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2023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内容
2023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内容
2023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科目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艺术历史与社会等科目为国家规定的选修课程。
2.课时安排: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学年总教学时间为39周,中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
每天的上课时间一般为上午8点到11点20分,下午1点到4点。
其中,上午的上课时间和下午的上课时间各包含了-节40分钟的课间操时间。
3.课程结构: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类。
基础性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性课程则是在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开设的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学科素养: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和人文素养等方面。
学校应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
5.考试与评价: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考试与评价体系,包括日常评价、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
考试与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表现,避免单-的知识记忆性考试。
总之,2023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强调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考试与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性。
学校课程开设实施方案4篇(教学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开设实施方案4篇(教学课程实施方案)学校课程开设实施方案1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对培育同学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力气,培育同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气,团结协作的力气、社会活动力气,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校将依据国家基础训练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依据学校“一切为了同学进展、为了一切同学进展、为了进展一切同学”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及老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争论与试验。
一、课程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使同学关注自然、关注科学、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同学爱科学、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通过实施校本课程,进展同学探究力气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力气,转变学习方式,促进老师训练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课程结构,结合本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1、同学层面初步学会如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会对自然、生活、社会及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尝试进行生产劳动,体验劳动和技术实践过程;会自主地与活动相关的社会部门与个人联系,进行表达与相互沟通,并学会自我管理,初步转变学习方式,体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进展”的同学形象和“培育人、进展人、完善人”办学理念,促进同学的多元(差异)进展。
2、老师层面通过对活动的参预、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训练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老师成为同学学习的促进者、合和指导者。
改善老师学问结构,培育一支“一专多能”型的老师队伍,促进老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
3、学校层面探究一条符合学校同学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的设置模式,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品位以及完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
二、教学原则1.综合性原则。
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学问加以综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气。
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方案
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方案近年来,教育领域一直呼吁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优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优化课程设置的方案,并总结出适用于不同学校的实用建议。
一、确定学科核心学科核心是学校课程设置的基础。
首先,学校需要确定各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学生具备必要的学科基础。
例如,在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应视为核心目标。
二、强调综合素养综合素养在学生的终身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也是必要的。
三、开展选修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学校可以开设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涵盖各种领域,如艺术、体育、科技等,帮助学生发展潜能,培养兴趣爱好。
选修课程还可以促进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倡导实践教育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该注重实践教育。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锻炼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实践教育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社区服务等形式进行,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注重创新思维创新是21世纪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学校应设立创新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这包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等。
创新教育可以通过项目学习、科学竞赛等形式开展。
六、引入技术教育当前,科技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学校应引入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科学思维。
通过学习编程、数字化设计等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科技时代的挑战。
七、加强跨文化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跨文化课程、组织国际交流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并提高他们在全球社会中的竞争力。
八、发展绿色环保意识环保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学校应该承担起发展绿色环保意识的责任。
中学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中学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引言: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
为了确保学生全面发展,中学学校应设计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
一、核心课程设置中学学校的核心课程应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这些科目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语文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英语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学科专业设置除了核心课程外,中学学校还应设置各类学科专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例如,音乐专业、艺术专业、体育专业等,这些专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中学学校应设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等,通过对社会事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四、实践教学项目设置中学学校应设置实践教学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实践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亲身经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技术教育课程设置中学学校应设置技术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计算机科学、机器人教育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科技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六、外语教育课程设置中学学校应注重外语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除了英语外,学校还可以设置其他语种的课程,让学生学习多种语言,拓宽国际视野。
七、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中学学校应设置健康教育课程,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等,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情绪管理能力。
八、选修课程设置中学学校应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
九、综合实践活动设置中学学校应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课程开设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开设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学校对课程开设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规划,制定了以下的课程开设实施方案。
一、课程开设原则。
1. 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设置要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多元化发展,课程设置要多样化,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等,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
3. 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课程设置要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
1. 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基础学科,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
2. 选修课程,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如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3. 实践课程,注重实践教学,设置实验课、实习课、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创新课程,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实施。
1.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2. 课程资源建设,建设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实践基地等,为课程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3. 课程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对课程开设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保证课程质量和效果。
四、课程效果评估。
1. 学生学习情况,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学科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 教学效果,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为课程改进提供依据。
3. 社会认可度,定期了解社会对学校课程设置的认可度和反馈意见,不断改进课程设置,使之更符合社会需求。
通过以上的课程开设实施方案,我们相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设置,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一、引言学校课程设置方案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学科和课程进行规划和设置的方案。
该方案旨在提供给学生全面、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和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养。
本文将对学校课程设置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课程设置原则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发展特点,合理规划学科和课程,确保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和适宜性。
2.综合性原则:将各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和跨学科的学习。
3.针对性原则: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选修课程。
4.探究性原则: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三、小学课程设置1. 语文课程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汉字学习、阅读理解、写作、诗词鉴赏、古诗文欣赏等。
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几何图形、数据分析等。
3. 英语课程小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中学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包括英语单词、词组、句型的学习,听力练习、口语表达、阅读理解等。
4. 科学课程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自然界的观察、科学实验、科学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初中课程设置1. 语文课程初中语文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文学欣赏、阅读理解、作文写作、古诗文赏析等。
2. 数学课程初中数学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代数与函数、几何与变换、数与图、概率与统计等。
3. 英语课程初中英语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语法知识的学习、听说读写的训练、阅读理解、口头表达等。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篇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篇一、背景介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课程设置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课程设置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发展,也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讨论学校课程设置的方案。
二、课程的意义课程是学校教学的基础,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因此,课程设置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基础课程设置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
这些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打好基础。
在设置基础课程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学科课程设置学科课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物理、化学、历史等。
这些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特定的领域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在设置学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
五、选修课程设置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的课程,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
这些课程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并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在设置选修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
六、实践课程设置实践课程是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例如实验课、社会实践等。
这些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设置实践课程时,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七、跨学科课程设置跨学科课程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进行探究的课程,例如STEAM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
这些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促进学科之间的互动与整合。
在设置跨学科课程时,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八、个性化课程设置个性化课程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进行量身定制的课程,例如特长培养课程、辅导课程等。
这些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并帮助学生发现和培养自己的特长。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6篇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6篇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落实提高教学质量,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劳动者和向上级学校输送学生的办学宗旨,振兴家乡经济,繁荣社会,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据农村学校的特点,依靠本校教师和当地资源共同开发的原则,采用自编、选编和整合的方式开发校本教材。
二、目标1、培养学生广泛兴趣,了解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
2、培养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形成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
三、课程实施1、课程分类:理论课和实践参观课。
2、学期内容:七年级家政服务、八年级温室大棚建造及蔬菜栽培技术、九年级调味品酿造技术。
3、课程实施办法:每周开设一节,按照课程表授课。
四、师生情况分析农村学生热情高,好奇心强,缺少创新。
副校级领导任课,生活经验丰富,责任意识强,工作认真负责。
五、校本课程评价1、评价内容:校本课教学计划、教案。
2、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情感熏陶,强化立德树人;目标明确具体得当,符合学生实际;按照四学模式备课,面向全体,反馈及时,矫正效果好;启迪思维。
3、对学生的评价:课上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勇跃回答问题;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交流。
4、对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之一。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篇2一、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城区学校有一定的差距。
学校合理设置课程方案模板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特制定以下课程设置方案。
二、课程设置原则1. 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 注重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实现课程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
4. 强化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5. 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前沿性和实践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课程设置内容1. 文化基础课程(1)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2)历史、地理、政治等社会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专业课程(1)根据学校特色和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2)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公共课程(1)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2)美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4. 选修课程(1)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2)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四、课程设置实施1. 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2.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确保教学质量。
3.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 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课程实施效果。
5.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确保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课程设置方案,我校将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3. 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增强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4.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本方案为我校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学校课程设置的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设置的实施方案•相关推荐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深化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打造教育名校。
二、目标任务:1、通过开展教研工作,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
2、通过开展教研工作,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探究适合我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品味,再塑学校新形象。
3、通过开展教研工作,建立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教研制度,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把我校建设成为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习化组织,实现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达到校本教研的全面创新,全面促进新课程改革。
三、工作思路和活动形式:开展教研工作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促进师生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突破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专业自我提升上,推进新课程实验。
我校教研工作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基本教研模式,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说课、听课、评课、教师间交流、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教学指导、教学研讨观摩等基本形式,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以“发现问题——建立课题——行动研究——反思总结”为方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开展教研工作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教学研究的实体和中心,要通过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形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重点工作与具体措施:(一)建立教研工作运行机制,保障教研工作有序开展,逐步实现我校教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培智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精选5篇)
培智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精选5篇)培智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还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
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意愿。
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活动原则:1.寓教于乐原则:让学生运动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学会做人。
2.全面性原则:学生全员参与,全面发展。
3.多样性原则:活动内容形式多样,让学生有可挑选性。
4.安全性原则: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确保活动的安全性。
5.因地置宜原则:根据港区一小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追求活动的实效性。
四、具体活动安排:(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组员:(二)活动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下午第三节课(三)活动内容:根据市教育培训与研究中心工作计划以及我校学科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以下的活动:1.根据学校师资等情况,校级开设“绳毽、健美操、田径、男篮、女排、纸模制作、种植、合唱、舞蹈、儿童画、中国象棋、硬笔书法”等兴趣小组。
2.为丰富学生课外知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每周各年级均开设阅读课外书的活动。
3.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展以文化、体育、艺术、劳技等为主的综合性活动。
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具体详见课外活动安排表。
五、活动要求:1.为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解析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解析一、背景介绍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课程设置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全面发展学生的教育体系。
课程设置方案对学生的学习道路、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学校课程设置方案进行解析。
二、核心课程设置核心课程是课程设置方案的基石,覆盖学生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
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
核心课程的设置应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未来发展。
三、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特定领域的深入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例如,音乐、绘画、科学实验、实践课程等都是为学生提供专业培养的课程。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兴趣进行综合考虑。
四、选修课程设置选修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科选择,使他们能够深入研究特定领域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例如,音乐欣赏、足球、数码摄影等选修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
选修课程的设置应与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五、跨学科融合跨学科融合是课程设置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将不同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数学与艺术的融合、科学与文学的融合等都能带来更富有创意的学习体验。
跨学科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六、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课程设置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实验课、社会实践、实习等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迎合不同学生需求的重要手段,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方向,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资源。
例如,分层教学、兴趣小组等个性化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八、国际化教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学生成为学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
小学课程设置方案3篇
小学最新课程设置方案优秀3篇小学生课程设置方案篇一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四、实施原则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编委:六、实施过程(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学校校本课程设置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设置方案•相关推荐3、发展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有利学生可持续发展。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评价标准选修课程开发本身的复杂性,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证选修课程开发健康顺利地进行,除了要对课程开发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外,还要关注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
为加强学校课程管理,规范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定期对选修课程进行评价。
包括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三方面。
评价的重点主要放在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的规范性、有效性上,前者主要通过健全课程评审委员会组织,严格工作规范来实现。
后者则主要依靠学校对教学常规的监管来达成。
具体做到以下三点:△定期评价学期《选修课程开发方案》,提出改进建议。
△尝试建立一种全面评定教师课程开发质量的体系。
在参照教学规范评价的同时,注重学生对课程质量的评价。
△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倡导在学习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倡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评价借鉴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即背景——输入——过程——成果模式),突出了评价的“改进功能”。
制定《选修课程评价标准细则》对选修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为后续课程开设与调整以及科学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关注以下“四性”对课程进行评价:——人文性。
具有浓郁的家乡色彩、自我学校特色,融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炉,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综合性。
有机地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生成性。
促使孩子在一系列亲身经历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同时又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生成我们的校本课程。
——开放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课程设置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学校艺体工作,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国家、省课程方案,现重新修订聊城市中小学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规定。
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要严格落实中小学课程设置。
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关于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的有关精神,坚持推进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建设。
小学要按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
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提前结束新课。
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品德、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时用于其他学科教学。
各中小学要全面普及“4312”艺体活动,寄宿制学校要组织学生上早操,确保学生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集体锻炼不少于1小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严格执行作息时间。
全市统一作息时间是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及规范办学行为最基本的要求,各级各学校要不折不扣的执行。
各县(市、区)以县为单位统一印制作息时间表,根据相应时段和学段统一使用,任何学校不得更改或变通使用。
各县(市、区)确有实际情况需要调整的,需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实施。
三、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数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布置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
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严禁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各学校要严格遵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按照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扎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市教育局将随时对各县(市、区)和学校作息时间和课程设置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不遵守作息时间和违犯国家课程设置标准的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并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附件:1.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2.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3.聊城市中小学作息时间表附件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课程门类年 级周总课时(节)占九年课时总计比例(%)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品德与生活 3 3622 8% 思品与社会 3 3 2 210 思想品德2 2 2 6 历史2 2 2 610 3.6% 地理2 2 4 科学2 2 2 2 8 22 8% 生物3 3 6物理2 3 5 化学3 3语文8 8 7 7 6 6 5 4 5 56 56 20.4% 数学4 4 4 45 5 4 4 5 39 39 14.2% 英语2 23 34 4 4 22 22 8% 体育4 4 3 3 3 3 3 3 3 27 29 10.6% 音乐2 2 2 2 2 2 1 1 1 1530 10.9% 美术2 2 2 2 2 2 1 1 1 15综合实践活动2 23 3 3 3 3 1946 16.7%地方与学校课程4 4 3 3 2 2 4 3 2 27周总课时数 27 27 30 30 30 30 34 34 34276 学年总课时数945 945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92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总课时数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小学课程设置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营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促进我市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省有关课程设置的规定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学校课程设置等办学行为进行重申和界定,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严格规范课程设置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关于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的规定要求,积极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建设。
要按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
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小学按每周30节安排课程表),不得随意提前结束课程,不得提前学习下一学期课程,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品德、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课外活动时间等课时用于其他学科教学。
二、严格规范教学用书要严格按市教育局制定的教学用书目录选用、征订教材。
教辅材料必须坚持学生自愿购买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校园向学生推销省定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书刊和音像制品。
严禁学校和教师动员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学习资料、教辅材料,并从中牟取私利。
三、严格规范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作业量走读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睡眠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不少于8小时。
不允许变相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含课外活动时间),不允许提前住宿生的起床时间或推迟晚自习结束时间;不安排教师辅导学生晚自习,更不得利用自习时间讲授新课,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制学校不得安排学生上晚自习。
要大力开展“阳光体育60分”活动,寄宿制学校要组织学生上早操,确保学生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集体锻炼不少于1小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布置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
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严禁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四、严格规范法定节假日要严格遵守规定的假期起止时间,学校不得利用法定节假日、双休日组织学生集体上课。
不允许私自调剂上课时间。
学校举办兴趣小组或开展科技、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原则,禁止中小学为社会上各类补习班提供场地和教学设施。
要对照上述要求,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纠正那些与上级要求不一致的学校管理制度,把学校管理、教学等工作转到规范办学的轨道上来。
市教育局将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检查,进一步加大对违规办学行为的惩处力度,以月报的方式,及时公布违规事件和当事人,并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附件:1、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二○一五年九月附件1: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九年授课时数为33周);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含“信息技术”必修课程1节。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以作为学校课程单独安排,也可以与地方课程结合安排。
4.地方与学校课程中必修地方课程1-2年级安全教育占0.5课时,传统文化占1课时;3-8年级安全教育占0.5课时,环境教育占0.5课时,传统文化占1课时;9年级安全教育占0.5课时,人生规划占1课时。
剩余课时开设学校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民族教育等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开发使用,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安排。
小学课程设置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学校艺体工作,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国家、省课程方案,现重新修订小学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规定。
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要严格落实小学课程设置。
小学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关于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的有关精神,坚持推进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建设。
小学要按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
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提前结束新课。
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品德、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时用于其他学科教学。
要全面普及“4312”艺体活动,寄宿制学校要组织学生上早操,确保学生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集体锻炼不少于1小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严格执行作息时间。
全市统一作息时间是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及规范办学行为最基本的要求,学校要不折不扣的执行。
各县(市、区)以县为单位统一印制作息时间表,根据相应时段和学段统一使用,任何学校不得更改或变通使用。
确有实际情况需要调整的,需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实施。
三、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数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严禁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要严格遵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按照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扎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市教育局将随时对各县(市、区)和学校作息时间和课程设置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不遵守作息时间和违犯国家课程设置标准的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并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小学课程设置方案为了认真贯彻山东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聊城市《关于认真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现就小学规范办学行为等问题重审如下,请认真执行。
一、规范课程和课时。
要严格按照普通高中、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中关于课程设置的要求,开足、开齐课程,不得随意增删课程和增减课时。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学校音、体、美课程,尤其是农村中小学音、体、美课程的开设,确保学生每天集体锻炼1小时(不含体育课);要根据地方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应该开设的课时数,统一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个年级地方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实行校本课程在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制度。
二、规范学生作息时间。
要严格执行市教育局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的规定制订的作息时间表。
不允许变相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不允许提前住宿生的起床时间或推迟晚自习结束时间;不安排教师辅导学生晚自习,更不得利用自习时间讲授新课。
三、规范法定节假日。
要严格遵守规定的假期起止时间,学校不得利用法定节假日、双休日组织学生集体上课。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实际,统一制定本辖区普通中小学的工作日志,并在市教育局备案。
非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考试占用教室等特殊情况,不允许私自调剂上课时间。
四、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家庭作业,语文、数学家庭书面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
节假日、双休日作业总量也要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