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体性德育对学生教育论文
2024年高中德育论文
2024年高中德育论文 中学德育论文(一)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养教化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老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化的桥梁。
在全面推行素养教化的今日,职业教化作为素养教化的一种重要教化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需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旨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一、重视专业思想教化 在我国,职业教化较之于一般教化,其先天的养分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肯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
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相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
以致学生在进校后心情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刚好进行专业思想教化尤为重要。
专业思想教化应以集中教化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化同时进行。
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晰国家教化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化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
其次要讲明职业教化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相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
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识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相识和行动上的偏差。
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加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其专业爱好。
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学问讲座,使学生能把思维面和相识面拓宽到课堂之外。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由于受教化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化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老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实力和心理素养的培育,片面地以考试成果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
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
高中德育教育论文
三一文库()/论文〔高中德育教育论文〕教之道,德为先,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德育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编收集了高中德育教育论文,欢迎阅读。
高中德育教育论文【一】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旨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一、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
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
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专业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
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
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
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
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其专业兴趣。
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能把思维面和认识面拓宽到课堂之外。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
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
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德育教育含有一定的艺术气息,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运用,以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因人而异,实现多种方式和策略的转化、并存。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都在逐渐发展的阶段,德育教育也要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改进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策略,要符合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价值观。
1德育教育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是一切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形成能力,学习知识的引导者。
高中时期,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时刻注意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
高中时期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的特点,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整个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包容学生。
德育教育是伴随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展的,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各科目的学习进度、效果、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从学生的态度和现状出发,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了解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也能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单一地进行德育教育讲解。
学生在高中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他们会对事情产生自己的想法并且付诸实践。
但是学生还没有接触社会生活,学生的环境比较单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占很大比例。
学生这种实际的情况使得他们会经常犯错误,班主任要有耐心和包容心。
要理解学生犯错的行为,并且要采用认真的态度,与学生沟通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在学生犯错后,如果不问缘由武断地下决定、指责,学生的负面情绪会非常大,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并且会影响到班主任管理班级与整个班级的德育工作的展开。
在了解学生问题的具体情况后,班主任要采用有效的多种方式和策略,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使学生的态度向积极的方向改变。
高中德育论文范文
高中德育论文范文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更是德育工作的关键时期,历来被高中学校所重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高中德育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高中德育论文范文篇1浅谈高中学校德育工作【摘要】德育教育工作是目前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采用多种有效形式,才能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成效,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现状;三位一体德育教育工作在整个高中阶段占有很重要的份量。
如何加强和改进高中德育教育和管理,是目前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等层面的教育,是学校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更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但由于当前学校周边环境、课堂环境、网络环境、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这样那样的负面冲击不小,这就给目前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和新的挑战。
因此,如何做好当前的高中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采取恰当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1、充分认识和把握当前高中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挑战在当前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活动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中,社会各方面的假、丑、恶现象直接冲击着中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是受眼前经济利益的刺激,“一切向钱看”,急功近利,影响着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认识、素质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和价值观念的扭曲,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等与时代进步相违背的错误观点。
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拜金主义价值倾向影响,一切讲求实惠,图享受,向钱看;还有自私自利,缺乏社会、家庭责任感等。
高中主体性德育论文
浅析高中主体性德育摘要:作者针对高中主体性德育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高中主体性德育特性,并对高中主体性德育的实践路径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中主体性德育当今的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同时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加强。
这样的时代特征对人才特别是对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这也给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给中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教育思想都可能对他们的人生形成“情节”性的影响,然而在德育现实中却又存在着种种问题和困惑,德育实效普遍低下。
面对如此现状,许多教育工作者纷纷反思我们过去所走过的道德教育历程,德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求更新观念,改进内容,寻求有效的途径,使道德教育走出困境,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教育改革中,伴随着对传统灌输式、权威式、形式化道德教育的批判而产生的[1]。
1、高中主体性德育特性1.1创造性德育创造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表现。
一个有德性创造的人决不是机械地服从规范,被规范所束缚,而是自觉地、独立地服从规范,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或创造规范。
另外,德性创造也是社会道德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对于推进社会新文化、带动社会新风尚有很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多地遇到一些新的道德情境和道德关系,有时原有的规范不再能衡量新问题,这就需要更新道德观念,创造适应新情境的道德规范。
1.2整合性整合性表现在个体内在的整合和内外的整合。
内在的整合指主体性道德人格在知、情、行上表现出统一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仅有知或情或行的能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主体。
每个践行道德的个体必须具有行善的意向和知善的能力,即知道何者为善,如何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作出合乎善的选择。
除此之外,对于获得的道德知识、价值必须要有积极的情感认同和信仰。
没有情感融入和支撑的道德知识,个体是不可能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的。
学生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几点思考论文
学生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的几点思考摘要: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
如何使学生处于主体能动状态是使他们生命火花迸发出来的基础,学校要为学生这个资源主体创造适合其开发生长的条件。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活动活动范畴课堂教学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它是以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
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活动使主客体发生联系。
在学校,活动是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过程。
活动是德育的生命。
我们过去对于校园中德育活动范畴的认识常常陷入一种误区,以为它仅指那些课堂教学以外的专门组织的有很强政治性的活动,比如升国旗、听报告、学雷锋做好事等等。
这些确实是必要的德育活动,但如果仅限于此,那我们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德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
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如果德育活动不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课堂学习相结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恐怕也是我们过去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的症结之一。
一、教学活动就是德育活动1.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
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
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
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2.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高中德育论文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德育论文(一)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旨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一、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
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
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专业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
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
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
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
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其专业兴趣。
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能把思维面和认识面拓宽到课堂之外。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
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
部分学生虽然天天都在盟誓,但没有一天对自己满意过;虽然天天都在努力,但最终还是事倍功半。
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论文
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论文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论文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论文篇1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知道,德育工作对于学生当下乃至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受高考压力下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多的是门面工程,在很多学校管理人员的心中,德育工作往往是教学工作的配角,更有甚者认为,德育工作是为教学工作所服务的。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如何才能在这种大环境下“出淤泥而不染”,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课题。
一、德育工作是否为教学工作所服务最近在一个教育论坛上看到一个教师的提问:按道理来说,德育工作应该是学校工作的核心。
但事实上,各个重点高中都在为抓分数、抓重点人数而奋力拼搏。
重点指标统领着全校的工作。
那么德育工作呢?德育是为教学服务的。
理由是德育工作做得好,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就会上升。
这其实是目前国内重点高中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很多教师的困惑与无奈。
德育与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不能简单地说谁为谁服务。
对于学生而言,两者并存,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的第一要素,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在重视升学率的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育人与育才的同等重要性。
对一个人的整体发展来说,成人应该比成才更重要,对于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来说,做好“人师”要比做好“经师”更重要。
班主任只有自我内心充满了正能量,才有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正能量,学生才会敬重你,才会服从你的管教。
这正是古人所说的:“教育有道,道在心灵。
”二、德育要追求养成与内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积极的心态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与影响,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知识,而是要把自己的精神能量传递给学生,维护学生的心力,让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内心强、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
而学生这种尽力的生成是靠养成的,是一个慢慢内化的过程。
好的德育是不经意中的点悟,而非刻意的规范;是润物无声的滋养,而非外在行为的管制;是从外到内的精神熏染,而非终端结果的速成。
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论文_教育论文
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论文_教育论文【摘要】教育不应止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应以形成完整的人格为最终目的。
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明辩是非能力,力求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懂得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并尊重德育主体的“个性”,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德育最高境界。
【关键词】德育;自我教育;个性教育;主体前言: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育的关键是要将学生成为德育主体。
学生不是被动的德育对象,教育的任何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许多道德知识学生虽能理解,但并未真正进行内化,得到认同,不能成为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奉行的行为准则,更不能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愉悦。
有鉴于此,必须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
一、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德育往往是旗帜鲜明地提倡或反对某种观念或行为。
学生生活环境除学校还有社会和家庭。
在很多时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学校的教育不可能完全预想和控制,支配学生行为的是其道德的判断能力。
道德判断的发展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因此,德育要把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但是,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走入另外一个误区,就是没有将学生当成德育教育的主体,用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对学生进行标榜式德育教育,让学生以这些人物事例为标本,按照这种模式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检验自己的思想品质,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产生距离感,也难于使学生准确理解,难于接受。
尤其对小学生而言,那些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太遥远,太虚,太大,不可能在自己身边发生,自己无法学习、无法体验,自然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德育论文(通用5篇)
德育论文(通用5篇)德育论文(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德育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育论文篇1摘要: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
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小学教师应从“斜事做起,牢记学校无大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诲。
小学教师的师德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师德意识和修养。
关键词:刍议;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
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刚柔相济的教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
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面前,老师一碗水端平,赏识好学生,喜欢“坏”学生。
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
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
爱学生就不会发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
二、理解是热爱学生的基础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
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就能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高中德育论文(最新3篇)
高中德育论文(最新3篇)有关高中德育论文范文一:浅论如何填补高中生德育空白篇一【摘要】高中生德育空白造成众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不健全。
文章试从发挥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力;关心学生,以情动人;重视“偶像”的力量,多角度看问题;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悟化,直接影响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四个方面对如何填补高中生德育空白进行一些探讨【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育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从古至今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是学校教育的神圣职能。
鉴于当代中学生令人堪忧的道德现状,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来解决此重大问题?怎样使德育教育避免空洞的说教,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具体的实施,在生动形象的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这是值得很多根教育相关的工作人员研究的问题。
在此,以自己对学生的了解为基础,结合个人的教学感受,从语文这个学科的角度,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发挥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力人们经常说,医生做错某件事,只会影响一个人;但一个教师,如果本身的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平不足,那么影响的就是几十人,甚至几代人。
鉴于此,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的言行举止深深地影响你所教授的学生。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
”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踏踏实实的学习,我本人在工作中就早来晚走,在一些细节上也认真处理。
比如说,上高一时,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做值日时,有的学生就只是简单的扫地、擦黑板,讲桌上经常留下一层厚厚的粉笔灰,上课前我都会用毛巾把桌子擦干净在上课,一星期以后,每次去上课讲桌都是干净的。
所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从教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就会慢慢地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关心学生,以情动人观点很老,效用不菲。
分班后,来了一位别班的学生,该生在教过他的教师的眼里:懒,不听课,天天都是趴在桌子上,成绩很差,基本被老师放弃。
高中的德育论文
⾼中的德育论⽂⾼中的德育论⽂(通⽤10篇) 是⽼师,助我们成长。
是⽼师,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感恩。
是⽼师,带领我们⾛向未来之路。
如下是⼩编给⼤家整理的⾼中的德育论⽂,希望对⼤家有所作⽤。
⾼中的德育论⽂篇1 英国哲学家⼤卫.修谟在《⼈性论》中指出,⼈性研究是对⼈的⼀切研究的基础。
每⼀个管理⼯作者都有⾃⼰的管理哲学,以⼈为主要对象的管理⼯作者都有对⼈的基本认识。
对⼈和他们的需求愿望、⾏为可能的不同看法,是管理思想和管理⾏为有所区别的根本原因。
作为班主任,就是⼀个班级的管理者,不同的管理⾏为和教育观念,会导致不同的管理效果。
关于⼈性,在我国,孟⼦是主张“性善论”的最重要的代表,他认为,⼈事有本性的,⼈的本性不仅是善的,⽽且⼏乎是⾄善的。
⽽荀⼦则是主张“⼈性恶”的代表。
尽管对⼈“性”善恶的认识不同,但我国古代的思想家都失分重视后天的修“习”。
孔⼦认为⼈的先天秉性没有太⼤差异,⼈的差异主要缘于修“习”的不同。
教育在后天修“习”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呢?《礼记.学记》的要求是:“教也者,长善⽽救其失者也。
”下⾯是我们班上的⼀个教育案列: 学⽣康某平时下课⾮常调⽪,爱和其他同学打架。
同学之间⼀点⼩⼩的摩擦,他都会向同学挥拳头。
经常都有同学来告状说康某把谁谁谁打哭了。
当我在屡屡好⾔劝说之下⽆果之后,当着全班的⾯狠狠的批评了他,可是这并没有使他因为羞愧⽽不再打同学。
还是不断有同学还告状,这使我很头疼。
我慢慢的开始反思,是不是可以换⼀种⽅法。
于是我开始平时仔细的观察康某,我发现他每次犯了错误都能主动的承认错误,并且上课的时候很积极,⼀个⿎励的眼神,⼀个表扬,他就会⼗分认真。
所以我开始多注意他,抓住⼀切机会⿎励他,还让他当⼤组长。
渐渐地康某对各门学习产⽣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爱打⼈的坏习惯。
认定“是好孩⼦”是⼀种假设,认定“没有优点”也是⼀种假设。
教育是⼈与⼈的交流,在以⼈为主体的交往实践活动中,对⼈的假定和认同作为⼀种逻辑前提,对师⽣交往态度和交往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
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
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范文一:高中德育教育政治教学论文一、以教材中的优秀素材渗透德育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的最主要的学科,因此,开展德育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
政治教材中的任何一节知识点都可以作为德育渗透的优秀素材,而且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哲学常识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为已任,不管是唯物论、辩证法,还是认识论和价值观等,都能够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观点。
当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将德育穿插在其中进行授课是每一位政治教师的天然职责,这样的教学能够做到润物无声。
再如,在讲授“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时,为了更有效的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逆境也能成才的深刻道理,教师可以结合“青蛙效应”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深刻的道理;“在一锅滚烫的开水中将一只活青蛙突然投向到锅中,就在将要落入锅里的一瞬间,青蛙奋力一跳,竟然死里逃生了。
接着,专家又将锅里的水换成温水,将青蛙缓慢地放入到锅中,这个时候青蛙在锅里悠闲的漫游着,但是,随着水温逐渐的升高,这只青蛙却没能跳出水面。
”接着让学生分析这只青蛙最后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是否也在上演着青蛙式的悲剧?学生们开始展开激烈的讨论,很多学生得出一致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节知识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地去思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蕴含着的深层哲理。
这样的教学,既能够优化政治课堂的教学结构,又能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够促使德育教育在政治学科中的渗透得到更进一步的落实。
政治常识则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政党观、民族宗教观、国际关系观的有力阵地,教师可通过大量知识载体,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对我们祖国、我们人民、我们党的热爱之情。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去学习,以此来逐渐地开展德育渗透的目标。
关于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精选4篇)
关于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精选4篇)关于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精选4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1走过精彩的岁月,手指在键盘上跳动着,用文字刻录了大学四年走过的历程,喜喜悲悲,浮浮沉沉,点点滴滴,成成败败,都将成为我一生宝贵的财富!关键字:开学销售成长感恩“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像流水一般——悄悄的来,又将悄悄的带走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
不经意间,四年精彩的时光已从讲台上溜走,从图书馆划过,从操场上越过,从我们指间滑落……我们甚至来不及品味,大学生活就要与我们挥手作别。
回首四年,生活的点滴见证我们每一次进步。
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是我们增强自信心的来源,每一次小小的失败,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在成功与失败的交替中,我们稳步前行,学会长大。
在喜悦与泪水中,我们茁壮成长。
大学生活的结束,也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开始。
如今,站在终点与起点的交界处,听着窗外的校园广播,依然感到熟悉而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它已在耳边轻轻飘过四年,陌生是因为还来不及品味。
或许,生活原本就是要从一个熟悉而又陌生走向另一个熟悉而又陌生。
总之,无论如何,生活赋予我们的依旧是精彩的岁月,而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过……新的旅程20xx年9月10日,结束了四天的北上求学行程,在北方民族大学门口,那个满脸幼稚、对大学充满期望的我大声喊出了自己多年的心声——北方民族大学,我来了……这一声,引来了旁边许多学长学姐好奇的眼神,别说是当时学长学姐们,现在想来,也觉得自己当时幼稚之极。
可是或许从那一刻起,决定了我大学四年乃至今后的生命取向。
伴随着开学的步步深入,许多高中时的学习生活习惯渐渐不合时宜。
高中时只要每天捧着课本就是好学生,大学里还要学着去处理人情世故,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德育论文(优秀范文5篇)
德育论文(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德育论文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
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第二篇:德育论文浅谈儿童的学校德育内容摘要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在学生的学校德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为促进人的德性成长和发展而存在。
最近很火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红遍了大江南北,节目中五个孩子的行为举止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好评,同时也看到了孩子们的道德教育做得十分到位,也使得很多父母重视了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儿童的德育受重视程度。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校德育的范围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
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
老师对学生的启蒙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德育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中,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关键词:学校德育首位主体可行性可持续性一、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学校教育应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德育要将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个体的道德品质相统一。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育人功效。
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通用8篇)
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通用8篇)在各领域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篇1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教育,二是思想品德教育。
其中,培育学生政治素质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则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简单来说,学生政治素质的培育基础是建立在思想品德培育之上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先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再重其政治素质教育,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校学生施加社会主义教育影响,将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组织纪律、有能力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一、德育及其内涵。
广义的德育是指有计划和有目的的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而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学校老师或领导对学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以及道德上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德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灵魂,不管是在遥远的古代,还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所提倡的教育模式仍然是实践能力、知识水平、道德素质三者并驾齐驱,三者都要抓,且三者都要硬。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接班人,社会大众对其的要求是:不仅要有过人的头脑,超前的意识,还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古人曾将“立德”作为“三不朽”之一。
把“明德”、“传道”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这对我们今天培养人才,教育下一代的学校,德育教育尤为重要。
列宁曾明确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毛泽东同志曾着重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平同志也曾强调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郑重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端正正确的政治方向。
班主任德育论文(精选5篇)
班主任德育论文(精选5篇)班主任德育论文篇1摘要:高中班主任是高中学生管理的主力军,也是开展有效班级工作,建设和谐班集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素质摘教育和德育的关键人物。
本文主要结合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要求,对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进行论述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班级是学生基本的教学单位,也是构成学校日常管理的基层组织。
而班主任则是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劳动、健康、生活等多方面工作的教师。
新课改的推行对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在这种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如何发挥其引导和管理的作用,建设和谐班级,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高中教学一线的普通班主任,在此也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心得和体会:1.言传身教,树立良好形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面对成长和渴求知识的青年学生,高中班主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把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自己的言行展现给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声誉和威望,使班主任真正成为知识的传播者与教学中的引领者。
如果班主任言不雅、行不正, 就会失去威信, 给班级管理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作为高中班主任,自身必须教学水平高、道德素质硬、管理理念新,堂上能讲课,课下能交心,既要勇于奉献,又要有责任心,这样的班主任才会博得学生的喜爱和认可。
2.倡导民主治班, 实行科学管理策略首先,新课程改革需要全体教师热情参与,班主任更是要全心实践。
班主任要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观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班级工作,培养和锻炼其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班主任也要采取民主治班的管理策略,在管理中要做到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把一些班级中的具体事务交给学生来做,授权负责,分层管理。
最后,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提出整体要求时,应实行“粗放”管理,不宜太多、太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主体性德育对学生的教育
一、高中主体性德育的内涵
高中主体性德育是高中阶段培养和发展学生道德主体性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培养道德主体的教育。
主体性德育要培养具有道德能动性、意志自由的道德人格。
它要激发学生的自我需求、自我教育,培养他们面对道德情境、道德问题时作出自觉的理性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积极主动地践行道德,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及其结果负责。
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追求的主体性德育,必然要求作为实体的整个学校教育具有主体性,表现出独立自主的人格特性。
缺乏独立自主创新的道德教育思想和行为的教育者是难以培养出学
生的道德主体性的。
对此,主体性道德教育概念应包含两种含义,即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以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的实现为保证,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性的教育。
道德主体是指教育对象在其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能自觉地摆脱单纯服从的被动状态,并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走向对道德规范的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的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
其核心是个体在道德实践中的理性思考能力及在此基础上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高中主体性德育的原则
从道德主体性的核心——理性的道德思维能力出发,道德教育过程应该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其一,要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层次性。
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外部要求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吻合程度。
传统德育因耳提面命式“灌输”倍受指责。
但造成“灌输”的根源并不在体现外在要求的德育内容本身,而在于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的不适应,以致于代表社会意志与规范的教师有意无意地采取“灌输”的教育方式。
因此,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关键在于重视学生是“道德实践主体”这一事实,并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与规律确定内容。
其二,道德问题的选择要求客观开放,以启迪思维。
在传统德育中,学生被视为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无条件认同者与遵从者,他们既无权质疑,更无权尝试提出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
他们能做的只有接受学校规定的各种“美德”。
与此相应,学校、教师、教材被赋予一种至尊地位。
教材以居高临下的不容置疑的语气记载着各种教条与信条,它们同教师一样被视为代表社会意志的道德权威和永远正确的价值理念。
道德教育要尽可能丰富地涉及现代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易对人们价值观产生影响的新问题,在表述上要大量应用具体书例和数据、图片等。
要注意用事实说话,避免比较绝对的用语。
而对于那些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或合理的道德取向,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以亲切的语言道来,让学生经由开放式的价值澄清过程而最终“自由地”得出正确的或合理的结论。
三、“主动参与”活动育人模式
活动在个体主体性发展中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陶行知说过,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以求知知更行”。
以活动形式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内化,是被无数事例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活动德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创建“主动参与”活动德育模式,要求教师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育理念,尊重、鼓励学生的各种自觉的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大胆地交给学生。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主人翁的身份和态度,去设计以“活动德育”这一主题为红线,以不同年级道德培养目标为要求的班组活动和社会活动方案,并依照这些方案去开展活动,使道德教育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充满了主动探求的愉悦,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成功,培养自强,实现“知、情、行、意”的有机统一。
操作中须贯彻以下几项基本要求:参与活动的广泛性。
凡是适合全体学生参加的活动,尽可能使每位同学都参与。
如军训活动,体育周、艺术周等群体活动。
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
活动形式的主体性。
在指导思想上要始终把学生看作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学生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责任主体来对待,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来。
德育活动应注意开发多种活动项目,目的是使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使学生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成为可能。
如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活动中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要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有效径。
构建“自主讨论式”主题班会课模式,要求教师由导演的角色转变或活动前指导,活动中引导、活动后点拨的角色,把活动的整个过程还给学生。
真正实现主题班会课由教师上好剧本学生表演的“木偶型”转为教师点拨、引导下的学生自己设计、自己主持、自己辨析明理、自己内化行为的“自我教育”型德育活动模式。
小组讨论时的编组应注意把思想认识水平不同的学生编成一组,使他们有充分机会接触不同于自己的认识水平的道德判断,相互启发和触动自己原有的道德经验结构,产生心理上的不满足,以达到要求改变自己原有道德经验结构的目的。
教师在整个程中,充当的是循循善诱的引导着,通过“引入性提问”、“深入性提问”等教育策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治辩,引导学生探究自身主张的逻辑,揭示学生观念中的矛盾焦点,充分展示每一观念的不同价值取向,让学生在辨析当中领悟恰当的价值观念,构建新的人格。
同时,教师还应善于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考虑他人的意见,协调与他人的分歧,不断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