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幼儿心理学》2.课程代码:05132503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4.适用专业: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5.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2学时,实践学时8学时。
6.建议开课学期:2020级,三年制大专第1学期二、课程标注基本结构(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基本理念:按照“以理论思想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促进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幼儿园实践需要为中心构建学前教育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幼儿园对教师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幼儿园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向学生一味的讲授理论,而在于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他们以后的工作实践,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幼儿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有效地教育创新和改革,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将有助于要从事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根据本门课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有针对性的列举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来发现问题、归纳总结问题,找出某些心理现象背后的规律。
采用小组教学模式,针对问题学生共同讨论,小组间交流,教师引导。
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教育方法、策略的运用。
教师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幼儿游戏教学的新路子,为学生提供发展广阔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幼儿教师的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个体心理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将围绕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展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学习动机、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过程及其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2. 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学习规律,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教学策略。
3. 学会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课堂观察、测验、实验、咨询等,提高教学效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育心理学概述(10课时)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2. 学习动机(10课时)学习动机的理论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与策略3. 记忆与思维(10课时)记忆的原理及影响因素记忆与思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记忆与思维能力的策略4. 情感与学习(10课时)情感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师生情感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提高学习效果5. 个体差异与教学(15课时)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学习规律个体差异对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6.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20课时)课堂观察与评估的方法实验设计与实施咨询与干预技术的运用7. 实践环节(20课时)学生分组实践活动,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指导与学生反思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50%):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成绩(50%):考察学生对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情况。
3. 学生分组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综合评价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资源与建议1. 建议学生提前预习相关资料,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时学分:51学时,每周3学时编写单位:编写人:审定人:编写时间: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教育心理学是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主要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既要探讨学生如何学习,又要研究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
该课程主要阐述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对将来要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社会心理与行为、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等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四、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条件1.专任教师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识,了解相关教学要求,并且熟悉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而且能够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主讲教师必须具备2年以上带学生去幼儿园见习、实习的实践经验。
2.兼职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幼儿园等教育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幼儿园一级以上职称。
(二)教材的选用与编写《教育心理学》,尚金鹏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应具有校企融合的多家幼儿园可供师生进行考察与实地研究;教材需配备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标准等方便教学。
(四)其它条件教学条件:应配备多媒体、幼儿园仿真实训室、网络教学平台等硬件教学设施。
《幼儿心理学》课程简介
《幼儿心理学》课程介绍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时期(0-6岁)人的心理发展的学科,它揭示了幼儿时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了解幼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一、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幼儿时期人的心理发展,包括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具体来说,幼儿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幼儿的认知发展:包括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幼儿的言语发展等。
2.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包括幼儿的情感表达、情感认知、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幼儿的性别角色、同伴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3.幼儿的行为问题:包括幼儿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发展性问题等,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二、幼儿心理学的学习方法和意义学习幼儿心理学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学术讲座、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进行学习。
学习幼儿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育水平: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可以更好地制定教育策略和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2.促进亲子关系:了解幼儿的情感需求和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与幼儿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预防心理问题: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可以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4.提升职业素养:幼儿心理学是教育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学习这门学科可以提升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职业素养,更好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三、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案例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资料和数据,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供支持。
具体来说,观察法是在自然环境下,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的方法;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的方法;案例法是对单个或多个幼儿进行深入了解的方法;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幼儿进行干预的方法。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教学教材
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当人的本我欲望受到 压抑时,会采取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来 保护自我,如否认、投射、升华等。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 务和危机,成功解决危机可以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人格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它涉及到 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整合。
教育活动的组织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该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启发性。同时,还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难度,以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 上的发展。
05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Chapter
攻击性行为问题及干预措施
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和表现:包括身体 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等。
游戏过程中的交流、协商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幼儿语言和思维能 力的发展。
激发情感和创造力
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 乐、满足和成就感。
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01
家庭氛围的影响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紧张、
冷漠的家庭氛围则可能导致幼儿心理问题。
02 03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民主、平等的教养方式有助 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信的品质,而专制、溺爱的教养方式则可能导致幼 儿依赖、自卑等问题。
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对幼儿心理发展也有一定影响。优越的经济条件可 以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有助于促进幼儿心理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02
主要研究3-6岁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学习特点和教育
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
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正文]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一、引言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的学科,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幼儿的关爱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幼儿心理学教学计划,旨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幼儿心理学知识,提供指导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计划,使教师能够:1. 掌握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点。
2. 理解幼儿的行为和情绪表现,能够正确认识和引导幼儿的情绪体验。
3. 学会运用幼儿心理学知识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培养教师的关怀和倾听能力,与幼儿建立积极而健康的师生关系。
三、教学内容1. 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1 儿童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1.3 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的基本规律2. 幼儿的情绪和心理问题2.1 儿童情绪表达的方式和特点2.2 异常情绪和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方法3. 幼儿教育与心理学3.1 幼儿教育的目标和要求3.2 幼儿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3.3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和合作的策略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习参考资料,传授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教师建立知识框架。
2. 案例研讨: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讨论幼儿情绪和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
3. 视频观摩:观看幼儿心理学相关案例视频,进一步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教师引导的方法。
4. 实践活动:组织教师进行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提高教师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测试: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进行课堂测试,检测教师对幼儿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个案分析:教师针对幼儿个别情况,进行情绪和心理问题分析,并给出相应解决策略,通过评估教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课本资料:选用经典的幼儿心理学教材,作为教师的学习参考资料。
2. 专业论文:提供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前沿研究。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1.1课程的性质《教育心理学》各师范专业及师范方向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以及认知领域、运动技术领域、感神态度价值观领域学习的详尽心理学规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教育和心理学理论水平及本质应用能力,是一门拥有必然理论性和应用性的课程。
授课对象为上述专业的本科二年级学生。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既是心理学、教育学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也为学生学习授课论、心理咨询学等课程供应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理论系统。
学习本课程应注意掌握好教材的内容结构及学科的理论系统。
掌握好本学科的一些基本见解、原理和理论见解,有利于理解其他详尽的事实和知识,且可使学习单纯化。
研究方法。
学习本课程应养成敬爱事实的科学态度,关注获得可靠事实的科学方法,将理论思虑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改变单纯依靠经验描述与理论思辨来解析教育问题的思虑方式。
教育实践。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亲近联系教育本质和生活本质。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亲近联系学校的教育授课实践,可经过接触中小学工作本质,或利用录像或网络资源,学会利用本课程中学得的见解和知识,解析学校教育中的实责问题;二是亲近联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为授课改革供应理论支持;三是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本质,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规律,提高个人学习的见效,改进自己的综合素质。
问题意识。
注意学与思的结合,培养问题意识,对授课内容可公布不同样建议,注意认识本学科在各个领域的前沿问题,并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广泛采集资料,睁开研究性的研究,或为研究做准备。
阅读与练习。
系统阅读教科书,有条件的可充分利用图书资料或网络资源,扩大所学内容。
教材配有练习题,学习中可独立完成这些练习,并从参照答案中获得反响。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适用对象:普高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制(修)定时间:2022.05.23课程代码:360118 二级学院(部):公共管理学院学分:3 学时:48学时合作企业:先修课程:幼儿卫生与保育后续课程: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幼儿园班级管理制定人:批准人:二、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本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包括24学时的理论教学和24学时的实践教学,在校内完成。
本课程适用于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专业(群),让学生在先修幼儿卫生与保育等课程的基础上,为学习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等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幼儿园教师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学习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形成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基本技能,同时通过对幼儿园相关工作任务的学习提升分析解决幼儿教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等方法,使学生形成探索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职业素质。
实施课程思政。
深度挖掘提炼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具体目标及要求(1)专业能力目标1)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能理解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熟悉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关键能力目标1)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解决实际问题。
2)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结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基础。
3)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能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科学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1、能够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2、能够识别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为幼儿教育和幼儿保健等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三)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对幼儿的关爱和理解,提高对幼儿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幼儿教育团队提供积极的贡献。
本课程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提供帮助。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一)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
同时,本课程还将介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以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教师将通过讲授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引导学生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四、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的表现等。
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职业能力发展程度和职业素质发展程度等方面。
1.能够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以便做出正确的应对。
2.根据幼儿不同的性格特征,采取适当的对待方式。
3.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对其进行有效的意志培养。
4.具备良好的纪律观念,遵守行业法律法规。
5.具备教育教学安全意识和良好的节约意识。
6.能够解决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2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2一、课程名称:幼儿教育心理学二、课程简介: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专注于幼儿心理发展和教育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掌握适应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在幼儿教育中的教育技巧和效果。
三、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2. 掌握幼儿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3. 了解幼儿心理障碍的常见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4. 培养教师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应变能力,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语言发展理论- 情感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理论- 近年来的研究和发展动态2. 幼儿认知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感知认知的培养方法-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 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3.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言语表达教育方法- 语音语调的培养方法- 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方法4. 幼儿情感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培养方法 - 父母和教师的情感引导方法- 同伴关系的培养方法5. 幼儿社会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方法- 规则和道德观念的培养方法-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角色与影响6. 幼儿心理障碍的常见类型及处理方法 - 注意力不集中与多动障碍- 学习障碍- 情绪障碍- 结语言障碍7. 提高教育实践效果的策略- 观察力的培养方法- 分析能力的培养方法- 应变能力的培养方法六、教学评价方式:1. 参与度(10%)2. 学术表达(20%)3. 小组讨论(20%)4. 作业和实践(30%)5. 期末考试(20%)七、参考教材:1. 《幼儿心理学导论》 - 作者:张三2.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实施指南》 - 作者:李四八、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将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以下为初步安排:- 第一周: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理论- 第二周:幼儿认知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第三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第四周:幼儿情感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第五周:幼儿社会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第六周:幼儿心理障碍的常见类型及处理方法- 第七周:提高教育实践效果的策略- 第八周:复习与期末考试九、教学参考资源:1. 幼儿教育心理学相关期刊论文2. 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资料敬请同学们提前阅读教材,准备课前讨论并完成作业。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指通过对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的研究,以及对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学科。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轨迹,掌握一些基本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于教师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课程目标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模型,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2. 掌握与幼儿心理发展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幼儿的心理问题;3. 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设计和干预;4. 培养对幼儿心理发展和幼儿教育的热爱和关注,具备持续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模型a. 脑神经发展理论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b. 基于儿童的发展任务理论;c. 幼儿言语发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d. 社会认知理论对幼儿教育的指导意义。
2. 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a. 幼儿感知与认知能力的发展;b. 幼儿情感与社交发展的特点;c. 幼儿性别认同与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d. 幼儿自我概念的建立和发展。
3. 幼儿心理问题分析与解决a.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途径;b. 幼儿自卑、焦虑、攻击等心理问题的干预方法;c. 幼儿自闭症、多动症等特殊心理问题的教育干预;d. 幼儿共情能力和冲突解决的培养。
4.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应用a. 幼儿情绪教育设计及实施;b. 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c. 幼儿行为规范和自我管理的训练;d. 幼儿教育评估与个别化教育方案设计。
三、课程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掌握情况,可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 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于幼儿心理学理论和模型的理解程度;2. 论文写作:鼓励学生针对幼儿教育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3. 实践报告:要求学生参与实际的幼儿教育活动,撰写活动设计和心理观察报告;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幼儿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讨论。
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
个案分析: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某幼儿存在学习困难问题,经过评估与诊断,发现其存在注意力缺陷。通过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采用游戏化教学等方法, 最终使该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案例二
某幼儿存在社交障碍问题,经过评估与诊断,发现其存在自闭症倾向。通过早期干预和特殊教育措施,如结构化教学、社 交技能训练等,最终使该幼儿的社交能力得到改善。
中职《幼儿教育心理 学》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 学习理论与教学方法探讨 •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 评估与诊断方法论述 • 教师角色定位及职业素养提升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幼儿教育心理学定义
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幼儿期(通常指0-6岁)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 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观察法类型
描述性观察、取样观察、评定观察。
观察法在评估中作用
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目标、评估教育效果。
量表测评工具介绍
量表定义
量表是一种测量工具,用于对幼儿的心理特征进行数量化评估。
常见量表
智力测验量表、人格测验量表、神经心理学测验量表等。
量表使用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量表、确保施测环境良好、正确解释测评结果。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02
密切观察幼儿行为,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措
施进行干预和解决。
家园共育的桥梁
03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提供专业的指
导和支持。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技巧探讨
尊重与理解
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差异,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以平等、 开放的态度与他们沟通。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一、引言幼儿教育是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指导幼儿教育实践,制定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十分必要。
本文旨在介绍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了解和理解幼儿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2. 培养学生了解和熟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幼儿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应用心理学知识,设计和实施幼儿教育方案的能力;5.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教育观察和评估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幼儿发展心理学1.1 幼儿认知发展1.2 幼儿语言发展1.3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1.4 幼儿运动发展2. 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2.1 行为主义理论2.2 认知发展理论2.3 社会文化理论2.4 生态系统理论3. 幼儿教育实践与评估3.1 幼儿教学设计3.2 幼儿教学评估3.3 幼儿教育中的特殊需求3.4 家园合作与幼儿发展支持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座和教材阅读,全面介绍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幼儿教育问题的能力。
3. 教育观察:要求学生进行教育观察,并结合幼儿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估。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深入探讨幼儿教育心理学相关话题。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幼儿教育实践活动,如观察幼儿游戏,参与教学设计等。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 教材:- 《幼儿发展心理学导论》- 《幼儿认知发展与学习》-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与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2. 参考书目:-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导论》-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 《儿童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六、评估方式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考试、论文、小组项目和幼儿教育实践报告等。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教育心理学》是各师范专业及师范方向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
它是心理学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同时也探讨认知领域、运动技能领域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学习的具体心理学规律。
此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教育和心理学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结合了理论与实践。
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论知识: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 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解析学校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3. 实践联系: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并为授课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4. 个人发展:学会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1. 理论系统掌握好教材的内容结构及学科的理论系统。
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一些基本见解、原理和理论。
2. 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关注获得可靠事实的科学方法。
结合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
3. 教育实践紧密联系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学会利用本课程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
联系个人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教学设计和评价的心理学基础。
难点: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教育问题,以及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困难的理解与应对。
五、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将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质量、小组讨论和期末考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教育心理学》(根据具体选用的教材填写)参考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学期刊、教育心理学专业书籍、相关研究报告等。
七、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责任教师:提供清晰的教学大纲,组织并参与课堂讨论,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及时给予反馈。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与讨论,完成作业和实践任务,主动寻求和提供帮助,尊重教师和同学。
《婴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婴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婴幼儿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帮助学习者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和特点,掌握婴幼儿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为婴幼儿家长和教师提供科学的教育指导。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婴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了解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3. 掌握婴幼儿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4. 能够根据婴幼儿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实施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课程内容1.婴幼儿生理发展: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营养与健康、感觉运动发展等;2.婴幼儿认知发展:感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认知过程;3.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情感表达、情感调节、社交技能等;4.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如何与婴幼儿互动、如何培养婴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品德;5.教育环境创设:为婴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游戏环境和社交环境;6.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问题,提出教育建议。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婴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学习者建立基础认知;2.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情境和案例分析,让学习者掌握婴幼儿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小组讨论:组织学习者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4.家庭合作: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共同探讨婴幼儿的成长和教育问题。
五、考核方式1.平时作业:完成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报告;2.期末考试: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综合考核。
六、课程资源1.教材:《婴幼儿心理学》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2.网络资源:相关教学视频、讲座、论坛等,便于学习者随时学习;3.实践基地:与幼儿园、早教机构等合作,提供实践机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婴幼儿家长和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同时,本课程也将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高职)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号:N04019学时:34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初等教育专业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初等教育专业必修的教师教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师范生熟悉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学生学习规律与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快适应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小学教师。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基础心理学。
二、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着眼于培养师范生所必需具备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使师范生掌握必备的教育教学知识,逐步积累小学教育的实践知识、经验和体验,掌握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引导师范生接近儿童、热爱儿童,关心帮助儿童,明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与教师观,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为今后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二、分类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儿童研究的最新成果。
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熟悉小学生年龄特征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熟悉小学生建构知识、获得技能的过程。
了解小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了解小学生的交往特点,理解同伴交往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能够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会创设富有支持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理解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场资源的重要意义,学会设计和组织适宜的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交往对小学生发展的价值和独特性,学会组织各种集体和实践活动。
(三)态度目标:愿意接近儿童,关爱儿童,相信教育充满了创造的乐趣,愿意从事小学教育事业。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学习内容结构安排二、学习情境内容要求45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通过检查课后作业及预习情况进行课堂检查与评价;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通过检查课后作业及预习情况进行课堂检查与评价;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3.一般心理64.分类心理785.教学心理96.教师心理1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实施建议(一)学习组织形式:1.课堂教学。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时:IOO课时一、课程地位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属于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探讨幼儿心理发展中主要问题。
教材分为4编共12章节。
内容分别为幼儿心理学的一般问题;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幼儿的活动心理。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分别讨论,强调幼儿园的活动设计、游戏更多地是为促使其心智健康发育服务,本着更好地突出教材的时代性、职业性、专业性,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学生能力培养的思想,教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
二、课程目标1.情感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的年龄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2.知识目⅛r<: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幼儿心理学的一般问题,了解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以及幼儿的活动心理。
3.技能目标:能依据幼儿特点,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初步具备幼儿园基层岗位幼儿老师的工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良好品质。
第一章初识幼儿心理学(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影响幼儿心理学发展的因素第三节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第四节怎样学习幼儿心理学1.了解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3.理解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影响幼儿心理学发展的因素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一)教学内容1.第一节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2.第二节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教学要求1.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2.了解1—3岁孩子心理发展有何特点3.理解3~6岁孩子心理发展有何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3~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难点:掌握3~6幼儿学习的特点第三章幼儿的注意(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二节幼儿的注意和幼儿活动(二)教学要求1理解幼儿的注意有哪些特点2.了解注意与幼儿活动和发展有什么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难点:幼儿的注意在幼儿活动中的体现第四章幼儿的感知觉第一节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二节感知特性与幼儿活动(二)教学要求1.熟悉幼儿的感知觉有哪些特点2.了解感知觉与幼儿活动和发展有什么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难点:幼儿感知觉在活动中的体现第五单元幼儿的记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二节幼儿的记忆与幼儿的活动(二)教学要求1.熟悉幼儿的记忆有哪些特点2.了解记忆与幼儿活动和发展有什么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难点:幼儿的记忆和幼儿活动的关系第六章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性(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二节幼儿的想象与幼儿的活动(二)教学要求1.熟悉幼儿的想象有哪些特点2.了解想象与幼儿活动和发展有什么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幼儿想象的特点难点:幼儿想象与幼儿活动第七章幼儿的思维(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二节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二)教学要求1.熟悉幼儿的思维有哪些特点2.了解思维与幼儿活动和发展有什么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幼儿思维的特点难点:思维与幼儿活动第八章幼儿的语言(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二节幼儿的言语与活动(二)教学要求1.熟悉幼儿的言语有哪些特点2.了解言语与幼儿活动和发展有什么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难点:幼儿活动中的语言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32 学分:2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
一、课程性质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学习理论,掌握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不同内容学习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幼儿学习效率的因素,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学前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后续课程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幼儿游戏指导》等。
依据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及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开设该门课程。
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包括一日生活管理、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等,这些任务都属于幼儿教育范畴,要完成这些任务,掌握幼儿教育心理的原理是必须的。
依据幼儿学习的内容、不同内容学习的心理机制及影响这些内容学习的因素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
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学习理论,掌握幼儿学习的内容、不同内容学习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幼儿学习效率的因素,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
与此同时,增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和热爱。
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职业能力目标:
●促进幼儿知识获得的能力;
●促进幼儿技能形成的能力;
●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能力
●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学习迁移的能力
●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能力;
●促进幼儿智力充分发展与合理评价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教材选用与编写应体现专科学生的特点,既要体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又要考虑专科学生的可接受性。
在参考以下5本教材的的基础上,作出微调,编制适宜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学习使用的自编教材,见本课程的电子教材部分。
1.《幼儿教育心理学》,陈帼眉,姜勇,2007年第一版
2.《幼儿教育心理学》,林泳海,商务印书馆,2011年修订版
3.《学前心理学》,陈帼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教学建议
1.可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在讲授过程中须密切结合幼儿教育案例,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每一章节上完后,应布置学生及时去看与本章节有关的文献,并做好读书笔记。
3.明确每次课程实践的目标,并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的课程实践笔记。
(三)教学基本条件
1.该课程任教的教师必须对教育心理学有较深的研究,同时要有丰富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
2.教学场所需要有多媒体设备。
3.要有课程实践的场所(幼儿园)。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数目的参考书目及有关文章;
2.教师需要制定课程实践手册;
五、教学评价
执笔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明文审核: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许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