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作室是以辅导员为主体,旨在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研究与交流的平台。
第三条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服务学生原则: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 专业化原则:注重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3. 协作共享原则:加强工作室内部及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与合作。
4. 创新驱动原则:鼓励辅导员开展创新性工作,提高工作成效。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工作室设立领导小组,负责工作室的全面规划、决策与监督。
第五条工作室设立主持人,主持工作室的日常工作,负责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协调资源等。
第六条工作室设立秘书处,负责工作室的日常事务管理、资料收集、对外联络等工作。
第七条工作室设立若干课题组,由主持人或秘书处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负责具体的研究与实践项目。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八条工作室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工作室的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2. 审批工作室的研究项目、交流活动及经费使用;3. 监督工作室的各项工作,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第九条工作室主持人职责:1. 负责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工作;2. 组织辅导员开展学术研究、实践活动;3. 培养工作室成员,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4. 汇报工作室工作情况,接受领导小组的监督。
第十条工作室秘书处职责:1. 负责工作室的日常事务管理;2. 收集、整理工作室的资料,建立资料库;3. 组织工作室的内外交流与合作;4. 协助主持人完成各项工作。
第十一条工作室课题组职责:1. 负责具体研究项目的实施;2. 开展学术研究、实践活动;3. 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成果;4. 参与工作室的交流活动。
第四章管理制度第十二条工作室经费管理:1. 工作室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专款专用;2. 经费使用应遵循节约、高效、透明原则;3. 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
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方案
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方案一、背景与意义辅导员在高校里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辅导员工作,搭建一个科学、高效的工作平台势在必行。
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旨在为辅导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资源支持,提高他们的能力与素质,并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团队的整体水平。
二、目标与定位辅导员工作室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促进辅导员发展与成长的实践平台,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同时,要建立一个促进辅导员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工作室的定位是一个专业研究、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的基地,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三、建设内容与步骤1. 建设内容(1)硬件设施建设:包括工作室场地、装修、办公设备等的采购和布置,确保工作室能够提供一个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
(2)资源建设:建立辅导员资源库,收集整理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经验、案例和教材,为辅导员提供丰富的参考材料。
(3)培训与交流:定期组织培训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内外专家来工作室进行讲解和交流,增加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实践和项目开展:积极组织和参与学校及社会各类活动和项目,提高辅导员的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
(5)评价与反馈:建立评价机制,定期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促进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2. 建设步骤(1)前期准备:成立工作小组,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编制工作计划和预算,寻找合适的办公场所。
(2)硬件设施建设:根据工作室需求和预算,选定场地并进行装修和购置办公设备。
(3)资源建设:进行调研和搜集工作室所需的资源资料,建立资源库并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目。
(4)培训与交流:根据辅导员的需求和工作重点,组织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
(5)实践和项目开展:制定实践项目计划,组织辅导员参与和实践,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6)评价与反馈:建立评价体系,定期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方式。
评定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方案
评定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广泛增加,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发挥辅导员的作用,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建立校级辅导员工作室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本文将对校级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工作室建设目标1. 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和辅导服务,解决学生在学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工作室的建设,加强辅导员之间的沟通合作,提升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形成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
3. 打造合作共享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可以交流、分享、合作的平台,形成互助互动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和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三、工作室建设方案1. 工作室空间设计(1) 位置选择:工作室建议选择在学校图书馆或学生活动中心等核心区域,便于学生和教师的接触和交流。
(2) 办公区域:设立辅导员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等功能区域,提供辅导员工作所需的基本设施。
(3) 学习区域:设置学习区域,提供各类教育类图书、杂志、期刊、影音资料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查阅。
(4) 约谈室:为了保护学生隐私,设置约谈室,提供一个私密的空间,使学生能够更放心地与辅导员沟通和交流。
(5) 多媒体设备:配置多媒体设备,如电视、电脑、投影仪等,方便进行教学、分享和互动。
2. 人员配置(1) 辅导员:工作室由一支团结协作、专业素质较高的辅导员团队组成,他们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悉各类学生问题的解决办法。
(2) 学生助理:在工作室中配备一定数量的学生助理,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3) 志愿者:通过招募志愿者,在工作室进行相关活动,提供更广泛的服务范围和更多的互动机会。
3. 资源支持(1) 财务支持:学校应给予工作室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购置设备、更新教材、举办活动等。
(2) 指导支持:学校可以派遣相关专业的教师或专家定期对工作室进行指导和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能力。
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方案
四、建设内容
1.硬件设施建设
(1)选址: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场地作为辅导员工作室。
(2)装修:根据辅导员工作特点,合理布局空间,营造温馨、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
(3)设备配置:购置必要的工作设备,如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
2.设施建设:按照建设原则,推进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
3.人员选拔与培训:选拔优秀辅导员,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4.试运行:对工作室进行试运行,收集反馈意见,优化各项工作。
5.正式运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工作室正常运行。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进工作室建设。
2.经费保障:合理安排项目经费,确保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所需资金。
3.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工作室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人员保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
七、预期成效
1.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
2.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3.创新学生工作模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4.为学校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助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八、总结
本方案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辅导员工作特点,制定了一套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将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成为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阵地,为学校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2)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职业规划指导:协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规程
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推动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规范辅导员工作室管理与运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设立工作室旨在支持主持人及其团队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围绕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工作的学术研究、实践探索、研讨交流等,努力形成专业性、实效性强的工作模式或成果,同时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整体提升我校辅导员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第二章申报要求第三条辅导员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由学校按类别统一规划和建设,每个工作室建设周期为3年。
工作室实行主持人负责制,设主持人1名,团队成员若干名。
基本条件有:(一)主持人及成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行端正、师德高尚。
(二)主持人应为一线专职辅导员(含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连续从事辅导员工作5年以上且具有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意愿,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三)主持人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工作业绩突出,获得过省级以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综合类相关荣誉者优先。
(四)主持人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为丰富的成果,主持过市级以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研课题,或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思想政治工作相关论文1篇,或作为主要参与者编写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专著1部。
第四条工作室应紧紧围绕某一专项工作设计和建设。
专项工作的选择,应从当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出发,紧扣辅导员日常工作范畴,以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和水平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和工作为重点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务实具体,突出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具有一定的学院和学科特色。
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方案
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方案一、建设依据与目标随着学生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成为提升学生事务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
本建设方案依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旨在建立一个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资源共享、团队协作的辅导员工作室,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教育引导服务。
二、硬件设施与布局工作室应选址在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的区域,方便师生到访交流。
工作室内应设置接待区、办公区、会议区、资料存储区等功能区域,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配置充足的桌椅、文件柜、电脑等办公设备,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三、资源库与培训建立辅导员工作资源库,包括政策文件、案例分析、心理辅导材料、就业指导资料等,方便辅导员随时查阅和学习。
定期组织辅导员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四、实践项目开展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设计并实施系列实践项目,如主题班会、学生座谈、社会实践活动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鼓励辅导员开展创新性工作,探索学生事务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五、工作评价与反馈建立完善的工作评价体系,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激励辅导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等方式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提高工作效果。
六、工作团队建设建立辅导员工作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协作,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分享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七、设备配置与管理根据工作需要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投影仪等,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责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八、信息安全与保密制定严格的信息安全制度,确保辅导员工作室内的信息不被泄露和滥用。
对涉及学生隐私的信息进行严格保密,未经允许不得向外泄露。
通过本建设方案的实施,我们将打造一个功能全面、运行高效的辅导员工作室,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引导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辅导员工作室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规范辅导员工作室的管理,确保辅导员工作室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
三、组织机构1. 辅导员工作室设立主任一名,由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
2. 辅导员工作室设立副主任一名,由学院辅导员担任。
3. 辅导员工作室设立秘书一名,负责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工作职责1. 主任职责:(1)负责辅导员工作室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
(2)定期召开辅导员工作室会议,研究解决工作室建设、管理和使用中的问题。
(3)负责辅导员工作室的年度考核和评估。
2. 副主任职责:(1)协助主任开展辅导员工作室的各项工作。
(2)负责辅导员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3)负责辅导员工作室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
3. 秘书职责:(1)负责辅导员工作室的日常事务,包括会议通知、资料整理、文件收发等。
(2)协助副主任开展辅导员工作室的各项工作。
(3)负责辅导员工作室的对外联络和宣传工作。
五、管理制度1. 工作室人员管理制度:(1)辅导员工作室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2)辅导员工作室人员应积极参加工作室的各项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辅导员工作室人员应自觉维护工作室的形象,不得泄露工作室的秘密。
2. 工作室财务管理制度:(1)辅导员工作室的经费使用应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2)辅导员工作室的经费支出需经主任批准,副主任审批。
(3)辅导员工作室的经费使用情况应定期向学院主管领导汇报。
3. 工作室资料管理制度:(1)辅导员工作室的资料应分类存放,方便查阅。
(2)辅导员工作室的资料应定期整理、归档。
(3)辅导员工作室的资料不得随意借阅、复制,如需借阅需经主任批准。
六、考核与评估1. 辅导员工作室的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
2. 年度考核由学院主管领导牵头,对辅导员工作室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方法辅导员是指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局部。
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做好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打造我校学生工作品牌和特色,制定本方法第二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总体目标:立足学校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通过专题研究、成果推广、选派进修、评选先进等方式,将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辅导员工作交流的重要载体、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学生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平台,最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效劳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章申报要求第三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分为建设工程和培育工程两类。
第四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申报条件如下:第十三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经费支持由多方筹集。
学生处下拨给每个工作室启动经费0.8万元,学院给予配套,也可由辅导员个人通过企业、校友等资源筹集;后期辅导员工作室的资金由学生工作部第六条滨州学院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责是:1、指导辅导员工作室的工作方案制定,培养方案设计;监督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各辅导员工作室特色做法和经验。
2、整合全省、全国的各种培训资源,及时为各辅导员工作室提供相关信息,组织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的培训研修。
3、定期组织专家为辅导员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讲座。
4、组织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参加各类全国性会议、论坛、培训班以及校际交流学习、境外考察研修,组织召开各类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研讨会、座谈会等。
5、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课题研究,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6、为各辅导员工作室联系和选派专家担任辅导员导师。
关于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方案
关于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方案一、前言辅导员是高校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学生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等多项任务。
为更好地提供师生服务,建设一个高效、专业的辅导员工作室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工作室的空间布局、设备配置、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力求为建设一所优秀的辅导员工作室提供指导。
二、工作室空间布局1. 办公区域办公区域是辅导员工作室的核心区域,要提供舒适、安静、私密的工作环境。
建议设置工作台、文件柜、书架以及一个独立的办公室,供个别辅导、会议等需要保密的工作使用。
2. 接待区域接待区域是辅导员工作室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场所,需要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氛围。
可以配置沙发、小茶几等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愉快的等待环境。
3. 多媒体展示区多媒体展示区是辅导员工作室进行培训、讲座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建议配置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保证室内信息传递和互动的顺畅进行。
4. 会议交流区会议交流区是辅导员进行团队会议、培训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建议配置长桌、椅子,以及一个大屏幕电视用于投影报告、实时展示等需求。
5. 休息区域休息区域是辅导员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
建议设置休息室,供辅导员休息、交流,配置舒适的座椅、茶水以及娱乐设施。
三、工作室设备配置1. 电脑设备为提高工作效率,建议配置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以满足辅导员工作的需求。
最好配备一台主机电脑和一台笔记本电脑,满足不同场合的工作需求。
2. 打印设备为方便辅导员打印文件、材料等,建议配置一台高速打印机,能承担大量打印任务,并保证打印质量。
3. 多媒体设备为开展培训、讲座等活动,建议配置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方便展示教学内容和互动交流。
4. 通讯设备为保持与学生、教职员工的良好沟通,建议配备电话、传真机、扫描仪等通讯设备,满足各种信息传递的需求。
5. 保密设备为保障工作室内的信息安全,建议配置密码锁、文件保密柜等设备,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
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为规范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标与任务(一)总体目标依托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大学),通过校际联合、项目委托、选派进修、培训考察、经费支持等方式,通过3-5年的努力,在全省高校建设10个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辅导员工作室),培养10名全省高校辅导员领军人物和100名专家型骨干辅导员。
(二)具体目标为辅导员工作室成员提供优质培训和服务,搭建良好学习和交流平台,拓展其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使其理论水平得到提升、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1.在知识结构方面,使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在系统掌握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以及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相对应的三个学科方向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大学生发展指导学和大学生事务管理学等方面的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深入钻研三个学科方向中的某一专业方向,并能结合工作将其深化,基本达到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相当的水平。
2.在能力结构方面,使辅导员工作室成员能够进行良好的自我调控,积极相处于各种工作环境,有效实现工作需求;能够掌握丰富的工作技巧,扎实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指导学生成长与发展,高效地管理学生日常事务。
3.在从业资格方面,鼓励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全部拿到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和职业指导师证书;鼓励考取其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资格证书,如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培训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
4.在工作研究方面,使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养成“在工作中加强研究,在研究中促进工作”的良好习惯,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具备独立主持省级及以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能力。
5.在作用发挥方面,辅导员工作室成员能够带动全省或本校辅导员努力开展工作,起到示范作用;具备指导本校或全省辅导员开展工作研究与实践创新、开设针对其他辅导员的专门指导课程或讲座的能力。
(三)工作任务1.开展课题研究。
学院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2017
学院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2017**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为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院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根据《**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鲁高工委通字[2013]4号)和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管理的通知》(鲁高工委通字[2016]92号),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特色鲜明、机制健全、资源共享,管理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实践效果好的辅导员工作室,作为辅导员工作交流的重要载体、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学生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平台,鼓励和支持辅导员聚焦学生工作某个具体领域深入研究,努力成为“一专多长”型辅导员。
在全校建设8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培养专家型骨干辅导员,实现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考核挂牌。
(二)具体目标学院提供优质培训和服务,帮助辅导员工作室成员落实《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拓展其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使其理论水平得到提升、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1.知识结构方面。
工作室成员在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确定某一专业方向,结合工作将其深化,达到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相当的水平,成为该领域的名师。
2.能力结构方面。
工作室成员能够进行良好的自我调控,积极相处于各种环境,掌握丰富的工作技巧,扎实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指导学生成长与发展,高效管理学生日常事务。
3.从业资格方面。
鼓励工作室成员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鼓励考取其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资格证书。
4.工作研究方面。
工作室成员要养成“在工作中加强研究,在研究中促进工作”的良好习惯,主持人具备独立主持省级及以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能力。
5.作用发挥方面。
工作室成员能够带动学院辅导员(班导师)努力开展工作,起到示范作用;具备指导其他辅导员(班导师)开展工作研究与实践创新、开设专门指导课程或讲座的能力。
德州学院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3篇
德州学院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方法3篇辅导员是指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局部。
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的德州学院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德州学院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方法1为充分发挥我校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打造我校优秀教师群体,培养一批教育教学方面的带头人,学校决定建立名师工作室。
第一章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定位名师工作室集教育、教研、培训于一体,充分发挥名师专业上应有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培养培训体系,培养一批致力于高中教学和教科研工作、推进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1.名师工作室要立足和着眼于课堂教学,潜心研究1121课改下我校的课堂教学,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方法,构筑我校课堂教学与时俱进的新体系。
在传承传统教学精髓的同时,不断融入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名师工作室逐步成为引领相应学科高中教学的支点。
2.名师工作室需坚持草根化研究,要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开展学术沙龙、案例分析、专题研究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并及时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检验、实践、推广研究成果。
3.名师工作室要为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开展搭建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工作室导师和工作室成员将协作研究、共同探讨、结伴互助、合作交流,使工作室成为我校特级教师、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后备军的培养基地。
第二章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学校聘任1-10名2.近三年始终在教学一线工作,课时量不少于同学科周课时标准时数3.积极参加我校1121课堂教学改革,近三年执教过校级8.在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的教师,可由校长办公会研究推荐,不受以上条件限制。
(五)工作室成员以一线专职辅导员为主,可吸收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党总支、校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等工作人员,每位成员仅限参与一个工作室。
山东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山东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关于试点建设山东大学辅导员工作室的通知》精神,为规范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学校关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决策部署,通过项目委托、交流锻炼、选派进修、培训考察等方式,将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成为辅导员工作交流的重要载体、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学生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平台。
二、具体任务(一)开展课题研究。
工作室要围绕本室研究方向,针对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每个工作室每年至少完成一项理论创新成果,并制定成果转化具体措施。
(二)推进实践创新。
工作室要与学工部对应科室紧密结合,针对校院两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每年至少推出一项创新工作举措。
(三)推动工作交流。
工作室要加强与学工部的工作协作,并通过组织成员到学工部挂职工作,开展校际考察、工作研讨等方式,促进工作交流。
三、组织管理(一)工作室受党委学生工作部领导,主持人可参加学生工作部有关工作的部务会。
(二)每个工作室设主持人1名,工作室秘书1名,成员5-10名。
主持人、秘书聘期2年,成员聘期1年,以上人员聘期期满后均可连选连聘。
(三)工作室主持人负责工作室的日常工作。
工作室秘书由党委学生工作部相关科室科长担任,并协助主持人开展工作。
(四)工作室每学期需与学工部相关科室进行不少于2次工作研讨。
辅导员在受聘工作室成员期间,应轮流到相关科室进行短期交流工作。
(五)每名辅导员每年只能加入1个工作室,工作一年后,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转其他工作室或退出。
四、评促机制(一)工作室可单列工作经费,由学生工作部负责保障。
(二)学生工作部为工作室成员提供委托课题立项、校际考察、选派进修、参加学术交流等形式的发展支持。
(三)学校每年对工作室及其成员进行评估与考核,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工作室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四)工作室成员业绩作为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关于印发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校属各部门: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学校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6年3月28日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室建设
与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委办发〔2006〕35号)精神,规范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结合学校实际,辅导员工作室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研究探索、突出特点特色、培育骨干专家、多出成果成绩,充分发挥其在指导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和提升辅导员能力素质的带动辐射作用。
通过建设辅导员工作室,逐步建成机制健全、资源共享、特色鲜明,科研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实践效果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基地。
以项目委托、选派进修、培训调研等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建设若干个辅导员工作室,打造一支专家型骨干辅导员队伍。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三条学校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学生工作部、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团委主要负责人和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若干代表等组成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负责做好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组织协调、管理考核工作。
第四条学生工作部组织辅导员工作室的校级评审,评审立项后确定为校级工作室,由学校统一管理,所在学院(部门)予以协助。
第三章条件和保障
第五条根据工作需求,学校设置专门的工作场所,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和科研资料,用于开展理论研究、学习探讨和科研活动。
第六条学校参考市级辅导员工作室项目经费资助额度划拨经费,经费管理办法另行发文。
第四章工作要求
第七条开展学术研究。
辅导员工作室要以学校学生工作实际为基础,以成员集体智慧为依托,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第八条创新工作理念。
辅导员工作室能够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我校当前学生工作的空白或薄弱环节,贴近大学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富于创造性,具有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的实践工作。
第九条嵌入优势资源。
注重在大德育体系框架下,积极引入校内外相关资源,支撑工作室项目建设。
与学校思想
政治教育课教师队伍合作发展,形成两支队伍(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优势互补的局面,采取切实有效举措,将思政课的人力资源、学科资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等嵌入工作室建设中,创新两支队伍融合的现实路径。
第十条推广教育成果。
辅导员工作室的实践和科研成果应以新闻报道、论文、专著、讲座、研讨会、报告会、观摩考察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介绍、推广。
第五章申报及管理
第十一条学生工作部负责辅导员工作室的主持人申报、建设和管理、评估与考核等工作。
聘任程序主要如下:(一)个人自荐。
凡是符合申报条件的辅导员均可申报,填写《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申报表》经二级学院同意上交学生工作部。
(二)资格审核。
由领导小组按照申报条件对申报者进行遴选,确定公开竞聘答辩名单。
(三)竞聘答辩。
学生工作部组织竞聘答辩会,申报者按照抽签顺序进行答辩。
(四)复评。
领导小组对申报人员进行复评,确定工作室立项建设,并命名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辅导员xx工作室(筹)”,授予牌匾。
第十二条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申报条件及工作职责。
(一)辅导员工作室实行主持人负责制,设主持人一名。
主持人应是一线专职辅导员、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从事学生工作的党政团干部等。
原则上只能申报1个工作室项目的主持人。
(二)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有效整合与项目相关的资源开展项目建设工作。
原则上要求主持人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业务能力,优先考虑已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咨询师、创业咨询师等职业能力资格认证的辅导员。
(三)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须在学生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工作实绩与教学科研能力。
在工作业绩方面:近3年个人或所带学生团体至少获得过1次校级及以上荣誉,或在部门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并得到领导肯定与推荐;在教学科研方面:每学年从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第一或第二课堂教学满30个学时,并在近3年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至少1篇或负责校级及以上相关研究课题至少1项。
(四)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既要全面负责工作室项目的日常运行与业务开展,同时也要承担起对成员的培养职责。
制定好本工作室的工作方案和成员培养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指导和帮助工作室成员积极进取,形成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五)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周期建设方案,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负责工作室的经费使用和管理,建立合理的团队成员选拔、退出机制,保持工作室队伍的稳定。
及时对工作室运行情况进行总结,主动宣传推广成功经验。
(六)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周期为3年,在建设周期内工作室主持人若因职务调动调离学生工作系统,工作室主持人应该重新改选;未调离学生工作系统,若因其他特殊情况无法继续担任,应主动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待学校确定新的主持人并妥善完成工作交接之后,方能离职,以确保辅导员工作室的正常运作。
(七)学校建立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联席会议制度,学工部负责人、工作室主持人参加会议,推进辅导员工作室之间的横向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第十三条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申报条件及工作职责。
1. 辅导员申请成为工作室成员,须经过学校统一组织的答辩程序,原则上三年内不退出,形成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方向。
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培养目标,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及能力,带动我校其他辅导员努力开展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2. 工作室成员要积极配合主持人职责范围内的活动,
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所提供的机会与平台,积极学习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课程,创造机会参与校外各项课题研究,参加各类论坛、会议和培训班,积极争取校外、境外考察和研修的机会,并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实践锻炼。
第十四条辅导员工作室团队成员原则上不超过15人,成员中主持人所属学院的辅导员不超过三分之一。
每个工作室可以聘请不超过3名校内外专业顾问,对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第六章评估与考核
第十四条辅导员工作室的评估与考核工作,采用内部考核、中期考核以及聘期考核验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每年年终,辅导员工作室要进行工作总结、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报送学生工作部。
(一)中期考核。
在聘期一年半进行,由学生工作部负责进行考核,对达不到建设要求其整改。
中期建设要求:1.以工作室团队或个人名义公开发表与工作室主题相关论文1篇及以上;
2.至少组织1次全校辅导员培训、研修活动;
3.至少每季度组织成员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帮助工作室成员提升专业化水平。
(二)聘期考核验收。
在聘期结束前,由学生工作部负责进行考核。
聘期考核要求:
1.以工作室团队或个人名义公开发表与工作室主题相
关论文6篇(含)以上,其中至少1篇核心期刊论文;
2. 工作室成员中至少有一半及以上人员以工作室团队或个人名义申报校级(含)以上课题,其中获得校级(含)以上课题立项至少3项;
3. 以工作室团队或个人名义获得校级(含)以上重要奖励至少3项;
4.学生受益面及在学生中的影响力:面向学生开展个体咨询、团体辅导服务的人次及效果;面向学生开设第二课堂讲座、活动,开设专门课程等开展情况;
5.在建设周期内依托各项工作任务,打造工作室品牌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
第十五条考核验收分为通过、不通过两个等级。
考核通过的工作室给予正式命名,逐步打造成专项学生工作的基地和平台。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正式颁布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归学生工作部。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校长办公室2016年XX月XX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