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骨图管理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
医院管理案例:鱼骨图法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医院管理案例:鱼骨图法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过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8936a458f5f61fb73666c2.png)
规范诊断
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统计的基础
诊断可以按 中文名检索
医生输入诊断时,可 以 在 ICD诊 断基础上 输入诊断描述,完善 了 ICD诊 断 ,使诊断 更加贴近实际要求
申请使用院自备诊断
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临床诊断库应用情况
100.0 百
分 90.0
比 ( 80.0
% )
70.0
• 研究生:已取得执业资质----住院医师 未取得执业资质----实习医师
• 质控医师:指对病案终末质量进行检查的医师
部分项目填写说明
• 手术及操作编码:目前按照全国统一的ICD-9CM-3编码执行。表格中第一行应当填写本次住 院的主要手术和操作编码。
• 手术及操作名称:指手术及非手术操作(包括 诊断及治疗性操作,如介入操作)名称。表格 中第一行应当填写本次住院的主要手术和操作 名称。
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打印的病历 文档,不属于本规范所称的电子病历。
—卫生部《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
病历书写质量问题分类
1. 及时性 2. 完整性 3. 规范性
15
16
17
临床诊断与手术和操作名称 的规范
18
ICD诊断在临床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基数大 而全
诊断更 新慢
不分左 右
ICD 诊断
部分项目填写说明
•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指造成损伤的外部原因及引 起中毒的物质。应尽量详细填写,不可以笼统填写车 祸、外伤
• 损伤、中毒的标准编码 :详见ICD-10第二十章(疾病 和死亡的外因V01-Y98)
V01.191 V02.191 V03.191 V04.191 V04.192 ……
行人与脚踏车碰撞的交通事故 两轮或三轮摩托与行人碰撞的交通事故 行人与小型机动车碰撞的交通事故 行人与大型机动车碰撞的交通事故 行人与公共汽车碰撞的交通事故 ……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b035352cc22bcd127ff0cc3.png)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效果发表时间:2020-09-09T16:14:54.130Z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0期作者:倪元婷[导读]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效果。
方法: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NICU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抽取在此期间出生的新生儿34例,另外在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的新生儿34例,总计68例新生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在接受相应的护理后,实验组新生儿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概率明显较低,其家属满意率也明显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能够明显的降低新生儿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和家属满意率,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新生儿;风险事件;医源性皮肤损伤新生儿由于刚出生,皮肤的厚度、柔韧性以及屏障功能相对较差,极易出现风险事件,又由于其基本无自理能力,因此极易因意外出现损伤,因此多会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而多项护理措施中,护理风险管理在多项研究中均具有良好的反馈效果[1]。
本文开展对比实验,旨在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效,实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具体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NICU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抽取在此期间出生的新生儿34例,另外在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的新生儿34例,总计68例新生儿,将其分为观察组(男性新生儿、女性新生儿分别为19例和15例,均为足月儿,平均胎龄40.68±0.81周)和对照组(男性新生儿、女性新生儿分别为18例和16例,均为足月儿,平均胎龄40.18±0.9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显示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纳入的新生儿未出现先天性疾病,家长在实验前均了解实验内容,表示同意并签署了实验同意书。
根本原因分析在减少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中的应用
![根本原因分析在减少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24187214791711cc79179f.png)
中国乡村医药根本原因分析在减少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中的应用刘惠仙朱小芳汪剑芳根本原因分析(RCA)是一种系统的、回顾性不良事件分析法,通过找出系统、流程中的风险和缺点并加以改善,从错误中反思、学习及分享经验,可以做到改善流程、事先防范,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1]。
新生儿皮肤薄嫩,屏障功能差,在接受治疗护理过程中易导致医源性皮肤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
本科室对实施RCA前新生儿皮肤损伤事件进行总结性原因分析,发现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整改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以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实施RCA前的新生儿321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67例,女154例;胎龄30~40周;BMI 1140~4000g,平均(2902±626)g;平均住院(5.5±3.6)天。
以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实施RCA后的新生儿394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84例,女210例;胎龄31~40周;BMI 1300~4050g,平均(2966±728)g;平均住院(5.6±4.5)天。
两组性别、胎龄、BMI、住院天数接近。
1.2 方法1.2.1 成立RCA小组成员为科室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共7人,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3人。
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事件,采用头脑风暴法和“人、机、物、环、法”5方面寻找近端原因,利用鱼骨图根据作者单位:324000 浙江衢州市人民医院儿科通信作者:刘惠仙,Email:1802711540@ “二八原则”选定根本原因。
初步列出事件原因,从以下3个问题辨别是近端原因还是根本原因:①当原因不存在时,此问题还会发生吗?②若原因被纠正或排除,此问题会因相同因子而再次发生吗?③原因的纠正或排除仍会导致类似事件的发生吗?答“不会”者为根本原因,答“会”者为近端原因[2]。
改良式鱼骨图在护理不良事件个案分析中的应用
![改良式鱼骨图在护理不良事件个案分析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2eefbfb9e314332396893a8.png)
传统鱼骨图鱼身上的骨刺是其原因的分类和展开大骨上有5支中骨分别分类为4m1e即人机物法环每支中骨上的小骨则是属于该类原因细部原因图1o鱼骨图对于深入查找引发问题的原因及表达二者之间因果关系是一种有效工具但其缺点在于相同的原因可能在不同的分支中多次出现不利于考虑问题发生的原因2以及对所有流程混合思考分析出来的原因不易对应实际的步骤
2.预防锐器刺。锐器刺伤是血液学检验中的职业感染最重要 的因素之一,特别是抽血针头、血常规采血针头、仪器锐利角或玻 璃试管等刺伤,工作中应积极地预防,及时处理针器等锐利物品。 绝对不要将针头套回针帽,用过的针头等锐器必须丢弃在锐器 收集盒内,锐器盒应具有防刺、防漏、易于管理等特点。
小结 护士必须重视经血液传播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和严重性, 培养安全防范的意识,做好标准防护,正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 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作者单位:436099湖北省鄂州二医院
称人员组成。制定科室兼职质控员职责,进一步完善质控措 施,将医疗质量监控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病案内涵质 量。针对新的病案书写标准,将书写要求及时反馈给各级医 师,平时发现问题随时沟通。加强规范化管理,每月医教科对 各科病历书写质量进行考核。
传染病疫情管理及规范院前急救工作 按院领导指示和上级部门要求,加强管理我院传染病工作, 积极组织全院员工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在迎接上级部门 检查中获得了一致好评。平时加强对院前急救工作的操作演练, 考核医护人员相关的急救知识及技能考核,如徒手心肺复苏术、 除颤术、气管插管术、心电监护仪操作、呼吸机应用等。各种抢救 监护设备完好率达到100%,保证了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提高 了各诊室的应急救治能力,确保院前急会诊到位时间≤5min。我 院“120”紧急救援中心启动后,加强急诊科力量,规范“120”院前 急救操作流程。
运用品管圈降低新生儿科患儿皮肤自损例次率的实践
![运用品管圈降低新生儿科患儿皮肤自损例次率的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170538433d4b14e8424684b.png)
运用品管圈降低新生儿科患儿皮肤自损例次率的实践作者:丁兰童雅梦黄欢毛靖媛向欢郑洁张胜平贺映梅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新生儿的皮肤薄嫩,血管丰富,防御功能差,极易造成皮肤的损伤,我科成立“彩虹圈品管圈活动组”对我科2014年7月1日至9月22日收治的新生儿进行调查,以抓伤、蹬伤、划伤等自行造成的皮肤损伤的患儿为调查对象,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改善,以降低住院患儿的皮肤损伤例次率。
【关键词】新生儿:品管圈:皮肤自损:护理实践【中图分类号】 R36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245-021 资料1.1 一般资料调查新生儿科2014年7月1日至7月21日住院患儿的皮肤自损例次率及2014年9月2日至9月22日改善后住院患儿的皮肤自伤例次率,并对造成患儿皮肤自损的例次率和原因进行分析。
2 方法2.1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通过推荐及自愿报名的形式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共8名圈员,护师5名,护士3名;本科2名,大专5名,中专1名;平均工作年限4.3年;设品管圈圈长1名、秘书1名,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为辅导员;成立QQ讨论组作为圈内活动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圈员们采用头脑风暴法和排序法选定“彩虹圈”为圈名。
同时,根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及圈能力4个评价项目,最终将总分最高的“降低新生儿科患儿皮肤自损例次率”确定为本期活动主题。
2.2 拟定活动计划书根据主题,对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步骤进行具体时间安排、人员分工及开会时间,并绘制甘特图粘贴在科室醒目位置,提醒所有圈员严格按照进度执行。
2.3 现状把握自制查检表调查7月1日至7月21日住院患儿的皮肤损伤情况,调查453人/次,发生皮膚损伤54人/次,皮肤损伤例次率11.9%。
根据现状把握数据分析,造成新生儿科患儿皮肤损伤的原因为:①患儿爱哭闹:与患儿对陌生环境不适应、日龄偏大及指甲过长有关系。
鱼骨图管理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
![鱼骨图管理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fbaf75ec850ad02de804135.png)
别 是 光疗 箱 、保 温 箱 内 的新 生 儿 ,加 热 后 黏 性 增加 ,撕 力时不会报警 ,而新生儿对疼痛反应迟钝 ,出现外渗时,
下时 动作 粗暴 引起 损 伤 。
也 不 会有 烦躁 哭 闹等 反应 ,冈此静 脉外 渗 时不 易被 发 现 ,
1.3.1_3 药 物外 渗所 致 常见 药 物有 钾 、钙 、高渗 糖 、甘 更 应加 强巡 视 ,发现 外渗及 IJlf拔针 。
伤 等 。
和配伍禁忌 。在用药过程 中,至少每 0.5~1小时巡视输液
1.3.1.2 粘 贴 伤 心 电监 护 时 电极 片 、 固定 留置 针 、 胃 流速 、输液部位局部皮肤情况。使用微量泵输液时 ,机
管 、吸氧管等 的贴膜 、纸质胶布等 ,粘贴时间过长 ,特 器 对 外 渗 不 能识 别 ,肌 肉松 弛 ,药 液 渗 出不 达 到 一定 阻
现 问 题 根本 原 凶的 方 法 …。 医源 性 皮 肤损 伤 是 指 在 医 疗 图管理后的新生儿412例作为试验组 ,男 223例,女 189例 ;
上 南于操 作 不 当 或仪 器 故 障所 造 成 与原 发 病 无关 的皮 肤 年龄 0.8 h~28 d,平均 6.1 d,平均住院 日龄 5.1 d,体 重
损伤 J。新生儿皮肤薄嫩 ,其屏障功能较 弱,在诊疗 过 1380~4510 g,平均 2696 g;其中早产儿 99例 ,新生儿高
程 巾稍有 不 慎 就 可能 导 致 医源 性 皮 肤损 伤 ,增 加 了感 染 胆红素血症 1l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 42例 ,缺氧缺血性
机会 ,为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完整性 ,降低感染率 ,提高 脑病 57例,新生儿呼吸道疾病 48例,新生儿腹泻病 28例 ,
NICU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
![NICU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9d97bb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8.png)
NICU 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11-18T10:50:25.04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7月7期 作者: 韦艳飞 符婵 蒋春琴 闭秋芳 韦文永 黄春梅[导读]NICU 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韦艳飞 符婵 蒋春琴 闭秋芳 韦文永 黄春梅(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广西柳州545001)【摘要】 通过归纳总结早产儿皮肤特点、医源性皮肤损伤类型、常用评估工具及护理管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预防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方法。
【关键词】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评估;管理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在新生儿住院期间发生的与期望诊断与治疗效果及皮肤疾病等无关的皮肤损伤[1]。
国内外研究表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15.1%,其中<29周的早产儿发生率为36.8%[2]。
医源性皮肤损伤愈合缓慢,不利于原发疾病的恢复,甚至会导致永久性疤痕和功能异常,甚至死亡。
为了更好地降低早产儿皮肤损伤发生率,减少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等,本文对早产儿皮肤特点、皮肤损伤类型及护理管理方法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如下。
1 皮肤特点1.1 角质层1.1.1 结构特点足月儿皮肤角质层的细胞层数(15.2层)和厚度(9.3±2.6)μm ,均和成人相同。
而早产儿整个表皮较薄(27.4±6.4)μm ,角质层仅数层细胞,厚度仅为(4.1±1.0)μm 。
如保护不当会导致早产儿大量失水、皮肤损伤、屏障成熟延迟和感染等的发生。
1.1.2 水合作用新生儿皮肤水合作用因身体部位不同、环境湿度等而不同。
生后第一天水合作用迅速下降,表皮DNA 合成增加,触发细胞增殖而出现异常脱皮[7]。
临床上,异常脱皮多见于早产儿。
可见,通过管控早产儿液体出入量、环境温湿度等可增强角质层的水合作用,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
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48b1fb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5.png)
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成立专案小组,找出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关对策,选取2020年3-5月对策实施前收治的488例新生儿为对照组,2020年7-9月对策实施后的456例新生儿为观察组进行统计对比。
结果实施专案后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护理专案各项措施的具体落实,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保障了新生儿的安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护理专案;新生儿病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见性护理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行为的同时,由于操作或仪器问题造成的与原发病无关的皮肤损伤[1]。
新生儿皮肤娇嫩,角质层较薄,屏障功能脆弱,受到外界的刺激容易导致皮肤损伤[2]。
而造成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主要有:粘贴伤、擦伤、压伤、划伤、药物外渗、皮肤感染性损伤等[3]。
此外,新生儿病房由于没有家属陪伴,护士工作繁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可能性。
护理专案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护理管理的方法,以护理工作中的某以主题未目标进行分析、实施、改善,最终达到特定的目标[4]。
为了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我们成立了专案小组,选取我科2020年3-9月间收治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选择于2020年3—5月在我科住院的488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专案后2020年7—9月在我科住院的456例患儿作为试验组,两组患儿分别进行性别、体重、胎龄、日龄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x±s)组别例数性别/例体重/g日龄/天男女对照组4882362523118.71±486.628.43±7.63观察组4562282083297.82±446.738.13±8.01注:P=0.233,P> 0.052方法2.1成立专案活动小组由6名护士组成,定期召开小组会议进行现状调查、收集资料、原因分析、制定对策。
医院管理工具之鱼骨头介绍讲解
![医院管理工具之鱼骨头介绍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eac01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8.png)
医院管理工具之鱼骨头介绍讲解鱼骨头是一种用来分析问题和找出问题根源的工具,也被称为因果图或是石板图。
它是由日本质量管理大师石川馨发明的,因形状和鱼骨相似而得名。
在医院管理中,鱼骨头常用于分析医疗事故、流程问题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使用鱼骨头,医院管理者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鱼骨头的构造由一个中心线和多个分支线组成。
中心线代表问题或目标,分支线代表影响问题或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
分支线通常分为六个类别:机器、材料、方法、环境、人员和测量。
这些类别被称为“5M+1E”,分别代表机器、物料、方法、环境、人员和测量。
这些类别涵盖了医院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可以帮助管理者系统地分析问题。
使用鱼骨头进行分析的步骤如下:1.确定问题或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或实现的目标。
这个问题或目标应该能够量化或可操作化。
2.绘制中心线和分支线:在一个空白的画布上,画一条中心线,将问题或目标写在中心线的顶端。
然后,在中心线的左侧和右侧画出多个分支线,每个分支线代表一个因素类别。
3.识别潜在因素:与团队成员一起,通过头脑风暴或其他创造性思维方法,识别可能影响问题或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
将这些因素写在相应的分支线上。
4.建立因果关系:对于每个分支线上的因素,尽可能地确定其与问题或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些因果关系应该是有根据的,有数据或证据支持。
5.分析原因:根据因果关系,分析各个因素对问题或目标的影响程度。
这可以通过头脑风暴、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来完成。
6.制定改善措施: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这些措施应该能够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并且可操作和可量化。
7.实施改善措施并跟踪效果:将改善措施付诸实施,并跟踪其对问题或目标的影响。
如果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使用鱼骨头的好处是可以系统地分析问题和找出问题的根源。
通过将问题拆分成因素,并分析各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降低危重症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降低危重症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https://img.taocdn.com/s3/m/b74c09f15acfa1c7aa00cc94.png)
圈能力 圈员的综合能力一般 圈员的综合能力较强 圈员的综合能力极强
主题选定-名词定义
医源性皮肤损伤
是指患者在医院诊疗期间因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粗心 大意、操作不当或仪器故障造成的与原发病无关的皮质 软组织损伤。[1]
[1] 梁茶 等, 《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防治(附68例报告)》 [J] 《微创医学》 , 2012 , 07 (2) :140-142
崇德尚和
笃学精医
主题选定-选题理由
改善医疗服务品质,增加社会效 应,提升医院的整体品牌形象。
崇德尚和
避免医患纠纷,提升诊疗服务质 量,提高科室整体形象
得到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减 轻身心痛苦,减轻经济负担。
学习品管手法和程序,提升个人 各方面能力和团队凝聚力。
笃学精医
主题选定-衡量指标
危重症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活动前
合计
平均
1
解决问题能力
16
2.67
2
个人素质修养
19
3.17
3
责任心
19
3.17
4
沟通协调能力
20
3.33
5
自信心
17
2.83
6
团队合作能力
19
3.17
7
积极性
18
3.00
8
品管手法掌握程度
16
2.67
合计
144
24
标注
由全体6名圈员评分,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
崇德尚和
品管手法掌握程度 积极性
降低危重症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汇报人:侯宗佑
崇德尚和
科 室:呼吸重症医学科
笃学精医
情况简介-圈的简介
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研究
![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6c0d43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b.png)
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研究代金丽;何华云;杨丽莎;陈新红【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护理专案对降低新生儿无陪护病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4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诊治的475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按新生儿护理常规进行操作和护理.选取2016年5-6月诊治的住院新生儿407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护理专案,通过分析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如加强培训、细化工作流程、给予个性化关爱、实时督促和反馈等.比较两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结果皮肤粘贴伤是目前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划伤或割伤;观察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仍较频繁,但其发生性质和原因有所改变;护理专案有利于降低新生儿无陪护病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8(033)008【总页数】4页(P681-684)【关键词】护理专案;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皮肤粘贴伤;无陪护病房;护理【作者】代金丽;何华云;杨丽莎;陈新红【作者单位】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二病房,重庆400014;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二病房,重庆400014;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二病房,重庆400014;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二病房,重庆40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1;R473.72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在医疗行为中由于操作不当或仪器故障所造成的与原发病无关的皮肤损伤[1]。
应用鱼骨图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应用鱼骨图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0aa5b91eb91a37f0115c18.png)
应用鱼骨图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方法:通过收集新生儿各种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运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归纳。
结果:得出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有管理因素、认知因素、行为因素及其他因素等几方面。
结论:应用鱼骨图对新生儿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条理、直观,可以协助管理者从最直接的小刺入手进行“削刺”,逐步解决问题,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鱼骨图;新生儿输液;不良事件;原因分析鱼骨图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发明的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1]。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环节之一,稍有差错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新生儿科不良事件大多与静脉输液有关,笔者运用鱼骨图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加强前馈控制,做好防范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新生儿368例,男197例,女171例。
年龄0.7 h~28 d,平均5.9 d。
其中早产儿6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3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新生儿腹泻病38例,新生儿呼吸道疾病43例,其他38例,输液次数3856人次。
发生输液不良事件32例,其中打错针、加错药3例,漏给药2例,给药剂量不准确3例,输液速度不准确5例,液体渗漏15例,输液不良反应未及时发现2例,备皮割伤头皮1例,针头脱落刺伤患儿1例。
新生儿室固定床位6张,但由于加床,平均每天床位使用率9张,护士8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2人,护士5人。
排班:大小夜班各1人,白班2~3人。
1.2 方法召集全科护理人员共同讨论2012年9月-2013年9月静脉输液所发生的各类不良事件的原因,运用鱼骨图分析细节因素,从最直接的小刺入手归纳总结,然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实施改进。
新生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原因分析鱼骨图如图1。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_周小英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_周小英](https://img.taocdn.com/s3/m/476581ce89eb172ded63b75c.png)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年1月第27卷第1期(总第325期)为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选取经济发达的山东省有很大关系。
而有研究显示,早产、孕周、妊娠并发症和孕期是否接受营养指导是我国新生儿发生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抓好以低收入地区为重点的妊娠期指导和孕期保健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3.2母乳喂养对儿童健康及保健服务公平性的影响母乳喂养在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方面作用显著。
本次调查显示,各收入组在母乳喂养方面比例较高且各收入组差异不明显,究其原因,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此方面应进一步宣传和进行适宜指导。
3.3儿童医疗保健费用对儿童健康及保健服务公平性的影响本调查显示,儿童医疗保健费用对家庭负担较重,且低收入组更为突出。
儿童医疗保险覆盖、儿童医疗保健费用负担反映了医保体系对儿童保健的影响作用,对此,各地区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针对儿童保健适宜的医保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珠海市医保新政策是婴儿还在妈妈肚里时,就能以母亲的名义参保,出生后马上就能享有医疗保险的保障,让新生儿的家庭随之减轻不少负担,如此填补了以往婴儿从出生到上户口、再到参保期间的“空白”。
这个新政为新生儿,包括早产儿的治疗、抢救提供了时机。
家庭是儿童健康的源动力,通过宣传指导提升家庭对儿童保健的意识是促进儿童健康的有效途径;卫生部门和各级妇幼保健部门通过在农村地区开展适宜的儿童保健服务网点是提升农村地区儿童保健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的有效方法;社会多方面加强对儿童健康及保健服务的关注是提高儿童健康及保健服务公平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1]王小林.中国卫生服务筹资:公平与发展———基于儿童发展的视角[N].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44(3):44-45.[2]冯星淋,沈娟,郭岩.儿童健康公平性的社会决定因素研究[N].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3):252.[3]王艳.关于健康不公平性评价方法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1-48.[4]任群罗,陈闻君.基尼系数及其计算[J].学术研究,2004(3):35.[5]王丽,赵郁馨,张麓辉.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7):8-10.[6]梁维萍,郑建中,韩颖.健康与卫生保健的公平性及其测量方法评介[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10):742-744.[7]方鹏骞,李翠.层次分析法在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中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382-384.[收稿日期:2012-10-18](编辑:姜朝晖)新生儿抵抗力弱,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差、皮下血管丰富,局部防御机能差,在诊疗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医源性皮肤损伤,增加了感染机会。
鱼骨图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得到应用
![鱼骨图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得到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0746d11b7360b4c2e3f6495.png)
鱼骨图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得到应用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心,为确保护理质量,把安全意识贯穿于护理工作,严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我院护理部从2013年10月开始对全院护士长及护士进行了系列培训、考试;将科学的管理工具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
鱼骨图是多种科学管理工具之一。
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引起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用鱼骨图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归纳分析可以辨别导致问题发生的所有原因,并从中找出根本问题及原因,从不同层面(人、环境、制度、材料等)进行综合分析。
8月份发生的6起护理不良事件,各科室运用鱼骨图分析法对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护士长从最直接的原因入手,制定出的防范措施可行、具体、易于落实。
护理安全是实现优质护理质量的关键,应用鱼骨图分析法旨在确保患者的安全,增强全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鱼骨图分析法使我院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基于项目化管理减少PICU心电监护婴幼儿医源性皮肤损伤
![基于项目化管理减少PICU心电监护婴幼儿医源性皮肤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1933892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5.png)
基于项目化管理减少PICU心电监护婴幼儿医源性皮肤损伤朱雪莲1,林㊀嘉2∗,冯晓艳3,朱亭立3㊀ʌ摘要ɔ目的㊀探讨项目化管理对于PICU婴幼儿电极片相关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㊂方法㊀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使用心电监护的婴幼儿作为干预组(223例)进行项目化管理,通过项目启动㊁项目计划㊁项目执行㊁项目监控㊁项目收尾5个阶段实施项目;2019年4月至9月使用心电监护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235例),采用传统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专项质量控制结果㊁电极片相关性皮肤损伤情况㊁揭除电极片时的疼痛评分㊂结果㊀项目管理效果达标,两组患儿在电极片使用时间超过48h㊁去除电极片操作不当㊁电极片潮湿㊁脏污未及时更换㊁更换电极片时未更换部位㊁粘胶残留及总的质量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皮肤发红和总的皮肤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揭除电极片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㊀项目化管理有利于提高PICU婴幼儿专项质量控制结果,改善一次性电极片相关性皮肤损伤情况并减轻揭除电极片时的疼痛,减少患儿的不适㊂ʌ关键词ɔ项目化管理;PICU;婴幼儿;心电监护;皮肤损伤中图分类号:R473.72;C931.2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671-315x.2021.03.003BaseonprojectmanagementtoreduceiatrogenicskininjuryininfantsandyoungchildrenmonitoredusingECGinPICU/ZHUXuelian1,LINJia2∗,FENGXiaoyan3,ZHUTingli3//JournalofNursingAdministration,-2021,21(3):163.1.DepartmentofOrthopedics;2.PICU;3.NursingDepartment,WuxiChildren sHospital,Wuxi214000,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㊀Toexplorewhetherprojectmanagementcanreducetheincidenceofiatrogenicskininjuryassociatedwithelec⁃trodeslicesuseofinfantandyoungchildreninPICU.Methods㊀TheinfantsandyoungchildrenadoptingECGmonitoringfromOctober2019toMarch2020wereselectedastheinterventiongroup(223cases),andtheprojectmanagementplanwasadoptedformanagementwhichwasimplementedthroughfivephasesincludingprojectinitiation,projectplanning,projectexecution,projectmonitoringandprojectclo⁃sure.TheinfantsusingECGmonitoringfromApriltoSeptember2019asthecontrolgroup,youngchildrenweremanagedbythetraditionalmodel(235cases).Thespecialqualitycontrollingresultsofthetwogroupsofchildren,theskindamagerelatedtotheelectrodepads,andthepainscoreswhenthedisposableECGelectrodepadswereremovedwerecompared.Results㊀Theeffectivenessofprojectmanagementreachedthegoal.Betweenthetwogroups,thenumbersofthelasting-usingtimeofelectrodepadsover48hours,improperoperationsofremovingelec⁃trodepads,wetordirtelectrodepadsnotbeingreplacedintime,notchangingpositionwhenreplacingelectrodepads,residualviscoseandthetotalresultswerecompare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rewasa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inrednessoftheskin,residualviscose,andtotalskindamageinthechildren(P<0.05).Betweentwogroups,thepainscoresoftheelectrodepadsremovingwerecompared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㊀Theprojectmanagementisconducivetoimprovetheresultsofspecialnursingquality,reduceskilldamagesandthepainwhenremovedisposableECGelectrodepads,andreducethediscomfortandpainofchildren.ʌKeywordsɔpojectmanagement;PICU;infantsandyoungchildren;ECGmonitoring;skininjury工作单位:214000,无锡市儿童医院1.骨科;2.PICU;3.护理部作者简介:朱雪莲(1993-),女,江苏无锡人,护师,硕士,主要从事儿科护理研究工作㊂∗通信作者:林嘉,E-mail:157620428@qq.com㊀㊀心电监护广泛应用于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PICU)㊂然而,心电监护电极片内层透气性差,可对皮肤产生刺激性[1],引起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AdhensiveRelatedSkinInju⁃ry,MARSI),不仅会引起疼痛㊁感染等后果,增加医疗成本,还会引起患者烦躁[2]㊂危重症患儿是MARSI的高风险人群[3]㊂婴幼儿皮肤稚嫩,更容易发生一系列皮肤问题[4]㊂国内有调查显示,住院婴幼儿的MARSI发生率为8% 17%[5]㊂其中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片相关性皮肤损伤是MARSI的常见类型㊂因此,在PICU预防婴幼儿电极片相关性MARSI具有重要意义㊂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管理低效的问题[6],项目化管理是把各种系统㊁资源和人员有效整合,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或超过设定目标的新模式[7],由项目启动㊁项目计划㊁项目执行㊁项目监控㊁项目收尾5个部分组成㊂项目管理起初应用于工程组织,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8]㊂目前项目管理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有助于压缩成本,提高工作质量[9-10]㊂本研究首次将项目化管理运用于PICU婴幼儿电极片相关性MARSI管理,以期增加患儿舒适感受,促进患儿健康㊂现报道如下㊂1㊀一般资料㊀我院是一所三级儿童专科医院,目前医院开放床位500张,PICU床位12张,危重症患儿年收治量650 800例次㊂选取我院PICU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住院期间使用心电监护的223例婴幼儿作为干预组,选取2019年4月至9月住院期间使用心电监护的235例婴幼儿作为对照组㊂纳入标准:①入住PICU的患儿,时间ȡ3d;②年龄ɤ3周岁;③连续心电监护时间>24h;④粘贴电极片前皮肤完整㊁无炎症㊁水肿等㊂排除标准:患儿过敏体质或有皮肤病史㊂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㊂2㊀方法㊀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模式进行管理,由科室质量控制小组采用科室自制MARSI专项质量控制表每周进行1次质量检查,每天随机抽查,护士长每月进行1次质量督查,并做好相应记录㊂质量控制小组组长每月进行统计并在科务会上总结分析,反馈以改进㊂干预组采用项目化管理方案进行管理㊂2.1㊀项目启动㊀①组建项目管理团队:成立管理工作小组,以全面推进项目落实㊂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从科室护士中筛选,条件为PICU工作年限3年以上㊁大专及以上学历㊁护师及以上职称㊂结合入组意愿,参加项目管理团队培训并通过考核者才能入组,最终筛选出6名成员㊂组长负责对项目进行组织管理,其他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完成项目管理计划㊂2名成员进行现状分析和数据汇总,2名成员进行文献循证及数据的统计分析,2名成员协助组长进行项目监控,所有成员共同制订对策和进行效果确认㊂②明确项目化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结合每月护理质量监控结果,确定主题为如何降低PICU使用心电监护婴幼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确保项目组成员人人了解项目㊂③做好评估㊁协调工作:立足科室实际,评估需求㊁设定目标㊁做好沟通㊁协商工作,获得上级部门的授权㊁相关医疗部门㊁后勤保障等多部门以及团队成员的理解和支持㊂项目于2019年10月1日正式启动㊂2.2㊀项目计划㊀由1名成员负责拟订项目计划书,具体内容包括确定项目管理范围,即PICU婴幼儿,制订项目实施时间安排表及人员分工,对项目管理实施前6个月问题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解析,根据解析的原因,并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拟定对策,设定目标,实施相应对策,最后确认效果㊂项目开展周期设定为6个月㊂项目不涉及经济成本问题,不存在运行风险,因此可不考虑此方面问题㊂2.3㊀项目执行㊀2.3.1㊀现状分析㊀统计分析2019年4月至9月我院PICU收治的235例婴幼儿的临床数据㊂使用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患儿235例次,患儿因使用电极片出现皮肤问题累计86例次,因电极片导致心电监护婴幼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问题包括:发红㊁皮疹㊁瘙痒㊁破溃,详见表2㊂据此,设定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ˑ累计百分比ˑ团队能力),团队能力由成员进行打分,取其平均分,团队能力=平均分/满分ˑ100.00%,得到团队能力为68.57%,即目标值=86-(86ˑ100.00%ˑ68.57%)=27.03㊂具体㊁深入分析问题原因,并绘制鱼骨图,找出系统及个体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详见图1㊂2.3.2㊀基于循证和临床经验的对策拟定2.3.2.1㊀针对电极片因素㊀连接心电监护后在电极片无纺布处注明粘贴时间,根据使用说明书,1岁以内婴儿24h更换电极片,其他危重患儿不超过48h,更换电极片时同时更换粘贴部位,尽量避开皮肤条件较差部位;与医院采购中心协调,申请采购适合儿童的小号抗过敏电极片;粘贴电极片前均匀喷洒不含酒精的液体敷料,敷料待干,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层后再粘贴电极片,防止揭除时造成医用粘胶性皮肤损伤,减轻更换时的痛苦,提高患儿舒适度,减少护士工作量㊂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2016版最佳实践指南建议使用皮肤保护剂来减少发生MARSI的风险[11]㊂揭除电极片动作轻柔,先揭起电极片的一角,用另一手的手指沿皮肤水平方向向下按压皮肤揭开,撕除后以手指反方向按摩局部皮肤[12-13];关注粘胶的去除,在石蜡油擦拭的基础上,如仍有残留粘胶,可使用不含酒精的硅剂型粘胶去除剂[14]㊂酒精扩张血管和刺激皮肤,婴幼儿皮肤细嫩[15],所以避免使用㊂表1㊀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项目干预组(n=223)对照组(n=235) 2值P值性别㊀男性121(54.26)130(55.32)0.0520.820㊀女性102(45.74)105(44.68)年龄(岁)㊀<155(24.66)43(18.30)2.7570.097㊀1 3168(75.34)192(81.70)使用监护总天数(d)㊀<5173(77.58)168(71.49)4.7040.095㊀5 1033(14.80)53(22.55)㊀>1017(7.62)14(5.96)Kaup指数∗㊀<13.59(4.04)10(4.26)0.6850.877㊀13.5 18180(80.72)191(81.28)㊀18 2022(9.87)25(10.64)㊀>2012(5.38)9(3.83)使用镇静药㊀有155(69.51)173(73.62)0.9510.329㊀无68(30.49)62(26.38)注:∗Kaup指数=[体质量(g)/身高(cm)2]ˑ104;其中<12为营养不良;12 13.5为消瘦;13.5 18为正常;18 20为优良;>20为肥胖表2㊀2019年4月至9月PICU婴幼儿电极片导致皮肤损伤情况项目总例数(n=235)每月发生例数(n/月)百分率(%)发红6711.1777.91皮疹81.339.30瘙痒71.178.14破溃40.674.65合计8614.33100.00图1㊀PICU婴幼儿电极片导致皮肤损伤鱼骨图2.3.2.2㊀针对患儿因素㊀对存在高风险因素的患儿给予更多的关注㊂对于皮肤敏感㊁皮肤弹性差㊁局部皮肤条件差㊁年龄小的患儿,酌情更换电极片㊂有研究表明,女孩㊁年龄2岁或以下㊁住院时间超过5d㊁水肿㊁感染㊁手术㊁BradenQ评分低是PICU患儿发生MARSI的独立危险因素[16]㊂临床实践中需警惕具有上述特征的患儿㊂2.3.2.3㊀针对护士因素㊀为提高护士认知和责任心,使护士明确并执行电极片使用规范,针对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在项目开展初期,组织1次培训㊂内容包括:一次性电极片相关性MARSI的危害及其可改变性㊁一次性电极片相关性MARSI的原因分析㊁危险因素㊁针对不同因素引起不良结局的改善措施等㊂以案例呈现㊁PTT授课㊁视频会议㊁操作示范等多形式结合实施培训,培训后进行理论考核或临床现场考核,以确保培训效果㊂2.3.2.4㊀针对环节因素㊀保持适宜环境温度,及时视情况为患儿增减衣物;患儿穿着棉质吸汗衣物,及时擦干患儿汗液,保持局部干燥整洁;勤剪患儿指甲,避免抓挠电极片局部[17];保证充足营养,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㊂2.3.3㊀培训项目管理团队成员㊀针对项目管理团队成员,干预前由组长在本科室示教室进行统一培训,并下发相关文件阅读㊂内容包括:项目管理的概念㊁内容㊁实施步骤等㊂每两周一次会议,讨论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㊁对策以及实施效果,特殊情况增加会议次数㊂2.4㊀项目监控㊀规范一次性电极片使用管理流程,实行监督机制,专人协管㊂由护士长和2名项目成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进行督察,观察护士的皮肤评估㊁高危因素评估和电极片使用情况,不当之处给予纠正,并做好记录㊂2名项目成员每周检查1次,每天随机抽查,护士长每月督查1次㊂科室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进行阶段性总结,对项目化管理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跟进,协调解决问题,针对问题及时洞悉纠偏㊂2.5㊀项目收尾㊀整理资料,汇总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化管理实施前后6个月各评价指标的变化以及设定目标达成情况,总结经验,巩固措施,反思检讨,改进不足,进一步完善电极片规范化使用流程及一次性电极片相关性皮肤损伤管理策略㊂2.6㊀效果评价㊀2.6.1㊀目标达成情况㊀采用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体现目标达成情况㊂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ˑ100%,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ˑ100%,目标达成率在100%ʃ10%表示在合理范围内[18]㊂2.6.2㊀专项质量㊀参照科室自制的医用粘胶性皮肤损伤专项质量控制表,包括电极片使用时间超过48h㊁去除电极片操作不当㊁电极片潮湿㊁脏污未及时更换㊁更换电极片时未更换部位㊁粘胶残留等方面,统计干预前6个月内与干预后6个月内的质量控制情况㊂2.6.3㊀电极片相关性皮肤损伤㊀统计干预前6个月内与干预后6个月内电极片的相关性皮肤损伤情况,包括出现皮肤发红㊁皮疹㊁瘙痒等情况的患儿例数㊂2.6.4㊀疼痛㊀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The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behavioraltool,FLACC)评价患者揭除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片时的疼痛情况,该评价量表由美国密歇根大学Merkel等[19]研制,适用于0 7岁的儿童,包括面部表情㊁腿部动作㊁活动度㊁哭闹㊁可安慰性5个方面内容,每个条目的评分有0㊁1㊁2共3个等级,满分为10分,0分为无痛,1 3分为轻度疼痛,4 6分为中重度疼痛,7 10分为严重疼痛,数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20]㊂我国刘明等[21]于2012年将其汉化,形成中文版FLACC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45㊂2.7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㊁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㊁四分位数描述,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㊂3㊀结果㊀3.1㊀目标达成情况㊀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干预组患儿因使用心电监护电极片导致皮肤问题累计31例次㊂因此,目标达成率=(31-86)/(27.03-86)ˑ100%=93.27%;进步率=[(31-86)/86]ˑ100%=63.95%㊂3.2㊀患儿专项质量提高(见表3)㊀3.3㊀患儿皮肤损伤率降低(见表4)㊀3.4㊀患儿疼痛改善(见表5)㊀表3㊀两组患儿专项质量控制结果比较[n(%)]项目总例数(n)电极片使用时间超过48h去除电极片操作不当电极片潮湿㊁脏污未及时更换更换电极片时未更换部位粘胶残留合计干预组2236(2.69)12(5.38)16(7.17)1(0.45)15(6.73)50(22.42)对照组23528(11.91)35(14.89)38(16.17)22(9.36)83(35.32)206(87.66)2值14.16611.2438.90219.05955.619197.537P值0.0000.0010.0030.0000.0000.000表4㊀两组患儿皮肤损伤情况比较[n(%)]项目总例数(n)发红皮疹瘙痒其他合计干预组22324(10.76)4(1.79)3(1.35)0(0.00)31(13.90)对照组23567(28.51)8(3.40)7(2.98)4(1.70)86(36.60) 2值22.6381.1631.429-30.984P值0.0000.2810.232-0.000表5㊀两组患儿揭除电极片时疼痛评分比较[分,M(P25,P75)]项目总例数(n)疼痛评分干预组2231.00(0.00 2.00)对照组2354.00(3.00 6.00)Z值14.514P值0.0004㊀讨论㊀4.1㊀项目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重症患儿护理质量本研究显示,通过采用项目化管理,目标达成率达到93.27%,进步率达到63.95%,较好地完成了目标,达到预期效果,并且干预组的质量监控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㊂本研究通过合理有效利用人力,构建团队,实施监督,并加强了相关知识的培训,从人㊁机㊁料㊁法㊁环剖析原因,引起了重视,加深了护士的理解和印象㊂一方面,护士更加自主地去关注电极片导致患儿皮肤损伤问题,另一方面有专人监督和把控,增加责任心,因此,质量控制结果较前有很大改善㊂研究表明,项目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管理运行模式,可提升管理效率,通过提高护士工作能力,最大限度控制各种风险因素,改进护理方法和措施,提高工作质量[22-23],与本研究结果相契合,值得提倡㊂4.2㊀项目化管理有利于改善重症患儿电极片相关性皮肤损伤情况本研究显示,干预组患儿的皮肤发红和总的皮肤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㊂两组在皮疹㊁皮肤瘙痒㊁其他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MARSI是一种广泛发生但可预防的并发症,但护士认知不足,重视度不够,护理管理者缺乏标准化的护理方案,护士理论㊁技能更新不够及时[24-25],需获得医疗粘胶剂管理最佳做法的教育[26]㊂本研究采用项目化管理,提出问题㊁关注问题㊁解决问题,通过原因分析㊁集中培训㊁监督控制等环节改善不良做法㊂危重患者的皮肤护理一直是一个重大挑战[15]㊂实行项目化的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避免是迫切需要的㊂4.3㊀项目化管理有利于减轻患儿揭除电极片时的疼痛电极片粘贴牢固的同时,也增加了撕除的困难,不当的操作会增加患儿的痛苦㊂本研究显示,干预组患儿在揭除一次性心电电极片时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㊂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第五大生命体征㊂项目化管理聚焦于某一项目,旨在以患儿为中心,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保证人文关怀的实现,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患儿痛苦减轻,舒适感提高㊂有研究将该理念运用到疼痛护理管理工作中,有效提高疼痛护理质量[27],与本研究结果一致㊂因此,项目化管理也可在疼痛管理方面发挥一定作用㊂5㊀小结㊀一次性电极片导致的MARSI在PICU较为常见,给婴幼儿带来不适及痛苦㊂本研究运用项目化管理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㊁减少电极片导致医用粘胶类皮肤损伤㊁减轻患儿揭除电极片的疼痛,值得推广㊂但本研究的局限在于为单中心且为非随机对照试验,后期需开展多中心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进一步验证效果㊂目前国内尚未见MARSI评估量表以及婴幼儿㊁危重症患儿MARSI预防指南㊁标准,有待制定㊂参考文献:[1]㊀STINGENIL,CERULLIE,SPALLETTIA,etal.Theroleofacrylicacidimpurityasasensitizingcomponentinelectro⁃cardiogramelectrodes[J].ContactDermatitis,2015,73(1):44-48.DOI:10.1111/cod.12357.[2]㊀李娟娟.医用功能性敷料A型预防ICU患者一次性心电电极片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9.[3]㊀KIMMJ,JANGJM,KIMHK,etal.Medicaladhesives-re⁃latedskininjuryina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asingle-centerobservationalstudy[J].Journalof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e,2019,46(6):491-496.DOI:10.1097/WON.0000000000000592.[4]㊀王萌,付洪杰,徐娟,等.水胶体敷料预防婴幼儿心电监护电极片致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8):2130-2132.DOI:10.3969/j.issn.1002-1256.2018.18.009.[5]㊀李保宁,郭锦丽.儿童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护理研究,2020,34(5):900-903.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0.05.037.[6]㊀施盛莹,张广清,周春兰,等.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护理质量管理改善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2):2071-2073.DOI:10.16821/j.cnki.hsjx.2018.22.015.[7]㊀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M].第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5.[8]㊀马红梅.项目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1,19(4):234-235.DOI:10.3969/j.issn.1006-9143.2011.04.043.[9]㊀SACOUTOJ.Projectmanagementcanhelptoreducecostsandimprovequalityinhealthcareservices[J].JournalofE⁃valuationinClinicalPractice,2008,14(1):48-52.DOI:10.1111/j.1365-2753.2007.00789.x.[10]㊀黄惠根,耿庆山,陈凌,等.实施项目化管理减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3):414-418.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9.03.018.[11]㊀GORSKILA.The2016infusiontherapystandardsofprac⁃tice[J].HomeHealthcareNow,2017,35(1):10-18.DOI:10.1097/NHH.0000000000000504.[12]㊀ZHANGY,WANGS,ZHANGX,etal.Incidenceandin⁃fluencingfactorsofmedicaladhesive-relatedskininjuryincriticallyⅢpatients[J].AdvanceinSkin&WoundCare,2020,33(5):260-266.DOI:10.1097/01.ASW.0000658584.09988.fa.[13]㊀MCNICHOLL,LUNDC,ROSENT,etal.Medicaladhe⁃sivesandpatientsafety:stateofthescience:consensusstatementsfortheassessment,prevention,andtreatmentofadhesive-relatedskininjuries[J].JournalofWound,Osto⁃myandContinenceNurses,2013,32(4):267-281.DOI:10.1097/WON.0b013e3182995516.[14]㊀傅亚玲.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患者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9,18(5):42-44.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9.05.011.[15]㊀董菊,刘玉,郭静.不同消毒剂对儿童抗菌药物皮试结果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5,26(23):3285-3287.DOI:10.6039/j.issn.1001-0408.2015.23.41.[16]㊀WANGD,XUHZ,CHENSH,etal.Medicaladhesive-re⁃latedskininjuriesandassociatedriskfactorsina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J].AdvanceinSkin&WoundCare,2019,32(4):176-182.DOI:10.1097/01.ASW.0000553601.05196.fb.[17]㊀张海娟,白柳,魏丽.品管圈管理降低心电监护电极处皮肤的损伤率[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4):132-134.DOI:10.3969/j.issn.1672-4860.2015.04.062.[18]㊀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6.[19]㊀MERKELSI,VOEPEL-LEWIST,SHAYEVITZJR,etal.TheFLACC:abehavioralscaleforscoringpostopera⁃tivepaininyoungchildren[J].JournalofPediatricNurs⁃ing,1997,23(3):293-297.[20]㊀陈佳佳,童莺歌,黎晓艳,等.中文版行为疼痛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32):4043-4047.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7.32.002.[21]㊀刘明,陈利琴,郑佳丽.儿童疼痛行为量表在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评估中的应用及其信效度[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3):20-22.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2.13.006.[22]㊀CHENY,HANX,XUY,etal.Nursingprojectmanagementtoreducetheoperatingroominfection[J].IranJournalPublicHealth,2017,46(2):192-198.[23]㊀孔婵,孙丽凯,徐嘉琪,等.老年肠内营养患者项目化管理法的护理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9,34(5):86-89.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9.05.086.[24]㊀桂园园,范玲.NICU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8):979-983.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6.08.018.[25]㊀肖婳婳,陈劼,吴光英,等.新生儿科护士对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认知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7):471-475.DOI:10.3969/j.issn.1671-315x.2020.07.004.[26]㊀KELLY-O'FLYNNS,MOHAMUDL,COPSOND.Medicaladhesive-relatedskininjury[J].BritishJournalofNurs⁃ing,2020,29(6):S20-S26.DOI:10.12968/bjon.2020.29.6.S20.[27]㊀龚小华,孙玉勤,欧雪青,等.项目管理在疼痛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8,33(20):55-57.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8.20.055.(收稿日期:2020-12-14;修回日期:2021-01-16)(本文编辑:张㊀岚)引用本文:朱雪莲,林嘉,冯晓艳,等.基于项目化管理减少PICU心电监护婴幼儿医源性皮肤损伤[J].护理管理杂志,2021,21(3):163-167.DOI:10.3969/j.issn.1671-315x.2021.03.003.。
应用品管圈手法解析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应用品管圈手法解析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https://img.taocdn.com/s3/m/7447ef6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a.png)
应用品管圈手法解析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手法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2023年1月-2023年7月阶段内,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予以选取,样本例数为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1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品管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本次医学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品管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减少新生儿的痛苦,提高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干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皮肤的屏障功能比较弱,在入院治疗期间因为仪器故障、操作不当或者某些医疗材料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对患儿的皮肤完整性造成了破坏,影响到新生儿住院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降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因此在新生儿护理中,需要做好护理环节的管理工作,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风险。
在本次医学研究中选取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就品管圈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讨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23年1月~2023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男8例,女6例,平均胎龄(32.18±4.16)周,平均体重(2.86±0.81)kg;观察组14例男7例,女7例,平均胎龄(32.25±5.14)周,平均体重(2.88±0.76)kg。
就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手段,协助新生儿做好各项临床检查与治疗。
观察组则采用品管圈护理管理方法,主要内容如下:①成立品管圈。
品管圈小组成员由1名主管护师作为圈长,9名护师作为圈员。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_周小英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_周小英](https://img.taocdn.com/s3/m/476581ce89eb172ded63b75c.png)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年1月第27卷第1期(总第325期)为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选取经济发达的山东省有很大关系。
而有研究显示,早产、孕周、妊娠并发症和孕期是否接受营养指导是我国新生儿发生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抓好以低收入地区为重点的妊娠期指导和孕期保健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3.2母乳喂养对儿童健康及保健服务公平性的影响母乳喂养在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方面作用显著。
本次调查显示,各收入组在母乳喂养方面比例较高且各收入组差异不明显,究其原因,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此方面应进一步宣传和进行适宜指导。
3.3儿童医疗保健费用对儿童健康及保健服务公平性的影响本调查显示,儿童医疗保健费用对家庭负担较重,且低收入组更为突出。
儿童医疗保险覆盖、儿童医疗保健费用负担反映了医保体系对儿童保健的影响作用,对此,各地区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针对儿童保健适宜的医保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珠海市医保新政策是婴儿还在妈妈肚里时,就能以母亲的名义参保,出生后马上就能享有医疗保险的保障,让新生儿的家庭随之减轻不少负担,如此填补了以往婴儿从出生到上户口、再到参保期间的“空白”。
这个新政为新生儿,包括早产儿的治疗、抢救提供了时机。
家庭是儿童健康的源动力,通过宣传指导提升家庭对儿童保健的意识是促进儿童健康的有效途径;卫生部门和各级妇幼保健部门通过在农村地区开展适宜的儿童保健服务网点是提升农村地区儿童保健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的有效方法;社会多方面加强对儿童健康及保健服务的关注是提高儿童健康及保健服务公平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1]王小林.中国卫生服务筹资:公平与发展———基于儿童发展的视角[N].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44(3):44-45.[2]冯星淋,沈娟,郭岩.儿童健康公平性的社会决定因素研究[N].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3):252.[3]王艳.关于健康不公平性评价方法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1-48.[4]任群罗,陈闻君.基尼系数及其计算[J].学术研究,2004(3):35.[5]王丽,赵郁馨,张麓辉.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7):8-10.[6]梁维萍,郑建中,韩颖.健康与卫生保健的公平性及其测量方法评介[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10):742-744.[7]方鹏骞,李翠.层次分析法在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中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382-384.[收稿日期:2012-10-18](编辑:姜朝晖)新生儿抵抗力弱,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差、皮下血管丰富,局部防御机能差,在诊疗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医源性皮肤损伤,增加了感染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骨图管理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目的:探讨鱼骨图运用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作用。
方法:应用
鱼骨图分析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降低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结果:应用鱼骨图法管理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运用鱼骨图对新生儿皮肤损伤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可以使护理人员从更微小儿全面的细节入手对患儿进行护理,降低损伤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鱼骨图;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原因分析
鱼骨图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发明的,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1]。
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在医疗上由于操作不当或仪器故障所造成与原发病无关的皮肤损伤[2]。
新生儿皮肤薄嫩,其屏障功能较弱,在诊疗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医源性皮肤损伤,增加了感染机会,为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完整性,降低感染率,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本文运用鱼骨图分析管理,加强前馈控制,做好防范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鱼骨图管理前的新生儿386例作为对照组,男202例,女184例;年龄0.5 h~28 d,平均5.6 d,平均住院日龄4.9 d,体重1400~4300 g,平均2764 g;其中早产儿9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5例,新生儿颅内出血3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49例,新生儿呼吸道疾病43例,新生儿腹泻病32例,其他27例。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鱼骨图管理后的新生儿412例作为试验组,男223例,女189例;年龄0.8 h~28 d,平均6.1 d,平均住院日龄5.1 d,体重1380~4510 g,平均2696 g;其中早产儿9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1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4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7例,新生儿呼吸道疾病48例,新生儿腹泻病28例,其他26例。
两组新生儿性别、体重、胎龄、平均住院日、病种、病情、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鱼骨图管理方法
召集全科护理人员共同讨论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这些新生儿发生的各类医源性皮肤损伤可能出现的原因,运用鱼骨图分析导致皮肤损伤的细节因素,从最直接的小刺入手归纳总结,然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实施改进,最后进行效果评价。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原因分析鱼骨图如图1。
1.3 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3.1 原因分析
1.3.1.1 压伤静脉留置针针梗及肝素帽对皮肤的压伤;血氧饱和度探头及肤温探头固定过久对皮肤的压伤;CPAP正压辅助呼吸时鼻塞对鼻中隔的压伤;气管插管对鼻中隔的压伤;针头帽、棉棒等遗留衣被内对皮肤的压伤等。
1.3.1.2 粘贴伤心电监护时电极片、固定留置针、胃管、吸氧管等的贴膜、纸质胶布等,粘贴时间过长,特别是光疗箱、保温箱内的新生儿,加热后黏性增加,撕下时动作粗暴引起损伤。
1.3.1.3 药物外渗所致常见药物有钾、钙、高渗糖、甘露醇、多巴胺、脂肪乳等。
新生儿皮肤细嫩、血管通透性高,药物外渗会引起皮肤红肿、水泡,甚至坏死。
1.3.1.4 摩擦伤进行蓝光治疗的患儿,由于环境的改变,烦躁哭吵,床面过硬,患儿活动过多引起枕后部、双足外踝等处皮肤擦伤。
1.3.1.5 烫伤热水袋使用不当、洗澡时操作不当、抢救台操作不当、电烤灯等操作不当均可导致烫伤。
1.3.1.6 抓伤指甲过长又躁动不安的患儿,尤其是光疗时双手裸露在外,易抓伤自身皮肤引起损伤。
1.3.2 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措施
1.3.
2.1 压伤使用静脉留置针时针梗及肝素帽下方垫无菌小纱布后再固定,每日更换肝素帽的固定位置;血氧饱和度探头及肤温探头每4小时更换固定部位;CPAP正压辅助呼吸时鼻塞固定位置要准确,不可过紧,每2~4小时松解一次,并查看局部情况;气管插管尽量采用经口插管;每次治疗护理操作完毕,检查有无针头帽、棉棒等异物遗留于衣被内。
1.3.
2.2 粘贴伤每日更换心电电极片,动作轻柔,不可粗暴,揭下之前可以先润湿,再次粘贴电极时略移动电极粘附的位置。
正确粘贴敷料,将敷料自然下垂,将穿刺点置于敷料的中央,从穿刺点向四周轻压透明敷贴,可减少皮肤局部张力,更换时可降低对皮肤的损伤;对于易过敏的皮肤可采用低敏性、透气性能良好的敷贴[3]。
1.3.
2.3 药物外渗伤重在预防、增加安全认识水平、加强巡视观察。
对使用血管刺激性强和渗透压高的药物及末梢循环差的患儿,应选择粗大、血流丰富的静脉穿刺。
一些渗透压较高的液体如静脉内营养液应避免在外周静脉输注,如必须输注时应注意稀释,并注意输注的速度和配伍禁忌。
在用药过程中,至少每0.5~1小时巡视输液流速、输液部位局部皮肤情况。
使用微量泵输液时,机器对外渗不能识别,肌肉松弛,药液渗出不达到一定阻力时不会报警,而新生儿对疼痛反应迟钝,出现外渗时,也不会有烦躁哭闹等反应,因此静脉外渗时不易被发
现,更应加强巡视,发现外渗及时拔针[4]。
1.3.
2.4 摩擦伤进行蓝光治疗的患儿枕部垫棉圈,戴上棉质手套和足套,或者用易撕脱敷料如3M胶带粘贴于骨突或易摩擦处,减少摩擦的发生,并每2小时翻身一次。
1.3.
2.5 烫伤加强护士技术操作的培训,正确而安全的操作。
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能超过49 ℃,不可紧贴皮肤,要置于被服下面,做好交接班;沐浴时做好水温检测,控制在37 ℃~39 ℃;安全使用抢救台,经常检查感温探头有无脱落,有无被覆盖,监测体温;使用电烤灯时照射距离准确,专人守护。
1.
3.2.6 抓伤剪短指甲,光疗时戴上棉质手套,保持安静,并加强看护。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鱼骨图管理后,试验组新生儿发生皮肤损伤总数19例,对照组3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90,P<0.05)。
试验组新生儿发生药物外渗9例,对照组2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84,P<0.05)。
试验组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详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差,皮下血管丰富,抵抗力差,在诊疗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医源性皮肤损伤,预防与减少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事件的发生,是保证患儿安全的重要目标之一,有效地防护措施、工作流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是患儿安全的有力保证。
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也一样众多,如图1所示。
通过召集全科护理人员共同讨论,采用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因素,并运用鱼骨图将它们连在一起,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各位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共同制定鱼骨图,印象深刻,然后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同时保证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同时鱼骨图分析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从中找出安全隐患,是目前国际、国内都非常重视的管理模式,即“风险管理”,是将发生不良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不良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5]。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鱼骨图管理后,试验组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尹军.应用DecisⅣ鱼骨图分析血液科护士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求医问药,2012,10(7):228-229.
[2]李树仁,吕涛,王胜利,等.医源性皮肤损伤4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256-4257.
[3]陈荷娣.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引起新生儿皮肤问题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A):38-39.
[4]张海燕,章鑫,张淑丽,等.循证护理在防范NICU静脉给药安全隐患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0,21(11):132-134.
[5]吴玉芬,黄凌.DecisⅣ鱼骨图在静脉输液安全隐患中的分析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