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的德育教育
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
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德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而语文课程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更是可以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
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融入语文课堂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过程。
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可以通过语文课堂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操和品格修养。
这种德育教育不仅是对学生德育情操的培养,更是为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德育融入语文课堂需要通过语文作品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可以通过讲好故事,阅读名著,引领学生去品味其中的道德情感,感悟其中的价值观念。
我们可以通过《红楼梦》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若不是冰池凉水早透骨,怎得与尊前百日闷”之类的经典语句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观、情操修养。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情感的滋养和思想的启迪,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
德育融入语文课堂需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品质。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在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更是在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文章和名家作品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品质。
我们可以通过朗读《论语》的课程来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的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从而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踏实、坚韧的品质。
德育融入语文课堂需要通过语文素养的培养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言行举止。
语文学习需要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较高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言行举止。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名人散文等材料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优雅的品质。
德育融入语文课堂需要通过语文学习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
语文学科的德育教学
语文学科的德育教学语文学科的德育教学德育为先,德育为本,德育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绝对的地位。
所谓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其作用是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整体工作起着导向保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断地提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并使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很多,除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劳动、社会实践,环境的优化以及课内外活动外,各个学科的教学更要渗透德育思想。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而达到学科德育在学科中完成德育和智育的统一。
在学科教学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思想和道德情操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起到推动作用。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有浅显的认识。
一、提高语文教师基本功的修炼。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还需要磨练内功。
语文的特性是工具性,它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精髓运用文字记录并传承下来,大部分经典如四书五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中德育思想性非常强,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学习并进一步传承下来。
语文教师则是传承者,唐代韩愈已经在《师说》中明确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其中的传道放在首位,那就是要求师者应以传道作为根本。
而大多数语文教师却将授业作为主旋律,单纯去传授知识,强调语法,苛求释解,实际上这样就大错特错了。
当我们读到经典《大学》开篇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目的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的思想。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总结(4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总结(4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总结(4篇)综合工作总结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总结(4篇)总结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进程中的德育渗透就如东风细雨,包括在字词的赏析中,在文章的感悟中,包括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渐渐地、暖和地进入学生的心灵,与无形中感染、熏陶着学生。
在语文教学进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起学生酷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辟学生的视野,重视培养创新精神,进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渐构成健全人格。
可见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从这里可以知道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到达教书育人的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德育贯串到教学进程中。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捉住各种有益时机,利用各种途径采用渗透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得以潜移默化,使学生的思想遭到熏陶感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以为只要充分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可以到达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在讲述重点词句、关键语段中渗透德育对教材中的一些重点词句、关键语段,教学中要扎实捉住,带领学生仔细品读体味,在分析语言文字时,故意识渗透课文本身具有的思想内容,遭到人情美、人性美、道德美、精神美的熏陶,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课文中重点句子可以体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教学时,必须深入引导,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遭到教育。
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引导理解时,先让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是在甚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捉住这个句子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
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共鸣。
那末,我们的唯一家园------地球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二、在联系实际时渗透德育教学中还可以把课文中的德育因素作公道的延伸,联系学生实际渗透德育,以可以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建议:一、挖掘课文中的德育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爱国主义、诚信守信、尊重他人、勤劳节俭等。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课文,让他们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
例如,在教授《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邱少云同志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二、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引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引领。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色彩,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在教授《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和道德品质。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应该脱离生活实际。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和人物事迹,从中挖掘德育资源。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让他们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英雄事迹,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性。
教师应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公益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德育的内涵和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表现,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衔接。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资源、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引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以及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等方面来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课程。
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班级教学和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常规教育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常规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关键和核心。
德育渗透是在常规教育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语文教学的形式和方式来体现和展开德育的内容与目标。
因此,常规教育教学是德育渗透的基础,德育渗透是常规教育教学深度拓展和拓宽的关键和原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常规教育教学与德育渗透的良好衔接,才能达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二、如何进行德育渗透1. 以班级文化为载体,营造和谐团队氛围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活动中所传递和营造的一种团队风气,它是班级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班级文化建设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作用,加强学生知情权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加强自我认识与团队沟通交流,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感知到美与善,养成自尊、自信、自爱和自醒的美好品德和良好习惯。
2. 以阅读教学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学生的生命线。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文艺名篇,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激发情感、提升素质。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名人轶事、历史典故等,让学生感知美、感悟善、领悟道德,渐渐积累良好品德与深厚文化底蕴,这对学生的德育素养提高具有极高的作用。
因此,阅读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
3. 以语文竞赛为手段,彰显学生个性小学语文竞赛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并开始肩负起竞争和贡献的双重使命。
竞赛中,学生要考验知识,但同时更要展示品德和个性。
语文竞赛可以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发扬学生自立、自主、自信、自律的积极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均衡发展。
4. 以讨论教学为平台,展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主题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思维碰撞和互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PPT
实施德育教 育的策略
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建设德育课程体系 - 结合语文课程设置德育课
程,提升德育教育的系统性与 连贯性
- 设计富有德育意义的课程 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和道德观念
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注重教师德育素养培养 - 提供专业的德育教育培训和研讨活
动 - 激发教师对德育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 提升教师的道德意识和专业素养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推崇优秀文学作品 - 选择篇幅适当、内涵丰富
的优秀文学作品 - 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
生关注作品中的德育主题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道
德情感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融入情感教育 - 创设情感体验的环境和氛围 - 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展情感认
知和情感态度 - 培养学生的情感沟通和情感表达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 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PPT
目录 引言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结论
引言
引言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重要性
渗透德育教 育的方法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 着重讲解文本中的道德教育内容 -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文本背后的道
德价值观 - 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道德启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 -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主
动参与与思考 - 开展游戏化学习,培养学
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 断力
结论
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和方法
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和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而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语文课程也拥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是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语文阅读与德育有机融合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之一。
而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中所具有的道德教育内涵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如《小兔乖乖》、《孔雀开屏》等具有鲜明道德教育色彩的故事,进行深度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其中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让学生从整体上悟出“人生道路”和“人生目标”。
二、语文写作与德育内涵结合语文写作是以语言为工具,展示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笔者的教学中,常会以“让学生爱祖国、语言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等为主题,撰写小作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自己的心中所想所想,并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深化对命题主题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个过程,既是语文教育过程,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过程。
在语文写作中,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点评、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培养道德情感,让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成就相互促进,达到综合德育的效果。
三、课堂讲解与个人修养并重课堂上,作为教师既要在语文知识的讲述方面下力气,也要在对学生人文修养的培养上下一番功夫。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意识到语文教育的德育价值,以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智慧为目标,在重点难点的解释过程中,适当融入德育内涵,让学生有意识地从中获取道德成长的机会。
例如,当讲解一则“大雁做爱心”的故事时,可以就文中叙发生的丰富感情来明确表达“爱的力量”和“团结一心”的道德认知。
同时,还可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及现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信息与事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知并积累道德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二、课文选择和解读在语文教学中,课文的选择和解读是德育渗透的重要环节。
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丰富人文情感的课文,如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典的诗词散文和充满正能量的现代文学作品等,通过这些课文的阅读和解读,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和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感;我们应该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分析其中蕴含的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导他们汲取其中的精华,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只有通过对课文的选择和解读,才能让德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渗透。
三、教师言传身教语文教师在德育渗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讲师们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的品德修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应该细心关爱学生,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德育才能得到良好的渗透。
四、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要注重德育的渗透,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思想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分析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更要引导他们感受其中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操。
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进行情感导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的世界,体验其中的情感和品味其中的文化,通过情感的共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美、品味美、追求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赏析诗词、阅读文章、解读名著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高尚品质,启发他们进行情感共鸣和思想交流。
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德育渗透,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
五、学生作文和口才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和口才表现是德育渗透的重要环节。
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价值观传递的载体。
在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语文教育中更为重要。
首先,语文教育应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强调学生要谦虚、尊重和关爱他人,在课堂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和道德原则,引导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其次,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品德素养。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素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实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力,让学生具备健康、积极的品德素养。
最后,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
语文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教师应该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思维品质。
通过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是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品德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道德、有品德、有思维能力的人才。
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中体现
浅谈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体现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的好材料,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一、在朗诵中渗透德育教育。
二、抓住课文中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字眼渗透德育教育。
三、通过挖掘作品的主题渗透德育教育。
四、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的好材料,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1在朗诵中渗透德育教育朗诵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朗读,学生不但能够掌握课文的大意,而且能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好的启迪,受到教育。
如我在上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一词时,就注重采用了诵读法。
在朗读前首先划分词的节奏,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再尽可能把自己想象成站在橘子洲头的青年诗人,面对大好景色吟诵这首词。
经过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从中认识到,这首词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旧诗词里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真知灼见是活泼、美好、壮丽的。
原因在于:越是写山河的壮丽,就越能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上阕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
下阕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创造精神。
这样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更深入地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理解诗人的情怀,让学生受到感染,受到美的熏陶,也从中获得启迪,受到教育,培养学生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
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德育融入语文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课程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文字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课堂上融入德育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素养,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就具体来探讨一下如何将德育融入语文课堂。
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要注重礼貌、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等道德情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课文内容等来引导学生去感悟人生道理,学会感恩与理解。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清谈、冷风、青巾、湘云龙华这些字的涵义,了解这对古人的情感表达和人生境遇,引导学生去感受其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家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道德情感。
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陶冶,感悟出人生的道理。
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明。
语文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说话文明,写作规范等语言良好习惯。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进行言语规范和修养的引导,指导学生注重用词、遣词造句,讲究礼貌用语、语调语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明。
比如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注重用词严谨,规范用字,言之有物,不使用粗话脏话,让学生意识到文明的用语和书面语的规范。
通过这些日常的细微的言语规范和修养的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语文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文字素养。
文字素养是个体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运用,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基本素养,同时也涉及对人文知识和情感态度的养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和课文内容等来培养学生的文字素养,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人生,了解善恶,追求真善美。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红楼梦》这个文学作品,来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人生哲理,了解情感世界,感悟人生智慧,引导学生通过诗词歌赋欣赏和鉴赏,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感态度。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一、以文学欣赏、文化感知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品德修养。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欣赏和体验其中的美、善、真。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道德选择、感情描写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感悟人生的能力。
二、通过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道德评价高的故事或作品来进行教学,如《孔乙己》等。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思想和人生哲理,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小组合作、课堂参与和独立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也可以组织一些语文竞赛、作文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四、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加深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并在其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五、教师的身教和言教也是开展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为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注重修养和品德的培养,言行一致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言行进行引导和规范,及时表扬和批评,引导学生在言谈举止中展现出良好的品德和礼貌。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选择优秀作品进行文学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品德修养;通过教授具有道德价值的作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教师的言行和示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言谈举止和品德修养。
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
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德育融入语文课堂是实现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德育融入语文课堂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将德育融入语文课堂,既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一项具有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工作。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要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的第一位素质,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滋养和升华。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人物形象、人物命运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情感抒发和表达。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情感上激发共鸣,增强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修养。
要注重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思想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思想意蕴和思想境界进行深入的思想感悟和思想探究。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思想探究,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启迪和升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思想修养,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自觉。
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却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融入,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坚定信念。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育融入语文课堂,使语文教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教
,
好 的
彼 此
成 长
极 其
丰 富 的德 育 内容
《 文 课 程 标 准 》 明确 指 出 :“ 语 语 初 中语 文 教 材 蕴 涵 着 极 其 丰 富 的德 文 要 重 视 提 高 学 生 的 品德 修 养 和 审 美 情 育 内 容 , 选 文 不 仅 体 现 了 语 文 的 工 具 趣 ,使 他 们 逐 步 形成 良好 的个 性 和 健 全 性 ,更 凝 结 着 古 今 中 外 熠 熠 生 辉 的 思想
能 激 发 学 生 强 烈 的 爱 国热 情 , 提 高 民 族 自 尊 心 和 自强 不 息 的 奋 斗 激 情 。 比 如 《 后 一 次 讲 演 》 一 文 , 从 中 就 能 学 到 最
闻 一 多 先 生 的 爱 国 主义 精神 ,《 乡 》 故 、
优 良传 统 。培 养青 少年 关心 他 人 、助 人 《 沱 河 和 我 》、《 北 平 》、《 愁 》 滹 想 乡 为乐 的思 想 ,也 是 语文 教 学 中德 育 教 育 这 几 篇 文 章 从 不 同 侧 面 表 达 了 作 者 对 故 的一 个 方 面 。如 课 文 《 》 讲 述 了病 房 窗 ,
目标 ,应 该包 括 诸 如热 爱 生 活 ,热 爱 人
高 , 许 多 人 对 这 一 优 良 传 统 己 逐 渐 淡 民 , 具 有 强 烈 事 业 心 , 富 有 社 会 责 任 忘 。 对 于 今 天 的独 生 子 女 来 说 , 如 何 养 感 、 正义 感 、集 体 荣誉 感 、 民族 自豪 感 成 勤 俭 节 约 、 艰苦 奋 斗 这 一优 良作 风 显 等 品 质 。 得 尤 为 重 要 。 不懂 得 节 约 、 不懂 得 奋 斗 三 、在 活 动 中实 现德 育 渗透 的 目的 的 人 , 将 是 一 个平 平庸 庸 、 胸 无 大 志 的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高中语文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在感知美的过程中,不仅增长知识,更培养了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提高德育渗透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阅读,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而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情绪和思想,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文字之美,从而培养出自己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美感和情感,使他们具有正直、善良、真诚等美好品质。
2. 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也要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观,领悟其中所蕴含的道德情感。
教师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活情感以及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中汲取道德养分,培养自己的个性魅力和修养。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表现技巧、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尝试用美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语言艺术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自身的情感修养。
二、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影响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修养和语言艺术,使他们具备了更高的综合素质。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培养出了自己的情感、情操和情趣,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和丰富。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优秀的综合素质都将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是道德品质的塑造和提升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案例。
首先,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育。
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引导他们在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得到熏陶和提升。
比如,可以选择《小兵张嘎》《红岩》等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了解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和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修养。
其次,语文课堂上的写作教育。
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而写作中的作文更是可以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关于品德、友情、亲情等方面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思考和表达自己对这些价值观念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和感悟道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再次,语文课堂上的诗词教育。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领悟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比如,可以选择《诗经》《唐诗宋词》等经典诗词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感悟其中的仁爱、忠诚、孝道等道德情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最后,语文课堂上的言语教育。
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言语的运用,而言语的运用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
老师可以通过教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他们在交往中注重礼貌、尊重他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言语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育、写作教育、诗词教育和言语教育,可以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人格。
这些案例不仅可以在语文学科中得到体现,也可以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教师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多的案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案例
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案例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案例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
因此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重要途径。
下面笔者就个人体会,谈谈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德育。
一、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发挥课文的德育功能。
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体裁多样化,任何知识的教学,老师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创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声情并茂的散文,老师可通过朗读把优美的声音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平淡如水的说明文,可借助形象风趣的话语解说其中的事理;说理性文章,可用通俗的哲理把学生引入严密的逻辑世界。
教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
因此,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把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课前深入备课,挖掘品德教育素材。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教育点,即每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教书又育人。
例如在备第十一册教材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定出思想教育内容。
《开国大典》《狱中联欢》《长征》等课文,讴歌革命传统,表现革命前辈的献身精神,可以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他们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祖国作贡献的责任感。
《伟大的友谊》《一夜的工作》等课文,赞颂了伟人的高尚品质,为学生树立了做人的榜样。
《长城》《桂林山水》《林海》等课文,描写祖国河山壮美,文化灿烂,可以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家国热情,并能使学生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二)提供写作背景,感受创作心态。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10篇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10篇语文德育渗透计划篇1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起着主导作用。
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德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
在于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__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二、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引言: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贯穿始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引导、教材选择、课堂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教师引导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需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良好的品德。
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日常语言中注重德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1.引导学生说话文明教师可以在日常教育中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提醒学生讲礼貌、尊重老师;在学生与同学交流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使用脏话粗话,让学生养成文明的语言习惯。
2.引导学生助人为乐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助人为乐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心,在以后的生活中懂得帮助别人。
3.引导学生守纪律语文课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需要学生遵守纪律。
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上课的态度和参加活动时的纪律要求,让学生培养良好的纪律意识。
二、教材选择教材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在教材选择上注重德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
1.选择注重人文关怀的教材语文课本中应该选取善良、公正、友爱等主题,教材应该具有健康向上、人性关怀等因素,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德育的滋润,形成良好的品德观。
2.选择包含文化理念的教材教材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是文化理念的传达。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教材,引导学生爱国、尊师、孝敬父母等品德,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之余也了解国家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
三、课堂实践1.课堂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活动、团队竞赛等方式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友善、互助等品德观念,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2.实践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义工、捐助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奉献中获得成长。
结语:。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渗透问题虽比较复杂,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语文教师只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行德育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充分挖掘教材,开展德育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突出教书育人。
据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课改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取了一些时代性较强的文章,有的蕴藏爱国主义精神,有的表达无私忘我献身科学的高尚情操,有的课文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因此语文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
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找准契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本文记叙的事件出发,总结出一个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从这一道理出发,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人生信念以及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备课,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都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
因此我们要用好语文课本,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作文训练进行德育教育语文离不开写作,没有写作的语文实际上是不能称其为语文的。
那么,如何处理好写作与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关系呢?学生的写作渗透着学生的思想感情。
一篇作文从构思、写作到修改,都有观点和方法的问题,都渗透着学生的主观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中的德育教育
教书和育人是分不开的。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传授知识与德育统一起来,寓德育于学科的教学中,尤其是语文课。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的本质,不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确切地说更是社会培养和造就人才的过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肯定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的学科的性质的同时,又着重强调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培养、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目的中又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一功能。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显然,韩愈把传道放在教学的首位。
霍尔巴特是资产阶级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他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这就说在教学中应该既教书又育人。
这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语文教学除了知识传播因素,能力训练因素,智力培养因素以外,还必须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当然语文毕竟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思想政治因素是通过对具体课文的讲授进行渗透的,也就是说要把德育因素寓于全教学过程,真正做到文以载道,道以显文,同时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忽视德育因素,过分强调知识能力等因素,把语文课作为单纯的文化课讲;一是过分强调德育,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
所以真正教好语文,必须正确处理德育与语文知识之间的关系。
把德育有机地融合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尤其是我国的经济迅猛腾飞,物质生活逐步提高,中学生受到开放环境的刺激,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发挥语文育人的功能,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高尚思想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有效呢?首先,要从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文章的布局、谋篇、文章的语言,同时也要接受文章的思想。
在教给学生学习用语言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
语文课的德育教育是它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外加的。
这是语文学科的特点。
但在加强德育教育,绝不能冲淡语文知识传授这一基本任务,两者必须相结合。
否则就会割断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内在联系,形成“两张皮”。
语文教材,内容极其丰富。
有记叙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崇高品质的生动故事;有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抒发爱国爱民之情;有揭露旧社会的黑暗腐朽,歌颂新社会光明等。
是我们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明了人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教材,真正做到文道统一。
其次,从语文入手,突出文中的道。
根据每篇课文的具体特点,按照不同的体裁内容,“因文明道,因道悟文。
”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如《枣核》一文,通过对美籍华人索枣核,见枣核,说枣核,议枣核的分析及人物一系列的动作表现美籍华人眷恋故土的深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说明文时,根据教材具体的说明内容和对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如《苏州园林》可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文道统一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全部教学活动中去,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