确认后,及时上报至管理部门。
2. 分析原因(1)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组织相关人员对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
(2)分析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各部门意见,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 制定纠正措施(1)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间等。
(2)纠正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 实施纠正措施(1)责任部门按照纠正措施要求,组织实施,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2)检验部门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措施符合要求。
5. 效果验证(1)实施纠正措施后,由检验部门对问题产品进行复检,验证措施效果。
(2)如问题未得到解决,需重新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6. 预防措施(1)针对问题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预防措施应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确保产品质量。
五、记录与档案管理1. 各部门应妥善保管《异常情况报告表》、《纠正措施记录表》等相关资料,确保资料完整、真实、可追溯。
2. 管理部门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本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本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在面对问题或失误发生时应当采取的行动。
这些措施旨在纠正已发生的问题,并防止其再次发生,以确保组织的运作顺利进行。
下面是一个关于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范本,供参考: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本(二)1. 简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是为了纠正已经发生的问题并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而制定的一套行动计划。
本程序旨在确保组织持续改进,降低风险,并提高效率和质量。
2. 目标2.1 确定和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2.2 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以消除已经发生的问题;2.3 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2.4 监控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3. 程序步骤步骤1:问题识别和分析3.1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问题识别,例如流程图、鱼骨图、5W1H等;3.2 收集问题相关数据和信息;3.3 分析问题并确定其根本原因;3.4 编写问题报告。
步骤2:纠正措施4.1 确定纠正措施的目标和目标;4.2 制定纠正措施的具体实施步骤;4.3 确定责任人和时间表;4.4 实施纠正措施;4.5 监控和评估纠正措施的有效性;4.6 纠正措施验证。
步骤3:预防措施5.1 确定预防措施的目标和目标;5.2 制定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步骤;5.3 确定责任人和时间表;5.4 实施预防措施;5.5 监控和评估预防措施的有效性;5.6 预防措施验证。
步骤4:监控和持续改进6.1 设立监控措施并定期检查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6.2 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6.3 对已实施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审核。
4. 文件和记录8.1 问题报告;8.2 纠正措施计划;8.3 纠正措施执行和监控记录;8.4 预防措施计划;8.5 预防措施执行和监控记录;8.6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验证记录;8.7 审核记录。
5. 培训和沟通9.1 发布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9.2 定期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并分享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进展;9.3 提供持续改进意见和建议的渠道。
机加纠正预防措施报告范文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范文食物中毒多因食品、饮料保洁不当所致,其中毒症状多见于急性肠胃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为保障住店宾客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预防食品中毒事故,保证酒店客人及所有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预防措施:(一)饮食安全事故的种类及预防措施:1、肉、蛋、家禽、水产类及乳类等引起的沙门氏毒中毒,多由于对带菌食物加热不足或运输贮藏时再次被污染,在食前又未加热灭菌而造成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由剩饭、剩菜、熟肉制品、死螃蟹等引起的病源性大肠杆菌中毒。
预防措施:a、生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b、食品低温冷藏5摄氏度以下保存,抑制细菌生长;c、食用采购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温处理一次,杀死细菌;d、禽蛋类在食用前必须煮沸8分钟以上;2、由带菌者污染了熟食而引起的痢疾杆菌中毒,中毒食物为肉、奶等熟食。
预防措施:a、患者和带菌者严禁炊事操作;b、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c、用采购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温处理一次,杀死细菌;d、生吃的蔬菜要清洗干净;3、由海产品、暴腌蛋品、肉类、凉拌菜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中毒。
预防措施:a、炊具分开,注意洗涮、消毒,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b、物烹制时要煮透,防止外熟里生;c、盐渍海蛰等水产品时保存需用40%盐水浸渍保存,食用前反复用清水洗净,外加食醋或蒜泥。
4、由剩饭、牛奶、糕点、熟肉、冷荤等引起的葡萄球菌中毒。
常见肉类、鱼类及其制品引起的产气荚膜梭菌中毒。
由剩米饭、熟肉、奶制品、鱼类、肉菜汤等引起的蜡样芽孢杆菌中毒。
预防措施:严禁化脓性皮肤病患者操作食品、食具,以免污染,杜绝质量不合格的牛乳。
a、有计划做饭,尽量不剩或少剩;b、剩米饭食前应高温灭菌;c、剩米饭不得掺入新米饭中微温即食;d、有异味、变质面食不能再吃,不得掺入面粉中发面食用。
5、由发酵豆谷类制品、肉类和罐头等食品引起的肉毒梭菌中毒。
预防措施:a、自制发酵豆谷类食品时,制作前要做加热灭菌;b、贮存发酵后的食品,需回锅加热后食用。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文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文
编制:
审批:
批准:
1目的
确保质量发生异常,不合格时得以纠正、改进或对记录、信息等做出统计分析后所发现的潜在问题的预防。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产品、过程、服务和质量体系已经发生的不合格和潜在的不合格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活动。
3术语与定义
3.1纠正措施: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发生的情况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2预防措施: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发生的情况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临时措施:为了让问题不再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相当于纠正。
常采取的动作如:隔离、全检、换
货、报废。
3.4不合格:没有满足某些规定(包括规范、订单、客户等)的要求。
4责任与权限
4.1质量部
4.1.1负责对相关品质不符合项,要求纠正措施,并与相关部门分析改善方案。
4.1.2负责顾客投诉时要求相关部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4.1.3对内审的不合格项,要求相关部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4.2工厂质量部负责来料、制程、客诉时要求责任部门、供应商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4.3各相关部门根据要求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
4.4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批准、协调和监督。
5程序内容
6相关文件
XX-QP-04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XX-QP-05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XX-QP-2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XX-QP-27 过程审核控制程序
XX-QP-28 产品审核控制程序7记录。
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文件编号:页数1/8 生效版本:C0文件制修订记录NO 制/修订日期修订编号制/修订内容版本页次1 2013-03-01 - 新制订A02 2021-02-10 2021/2/10 新版全面升级C0核准审核制订文件编号:页数2/8 生效版本:C01.0目的: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特编写此程序。
2.0范围:2.1进料检验及制程中发现之重大异常,客户退货或抱怨等。
2.2环境系统中,异常排放、意外事件、居民抱怨等。
2.3内外部系统稽核之缺失。
2.4预防措施的实施及确认。
3.0职责:3.1提出异常单位:公司各部门。
3.2异常发出管制单位及收回单位:品质部。
3.3原因分析,纠正及预防措施的拟定、执行:异常造成单位。
3.4效果确认单位:品质部。
3.5跨功能小组:负责产品质量规划作业及重大异常之解决。
3.6研发部:负责制程能力提升,评估、新增及修改相关工程管理标准,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说明书的编制。
4.0定义:无5.0作业内容:5.1纠正预防处理办法:5.1.1异常发生:异常发生时,发现异常者应立即通知责任单位之现场管理人员及主管级(含)以上管理人员(或其代理人),并由品质部于 4 小时内发出《品质异常联络单》,注明异常单发出日期,编号,异常单位并说明异常状况;5.1.2判定:由品质部主管判定是否为重大异常,若为重大异常则指定专责人员组成改善小组进行改善,若非重大异常则依一般改善流程;5.1.3原因分析:异常造成单位于接获异常通知单时,分析其发生原因;5.2纠正与预防措施之拟定与实施:文件编号:页数3/8 生效版本:C05.2.1纠正措施: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应采用纠正行动和管制措施以保证造成不符合的制程或不合格产品得到有效的控制.纠正措施实施后经确认有效,则需将其有效性作为改善标准,例如修订标准书、防呆措施,避免问题再发。
5.2.2预防措施:需依据以往单一项目的质量记录如客户抱怨经验、管制图中累积之趋势(未超出判定标准)或有 Cpk 值下降之趋势,内部稽核记录观察事项等,为预防异常状况的发生,列为预防措施改善,或透过 FMEA 以达到异常情况发生前的预防效果。
机械加工厂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机械加工厂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第一篇:机械加工厂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集团冶金机械厂程序文件第 3 版S/B-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管理部门:控制状态:发放编号: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0.6.10 实施日期:2010.6.10集团冶金机械厂《程序文件》第 3 版 S/ B-14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目的查明或确定不合格及潜在的不合格、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情况及其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再发生,持续改进体系的有效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工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运行中发现的所有不合格及潜在的不合格、事故、事件、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活动。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01标准中的术语及下述定义: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重大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验证。
4.2 运营改善部是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
4.3 各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管理程序5.1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信息来源可包括:a)相关方(顾客、供方、委外人员、周邻、公众等)投诉及信息;b)顾客、员工、相关方满意度的测量;c)不合格报告;d)管理评审输出; e)内部审核报告; g)事故、事件; h)市场分析;i)顾客、员工、相关方满意度的测量;j)自我检查、评价、过程或产品的监视测量信息; 5.2 纠正措施的控制5.2.1 体系运行监督、审核过程中出现的需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5.2.2 内审活动中发现的不合格按《内部审核管理程序》执行。
5.2.3 外审活动提出的不合格,经管理者代表确认后,按外审组的要求由产生不合格的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运营改善部对纠正措施实施及其效果进行监督和验证,并及时将情况报告管理者代表。
5.2.4 管理评审提出的要求和建议,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实施。
防止机械伤害安全控制程序范本(二篇)

防止机械伤害安全控制程序范本机械伤害是在工业生产和机械操作中常见的风险之一。
为了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以及防止机械故障和损坏,需要实施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份防止机械伤害安全控制程序范本,详细说明控制措施的步骤和要求。
一、目的该安全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在机械操作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有效地减少机械伤害的发生,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保护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二、适用范围该安全控制程序适用于所有机械操作和工业生产环境,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工厂、仓库和建筑工地等。
三、责任分工1. 管理层负责制定并实施相关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控制措施,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装备。
2. 监管部门负责对机械操作和工业生产进行日常巡检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3. 员工应按照培训要求,正确使用和维护机械设备,积极配合管理层和监管部门的工作,确保自身安全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安全控制措施1. 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润滑油、传动部位的磨损情况等。
- 及时更换损坏或磨损的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 建立设备保养记录,记录维护保养的时间和内容,为排查故障提供依据。
2. 安全警示标识- 在危险区域或易发生事故的位置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语,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 定期检查标识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如有损坏或模糊不清,及时更换。
3. 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 对所有从事机械操作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紧急情况处理等。
- 操作规程应明确指导员工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防范伤害风险,避免操作失误。
4. 紧急停机按钮- 在机械设备的易操作位置设置紧急停机按钮,员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立即停止机械设备的运行。
- 紧急停机按钮应保持灵敏度,定期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5. 个人防护装备- 对不同作业环境和作业任务需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眼镜、耳塞、手套等。
018《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清除不合格原因或潜在不合格原因,确保不再发生或防止发生类似问题,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不合格及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职责各部门负责搜集本部门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质量信息。
3.2 技术部负责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指定相关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验证其实施效果。
3.3 办公室负责汇总和保存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记录。
3.4 质保工程师负责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批准和组织验证其实施效果。
3.5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在本部门内实施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
4 工作程序4.1 纠正措施4.1.1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采取纠正措施:a) 生产过程交验产品当班合格率低于95%;b) 有关部门出现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c) 发生不合格项;d) 顾客抱怨或投诉;e) 内/外部质量审核提出不合格项;f) 管理评审提出改进要求。
4.1.2当4.1.1的a)、b)、c)项情况发生时,由相关部门通知技术部,由技术部会同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纠正措施报告单”,由相关部门填写“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计划”,经质保工程师批准后实施,技术部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其有效性。
4.1.3 当4.1.1的d)项情况发生时,销售公司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执行4.1.2条,并将技术部编制的“纠正措施报告单”及时反馈到顾客。
4.1.4 当4.1.1的e)或f)项情况发生时,相关部门分析不合格原因,填写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审核“不合格项报告”的纠正措施计划栏,实施纠正措施。
质保工程师组织验证其实施效果,填写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审核“不合格项报告”的实施效果栏。
4.1.5各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经质保工程师组织办公室汇总后,提交管理评审。
4.2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1技术部需要汇总、整理和分析各种质量信息并编写“质量现况报告”,如发现产品质量异常或有潜在不合格因素,制订预防措施,填写“预防措施报告”,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工厂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工厂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49577工厂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Factory Nonconformity Corrective Preventive Action Control Procedure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工厂不合格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对消除实际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和持续地改进质量而采取的措施,以求消除并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控制管理活动。
3.定义3.1不合格: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包括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或质量体系要素,偏离规定要求或缺少)。
3.2纠正措施:为了预防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的情况的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预防措施: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发生的情况的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职责4.1质保部质管室是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的跟踪、验证。
4.2管理者代表负责跨部门实施纠正预防措施过程中的协调和监督工作。
4.3不合格原因分析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由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分析和制订。
5.工作程序5.1纠正措施5.1.1为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应对以下的不合格信息采取纠正措施:a.质量审核(体系、过程、产品);b.产品/过程的质量记录;c.顾客抱怨等。
5.1.2不合格原因的分析方法:a.因果图;b.排列图;c.能力调查;d.控制图;e.FMEA;f.数据调查;g.4IME;h.七D、八D方法等。
5.1.3不合格原因分析重点应包括:a.设计或规范问题;b.过程控制或检验问题;c.工艺装备或检验设备问题;d.环境条件问题或资源问题;e.分承包方提供原材料、零组件、转包加工问题;f.人员技能与资格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加工厂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机械加工厂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目的
查明或确定不合格及潜在的不合格、事故、事件、不
符合的情况及其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再发
生,持续改进体系的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工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以下简称体系)运行中发现的所有不合格及潜在的不合
格、事故、事件、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活动。
3 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8、GB/T24001-2004、
GB/T28001-2001标准中的术语及下述定义: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重大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验证。
4.2 运营改善部是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
4.3 各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 管理程序
5.1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信息来源可包括:
a) 相关方(顾客、供方、委外人员、周邻、公众等)投诉及信息;
b) 顾客、员工、相关方满意度的测量;
c) 不合格报告;
d) 管理评审输出;
e) 内部审核报告;
g) 事故、事件;
h) 市场分析;
i) 顾客、员工、相关方满意度的测量;
j) 自我检查、评价、过程或产品的监视测量信息;
5.2 纠正措施的控制
5.2.1 体系运行监督、审核过程中出现的需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
5.2.2 内审活动中发现的不合格按《内部审核管理程序》执行。
5.2.3 外审活动提出的不合格,经管理者代表确认后,按外审组的要求由产生不合格的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运营改善部对纠正措施实施及其效果进行监督和验证,并及时将情况报告管理者代表。
5.2.4 管理评审提出的要求和建议,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实施。
5.2.5运营改善部组织的日常体系运行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提出整改要求,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再由运营改善部组织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5.2.6 对各部门自行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由其部门自行组织原因分析、制定措施、实施并验证其整改效果。
5.3 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由相关部门实施,运营改善部组织验证。
5.3.1 生产过程中产生质量事故或质量异常波动时,由质量监督部组织生产部门对产生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实施,并跟踪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和效果。
5.3.2 生产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或安全事件等异常波动
时,由设备安环部组织生产部门对产生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实施,并跟踪验证。
5.3.3 工厂内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由设备安环部提出纠正要求,责任部门分析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相关方,运营改善部监督整改情况。
5.3.4 部门内部检查或过程监视中发现的不合格,可由部门内部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实施和验证。
5.3.5 对重大质量、环境、安全问题,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运营改善部、质量监督部、设备安环部、各事业部、技术设计部及责任部门共同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由责任部门进行实施,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验证。
5.4 相关方抱怨或投诉的处理
5.4.1 对顾客反馈的质量问题先按规定程序解决顾客的投诉,由质量监督部查明原因,责任到部门,并下达“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组织实施和验证。
5.4.2 对于顾客满意度测量或调查的信息,由质量监督部进行分析后,确定需采取措施的,提出整改要求,由责任部门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质量监督部验证其有效性。
5.4.3 设备安环部采用各种方式(座谈会、调查表、电话等)收集来自员工和相关方对本工厂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投诉和信息,查明原因和责任部门,并下发“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实施,设备安环部负责验证。
5.4.4 所有拟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纠正和预防
措施,在实施前均应先由运营改善部组织进行评价,使之与问题的严重性和面临的风险相适应,还要避免因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不当而带来新的风险。
5.4.5 对于其他相关方投诉的环境信息,由设备安环部核实投诉情况,并分析产生投诉的原因,由设备安环部与相关部门共同确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相关方。
5.4.6 对于纠正和预防措施中可能产生的争议,由运营改善部协调并组织实施。
5.4.7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记录,由验证部门负责保存,并交运营改善部备案,并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之一。
支持性文件:无
相关记录:
《不符合项报告》
《整改通知单》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