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整理)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TJ37-79(试行)主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试行日期:1980年3月1日关于颁发《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的通知(79)建发设字第332号(79)一机设院字第560号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通知,由第一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单位,对一机部颁发的《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试行规范》JBJ5-65进行了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修订后的《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TJ37-79为全国通用设计规范,自一九八O年三月一日起试行。
本规范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负责。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九七九年五月廿八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通知,由我部第二设计院会同有关设计、施工和科研单位,共同对我部原《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试行规范》JBJ5-65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各地工业建筑地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吸取了《工业厂房的地坪改革》专题研究成果,又补充了必要的科学试验,并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混凝土垫层的计算及地面防腐蚀等重点内容,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修订后的规范共分五章和八个附录。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补充了混凝土垫层有关构造规定,修改了单个荷载和多个荷载的弯矩计算公式,改进了混凝土垫层厚度选择表,增加了一批新型防腐蚀材料的选用要求。
在试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我部第二设计院,并请抄送我部设计总院,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
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九七九年四月主要符号P-荷载,一个支承面上的重量P0-位于计算中心的荷载Pi-位于通过P0作用中心之直线同一侧的任一荷载Si-Pi作用中心与P0作用中心之间的距离Sj-角隅荷载取值区域最大边长Smax-弯矩影响最大有效距离r-圆形荷载支承面的半径,或当量圆半径rj-圆形荷载计算半径rj0-计算中心的圆形荷载计算半径a-矩形荷载支承面的长度,或当量长度aj-矩形荷载计算长度b-矩形荷载支承面的宽度,或当量宽度bj-矩形荷载计算宽度A-荷载支承面的面积l-混凝土垫层相对刚度半径l0-混凝土垫层每厘米厚度的相对刚度半径h-混凝土垫层厚度h1-垫层以上各构造层的总厚度M-每厘米宽度上的弯矩α1-圆形荷载弯矩系数α2-矩形荷载弯矩系数Eh-混凝土弹性模量E0-压实填土地基变形模量Rl-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K-混凝土垫层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km-弯矩影响系数kmi-Pi对P0所产生的弯矩影响系数kc-角隅极限承载力与板中极限承载力的比值第一章总则第1条工业建筑地面设计必须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工业废料,尽量节约木材、水泫和其它贵重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doc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本规范由机械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负责。
以下是中国下面整理相关建筑地面设计规范2013相关内容:建筑地面设计规范2013的基本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符号、地面类型、地面的垫层、地面的地基、地面构造等内容。
为了使建筑地面设计能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护环境、确保质量。
2013年9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第152号公告,原GB50037-96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废止,批准新的GB50037-201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于2014年5月1日实施。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中的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以及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的设计。
建筑地面设计中,应根据工程特征和使用条件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及再生资源,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公共建筑中,经常有大量人员走动或残疾人、老年人、儿童活动及轮椅、小型推车行驶的地面,其地面面层应采用防滑、耐磨、不易起尘的块材面层或水泥类整体面层。
公共场所的门厅、走道、室外坡道及经常用水冲洗或潮湿、结露等容易受影响的地面,应采用防滑面层。
规范中还对五种地面类型做出了详细阐述,分别是:清洁、洁净、防尘和防菌地面,防静电地面,耐磨和耐撞击地面,防腐蚀地面,防油渗地面。
本规范的修改及时适应的建筑业的需要,对规范市场有着重要作用。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基本信息: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主编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深圳中邦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管总站上海贝卡尔特二钢有限公司。
gb50037-9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doc
gb50037-9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本规范共分6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地面类型、地面的垫层、地面的地基、地面的构造等。
以下是中国下面整理相关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相关内容: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基本概况: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而成的。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其中gb50352-2005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中地面的垫层的基本内容如下:4.1 地面垫层类型的选择4 地面的垫层4.1 地面垫层类型的选择4.1.1 现浇整体面层、以粘结剂结合的整体面层和以粘结剂或砂浆结合的块材面层,宜采用混凝土垫层。
4.1.2 以砂或炉渣结合的块材面层,宜采用碎石、灰土、炉渣、三合土等垫层。
4.1.3 通行车辆以及从车辆上倾卸物件或在地面上翻转物件等地面,应采用混凝土垫层。
4.1.4 生产过程中有防油渗要求及有汞滴漏的地面,应采用密实性好的钢纤维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垫层。
4.1.5 有水及浸蚀介质作用的地面,应采用刚性垫层。
4.2 地面垫层的要求《条文解释》4.2 地面垫层的要求4.2.1 底层地面垫层材料的厚度和要求,应根据地基土质特性、地下水特征、使用要求、面层类型、施工条件以及技术经济等综合因素确定。
4.2.2 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垫层或钢纤维混凝土垫层的厚度,可按附录C的规定计算确定,且主要荷载为大面积密集堆料、无机床基础的普通金属切削机床或无轨运输车辆等的地面垫层不得小于100mm,其他地面垫层不得小于80mm。
4.2.3 主要地面荷载为大面积密集堆料、无机床基础的普通金属切削机床或无轨运输车辆等时,当地基经处理后填土压实系数大于或等于0.94时,其混凝土垫层厚度,可按附录B的规定确定。
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主要符号P-荷载,一个支承面上的重量P0-位于计算中心的荷载Pi-位于通过P0作用中心之直线同一侧的任一荷载Si-Pi作用中心与P0作用中心之间的距离Sj-角隅荷载取值区域最大边长Smax-弯矩影响最大有效距离r-圆形荷载支承面的半径,或当量圆半径rj-圆形荷载计算半径rj0-计算中心的圆形荷载计算半径a-矩形荷载支承面的长度,或当量长度aj-矩形荷载计算长度b-矩形荷载支承面的宽度,或当量宽度bj-矩形荷载计算宽度A-荷载支承面的面积l-混凝土垫层相对刚度半径l0-混凝土垫层每厘米厚度的相对刚度半径h-混凝土垫层厚度h1-垫层以上各构造层的总厚度M-每厘米宽度上的弯矩α1-圆形荷载弯矩系数α2-矩形荷载弯矩系数Eh-混凝土弹性模量E0-压实填土地基变形模量Rl-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K-混凝土垫层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km-弯矩影响系数kmi-Pi对P0所产生的弯矩影响系数kc-角隅极限承载力与板中极限承载力的比值第一章总则第1条工业建筑地面设计必须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工业废料,尽量节约木材、水泫和其它贵重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的生产建筑和辅助生产建筑中常用的室内、外地面(包括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的设计。
第3条按本规范设计时,材料和施工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对湿陷性黄土、膨胀工地区的地面设计,尚应按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第二章地面类型选择第4条底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一般为面层、垫层和地基;楼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一般为面层和楼板。
当上述基本构造尚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增设其它构造层,如结合层、隔离层、找平层等。
现浇整体面层和以胶泥或砂浆结合的块材面层,宜采用混凝土垫层;以砂或炉渣结合的块材面层,宜采用碎石、矿渣、灰土或三合土等垫层。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_204
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groundGB50037-xx(征求意见稿)《建筑地面设计规》修编组目次1.总则2.术语3.地面类型3.1地面类型的选择原则3.2地面面层分类3.3地面基本规定3.4常用建筑地面3.5清洁、洁净、防尘、防菌地面3.6防静电地面3.7耐磨、耐撞击地面3.8防腐蚀地面3.9防油渗地面3.10其它地面4.地面的垫层4.1 地面垫层类型的选择4.2 地面垫层的要求5.地面的地基6.地面的构造附录A 面层、结合层、填充层的厚度及找平层的最小厚度和隔离层的层数附录B 填土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4时,混凝土垫层最小厚度选用表附录C 混凝土垫层厚度计算附录D 本规用词说明附录E 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Content1.General Rules2.Terminology3.Ground Type3.1 Principle of ground type selection3.2 Classification of ground surface course3.3 Basic regulations of ground3.4 Common building ground3.5 Clean, dust-proof and antibacterial ground3.6 Anti-static ground3.7 Wear resistant, collision resistant ground3.8 Anti-corrosion ground3.9 Anti oil seepage ground3.10 Other ground4.Ground cushion4.1 Ground cushion type selection4.2 requirement of ground cushion5.Ground foundation6.Ground constructionAppendix A: The thickness of surface course, bonding course and fill stratum, the minimum thickness of leveling course, and the layer number of isolated layers.Appendix B: Minimum thickness selection table of concrete cushion, whenfill compaction coefficient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0.94. Appendix C: Thickness calculation of concrete cushion Appendix D: Wording descriptionAppendix E: Referenced documentsReference standard directoryAppendix Article explanation1 总则1.0.1为使建筑地面设计能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护环境、确保质量,制订本规。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规范GB
砂石骨料
砂的细度模数
01
砂的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3-3.0范围内,以获得良好的混凝土工
作性和强粒径和良好的级配,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和强度。
砂石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03
砂石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以保
证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添加剂
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 质量规范GB
目录
• 概述 • 材料质量要求 • 施工质量控制 • 质量验收标准 • 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 规范实施与监督
01
CATALOGUE
概述
目的和范围
目的
为确保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 制定本规范。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 的民用和工业建筑地面工程的施 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工艺控制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道工序的质 量符合要求。
质量检查与验收
对完成的施工部分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和规范标准,对不合格部分进行整改。
隐蔽工程验收
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防止隐 患存在。
施工后质量检测
外观质量检测
对地面工程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无明显缺陷和色差。
地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不得出现倒坡、斜坡等现象
。
地面厚度和坡度可通过测量工 具进行检测,如激光测距仪、
坡度尺等。
地面承载力检验
地面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不得出现承载力不足的现象。
地面承载力可通过试验方法进 行检测,如静载试验、动载试 验等。
地面承载力与地面材料、施工 工艺等因素有关,需综合考虑 。
处罚
对违反规范的施工单位进行处罚,包括警告 、罚款、撤销资质等措施,以维护规范的严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规范范本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规范范本一、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统一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施工质量的验收。
不适用于超净、屏蔽、绝缘、防止放射线以及防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其他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配套使用。
1.0.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术语和定义2.1 面层: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
2.2 结合层: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
2.3 基层: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绝热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2.4 填充层:建筑地面中具有隔声、找坡等作用和暗敷管线的构造层。
2.5 隔离层: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当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2.6 绝热层:用于地面阻挡热量传递的构造层。
2.7 找平层: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2.8 垫层: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2.9 基土: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三、基本规定3.1 施工准备3.1.1 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要点及质量验收标准。
3.1.2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
3.1.3 施工所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
3.2 施工工艺3.2.1 施工工艺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2.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groundGB50037-xx(征求意见稿)《建筑地面设计规范》修编组目次1.总则2.术语3.地面类型3.1地面类型的选择原则3.2地面面层分类3.3地面基本规定3.4常用建筑地面3.5清洁、洁净、防尘、防菌地面3.6防静电地面3.7耐磨、耐撞击地面3.8防腐蚀地面3.9防油渗地面3.10其它地面4.地面的垫层4.1 地面垫层类型的选择4.2 地面垫层的要求5.地面的地基6.地面的构造附录A 面层、结合层、填充层的厚度及找平层的最小厚度和隔离层的层数附录B 填土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4时,混凝土垫层最小厚度选用表附录C 混凝土垫层厚度计算附录D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录E 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Content1.General Rules2.Terminology3.Ground Type3.1 Principle of ground type selection3.2 Classification of ground surface course3.3 Basic regulations of ground3.4 Common building ground3.5 Clean, dust-proof and antibacterial ground3.6 Anti-static ground3.7 Wear resistant, collision resistant ground3.8 Anti-corrosion ground3.9 Anti oil seepage ground3.10 Other ground4.Ground cushion4.1 Ground cushion type selection4.2 requirement of ground cushion5.Ground foundation6.Ground constructionAppendix A: The thickness of surface course, bonding course and fill stratum, the minimum thickness of leveling course, and the layer number of isolated layers. Appendix B: Minimum thickness selection table of concrete cushion, when fill compaction coefficient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0.94.Appendix C: Thickness calculation of concrete cushion Appendix D: Wording descriptionAppendix E: Referenced documentsReference standard directoryAppendix Article explanation1 总则1.0.1为使建筑地面设计能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护环境、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工业场地平面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主编部门:中国工业运输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5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730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工业运输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冶金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我会秘书处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吸取了有关科研成果,参考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并广泛地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三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运输线路及码头布置,竖向设计,管线综合布置,绿化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制定,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设计实践和科学研究,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并请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12号,邮政编码:43008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国工业运输协会1993年6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出符合国情、布置合理、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设计,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总平面设计。
对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中的特殊要求,可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规范。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工业厂房作为生产和制造的场所,其设计规范标准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业厂房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设备布置、通风采光、消防安全等诸多方面,以确保工厂的正常运转和员工的安全。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工业厂房的建筑结构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地基基础、墙体结构等。
建筑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工厂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以确保工厂建筑的稳固和安全。
其次,工业厂房的设备布置需要合理规划,以提高生产效率并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
设备的布置应考虑到生产流程的顺畅性和设备之间的协调配合,同时需要留出足够的通道和空间,以便员工的操作和设备的维护。
另外,工业厂房的通风采光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能够保持工厂内空气的流通,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员工的健康。
采光系统的设计应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此外,消防安全在工业厂房设计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工厂应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并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检查,以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和疏散。
最后,工业厂房的环保设计也是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
工厂应在设计阶段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之,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涉及到诸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生产、安全、环保等多个因素。
只有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才能建造出安全、高效、环保的工业厂房。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
近几年,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作为比较完善的综合性规范,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应用,受到各界的重视。
国家发改委等机构都将其列为重要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用于指导和引导建筑地面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规范性文件,包括通用技术条件、室内用地面要求、室外用地面要求以及防腐建筑地面要求等;第二部分是技术指标,涉及地面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第三部分是服务标准,针对不同的地面材料的维护要求等。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对建筑地面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解决各类建筑地面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它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建筑地面的造价、安全、舒适、环保等多方面因素,让技术人员和设计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面施工工艺,满足不同场合的实际要求,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此外,《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还为加强建筑地面的管理
提供了重要依据。
按照规范要求,建筑地面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其有效性。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地面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防止地面发生意外,保护其他设施及人身安全,达到“护地面、安全民众”的目的。
总之,《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旨在提高建筑地面的质量
和使用效果,提高建筑地面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水平,建设节能而安
全、舒适又舒心的建筑地面,推动建筑地面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全面发展。
凡是遵守《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的设计、施工和管理都有助于提高建筑地面的质量和使用效果,让建筑地面更加实用、安全和美观。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工业厂房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场所,其设计规范标准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业厂房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布局、通风采光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工业厂房的建筑结构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承重结构、防火设计、抗震设计等。
在承重结构方面,需要根据工业厂房的使用需求确定合适的结构形式,确保其安全稳固。
同时,防火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求在工业厂房的设计中考虑到火灾风险,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确保工厂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此外,抗震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地震频发地区,工业厂房的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
其次,工业厂房的设备布局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合理的设备布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设备布局方面,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空间布局、通道设置、物料运输等问题,确保设备之间的协调配合,方便生产作业。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设备布局对于通风采光的影响,保证工厂内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此外,通风采光是工业厂房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良好的通风采光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通风口和采光设施,确保工厂内空气清新,光线充足。
总之,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涉及到诸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设备布局、通风采光等多个因素。
只有在设计中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才能确保工业厂房的安全稳固,提高生产效率,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希望设计师们能够在工业厂房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场所。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
目录
目录-----------------------------------------------------------------------------------------------1 修订说明-----------------------------------------------------------------------------------------2 主要符号-----------------------------------------------------------------------------------------3 第一章 总则-------------------------------------------------------------------------------------5 第二章 场地和地基----------------------------------------------------------------------------6
五、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并使结构和联结部分具有较好的延性。
六、不做或少做地震时易倒、易脱落的门脸、装饰物、女儿墙、 檐等。
七、减轻建筑物自重,降低其重心位置。
八、在设计中提出保证施工质量的要求。
-5-
第二章 场地和地基
第一节 场 地
第 5 条 选择建筑物的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和工程地质的有关 资料,对场地作出综合评价。应尽量选择对建筑物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不利的地段, 并不宜在危险的地段进行建设。
第 6 条 当建筑物场地为Ⅰ类场土且设计烈度为 8 度和 9 度时,建筑物的抗震构造措施 可按设计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设计,但地震荷载仍应按原设计烈度计算。
工业厂房地面做法
第十五章单层工业厂房地面及其它设施学习目标和要求:1、掌握单层工业厂房地面的要求及常用地面的构造做法;2、掌握单层工业厂房的吊车的种类与特征,了解钢梯及平台、地沟、走道板的构造;3、了解单层工业厂房常用隔断的构造;第一节单层工业厂房地面一、厂房地面的特点与要求单层厂房地面面积大,荷重大,材料用量多;据统计,一般机械类厂房混凝土地面的混凝土用量约占主体结构的25%~50%;所以正确而合理的选择地面材料和相应的构造,不仅有利于生产,而且对节约材料和基建投资都有重要意义;工业厂房的地面,首先要满足生产使用要求;同时厂房地面面积大,承受荷载重,还应具有抵抗各种破坏作用的能力;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满足大型生产和运输设备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抗冲击、耐振、耐磨、耐碾压性能;2、满足不同生产工艺的要求,如生产精密仪器仪表的车间应防尘,生产中有爆炸危险的车间应防爆,有化学侵蚀的车间应防腐等;3、处理好设备基础、不同生产工段对地面不同要求引起的多类型地面组合拼接;4、满足设备管线敷设、地沟设置等特殊要求;5、合理选择材料与构造做法,降低造价;二、常用地面的类型与构造:一、地面的组成与类型:单层工业厂房地面由面层、垫层和基层组成;当它们不能充分满足适用要求或构造要求时,可增设其他构造层,如结合层、找平层、隔离层等;特殊情况下,还需设置保温层、隔声层等;1、面层及其选择:有整体面层和块料面层两大类;由于面层是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的表面层,因此应根据生产特征、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来选择面层;2、垫层的设置与选择:垫层是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至基层的构造层;按材料性质不同,垫层可分为刚性垫层、半刚性垫层和柔性垫层三种;刚性垫层:是指用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做成的垫层;它整体性好,不透水,强度大,适用于直接安装中小型设备、受较大集中荷载、且要求变形小的地面,以及有侵蚀性介质或大量水、中型溶液作用或面层构造要求为刚性垫层的地面;半刚性垫层:是指灰土、三合土、四合土等材料做成的垫层;其受力后有一定的塑性变形,它可以利用工业废料和建筑废料制作,因而造价低;柔性垫层:是用砂、碎卵石、矿渣、碎煤渣、沥青碎石等材料做成的垫层;它受力后产生塑性变形,但造价低,施工方便,适用于有较大冲击、剧烈震动作用或堆放笨重材料的地面;垫层的选择还应与面层材料相适应,同时应考虑生产特征和使用要求等因素;如现浇整体式面层、卷材及塑料面层以及用砂浆或胶泥做结合层的板块状面层,其下部的垫层宜采用混凝土垫层;用砂、炉渣做结合层的块材面层,宜采用柔性垫层或半刚性垫层;垫层的厚度主要根据作用在地面上的荷载情况来定,其所需厚度应按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按构造要求的最小厚度及最低强度等级配合比,可参考下向的缝称为纵向缩缝,垂直于施工方向的缝称为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为3~6m,横向缩缝间距为6~12m;纵向缩缝宜采用平头缝;当混凝土垫层厚度大于150mm时,宜采用企口缝;横向缩缝则采用假缝的形式,即上部有缝,但不贯通地面,其目的是引导垫层的收缩裂缝集中于该处;3、基层地基:是承受上部荷载的土壤层,是经过处理的基土层,最常见的是素土夯实;地基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地面承载力,地基土不应用过湿土、淤泥、腐殖土、冻土以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做填料;若地基土松软,可加入碎石、碎砖或铺设灰土夯实,以提高强度,用单纯加厚混凝土垫层和提高其强度等级的办法来提高承载力是不经济的;4、结合层、隔离层、找平层:①、结合层:应根据面层和垫层的条件来选择,水泥砂浆或沥青砂浆结合层适用于有防水、防潮要求或稳固而无变形的地面;当地面有防酸防碱要求时,结合层应采用耐酸砂浆或树脂胶泥等;此外,块材、板材之间的拼缝也应填以与结合层相同的材料,有冲击荷载或高温作用的地面常用砂做结合层;②、隔离层:其作用是防止地面腐蚀性液体由上向下或地下水由下向上渗透扩散;如果厂房地面有侵蚀性液体影响垫层时,隔离层应设在垫层之上,可采用再生油毡一毡二油或石油沥青油毡二毡三油来防止渗透;地面处于地下水位毛细管作用上升范围内,而生产上又需要有较高的防潮要求时,地面需设置防水的隔离层,且隔离层应设在垫层下,可采用一层沥青混凝土或灌沥青碎石的隔离层;③、找平层:起找平或找坡的作用;当面层较薄,要求面层平整或有坡度时,垫层上需设找平层;在刚性垫层上,找平层一般为20mm厚1:2或1:3水泥砂浆;在柔性垫层上,找平层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制作不小于30mm厚;找坡层常为1:1:8水泥石灰炉渣做成最薄处30mm厚;二、常见地面的构造做法:1、单层整体地面:是将面层和垫层合为一层直接铺在基层上;常用的地面有:①、灰土地面:素土夯实后,用3:7灰土夯实到100~150mm厚;②、矿渣或碎石地面:素土夯实后用矿渣或碎石压实至不小于60mm厚;③、三合土夯实地面:100~150mm厚素土夯实以后,再用1:3:5或1:2:4石灰,砂细炉渣,碎石碎砖,三合土夯实;这类地面可承受高温及巨大的冲击作用,适用于平整度和清洁度要求不高的车间,如铸造车间、炼钢车间、钢坯库等;2、多层整体地面:此地面垫层厚度较大,面层厚度薄;不同的面层材料可以满足不同的生产要求;①、水泥砂浆地面:与民用建筑构造做法相同;为增加耐磨要求可在水泥砂浆中加入适量铁粉;此地面不耐磨,宜起尘,适用于有水、中性液体及油类作用的车间;②、水磨石地面:同民用建筑构造,若对地面有不起火要求,可采用与金属或石料撞击不起火花的石子材料,如大理石,石灰石等;此地面强度高、耐磨、不渗水、不起灰,适用于对清洁要求较高的车间,如气轮发电机车间、计量室、仪器仪表装配车间、食品加工车间等;③、混凝土地面:有60mm厚C15混凝土地面和C20细石混凝土地面等;为防止地面开裂,可在面层设纵横向的分仓缝,缝距一般为12m,缝内用沥青等防水材料灌实;如采用密实的石灰石、碱性的矿渣等做混凝土的骨料,可做成耐碱混凝土地面;此地面在单层工业厂房中应用较多,适用于金工车间、热处理车间、机械装配车间、油漆车间、油料库等;④、水玻璃混凝土地面:水玻璃混凝土由耐酸粉料、耐酸砂子、耐酸石子配以水玻璃胶结剂和氟硅酸钠硬化剂调制而成;此地面机械强度高、整体性好,具有较高的耐酸性、耐热性,但抗渗性差,须在地面中加设防水隔离层;水玻璃混凝土地面多用于有酸腐蚀作用的车间或仓库;⑤、菱苦土地面:菱苦土地面是在混凝土垫层上铺设20mm厚的菱苦土面层;菱苦土面层由苛性菱镁矿、砂子、锯末和氯化镁水溶液组成,它具有良好的弹性,保温性能,不产生火花,不起灰;适用于精密生产装配车间,计量室和纺纱、织布车间;3、块材地面:是在垫层上铺设块料或板料的地面,如砖块、石块、预制混凝土地面砖、瓷砖、铸铁板等;块材地面承载力强,便于维修;①、砖石地面:砖地面面层由普通砖侧砌而成,若先将砖用沥青浸渍,可做成耐腐蚀地面;石材地面有块石地面和石板地面,这种地面较粗糙、耐磨损;②、预制混凝土板地面:采用C20预制细石混凝土板做面层;主要用于预留设备位置或人行道处;③、铸铁板地面:有较好的抗冲击和耐高温性能,板面可直接浇筑成凸纹或穿孔防滑;三、地面细部构造:1、地面变形缝:地面变形缝的位置应与建筑物的变形缝一致;同时在一般地面与振动大的设备基础之间应设变形缝,地面上局部堆放荷载与相邻地段的荷载相差悬殊时也应设变形缝;变形缝应贯穿地面各构造层,宽度为20~30mm,用沥青类材料填充;2、交界缝:两种不同材料的地面,由于强度不同,接缝处是易破坏的地方,应根据使用情况采取措施加强;当厂房内车辆行驶频繁、磨损大时,应在交界处的垫层中预埋钢板焊接角钢嵌边,或用混凝土预制块加固;防腐地面与一般地面交界处,应设挡水条,防止腐蚀性液体泛流;3、地面与铁轨的连接:厂房内铺设铁轨时,为使铁轨不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铁轨应与地面相平,铁轨两侧不小于850mm范围内铺设块材地面,以便维修和安装;4、地面坡度与地沟:生产中须经常冲洗或需排除各种液体的地面,必须设置排水坡和排水沟;较光滑的地面坡度取1~2%,较粗糙的地面坡度可取2~3%;地面排水一般多用明沟,明沟不宜过宽,以免影响通行和生产操作,一般为100~250mm,过宽时加设盖板或篦子,沟底最浅处为100mm,沟底纵向坡度一般为%;敷设管线的地沟,沟壁用砖砌,其厚度一般不小于240mm,要求防水时,沟壁及沟底均应作防水处理;沟深及沟宽根据敷设检修管线的要求确定;盖板根据荷载大小制成配筋预制板;5、坡道:厂房出入口处为便于各种车辆通行,在门外侧设坡道,坡道两侧一般较门洞口各宽500mm,坡度一般为10~15%,最大不超过30%,若采用大于10%的坡度,其面层应作防滑齿槽;第二节其他设施一、平台与钢梯:在厂房中由于使用需要,常设置各种铁梯,它们的宽度一般为600~800mm,梯级每步高为300mm,其形式有直梯和斜梯两种;直梯的梯梁常采用角钢,踏步用φ18圆钢;斜梯的梯梁多用6mm厚钢板,踏步用3mm厚花纹钢板,也可用不少于2根φ18的圆钢制作;1、作业梯:作业梯是供工人上下作业平台或跨越生产设备联动线的交通联系工具,为节约钢材和减少占地,其坡度一般较陡,有450、590、730及900等几种;作业梯可从钢梯标准图集J409中选用;当钢梯段超过4~5m时,应设中间休息平台;作业平台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平台,当面积较小、开洞较多、结构复杂时,宜用钢平台;作业平台中间应设1m高的安全栏杆;2、吊车梯:吊车梯是为吊车司机上下而设的,其位置应设在便于上吊车操纵室的地方,同时应考虑不妨碍工艺布置和生产操作,一般多设在端部第二个柱距的柱边;一般每台吊车应设一个吊车梯;在多跨厂房内,当相邻两跨均有吊车时,吊车梯可设在中柱上,以供两侧的吊车司机用;3、消防检修梯:当单层工业厂房屋面高度大于9m时,应设通往屋面的室外钢梯用于消防检修,供到屋面进行检修、清灰、清除积雪及擦洗天窗用,兼供消防用;消防检修梯底端应高出室外地面1000~1500mm,以防儿童攀爬;梯与外墙表面距离通常不小于250mm,梯梁用焊接的角钢埋入墙内,墙预留孔260×260mm,深度最小为240mm,然后用C15混凝土嵌固或做成带角钢的预制块砌墙时砌入;二、走道板:走道板又称安全走道板,是为维修吊车或检修吊车而设;走道板沿吊车梁顶面铺设,高温车间、吊车为重级工作制、或露天跨设吊车时,不论吊车台数、轨顶高度,均应在跨度的两侧设通长走道板;在边柱位置:利用吊车梁与外墙的空隙设走道板;在中柱位置:当中列柱上只有一列吊车梁时,设一条走道板,并在上柱内侧考虑通行宽度,当有两列吊车梁,且标高相同时,可设一条走道板并考虑两侧通行的宽度,当其标高相差很大或为双层吊车,则仍根据需要设两层走道板;露天跨的走道板常设在露天柱上,不设在靠车间外墙的一侧,以减小车间边柱外牛腿的出挑长度;走道板由支架、走道板和栏杆组成;走道板有木板、钢板、钢筋混凝土板等,其中钢筋混凝土板用的较多,其支架和栏杆为钢材;走道板一般用钢支架支撑固定,若利用外墙支撑,可不另设支架;三、隔断:用隔断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在单层工业厂房内设置出车间办公室、工具间、临时仓库等房间;隔断高度一般为2100mm;1、木隔断:多用于车间内的办公室、工具室;因构造不同分为全木隔断和组合木隔断,隔断木扇也可装玻璃;木隔断耗用木材较多,且不耐火,现已较少采用;2、砖隔断:砖隔断常用240mm厚砖墙,或有壁柱的120mm厚砖墙;砖隔断施工方便,造价较低,并有防火及防腐蚀性能,固应用较广;3、金属网隔断:金属网隔断由金属网及框架组成,金属网可用钢板网或镀锌铁丝网;框架可用普通型钢、钢管柱或冷弯薄壁型钢制作;隔扇之间用螺栓连接或焊接,隔扇与地面的连接可用膨胀螺栓或预埋螺栓;4、钢筋混凝土隔断:钢筋混凝土隔断多为预制装配,施工方便,经久耐用,适用于火灾危险性大和湿度大的车间;它由拼板和立柱及上槛组成,立柱与拼板分别用螺栓与地面连接,上槛卡紧拼板,并用螺栓与立柱固定;拼板上部可装玻璃或金属网以采光和通风;5、混合隔断:混合隔断下部为1000mm左右高的120mm厚砖墙,上部为玻璃木隔扇或金属网隔扇;为保证隔断的稳定性,沿墙每隔3m砌一240×240mm的砖柱;四、地沟:单层工业厂房地沟主要用于铺设各种管线,有电缆地沟,通风、采暖、压缩空气管道地沟等;地沟断面尺寸应根据生产工艺所需的管道数量、大小、类型等确定;地沟上面一般应加设盖板;常用的地沟有砖砌地沟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地沟;砖砌地沟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其沟底为现浇混凝土,沟壁由普通砖砌筑;现浇钢筋混凝土地沟能用于地下水位以下,其沟底和沟壁均由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地沟应根据地下水位情况采取防水或防潮措施;地沟盖板多位预制钢筋混凝土板,设有活络拉手;地沟盖板还有木板、钢板等形式;第十五章课后思考题:P328页第3、6。
工业厂房地面做法
第十五章单层工业厂房地面及其它设施学习目标和要求:1、掌握单层工业厂房地面的要求及常用地面的构造做法;2、掌握单层工业厂房的吊车的种类与特征,了解钢梯及平台、地沟、走道板的构造;3、了解单层工业厂房常用隔断的构造;第一节单层工业厂房地面一、厂房地面的特点与要求单层厂房地面面积大,荷重大,材料用量多。
据统计,一般机械类厂房混凝土地面的混凝土用量约占主体结构的25%~50%。
所以正确而合理的选择地面材料和相应的构造,不仅有利于生产,而且对节约材料和基建投资都有重要意义。
工业厂房的地面,首先要满足生产使用要求。
同时厂房地面面积大,承受荷载重,还应具有抵抗各种破坏作用的能力。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满足大型生产和运输设备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抗冲击、耐振、耐磨、耐碾压性能。
2、满足不同生产工艺的要求,如生产精密仪器仪表的车间应防尘,生产中有爆炸危险的车间应防爆,有化学侵蚀的车间应防腐等。
3、处理好设备基础、不同生产工段对地面不同要求引起的多类型地面组合拼接。
4、满足设备管线敷设、地沟设置等特殊要求。
5、合理选择材料与构造做法,降低造价。
二、常用地面的类型与构造:(一)、地面的组成与类型:单层工业厂房地面由面层、垫层和基层组成。
当它们不能充分满足适用要求或构造要求时,可增设其他构造层,如结合层、找平层、隔离层等;特殊情况下,还需设置保温层、隔声层等。
1、面层及其选择:有整体面层和块料面层两大类。
由于面层是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的表面层,因此应根据生产特征、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来选择面层。
2、垫层的设置与选择:垫层是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至基层的构造层。
按材料性质不同,垫层可分为刚性垫层、半刚性垫层和柔性垫层三种。
刚性垫层:是指用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做成的垫层。
它整体性好,不透水,强度大,适用于直接安装中小型设备、受较大集中荷载、且要求变形小的地面,以及有侵蚀性介质或大量水、中型溶液作用或面层构造要求为刚性垫层的地面。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
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
工业厂房作为生产和制造的重要场所,其设计规范标准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设备布置、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以确保工厂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安全。
首先,工业厂房的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建筑设计规范、抗震设计规范等。
建筑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工厂所在地的地质条件,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工业厂房的使用功能,合理布局厂房内部空间,确保生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其次,工业厂房的设备布置也需要符合相关规范。
生产设备的布置应考虑到生产流程的合理性和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同时要保证设备之间的通道畅通,方便维修和保养。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安全使用,防止设备之间的干扰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另外,消防安全是工业厂房设计规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工业厂房内部应设置合适数量和位置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灭火器等,以应对火灾等突发情况。
同时,工业厂房的建筑材料和装修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最后,工业厂房的环境保护也是设计规范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工业生产往往伴随着废气、废水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工业厂房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涉及到建筑结构、设备布置、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工厂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安全。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才能建造出安全、高效的工业厂房,为工业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
厂房设计规范
厂房设计规范篇一:厂房设计要求1、建筑物和施工1.1 高度生产厂房的高度应能满足工艺、卫生要求,以及设备安装、维护、保养的需要。
1.2 占地面积生产车间人均占地面积(不包括设备占位)不能少于1.50m2高度不低于3m。
1.3 地面1.3.1 生产车间地面应使用不渗水、不吸水、无毒、防滑材料(如耐酸砖、水磨石、混凝土等)铺砌,应有适当坡度,在地面最低点设置地漏,以保证不积水。
其他厂房也要根据卫生要求进行。
1.3.2 地面应平整、无裂隙、略高于道路路面,便于清扫和消毒。
1.4 屋顶1.4.1 屋顶或天花板应选用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覆涂或装修,要有适当的坡度,在结构上减少凝结水滴落,防止虫害和霉菌孳生,以便于洗刷、消毒。
1.5 墙壁11.5.1 生产车间墙壁要用浅色、不吸水、不渗水、无毒材料覆涂,并用白瓷砖或其他防腐蚀材料装修高度不低于1.50m的墙裙。
1.5.2 墙壁表面应平整光滑,其四壁和地面交界面要呈漫弯形,防止污垢积存,并便于清洗。
1.6 门窗1.6.1 门、窗、天窗要严密不变形,防护门要能两面开,设置位置适当,并便于卫生防护设施的设置。
1.6.2 窗台要设于地面1m以上,内侧要下斜45度。
1.6.3 非全年使用空调的车间、门、窗应有防蚊蝇、防尘设施,纱门应便于拆下洗刷。
1.7 通道1.7.1 通道要宽畅,便于运输和卫生防护设施的设置。
1.7.2 楼梯、电梯传送设备等处要便于维护和清扫、洗刷和消毒。
1.8 通风1.8.1 生产车间、仓库应有良好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时通风面积与地面积之比不应小于1:16;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量不应小于每小时换气三次。
1.8.2 机械通风管道进风口要距地面2m以上,并远离污染源和排风口,开口处应设防 GB 14881-94 护罩。
1.8.3 饮料、熟食、成品包装等生产车间或工序必要时应2增设水幕、风幕或空调设备。
1.9 采光、照明1.9.1 车间或工作地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主要符号P-荷载,一个支承面上的重量P0-位于计算中心的荷载Pi-位于通过P0作用中心之直线同一侧的任一荷载Si-Pi作用中心与P0作用中心之间的距离Sj-角隅荷载取值区域最大边长Smax-弯矩影响最大有效距离r-圆形荷载支承面的半径,或当量圆半径rj-圆形荷载计算半径rj0-计算中心的圆形荷载计算半径a-矩形荷载支承面的长度,或当量长度aj-矩形荷载计算长度b-矩形荷载支承面的宽度,或当量宽度bj-矩形荷载计算宽度A-荷载支承面的面积l-混凝土垫层相对刚度半径l0-混凝土垫层每厘米厚度的相对刚度半径h-混凝土垫层厚度h1-垫层以上各构造层的总厚度M-每厘米宽度上的弯矩α1-圆形荷载弯矩系数α2-矩形荷载弯矩系数Eh-混凝土弹性模量E0-压实填土地基变形模量Rl-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K-混凝土垫层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km-弯矩影响系数kmi-Pi对P0所产生的弯矩影响系数kc-角隅极限承载力与板中极限承载力的比值第一章总则第1条工业建筑地面设计必须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工业废料,尽量节约木材、水泥和其它贵重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的生产建筑和辅助生产建筑中常用的室内、外地面(包括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的设计。
第3条按本规范设计时,材料和施工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对湿陷性黄土、膨胀工地区的地面设计,尚应按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第二章地面类型选择第4条底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一般为面层、垫层和地基;楼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一般为面层和楼板。
当上述基本构造尚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增设其它构造层,如结合层、隔离层、找平层等。
现浇整体面层和以胶泥或砂浆结合的块材面层,宜采用混凝土垫层;以砂或炉渣结合的块材面层,宜采用碎石、矿渣、灰土或三合土等垫层。
面层、结合层、找平层的厚度和隔离层材料的层数及垫层最小厚度,可按本规范附录一采用。
第5条地面类型的选择,应根据生产特征、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当局部地段受到较严重的特理或化学作用时,应采取局部措施,不得因此提高其它部分的设计标准。
第6条经常承受机械磨损、冲击作用的地段,地面类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通行电瓶车、载重汽车、叉式装卸车及从车辆上倾卸物件或在地面上翻转小型零部件等地段,宜采用混凝土垫层兼面层或细石混凝土面层;二、通行铁轮车、滚动电缆盘或拖运尖锐金属物件等磨损严重的地段,宜采用不低于250号的混凝土垫层兼面层或钢屑水泥等面层。
在磨损强烈的局部地段,也可采用水泥砂浆结合的铸铁板面层;三、行驶履带式运输工具的地段,宜采用水泥砂浆结合的块石等面层;四、有笨重物件冲击时,宜采用素土或矿渣等地面。
第7条地面上直接安装普通金属切削机床的地段,应采用混凝土垫层兼面层或细石混凝土等面层。
第8条堆放铁块、钢锭、砂箱等笨重物料的地段,宜采用素土、矿渣或碎石等地面。
第9条有较高清洁要求的地段,宜采用水磨石面层。
当同时有较高清洁和弹性等使用要求时,宜采用菱苦土或软聚氯乙烯板面层,当上述材料还不能完全要求时,可局部采用木板面层。
注:①水泥石屑或涂刷涂料的水泥类面层,也可用于有较高清洁要求的地段。
②菱苦土面层不应用于经常受潮湿或有热源影响的地段。
③在金属管道、金属构件同菱苦土的接触处,应采取防护措施。
第10条有水或非腐蚀性液体浸湿的地段,宜采用现浇水泥类面层。
此时,底层地面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可不设置隔离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面,宜设置隔离层。
第11条有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地段,地面防腐蚀材料的选用,宜符合本规范附录二的要求;地面类型的选择,应结合当地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面层(包括块材面层的灰缝)材料,应根据地面上介质的种类、浓度、温度和数量以及机械作用、热作用等使用要求进行选择;二、块材面层的结合层材料,可根据块材类别和灰缝材料按本规范附录三选用;三、隔离层材料一般采用油毡类卷材,当介质的腐蚀性较强且作用量较大时,可适当增加油毡类卷材的层数或用玻璃钢、软聚氯乙烯板;四、底层地面宜采用混凝土垫层,混凝土标号不应低于100号,厚度不宜小于80毫米。
注:①偶而有酸碱滴落、便于冲洗、人行较少的地段,可采用涂刷防腐蚀涂料的水泥类面层。
②有腐蚀性液体或有易于潮解的腐蚀性固体作用、经常处于潮湿状态的地面,宜设置隔离层。
第12条生产过程中有汞滴落的地段,可采用涂刷涂料的水泥类面层或软聚氯乙烯板面层。
此时,底层地面应采用混凝土垫层,楼层地面应加强其刚度及整体性。
第13条有防潮(防止地下潮气和毛细水渗透)要求的地段,可采用混凝土垫层兼面层或细石混凝土等面层,当上述材料尚不能满足防潮要求时,宜采用沥青砂浆面层或增设隔离层。
隔离层可采用油毡类卷材、沥青砂浆等材料,防潮要求较低时,也可采用沥青涂覆式隔离层。
第14条季节性冰冻地区非采暖房间的地面,当土壤标准冻深大于600毫米,且在冻深范围内为浆胀或强冻胀土时,宜采用碎石、矿渣地面或预制混凝土板面层。
当必须采用混凝土垫层时,应在垫层下加设防冻胀层。
防冻胀层应选用中粗砂、砂卵石、炉渣或炉渣石灰土等非冻胀材料。
其厚度应根据当地经验确定,也可按表1选用。
防冻胀层厚度表1注:①土壤的标准冻深和土壤冻胀性分类,应按现行《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②采用炉渣石灰土作防冻胀层时,其重量配合比一般为炉渣∶素土∶熟化石灰=7∶2∶1,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5,且冻前龄期应大于一个月。
第15条有灼热物件接触或高温影响的地段,宜采用素土、矿渣等地面,当同时有平整及一定的清洁要求时,可局部采用以砂结合的铸铁板面层。
第16条按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需采用不发生火花地面时,宜采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石屑、水磨石等面层,但其骨料必须为不发生火花者。
第17条生产过程中,有食品或药物直接与地面接触的地段,面层不得采用有毒性的塑料、涂料或水玻璃类等材料。
注:材料的毒性应经有关卫生防疫部门鉴定。
第三章混凝土垫层第一节一般规定第18条混凝土垫层(包括垫层兼面层)宜选用标号较高的混凝土。
垫层的混凝土标号,一般不低于100号,当垫层厚度仅为构造需要或利用低标号水泥时,可采用75号。
垫层兼面层的混凝土标号,不应低于150号。
第19条混凝土垫层厚度应根据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主要地面荷载(堆料、设备和无轨运输车辆等)确定,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在同一地段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地面荷载时,应分别求出厚度,并以其最大者作为该地段的垫层厚度;二、当相邻地段所求出垫层厚度不一致时,宜采用不同的厚度,但在技术经济上合理时,也可采用同一厚度;三、对个别重荷载,应尽量采取局部措施解决,不可因此而增加整个地段的垫层厚度。
第二节荷载计算规定第20条地面荷载可根据其支承面的数量、间距及几何形状,分为下列单个荷载和多个荷载进行计算:一、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一般按单个荷载计算:1.只有一个支承面,其几何形状为圆形或矩形者;2.有若干个支承面,其几何形状为圆形且各支承面中心间距大于弯矩影响最大有效距离者。
弯矩影响的最大有效距离可按表2采用。
二、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一般按多个荷载计算:1.支承面几何形状复杂不宜按单个圆形或单个矩形荷载计算者;2.有若干个支承面,其几何形状为圆形且各支承面中心间距小于弯矩影响最大有效距离者。
注:①荷载为一个支承面上的重量。
②荷载支承面几何形状为圆形者,包括按本规范第21条、第23条规定的当量圆形。
支承面几何形状为矩形者,包括本规范第22条规定的当量矩形。
弯距影响最大有效距离(Smax) 表2表中γ-圆形荷载计算半径(厘米),按本规范第24条确定; l-混凝土垫层相对刚度半径(厘米),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l0-混凝土垫层每厘米厚度的相对刚度半径,可按计算或按表3采用;h-混凝土垫层厚度(厘米),先根据经验假定;Eh-混凝土弹性模量(公斤/平方厘米),按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E0-压实填土地基变形模量(公斤/平方厘米),按表4采用。
混凝土垫层每厘米厚度的相对刚度半径(l0) 表3压实填土地基变形模量(E0) 表4注:①土壤过湿者系指压实后的填土持力层,位于地下毛细水上升的高度范围内或相对含水量ωd(ωd=ω/ωl·ω为天然含水量,1为液限)达到0.55时的状态。
②各类土壤地下毛细水的上升高度一般为:粗砂、中砂0.3米,细砂0.5米,轻亚粘土0.8米,亚粘土1.3米,粘土2.0米。
第21条荷载支承面近似于圆形、长宽比小于2(如矩形支承面长度a≤0.6l,则长宽比不限)的矩形或近似于矩形时,可化为当量圆形,其当量圆半径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r-当量圆半径(厘米);A-荷载支承面面积(平方厘米)。
第22条荷载支承面近似于长宽比a/b≥2的矩形时,可按面积相等、形状相似的原则化为当量矩形。
此时,当量长度可为a,当量宽度可为b。
第23条荷载支承面的几何形状复杂时,可将整个支承面按本规范第21条的规定,划分为若干当量圆形荷载,且各当量圆半径不应大于混凝土垫层的相对刚度半径。
注:r>l的圆形荷载和a/b≥2的矩形荷载,如有必要按多个荷载计算时,可按本条规定化为若干当量圆形荷载。
第24条圆形荷载的计算半径、矩形荷载的计算长度和计算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一、面层为现浇细石混凝土或混凝土垫层兼面层时圆形荷载的计算半径矩形荷载的计算长度矩形荷载的计算宽度二、其它类型的面层即面层与垫层不能共同受力时圆形荷载的计算半径矩形荷载的计算长度矩形荷载的计算宽度式中 r-圆形荷载支承面的半径,或当量圆半径(厘米);a-矩形荷载支承面的长度,或当量长度(厘米);b-矩形荷载支承面的宽度,或当量宽度(厘米);h1-垫层以上各构造层的总厚度(厘米)。
注:面层为现浇细石混凝土时,应以面层和垫层的总厚度作为计算厚度,并可以垫层的混凝土标号作为计算标号。
第三节弯矩计算第25条缩缝为平头缝构造的混凝土垫层,单个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圆形荷载`N 角隅弯矩(9)`N 板中弯矩(10)二、矩形荷载`N 角隅弯矩 `(11)`N 板中弯矩(12)式中 M-单位宽度上的弯矩(公斤-厘米);P-荷载(吨);α1-圆形荷载弯矩系数,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9采用;α2-矩形荷载弯矩系数,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10采用;kc-角隅极限承载力与板中极限承载力的比值,按表5采用。
角隅极限承载力与板中极限承载力的比值表5第26条缩缝为平头缝构造的混凝土垫层,多个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宜按下场列公式计算:`N``式中 P0-位于计算中心的荷载(吨),应在荷载群的外围选取一个最不利者,求角隅弯矩时,P0应置于板角;a1i-第i个圆形荷载弯矩系数,可根据rji/l值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9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