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发展研究概述与活动案例
幼儿园动作发展教案
幼儿园动作发展教案一、教学内容1. 协调性动作:通过跳跃、翻滚、爬行等基本动作,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
2. 精细动作:通过拼图、穿珠、剪纸等游戏,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协调性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
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精细动作水平。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跳跃、翻滚、爬行等协调性动作的掌握;精细动作的准确性和速度。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身体协调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器、示范用拼图、穿珠、剪纸等。
2. 学具:拼图、穿珠、剪纸等材料,按小组分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跳跃、翻滚、爬行等协调性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跳跃、翻滚、爬行等协调性动作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精细动作教学(5分钟)a. 拼图游戏:示范拼图方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b. 穿珠游戏:示范穿珠方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c. 剪纸游戏:示范剪纸技巧,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5. 小组比赛(5分钟)a. 各小组进行协调性动作比赛,评选出最佳团队。
b. 各小组进行精细动作比赛,评选出最佳选手。
六、板书设计1. 协调性动作:跳跃、翻滚、爬行2. 精细动作:拼图、穿珠、剪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拼图作品,并拍照记录。
b.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穿珠作品,并拍照记录。
c.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剪纸作品,并拍照记录。
2. 答案:a. 拼图作品:按模板完成。
b. 穿珠作品:按模板完成。
c. 剪纸作品:按模板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a. 注意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模仿性体育游戏促进小班幼儿动作发展实践研究》
《模仿性体育游戏促进小班幼儿动作发展实践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可见幼儿体育在幼儿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体操又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被广泛使用且深受幼儿喜爱,成为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幼儿每天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形成。
因此,创编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幼儿体操是培养幼儿运动兴趣、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
其次,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独立创编儿体操的能力,从近两年由我校承办的xx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工作中就可以看到,幼儿体操的学、练、编、教每个环节都很关键,创编能力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项重要技能。
只有掌握科学的创编技能,才能有效提高幼教工扎实的基本功只有掌握正确的创编方法,选择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的动作,充分调动幼儿学习兴趣和参与意愿,才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所以引导、鼓励幼师学生进行幼儿模仿操的创编具有实际意。
一、幼儿模仿操创编的方法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创编幼儿模仿操的目的在于发展幼儿身体素质,提升幼儿运动模仿能力,在增进幼儿健康的同时,还能对幼儿的智力、德育、审美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所以在创编的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身体机能、动作基础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动作来确定具体创编内容。
以创编1节操来说,三个班段的要求都不同,大班可安排4×8拍动作,每套操8节左右,节奏可安排一拍一动:中班可2×8拍为一节,每套操6节左右,节奏可两拍一动:小班则可1-2×8来进行,每套操4节左右,节奏安排4拍一动。
从动作的编排上,根据大中小班的各班不同时期的接受能力安排难易程度不司的动作。
小班主要是基础性动作练习,以动物模仿、游戏模仿为主,学习简单重复的动作:大中班以动作技能发展为目标,在于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以运动模仿和劳动模仿为主,要求方位、路线、动作要有一定的变化。
动作发展研究评述
动作发展研究评述作者:薛含来源:《体育时空》2013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2摘要动作发展在我国发展研究的时间还不长,然后在国外动作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学科,一个研究领域。
本文意在评述人类动作发展研究的历史以及理论成果,为我国的动作发展研究提供参考,将更多的动作发展的研究理论应用到我国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
关键词动作发展理论成果体育教学一、概述在美国,人类动作发展课程通常在大学开设,最常见的是在人体运动学系开设。
它其中包括运动行为,即一个研究“人一生中动作技能是如何获得和控制”的领域。
动作行为包含了三个分领域:动作学习、动作控制、人类的动作发展。
动作发展是一个学术领域,但它也是所有人都经历的一个过程。
从一个学科出发,动作发展的定义是指人们一生中所体验到的动作行为的变化,即所有人都经历的一个过程——动作的发展是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
动作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可见的动作行为本身的变化。
二是这些动作技能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二、国内的动作发展研究概述在我国还没有对动作发展的研究还不成熟,属于刚刚起步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没有专门的动作发展研究,在对学生的教育过中,学生的“动作发展”是根据“内容”来制定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家当时的教育目标和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体育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来选在相应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张英波教授编写了《动作学习与控制》一书,该书主要介绍了人体动作学习与控制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发展概况、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领域、学习与动作技能最为相关的信息处理过程、动作技能认知模型的建立)及其人体对各种信息的感知与动作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体动作程序的基本原理和动作的开环控制系统、动作的相对时间与动作控制的准确性原理等相关内容。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董齐教授编写了《动作与心理发展》一书,该书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神经科学、运动生理学和体育教育等多学科整合出发,对个体动作及其与心理发展的关系,详细论述了“动作的实质”,阐述了“个体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影响动作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动作学习的过程”,揭示了“个体动作与其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关系”,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动作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专著,对我国动作发展领域研究是十分宝贵的。
说明儿童动作发展规律
说明儿童动作发展规律1. 引言1.1 概述儿童动作发展规律儿童动作发展规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在生理和心理层面上逐渐掌握和发展各种动作能力的规律性过程。
在不同阶段,儿童的动作发展具有特定的特点和规律,这些规律对于了解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心理发展水平以及教育和训练的指导均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的动作发展经历了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的连续过程,在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特点。
在婴儿期,儿童主要通过基本的本能反射来进行动作活动,如吸吮、抓握等。
随着幼儿期的到来,儿童开始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肌肉,进行更加复杂的动作,如行走、奔跑等。
在儿童期,他们逐渐发展出各种精细和协调的动作能力,如书写、画画等。
而在青少年期,儿童的动作发展更趋于成熟和完善,他们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任务,如运动比赛、舞蹈表演等。
深入研究儿童动作发展规律,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成长的过程,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教育和训练方案,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继续深入探讨儿童动作发展的机理和规律,为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持。
2. 正文2.1 婴儿期动作发展特点在婴儿期,动作发展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下面将详细介绍婴儿期动作发展的特点:1. 婴儿期是动作发展最初的阶段,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会逐渐掌握头部控制和颈部肌肉力量,能够扭动头部、抬头观察周围环境。
2. 3-6个月时,婴儿开始学会翻身,可以从仰卧位翻到俯卧位,并且能够坐起来支撑头部,开始尝试抓取、握握玩具。
3. 6-9个月时,婴儿开始尝试爬行或者滚动移动身体,能够掌握坐姿并且尝试站立,开始学会使用手指进行精细动作,如捏取小物体。
4. 9-12个月时,婴儿可以自己爬行或者行走,掌握站立和行走的技能,开始尝试用手指控制动作,如扔球、画图。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特点是从头部控制到四肢协调的逐步过渡,是儿童动作发展的基础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需要得到家庭和教育机构的关爱和教导,以促进他们正常的动作发展和身体成长。
动作发展视角下幼儿韵律性身体活动开展与设计的调查研究
动作发展视角下幼儿韵律性身体活动开展与设计的调查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对幼儿身心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幼儿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韵律性身体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幼儿体育活动形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文旨在从动作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幼儿韵律性身体活动的开展与设计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期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明确了韵律性身体活动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
韵律性身体活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身体动作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达到锻炼身体、培养节奏感和协调性的目的。
此类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和访谈等方法,对当前幼儿园中韵律性身体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韵律性身体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活动设计、教师专业能力、活动资源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结合调查结果和动作发展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设计策略。
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开展韵律性身体活动,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幼儿教育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幼儿韵律性身体活动的科学化、系统化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健康、快乐的新一代做出贡献。
二、文献综述在探讨幼儿韵律性身体活动的开展与设计时,理解动作发展的视角至关重要。
动作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动作技能的获得和改进。
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到生理成熟,还包括认知、情感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Gallahue Ozmun, 2012)。
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活动设计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Fischer和Bidell(2006)提出的动态系统理论强调了动作发展的非线性、非连续性和复杂性。
人类动作发展研究述评:概念、 发展历程与研究范式
人类动作发展研究述评:概念、发展历程与研究范式何丽; 李鹏晟; 刘鎏【期刊名称】《《河北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3)005【总页数】7页(P45-51)【关键词】人类动作发展; 概念; 发展历程; 研究范式; 展望【作者】何丽; 李鹏晟; 刘鎏【作者单位】华侨大学体育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华侨大学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福建泉州 362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05人类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主要包括了认知发展、社会发展、心理活动发展和动作发展等内容,它们在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协同发展,表现出了复杂且多样性的特点。
其中动作发展是在人一生中出现最早,也是人类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人类的认识起源于动作,所有的认识都是从动作开始的[1]。
人类动作发展伴随着人从妊娠后期到死亡的全过程,在体育学、教育学、生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研究领域都揭示出动作发展对于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巨大作用。
Payne和Isaacs(2008)认为动作发展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动作发展可以对人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提供正向的影响;二是通过对正常人动作发展的研究可以为诊断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正常情况提供帮助;三是可以科学指导人们参加体育锻炼[2],儿童阶段的动作发展可以对其青年、成年乃至老年阶段的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育活动参与提供正向的影响[3]。
人类动作发展的研究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而我国对于人类动作发展的研究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期才开始起步,迄今为止研究仍然相对零散。
因此,全面回顾和总结人类动作发展研究,能够为我国该领域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为研究者指明发展方向,并进而为促进国人身体发展特别是婴幼儿和青少年的身体发展和体育活动参与提供帮助。
1 人类动作发展研究的发端和概念关于人类动作发展研究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Keogh(1977)和Thomas(1984)认为动作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出现是以1920—1930年间外科医生和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婴儿发展过程,并编制出相关的测试量表为标志[4-5];Roberton(1988,1989)[6]则认为是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Darwin(1877)[7]和Shinn(1900)[8]所开展的“婴儿活动记录”的相关工作为开端;而Clark和Whitall(1989)则发现在Darwin和Shinn进行婴儿活动记录工作之前德国哲学家Tiedemann(1787)就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二年半中他儿子感知觉、动作、语言和认知行为的发展情况,并出版了名为《婴儿行为日记》(Diary on the Recording of the Infant)的专著。
对幼儿动作发展的个案跟踪分析
对幼儿动作发展的个案跟踪分析儿童的动作发展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骨骼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儿童的动作发展和儿童的身体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
儿童的动作发展具有从上至下、由远而近、由粗到细等特点。
进入到小班下学期后,很多孩子的动作发展更加成熟,在协调、灵活等发展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也能较好的控制身体的平衡,学会跳跃、攀高爬低等。
而对于动作发展相对较弱的孩子来说,也可以通过加强训练来得到发展。
以下是对一名幼儿的动作发展进行的案例研究。
一、研究对象人的具体情况分析1.研究对象:周柯汝,小名:糖糖,女,2008年4月23日出生,2.跟踪时间:2012年2月-----2012年6月3.问题行为简述:糖糖进入我们班后一直是个很安静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紧不慢的,有时胆子也比较小,在活动中表现得不主动。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生活,虽然也取得了进步,但在动作发展方面还需要加强,无论是做操,还是游戏,动作始终都不够协调,表现的欲望也不够强烈。
在集体活动中也较少的跟其他孩子沟通交流,致使她的朋友也相对比较少,久而久之孩子们都不太与她做朋友,这样没有互动,没有交流就阻碍了她的动作发展。
4.家庭情况:糖糖在家里是姐姐,弟弟年纪小,才几个月大,所以现在家里人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弟弟身上。
而对糖糖的照顾就相对减少了些,对于糖糖的要求,父母也只能尽量满足她。
长期下来,这就导致了幼儿没有自己做事的能力,与其他幼儿相比较运动较少,动作发展缓慢,手脚不协调。
5.分析与诊断:糖糖的动作发展不够好,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孩子性格方面相对比较安静,与他人交流的时间少,也不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父母的时间、精力有限,对孩子的观察、照顾不够,对孩子的要求听之任之,逐步养成了凡事依赖别人的现象,做事不够主动,懒散,长期下去会使孩子的动作发展能力下降,达不到应有年龄段孩子的正常水平。
二、跟踪情况记录及教育策略1.二月份:观察孩子在早操活动中的表现。
幼儿园运动发展活动案例分析
幼儿园运动发展活动案例分析导言:幼儿园教学是一个综合性且充满创意的过程,为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运动能力,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运动发展活动。
本文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分享其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旨在提供一些可行性方案和启示。
一、活动名称:趣味运动会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3.通过竞争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活动内容:1.开幕式:幼儿们排队入场,举行简短的开幕仪式并播放音乐,气氛热烈。
2.多项比赛项目:短跑、拔河、弯弓射箭等项目,通过小组分组,由教师指导和裁判。
3.趣味比赛:如踩气球、穿越障碍等,通过趣味性强的比赛项目让幼儿也能参与其中。
4.乐园角:设置蹦床、攀岩等活动区域,供幼儿自由参与体验。
5.闭幕式:颁发奖章和奖状,使每位幼儿都能得到肯定和鼓励。
活动实施过程:1.活动筹备:确定活动名称、目标和内容,并组织教研团队共同筹备。
2.创建活动环境:布置场地,准备器材,活动区域清晰可见,准备好开幕仪式所需材料。
3.分组安排:根据幼儿人数和年龄特点,合理组织分组,保证每个小队的平均水平。
4.活动指导与执教:教师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提前做好活动演示和教学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技能和动作。
5.赛事裁判与计分:幼儿园教师担任裁判,评判员根据规则进行打分,并记录每个队伍的得分。
6.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整个运动会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活动评估:1.对幼儿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进行评估,为进一步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2.对活动的组织和运行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次类似活动提供参考。
二、活动名称:户外探险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
2.促使幼儿通过探索和观察,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
3.提高幼儿的自理和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动作发展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02
幼儿动作发展现状分析
幼儿动作发展的整体水平
幼儿动作发展整体水平较高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现代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普遍较高,家长和教 育机构更加重视幼儿的动作发展。
不同幼儿动作发展存在差异
尽管整体水平较高,但不同幼儿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幼儿可能发展得较 慢或遇到困难。
幼儿动作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幼儿基本动作的培养
走
教导幼儿正确的走路姿势,如目视 前方、肩膀放松、呼吸均匀等。
跑
在安全的环境下,鼓励幼儿尝试跑 步,培养他们平衡和协调能力。
跳
教导幼儿学习跳跃的基本动作,如 双脚同时离地、落地等。
平衡
通过平衡木等器材,教导幼儿保持 身体平衡的技巧。
幼儿运动技能的培养
投掷
接球
教授幼儿正确的投掷姿势,如使用上肢力量 将球或其他物品投掷出去。
身体协调性不足
01
部分幼儿在身体协调性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导致在做动作时显
得笨拙或不稳定。
精细动作发展不良
02
精细动作是指幼儿手指和手腕的细微动作,部分幼儿可能在这
方面发展较慢,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平衡感和空间感知不足
03
幼儿期是平衡感和空间感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部分幼儿可
能在这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训练和引导。
04
幼儿动作培养的实践与案例
幼儿舞蹈教育的实践与案例
舞蹈培养幼儿的协调性
通过舞蹈的基础动作和舞蹈组合的学习,幼儿可以锻炼身体的协 调性和节奏感。
舞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舞蹈表演能够给幼儿带来成就感,从而提升其自信心和表现欲。
案例
某幼儿园开展舞蹈课程,发现经过舞蹈训练的幼儿在身体协调性 和自信心方面有显著提高。
儿童动作发展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儿童动作发展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也对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活动,观察和分析3-6岁儿童的动作发展水平。
二、实验目的1. 了解3-6岁儿童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2.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3. 探索促进儿童动作发展的有效方法。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3-6岁儿童30名,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名,分别对应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
2. 实验工具:跳绳、球、积木、剪刀、画纸、画笔等。
3. 实验内容:- 跳绳测试:观察儿童单脚跳跃、双脚交替跳跃等动作;- 球类活动:观察儿童抓球、传球、射门等动作;- 积木搭建:观察儿童搭建积木的技巧、稳定性等;- 剪纸活动:观察儿童剪纸的精细程度、线条流畅度等;- 绘画活动:观察儿童绘画的技巧、想象力等。
4. 实验步骤:- 对儿童进行动作发展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促进儿童动作发展的建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3-6岁儿童动作发展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
- 3-4岁儿童:动作发展主要表现为基本动作的掌握,如单脚跳跃、双脚交替跳跃等;- 4-5岁儿童:动作发展进入平衡阶段,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动作,如抓球、传球、射门等;- 5-6岁儿童:动作发展进入协调阶段,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动作,如搭建积木、剪纸、绘画等。
2. 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动作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教育等。
- 遗传因素:儿童的动作发展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身高、体型等;- 环境因素:儿童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教育方式等对动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因素:适当的运动训练、游戏活动等对儿童动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五、实验结论1. 3-6岁儿童动作发展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能力逐渐提高;2. 儿童动作发展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 适当的运动训练、游戏活动等对儿童动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幼儿动作发展现状及培养策略
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方式,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和健康的 生活方式,帮助家长和幼儿园了解如何促进孩子的动作发 展。
04
幼儿动作培养实践案例
案例一:亲子瑜伽促进幼儿身体与情感发展
总结词
亲子瑜伽是一种适合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的运动,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还能够增强亲子 关系,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研究方法与样本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幼儿动作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 析。
研究样本
研究样本包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经济背景和教育环境的幼儿,以增加研究的代 表性和普适性。
幼儿动作发展现状数据与分析
数据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法收集幼 儿动作发展的相关数据,包括 大肌肉动作、小肌肉动作和平
幼儿动作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阶段
幼儿动作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步探索阶段(0-1岁 )、基础运动技能阶段(1-3岁)和运动技能提高阶段(3-6 岁)。
特点
在初步探索阶段,幼儿通过抓、摸、舔、闻等动作来感知世 界;在基础运动技能阶段,幼儿学会了爬、站、走等基础运 动技能;在运动技能提高阶段,幼儿的运动技能进一步提高 ,并开始尝试简单的舞蹈和体操等动作。
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期,一些不良因素如缺乏锻炼、不良生活习惯等会影响幼 儿的正常发展。
总结幼儿动作发展的现状与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 幼儿动作发展的培养策略包括针对性训练、游戏化教学、家园合作等,这些策略的有效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总结幼儿动作发展的现状与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游戏化教学:将动作训练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 学习和掌握动作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详细描述
让蜗牛变兔子——关于动作缓慢幼儿的个案研究
知识文库 第12期275让蜗牛变兔子——关于动作缓慢幼儿的个案研究姚婵娟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人自小而大视野的扩大,是依赖于动作发展的,动作发展促进神经细胞的发展,而动作缓慢的儿童往往容易出现不灵活、不协调的行为表现,影响今后的身体和智力发展。
在班级里总是有个别孩子做事时动作慢,拖得时间长,影响全班的活动安排。
在这里我们共同探讨一下纠正的方法。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首先应该弄清楚孩子做事慢的原因,然后才能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孩子尽快地克服动作慢的毛病。
一、个案呈现思思是我们班级里一位聪明可爱的小男孩,长得干净清秀,一看就非常惹人喜爱,而且他有着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经常能听到他精彩的发言,让老师和同伴赞叹。
但是思思却有一个明显的弱点,那就是他的动作发展比较迟缓,做事拖沓速度慢。
不管是吃饭、洗手、穿脱衣服还是画画写字,他基本都是最后一个。
有时小朋友甚至会称呼他“慢吞吞的xxx”或“蜗牛xxx”。
二、动作发展迟缓现状成因分析是什么原因让思思养成了做事拖沓缓慢的不良习惯呢?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分析以及和思思妈妈的交流,我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原因。
(一)自身原因(1)自身气质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先天基础。
人的气质是有明显差异的,思思的神经类型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难以改变的先天气质。
(2)注意力不集中在一次让幼儿练习书写数字1—8的活动中,刚开始写了一会边上的小朋友就开始反映:“老师,xxx(思思)在本子上画画”,又过了一会又有小朋友反映:“老师,xxx (思思)在讲话”,再过了一会就是:“老师,xxx(思思)在咬铅笔”,如此反复,尽管老师反复提醒也不见效果,到最后其他小朋友都写完了,可是他才只写了2行。
有些孩子动作慢不是能力差,也不是不会,而是因为没养成好习惯。
这些孩子做事情往往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而思思就是属于这一种情况。
小巧手——小班精细动作研究案例
知识文库 第02期70 小巧手——小班精细动作研究案例王亚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指出: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小班幼儿他们手指小肌肉群还没有发育成熟,有些动作还不够灵活。
通过美工区活动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对幼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我园旨在通过对美工区活动进行连续观察,深入的剖析和梳理,以此促进幼儿在创作活动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1 在塑形区中增强动作协调发展小班的塑形区中,提供的材料有黏土、橡皮泥、毛根等可以进行物体造型,在幼儿操作活动中,色彩鲜艳的橡皮泥深受幼儿喜爱。
他们在反复揉搓、捏弄中,幼儿的手指和肌肉便参与了锻炼。
熟悉立体的物体形象,让幼儿在做做玩玩、认识感知中增强了手部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了其智力的发展。
观察片段一:幼儿A 右手拿起一块2*2CM 左右的橙色橡皮泥,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捏一捏,然后放在左手手心,右手盖在橡皮泥上面,上下、左右、旋转搓揉,搓出来一个球体。
观察片段二:幼儿B 拿了一根深红色的毛根,左手拿起毛根的一端往里弯成一个圈,然后左手捏住交叉的地方,右手将交叉处多出来的毛根饶了两圈使它固定住。
接着右手又拿了一个深红色的毛根,用刚才的方法,把毛根弯成了一个圆圈。
分析:片段一中,幼儿A 用橡皮泥制作作品时,能灵活地用双手的手心、拇指、食指、中指来进行搓、捏、揉等动作来进行制作,动作娴熟,增强了双手共同动作的协调。
片段二中,幼儿B 能够双手配合将毛根弯折成一个镜框,手的动作非常灵活。
两位幼儿的动作发展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指出的,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2 在纸工区中促进动作灵活性的发展 小班纸工区中有各种彩纸、胶棒、安全剪刀等基本材料,供幼儿进行折纸、撕贴纸、剪贴纸等活动,幼儿正处在手部肌肉发育阶段,同时,也是喜欢撕贴的年龄段。
撕、贴、折、剪等这些动作对于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的发育、手指和手腕的一致配合、各种动作的协调发展、手指的灵活性,起着促进作用。
幼儿园基本动作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幼儿基本动作教学作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身心健康、运动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园开展了本次幼儿园基本动作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的认识,明确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的意义。
2. 学习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幼儿园基本动作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理论(1)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的概念(2)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的意义(3)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的原则2. 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游戏法(2)示范法(3)竞赛法(4)情境教学法3. 幼儿基本动作教学案例分析4. 教师互动与研讨四、活动过程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园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简要介绍,强调了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的重要性,并希望教师们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提高。
2. 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理论讲座由教研组长进行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理论讲座,从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的概念、意义、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使教师们对幼儿基本动作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幼儿基本动作教学方法与策略学习通过观看视频、案例分析等形式,教师们学习了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如游戏法、示范法、竞赛法、情境教学法等。
4. 教师互动与研讨教师们分组进行互动研讨,针对幼儿基本动作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同时,教师们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 总结与反思活动结束后,园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期望。
五、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幼儿基本动作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对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的重视程度。
2. 教师们掌握了幼儿基本动作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
动作发展视角下的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实证研究
动作发展视角下的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实证研究动作发展视角下的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实证研究摘要: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体育活动对于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和动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动作发展视角,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对于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和实践建议。
关键词:幼儿体育活动;动作发展;实证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幼儿体育活动在幼儿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幼儿体育活动在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和动作能力的培养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对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对于提升幼儿体育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动作发展视角下的幼儿体育活动内容2.1 动作发展理论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动作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动作发展理论认为,幼儿的动作能力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提升幼儿的动作水平。
动作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身体的基本动作、空间定位能力、时间观念等。
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应结合动作发展理论,有针对性地制定体育活动内容。
2.2 幼儿体育活动内容的特点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应具备一定的特点,以满足幼儿的身体发展需求。
首先,活动内容应注重幼儿的体验性和趣味性,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
其次,活动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发展阶段和能力水平,合理设置活动目标和难度,以促进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和动作能力的提高。
最后,活动内容应多样化和综合化,包括跑、跳、滚、爬等多种运动形式,以及配合音乐、游戏等元素。
第三章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对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3.1 身体基本动作能力的培养幼儿体育活动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的身体基本动作能力,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
比如,通过开展各类游戏和活动,锻炼幼儿的跑、跳、滚等基本动作,提高其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3.2 空间定位能力的提升幼儿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定位能力,提高其对空间的感知和运动控制能力。
中班动作的发展教案
中班动作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中班儿童的动作发展特点;2. 能够设计合适的动作发展教学活动;3. 能够引导中班儿童进行动作发展训练。
二、教学重点。
1. 中班儿童的动作发展特点;2. 合适的动作发展教学活动设计。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中班儿童进行动作发展训练。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球、跳绳、绳子、椅子等;2.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活动室;3.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
1. 动作发展特点的了解(10分钟)。
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中班儿童的动作发展特点,包括步伐稳健、动作协调、动作灵活等。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课件或视频展示一些中班儿童的动作表现,让学生对中班儿童的动作发展特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 动作发展教学活动设计(30分钟)。
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适的动作发展教学活动,比如跑步比赛、跳绳比赛、椅子游戏等。
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中班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水平,让他们在活动中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
3. 动作发展训练引导(40分钟)。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中班儿童进行动作发展训练。
比如,在跑步比赛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在跳绳比赛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的跳绳动作和节奏;在椅子游戏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的坐姿和站立动作等。
4. 动作发展训练总结(10分钟)。
最后,教师可以对动作发展训练进行总结,让学生对自己的动作表现有一个认识和评价。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动作发展训练的建议和指导,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继续进行动作发展训练。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中班儿童的动作发展特点是多样的,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训练。
同时,我也发现中班儿童对动作发展训练非常感兴趣,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和学习态度。
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动作发展训练的设计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动作发展领域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提高跳绳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游戏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跳绳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跳绳的基本技巧,包括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2. 教学难点:保持跳绳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提高跳绳速度。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跳绳等,让学生逐渐进入运动状态。
2. 通过观看跳绳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对跳绳运动的兴趣。
(二)基本技巧教学1. 教师讲解跳绳的基本动作要领,如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动作熟练度。
(三)连贯性训练1. 学生进行连贯跳绳练习,教师观察并记录每个学生的表现。
2. 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表现不佳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速度训练1. 学生进行速度跳绳练习,教师计时并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
2. 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挑战自我、超越他人的意识。
(五)游戏竞赛1. 学生分组进行跳绳比赛,比赛规则:在规定时间内,跳绳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
2. 学生积极参与比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六)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3.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跳绳技能。
动作发展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案名称动作发展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动作发展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动作发展的基本概念2. 动作发展的规律3. 动作协调性训练4. 动作灵活性训练四、教学对象中班幼儿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2. 教学器材:平衡木、跳绳、球、呼啦圈等3. 音乐、故事、图片等辅助材料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幼儿动作发展的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动作发展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二、动作协调性训练1. 平衡木训练:幼儿在平衡木上行走,培养平衡能力。
2. 跳绳训练:幼儿学习跳绳,提高协调性和节奏感。
三、动作灵活性训练1. 球类游戏:幼儿进行传球、接球等游戏,提高灵活性。
2. 呼啦圈训练:幼儿学习转动呼啦圈,培养手腕灵活性。
四、总结1. 教师对本次课的动作发展训练进行总结。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动作训练,提高自身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的动作发展训练内容。
2. 幼儿展示所学动作,教师点评。
二、动作发展游戏1. “穿越火线”:幼儿在障碍物中穿越,提高动作协调性。
2. “找朋友”:幼儿分组进行接力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动作模仿1. 教师展示一个动作,幼儿模仿,提高动作模仿能力。
2. 幼儿分组展示各自学会的动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教师对本次课的动作发展训练进行总结。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动作训练,提高自身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动作训练中的表现,了解动作发展水平。
2.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动作发展情况。
3. 定期进行动作发展评估,调整教学策略。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幼儿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幼儿兴趣,提高动作训练效果。
3. 结合幼儿生活实际,设计富有创意的动作发展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钳指握
精细运动发育落后的指征
• 4月后双手常握拳,不能握住小棒、伸手抓 物
• 5月不会抓东西口中吸吮 • 9月不能两个手之间传递物体 • 14 月无钳指握 • 18月不会故意地释放物体 • 2岁前未出现用手偏爱
小肌肉练习的重要性
小手早练抓和握, 手眼协调来配合; 两手配合练得早, 倒手撕纸很重要; 拿、放、捏、夹倒和舀, 多玩多练手才巧; 穿珠两手配合好, 穿衣系扣肯定早; 宝宝聪明不聪明, 就看小手巧不巧。
走
9-11月 拉自己到站位, 12-13月走
粗动作落后的指征
• 4月:头部控制不能 • 6月:不能翻身 • 9月:不能坐 • 18月:不能走
大肌肉练习的重要性
• 趴着抬头练得早 • 宝宝爬的才能好; • 早练爬行和协调, • 宝宝走路不摔跤; • 爬走联系平衡力, • 宝宝跑得快又好; • 四肢协调走跑跳, • 身体健康是个宝。
7月:由俯卧翻成仰卧 位;或由仰卧翻成俯卧 位;
爬
6-8 月crawling 腹部 支撑匍匐地爬,向前 拖动身体,
7-9 月Creeping用手 和膝爬行
站立
6月:自动跳跃 7月:帮助下拉站 8月:可扶东西站立, 9月:拉自己到站位, 10月:独立,扶一手站,帮助下从站立位坐下; 11月:稳定地独站片刻,扶物能蹲; 12月:独站
prone IV: :以腕 部支撑,抬头很稳, 并能转动自如。
头部控制
• 5月:俯卧时,以用胸腹部接触床面,头抬 起来,四肢展开伸直,姿势象一架飞机;
• 6月:婴儿趴在床上,可用双手撑起全身;
运动发育评价指标
•运动发育里程碑(粗大运动、精细运动) •原始反射 •姿势反应
躯干控制
3-4月:帮助下拉坐; 背靠着能坐,
4-5个月:翻身训练 4个月:坐;5个月:靠坐;6个月,慢慢独坐。 爬行训练:5-6个月开始进行;具体方法。
2、6-18个月,从爬行儿到学步 儿
• 站立训练
• 走的训练
3、15-36个月,从学步儿到行走儿
• 扶栏上下楼梯 • 跑的练习 一岁半 • 跳的练习 • 协调能力: 球的滚、接、扔、踢、拍、投 • 攀登
二、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特点
• 不随意的手的抚摸动作 2-3个月 • 自主随意抓握 3-4个月 • 有目的抓握、眼手协调
4-5个月视触动协调
• 更加灵活的手部动作
7个月三指 9个月二指
• 1-3岁手部动作发展 抓握笔、够取玩具
精细运动发育/手指动作
• 1月:握紧拳头,放拳头入口; 握住你的手指;
2月:常张开手;玩弄手; 玩耍时用力挥舞手,用整个身 体碰撞玩具
动作发展研究概述 和活动案例
一、动作类型 (一)是否来自先天遗传
• 无条件反射动作 • 条件反射动作 (二)牵引动作肌肉类型 • 粗大动作 • 精细动作
(三)动作产生的部位
• 头颈部动作 • 去干动作 • 上肢动作 • 下肢动作 • 手部动作 • 足部动作
(四)动作的活动性质
• 生活活动动作 • 游戏活动动作 • 学习活动动作 • 劳作活动动作 • 体育活动动作
第四节 婴儿动作能力培养
一、婴幼儿动作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个体身心发展特点,过早进行动 作训练
(二)方法或训练器材不当 (三)过度保护,忽略动作训练
二、婴幼儿动作能力培养原则
• 循序渐进原则 • 安全原则 • 信任原则 • 鼓励原则
三、婴幼儿动作能力培养方法
(一)大肌肉动作的培养 1、0-8个月,从怀抱儿到爬行儿 2个月:空腹俯卧,每次30秒—2分钟,每天3-4次
5-6月:扶坐竖直, 独坐前倾;
躯干控制
• 6月:用手支撑 手 臂不能弯,躯干伸直 与桌子不小于45º
• 7月:坐直一分钟 • 8月:独坐10分钟 • 9月:坐稳定, 双手
摆弄玩具不倒
翻身
4月:俯卧滚向仰卧由 于体位的关系,不由自 主的翻身
5月:仰卧滚向俯卧, 仰卧滚向俯卧后,双手 能从胸下抽出来。
• 性别差异
兴趣、能力
第二节 动作在婴儿身心发展 中 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一、动作在婴儿身心发展中的意义
• 婴儿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 是观察、检测婴儿身心发展的窗口 • 对心理功能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认知协调、自我意识、情感和社会性、独立生存能力
• 婴儿身心发展障碍的重要康复手段
二、婴儿动作发展趋势(规律)
4月
能抓住胸前玩具
拿东西往嘴里放
5月:
玩具在手中传递(倒手)
用整个手抓(手掌抓, 拇指内收) 6月
•不成熟地探索小丸 •不再是两手去取,会用一只手去拿;提 起杯子,碰撞杯子; •松手丢下东西, •积木可在手中传递
9月 用拇指与食指指尖桡指抓 撕纸、会拍手、相互击撞物 体,招手动作.
12月 精细拇指与食指指端抓 可搭2-3块积木,会自己拿笔乱 画 精确释放木块 尝试释放小丸入杯
大肌肉活动原则
• 以发展基本动作为基础——根据孩子不同年 龄段的动作发展阶段与重点。
• 全面性、重复性——动作技能练习应全面; 技能练平衡能力协调能 力)。
整体
不随意
方 向
头
性 和
近
顺
序 性
大
分化 随意
尾 远 小
粗大运动发育里程碑
• 头部控制 • 躯干控制 • 下肢运动控制
头部控制
• prone I : 俯卧下巴抬起10″;
prone II : 俯卧将头抬起45度
头部控制
prone III: 俯卧抬头90度,以肘部支撑,
保持头部稳定;头能竖起,抱直 头转动自如;
第三节 婴儿动作发展特点描述
一、婴儿粗大动作发展特点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 2-3个月 4-5 5-6 7-9 9-11 1岁
18-24个月 独立原地跳跃 2岁 双脚原地跳 3岁 单脚跳
二、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特点
个体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指个体主要 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 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 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第一节 动作发展研究概述
二、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一)先天因素
• 遗传 • 成熟 经典实验 :说明了什么 双生子爬梯实验
二、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二)后天因素
• 营养和健康
• 学习与教育 学步车:是否应该使用?
• 家庭生态环境 场地、心理环境
• 气候
冬季出生的婴儿爬行起始早2-4周
• 文化背景
巴西3、4、5个月动作发展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