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2019年北京课改版第3章《构成物质的微粒》3.3分子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北京课改版第3章《构成物质的微粒》3.3分子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第3章《构成物质的微粒》3.3分子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科学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物质,其分子运动速度越大。

如图所示的玻璃管甲、乙两端分别放着蘸有浓度等条件均相同的浓盐酸和浓氨水的棉花,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分子(HCl)和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NH₃)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

则白烟较多之处应是()A.a处B.b处C.c处D.都有可能2、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

烧杯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3、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4、如图所示为探究分子性质的小实验。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内滴在滤纸条上相同间距的酚酞液滴从左到右依次变红,而棉花没有明显现象。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酚酞具有挥发性C.氨分子在不断运动D.浓氨水显碱性5、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C.所有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6、有关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相同原子能构成不同种类的分子C.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的数目都要变化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7、你一定很熟悉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知()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且在不断地运动着B.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热胀冷缩就是由于分子间隔的变化面造成的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分子和原子都是肉眼可见的微粒8、化学兴趣小组在收集的一塑料瓶氧气中插入氧气传感器探头对微粒的运动进行探究(如图1)。

2.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2.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不断的运动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 ( D) A、氧原子 B、氢原子 C、氧分子 D、水分子 2、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 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C ) A 、分子很大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3、二氧化碳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其主要原因是 ( C ) A 、分子质量变小了 B 、分子体积变小了 C 、分子间隔变小了 D 、分子构成改变了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 质 化 学 式
Fe
Cu
H2O
O2
H2
微 粒
铁原子 铜原子
水分子 氧气分子 氢气分子
一、构成物质(纯净物)的三种微粒:
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如水(H2O)由水分子
分子: 构成,氧气(O2)由氧气分子构成,氢气(H2)
由氢气分子构成. 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所有的金属、稀有气体、
品红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实验】酚酞溶液滴入 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实验】氨水分子微粒的运动
实验现象:滴有酚酞的蒸馏水的烧杯上层产生
一层红色液层,红色慢慢向下扩散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趣味小实验
1 + 1 是否一定等于 2?
由于构成酒精和水的分子之间都有空隙,当这两 种分子混合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的分子挤 占了空隙。
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一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 千克,一滴水的 水分子,一秒钟数4个,日夜不停数一万三千 多亿年
-26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生烟实验
注:浓盐酸和浓氨水易挥发
存在于浓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和浓氨水中的氨气分 子运动到空气中相遇,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 铵小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形成大量白烟(现象)。

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05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

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05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

专题05 构成物质的微粒一、新课标的要求: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二、考情分析:1、考查情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

从此可以看出构成物质的微粒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各地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也是中考化学的热点内容。

2、考查形式:纵观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该知识点考查形式有:物质的微粒性、微粒基本性质、原子的构成、三种微粒的联系与区别等。

从题型上来说,可主要有选择和填空题。

从题目形式上说,有识记形、理解形、判断正误形和推断推理形。

3、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既可以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还可以去考查学生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4、试题难度:由于该知识点涉及微观知识,比较抽象且琐碎,是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使得分的难度增加。

试题难度一般为中等或难等的题目。

☆知识梳理☆一、: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注意:1、上述规律对初中的大多数物质起作用。

2、混合物的构成微粒要按其中所含物质的成分来分析。

二、微粒的基本性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以下性质:1、微粒很小(质量小、体积小)2、微粒时刻不停地做规则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3、微粒间有间隔(间隔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强成反比)4、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注意:1、微粒时刻不停地做规则运动,温度高时运动速率快;温度低时运动速率慢,但不是不运动。

此观点可解释扩散现象。

2、微粒间的间隔与温度成正比,温度高时微粒间的间隔变大,温度低时微粒间的间隔变小。

中考化试题分项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3.1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

中考化试题分项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3.1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

专题3。

1 构成物质的微粒一、选择题1.【2017年海南省】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答案】B2.【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A.2H2O:表示2个水分子B.2H:表述2个氢原子C.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C60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答案】D【解析】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化学式可知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C60的分子结构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镂空的足球状,也称作足球烯。

选D3.【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个数增多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体积变大【答案】C【解析】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C。

4.【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 说法正确的是①3Hg ②Fe3 + ③S03 ④3H2 O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答案】B【解析】①3Hg表示的是3个汞原子;②Fe3 + 表示的是3个铁离子;③S03表示的意义有四种: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一个三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元素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④3H2 O表示的是3个水分子.故选B。

5.【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效=核电荷数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答案】C6.【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2O2表示A.2个氧分子B.2个氧原子 C.4个氧分子D.4个氧原子【答案】A【解析】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O2表示:2个氧分子;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个氧原子2O;4个氧原子:4O。

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 考点12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

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 考点12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构成物质的微粒考试说明1.生疏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等4、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1、基本性质:(1)质量、体积都很小;(2)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集中;(3)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原因。

(4)同种物质的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的应用(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转变。

(2)纯洁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洁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3_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

2.3_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

质量/kg
相对质量
质子
1.6726×10-27
1 1
1 1840
中子
1.6748×10-27
电子
9.1176×10-31
2、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练习: 1、已知P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 求中子数 2、硫的质子数为16,中子数16, 求硫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 1.66×10-27千克
得失电子
化学性质 (活泼与 否)
8
2
(He为
不易得失、 结构 稳定 ) 相对稳定
稳定
一般 一般
< >
4个 4个
不稳定结构 易 失去 电子 不稳定 不稳定 得到 电子 不稳定 结构 易
所 以 ,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
练习 指出下列哪几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和D, C和E
A
B
C
D
E
原子的特性:(与 分子一样)
1、原子是在不断地运动。 2、原子间存在间隙。 3、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 不同。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
相同 点
原子
质量、体积小;彼此间存在间隙;不断运动; 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反之。
3.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 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离子的形成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 万分之一,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
电子在核外是怎么作高速运动的? 电子多了会不会出现“撞车”现象? 会不会被原子核吸掉?会不会飞到原 子的外面来?

第10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周期表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讲义(人教版)(解析版)

第10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周期表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讲义(人教版)(解析版)

第十讲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周期表一、考点梳理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1)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3)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4)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a.实验装置:b.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c.解释:烧杯B中浓氨水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与水反应生成了氨水,氨水呈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d.实验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2.原子(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2)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性质: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原子间有间隔;(4)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氯原子为例):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

(5)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为2)的是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电子,活泼;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电子,活泼。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3.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电性,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离子带的电荷数是1,则“1”省略不写;如O 2-; 0H - (4)原子和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知识点二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元素(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2)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

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复习及习题

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复习及习题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一、一周内容概述本周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介绍了: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其特性, 相对分子原子质量;化学式及其书写;简单化合物的命名;化合价及其规律;原子团;相对分子质量及其有关计算。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一)分子1、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的特性:(1)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2)分子是运动的;(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4)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不同。

(二)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做阳离子,如Na+、NH4+,带负电的离子叫做阴离子,如Cl-、NO3-,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该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目。

1、离子可以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

非金属元素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

2、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如NaCl是由Na+和Cl-构成的。

3、原子团某些元素的原子集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它所起的作用和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合叫做原子团。

化学上常用“根”命名,如氢氧根(OH-)、硝酸根(NO3-)、碳酸根(CO32-)、硫酸根(SO42-)等。

(三)离子符号数字和“+”、“-”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号表示电性,数字在“+”、“-”号的前面。

例如,Cl-表示氯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Mg2+表示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注意:离子符号和相关数字的意义,例如,2Al3+;“2”表示两个铝离子;“3+”表示每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四)化学式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1)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

(2)各种物质的化学式都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出来的,一种纯净物只能由一个化学式来表示,不能主观臆造。

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1)宏观上: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初中化学 北京课改版第3章《构成物质的微粒》3.1原子跟踪训练(word版有答案)

初中化学 北京课改版第3章《构成物质的微粒》3.1原子跟踪训练(word版有答案)

北京课改版第3章构成物质的微粒3.1原子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我国研制新型环保磁制冷冰箱,钆(Gd)是所需的重要材料。

钆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核电荷数为64,则该原子的质子数为()A.64 B.93 C.15 D.2212、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 a、b、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3、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构成.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中,带正电的微粒是()4、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5、对下列说法中的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A.对磁生电的认识: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发明发电机B.对细胞的认识:先提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后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C.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有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后有电磁铁的应用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先发现原子中有原子核,后发现原子中有电子6、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A.①⑤B.②C.③④D.②⑥7、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B.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C.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6D.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8、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

图中P、Q 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
(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_种元素(填数字)。
②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天津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钙
【答案】A
【解析】A、地壳中含量由高到低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故选项正确;B、海洋中含量由高到低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氧、氢、氯、钠,故选项不正确;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故选项不正确;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故选项不正确;故选A。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B.铕的 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答案】A
【解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左上方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方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下方为相对原子质量。A、金属元素的名称,除了金、汞外,偏旁都是“钅”,该元素的名称是铕,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3,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7.(2018天津市)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3.1_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最新推荐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3.1_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最新推荐

专题3.1 构成物质的微粒一、选择题1.【2018年江西省】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B.分子质量变小 C.分子体积变大 D.分子运动速率变大【答案】A【解析】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质量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故选A。

2.【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列物质由分子组成的是A.铁 B.氯化钠 C.水 D.硝酸钾【答案】C3.【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咏梅诗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诗人间到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轻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体积小 D.分子间有间隙【答案】B【解析】在远处可以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选B。

4.【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2个氢原子: H2 B.2个氮分子: 2N C.氧化铁: FeO D.氯酸钾: KClO3【答案】D【解析】A、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错误;B、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故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故错误;C、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错误;D、氯酸钾的化学式正确。

故选D。

5.【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 B.氯化钾 C.铜 D.氧气【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18年四川省乐山市】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C.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的单质,金刚石十分坚硬,则石墨也十分坚硬D.H2SO4与HCl均是酸,H2SO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则HCl在水溶液中也能电离出H+【解析】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错误;B、锌和铜均是金属,但铜的活动性位于H后,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错误;C、金刚石十分坚硬,而石墨却十分软,错误;D、硫酸与盐酸均是酸,H2SO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HCl在水溶液中也能电离出H+,正确。

中考化学专题31 构成物质的微粒(第02期)-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中考化学专题31  构成物质的微粒(第02期)-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一、选择题目(本题包括23个小题,每题2分,共46分)1、【2016年北京市】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A.Cl2B.2Cl2C.2Cl D.2Cl-【答案】C【解析】A选项表示氯气物质和1个氯气分子;B选项表示2个氯气分子;C选项表示2个氯原子;D选项表示2个氯离子;故答案选择C2、【2016年广东省南宁市】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答案】D3、【2016年四川省宜宾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原因是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C.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原因是物质的气态分子小而液态分子大D.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答案】B【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与原子的实际质量的单位为“g”故不同;B选项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原因是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原因是物质的气态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液态分子的大;D 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具有可分性;故答案选择B 4、【2016年新疆】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2Na :“2”表示两个钠元素B .2OH ﹣:“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C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D .NO 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答案】A5、【2016年天津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B .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C .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D .合金被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具有更多优良性能【答案】B【解析】A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故正确;B 、化学反应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故错误;C 、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故正确;D 、合金被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具有更多优良性能,硬度大,抗腐蚀性强,故正确。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各小题,每题3分,共78分1.【2021年安徽省】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两种元素就可以共同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答案】c【解析】a、氢氧两种元素还能组成双氧水,错误;b、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错误;c、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正确;d、可燃冰和冰属于不同种物质,错误。

故选c2.【2021年福建省福州市】以下关于“酒精温度计供不应求读数上升”的微观表述恰当的就是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体积缩小c.分子间间隔减小d.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说明温度降低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小的原因,故答案选择c3.【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以下客观事实的微观表述恰当的就是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品红在热水中蔓延比在冷水中慢水分子间存有间隙b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h2o分子中存在h2c烘烤能够大力推进蔗糖在水中的熔化烘烤并使蔗糖分子在水中熔化更多dnaoh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答案】d4.【2021年河北省】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的是【答案】b【解析】a是元素符号,镁元素属金属元素,由原子直接构成,a正确;b中镁原子失去了2个电子,故是镁离子,b错误;c表示的是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c正确;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中原子的数目,故d表示的是一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d正确。

故选b。

5.【2021年河北省】以下事实能表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就是a.公路上大雾弥漫b.花棚里香气扑鼻c.湖面上柳絮升起d.氧气被放大入钢瓶【答案】b【解析】分子不大,无法用肉眼看见,故挑选b。

6.【2021年湖北省孝感市】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粒子一定在不停地运动b.救火一定必须同时毁坏冷却的三个条件c.硬水经过滤后一定会变成软水d.铁制品与氧气或水接触一定会锈蚀【答案】a【解析】a、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正确;b、三个燃烧条件只要不具备一个就能灭火,错误;c、过滤只是除去不溶性的杂质,硬水是溶解较多的钙、镁化合物,故错误;d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错误。

专题10 构成物质的微粒(解析版)

专题10 构成物质的微粒(解析版)

专题十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目标】1、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并用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了解原子的结构;掌握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画法。

3、了解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4、了解离子的形成,会写离子符号,认识离子、原子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命题解读】1、用粒子性质解释常见现象: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通常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微粒性质的对应关系进行命题。

主要考查:微观粒子不停运动;粒子之间有间隔;粒子不同,性质不同等。

2、粒子结构示意图: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得失电子的判断、化学性质相似的判断、稳定结构的判断、元素种类的判断等。

常以文字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

【考点梳理】所带电荷数。

3、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的体积由核外电子决定。

4、在原子中,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二核电荷数。

考点3: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质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粒子之间都有间隔;3、粒子总在不断的运动;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壬。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铁原子。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考点4:相对原子质量考点5:电子的排布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

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

2、排布规律:(1)第1层最多1个电子;(2)第2层最多a个电子;(3)最外层最多也个。

3、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原子核);圆圈内数字(核内质子数);弧线(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电子数)5、在结构示意图中,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的判断依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在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考点6: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相对原子 质量 56 63.5 65 108 137 197 201 207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都 约等于碳12原子质量的1/12,即约 等于1个氢原子的质量,电子的质量很 小,仅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 1/1836。因此,电子的质量可以忽 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上。
算一算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 (CO2)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16 + 16 = 32
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1×2 + 16 = 18 CO2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12 + 16×2 = 44
计算:五水硫酸铜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CuSO4 · 2O 5H 63.5 + 32 + 16×4 + 5×(1×2 + 16) = 249.5
①电子按能量高低先排入能量 最低的电子层,然后再排入能 量较高的电子层 ②作为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个 电子(K层2个)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
在圆圈内用正数表示 质子数 用弧线表示电子层 在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氢(H)
+1
1
锂(Li)
钠(Na)
+3
2 1
+1 1
2 8 1
①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 般是多少?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稀有气体,如氖、氩等,它们的最外 层电子都是8个(氦为2个)。由于它们 均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呈现 “化学惰性”, 所以人们认为最外层 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 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②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 什么特点?他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稳 定?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学复习专练(杭州专版)——专题7构成物质的微粒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学复习专练(杭州专版)——专题7构成物质的微粒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学复习专练(杭州专版)——专题7构成物质的微粒一.选择题(共19小题)1.(2020秋•滨江区期末)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在120℃下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C.该反应体现出CO具有还原性D.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2020秋•富阳区期末)“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本质。

浓度为75%的酒精常用作防疫消毒液,其有效成份是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A.乙的化学式为H2OB.丙物质由2种元素组成C.一个丙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2020•江干区三模)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①和③属于有机物,物质④属于氧化物B.物质③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参加反应的物质①和②的分子个数比为1:2D.该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2020秋•西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过程示意图。

分析该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B.水分子中含有更小的粒子C.氧原子在通电条件下组合为氧分子D.氢原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5.(2020秋•萧山区校级期中)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其变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分析该示意图得到下列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B.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水电解变化的本质是构成分子的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D.变化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变化,所以该变化为物理变化6.(2020春•杭州期末)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Au)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为氢能经济的推广以及氢气纯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 1、原子的构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能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三决定:①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③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2)元素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

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电子(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3)相对原子质量①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 ②注意:它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③没有单位。

(4)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下图)。

上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5)电子电子层的规律:①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②最外层电子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 2、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因素: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注意:*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02、0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3)、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4)、地壳中元素居前五位的:氧、硅、铝、铁、钙生物体中元素居前三位:氧、碳、氢。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精讲(解析版)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精讲(解析版)

第06讲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的构成1.分子: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是有种类,也有个数。

基本性质: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化。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c.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分子分类:a.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分子,He、Ne等b.双原子分子如:O2、H2、N2等c.多原子分子如:H2O、CO2、H2CO3等2.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原子有种类,也有个数。

基本性质:a.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原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原子之间有间隙。

重新组合OHHO H H 水分子(H 2O )氧分子(O 2)氢分子(H 2)O OH H HH OOHH通电HH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例:电解水3.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和原子_等。

2)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

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物质;还有少部分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如:氧气是由_许多氧气分子_构成的,二氧化硫是由_许多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金属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稀有气体氦气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

3)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_金属单质_、碳、硅、硫、磷、稀有气体。

4.物质构成的分析: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用_分子、原子_的概念,还要注意物质的构成层次,例如,水是由_许多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_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金刚石、氦气等都是由_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可看作是由_原子直接构成的。

5.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同点1.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变成另外一种或几种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不能变成另外一种原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中考真题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中考真题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6•温州)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A.6个质子和8个中子B.8个质子和6个中子C.6个质子和8个电子D.8个质子和6个电子2.(2016•重庆)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B.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D.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3.(2016•重庆校级二模)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是()A.B.C.D.4.(2016•潍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之间的间隔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5.(2016•鄂州)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相同B.质量几乎相等C.Mg2+比Mg稳定D.电子层数相同6.(2016•商丘模拟)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Na+比Na稳定.A.①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④7.(2016•寿光市模拟)某元素的阳离子A3+的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A.23 53 B.26 30 C.26 56 D.23 46 8.(2016•桂林)已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相对原子质量是31,则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A.15 B.16 C.31 D.469.(2016•吉州区二模)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B.相对原子质量为2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0.(2016•安溪县模拟)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图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关于Cl和Cl的说法错误的是()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C.氯原子得一个电子变成Cl_,最外层电子数为8D.属于同种元素二、解答题(共2小题)11.(2016•长春)如图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第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12.(2015•黑龙江)如图为原子构成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此图片,你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答出三条信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解答】解:因为原子中,6个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所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核的构成,明确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解题的关键.2.【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析】根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结合各粒子的带电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质子所带的电荷与电子所带的电荷相等,电性相反.A、由上述分析,同一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和中子均不显电性,原子和中子的电性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D、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大,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构成、各粒子的带电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析】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应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判断图中表示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氢、氧原子的图示.【解答】解:A、图示微粒为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分解过程中可再分,不表示不再分的氧原子;故A不正确;B、图示微粒为两个氢原子构成的一个氢分子,分解过程中可再分,不表示不可再分的氢子;故B不正确;C、图示微粒为单独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为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故C正确;D、图示微粒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分解过程中可再分,不表示不可再分的氢、氧原子;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原子与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4.【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以及粒子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正确;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错误;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析】根据Mg2+和Mg两种粒子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镁元素形成的不同微粒,据此解答.【解答】解:A、因它们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质子数相同,故核电荷数相同,正确;B、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质量几乎相等,正确;C、镁离子是稳定结构,镁原子易失去电子,不稳定,故镁离子比镁原子稳定,正确;D、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二者的电子层数不同,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析】根据原子转化成离子时电子层排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Na失去一个电子变为Na+,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核外电子数均发生改变,由于核电荷数=质子数,两者均不变;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失去一个电子对质量影响很小,质量几乎相等;Na+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比Na稳定.故①④⑤⑥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相互转化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解题时要会灵活应用.7.【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析】某元素的阳离子A3+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是A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A3+的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据此结合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某元素的阳离子A3+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是A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A3+的核外有23个电子,则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3=26;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6,核内有30个中子,则相对原子质量是26+30=56.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8.【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故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5.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9.【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分析】根据原子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给题目,主要要用到的知识点:①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②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最多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8个电子③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因为He﹣3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由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可得,核外电子数应为2,故A错误.B、因为其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2=3;故B错C、核内质子数为2的He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中质子数的数值应为2,故C错误.D、原子结构为核内2个质子,核外2个电子,该结构示意图符合该特点且核外电子排布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10.【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利用题干中的信息对两种氯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再利用原子中的一些等量关系进行求解判断即可.【解答】解: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Cl和Cl质子数都是17,故说法正确;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不同,Cl的是35﹣17=18,Cl的是37﹣17=20,故说法错误;C、氯原子得一个电子变成Cl﹣,最外层电子数为7+1=8,故说法正确;D、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质子数都是17,所以属于同种元素,故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掌握这些对以后做此类题帮助很大.二、解答题(共2小题)11.【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1)根据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解答;(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3)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解答】解:(1)由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3)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第三周期;答案:(1)1;(2)钠离子和氯离子;(3)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应用和物质的构成微粒等知识,难度适中.12.【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及原子核的组成.结合图中内容总结能获取的信息.【解答】解:由图看出,原子很小,原子核很小,原子由内层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外层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故答案为:原子很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点评】原子的核式结构要牢记,并记住原子核的组成.。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3课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解析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3课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解析版)

第3章构成物质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原子结构)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只能构成分子,不能构成物质B.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故原子不显电性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答案】C【解析】A、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银、铜等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带的电量与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不符合题意;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符合题意;D、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A.①和②B.②③和④C.③和⑤D.③和⑥【答案】B【解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正确;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能再分的粒子,故不正确;③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不正确;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氢原子除外,故不正确;⑤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不显电性,故正确;⑥原子之间有间隔,故正确。

故选B。

3.(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α粒子质量相当【答案】A【解析】A.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又因为α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说明了金原子核带正电,故A说法正确;B.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金原子并不是实心球体,原子核外空间很大,故B说法错误;C.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故C说法错误;D.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故D说法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物质的微粒》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题)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金刚石-Au B.水银-Hg C.2个氮原子-2N2D.氯酸钾-KCl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3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3.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室外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
D. 1 L大豆与1L黄沙混合总体积小于2L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5.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
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答案】D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6.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
8.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升高使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因此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B.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当一铜块的所有原子都被移出之后,该铜块的质量只减少一部分
D.NaOH和KOH都具有碱性,其原因是在水中均能解离出OH﹣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
9.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B.①和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C.②和③对应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O2
D.④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A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10.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H2
B.镁的化合价+2价:Mg2+
C. 3个氧分子:3 O2
D.氯化钡的化学式:BaCl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11.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是
A.核电荷数相同B.质量几乎相等C.Mg2+比Mg稳定D.电子层数相同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
12.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 NO
B. NO2
C. NH3
D. HNO3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13.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14..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为氧化物B.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甲中氢元素的质里分数小于丁D.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答案】D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1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能,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16.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
17.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5种物质
B.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
C.该图可示意SO2与O2的反应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D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18.下列关于元素和粒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D.从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答案】D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
B.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C.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
D.结构示意图为和的微粒,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
20.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答案】C
难度:基础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5题)
1.请从C、H、N、O、K五种元素中选择恰当元素按要求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填空:
(1)被称为“绿色能源”,也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__________________。

(2)溶于水能导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__________________。

(3)能作为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具有10个电子的原子团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种即可)。

【答案】(1)C2H5OH(2)NH4NO3(3)KNO3(4)OH–或NH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②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__;
③5个硅原子__________________;④硝酸分子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Mg2+;②NO2;③5Si;④HNO3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3.如图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第周期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2)钠离子和氯离子;(3)三.
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
4.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和__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分子间有间隔②NH
(2)①7得②BC和E③CO+2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高压CH3OH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5.从Ca、Na、C、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 )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两个钙离子__________________;②3个氨气分子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种氮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蒸馒头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2Ca2+;②3NH3;
(2)①O3;②NH4NO3;③C2H5OH;④NaHCO3.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