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6和7的认识、书写及组成【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和7两个数2.会用6、7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理解、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教学过程】一、在‚给数找家‛中引出‚6‛和‚7‛1.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朋友?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0、5、3、2。

2.你们帮这些数朋友在数尺上找到家吗?课件出示:(1)和3相邻的数是()和()。

(2)0和2的中间数是()。

(3)比4多1的数是()。

二、在‚给数排队‛中比较数的大小1.拨算珠找6和7。

(1)你知道5的后面是几吗?你是怎么知道的?6在添一是几呢?(2)看来我们的数朋友还真不少呢,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数。

2.看数尺读数。

(1)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数朋友吧。

这些数从右往左看,一个数比一个数大还是小呢?在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几?它大于哪些数呢?随学生的回答逐一板书板书:7>( ) >( ) >( )……(2)我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这些数一个比一个大还是小?这些数中最小的数是几?它小于哪些数?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板书:0<( ) <( ) <( ) ……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64,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小结:我们能从拨珠的过程想到6和4的大小,也能从几个一的角度比较它们的大小,还能利用摆圆的方法进行比较。

虽然大家的方法不同,但是获得了相同的结论,就是6大于4,后面的问题看看你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来解决。

说一说,47你是怎样比较的?小结:像2,3,4,5,6,7这样的数都是在1的基础上逐个添1得到的,我们看看这个数里有几个一就可以知道它是几了;也可以通过数尺来比较,数尺左边的数较小,右边的数较大;我们还可以通过摆圆片的方法数一数,比一比就知道谁大,谁小了。

看来比较大小的方法真不少,只要你动脑筋想办法一定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5和6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5和6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5和6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5和数6,并了解它们的组成;2.能够将数5和数6按要求组成。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数5和数6的基本认识;2.数5和数6的组成方式。

三、教学重点1.学会认识数5和数6,并能正确书写;2.掌握数5和数6按要求组成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数5和数6的认识1.通过教具或图片展示数5和数6的形状,并让学生模仿书写;2.引导学生口头描述数5和数6的特点。

步骤二:数5和数6的组成1.给出一些具体的组成要求,例如:用5个相同的物品组成数5,用6个相同的物品组成数6;2.让学生用珠子或图形等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并记录下组成方法。

步骤三:巩固练1.播放相关数学动画或视频,加深学生对数5和数6的理解;2.配发练册,让学生进行练,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组成数5和数6.五、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用其他方法组成数5和数6,例如:用不同形状的物品进行组合;2.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创造力解决,例如:用5个相同的数字组合成最大的数。

六、教学评估1.实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和组成数5和数6;2.批改学生完成的练册,评估他们的运算能力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数学教具:珠子、图形等;2.数学动画或视频资源;3.练册。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和组成数5和数6,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书写数字时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书写的训练。

下节课,我将重点进行数字书写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书写技能。

同时,我还将引入更多的游戏和趣味活动,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第1课时 6和7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第1课时 6和7  人教版

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 6和7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从1数到7,并能正确地读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能够准确地用数字6和7表示物体的数量。

(3)使学生能够通过数数活动,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物操作,使学生感受数字6和7的实际意义。

(2)通过数数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数字6和7的正确读写,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

2. 教学难点:准确地用数字6和7表示物体的数量。

3.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图片、实物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从1数到5。

(2)教师出示数字6和7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读写。

2. 探究新知:(1)教师通过实物操作,使学生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

(2)学生尝试用数字6和7表示物体的数量。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数游戏,巩固对数字6和7的认识。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套数字卡片和图片。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数字6和7表示图片中的物体数量。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给予鼓励。

4. 总结反馈:(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孩子用数字6和7表示家里的物品数量。

2. 家长与孩子一起玩数数游戏,巩固对数字6和7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1. 数字6和7的正确读写。

2. 数字6和7的实际意义。

3. 用数字6和7表示物体的数量。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通过实物操作和数数游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

2024年全新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第五单元汇总

2024年全新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第五单元汇总

2024年全新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第五单元汇总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1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让学生学会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培养数感和数的概念。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1~10的认识2.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3.10以内数的组成4.10以内数的加减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10的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0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1~10的认识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了1~5的认识,今天我们要学习1~10的认识。

你们准备好了吗?2.教学过程(1)认识1~10的数字师:我们先来认识1~10的数字,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

生:(跟随老师一起数数)师:很好,现在请大家翻开书本,找到第1页,我们一起来认识1~10的数字。

(2)学习1~10的数词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10的数字,我们要学习1~10的数词。

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读。

生:(跟随老师一起读数词)(3)练习数数师: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手指,我们一起来练习数数。

从1数到10,看谁数得最快。

生:(跟随老师一起数数)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10的数字和数词,也学会了数数。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熟练掌握。

(二)第二课时: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10的认识,今天我们要学习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教学过程(1)学习10以内数的顺序师: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手指,我们一起按照顺序数一数1~10的数字。

生:(跟随老师一起数数)师:通过数数,我们发现1~10的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2)学习10以内数的大小师:我们来学习10以内数的大小。

请大家用大于、小于或等于的符号表示下面每组数的大小关系。

生:(完成练习)(3)练习比较大小师: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卡片,上面写着1~10的数字。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0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0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0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10的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数字10,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10的意义,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能运用10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数字有一定的认知,但部分学生可能对10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10的认识的培养,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数字10,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运用10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数字10,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10的概念,熟练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10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计数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字1-9,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然后,向学生介绍数字10,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字10。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小动物的数量,让学生练习数数,巩固对数字10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小动物的数量与数字10的关系,让学生理解10的概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数字“2”的读法和书写。

(2)掌握“加”的概念,会用“加”的方式计算两个数字的和。

(3)掌握“减”的概念,会用“减”的方式计算两个数字的差。

2. 能力目标:(1)能够用“加”和“减”的方式计算两个数字的和和差。

(2)能够用“加”和“减”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掌握数字“2”的读法和书写,掌握“加”和“减”的概念,会用“加”和“减”的方式计算两个数字的和和差。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 教学器材:数字卡片、算术题卡片、算术题纸3.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出数字,并让学生书写数字。

2. 教师出示算术题卡片,让学生读出算术题,并让学生用“加”和“减”的方式计算算术题的答案。

(二)主要活动1. 教师出示算术题纸,让学生用“加”和“减”的方式计算算术题的答案。

2.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加”和“减”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游戏活动1. 教师准备一些算术题卡片,让学生分组比赛,谁先解出算术题,谁就胜出。

2.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比赛,谁先解出实际问题,谁就胜出。

(四)总结活动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学生也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性,但是有些学生的计算能力还不够强,需要加强练习。

第五单元《8和9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8和9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8和9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数字8和9,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数字8和9的敏感性和识别能力。

3. 通过对数字8和9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8和9的读写。

2. 数字8和9的含义。

3. 数字8和9的运用。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8和9通过展示图片或者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例如,展示8个苹果和9个橙子,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数量。

2. 教学数字8和9的读写教师通过板书或者PPT展示数字8和9的书写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

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一起写,并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数字8和9。

3. 解释数字8和9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者实物,让学生理解数字8和9所代表的数量。

例如,展示8个苹果和9个橙子,让学生理解数字8代表8个,数字9代表9个。

4. 数字8和9的运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运用数字8和9进行计算。

例如,让学生计算8个苹果加上9个橙子一共有多少个水果,或者让学生计算9个橙子减去8个苹果还剩下多少个橙子。

5. 总结和复习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数字8和9的读写方法,数字8和9的含义,以及数字8和9的运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读写数字8和9。

2. 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数字8和9的理解程度。

3.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数字8和9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在读写数字8和9方面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或者改变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8和9。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数字8和9的读写”部分。

这是因为在数学学习中,正确读写数字是基础中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和应用。

如果学生在读写上存在障碍,那么后续的数学概念和运算都会受到影响。

第五单元 连加、连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 连加、连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连加、连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连加、连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法、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连加的意义:把几个数相加的运算。

如:2 3 4 = 9。

2. 讲解连减的意义:把几个数相减的运算。

如:10 - 2 - 3 = 5。

3. 引导学生观察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总结出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连加、连减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学生互相检查,共同提高。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 强调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鼓励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讲解新课、巩固练习、拓展延伸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图案特征。

2.能够正确识别1元、5元、10元人民币。

3.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价值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人民币实物、图片等教具。

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铅笔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让学生看一些人民币的图片,让他们说出自己认识的面额和特
征。

2.通过教具展示1元、5元、10元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相应
的面额。

3.让学生比较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如颜色、图案等。

4.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说出面额。

2.引导学生认知各面额人民币的用途,如购买物品需要多少人民币等。

3.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买物品的情景,使用不
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支付。

4.结合绘本或故事讲解人民币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反思
1.此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和使用能力,通过实物展示
和游戏活动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人民币的价值。

2.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观念和
理财意识。

3.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适当的调整,确
保教学效果。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使用人民币。

(教案)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第1课时(1)-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第1课时(1)-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1课时(1)-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0~10之间的数,并正确读出它们的顺序。

2. 能够将0~10之间的数用图形、手指、数字等方式表示出来并简单比较大小。

3. 了解“零”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4. 学会通过数的排列和组合,提高加减法初步认识。

教学重点:1. 学习认识0~10之间的数。

2. 了解“零”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3. 学会用图形、手指、数字等方式表示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读出数的顺序。

2. 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比较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数字等。

2. 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沙盘等教具。

3. 根据教学内容准备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小朋友在数数的场景,并引导学生对数字产生基础观念,如:“小朋友们,你们每天都和我在一起,今天我们要学什么呢?”“是的,我们要学习数字0~10,那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数一数我们身边的物品有几个呢?”2. 引入数字0~10教师通过课件等逐个介绍数字0~10,学生可以在黑板或者沙盘上模拟这些数字,感受数字大小及顺序。

3. 学习零的概念与用法通过图形、数字等来引导学生了解“零”的概念,“零”这个数字的性质等。

4. 小组练习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1~2个数进行展示并说出数的大小关系,小组之间进行比较。

5. 数字顺序记忆让学生背诵数字0~10,并带着数字标志画图形攻关,提高记忆和理解数字顺序的能力。

6. 课堂讨论教师利用教学案例或学生提问带领学生归纳总结数字的组合和加减法概念。

7. 课堂练习通过分发练习册子、黑板答题等形式进行课堂练习,加强学生对数字的掌握和理解。

8. 课堂小结教师在课堂小结中,让学生复述数字的读法、积累的其他数字知识,评估课堂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了小学生数字基础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呈现数字的顺序、大小关系与组合的能力,夯实数字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接受与掌握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1~5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案《1~5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案《1~5的认识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5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1~5的基础知识,认识数字1~5,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写数、点数等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并能够进行数数、写数、点数等活动。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数字1~5,能够进行数数、写数、点数等活动。

难点:数字1~5的书写,以及能够进行正确的点数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点数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数学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苹果、小鸟等,让学生进行数数,引导学生发现数数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探究新知(10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5,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究,发现数字1~5的特征,如数字的形状、大小等。

3. 练习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点数卡片,让学生进行点数活动,如教师出示3个点,让学生说出数字3。

4. 书写数字(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5的书写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数字书写练习。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字1~51 ____2 ____3 ____4 ____5 ____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数数活动,家长签字确认。

答案:数字1~5。

2. 请学生用点数卡片进行点数活动,家长签字确认。

答案:数字1~5。

3. 请学生书写数字1~5,家长签字确认。

答案:数字1~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数字1~5的知识,但在书写数字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重点关注和指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字1~5的拓展学习,如数字6~10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教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是第五单元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且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以及学生们用的练习本、铅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小明有6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1个苹果,问他现在有多少个苹果,来引入6和7的加法。

2. 例题讲解: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演示6和7的加法,比如6+1=7,7+0=7,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计算过程。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当场计算,比如6+2=,71=,以此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讨论他们做的练习题,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做一下6和7的加减法的板书,包括6和7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以及一些典型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同学们回家后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是否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我也会找一些相关的拓展延伸材料,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这就是我为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设计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我可以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和接触到6和7的加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数字6。

2.能够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3.能够用手指和竖式表示数字6。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6。

2.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四、教学准备
1.班级环境准备。

2.数字卡片6。

3.数字棍6。

4.学生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和数字棍6,让学生看一看这个数字和物品,并向学生提问:“这是什么数字?你看到了几个东西?”
2. 学习
1.学生操作数字棍6,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2.学生用手指模仿数字6的书写,并理解六这个数是怎么样表示的。

3.学生通过练习本的配套练习,加深对数字6的理解。

3. 拓展
教师出示一些问题,如“小明有6个苹果,他吃了2个,还剩下几个?”让学生应用数字6进行简单的计算。

4. 巩固
让学生自由创设一些含有数字6的小问题,相互出题并回答,巩固数字6的概念。

六、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本上关于数字6的练习。

七、板书设计
数字6
6
八、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6,通过实物和书写的形式进行了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数字6的数量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数字6进行简单的计算。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最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加深对数字6的理解。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导语】数学不仅是⼀门科学,⽽且是⼀种普遍适⽤的技术。

它是科学的⼤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变的理性的⼀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也有⾃⾝的乐趣。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数学教案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年级北师⼤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教学⽬标: 1、让学⽣结合已有的⽣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培养学⽣运⽤“前后、左右、上下”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3、进⼀步培养学⽣关于“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过程: ⼀、谈话引⼊ 前⼏节课我们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的知识。

请学⽣说⼀说你⾝边前后左右的同学是谁? ⼆、看⼀看,说⼀说你的教室 1、看看我们⾃⼰的教室前后、左右、上下有什么?先⾃⼰说⼀说。

2、同桌说⼀说。

3、全班同学交流。

三、想⼀想,说⼀说你⼩房间⾥的东西是怎么摆放的? 1、想⼀想,你⼩房间⾥的东西是怎么摆放? 2、说⼀说,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介绍你的⽂具盒 指⼀指,说⼀说,你的⽂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

五、介绍⽕车站路线。

1、出⽰⽕车站的挂图。

2、学⽣⽤箭头画⼀画去⽕车站的路线。

3、学⽣⽤⾃⼰的语⾔说⼀说到⽕车站的路线,⽤上前后、左右、上下。

六、巩固练习 1、书上63页第3题,看图回答问题 2、完成随堂练习。

⼀年级北师⼤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2.⼩学⼀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标 1、使学⽣直观认识长⽅体和正⽅体,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2、初步培养学⽣的动⼿操作能⼒、观察⽐较能⼒和初步的概括能⼒。

3、激发学⽣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长⽅体和正⽅体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特殊的长⽅体。

教学过程 ⼀、导⼊新课。

【出⽰图⽚“积⽊图”】我们来看⼀看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合⽽成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的顺序。

学生拨:
(5颗6颗7颗)
请第一组的同学读一读。

(0-7)
请第二组的同学读一读。

(7-0)
同桌互相读一读。

学生答:数的,6个点子比7个点子少,所以6小于7。

想的,因为6再添上1是7,7比6多1,所以7比6大……
学生答:0-6都可以。

6、7,也可以是别的数。

学生两人一组,互当小老师,给对方出一道这样的题。

教师活动:
(一)教学6的组成
1、教学6的组成。

①把6个小圆片给涂上2种颜色,
可以怎样填?教师巡视。

(教师可
以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涂色。


②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学习数的组成。

(1)教材第41页涂一涂,填一填,仔细观察第一行有几个圆圈?(6个)涂了几个?(5个)这6个圆圈就分成了几和几?(5和1)(2)我们再接着往下涂,边涂边说。

(3)重点指导。

(4)看到第一组组成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打开书第41页,在书上给小圆片涂色
让学生结合自己涂的小圆片,完整填出6的组成。

引导学生说出:5和1组成6,同时填6的组成。

学生交流学习
(二)教学7的组成。

板书:
提问: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同桌说说,然后对应地在下边板书出来。

(三)读、记这两个数的组成。

6.板书设计
6和7的分与合
6的组成 7的组成
环节二:探索新知,激发兴趣
师: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8,你能拿出表示8的学具吗?请自己摆一个喜欢的图环节三:出示动物图
师:把左边的8个圈起来,从左边数,在第8个下面画上。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大全5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大全5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大全5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大全5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精选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7的题目,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复习用的口算卡片(参考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制做),12个黄圆片和虚线圈。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题):1、教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每个学生举卡片给出得数。

然后变换一下题目的顺序再做一遍”。

7+47+67+57+77+97+8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先让全班学生举卡片回答,然后改变顺序再练一次,要求速度快一些。

7+()=117+()=137+()=127+()=157+()=167+()=14二、新课:1、教学教科书第11页例1。

教师出示绒板或黑板上贴好12个图片的图,接着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图片?”(12个图片)提问:“现在拿走7个(同时用虚线用起7个圆片),还剩几个圆片?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2-7=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十几减9和十几减8时是怎样计算的?那么12减7应该怎样算?要怎样想?”(要先想7加几得12,因为7加5得12,所以12减7等于5。

)教师对照黑板上的图,再说一遍。

教师再问:“谁能再说一说怎样算12减7等于几?”再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叫每个学生自己说一说。

然后让学生把书上例1中的两个空填好。

出示例2左边的题目:11-7=提问:“要算11减7得多少,应该想什么?得几?”(要想7加几得11,因为7加4得11,所以11减7等于4。

)再点名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出示例2右边的题目:15-7=提问:“这道题怎样想?”(学生答:因为7加8得15或者8加7得15都可以)学生回答后,再叫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把例2填完全。

然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3。

学生做题时,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可以记下来。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5》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5》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5》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5》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初步认识和理解1~5这五个数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的认识、数字的书写和数字的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1~5这些数字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触。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字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对数字的书写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理解数字1~5。

2.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字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字1~5,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字书写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数字1~5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和理解数字1~5。

4.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计数器、小棒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3.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小动物排队”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数字1~5。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逐一认识和理解数字1~5。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数字的书写顺序和规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数字书写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数字1~5。

在生活中认识数: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在生活中认识数: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在生活中认识数: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第五单元主题为“认识数”。

这个单元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量。

在单元学习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认识数,并将数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

以下是该单元的一些教学重点:1.数字0-10的认识在这个单元中,学生首先将学习0-10的数字,包括如何写数字和用数字来表示数量。

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卡片、游戏或图表等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熟悉这些数字。

例如,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准备10个数字卡片,并把它们打乱。

将卡片一个一个地放在桌子上,提示学生一个数字,并要求学生找到正确的数字卡片。

这个游戏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数字的外观和名称。

2.数量概念的熟悉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物品的数量来熟悉输入量的概念。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准备一组不同数量的物品,并让学生猜测每组物品的数量。

请学生观察并记录这些物品的数量,以帮助他们加深对数量概念的理解。

3.数数的方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数数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数数游戏和其他活动来帮助学生:-数数字卡片-数水杯、饼干、字母对等物品-数数字板、洗衣板等道具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发展对数的感知能力和数数的技能。

4. 数的应用在学习认识数的基础上,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将数字应用到生活中。

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应用,例如:-数干洗店、杂货店、超市、公交车等商店的票价-数学生、教室、教师和学校总人数-创建数字图表等认识数字是小学数学学科中的重要建立块。

第五个单元提供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数字,发展数数能力和数的应用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通过学习人民币,培养学生对货币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2. 学习人民币的换算关系,掌握元、角、分的换算。

3. 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计算,如加法、减法、乘法。

4. 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民币。

三、教学方法1. 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人民币。

2. 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运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和计算方法。

4.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购物、找零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人民币,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认识人民币: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种人民币的名称和面额。

3. 学习人民币的换算关系: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4. 人民币的计算: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如加法、减法、乘法。

5. 了解人民币的用途:通过讲解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购物、缴费等。

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使用人民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拓展,如让学生思考“除了人民币,还有哪些货币?”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能力。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人民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4.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理解人民币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理解人民币)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实行简单的计算。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理解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升社会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理解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实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NO:1教学内容:义务教材第46页的第例1----------例4 (理解人民币)完成相对应的做一做及和P53:1、2题教学要求:1、理解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水平、实践水平和推理水平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实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理解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二、探究新知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 (CAI演示)(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不过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2、理解人民币(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理解人民币吗?(2)、操作初认人民币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a:汇报理解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3)再认人民币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师:识别人民币能够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对应的面值(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4、元、角、分的关系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问:你知道1元=()分吗?(能够小组讨论后再回答)想一想:1元能够换几个5角,几个2角?2元能够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5、电脑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三、巩固练习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学生上台操作)(2)说凑成的钱数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课件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3、游戏:模拟购物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1)选出三个柜长(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四、全课总结(略)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老师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这部分知识。

2、要给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知识,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1、课前准备必须充分,其中包括课件和钱币的准备及后面游戏的准备工作。

NO:2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例5、6、7完成相对应的做一做及P53:3、4、7、8、9)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例5、例6教学挂图,例7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

口答:1、3元=()角50角=()元2、8元=()角70角=()元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能够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

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

1.20元是1元2角。

35.90元是35元9角。

(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能够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3、教学例7。

(1)课件演示例7第一小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

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

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课件演示,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

第5题:两人一小组实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NO:3教学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P52:例8)教学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出示“聪明小超市)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飞机、机器人和小熊。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开始同桌交流)师:谁来给说一说为玩具的价钱。

生:乒乓球拍的价钱是6元,足球的价钱是3元,花皮球的价钱是2元,小熊的价钱是4元5角,飞机的价钱是8元,机器人的价钱是9元。

师:看过这些玩具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口答)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生读:我买一个足球。

生读:我有5元钱,应找我…………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学生口答)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

现在你也能够去买自己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准备买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学生汇报)三、小组购物,实践体会师:我们展开一个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个小超市,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为顾客,能够去售货员那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学生展开购物活动)师: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生1:我用3元钱买了一瓶鲜橙多。

生2:我买了一寺钓鱼的东西,它的价钱是8元,给他10元钱,找了我2元钱。

生3:我很喜欢那只音乐盒,可中它人价钱是20元,太贵了,我只有10元钱,还差10元钱,下次再买吧。

生4:我买了一个跳跳盒,它人价钱是6元,不过我只有5元钱,我就请他便宜一点,5元钱就买来了。

(师边笑边夸奖同学们)生5:我本来想买一个机器人和一本书,共需要14元钱,我只有10元钱,还差4元钱,所以我就只买了一本8元钱的书,找了我2元钱。

四、全课总结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2:我学会了还价生3:我学会了买两件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4:我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真不容易。

生5:我懂得了根据自己的钱来选商品。

…………………………师:回家后,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去帮爸爸妈妈购物吧。

实施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如:CAI课件及上课时让学生实行活动时需要的物品及每件物品的价格牌2、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的说明购物过程及思维过程。

3、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NO:4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应用,并巩固已学过的相关人民币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

教学重点: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够使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地实行简单的计算教学准备:练习中试试看放大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

口算。

1元8角=()角12角=()元()角1元3角=()角15角=()元()角二、新授。

教学例8。

课件演示(小朋友购买皮球)。

教师:看看哪一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用几句话把你看到的讲一遍。

教师:10元钱习皮球用了6元钱,还剩几元?该怎样列式计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元)教师:机器人几元?飞机几元?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学生:机器人比飞机贵5元。

教师:该如何列式呢?学生:45—40=5(元)(教师板书)教师:“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还能够怎么说?学生:飞机比机器人便宜几元?飞机比机器人少几元?机器人比飞机多几元?……三、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