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论重点

合集下载

中医药学概论 复习资料

中医药学概论 复习资料

中医药学概论1.肝主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主要作用是调畅全身气机。

2.肝主藏血包括贮藏血液(起主要作用)、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3.脾统血的含义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血液正常循行于脉内,而不逸出于脉外。

4.气血生化之源是脾。

水谷之海是胃。

5.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6.血是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微所化生,脾胃虚弱可以导致血虚。

7.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寒邪。

8.九味羌活汤主治风寒夹湿。

9.痰饮的形成主要与肺、脾、肾、肝有关,心与痰饮形成关系较小。

10.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1.真实假虚又称大实有羸状;真虚假实又称至虚有盛候。

12.风邪致病易于侵袭阳位。

13.“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

“行”即运动变化。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4.方剂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妥善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体。

15.“假神”提示阴阳即将离绝。

16.气血不足面色呈白色。

17.阴虚火旺的舌象是舌红少苔。

18.声音高亢有力,连续不断多见于实证。

19.脉型阔大,来盛去衰的脉象是洪脉。

20.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多见于疟疾。

21.盗汗的表现是睡时出汗,醒时汗止。

22.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测知患者病证的诊察方法。

23.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的各种自觉症状和病史,搜集病情资料,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

24.大黄不具备的功效是清肝杀虫。

25.表里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势趋向;寒热辨别疾病性质;虚实辨别邪正盛衰;阴阳为总纲。

26.以心悸失眠,食少腹胀,慢性出血与气血两虚见症为辨证要点,证属心脾两虚证。

27.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是精气。

28.心肾阳虚证以心悸怔忡,腰膝酸冷,浮肿尿少与虚寒见症为辨证要点。

29.症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苔﹐脉细数宜首选天王补心丹。

中医学概论复习纲要

中医学概论复习纲要

中医学概论复习纲要
1.阴阳的概念及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五行的概念及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关系。

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是指哪些脏腑?
4.心肝脾肺肾各脏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属是什么?
5.心肾相交、肝肾同源的概念。

6.气机的概念及气的运动基本形式。

7.气的功能
8.气的分类及各种气的功能。

9.气血之间的关系。

10.六淫的概念及各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1.虚实的概念。

12.默写十问歌
13.自汗盗汗的症状及所见病证。

14.中医治则有哪些
15.默写十八反、十九畏
16.常用中药的功效应用:柴胡、菊花、黄连、金银花、大黄、藿香、附子、陈皮、山楂、三七、丹参、川芎、半夏、川贝、酸枣仁、天麻、麝香、人参、黄芪、当归、阿胶。

17.君臣佐使的含义。

18.银翘散、四物汤、六味地黄丸、二陈汤的功效应用。

中医学概论重点

中医学概论重点

中概复习提纲中医学就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得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得医学理论体系。

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1)《黄帝内经》现存最早得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得建立(2)扁鹊、《难经》(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4)《神农本草经》最早得一部药物学典籍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2)西晋、王叔与《脉经》24种脉法,最早得脉学专著(3)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4)唐、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3)金元四大家:(4)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论舌得第一部专著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1)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傅山《傅青主女科》(3)温病理论得创立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三焦辨证”《温病条辨》中医理论体系得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就是一个有机得整体(结构上得整体联系、功能上得相互协调、病理上得相互影响、诊断上得整体诊察、治疗上得整体调节)、人与环境得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界得统一性,人与社会关系密切)(二)辨证论治病: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与转归得一种完整得过程。

症:疾病得外在表现。

征:体征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得病理概括。

它包括①疾病得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②疾病得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得性质(如寒、热等)与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得全面情况。

辩证-将四诊所收集得资料、症状与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得原因、性质、部位与正邪之间得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

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

1.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援物比类和司外揣内。

2.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答: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以火立论用药寒凉,“攻下派”张子和认为病由邪生以汗,吐,下治病;“补土派”李杲认为内伤脾脏百病由生,补益脾胃;“养阴派”朱丹溪认为阳长有余阴常不足。

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

王清任:重视解剖,发展淤血致病理论,认为脑主神明。

3.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答: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辩清其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最终概括、判断出某种性质的“证”。

所谓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

4.什么是同病异治?什么是异病同治?答:指同一种疾病,由于表现的证不同,可采用不同治法;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可采用相同的治法。

6、什么是阴阳、五行?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

阴阳治疗原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木: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和性质的事物及现象。

火:具有温热、升腾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中医学概论复习纲要

中医学概论复习纲要

基本知识点(一)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2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阴阳的对立制约(二)阴阳的互根互用(三)阴阳的消长平衡(四)阴阳的相互转化3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4事物五行属性归类5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6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五脏:心、肝、脾、肺、肾8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9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10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11血的功能:1.濡养滋润 2.充养精神12气与血之间的关系: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4.血能载气5.血能生气。

13十二经脉名称14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15火热之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2)易伤津耗气 (3)易生风动血 (4)易致肿疡16“四诊”:望、闻、问、切17望舌形包括:胖瘦、老嫩、裂纹、齿痕、芒剌。

18望舌态: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

19中国人的正常面色:面色微黄,略红润而有光泽。

20疼痛的性质①胀痛是气滞疼痛的特点②剌痛是瘀血疼痛的特点③隐痛多是气血不足,阴寒内生④绞痛多是邪盛阻滞气机所致⑤重痛、酸痛:多由湿邪阻滞经络引起⑥冷痛、灼痛:疼痛有冷感属寒证;疼痛有灼热属热证。

21正常脉象正常脉象又称“平脉”或“常脉”。

其基本特点是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至,约每分钟60~90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22浮脉——脉象:轻按即得,重按稍弱,脉搏显现部位浅表。

主病:表证,亦主虚证。

23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主病:痰饮、实热、食滞。

24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具有地方特色,质地优良的药材。

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云南的茯苓,四川的黄连,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湖北的蕲蛇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并冠以产地名称。

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

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

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则包括援物比类和司外揣内。

中医四大经典分别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

XXX四大家包括“寒凉派”XXX。

“攻下派”XXX。

“补土派”XXX和“养阴派”XXX。

温病四大家则是XXX、XXX、XXX和XXX。

整体观念是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而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表现的证不同,可采用不同治法;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可采用相同的治法。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

气机则是指人体内部的生命能量和生命活动,其基本形式包括气血、津液、精神和形体。

答:肝肾有密切的关系。

肝主疏泄,肾主排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肝肾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肝藏血,肾主纳气,肝气疏泄,肾气固摄等方面来体现。

脾肾也有密切的关系。

脾主运化,肾主水液代谢,两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

脾肾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脾主升清,肾主纳气,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排泄水液等方面来体现。

答:中医治则是指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其含义是指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根据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采用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以达到治疗目的。

其内容包括辨证论治、治疗原则、治疗方法、药物运用等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则的核心,是根据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对疾病进行辨证分型,然后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治疗原则是指针对不同的证型,根据中医理论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如清热解毒、温阳散寒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艾灸等多种治疗方法。

药物运用是指根据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相应的中药或中成药进行治疗。

中医药概论考试重点

中医药概论考试重点

1.绪论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思维方法:援物比类,司外揣内,试探与反证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2.阴阳五行五行特性:木:木曰曲直,木具有能屈能伸、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特性,用来形容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和性质的事物及现象火: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的特性土:土爰稼穑,土具有播种和收获的特性,是孕育、长养、承载万物的基础金:金曰从革,金具有坚劲、清肃、收杀的特性水: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万物,向下流行的特性。

相生相克:肝心脾肺肾,胆肠胃肠胱(三焦),目舌口鼻耳,怒喜思悲恐,风暑湿寒燥,春夏长夏秋冬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学说: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3.气血津液气的分类:元气(原气,真气,肾),宗气(大气,胸),营气(荣气,化血),卫气气的生理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气: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即精微之气。

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即功能之气。

津液: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关系: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气与津液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津血同源血的生理功能: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此外,血是神的主要物质。

4.脏腑经络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主神志:心对人体生命活动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起着主宰作用。

在体合脉,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其华在面肺:主气、司呼吸、主声音: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作用。

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宣发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肃降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通调水道指肺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调节的作用。

中医药概论概要重点

中医药概论概要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医学,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是指导中医预防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集、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被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书内收载中药365种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天观念,辨证论治。

证的概念: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辩证的概念:即辨别证候,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心、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第一章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精与气的概念一样。

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的相互联系的中介(选择题)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气化的主要形式有四: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交感互藏、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限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各自的特征木:木曰曲直火:火曰炎上土:土曰稼穑金:金曰从革水:水曰润下五行的生克制化: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季(春夏长夏球冬)第二章藏象:藏居于内,形见于外。

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五脏:心、肝、脾、肺、肾心主神志(藏神)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心在液为汗肺的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肺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开窍于鼻肺在志为悲肺在液为涕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志为思脾在液为涎肝主疏泄(1)促进气血运行(2)促进脾胃消化与胆汁分泌及排泄(3)调节情志(4)协调水液代谢(5)调节生殖机能肾的生理功能:肾藏精肾主水液肾主纳气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肾在志为恐肾在液为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胆主决断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小肠的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膀胱故有“州都之官”之称三焦运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奇桓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脑有“元神之府”之称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思维主感觉活动第三章精的生理功能精性属阴,有繁衍生命的重要作用和生长发育、濡养脏腑、生髓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中介作用元气又名原气、真气。

中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中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中医学概论复习一、概念1, 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

2,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不足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

3,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4,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的统称。

5,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的情志变化。

6,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7,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8,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9,辩证: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最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10,相生:有序的依次递减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11,相侮:是指五种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12,心主神志:是指心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13,通调水道:是指肺具有疏通和调和水液运行的作用,从而推动水液运行的作用,从而推动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

14,脾主升清:脾将水谷精微通过上升的作用输布全身。

15,肝主筋:全身的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补,肝血充盛、筋膜才能强韧健壮16,先天之精:来源于先天,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有,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为生身之本。

17,后天之精:指人出生以后从饮食物中获取,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并灌溉五脏六腑。

18,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物质。

19,八纲:即表里、虚实、寒热、阴阳20,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而以阴、热、滞、闭等为主,或体内病理产生蓄积,所形成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概括。

21, 归经:指药物对脏腑、经络或部位的选择性作用,是药物作用定位的概念22,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

中医概论重点 总结.

中医概论重点 总结.

中医老师课上说过的重点(上周的,未完待续,课件上的教学目标什么的就自己看吧。

)课1:熟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法则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a)整体观念The Concept of Wholism: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b)辨证论治Bianzheng Lunzhii.辨证(syndrome identifying)--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ii.论治(treatment variation) --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iii.关系--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是否正确。

2.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原理(3)、基本法则(4)a)基本原理: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分析病人的外部表现,可以测知其体内的病理变化】、见微知著【通过观察局部的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全身的病变】、以常达变【通过正常的状况为标准,可以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b)基本法则:i.1、整体审察:整体的病理联系与所处环境结合,综合判断病情ii.2、四诊合参:四诊收集病情资料,综合判断,全面准确地作出诊断iii.3、辨证求本:通过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归纳,以探求疾病本质及规律iv.4、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由病名和证名组成3.祖国医学发展史课件上红字部分,可能出选择或填空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b)华佗三国时期杰出的医学家,为我国外科的鼻祖c)张仲景东汉时期出色的临床医学家,有“医圣”之称d)《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理、法、方、药,体现辨证施治原则的临床诊疗专著。

中医学概论知识点框架总结

中医学概论知识点框架总结

中医学概论知识点框架总结一、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1. 中国古代医学的起源2. 中医学的发展历程3. 中医学的传承与继承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1. 阴阳五行学说2. 五脏六腑理论3. 气血津液理论4. 病机辨证5. 经络学说三、中医学的诊断方法1. 四诊法2. 脉诊3. 舌诊4. 闻诊5. 问诊四、中医学的治疗方法1. 针灸疗法2. 中药治疗3. 推拿按摩疗法4. 气功疗法5. 食疗疗法五、中医学的疾病分类与诊疗特点1. 内科疾病2. 外科疾病3. 五官科疾病4. 妇产科疾病5. 儿科疾病6. 针灸与中药治疗的特点六、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1. 中医药在临床的应用2.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的作用3. 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4. 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七、中医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1. 中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2. 中医学面临的挑战与困境3. 中医学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总结:中医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独特系统,包括阴阳五行学说、五脏六腑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病机辨证、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四诊法、脉诊、舌诊、闻诊和问诊。

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疗法、中药治疗、推拿按摩疗法、气功疗法和食疗疗法。

中医学的疾病分类与诊疗特点包括内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儿科疾病等。

现代研究与应用方面,中医药在临床、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现代医学结合的趋势也逐渐明显。

最后,中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中医学的发展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但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发扬中医学的传统,让它在全球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医学概论重点

中医学概论重点

中医学概论重点
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医学理论,探讨人面临疾病时防治疾病
的模式和原理。

中医学起源于以自然观念为基础的古代汉族医学理论(周易),其内容形成
了“阴阳五行”的基本理论,为中医学的建立和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它也被称为“中医五
行学”。

中医学的经典著作有《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可谓
是中国思想史上传统医学的表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医学所处的客观社会
和文化环境。

《灵枢》是一部关于脏腑及其失衡对药物的作用,《伤寒论》以病机分析和
证候鉴别为基础,把药物与病理结合起来,《金匮要略》把药物与理病结合起来,很好地
将中医理论和药物放在一起,而《本草纲目》无疑将药物占据了本草的主体地位。

它们的
出现,是对古代传统医学的系统整理,对今日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

中医学涵盖了五行病机理论、脏腑病机理论、关节病机理论、经络学生理机理论和证
候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在不同的古代诊疗体系中让人信服。

如此多元化的中医理论吸引了
了许多现代医学工作者,他们发现中医学是比现代医学更早发现的科学体系,同样有其独
特的特点,引发了现代医学的激烈的探索和讨论,也给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中医学有些理论被认为是隐形的,还没有完全被现代医学所理解或确认,因此,中医学的内容仍然需要进一步通过比较文献、诊断和治疗被发掘,并以客观的方式被检验。

这不仅可以引入新的学说,而且可以减少无效疗法和混淆,使中医理论能够更加系统化,
消除传统遗留的一些影响,从而为中医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指导方向。

中医药概论复习重点

中医药概论复习重点

一、绪论一、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四大经典著作是什么?答:分别是《黄帝内经》,《难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又名(《本经》)。

二、“金元四大家”是指哪四位医家?其各自属于哪个流派?答:分别为1、刘完素----寒凉派,代表作为《素问玄机原病式》;2、李杲----补土派,代表作为《脾胃论》;3、张从正---- 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4、朱震亨----养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四、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及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答:1、分别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五、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是什么?答:中医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由经络把它们联系起来,在经络和脏腑中运行着气、血和津液。

正是依靠气、血、津液的运行和滋养,人体的生命活动才得以维持。

六、何谓中药?答:中药是指以天然物质(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为主要来源,在中药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统称。

七、何谓中药学?答:1、广义是指研究中药的来源、形态、产地、产季、栽培饲养、加工、鉴别、成分、性能、功用、药理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侠义是指研究中药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八、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叫什么?问世何年代?载药多少种?以何方法分类?答:叫《神农本草经》,问世于东汉末年,载药365种,以药物三品分类法分类》。

九、《新修本草》又叫何书?是我国第一部具有何性质的药学著作?作者是谁?全书载药多少种?答:叫《唐本草》,具有药典性质的药学著作。

作者为苏敬、李季,共载药850种。

十、代表明朝药学成就最高的药学书籍叫何名?作者是谁?载药多少种?答:《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

十一、《本草纲目拾遗》是何人所著?问世于何朝代?全书共载药多少种?答:赵学敏所著,问世于清朝,共载药921种》十二、当今我国最大的药学著作叫何名?何年问世?全书共多少卷?载药多少种?答:《中华本草》,问世于当代(1999年9月)。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一、中医药学的起源与发展:1.中医药学的起源:介绍中医药学的起源,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巫医、神医等,以及中医药学的发展轨迹。

2.中医药学的思想:阐述中医药学的主要思想,即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六经理论等。

3.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概述了中医药学自古代的黄帝时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重要医家、医书等。

二、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1.阴阳学说:介绍了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与中医药学的关系,解释了阴阳平衡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五行学说:阐述了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互生互克关系,以及与中医药学的应用。

3.人体经络学说:讲述了人体经络的形态、分布、功能,以及经络与诊断、治疗的关系。

4.中医病机学说:介绍了中医病机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因、病机、证候等,以及与西医病理学的对比。

三、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2.方剂学:介绍了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汤剂、散剂、丸剂、煎剂等,以及方剂的组成与应用。

3.针灸学:讲述了针灸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针灸的作用机制、穴位选取和刺激技法等。

4.推拿学:介绍了推拿学的基本理论和手法,包括按摩、推拿、拔罐、刮痧等,以及推拿的应用领域。

四、中医药学的现状与发展:1.中医药学的现状:概述了中医药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包括中医药学的教育、科研、临床应用等。

2.中医药学的国际化:介绍了中医药学在国际间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医药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

3.中医药学的未来发展:讨论了中医药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包括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临床应用、市场发展等。

总之,中医药学概论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初步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奠定基础。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上篇中医基础理论(30%)一,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的概括。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

二,气血精津液气的含义:1,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2,是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气机的概念: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称作气机。

气机运行不畅,阻滞不通,成为气滞气机升发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为气陷;气机下降不及或升发太过,成为气逆气机失于外达而阻闭于内,称为气闭气机失于内守而外泄,称为气脱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血的含义: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血的生成:血,主要有营气和律液所组成。

血液生成的过程,是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脾的升清而上输于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

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主要来源。

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主宗气和朝会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

津液:是指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律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帅。

(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

二、血为气母。

(1)血能载气(2)血能养气。

三,五脏六腑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

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有各有专司,且与躯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

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

心:君主之官肾:先天之本肺:华盖之官脾:仓府之官肝:将军之官①心主血脉,主神志,其华在面,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在窍为舌,在体合脉,在腑合小肠。

②肺主气,司呼吸,主声音;主宣发肃隆,通调水道。

朝百脉,主治节。

其华在毛,在液为涕,在志为忧,在窍为鼻,在体合皮,在腑合大肠,在时为秋。

中医药学概论中药学知识要点2

中医药学概论中药学知识要点2

1.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2.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3. 四大金元家:'寒凉派'刘完素(河间),'补上派'李杲ga。

(东垣yuan),'攻邪派'张从正(子和),'养阴派'朱震亨(丹溪)•4.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点2.辩证论治.5.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 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6. 阴阳学说的五个基本内容:1.阴阳交感互藏2.阴阳对立制约3.阴阳互根互用4.阴阳消长平衡5.阴阳相互转换。

需理解,选择题,18页7. 药物四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物五位:酸、苦、咸为阴,辛、甘、淡为阳.药物作用趋向:沉降为阴、升浮为阳.8. 相生:五行相生是指木、火、上、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关系.9. 相克:是指木、火、上、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相间克制、制约的关系。

10. 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顺序与相克同.11. 相悔: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克制,又称'反悔’或'反克',顺序与相克相反.12. 五行的特点: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墙、金曰从革、水曰润下.13.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内部结构组织较充实的脏器,共有的生理功能特点为化生和贮藏精气,具'藏而不泻,满而不实’的特点。

五脏以贮藏为主,属阴,主静。

14. 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中空、有腔的器官,有受盛和转化水谷,具'泻而不藏,藏而不实'的特点。

六腑以通降为主,属阳,主动。

15. 奇恒之腑:指脑、髄、卄、脉、女子胞、胆,中空有腔,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

中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资料

中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资料

中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1.《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柩》两部分。

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伤寒论》《金匮要略》。

3.阴阳是什么,阴阳最初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阴阳,是指对自然界中两种既相关又相对的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或运动趋势的概括。

4.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轻清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功能的、或起推动、温煦、兴奋作用的属阳;凡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重浊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物质的、或起凝聚、滋润、抑制作用的属阴。

5.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及其所构成的五大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

6.主色:个体一生基本不变的色泽称为主色,属于个体素质。

7.客色:随着生活条件、外界环境和气候等因素的变化,面部色泽也相对应地出现改变。

8.畏寒:自觉怕冷,加衣取暖可以缓解。

(内寒,实寒)9.恶寒:自觉怕冷,加衣取暖不可以缓解。

(外感,表邪)10.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又称四性。

11.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味道,其义有二,一是真实滋味,药物实际不止五种味道,还有淡、涩二味,古代医家认为涩为酸之变,淡为甘之余,分别附于其后,乃称五味,与五行、五脏等相应。

二是赋味,即人为加上的,用以标识药物性能,即味辛辣的药物,多能发散、行气活血,为标明药物功效,其他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功效的药物,不论其实际滋味如何,一律标记为味辛。

12.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13.自汗:患者白天并非因运动、日晒、厚衣等原因而常自汗出。

伴见畏寒、神疲乏力,属气虚或阳虚。

自汗是腠理疏松,外卫不固,或气虚失于固摄所致。

14.五行的生克制化:相生、相克、制化。

1)相生(母子):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2)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3)制化:生中有克,克中有生15.五行的生克异常1)相乘(过度克制):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2)相侮(反克):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16.五脏“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泻而不藏”“实而不满”17.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血脉是精神物质的基础)2)心主神志18.脾的功能:一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二脾主升清,三脾主统血。

中医学基础概论知识点

中医学基础概论知识点

中医学基础概论知识点
中医学基础概论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中医学的两个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辨证论治是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运用四诊八纲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 证的概念: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3. 辨证的过程: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 论治的原则: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原则: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6.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7. 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先秦至汉末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学经典著作的形成标志着中医学理论基础
的奠定。

其中,《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对脉诊和针灸有较详细的论述;《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第一步辨证论治专著;《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学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中医基础相关书籍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中医药学概论大一知识点

中医药学概论大一知识点

中医药学概论大一知识点中医药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中医理论、中草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药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中医理论1.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阐述,解释了中医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2. 中医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通过观察、听诊、询问、触诊等方式,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情和辨证施治。

3. 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气功调理等。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二、中草药学1. 中草药的分类与鉴定:中草药按草本、木本、动物、矿物等分类。

学习中草药的分类和鉴定方法,是学习中草药学的基础。

2. 中草药的性味归经:中草药根据其性味分类,一般包括寒、凉、温、热、平五味,每味又可以归入五脏六腑的经络。

掌握中草药的性味与归经,有助于理解其药性和适应症。

3. 常用中草药的功效与应用:学习常用中草药的功效与应用,包括药物特点、适应症、用法用量等。

了解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三、方剂学1. 方剂的定义与分类:方剂是将中草药按一定的配伍关系配制而成的药物。

方剂可分为煎剂、丸剂、散剂、蛋剂等多种剂型。

2. 经典方剂与现代方剂:学习经典方剂,如《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对理解中医经典文献的精华和传统医学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了解现代方剂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

四、针灸学1. 针灸的起源与发展:学习针灸学的历史渊源,了解针灸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对于理解其独特的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针灸的基本操作:学习针灸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穴位、插入针刺、得气与规法等。

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是进行针灸治疗的前提。

3. 针灸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针灸治疗通过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流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概复习提纲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1)《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着;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2)扁鹊.《难经》(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4)《神农本草经》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着(2)西晋.王叔和《脉经》24种脉法,最早的脉学专着(3)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4)唐.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3)金元四大家:(4)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论舌的第一部专着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1)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傅山《傅青主女科》(3)温病理论的创立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清代.叶天士一卫气营血辨证”《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一三焦辨证”《温病条辨》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上的整体联系、功能上的相互协调、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诊断上的整体诊察、治疗上的整体调节)、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社会关系密切)(二)辨证论治病: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症:疾病的外在表现。

征:体征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辩证-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正邪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疾病发展阶段不同或病人的机体的反应性不同,其病理变化就会不同,治法不同异病同治:不同疾病,有时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采用相同的治法(三)恒动观: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而不可拘泥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

1.生理上的恒动观“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中、有一定阶段性、处于恒动中)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性、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性中医学体系的主要建构方法:取象比类、司外揣内、揆度奇恒(对比)、推演络绎、试探与反证、心法与顿悟气:指构成自然界万物而十分活跃的极微细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

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1、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2、气具运动、变化的特性气机:气的运动(升、降、出、入)气化:通过气的运动产生的宇宙中的各种变化。

3、气是天地万物感应的中介阴阳: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具有普遍性与相对性(阴阳的无限可分性、相比较而分阴阳、阴阳具有相互转化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交感(阴阳最基本的前提)-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基本条件。

阴阳二气的运动是前提。

“2、阴阳的对立制约(最普遍规律,并决定消长平衡)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3、阴阳的互根互用(彼此依存,相互为用,是对立制约、消长转化的前提)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阴阳的消长平衡(运动形式,动态平衡)生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病理:阴阳失调此长彼消-热盛伤阴,寒盛伤阳此消彼长-阴虚火旺,阳虚阴盛治疗:调和阴阳此长彼长-补气生血,补血养气此消彼消-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5、阴阳相互转化(阴阳消长达到几点的结果)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条件:物极阶段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机理中医学的病机纲要: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泄其有余,恢复阴阳平衡。

6互根互用原理。

阴阳偏盛-“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 泻其有余阴阳偏衰-补其不足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1、 五行各自的特性a.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b.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c. 土爰稼穡-稼:春天播种;穡:秋天收获 生化、承载、受纳d. 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改革、变革 肃杀、沉降、收敛、清洁e. 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闭藏2、 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或现象以及人体的脏腑组织、生 理病理现象归纳成五大行类 1、取象比类法2、间接推衍法3、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 五行相生: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五行相克:相互克制、制约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阴 阳 偏 衰 阴虚虚热证补阴邙日病治阴)“壮水之主,以 制阳光”阳虚虚寒证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 消阴翳”阴 阳 互 损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五味 五色 五方 五季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酸 青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苦 赤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甘 黄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肌 思 辛 白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咸黑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 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4、五行的生克异常 a. 相生异常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犯母” b. 相克异常 五行相乘:相乘为过度的克制 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五行相侮:相侮即反克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肾精涵养肝木—肝血济养心火—心阳温煦脾土——脾气散精肺金——肺金肃降 水液(肾水) 五脏之间相互制约关系: 肾水滋润制约心火过亢——心阳温煦制约肺气肃降——肺气肃降制约肝升发太 过——肝木疏泄条达以防脾土壅滞——脾土运行水湿防止肾水泛滥 治则:相生 ——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相克——抑强扶弱相生治法藏: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 病理现象的观察, 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 体观藏象学说的形成: 古代的解剖学知识、 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反复的 医疗实践的印证与反证。

是通过生理功能特点、形态和一般功能分类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 共同生理特点:受盛和转化水谷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共同生理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藏而不泄,满而不能实”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心为君主之官 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 主体功能:一、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二、心主神志(心藏神):心主神明 “心藏脉,脉舍神” 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 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的功能 心的联属功能:滋水涵木法 --滋肾阴以养肝阴 益火补土法 --温肾阳以补脾阳 相克治法抑木扶土法 -疏肝健脾培土制水法 -补脾利水培土生金法 --健脾气以补肺气 金水相生法 --养肺阴以滋肾阴佐金平木法 -泻肝清肺 泻南补北法 -泻心火滋肾阴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通过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2、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的“喜”有关3、开窍于舌--舌为心之外候,舌为“心之苗”4、以汗为液:汗液:体内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从玄府排出的液体“汗血同源”“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主液,大肠主精小肠的生理功能:1、主受盛和化物受盛:接受容纳(接受、以器盛物)化物:指进一步消化,化生成机体可吸收之物2、泌别清浊泌--分泌别--分别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

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小肠主液)“利小便及所以实大便”3、小肠主液小肠上述三个功能,中医理论习惯上将之纳入脾胃升清降浊功能之内受盛和别浊--胃的受纳和通降的延续化物和泌清--脾的运化升清的组成部分心为脏,属阴,主里;小肠为腑,属阳,主表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脾为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的主体功能:一、脾主运化: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运化水谷(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传输布散)、运化水液(脾对水液的吸收、输布的作用)二、脾主升清①脾气上升,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②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防止内脏下垂脾主升清--脾主运化功能的作用趋向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升为主、以升为健三、脾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作用“脾裹血”实质--脾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气摄血)(脾主运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脾的联属功能①开窍于口②在体合肌肉,主四肢③其华在唇④在志为思⑤ 在液为涎胃:1. 主受纳,腐熟水谷即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直接接受食道下传的饮食物“胃为水谷之海” 腐熟水谷:指饮食物在胃中进行初步消化,变成食糜样物质的功能2.主通降,以降为和胃主通降:指胃气的运动特点以下降为主。

水谷经胃的腐熟功能消化成食糜样物质,食糜由胃下传小肠,小肠将食物残渣下传大肠,大肠将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在中医藏象学说中,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活动脾与胃在功能方面的相互联系:1、纳运相协--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脾为胃行其津液2、升降相因--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气机的“升降之枢”3、燥湿相济--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肝为将军之官肝的联属功能:①在体合筋,其华在爪② 在志为怒③开窍于目④在液为泪肝五行属木,外与春气、青色、酸味相应肝与胆相表里肝的主体功能:(一)肝主疏泄指肝对人体之气具有疏通发泄、通达条畅的作用肝的生理特性:主升、主动、主散具体体现:1.调节气机4、疏利三焦水道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脾升胃降正常发挥的前提,有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3.调畅情志5、促进男子排精、女子排卵、月经来潮(二)肝主藏血: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以及防止出血的作用肝的生理特性:1、肝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2、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主要生理功能 1.贮存、排泄胆汁 2.主决断、勇怯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肺为相傅之官肺的联属功能: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②在志为悲③开窍于鼻④在液为涕肺的主体功能一、肺主气司呼吸肺为气之主:1、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2、主一身之气二、肺主宣发肃降:宣布、发散(向上向外):1.排出体内的浊气 3. 宣散卫气,将代谢后的津液转化为汗液排出体外2.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 4. 将会聚到肺的血液重新输布到全身清肃、下降(向下向内):以肃降为主1、吸入自然界清气 2. 将津液向下布散,代谢后成为尿液3.使全身血液会聚到肺三、肺主通调水道通:疏通;调:调节;水道:水液在人体中运行和排泄的道路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四、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百脉朝会于肺,即全身的血液,都经由经脉上奉、会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运动,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后,再输布到全身助心行血寸口脉肺主治节:是指人体各脏腑组织之所以能按照一定的规律活动,有赖于肺协助心对全身的治理调节肺的生理特性: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具有清肃的生理特性,是保证肺气的宣降运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生理功能:1、传导糟粕2、主燥化“大肠主津”(水液代谢)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腰者,肾之府也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肾的联属功能①在体合骨,其华在发②在志为恐③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④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肾的主体功能:一、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主殖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发的生长,全赖精与血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二、肾主水液三、肾主纳气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三焦:在脏腑关系中没有表里相配(心包经)--“孤府”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概念:功能上是运行元气和津液的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