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季之美 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之美》说课稿
一、说教材
《四季之美》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不同的美,表
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
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课本内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1.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一直是语文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体现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品味中心思想。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通过设置问题导入,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对于课文的理解,我采取层层深入的方法。先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然后再次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既夯实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在能力上有所提高。
3.课堂作业的布置,我采用关联式的方法,在第一课时完成时,我布置的作业既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可谓一举两得。
4.板书设计
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
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时间顺序
四季之美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
冬天-----早晨(落雪—闲适)
板书设计我采用结构图的形式,把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遵循了原
文的结构,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教学效果预设
这篇文章不同于以往写景的文章。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学
生对作者描写特点的把握,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抓住某个景物的某
一特点进行描写。同时,我还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把课上
学到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冰心
四大名著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成书顺序)这四部巨著。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水浒传》
耐庵合著《水浒传》,另著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红楼梦》
又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等
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诗人、画家。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是明代许仲琳(存在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该小说,以历史观念、政治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