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研究
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暴力问题在我国日益凸显,对个体权益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学者和实务界对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旨在揭示其成因、特征、危害及防治策略。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对网络暴力的定义和类型进行界定,明确网络暴力的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影响评估、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研究方法单研究视角局限等。
通过综述分析,本文认为,网络暴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到网络暴力的防治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个人应提高网络素养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暴力行为。
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包括加强跨学科研究、拓展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方法等,以期为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防治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网络暴力的类型与特点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型的暴力形式,近年来在我国社会中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趋势。
其类型多样,特点鲜明,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类型上看,网络暴力主要包括网络谩骂、网络谣言、网络人肉搜索、网络欺凌等多种形式。
网络谩骂表现为在网络空间中对他人进行恶意辱骂、攻击,严重损害他人名誉。
网络谣言则是指通过网络平台散布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人肉搜索则是指通过网络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
网络欺凌则主要表现为在网络空间中对他人进行恶意恐吓、威胁,造成他人心理压力。
从特点上看,网络暴力具有匿名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匿名性使得网络暴力行为者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逃避法律和道德的制裁。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暴力现象逐渐凸显出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网络暴力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而且还会对社会秩序和民族风格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地遏制网络暴力现象,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网络暴力的成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本文将就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一、成因分析1. 匿名性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人们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进行攻击和侮辱行为。
因为无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造成了许多人的恶意攻击。
在匿名的情况下,人们可以任意发表言论,而不必担心被追责,这导致了网络暴力现象的泛滥。
2. 社交平台的境域模糊现今的社交平台使得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但是在这种自由的空间内,往往容易产生一种“失控”的情感。
一些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具有暴力倾向的言论或者影像,这种行为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跟风模仿,从而形成一种社交舆论的导向。
3. 群体性的暴力在网络上,由于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一且清晰的,一些网络上的暴力和攻击行为导致了一种群体效应的产生。
即使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正常的人,但是当他来到网络上,面对一些民意,为了迎合舆论的口味,而做出了一些极端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暴力行为。
4. 对网络基础设施的依赖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离不开网络。
网络暴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的。
网络暴力经常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一旦关闭网络,那么网络暴力的传播就无法继续,所以网络暴力是对网络基础设施的一种依赖性反映。
人们在网络上暴力行为的出现,也往往是由于对网络的严重依赖性,所以在对网络暴力进行有效防范的时候,也需要认真思考对网络的重要性和依赖性问题。
二、对策研究1. 加强网络伦理和法律意识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离不开人们的良好品德和法律意识。
只有从根本上加强网络伦理和法律意识,才能有效地遏制网络暴力现象的蔓延。
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网络监管工作,严厉惩处发起网络暴力的行为。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近年来,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屡见不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网络暴力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共秩序和个人的心理健康,因此亟需深入研究其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本文将就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展开研究。
一、成因分析1.匿名性的滋生国内社交自媒体平台多数支持匿名发表言论,匿名性给了一些网络暴力分子空间,使他们可以在不受法律制裁的情况下肆意发泄对他人的攻击。
这种匿名性的滋生导致网络暴力问题日益严重。
2.情绪化的传播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很大程度上是由情绪化的传播所导致。
当一些争议事件发生时,网络上的舆论往往会被一些情绪化的言论所主导,导致群体性因果关系断裂,从而滋生出网络暴力。
3.缺乏监管的滥权当前国内社交自媒体平台监管还不够完善,相关法规不健全,无法有效制约用户在平台上的言行。
一些网民依托这种缺乏监管的滥权,指责、攻击别人,使得网络暴力现象不断滋生。
二、对策提出1.加强平台监管国内社交自媒体平台应该打击网络暴力现象,加强监管力度,对用户发表的言论展开严格的审核,对违规行为依法惩处。
同时完善平台管理规定,对违规用户进行封号处罚,以示警告,防止网络暴力现象滋生。
2.强化用户教育国内社交自媒体平台应该加大用户教育力度,提高用户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增强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和抵制能力。
为用户提供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解读,引导用户正确表达观点,杜绝网络暴力的发生。
3.改善相关法规政府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网络言论规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明确规定网络暴力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使得违法者无所遁形,有效防止网络暴力行为。
4.推动社会文明素质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推动社会文明素质的建设,增强人民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倡导理性讨论,文明交流,抵制网络暴力言论,使得网络空间成为一个和谐、理性的交流平台。
结语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与此网络暴力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
网络暴力不仅伤害了受害者的心灵,也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深入研究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对受害者的影响、以及对网络暴力的有效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 匿名性的特点互联网具有一定的匿名性,用户可以在不透露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发布言论。
这种匿名性无疑为网络暴力的发生提供了便利。
一些人会趁机发布攻击性言论,而受害者无法追溯到肇事者身份,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2. 社交媒体的助力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一些人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暴力行为,通过造谣、恶意攻击等手段伤害他人。
而这些网络暴力行为也往往会在社交媒体上迅速扩散,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3.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在其中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一些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却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约束力,导致其言行过激,对他人造成伤害。
4. 个体心理因素一些个体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同情心,容易产生攻击性言论和行为。
一些个体也存在心理扭曲,通过网络暴力来寻求自我满足。
二、对受害者的影响网络暴力对受害者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会引起心理上的创伤,还可能对个体的行为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1. 心理创伤受到网络暴力攻击的人们常常会陷入情绪困扰中,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卑情绪。
长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导致受害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 社会影响受到网络暴力攻击的个体在社交媒体上可能会受到排斥和孤立,甚至会影响到其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一些受害者由于无法承受网络暴力的打击,甚至可能会选择逃避现实,甚至走上不归路。
3. 行为反应部分受害者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网络暴力,形成恶性循环。
他们可能会采取报复手段,以暴制暴,导致矛盾不断升级,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暴力是指使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恶意攻击、威胁、侮辱等行为的现象。
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全球性和即时性等特点。
下面将探讨网络暴力的成因以及对策。
网络暴力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匿名性:互联网提供了用户匿名的环境,这使得一些人故意利用匿名身份进行网络暴力行为,因为他们不用承担后果和责任。
2. 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脱节:在虚拟世界中,人们更容易忽视对方的真实感受,缺乏面对面交流的直接反馈,并且很容易对他人作出恶意攻击。
3. 群体效应: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虚拟社交平台,使得网络暴力在一些社交圈子中蔓延,团伙甚至团体攻击受害者的现象屡见不鲜。
4. 心理因素:一些网络暴力行为者可能具有心理问题,比如缺乏自信、自尊心低等,他们通过网络暴力来获得满足感或者痛快感。
1. 完善法律和制度: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法律监管和制度建设,严厉惩罚网络暴力行为。
鼓励受害者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2. 加强教育引导:加强对网络暴力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公民的网络素养和道德观,鼓励大家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
3. 强化平台监管: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要求平台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并能及时处理网络暴力事件。
平台也应该加强对用户的实名制认证,降低用户的匿名性,从根本上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
4. 建立网络加油站:在互联网中建立积极、健康的社群,增加正能量的传播,打造一个友善、公平和多元的网络环境。
5. 增强对网络暴力的心理干预: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帮助网络暴力受害者及时缓解压力,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网络暴力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大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平台监管、营造健康网络环境以及心理干预等多方面的综合对策,才能有效地应对和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暴力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个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网络暴力在虚拟空间中肆意蔓延,对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严峻问题提供参考。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 匿名性互联网提供了匿名发表言论的环境,使得一些人可以在虚拟空间中不受到实名认证的约束,肆意发表攻击性和侮辱性言论,致使网络暴力得以滋生。
2. 沉迷网络一些人沉迷于网络世界,沦为键盘侠,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
这些人可能因为自身的不幸或挫折,转而通过网络暴力来释放情绪和压力。
3. 轻视法律网络暴力往往源于人们对法律的轻视和忽视。
有些人认为,在虚拟空间中,言论自由可以被无限扩张,而法律对网络暴力能够进行有效的制裁的可能性不大。
1. 完善法律法规针对网络暴力问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的界定和处理程序,并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司法打击力度,使得违法者付出相应的惩罚。
2. 强化网络素质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共同努力,推进网络素质教育的普及,提高人们的网络文明素养,培养人们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使之不成为网络暴力的传播者和制造者。
3. 加强网络舆论监管政府和网络平台应当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管控,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及时查处恶意言论和网络暴力行为,并对其进行严厉制裁,以达到震慑和防范效果。
4. 鼓励实名制发言互联网公司可以推行实名制发言机制,鼓励人们在网络上以真实身份发表言论,降低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减少匿名行为对网络空间的破坏。
5. 提高网络心理辅导服务针对网络暴力受害者,需要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和心理健康,同时也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引导网络暴力行为者正确处理情绪和行为。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复杂,制约因素多样,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加强法律保障、提升民众素养、规范网络舆论和加强心理辅导等都是关键的对策。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暴力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
那么,网络暴力的成因是什么?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本文将从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 匿名性: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轻易地隐藏自己的身份,以匿名的形式进行攻击,这种匿名性给了人们更多的勇气和机会去进行网络暴力行为。
2. 信息泛滥:互联网的快速传播速度导致信息泛滥,不真实信息和恶意信息充斥在网络中,这种信息泛滥也为网络暴力的发生提供了更多的发生机会。
3. 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一些人利用社交媒体对他人进行攻击和诽谤,进而导致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
4. 社会心理因素:在现实社会中,一些人可能存在着焦虑、不满、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网络上可能被放大,导致了更多的网络暴力行为。
5. 缺乏监管:互联网本身是一个自由和开放的平台,但是却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网络暴力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处理。
二、对策研究1.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当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出更加严格的法律,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惩罚力度。
2. 提升公民素质:学校和社会应当加强对公民的网络素质教育,提升人们对网络道德的认识和素养,引导人们自觉克制不良网络行为。
3. 加强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机制,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4. 加强社会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网络暴力,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平。
5. 积极引导舆论:媒体和公众人物应当积极引导舆论,提升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关注度,促使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对网络暴力的防范和打击中来。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要有效地应对网络暴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对网络暴力的防范和打击中来。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研究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威胁、侮辱、恐吓等行为对他人进行攻击的一种行为。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的普及,网络暴力也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社会问题。
虽然网络暴力的发生形式不同,但是对个人造成的心理伤害却是非常严重的。
因此,对网络暴力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对网络暴力进行研究。
一、网络暴力的影响因素1.匿名性网络暴力中,攻击者通常选择匿名方式发布攻击言论,即使是愤怒的、伤害性质的,也不用担心身份泄露,从而降低了施暴者对于后果的忧虑。
因此匿名性是网络暴力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2.社交媒体的普及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人们在不经意间就被卷入了网络攻击的漩涡中。
社交媒体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交流平台,也是网络暴力的重要发生地。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发言、发布个人信息等行为,一旦发生了冲突,很容易引发网络群体事件,进而变成网络暴力。
3.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是网络暴力发生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例如,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也会引起网络暴力的发生。
此外,社会上还存在很多歧视、排斥、性别歧视等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也是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
二、网络暴力的心理机制1.自我力量感的降低网络暴力中,攻击者会采取侮辱、威胁等手段打击受害者,这些行为会引起受害者积极应对心理和表现力的降低,同时自我价值感的下降,而最终导致受害者的自信心受到极大的打击。
2.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无论身处哪种情况下,都会遭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最终会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3.影响人际交往网络暴力不仅会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受害者与周围人的正常交往,间接影响了受害者的社交能力,形成了一种负面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导致一些受害者出现自我封闭、情绪失控等问题。
三、网络暴力的防治措施1.引导攻击者认识自己的行为对于网络暴力的攻击者而言,他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理解受害者的心理体验,从而做出改变自己的行为。
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平台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日益突出。
网络暴力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引起广大大学生的重视。
一、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分析1.1 匿名性导致的攻击与谩骂网络暴力中最为常见的形式之一就是匿名攻击或谩骂。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大学生在网络上通常失去了面对面交流的约束,他们更容易因一时冲动而发布攻击性言论,损害他人的名誉和自尊心。
1.2 信息泄露引发的辱骂与威胁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往往容易被他人获取,这给了别有用心者施加网络暴力的机会。
大学生的个人隐私被曝光后,他们常常遭受到辱骂、恶意威胁甚至人肉搜索的困扰,造成心理上的恐慌和困扰。
1.3 群体心理导致的网络暴力行为互联网平台上常见的群体心理现象往往会导致网络暴力的严重化。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群体时,为了迎合集体心态,往往会加入围攻、谩骂等行为,不自觉地为网络暴力现象提供了土壤。
二、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影响2.1 对受害者的心理伤害网络暴力往往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尤其是大学生群体。
长期遭受网络暴力的围攻和辱骂,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甚至导致抑郁和自杀的悲剧。
2.2 损害社会和谐稳定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网络暴力的存在不仅破坏了大学生群体的团结与友谊,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大学生作为社会改革的中坚力量,应该以积极向上的形象示范网络行为。
2.3 影响人们的创新和想象力网络暴力现象的流行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态度。
在受到网络暴力困扰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也会受到抑制,他们可能会回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影响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针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的对策3.1 加强教育和引导针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伦理的教育和引导。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现象及对策研究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现象及对策研究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兴现象,已经成为时代背景下的一种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
网络暴力具有即时性、广泛性和隐蔽性,其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密切相关。
由于网络暴力的存在,虽然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但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文旨在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探讨网络暴力现象及对策,以期对该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应对之策。
一、网络暴力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原因1.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人身攻击、谣言传播、群体攻击等。
在社交媒体上,一些网民利用匿名性和虚拟身份进行网络暴力行为,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和辱骂,给被攻击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伤害。
此外,网络暴力还表现为散播谣言、造谣生事,给被害者带来名誉损失和不良影响。
2.网络暴力的原因网络暴力的出现有多种原因。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一些人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网络暴力行为。
其次,个人隐身和匿名化的特点使一些网民在网上敢言敢做,更容易变成网络暴力的行为者。
再者,一些网民缺乏网络伦理和道德意识,对他人的言论和行为缺乏尊重,容易陷入网络暴力的行为中。
二、网络暴力现象对社会的影响及危害1.对个人的影响网络暴力对个人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和人身威胁,使被害者产生恐惧和焦虑感。
一些被攻击者因为受不了网络暴力的打击而选择自杀,造成社会的悲剧。
此外,网络暴力也给被害者的家庭带来困扰,甚至导致家庭矛盾和家庭关系的破裂。
2.对社会的危害网络暴力不仅对个人造成危害,还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暴力的存在导致社会风气恶化,伤害了社会道德底线和公共秩序。
同时,网络暴力也破坏了网络空间的和谐与平稳,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此外,网络暴力还使公共舆论受到极大的影响,造成舆论的负面导向,甚至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三、针对网络暴力现象的对策研究1.加强网络伦理和道德建设针对网络暴力现象,首先要加强网络伦理和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的网络素养和网络道德水平。
《网络暴力现象研究》分析报告范本
《网络暴力现象研究》分析报告范本网络暴力现象研究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暴力现象愈发严重,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网络暴力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加深对该现象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网络暴力现象概述网络暴力指的是在互联网上通过言辞或行为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威胁或侮辱的行为。
它跟传统暴力相比,具有匿名性、广泛性、一对多的特点。
网络暴力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言辞攻击、人身攻击、造谣、恶搞他人等行为。
三、网络暴力现象的影响1.心理影响:被网络暴力攻击的人容易产生低自尊、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2.社会影响:网络暴力不仅影响受害者个人,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它破坏了网络环境的和谐,影响了社会信任度的建立和发展。
3.生活影响:被网络暴力攻击的人会感到恐惧和不安,甚至不敢正常生活和工作,从而影响其正常生产生活。
四、网络暴力现象的原因1.匿名性: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肆意攻击他人的行为相对容易,攻击者不用承担可能的后果。
2.群体性:互联网上形成了各种社交群体,攻击者往往获得一定的集体认同感,从而更容易发起攻击。
3.心理因素:攻击者可能出于自卑、嫉妒、报复心理等原因攻击他人,通过网络暴力来获得心理满足感。
五、网络暴力现象的应对措施1.教育宣传:加强网络暴力的教育宣传,提高人们的网络素养和道德观念,让大众更加理解网络暴力的危害性。
2.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行为的界定,并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3.平台管理:网络平台应采取自律措施,建立健全的用户举报和处理机制,对过往言论及时做出处理,防止网络暴力现象的扩散。
六、结论网络暴力现象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危害,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通过教育宣传、法律制度、平台管理和心理辅导等综合手段,可以有效减轻和遏制网络暴力的发生。
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才能打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行为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行为研究网络暴力行为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涉及了网络使用者之间表现出的攻击性和冲突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暴力行为在网络空间中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社会心理学研究网络暴力行为的目的是探索其根源、特征以及制止和防范的方法。
研究发现,网络暴力行为往往源于个体的心理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个体心理因素包括攻击性态度、冲动行为倾向、自尊心脆弱等。
而社会环境方面,包括网络匿名性、社交媒体的传播规模效应等都会对网络暴力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个体心理因素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攻击性态度是一个关键因素,即攻击倾向较高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网络暴力行为。
冲动行为倾向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冲动行为倾向较高的个体在网络环境下往往更容易做出攻击性行为。
此外,自尊心脆弱的个体更容易感到受到伤害,从而更容易采取报复性的网络暴力行为。
其次,社会环境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
网络匿名性被认为是促使网络暴力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在网络上往往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无罪脱身感让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此外,社交媒体的传播规模效应也会加剧网络暴力行为。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迅速且容易扩散,当一条攻击性的信息被发布后,很快就能影响到大量的网络使用者,从而进一步导致更多的暴力行为。
针对网上网络暴力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是提高网络使用者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包括促进攻击性态度的转变、加强冲动控制等方面的训练。
其次是鼓励网络社区成员主动制止网络暴力行为,通过设立举报机制、加强社区管理等方式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此外,加强网络教育和媒体素养培养也是减少网络暴力行为的关键,通过提高大众的网络素养,使其更加理性地使用网络,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然而,要有效解决网络暴力行为问题,单靠个人和社会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
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行为研究报告
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行为研究报告1. 背景介绍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促使人们更频繁地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交交流。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暴力行为也逐渐增多。
本文将对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行为进行研究。
2. 定义网络暴力行为网络暴力行为指的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侮辱、诽谤、恶意扩散谣言等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对受害者造成心理和情感上的伤害,甚至影响其现实生活。
3. 网络暴力的具体表现形式网络暴力行为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人身攻击、侮辱言论、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仇恨言论以及网络暴力行为的团伙攻击等。
4. 网络暴力行为的成因网络暴力行为的成因复杂多样。
一方面,匿名性和远距离交流使得人们更容易产生攻击和侮辱他人的冲动。
另一方面,缺乏监管和法律制裁使得网络暴力行为更加难以防范和打击。
5. 网络暴力行为对受害者的影响网络暴力行为对受害者造成心理和情感上的伤害,可能导致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并对其现实生活和社交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一些受害者甚至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
6. 社交媒体平台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应对措施为了减少网络暴力行为,社交媒体平台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例如,加强用户举报机制、设置过滤和屏蔽功能、配备专门的客服人员等。
然而,这些举措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仍需要持续改进。
7. 社会应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方案除了社交媒体平台的自律措施,社会应该加强网络暴力行为的法律监管和打击力度,提高社会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关注度和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道德素养。
8. 个体对网络暴力行为的自我防护个体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应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参与不良言论的讨论,并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
9. 推动社交媒体正能量的传播除了抵制网络暴力行为,我们还应积极推动社交媒体上正能量的传播。
通过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宣传正能量,分享正能量的信息等方式,为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10. 总结网络暴力行为在社交媒体上的快速蔓延对个体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交自媒体的快速普及,网络暴力现象在国内日益凸显。
各种形式的网络暴力,如谩骂、恶意评价、人肉搜索等,给受害者带来了无法预料的负面影响,严重威胁着网络安全和个人权益。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1.缺乏自我监管意识社交自媒体平台经常被一些用户用来发表不当言论。
他们甚至无视道德底线,以一些故意挑衅、攻击、辱骂等言论来引起关注。
这种行为只会带来更多的炒作效应,陷入恶性循环。
2.信息不对称国内社交自媒体贡献者主要以个人为主,容易出现声音不均衡的情况。
一些用户利用这个机会发表偏激言论,挑起争议,操纵社会舆论。
3.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人们的价值观差异是存在的,但某些用户的不同观点可能引起不满和攻击。
这种情况下,网络暴力事件很容易发生。
4.法律意识淡薄部分用户提供虚假信息、散布不实消息,但他们并不知道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
相应地,一些受害者在保护自己的权益时,也缺乏法律的支持和保护。
二、对策1.强化道德自律社交自媒体平台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对不良言论进行标准化管理,强化道德自律。
2.加强用户审核社交自媒体平台应该加强对入驻用户的审核,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员工培训,并且可定期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进行公示,对未通过审核的账号进行注销。
3.严格法律监管未经过证实的不实消息,恶意中伤和人身攻击行为是违法的。
政府应该建立足够的法律监管机制,对违法行为给予惩罚,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从源头上杜绝炒作的触发。
4.加强公共教育教育部门应该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社区、学校及各方面也应该进行相关的社会教育,加强公众的道德和法律意识。
结论网络暴力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各方联合起来断除它的源头。
企业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使用者的规范和管理,同时政府也应该借鉴现有的监管经验,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暴力现象逐渐增多,成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
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针对他人进行辱骂、威胁、谩骂、攻击、诽谤等行为。
它的实质是一种暴力行为,对受害人造成身心上的伤害,威胁社会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网络暴力的成因和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缺乏网络素质随着手机和电脑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人开始涉足网络世界,但是缺乏网络素质就成为网络暴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人常常在不了解情况的情况下发表评论,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辱骂他人,这使得网上传播的负面信息日益增多,构成网络暴力。
2.情绪控制不良有些人在面对不愉快或者挫败时情绪控制能力非常不好,他们往往不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而是通过网上发泄来解决问题。
这种情绪发泄往往会影响他人,构成网络暴力。
3.信息来源不可靠在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一些人由于不了解这些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就会随意传播虚假信息,使得一些人被误解或者遭受侵害。
同时,网络暴力行为中,也有很多是基于虚假信息的。
1.大力普及网络素质教育对于网络暴力的治理,首先需要普及网络素质教育。
要告诫公众,让其了解网络的特点和规则,强化网络道德伦理,增强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提高网络文明素质和技能,从而减少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
2.严格打击网络暴力行为对于网络暴力行为,需要主管部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行打击,让那些有意向网络上散布谣言、恶意攻击他人、诽谤他人、利用网络骚扰他人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同时,在网络暴力事件的调查中,要确保公正、公正的调查和处理,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偏见做出不公正的行为。
3.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体系在互联网社会中,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标准,建立有效的互联网社会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网上舆论环境。
政府和网络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互联网安全技术和治理技术的发展,共同打造和维护互联网社会的和谐稳定。
《网络暴力现象研究》分析报告范本
《网络暴力现象研究》分析报告范本网络暴力现象研究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暴力现象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本文旨在对网络暴力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探讨其对个人、社会和网络发展的影响。
一、定义和形式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平台上针对特定个体或群体进行粗暴、侮辱、威胁、侵犯隐私等言语或行为的现象。
其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网络霸凌、网络谩骂、网络人肉搜索等。
二、影响因素1. 网络匿名性: 在网络上,用户可以隐藏真实身份,迅速产生及传播事实与言论,这使得网络暴力更加容易发生。
2. 社交媒体平台的冷漠态度: 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在管理网络暴力问题上存在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导致网络暴力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3. 个人心理因素: 一些参与者存在攻击性、报复心理等心理因素,导致其在网络暴力中寻求心理满足。
三、对个人的影响1. 心理健康问题: 遭受网络暴力威胁的个人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
2. 社交障碍: 长期遭受网络暴力的个体往往对社交活动缺乏信心,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避开社交场合,并且对他人保持警惕态度。
3. 个人形象受损: 遭受网络暴力攻击的个体往往会在公众场合中丧失声誉和面临职场困境。
四、对社会的影响1. 社会秩序受损: 网络暴力的存在破坏了网络社区的和谐氛围,使得社会秩序面临严峻挑战。
2. 道德伦理沦丧: 网络暴力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道德伦理的混乱,破坏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3. 公众舆论扰乱: 网络暴力现象往往会影响社会公众的判断和决策,扰乱了公众舆论的正常发展。
五、对网络发展的影响1. 动态平衡受挑战: 网络暴力的存在对网络平台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平台方采取措施维护平衡。
2. 信息传播受限: 网络暴力现象使得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有损网络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3. 用户信任受损: 网络暴力现象对网络用户的信任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使得用户对网络平台的使用产生疑虑和不信任感。
网络暴力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网络暴力的现状、特点和影响,本报告通过对大量网络暴力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网络暴力的本质,为相关管理部门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渠道:(1)网络暴力事件报道:收集各大新闻网站、论坛、博客等平台上关于网络暴力的报道。
(2)社交媒体数据:从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上获取相关网络暴力事件的评论、转发、点赞等数据。
(3)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收集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公安部等官方机构发布的网络暴力相关数据。
2. 研究方法(1)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暴力事件报道、社交媒体数据等文本进行编码、分类、统计分析。
(2)网络分析法: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参与者、传播路径、影响范围等进行深入挖掘。
(3)对比分析法:将不同时间、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网络暴力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揭示网络暴力的演变趋势。
三、网络暴力现状分析1. 网络暴力事件数量逐年上升根据本报告所收集的数据,我国网络暴力事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从2016年至2020年,网络暴力事件数量增长了约60%。
这表明网络暴力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
2. 网络暴力事件类型多样化网络暴力事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网络谩骂、侮辱: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侮辱其人格尊严。
(2)人肉搜索:通过网络手段搜索他人的个人信息,公开曝光。
(3)网络谣言:散布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4)网络暴力犯罪:如网络敲诈、网络诈骗等。
3. 网络暴力受害者特征网络暴力受害者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未成年人: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成年人更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2)公众人物:包括明星、网红等,由于公众关注度高,更容易受到网络暴力的影响。
(3)普通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境,寻求网络发泄,却意外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网络暴力的传播研究
网络暴力的传播研究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中,个人或群体通过发布攻击性言论、恶意批评、人身攻击等方式,对他人进行虐待、侮辱、欺凌行为的现象。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网络暴力现象也日益突出,给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对网络暴力的传播进行研究,探究其成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网络暴力的传播形式网络暴力的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
在文字方面,网络暴力主要通过言辞攻击、人身攻击、谣言传播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和伤害。
在图片和视频方面,网络暴力则通过发布个人隐私照片、恶搞视频等方式对目标进行攻击。
这些传播形式使得网络暴力的范围更加广泛,影响更加深远。
二、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1. 匿名性和逃避责任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施暴者可以隐匿身份,逃避法律责任,更容易对他人进行攻击和侮辱。
这种逃避责任的行为增加了网络暴力的传播和危害性。
2. 社交媒体的泛滥使用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使用,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使得网络暴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对受害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和精神伤害。
3. 社会网络环境的恶化社会网络环境的恶化,人际关系的矛盾冲突等因素使得网络暴力的传播更易得到支持和传播。
1. 对个人的心理影响网络暴力对受害者的心理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受害者可能会感到羞辱、憎恨、无助等负面情绪,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 对社会的不良影响网络暴力的传播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也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和谐。
网络暴力的存在使得社会风气变得恶劣,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四、网络暴力的对策建议1. 加强网络管理和监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暴力的管理和监控,依法打击网络暴力行为,同时建立相关法规和安全机制,提升网络空间的环境。
2. 宣传教育加强对网络暴力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引导公众抵制网络暴力,弘扬正能量,促使网络环境更加文明和和谐。
3.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对网络暴力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网络暴力的传播和伤害。
社交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暴力研究
社交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暴力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社交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暴力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和社会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交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暴力问题,分析其原因与影响,并提出预防与解决的措施。
第二章社交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暴力现状2.1 社交网络暴力的定义网络暴力是指在社交网络上通过言语、图片、视频等形式,以侮辱、恐吓、威胁等方式对个人或集体实施不法侵害的行为。
2.2 社交网络暴力的种类社交网络暴力表现形式多样,包括辱骂、威胁、人肉搜索、封建迁离等。
2.3 社交网络暴力的影响社交网络暴力导致受害者产生心理困扰和身心健康问题,甚至导致极端事件发生。
第三章社交网络环境下网络暴力形成原因3.1 匿名性的影响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匿名性,使得施暴者可以逃避责任和惩罚,从而鼓励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
3.2 社交网络文化的影响社交网络上的特定文化和价值观,如攻击性言论被认为是一种特立独行的文化符号,激发了网络暴力行为。
3.3 群体心理的作用社交网络上的群体心理效应,特别是群体攻击行为,使得个人更容易加入网络暴力行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第四章社交网络环境下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4.1 个人心理伤害网络暴力对受害者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和自尊心下降的影响,甚至引发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4.2 政治、经济和社会破坏网络暴力在社会中引发了矛盾和冲突,破坏了社会和谐,也对政治、经济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4.3 传播恶劣价值观念社交网络上的网络暴力行为无孔不入,容易传播恶劣的价值观念,影响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第五章预防和解决社交网络环境下网络暴力的措施5.1 提高个人网络素养个人应该自觉遵循网络道德规范,养成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增强网络自我保护意识。
5.2 强化平台管理社交网络平台应加强对用户行为的监管,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5.3 推动法律制度完善应通过法律手段规范网络暴力行为,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处罚机制。
网络暴力论文可行性研究报告
网络暴力论文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网络暴力的定义和特点1.1 网络暴力的定义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空间中以恶意行为的形式对他人进行攻击、辱骂、谩骂等行为。
网络暴力行为既包括言语暴力,也包括图像暴力、视频暴力等形式,其目的是通过恐吓、威胁等手段伤害他人或达到自己的目的。
1.2 网络暴力的特点(1)匿名性强: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往往可以隐匿身份进行攻击,因此造成网络暴力行为更加猖狂和无法控制。
(2)传播速度快:网络传播的速度很快,一条恶意言论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全球,对被攻击的对象造成更大的伤害。
(3)影响范围广:网络暴力行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涉及到的人群范围更广。
二、网络暴力的影响因素2.1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风气等。
网络暴力行为往往来源于对个体的歧视、排斥等心理。
2.2 技术因素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了网络暴力行为更多的传播途径和手段,例如匿名聊天室、社交网络等平台成为网络暴力行为的温床。
2.3 个体因素个体的性格、心理健康状况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一些具有攻击性、暴力倾向的个体更容易从网络暴力行为中得到满足。
三、应对网络暴力的措施3.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网络暴力监管机制,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为受害者维权提供保障。
3.2 加强公共教育加强对网络暴力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网络暴力行为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倡导网络文明行为。
3.3 提高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网络平台应加强对恶意言论、暴力内容的审核审核,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净化网络环境。
四、结论与展望网络暴力是一个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个人权益的问题,其背后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结合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引导,个体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才能有效应对网络暴力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网络暴力行为的心理机制、影响因素深入探讨,为更有效的防治网络暴力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舆论暴力(Network media violence),这个名词在国外很早就出现了,麦克卢汉给网络一轮暴力如此定义:1.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2,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3.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解释对我们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体系下,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网络舆论暴力印象的范围不仅仅是个人,它可以波及至单位或者群体。其次,网络舆论暴力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不是简单的语言攻击。所以,网络舆论暴力应该在深入分析本国具体情况方能做出明确合理的界定。
根据以上分析,网络舆论暴力也许可以这样定义:网民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某个还未确定的事实发表带有攻击、侮辱的言论、公开宣布当事人隐私甚至不惜造谣,致使当事人名誉受损,现实生活受到侵扰,导致其正当的公民权利受到侵害的行为。
二、
1
网络传播是一个新型的传播模式,它的出现,为传播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免让我们大开眼界:以往的传播模式往往都比较单一,而网络传播则能够实现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不仅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同时还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并且网络传播是多层面的。传播学上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在最初阶段并没有多少交集。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这几类传播产生了很多交集,他们相互交叉并呈现出网状结构的特点,这种复杂的传播大大提升了传播学的理论深度。从这个网状结构可以看出,任何的节点都可以发布信息。也就是说,网络传播已经突破了传统人际传播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局限性,而是形成了多对多的新型传播模式,正如卢因所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这无疑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政法大学
2008级本科生毕业论文
《网络舆论暴力的传播学思考》
论文编号:学号:**********
姓名:黄舒敏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新闻指导老师:姜振宇
完成时间:成绩:
《网络舆论暴力的传播学思考》
摘要:本文从网络舆论暴力的概念界定入手/进一步分析网络传播的模式、“集合行为状态”、“沉默的螺旋”、“拟态环境”、意见领袖、受众心理、传统媒体责任这些因素与网络舆论暴力的关系。从而尝试着提出解决和应对网络舆论暴力的方法与途径,在维护网络舆论氛围和保持网络的开放自由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中国的互联网健康和谐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网络舆论暴力传播学传统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具有非凡潜力并且已经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网络媒介。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发送信息,对话交流几乎不受限制。这些特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言论自由和社会民主;但也正是由于其自由难以掌控带来了许多问题。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步步升级,虚拟暴力已然演变为现实暴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民的生活与权力。解决好网络舆论暴力现象,不仅仅关系到网络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利益。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舆论暴力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网络舆论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机制及其解决的途径进行探究。
2
集合行为,指的是不受现有社会规范控制的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的条件:1、结构性压力。2、触发性事件。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那么在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当中,这种集合行为时如何体现的呢?首先是结构性压力。中国的结构性压力在于:中国人的话语权和言论自由长期受到压抑。中国言论自由的发展在很长时间可以说是处于停滞状态,随着改革开放之后逐见其发展。互联网的到来及其飞速发展,为国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由言论的平台,而这种由长期压抑到过度自由使得公众言论泛滥成灾,从而导致舆论暴力似乎在所难免。并且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公民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在参与公共议题时缺乏理性思维和法律意识,这便很容易将自身的言论转化为非理性的讨论甚至是带有侮辱性质的发言和人身攻击。一旦有某些违反社会道德的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很容易引起公民的情绪,一波波谴责浪潮接踵而至。
在网络平台上,网民在论坛、博客或者是聊天室等网络公共空间都是以虚拟身份的形式出现。而正是由于这种方式的存在,是人们产生了以下几种心理:首先,人们可以放下现实的羁绊实话实说,更有甚者会胡说。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缺乏相关的约束力,使得网民很少考虑到言论带来的社会评价和后果网络成为他们恣意宣泄个人情绪的渠道。其次,人们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难免会有一种“英雄”情怀,都想着让自己受到别人的关注,采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式是最有效的方式,从而各种偏激,猎奇、夸张的言语便应运而生;最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和社会中其他人的监督,个体行为便不能无所顾忌。但在网络上,网络用名和人格主体的可分离性强,具有隐蔽性。个体平时在现实生活中想做而不敢做、或者有所顾忌的,在网上就可依着“法不责众”的心理行事。
对此,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3226人参与)显示:主观上有恶意制裁别人的倾向62.6%,出口成“脏”者占57.4%,不经当事人允许就擅自公开其隐私56.8%,威胁当事人的人身安全54.3%,动不动就质疑当事人的道德品质48.2%,盲目跟随别人的意见44.8%。”在这个调查中,网民能清楚地知道网名在发帖后者跟帖的过程当中,都带有一定的娱乐性以及“事不关己”的心态,这也是引发网络舆论暴力一个原因。
纵观“李庄案”事件,我们不难发现,使事件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的正是新闻媒体和最初发帖的楼主,他们巧妙地利用了话语权,介绍李庄本人在案发前的种种不法行为,而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实,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案件本身的理性判断。这些所谓的网络意见领袖就是“李庄案”事件“拟态环境”的缔造者。网民在网络意见领袖不自觉的影响下,在缺乏理性思考下,轻率地加入对李庄的口诛笔伐队伍,对李庄进行“媒介审判”,影响了司法的公正。
4
信息的多元化传递并没有能够保障理性交流的实现,相反,网络开放式的结构缺乏必要和有效的约束控制,反而增添了这个虚拟空间无序失范的非理性色彩。在网络舆论暴力事件中,最初引发网民表达愿望的是出自于网民本身的正义感,这种动机是具有朴素的正义性的,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网络舆论暴力事件中的网民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在舆论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朴素的正义性往往被夸大、被扭曲。这种不理性的行为往往给别人造成莫大的伤害,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
3
网络媒介营造的“名的新闻学者李普曼提出的著名理论,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广大的受众接受新闻媒介所精心编织和绘制的世界图景以及在这一图景背后对世界的理解、意义和想象。”
在21世纪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部分人甚至有离开了网络就仿佛与世界隔离一般的感受。在这样的环境下,“拟态”已不再是大众传媒的专利,新形式的“拟态环境”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形成。以往传统媒介“意见领袖”的作用逐渐被网络一件领袖所取代。曾有人提出网民构成的金字塔结构,即:“少量能提出实质性意见的,居于塔顶;顶帖、灌水专业户为中坚力量,构成塔身;散乱点击的占了大多数。是金字塔的底端。塔顶吸引人们视线,塔身和塔底则是点击率、回复数量的最大贡献者”。在李庄案事件中,作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媒体和论坛“楼主”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闻媒体的写作风格与写作方向,各大论坛的发帖和评论,都影响到其他网民对此事件的态度。
分析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段:首先是一个未经证实的事件由网民或者媒体揭发而引起网民的关注;然后就是传统媒体的介入,由于媒介“企业化单位,事业化管理”的双重属性,生存是其第一法则。经济效益成为媒体重点追求的点,点击率和关注度对于媒介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是“纵容”甚至“怂恿”网络舆论暴力事件的,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直到最后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事件告一段落。许多人在事件后开始反思:实施网络舆论暴力仅仅是源于自身的正义感,或者是对社会不公平的不满和宣泄,同时也不排除很多人是抱着娱乐,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情参与的。而却没有想到,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对被害者及其身边的家人朋友都造成了或轻或重的伤害,这其实是对他人的权利造成了严重的侵害,是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网络传播中的群体传播。群体传播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现实中的群体通过网络来发展成员之间的关系,比如班级博客,单位QQ群等。一种是匿名的群体,即在这个群体里是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的,如BBS、社区、微博等。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匿名群体。这种群体的匿名性和流动性都决定了这种群体的稳定性不如现实中的群体,它给了成员高度的自由。人们通常能在群体中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它往往成为大量信息的集散地。但是这种自由又使人们在讨论中对自己的言辞不加斟酌,对自己的言论缺乏责任感。侮辱谩骂,无端谴责和人身攻击等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是舆论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它的创始人诺依曼认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为避免陷入孤立状态,在表明观点之际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而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就会形成一个优势意见表明和“沉默”意见扩散的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最终产生“一边倒”现象。网民的集合行为在面对互联网随意的发布信息时,消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得不到验证的情况下,网民往往直接展开讨论,并且在部分网民和媒体的号召下进行道德审判和媒介审判,却往往不去考虑信息的真实性。这里并不排除有些理性的网民和媒体及时地发现问题,但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下,少数人的声音得不到认可,甚至会招来无端的攻击,在这种环境的压力下,这些人往往选择沉默。这样一来,一些真正属于正义的一方得不到伸张,而自认为是正义的一方的却失去了原本可能的正义立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从而构成了网络舆论暴力。例如在“李刚门”事件当中,一些网友将李刚作为主角进行抨击,却忽视了肇事者李一帆和受害人家属,在各种网络空间中随处可见网友用“我爸是李刚”进行讽刺和挖苦。在此期间我们也看到,一些不知情的网友,只凭自己的片面理解就投身到讨伐队伍当中,肆无忌惮地发言发帖,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我爸是李刚”这五个字。这种跟风式、无意识的模仿对李刚本人以及受害者家人带来了莫大的伤害。对此,《南方周末》和《三联文化周刊》及时发现了问题,把新闻的报道重点放在了肇事者本人以及受害者家属上,但是,雷声不大雨点也小,效果微乎其微。这些现象都是来源于集合行为状态下的群体模仿机制和沉默的螺旋效应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