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共29页
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
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这可有意思啦!你看啊,这大地就像一个大舞台,各种地物就是舞台上的主角。
比如说那绿油油的草地,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反射波谱特征那可是很鲜明的哟!它在可见光波段就特别亮眼,反射率相对较高呢,就好像小伙子在舞台上闪闪发光。
再说说那蓝色的湖泊,哎呀呀,就像一位安静的美少女。
它对蓝光的反射特别强,就像美少女穿着漂亮的蓝色裙子在那亭亭玉立。
你能想象到那种感觉吗?还有那黄澄澄的沙漠,简直就是个热情似火的大汉!它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可不低,就如同大汉在阳光下尽情展现自己的力量。
森林呢,则像一个神秘的守护者。
它的反射波谱特征比较复杂,不同的树种还有不一样的表现呢!有的树种在某些波段反射得多一些,有的则少一些,是不是很神奇?咱们的城市呢,就像是一个热闹的大集市。
各种建筑物、道路啊,它们的反射波谱特征也是各有特点。
那些高楼大厦的表面反射和那些小巷子里的可不一样哦,就好像集市里不同的摊位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你说这大自然是不是很奇妙?通过研究这些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啦!我们可以用这些知识来监测环境变化呀,看看草地是不是变少了,湖泊有没有被污染呀。
这就好比我们有了一双神奇的眼睛,可以看到大地的秘密呢!而且啊,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呢。
比如说在农业上,我们可以根据农作物的反射波谱特征来判断它们的生长状况,是不是缺水啦,有没有生病呀。
这不就像我们能听懂农作物的“语言”一样吗?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看了这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
它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了解大自然的大门。
让我们一起好好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吧,你准备好了吗?反正我是超级期待的啦!这就是我对典型地物反射波谱特征的看法,有趣又实用,对吧!。
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
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是研究地球表面物体反射光谱特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的分析,可以了解地球表面不同地物的光谱特征,进而实现对地物的识别和分类。
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是指在不同波长下,地物对入射光的反射能力的表现。
地球表面不同地物对光的反射特性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来体现。
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可以用来描述地物在可见光、红外光等不同波段下的反射率变化情况。
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通常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绘制成曲线图。
在可见光波段,不同地物的反射率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例如,绿色植被在可见光波段下的反射率较高,而水体和建筑物的反射率较低。
在红外波段,地物的反射率也会有所变化。
例如,植被在红外波段下的反射率较低,而水体和云层的反射率较高。
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的研究对于遥感影像解译和地物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地物的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可以实现对不同地物的识别和分类。
例如,在农业领域,可以利用植被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下的反射率差异来判断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
在城市规划领域,可以利用建筑物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下的反射率差异来判断城市建筑物的分布和密度。
除了对地球表面地物进行分类和识别外,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该地区的植被覆盖情况、土壤类型、水体分布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是研究地球表面物体反射光谱特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的分析,可以实现对地物的识别和分类,为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提供重要参考。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并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
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是指在不同波长下地物对太阳辐射所反射的光的强度的变化。
通过分析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可以获取有关地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信息,从而在科学研究、遥感监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的形状和特点是由地物类型和组成决定的。
不同地物具有不同的反射特性,因此其光谱曲线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植被是地表最常见的地物之一,其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呈现出明显的特征。
在可见光波段(400-700nm),植被的反射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叶片的叶绿素吸收太阳光造成。
在红光波段(约650-700nm),植被的反射率特别高,这一段被称为"红光高谷"。
而在近红外光波段(700-1300nm),植被的反射率则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植被的叶绿素吸收光能的能力较弱。
土壤是地表另一个重要的地物,其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可见光波段,土壤的反射率较低,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颜色成分(如氧化铁)吸收了部分能量。
而在近红外光波段,土壤的反射率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土壤中存在一些具有较高反射率的矿物质,如黏土和白云石。
水体是另一种常见的地物类型,其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也具有独特的特征。
在可见光波段,清澈的水体的反射率较低;而在近红外光波段,水体的反射率会急剧增加。
这是因为水体中的吸收和散射现象导致部分光线无法透过水体,反而被反射回来。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地物类型外,还有许多其他地物也具有特征明显的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如岩石、建筑物、云等。
通过对这些地物的光谱特征进行解析,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地物类型,进而对地表进行准确的遥感监测和研究。
总而言之,地物反射率光谱特征曲线是一种重要的遥感分析工具,能够提供地物组成和性质的有关信息。
通过研究不同地物在不同波长下的反射率变化,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和变化,为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地物反射波谱特征及高光谱成像遥感
收稿日期:2008-08-28作者简介:张亚梅(1969-),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工程及自动控制.文章编号:1673-1255(2008)05-0006-06地物反射波谱特征及高光谱成像遥感张亚梅(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辽宁 锦州 121000)摘 要:依据地表物体表面外形特性,物体反射分为镜面反射、漫反射和方向反射.探讨了3类反射的特性曲线,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地物类型反射波谱特征,并对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特性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概略描述,以加强对地物电磁波谱特征的认知,及开展与高光谱成像领域相关的遥感图像分析、反演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关键词:地物;反射波谱;高光谱成像;遥感中图分类号:V 443.5 文献标识码:A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Features Reflectionand High Spectral Imaging Remote SensingZHANG Ya -mei(Northeast Res 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Technolo gy ,Jinzhou 121000,china )A bstract :Based on the external features of surface objects ,the objects reflection is divided into mirror surface re -flection ,diffuse reflection and directional reflection .In order to have a deep know ledg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features ,three kinds of reflected characteristic curves are discussed ,and sev -eral types of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features reflection are introduc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pectral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features are sum marized and the wo rk on remote sensing image analy -sis ,counterevidence and application related to the field of high spectral imaging are done .Key words :surface features ;reflected spectrum ;high spectral imaging ;remote sensing 自1948年原苏联的克里诺夫出版了有关地物波谱特性研究以来,人们开展了大量的地物波谱特性的观测和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发射地球资源卫星曾全面地开展了地物波谱特性研究,20世纪70年代该项研究进入高潮.目前研究的波段基本覆盖了遥感所使用的波段,测量和研究的对象包括了自然界的植被、土壤、岩石、水体和人工建筑等地物.这些研究对认识遥感成像机理、遥感图像解译、遥感仪器最佳探测波段选择和遥感仪器研制等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遥感应用的深入,遥感信息与地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成像光谱仪的应用,不仅显示了地物波谱特性研究的重要性,而且也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因为它可以获得图谱合一的信息,可以直接将地物波谱特性和遥感图像结合在一起,在图像分析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不仅延伸了地物的成像波段范围,而且可以在需要的任何波段独立成像或连续成像,提高了地物光谱分辨力,有利于区别各类物质在不同波段的光谱响应特性,突出特定地物反射峰值波长的微小差异.开展地物可见光和近红外反射波谱特征分析研究是对遥感图像进行数据利用和评价的物理基础[1].1 地物的反射类别及反射特性曲线地物波谱特性是电磁辐射与地物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主要表现地物反射作用和地物的吸收作用.因此,地物反射波谱特征也就第23卷第5期2008年10月 光电技术应用ELECT RO -O PT IC T ECHNO LOG Y APP LICA TI ON Vo l .23,No .5October .2008是指地物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波谱特征.根据地表目标物体表面性质的不同,物体反射大体上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镜面反射、漫反射、方向反射(实际物体的反射).镜面反射是指物体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当发生镜面反射时,对于不透明物体,其反射能量等于入射能量减去物体吸收的能量.自然界中真正的镜面很少,非常平静的水面可以近似认为是镜面.漫反射,如果入射电磁波波长λ不变,表面粗糙度h 逐渐增加,直到h 与λ同数量级,这时整个表面均匀反射入射电磁波,入射到此表面的电磁辐射按照朗伯余弦定律反射,其反射辐照亮度是一个常数,这种反射面又叫朗伯面.实际地物表面由于地形起伏,在某个方向上反射最强烈,称为方向反射,是介于镜面和朗伯面(漫反射)之间的一种反射.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地物的反射都属于这种类型的反射,又叫非朗伯面反射.它发生在地物粗糙度继续增大的情况下,反射具有各向异性,即实际物体面在有入射波时各个方向都有反射能量,但大小不同.从空间对地面观察时,对于平面地区,并且地面物体均匀分布,可以看成漫反射;对于地形起伏和地面结构复杂的地区,为方向反射.图1示出了3种反射的情况.图1 3种反射形式反射率是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ρ=E r /E ,这个反射率是在理想漫反射体的情况下,整个电磁波长的反射率.实际上由于物体固有的结构特点,对于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会产生有选择的反射,例如绿色植物的叶子由于表皮、叶绿素颗粒组成的栅栏组织和多孔薄壁细胞组织构成,如图2所示.入射到叶子上的太阳辐射透过上表皮,蓝、红光辐射能被叶绿素吸收进行光合作用;绿光也吸收了一大部分,但仍反射一部分,所以叶子呈现绿色;而近红外线可以穿透叶绿素,被多孔薄壁细胞组织所反射.因此,在近红外波段上形成强反射.图2 叶子的结构及其反射反射波谱是某物体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即称为该物体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光谱反射率ρl =E rlE l.物体的反射波谱的特征主要取决于该物体与入射辐射相互作用的波长选择,即对入射辐射的反射、吸收和透射的选择性,其中反射作用是主要的.物体对入射辐射的选择性作用受物体的组成成分、结构、表面状态以及物体所处环境的控制和影响.在漫反射的情况下,组成成分和结构是控制因素.如图3所示为4种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曲线.从图3中曲线可以看到,雪的反射光谱与太阳光谱最相似,在蓝光0.49μm 附近有个波峰,随着波长增加反射率逐渐降低.沙漠的反射率在橙色0.6μm 附近有峰值,但在长波范围里比雪的反射率要高.湿地的反射率较低,色调发暗灰.小麦叶子的反射光谱与太阳的光谱有很大差别,在绿波处有个反射波峰,在红外部分0.7~0.9μm 附近有一个强峰值.图3 4种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各种物体,由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不同,反射特性曲线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在某波段相似,甚7第5期 张亚梅:地物反射波谱特征及高光谱成像遥感 至一样,但在另外的波段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例如图4所示的柑桔、番茄、玉米、棉花4种地物的反射特性曲线,在0.6~0.7μm 之间很相似,而其他波长(例如0.75~2.5μm 波段之间)的光谱反射特性曲线形状则不同,有很大差别.图4 4种植物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2 常见的几种地物类型波谱特征2.1 植被的反射波谱特性由于植物均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各类绿色植物具有很相似的反射波谱特性,其特征是:在可见光波段0.55μm (绿光)附近有反射率为10%~20%的一个波峰,两侧0.45μm (蓝)和0.67μm (红)则有2个吸收带.这一特征是由于叶绿素的影响造成的,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色反射作用强.在近红外波段0.8~1.0μm 间有一个反射的陡坡,至1.1μm 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这是由于植被叶的细胞结构的影响,除了吸收和透射的部分,形成的高反射率.图5 绿色植物反射波谱曲线在中红外波段1.3~2.5μm ,以1.45、1.95μm 和2.7μm 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下降,形成低谷.而1.5~1.9μm 光谱区反射率增大.绿色植物反射波谱曲线如图5所示[2].植物波谱在上述基本特征下仍有细部差别,这种差别与植物种类、季节、病虫害影响、含水量多少有关系,如图6所示3种类型树木的光谱曲线比较.图6 3种类型树木的光谱曲线比较2.2 土壤的反射波谱特性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一般来讲土壤的光谱特性曲线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即:土壤类别、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砂、土壤表面的粗糙度、粉砂相对百分含量等.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的反射率就会下降,在水的各个吸收带(1.4、1.9、2.7μm 处附近区间),反射率的下降尤为明显.此外肥力也对反射率有一定的影响.由图7可以看出,土壤反射波谱特性曲线较平滑,因此在不同光谱段的遥感影像上,土壤的亮度图7 3种不同类型土壤在干燥环境下的光谱曲线8 光 电 技 术 应 用 第23卷区别不明显[2].2.3 水体的反射波谱特性水体对0.45~0.56μm 蓝绿光波段透射能力较强,一般深度可达10~20m ,清澈水体可达100m 的深度.同时,水体的反射也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率很强,特别在近红外、中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带,反射率几乎为零,因此在遥感中常用近红外波段确定水体的位置和轮廓,在此波段的黑白正片上,水体的色调很黑,与周围的植被和土壤有明显的反差,很容易识别和判读.但是当水中含有其他物质时,反射光谱曲线会发生变化.水含泥沙时,由于泥沙的散射作用,可见光波段发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如图8所示水中含有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高,这些都是影像分析的重要依据.图8 叶绿素含量不同时水体的光谱曲线2.4 岩石的反射波谱特性岩石的反射波谱主要由矿物成分、矿物含量、物质结构等决定.影响岩石矿物波谱曲线的因素包括岩石风化程度、岩石含水状况、矿物颗粒大小、岩石表面光滑程度、岩石色泽等.几种岩石的反射波谱曲线如图9所示.在遥感探测中一般根据所测岩石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波段.2.5 城市道路、建筑物的反射波谱特性在城市遥感影像中,通常只能看到建筑物的顶部或部分建筑物的侧面,特别是建筑材料所构成的屋顶.从图10中可以看出,铁皮屋顶表面成灰色,反图9 几种岩石的反射波谱曲线射率较低而且起伏小,所以曲线较平坦.石棉瓦反射率最高,沥青粘砂屋顶,由于其表面铺着反射率较高的砂石而决定了其反射率高于灰色的水泥平顶.绿色塑料棚顶的波谱曲线在绿波段处有一反射峰值,与植被相似,但它在近红外波段处没有反射峰值,有别于植被的反射波谱.军事遥感中常用近红外波段区分在绿色波段中不能区分的绿色植被和绿色的军事目标.图10 几种建筑物屋顶的波谱特性城市中道路的主要铺面材料为水泥沙地和沥青两大类,少量部分有褐色地,如图11所示,它们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形状大体相似,水泥沙路在干爽状态下呈灰白色,反射率最高,沥青路反射率最低.图11 几种道路的波谱特性9第5期 张亚梅:地物反射波谱特征及高光谱成像遥感 3 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特性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因素会引起反射率的变化,如: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湿度变化、地物本身的变异、大气状况等.太阳位置主要是指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如果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不同,则地面物体入射照度也就发生变化.为了减小这2个因素对反射率变化的影响,遥感卫星轨道大多设计在同一地方时间通过当地上空,但由于季节的变化和当地经纬度的变化,造成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传感器位置指传感器的观测角和方位角,一般空间遥感用的传感器大部分设计成垂直指向地面,这样影响较小,但由于卫星姿态引起的传感器指向偏离垂直方向,仍会造成反射率变化.处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同种地物具有不同的光谱效应,称之为空间效应.除不同地理区域地物本身的变异因素外,不同的地理位置,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地理景观等都会引起反射率变化,还有海拔高度不同,大气透明度改变也会造成反射率变化.同一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一般随时间季节变化,称之为时间效应,如图12所示的新雪和陈雪反射特性曲线等.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由于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包括外界的随机因素和仪器的响应偏差)也会引起反射率的变化.这种随机因素的影响还表现在同一幅影像中,但是这种因素的影像引起的光谱反射率变化,将在某一个区间中出现,如图13示出了大豆反射率变化的区间.图14所示,同一春小麦在花期、灌浆期、乳熟期、黄叶期的光谱测试所得的结果.可以看出,花期的春小麦反射率明显高于灌浆期和乳熟期.至于黄叶期,由于不具备绿色植物特征,其反射光谱近似于一条斜线.这是因为黄叶的水含量降低,导致在1.45、1.95、2.7μm附近3个水图12 新雪和陈雪的反射特性曲线图13 大豆反射率变化范围图14 同一作物(春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波谱特性曲线吸收带的减弱.当叶片有病虫害时,将使反射率发生较大变化,也有与黄叶期类似的反射率.4 地物反射波谱与高光谱成像地物的波谱特征是遥感识别地物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针对未来航空航天遥感中的成像波谱仪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开展各种地物的波谱特征测定和研究,不仅是遥感的基础性工作,而且是遥感应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美国NASA于19世纪70年代初就初步建立了地球资源信息系统,包括植被、土壤、岩石和水体等2000余种地物的实验室反射波谱数据.从19世纪80年代,我国许多遥感科学研究部门相继建立了10余个地物波谱库,在我国不同的遥感发展时期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物的成像范围不仅延伸到人们不可见的紫外和红外波长区,而且可以在需要的任何波段独立成像或连续成像.高光谱遥感的光谱分辨率高于百分之一波长达到纳米(nm)数量级,其光谱通道数多达数十甚至数百,使得遥感的波段宽度从早期的0.4μm(黑白摄影)、0.1μm(多光谱扫描)到5nm(成像光谱仪).遥感器10 光 电 技 术 应 用 第23卷波段宽度窄化,针对性更强,可以突出特定地物反射峰值波长的微小差异;同时,成像光谱仪等的应用,提高了地物光谱分辨力,有利于区别各类物质在不同波段的光谱响应特性.如图15所示成像光谱仪的数据特点[3].图15 高光谱成像光谱仪数据示意图 1983年,世界第一台成像光谱仪AIS -1在美国研制成功,并在矿物填图、植被生化特征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功,初显了高光谱遥感的魅力.此后,许多国家先后研制了多种类型的航空成像光谱仪.如美国的AVI RIS 、DAIS ,加拿大的FLI 、CASI ,德国的ROSIS ,澳大利亚的Hy Map 等.在经过航空试验和成功运行应用之后,19世纪90年代末期终于迎来了高光谱遥感的航天发展.1999年美国地球观测计划(EOS )的Terra 综合平台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号称新千年计划第一星的EO -1,欧洲环境卫星(ENVISAT )上的M ERIS ,以及欧洲的CHRIS 卫星相继升空,宣告了航天高光谱时代的来临.中国也自行研制了更为先进的推帚式成像光谱仪(PH I ),其在可见光到近红外光谱区具有244个波段,光谱分辨率优于5nm .新的成像光谱系统不仅继续在地质和固体地球领域研究中发挥作用,而且在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研究、农作物和植被的精细分类、城市地物甚至建筑材料的分类和识别方面都有很好的结果.高光谱成像技术是将由物质成分决定的地物光谱与反映地物存在格局的空间影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空间影像的每一个像素都可赋予对它本身具有特征的光谱信息.高光谱图像的分类和识别,主要是基于地物光谱特征的分类识别和基于统计的分类识别2种方法.其中基于地物光谱特征的分类识别,是利用光谱库中已知的光谱数据,采用匹配算法来鉴别和识别图像中地物类型.这种方法既可采用全波长的比较和匹配,也可用感兴趣的光谱特征或部分波长的光谱或光谱组合参量进行匹配,达到分类和识别的目的.5 结 束 语20多年来,高光谱遥感已发展成一个颇具特色的前沿技术,并孕育形成了一门成像光谱学的新兴学科门类.它的出现和发展将人们通过遥感技术观测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带入了又一次飞跃,续写和完善了光学遥感从全色经多光谱到高光谱的全部影像信息链.由于高光谱遥感影像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地(下转第21页)11第5期 张亚梅:地物反射波谱特征及高光谱成像遥感 法.相比之下,其他的数值求解方法则受D的形状限制较大.参考文献[1] Jo hn L ester M iller.P rinciples of Infrared T echnolo gy,APractical G uide to the State of the Art[M].N ew York:Chapman and Hall,1994.[2] Dereniak E L,Boreman G D.I nfrared Detecto rs andSystems[M].New Yor k:John Wiley&Sons,Inc.,1996.[3] Dale Varberg,Edwin J Purcell,Steven E Rigdo n.Calcu-lus[M].8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Press W H,T eukolsky S A,Vetterling W T,e t al.C语言数值算法程序大全[M].2版.傅祖芸,赵梅娜,丁岩,等.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5] 杨华中,汪蕙.数值计算方法与C语言工程函数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6] Mag rab E B,Azarm S,Balachandran B,et al.M A T LAB原理与工程应用[M].高会生,李新叶,胡智奇,等.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7] 薛定宇,陈阳泉.高等应用数学问题的MA T LA B求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上接第5页)探测器中注入较大的能量和照射相对较长的时间,从而可能产生较好的作用效果.另外,仅选择单个激光脉冲进行计算,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静态模型.实际上,激光及探测器的开关门时间一般是周期性的,两者相互作用的关系的严格描述比较复杂.这里仅从激光脉冲波形的角度,做了一点初浅的思考.参考文献[1] 梁作亮,张喜和.超高重复频率Nd:YAG激光器的研制[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92,15(1):30-33.[2] 金锋,翟刚,李晶,等.二极管泵浦声光调Q窄脉冲N d:YA G激光器[J].光电子.激光,2004,15(3):303-306.[3] 王立新,王伟祥,张克非.长脉冲N d:YAG激光器的实验研究[J].应用激光,1999,19(4):159-160.[4] 吴谨,万重怡,刘世明,等.小型T EA CO2激光器的温度特性[J].激光技术,2002,26(6):409-410.[5] 张昭,吴谨,王东蕾,等.长脉冲紫外预电离T E CO2激光器[J].中国激光,2005,32(12):1599-1604.[6] 田兆硕,王祺,王雨三,等.光栅选支电光调Q射频激励波导CO2激光器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0,11(3):282-284.(上接第11页)球表面信息,其应用领域已涵盖地球科学的各个方面,在地质找矿和制图、大气和环境监测、农业和森林调查、海洋生物和物理研究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物目标反射波谱特征分析研究,除了可以提供遥感图像设计与成像依据外,还可为农业生产、资源调整、灾害预报与评估、工程建设、环境监测、城市发展等提供更加快速可靠的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因此,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1] 浦瑞良.高光谱遥感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贾海峰,刘雪华.环境遥感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 高昆,刘迎辉,倪国强,等.光学遥感图像星上实时处理技术的研究[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8(1):11-14.(上接第17页)个视场的M TF都大于0.66,成像质量良好,各项指标都满足成像要求.参考文献[1] 薛鸣球.电影摄影物镜光学设计[M].北京:中国工作出版社,1971:167-168.[2] 刘崇进,史光辉.机械补偿法变焦镜头三个发展阶段的概况和发展方向[J].应用光学,1992,13(2):12-13.[3] 张良.中波红外变焦距系统的光学设计[J].应用光学,2006,27(1):32-34.[4] 陶纯堪,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115-117.21第5期 王忆锋等:用蒙特卡罗方法和M A T LAB计算矩形冷屏的视场角 。
常见地物的反射光谱特征
常见地物的反射光谱特征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常见地物的反射光谱特征,这可有意思啦!你看那绿油油的草地,就像一块大自然的绿色绒毯。
它对太阳光的反射可特别啦!绿光被它反射得那叫一个欢快,就好像草地在向我们展示它的生机勃勃呢!这要是跟镜子比,镜子那是直愣愣地全反射,草地可就聪明多了,它知道该把哪些光留下,哪些光送回去。
再说说那清澈的湖水吧,平静得像一面大镜子似的。
但它的反射光谱特征和镜子可不一样哦!水会吸收一些光,然后又把一部分光温柔地反射出来。
就好像湖水有自己的小脾气和喜好,它会挑选着来反射呢!你想想,要是湖水像镜子一样啥都反射,那我们看到的湖水不就成了一个晃眼的大灯泡啦?还有那黄澄澄的沙漠呀,阳光照上去,那反射出来的光都带着一股热气。
沙漠就像个大大咧咧的家伙,啥光都不挑,来者不拒地反射着。
你说它是不是特别豪爽?那树林呢,就像是一个神秘的绿色城堡。
树叶们把阳光玩得团团转,有的光被吸收了,用来进行光合作用,让树木茁壮成长;有的光则被巧妙地反射出来,让整个树林看起来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就好像树林有一套自己的魔法,能把光变得不一样。
咱平时走在路上,看到的这些地物,可都有着它们独特的反射光谱特征呢!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一样。
你不觉得这很神奇吗?这些地物通过它们的反射光谱特征,向我们展示着它们的美丽和独特。
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些不同的反射光谱特征,我们的世界该多单调啊!草地不再是那可爱的绿色,湖水失去了它的灵动,沙漠也没了那股热气腾腾的感觉,树林也不再神秘。
那多无趣呀!所以啊,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些常见地物的反射光谱特征,它们可是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的大功臣呢!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它们,去欣赏它们的独特之处。
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个充满奇妙反射光谱特征的美丽世界吧!这难道不是一件特别棒的事情吗?。
典型地物波谱特征
典型地物波谱特征1. 植被:植被在可见光波段(400-700nm)有较高的反射率,特别是在绿光波段(500-600nm)具有最高的反射率。
这是由于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所致。
而在红外波段(近红外和中红外)植被的反射率较低,由于叶片中的水分和植被构架的散射。
这些反射特征使得植被在光谱上呈现出独特的红光和近红外反射的“红边”特征,可以用来检测植被的类型、生长状况和叶绿素含量。
2.土壤:土壤具有较低的反射率,特别是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
土壤的光谱特征主要由其物理和化学特性决定,如含水量、粒度和有机质含量。
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来进行区分。
例如,矿物质丰富的土壤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反射率;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在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吸收率。
3.水体:水体在可见光波段有较低的反射率,特别是蓝光波段。
这是由于水分子的吸收作用。
在红外波段,水体的吸收率较高,特别是在中红外波段。
这些反射和吸收特征使得水体在光谱上呈现出低反射的“蓝窗口”和高吸收的“红窗口”特征,可以用来进行水体的识别和水质监测。
4.建筑物:建筑物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反射率。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可以通过光谱分析进行分类。
例如,玻璃和金属材料具有很高的反射率,并在短波红外波段具有很高的吸收率;混凝土和瓦片具有适中的反射率和较低的吸收率。
5.云和雪:云和雪在可见光波段具有较高的反射率,特别是在蓝光波段。
在红外波段,云和雪的反射率较低,并具有较高的吸收率。
这些反射和吸收特征使得云和雪在光谱上具有明显的特征,可以用来进行云和雪的遥感监测。
以上是一些典型地物的波谱特征的例子,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上的反射和吸收特征是由其物理、化学和结构特性所决定的。
通过利用这些特征,可以对地物进行识别和定量化,为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灾害监测等应用提供重要的信息。
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6
7
8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实际物体的反射,介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之间。在入射辐照度相同时,反 射辐射亮度的大小既与入射方位角和天顶角有关,也与反射方向的方位角 与天顶角有关。
Lr (r r ) (ii , r r ) I i (i i )
'
入射辐照度Ii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太阳的直接辐射,其辐照度 大小与太阳天顶角θ i和日地距离D有关;另一部分是太阳辐射经过 大气散射后又漫入射到地面的部分,其辐照度与入射角无关。
Lr (r r ) ' (i i ,r r ) I i ( i , D) " (r r ) I D
植被的光谱曲线: 可分为三段:
0.4-0.76m: 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于绿色波段(0.55 m ),两边 (蓝、红)为吸收带(凹谷) 0.76-1.3 m: 高反射,在0.7 m处反射率迅速增大,至1.1处有峰值 1.3-2.5 m: 受植物含水量影响,吸收率增加,反射率下降,形成几个 低谷
9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反射波谱:研究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识别地物 地物反射曲线的形态相差很大,表明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不同 图:植被、水体、干的土壤
10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11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1、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
1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1、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
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 波段名称 可见光与近红 外 0.3-2.5μm 地表反射太阳 辐射为主 中红外 远红外
地物的反射光谱与地物波谱特性
地物波谱特性发展现状
遥感波谱范围不断拓宽,空间、波谱和时间 分辨率不断提高,遥感影像处理,地物识别和信 息提取技术不断完善,遥感数据获取由多光谱, 高光谱至超高光谱,信息挖掘由“粗糙”到“精 细”,遥感地物识别由间接到直接,遥感应用已 逐渐摆脱“看图识字”的阶段,越来越依赖于地 物波谱特性的研究和发展。
物体的反射波谱是特征主要取决于该 物体与入射辐射相互作用的波长选择,即: 对入辐射是反射、吸收和投射的选择性,其 中反射作用是主要的。
地物的反射光谱
地物的反射光谱有如下特征: (1)不同的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
(如雪地、小麦地的光谱曲线) (2)相同地物光谱曲线有相似性,但是也存在
差异性(如患虫害的小麦与正常小麦的光谱曲线) (3)地物光谱特征具有事件性和空间性(不同
时间与空间光谱特征不同
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
不同的地物在不 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 异。
右图为雪地、小 麦地的光谱曲线。
植物反射波谱特性
由于植物均进行光合 作用,因此各类绿色植物 具有很相似的反射波谱特 性:
在可见光波段0.55μm (绿光)附近有反射率为 10%-20%的一个波峰;
在近红外波段0.81.0μm间有一个反射的陡 坡,至1.1μm附近有一个 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 征。
国外地物波谱库研究现状
美国NASA于70年代初就初步建立了地球 资源信息系统(ERSIS)。包括植被、土壤、 岩矿和水体等2000余种地物的实验室反射波 谱数据。
地物波谱仪
地物波谱仪
地物的反射光谱与地物波谱特性
地物的反射光谱 地物波谱特性
地物波谱的发展
地物的反射光谱
地物反射光谱 是指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而 变化的规律。
地物光谱特征
地物光谱特征
地物光谱特征是指不同地物(如植被、土壤、水体等)在不同波段的光谱反射特性。
1. 植被光谱特征:植被在可见光谱区域(400-700nm)表现出明显的吸收特征,主要是由于叶绿素的吸收作用。
在红光(约650-700nm)处,植被的反射率较低,而在近红外光(约700-1300nm)处,植被的反射率较高。
这种反射特征可用于估算植被的叶绿素含量和植被覆盖度。
2. 水体光谱特征:水体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呈现不同的反射和吸收特性。
水体对蓝光(约400-500nm)吸收较高,对绿光(约500-600nm)吸收较低,而对近红外光(约700-800nm)反射率较高。
这种反射特征可用于水质参数(如浊度、叶绿素浓度等)的监测。
3. 土壤光谱特征:土壤的光谱反射特性受土壤类型、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一般来说,裸露土壤在可见光谱区域呈现较高的反射率,而在近红外光谱区域呈现较低的反射率。
土壤的反射特征可用于土壤类型分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水分含量估算等。
不同地物的光谱特征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地物类型、分布、变化等的监测和研究。
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共29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