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及规范研究
湖北省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标准及规范研究
![湖北省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标准及规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6197b5b0912a216147929e7.png)
① 湖北省卫生计生信息中心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通信作者:肖树发;E -mail : 10147〇8〇7〇@qq .4300794300704300301项目背景标准化建设是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4631-2工程” 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也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 视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建设,陆续发布了全民健康信息数据 集、共享文档、技术规范等200余项国家标准,并从2012年 起启动了全民健康信息标准符合性和互联互通应用成熟度测 评工作[1-2]。
湖北省全民健康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全省全 民健康信息化重点建设“五个一”工程,即一套标准、一个 平台、一个专网、一卡通、一支队伍。
其中,“一套标准” 就是在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依据湖北 省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需求,建立全省统一的全民健 康信息化标准体系,并进行落地实施和效果评价,为全省全 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以支持和促进全省 全民健康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
为此, 湖北省卫生计生信息中心组织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9 家单位组成项目组,启动了“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标 准及规范”研究工作。
2目标与意义湖北省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标准及规范主要包括8个子项目,分别是:课题一“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及基础代码规范”,课题二“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 规范”,课题三“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规范”,课题 四“湖北省居民健康卡相关规范”,课题五“湖北省人口基 础共享平台相关规范”,课题六“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专网 (一张网)规划”,课题七“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相关管 理类规范”,课题八“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化水平分级评价 标准”。
研究制定一套涵盖各项基础信息代码,全民健康信息平 台、医院信息平台、人口基础共享平台的建设规范、技术规 范、数据交换规范和各项管理规范,居民健康卡和全民健康 信息专网的各项应用管理规范,信息化水平分级评价规范的 标准体系。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管理规范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f71cc565a8102d276a22f79.png)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管理规范时间: 2008年07月31日来源:河南人口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构建“全员管理、全员应用”的信息化建设新格局,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省实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信息人才培养为依托,有关信息法规、政策、标准、管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信息化、办公自动化,以及流动人口信息、优质服务信息交换的网络化,建成以人口宏观信息和育龄妇女个案信息为主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数据库。
第三条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协调推进,互联互通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各级各部门(单位)的信息化工作应根据总体规划组织进行,不得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统一推广的软件系统,各单位不得另行开发;信息化管理工作应按照《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管理规范》执行;有关网络环境、硬件配备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按照《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规范》执行;有关软件系统、信息资源等应用应按照《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应用规范》执行。
第五条本规范适用于全省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
第二章工作机构第六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是本级信息化工作常设办公机构,办公室设在发展规划(信息管理)部门,成员由发展规划(信息管理)、各业务管理部门(单位)、人口信息中心分别指定的人员共同组成。
第七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信息管理)部门是信息化工作的综合管理和业务指导部门。
第八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管理部门是本部门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实施、业务指导部门。
第九条各级人口信息中心(工作站)是本级信息化建设具体实施、技术支持和服务机构。
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
![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99ef9403c5da50e2524d7fd2.png)
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标准及规范(试行)第十一分册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年11月第十一分册一、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化技术工作指南 (001)二、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 (100)三、湖北省全员人口基础信息分类与代码 (200)四、湖北省临床疾病分类与代码 (300)五、湖北省药品分类与代码 (400)六、湖北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分类与代码 (500)七、湖北省检查项目分类与代码 (600)八、湖北省临床检验项目分类与代码 (700)九、湖北省医用材料分类与代码 (760)十、湖北省医疗设备分类与代码 (800)十一、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元值域代码 (900)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元值域代码目次一、总则 (1)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数据元值域的编码方法 (4)4.1代码结构 (4)4.2代码长度 (5)4.3代码类型及形式 (5)5.代码表格式和表示要求 (6)5.1代码表格式 (6)5.2代码表书写要求 (6)6.代码表的命名与标识 (6)6.1命名 (6)6.2标识 (6)6.3符号说明 (7)二、标识 (8)1.标识代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编号 (8)2.标识代码-参合农民个人医疗证(卡)号 (8)3.公民身份证号 (9)4.居民健康卡号 (9)5.出生医学证明编号 (9)三、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特征 (10)1.身份证件类别代码(CV02.01.101) (10)2.出生(分娩)地点类别代码(CV02.01.102) (10)3.死亡地点类别代码(CV02.01.103) (11)4.传染病患者归属地代码(CV02.01.104) (11)6.传染病患者职业代码(CV02.01.202) (12)7.家庭年人均收入代码(CV02.01.203) (13)8.医疗保险类别代码☆(CV02.01.204) (13)9.地址类别代码☆(CV02.01.205) (14)10.经济状况代码★(HBCV02.01.001) (14)11.患者户口类型代码△(HBCV02.01.002) (15)12.人的性别代码(GB/T2261.1-2003) (15)13.婚姻状况代码(GB/T 2261.2-2003) (15)14.全国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表(GB/T2260-2007) (16)15.全国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表(HBCV02.01.003) (16)16.职业代码(GB/T6565-2009) (16)17.学历代码(GB/T 4658-2006) (33)18.职务级别代码(GB/T 12407-2008) (35)19.民族代码(GB/T3304-1991) (36)20.家庭关系代码(GB/T 4761-2008) (38)21.专业大类代码(GB/T 16835-1997) (41)22.户口性质代码(GB/T 17538-1998) (42)23.生育服务证件类型代码△(HBCV02.01.004) (42)24.流动原因代码(HBCV02.01.005) (43)25.与父母血缘关系代码(HBCV02.01.006) (43)26.出生政策属性代码(HBCV02.01.007) (44)27.独生子女情况代码(HBCV02.01.008) (44)28.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2659-2000) (44)29.年龄单位代码△(HBCV02.01.009) (44)30.湖北省市(州)代码表(HBCV02.01.010) (45)31.湖北省县(区)代码表(HBCV02.01.011) (45)32.户籍类型代码(HBCV02.01.012) (49)四、健康史 (50)1.家族近亲婚配者与本人关系代码(CV02.10.001) (50)3.分娩方式代码(CV02.10.003) (51)4.出生缺陷儿结局代码(CV02.10.004) (51)5.既往常见疾病种类代码(CV02.10.005) (52)6.家族疾病史类别代码★(HBCV02.10.001) (52)7.既往门诊治疗情况代码★(HBCV02.10.002) (53)五、健康危险因素 (54)1.吸烟状态代码(CV03.00.101) (54)2.被动吸烟场所类别代码(CV03.00.102) (54)3.吸食烟草种类代码(CV03.00.103) (54)4.饮酒频率代码(CV03.00.104) (55)5.饮酒种类代码(CV03.00.105) (55)6.饮食种类代码(CV03.00.106) (56)7.饮食习惯代码(CV03.00.107) (56)8.饮食频率分类代码(CV03.00.108) (57)9.每天食用的食物食用频率代码(CV03.00.109) (57)10.每年食用的食物食用频率代码(CV03.00.110) (57)11.身体活动频率代码(CV03.00.111) (58)12.患重性精神疾病对家庭社会的影晌代码(CV03.00.112) (58)13.艾滋病接触史代码(CV03.00.113) (59)14.每日饮水量代码(CV03.00.114) (60)15.饮水类别代码(CV03.00.115) (60)16.个人不良行为接触史代码(CV03.00.116) (61)17.职业照射种类代码(CV03.00.201) (61)18.受照原因代码(CV03.00.202) (63)19.职业病危险因素类别代码(CV03.00.203) (63)20.农药名称代码(CV03.00.204) (80)21.环境危险因素暴露类别代码(CV03.00.301) (82)22.厨房排风设施类别代码(CV03.00.302) (82)23.燃料类型类别代码(CV03.00.303) (83)25.孕早期服药类别代码(CV03.00.401) (83)26.孕产期高危因素代码(CV03.00.402) (84)27.接触有害因素类别代码(CV03.00.403) (86)28.艾滋病患者亲属HIV感染状况代码(CV03.00.404) (87)29.摄盐量分级代码★(HBCV03.00.001) (87)30.目标摄盐量分级代码★(HBCV03.00.002) (87)31.受照类型代码★(HBCV03.00.003) (88)32.家庭禽畜栏类别代码★(HBCV03.00.004) (88)33.关锁情况代码★(HBCV03.00.005) (88)六、主诉与症状 (90)1.妇科及乳腺不适症状代码(CV04.01.001) (90)2.乳汁量代码(CV04.01.002) (90)3.伤害发生原因代码(CV04.01.003) (91)4.伤害意图类别代码(CV04.01.004) (92)5.伤害发生地点代码(CV04.01.005) (92)6.伤害发生时活动类别代码(CV04.01.006) (93)7.疑似结核患者症状代码(CV04.01.007) (94)8.慢性丝虫病患者症状代码(CV04.01.008) (94)9.精神症状代码(CV04.01.009) (95)10.儿童睡眠质量代码(CV04.01.010) (96)11.儿童睡眠情况代码(CV04.01.011) (96)12.儿童大便性状代码(CV04.01.012) (96)13.老年人健康状态自我评估代码(CV04.01.013) (97)14.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自我评估代码(CV04.01.014) (98)15.低血糖反应代码★(HBCV04.01.001) (98)七、体格检查 (99)1.附件检查结果代码(CV04.10.001) (99)2.子宫大小代码(CV04.10.002) (99)3.妇科检查方式代码(CV04.10.003) (99)5.浮肿状况代码(CV04.10.005) (100)6.巩膜检查结果代码(CV04.10.006) (101)7.口唇外观代码(CV04.10.007) (101)8.儿童面色代码(CV04.10.008) (101)9.黄疸部位代码(CV04.10.009) (102)10.齿列类别代码(CV04.10.010) (102)11.淋巴结检查结果代码(CV04.10.011) (102)12.乳腺检查结果代码(CV04.10.012) (103)13.肛门指诊检查结果代码(CV04.10.013) (103)14.下肢水肿检查结果代码(CV04.10.014) (104)15.足背动脉搏动代码(CV04.10.015) (104)16.伤害部位代码(CV04.10.016) (104)17.慢性丝虫病症状发作部位代码(CV04.10.017) (105)18.前囟张力代码表(CV04.10.018) (106)19.脐带检查结果代码(CV04.10.019) (106)20.儿童体格发育评价代码(CV04.10.020) (106)21.可疑佝偻病症状代码(CV04.10.021) (107)22.可疑佝偻病体征代码(CV04.10.022) (107)23.咽部检查结果代码★(HBCV04.10.001) (108)24.运动功能状态代码★(HBCV04.10.002) (108)25.心律类别代码★(HBCV04.10.003) (108)26.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代码★(HBCV04.10.004) (109)27.产妇产前检查方式代码☆(HBCV04.10.005) (109)28.生殖健康检查结果代码(HBCV04.10.006) (109)29.听力检测结果代码★(HBCV04.10.007) (110)八、临床辅助检查 (111)1.检查类别代码△(HBCV04.30.001) (111)2.检查项目代码△(HBCV04.30.002) (112)3.血吸虫患者肝实质纤维化程度代码(CV04.30.001) (112)4.常用放射诊断检查技术编码(CV04.30.002) (112)5.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代码(CV04.30.109) (133)6.检查报告单类别代码△(HBCV04.30.003) (134)7.检查部位代码(HBCV04.30.004) (134)8.患者检查体位代码(HBCV04.30.005) (153)九、实验室检查 (154)1.HBV血清学标志阳性项目代码(CV04.50.001) (154)2.HBV基因分型代码(CV04.50.002) (154)3.HBV血清型代码(CV04.50.003) (155)4.HBV耐药突变检测阳性项目代码(CV04.50.004) (155)5.ABO血型代码(CV04.50.005) (156)6.采血方式代码(CV04.50.006) (156)7.采血部位代码(CV04.50.007) (157)8.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代码(CV04.50.008) (157)9.新生儿疾病筛查方法代码(CV04.50.009) (157)10.阴道分泌物清洁度代码(CV04.50.010) (158)11.阴道细胞学诊断结果代码(CV04.50.011) (158)12.妊娠诊断方法代码(CV04.50.012) (159)13.药敏试验结果代码(CV04.50.013) (159)14.痰检培养结果代码(CV04.50.014) (159)15.尿实验室定性检测结果代码(CV04.50.015) (160)16.血吸虫病虫卵检查方法代码(CV04.50.016) (160)17.血吸虫病检测方法代码(CV04.50.017) (161)18.血吸虫病抗体检测方法代码(CV04.50.018) (161)19.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代码(CV04.50.019) (162)20.Rh(D)血型代码☆(CV04.50.020) (162)21.输血品种代码☆(CV04.50.021) (162)2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结果代码★(HBCV04.50.001) (163)2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结果代码★(HBCV04.50.002) (164)2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结果代码★(HBCV04.50.003) (164)25.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检测结果代码★(HBCV04.50.004) (164)26.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结果代码★(HBCV04.50.005) (165)27.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代码★(HBCV04.50.006) (165)28.HIV抗体检测结果代码★(HBCV04.50.007) (165)29.老年人认知功能粗筛结果代码★(HBCV04.50.008) (165)30.老年情感状态粗筛结果代码★(HBCV04.50.009) (166)31.检查/检验结果代码☆(HBCV04.50.010) (166)32.检验类别代码△(HBCV04.50.011) (166)33.检验项目代码△(HBCV04.50.012) (168)34.检验标本代码△(HBCV04.50.013) (169)35.HBSAG检查结果代码△(HBCV04.50.014) (170)36.HCVab检查结果代码△(HBCV04.50.015) (171)37.HIVab检查结果代码△(HBCV04.50.016) (171)38.病变发现方式代码△(HBCV04.50.017) (171)39.献血者采血形式代码△(HBCV04.50.018) (171)40.检验报告单类别代码△(HBCV04.50.019) (172)41.分化程度代码△(HBCV04.50.020) (172)十、医学诊断 (173)1.入院时情况代码(CV05.01.001) (173)2.诊断状态代码(CV05.01.002) (173)3.乳糜尿发作诱因代码(CV05.01.003) (174)4.伤害性质代码(CV05.01.004) (174)5.中医体质分类代码(CV05.01.005) (175)6.孕产妇死亡死因分类代码(CV05.01.006) (176)7.胎方位代码(CV05.01.007) (177)8.胎先露代码(CV05.01.008) (178)9.产时并发症代码(CV05.01.009) (179)10.会阴裂伤情况代码(CV05.01.010) (179)11.伤口愈合状况代码(CV05.01.011) (180)12.新生儿黄疸程度代码(CV05.01.012) (180)13.新生儿并发症代码(CV05.01.013) (180)14.出生缺陷诊断依据代码(CV05.01.014) (181)15.出生缺陷确诊时间类别代码(CV05.01.015) (181)16.出生缺陷类别代码(CV05.01.016) (182)17.传染病名称代码(CV05.01.017) (183)18.结核病合并症代码(CV05.01.018) (186)19.肺外结核部位代码(CV05.01.019) (186)20.诊断结核病类型代码(CV05.01.020) (187)21.肺结核诊断结果代码(CV05.01.021) (187)22.血吸虫病合并症代码(CV05.01.022) (188)23.血吸虫病感染方式代码(CV05.01.023) (188)24.血吸虫病诊断状态代码(CV05.01.024) (188)25.晚期血吸虫病病例类型代码(CV05.01.025) (189)26.肿瘤临床分期代码(CV05.01.026) (189)27.肿瘤诊断依据代码(CV05.01.027) (190)28.病毒性肝炎类型代码(CV05.01.028) (191)29.慢性HBV感染临床诊断分类代码(CV05.01.029) (191)30.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级代码(CV05.01.030) (192)31.肝衰竭分类代码(CV05.01.031) (192)32.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临床诊断代码(CV05.01.032) (193)33.放射性疾病的分度代码(CV05.01.033) (195)34.放射性疾病的分期代码(CV05.01.034) (195)35.农药中毒原因类型代码(CV05.01.035) (195)36.重性精神疾病名称代码(CV05.01.036) (196)37.死亡最高诊断依据类别代码(CV05.01.037) (196)38.过敏源代码(CV05.01.038) (197)39.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类代码(CV05.01.039) (198)40.输血反应类型☆(CV05.01.040) (199)41.传染病发病类别代码★(HBCV05.01.001) (200)42.传染病类别代码★(HBCV05.01.002) (200)44.住院情况代码★(HBCV05.01.004) (200)45.麻醉合并症标志☆(HBCV05.01.005) (201)46.胎膜情况代码☆(HBCV05.01.006) (201)47.破膜方式代码☆(HBCV05.01.007) (201)48.西医疾病分类与代码(ICD-10) (201)49.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ICD-9-CM-3) (202)50.职业病种类代码(HBCV05.01.008) (202)51.呼吸类型代码☆(HBCV05.01.009) (208)52.初诊标志代码☆(HBCV05.01.010) (208)53.输血性质代码☆(HBCV05.01.011) (208)54.挂号(包括体检)类别代码△(HBCV05.01.012) (209)55.住院就诊类型标志代码△(HBCV05.01.013) (209)56.门诊出院诊断符合代码△(HBCV05.01.014) (209)57.输液反应代码△(HBCV05.01.015) (210)58.主要诊断标志代码△(HBCV05.01.016) (210)59.门诊就诊类型代码△(HBCV05.01.017) (210)60.哮鸣音代码△(HBCV05.01.018) (211)61.诊断类别代码△(HBCV05.01.019) (211)62.挂号方式代码△(HBCV05.01.020) (212)63.停用(停止避孕)原因代码△(HBCV05.01.021) (212)64.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HBCV05.01.022) (213)65.咳嗽症状代码△(HBCV05.01.023) (213)66.咳痰症状代码△(HBCV05.01.024) (213)67.呼吸困难症状代码△(HBCV05.01.025) (214)十一、医学评估 (215)1.残疾情况代码(CV05.10.001) (215)2.心理状态代码(CV05.10.002) (215)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功能情况分类代码(CV05.10.003) (215)4.劳动能力评定分级代码(CV05.10.004) (216)6.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结果代码(CV05.10.006) (217)7.儿童体弱原因类别代码(CV05.10.007) (217)8.血吸虫病患者劳动能力分级代码(CV05.10.008) (218)9.职业健康检查结论代码(CV05.10.009) (218)10.病情转归代码(CV05.10.010) (219)11.伤害转归代码(CV05.10.011) (219)12.随访评价结果代码(CV05.10.012) (220)1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分级代码(CV05.10.013) (220)14.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血清学应答代码(CV05.10.014) (220)15.5岁以下儿童未治疗或未就医原因代码(CV05.10.015) (221)16.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代码(CV05.10.016) (221)17.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健康事件)可疑病因代码(CV05.10.017) (222)18.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健康事件)报告卡上报原因代码(CV05.10.018) (223)19.入院病情代码☆(CV05.10.019) (223)20.新生儿异常情况代码☆(CV05.10.020) (224)21.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代码☆(CV05.10.021) (224)22.手术切口类别代码☆(CV05.10.022) (224)23.手术切口愈合等级代码☆(CV05.10.023) (225)24.手术级别代码☆(CV05.10.024) (225)25.自知力评价结果代码★(HBCV05.10.001) (226)26.睡眠情况代码★(HBCV05.10.002) (226)27.饮食情况代码★(HBCV05.10.003) (226)28.社会功能情况评价代码★(HBCV05.10.004) (226)2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评价结果代码★(HBCV05.10.005) (227)30.心理调整评价结果代码★(HBCV05.10.006) (227)31.随访遵医行为评价结果代码★(HBCV05.10.007) (227)32.中医体质分类判定结果代码★(HBCV05.10.008) (228)33.发育程度代码☆(HBCV05.10.009) (228)34.营养状态代码☆(HBCV05.10.010) (228)35.自理能力代码☆(HBCV05.10.011) (228)36.服药依从性代码★(HBCV05.10.012) (229)37.医院感染结果代码△(HBCV05.10.013) (229)38.出院情况代码△(HBCV05.10.014) (229)39.治疗结果代码△(HBCV05.10.015) (230)4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类别代码△(HBCV05.10.016) (230)41.妊娠结果代码(HBCV05.10.017) (231)42.孕情检查结果代码(HBCV05.10.018) (231)43.子女存活情况代码(HBCV05.10.019) (232)44.子女健康状况代码(HBCV05.10.020) (232)45.失访原因代码(HBCV05.10.021) (233)4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死亡原因代码(HBCV05.10.022) (234)十二、计划与干预 (235)1.中药使用类别代码(CV06.00.101) (235)2.用药途径代码(CV06.00.102) (235)3.麻醉方法代码(CV06.00.103) (236)4.宫内节育器放置时期代码(CV06.00.104) (238)5.皮下埋植剂埋植时期代码(CV06.00.105) (239)6.输卵管结扎手术方式代码(CV06.00.106) (239)7.输卵管结扎部位代码(CV06.00.107) (239)8.新生儿抢救方法代码(CV06.00.108) (240)9.乙肝疫苗接种剂量代码(CV06.00.109) (240)10.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基本药物代码(CV06.00.110) (241)11.乙肝抗病毒治疗终止原因代码(CV06.00.111) (241)12.乙肝治疗方法代码(CV06.00.112) (242)13.更换抗HBV药物方案原因代码(CV06.00.113) (242)14.抗结核化疗方案代码(CV06.00.114) (243)15.抗结核治疗停止原因代码(CV06.00.115) (243)16.结核患者发现方式代码(CV06.00.116) (245)17.结核患者管理方式代码(CV06.00.117) (246)18.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停药原因代码(CV06.00.118) (246)19.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终止原因代码(CV06.00.119) (247)20.美沙酮维持治疗终止原因代码(CV06.00.120) (247)21.血吸虫病治疗方案代码(CV06.00.201) (248)22.慢性丝虫病患者治疗情况代码(CV06.00.202) (249)23.肿瘤患者治疗方式代码(CV06.00.203) (249)24.戒烟方法类别代码(CV06.00.204) (250)25.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处理情况代码(CV06.00.205) (251)26.肿瘤患者指导内容代码(CV06.00.206) (251)27.随访方式代码(CV06.00.207) (252)28.随访周期建议代码(CV06.00.208) (252)29.精神康复措施代码(CV06.00.209) (252)30.婚检医学意见代码(CV06.00.210) (253)31.住院原因代码(CV06.00.212) (253)32.育龄妇女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代码(CV06.00.213) (253)33.儿童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代码(CV06.00.214) (254)34.撤销随访管理原因代码(CV06.00.215) (254)35.婴幼儿添加辅食种类代码(CV06.00.216) (255)36.儿童健康指导类别代码(CV06.00.217) (255)37.危险因素控制建议代码(CV06.00.218) (256)38.孕产妇健康指导类别代码(CV06.00.219) (256)39.护理等级代码☆(CV06.00.220) (257)40.护理类型代码☆(CV06.00.221) (257)41.隔离种类代码☆(CV06.00.222) (257)42.手术体位代码☆(CV06.00.223) (258)43.饮食指导代码☆(CV06.00.224) (258)44.治疗类别代码☆(CV06.00.225) (259)45.离院方式代码☆(CV06.00.226) (259)46.操作部位代码☆(CV06.00.227) (260)47.药物使用频次代码☆(CV06.00.228) (262)48.医嘱项目类型代码☆(CV06.00.229) (263)49.避孕方式代码(HBCV06.00.001) (263)50.宫腔探查处理方式代码☆(HBCV06.00.002) (264)51.气管护理代码☆(HBCV06.00.005) (265)52.心理护理代码☆(HBCV06.00.006) (265)53.安全护理代码☆(HBCV06.00.007) (265)54.临床路径实施代码☆(HBCV06.00.009) (265)55.医嘱类别代码△(HBCV06.00.010) (266)56.Apgar评分间隔时间代码☆(HBCV06.00.013) (266)57.病例讨论地点代码☆(HBCV06.00.015) (266)58.健康指导代码★(HBCV06.00.016) (267)59.受孕形式代码☆(HBCV06.00.017) (267)60.病人去向代码☆(HBCV06.00.018) (267)61.留观标志代码△(HBCV06.00.020) (267)62.异常提示代码△(HBCV06.00.021) (268)63.出院方式代码△(HBCV06.00.022) (268)64.手术类型代码△(HBCV06.00.023) (268)65.医保项目类型代码△(HBCV06.00.024) (269)66.手术标识代码△(HBCV06.00.025) (269)67.随诊期限单位代码△(HBCV06.00.026) (269)68.人口缺陷干预级别代码△(HBCV06.00.027) (269)69.人口缺陷干预方式代码△(HBCV06.00.028) (270)70.宫内节育器检查结果代码(HBCV06.00.029) (270)71.手术患者类型代码表△(HBCV06.00.031) (270)72.产时情况代码△(HBCV06.00.032) (271)73.护理照顾情况代码△(HBCV06.00.033) (271)74.免疫指征代码△(HBCV06.00.034) (272)75.计划生育随访类别代码△(HBCV06.00.035) (272)76.结核患者督导方式代码△(HBCV06.00.036) (272)77.结核病登记分类代码△(HBCV06.00.037) (273)78.结核病耐药分类代码△(HBCV06.00.038) (273)79.接种禁忌代码△(HBCV06.00.039) (273)80.接种部位代码△(HBCV06.00.040) (274)十三、卫生费用 (275)1.门诊收费明细代码(CV07.10.001) (275)2.医疗费用来源类别代码(CV07.10.003) (275)3.医疗费用结算方式代码(CV07.10.004) (276)4.医疗付费方式代码(CV07.10.005) (276)5.住院计费类型代码△(HBCV07.10.001) (277)6.结算来源代码△(HBCV07.10.002) (278)7.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代码△(HBCV07.10.003) (278)十四、卫生机构 (279)1.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WS218-2002) (279)2.医疗机构诊疗科目代码△(HBCV08.10.001) (279)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室代码△(HBCV08.10.002) (286)4.卫生监督机构科室代码△(HBCV08.10.003) (287)5.医疗卫生机构其他科室代码△(HBCV08.10.004) (287)7.主要致死疾病的最高诊断机构级别代码(CV08.10.004) (288)8.肿瘤诊疗机构代码(CV08.10.005) (289)9.血吸虫病诊断(治疗)机构级别代码(CV08.10.006) (289)10.医院级别代码△(HBCV08.10.005) (289)11.医院等次代码△(HBCV08.10.006) (290)12.卫生机构经济类型代码△(HBCV08.10.007) (290)13.卫生机构分类管理代码△(HBCV08.10.008) (292)14.卫生机构主办单位代码△(HBCV08.10.009) (292)15.卫生机构隶属关系代码△(HBCV08.10.010) (293)16.医疗组织机构代码(HBCV08.10.011) (293)十五、卫生人员 (294)1.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类别代码(CV08.30.001) (294)2.卫生监督机构职工类别代码(CV08.30.002) (294)3.监督员执业范围代码(CV08.30.003) (295)4.助产人员类别代码(CV08.30.004) (295)5.专业技术职务类别代码(CV08.30.005) (296)6.医疗机构人员类别代码△(HBCV08.30.001) (296)7.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代码(GB/T 8561-2001) (296)8.执业医师类别代码△(HBCV08.30.002) (297)十六、药品、设备与材料 (299)1.疫苗名称代码(CV08.50.001) (299)2.药敏试验药物代码(CV08.50.003) (301)3.宫内节育器种类代码(CV08.50.101) (301)4.交通工具代码(CV08.50.102) (302)5.中药处方类别代码☆(HBCV08.50.001) (302)6.处方类型代码△(HBCV08.50.002) (302)7.药品分类代码△(HBCV08.50.003) (303)8.药品通用名代码△(HBCV08.50.004) (311)9.药品剂型代码△(HBCV08.50.005) (311)10.中药饮片分类代码△(HBCV08.50.006) (315)11.饮片名代码△(HBCV08.50.007) (323)12.医疗设备分类代码△(HBCV08.50.008) (323)13.医疗设备品名代码△(HBCV08.50.009) (327)14.医用材料分类代码△(HBCV08.50.010) (327)15.医用材料代码△(HBCV08.50.011) (330)16.处方类别代码△(HBCV08.50.012) (330)17.用药目的△(HBCV08.50.013) (330)十七、卫生管理 (332)1.卫生监督对象类别代码(CV09.00.101) (332)2.项目性质代码(CV09.00.102) (339)3.职业病建设项目审核代码(CV09.00.103) (339)4.饮用水类别代码(CV09.00.104) (339)5.水源水类型代码(CV09.00.105) (340)7.生活饮用水消毒方式代码(CV09.00.107) (341)8.检验指标代码(CV09.00.108) (341)9.职业性健康监护体检类别代码(CV09.00.109) (342)10.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业务范围代码(CV09.00.110) (342)11.资质等级代码(CV09.00.111) (343)1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种类代码(CV09.00.112) (343)13.卫生监督化分级管理等级评定情况代码(CV09.00.201) (345)14.卫生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案件来源代码(CV09.00.202) (346)15.卫生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专业类别代码(CV09.00.203) (346)16.卫生行政处罚结果及行政措施代码(CV09.00.204) (347)17.公共场所违法事实代码(CV09.00.205) (348)18.生活饮用水违法事实代码(CV09.00.206) (348)19.职业卫生违法事实代码(CV09.00.207) (349)20.放射卫生违法事实代码(CV09.00.208) (350)21.校内辅助设施类别代码(CV09.00.209) (352)22.学校卫生违法事实代码(CV09.00.210) (352)23.医疗卫生违法事实代码(CV09.00.211) (353)24.传染病防治违法事实代码(CV09.00.212) (354)25.采供血卫生违法事实代码(CV09.00.213) (355)26.行政复议倩况代码(CV09.00.214) (357)27.行政诉讼情况代码(CV09.00.215) (357)28.行政处分类别代码(CV09.00.216) (358)29.卫生监督证书类别代码(CV09.00.217) (358)30.许可类别代码(CV09.00.218) (358)31.检查结果通知形式代码(CV09.00.301) (359)32.收入与支出代码(CV09.00.401) (359)33.资产与负债代码(CV09.00.402) (360)34.入院途径代码☆(CV09.00.403) (360)35.患者类型代码☆(CV09.00.404) (361)37.结算卡类型代码△(HBCV09.00.002) (361)38.密级代码△(HBCV09.00.003) (362)39.密级填报类型代码△(HBCV09.00.004) (362)40.生育政策依据代码△(HBCV09.00.005) (362)41.生育政策属性代码△(HBCV09.00.006) (363)42.便民服务证明类别代码△(HBCV09.00.007) (363)43.计划生育奖励对象类型代码△(HBCV09.00.008) (364)44.计划生育保险种类代码△(HBCV09.00.009) (364)45.计划生育技术免费服务项目代码△(HBCV09.00.010) (365)46.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类型代码△(HBCV09.00.011) (365)47.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类型代码(HBCV09.00.012) (365)48.利益导向类别代码△(HBCV09.00.013) (367)49.床位属性代码△(HBCV09.00.014) (367)50.社保类别代码△(HBCV09.00.015) (367)51.低保类别代码△(HBCV09.00.016) (368)52.住房性质代码(HBCV09.00.017) (368)53.医疗卫生建筑类型代码(HBCV09.00.018) (369)54.选举情况代码(HBCV09.00.019) (370)55.育龄卡注销原因代码(HBCV09.00.020) (370)56.全员注销原因代码(HBCV09.00.021) (370)57.育龄妇女户口信息核查结果代码(HBCV09.00.022) (371)58.固定资产所在位置类型代码△(HBCV09.00.023) (371)59.大型设备管理类别代码△(HBCV09.00.024) (371)60.固定资产采购资金来源代码△(HBCV09.00.025) (372)61.固定资产性质代码△(HBCV09.00.026) (372)62.固定资产质量等级代码△(HBCV09.00.027) (372)63.固定资产用途分类代码△(HBCV09.00.028) (373)64.车辆用途分类代码△(HBCV09.00.029) (373)65.固定资产使用状态代码△(HBCV09.00.030) (373)67.固定资产分类代码(GB/T 14885-2010) (374)68.评审级别代码(GB/T 12404) (374)69.设备类型代码△(HBCV09.00.032) (375)70.文档类型代码△(HBCV09.00.033) (377)71.设备单位代码△(HBCV09.00.034) (379)前言本标准由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信息中心提出。
2023-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数据集标准规范-1
![2023-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数据集标准规范-1](https://img.taocdn.com/s3/m/4c97e4c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3.png)
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数据集标准规范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数据集标准规范是指为了规范化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数据,最终达到以数据驱动医疗服务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服务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为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以下是围绕“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数据集标准规范”进行阐述的步骤:第一步:确定数据要求为了保证数据的规范化和准确性,需要对医疗服务数据进行具体的分类和标准化。
例如,可以根据医疗服务机构、患者基本信息、就诊信息、检查检验信息、诊断信息、治疗信息、费用信息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类,并进一步细分各个维度的数据要求,形成可操作的目标标准。
第二步:确认数据收集方式确定数据要求后,需要进一步确定数据的收集方式,即谁来收集、如何收集、何时收集等问题。
因此,需建立相关机构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加强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标准格式下发数据收集任务清单。
第三步:制定数据标准规范在满足各方数据需求的基础上,需要在数据规范的制定过程中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适应我国情况的数据标准规范。
同时,还需制定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标准的数据标准。
第四步:实施数据标准规范在数据标准规范的实施方面,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推广和宣传,促进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的全面运用。
同时,需要加强和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规范数据共享的流程和安全等级,保证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第五步:盘点标准规范实施效果为了实现数据标准规范的顺利实施,需要监督和评估数据共享的效果,促进现有的数据共享机制的优化、调整和改进,使规范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数据集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为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标准
![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49473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0.png)
【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标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卫生健康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评估各地区卫生健康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我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标准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标准的内容和意义。
一、发展背景1.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卫生健康领域也不例外。
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加强卫生监测和疫情防控能力。
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的发展愈发受到重视。
2.评估和规范的需求为了全面了解各地区卫生健康信息化的发展情况,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为各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规范和指导。
二、指标体系1.基本架构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标准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管理和服务能力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综合反映了卫生健康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情况。
2.具体指标具体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卫生健康信息化的投入情况、电子病历的应用情况、远程医疗的发展程度、卫生信息化管理水平、健康大数据利用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了各地区卫生健康信息化的发展水平。
三、评价方法1.加权求和为了综合评价各个方面的指标,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标准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给予不同指标不同的权重,并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充分反映各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
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方法既包括定量分析,也包括定性评价。
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客观评价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而通过定性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各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提供保障。
四、应用意义1.促进信息化建设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标准可以为各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的评价和指导,倒逼各地区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卫生健康信息化与健康事业的深度融合。
2.提升服务水平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标准的应用对于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目标。
我国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建设成效与思考
![我国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建设成效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3492fc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c.png)
文章编号:1672-5166(2021)03-0324-06 中图分类号:R-058;R319 文献标志码:A摘 要 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卫生健康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从卫生健康信息化标准工作发展历程、组织架构、管理体系、概念框架体系、标准研发和应用落地等方面,总结了我国卫生健康信息标准的建设成效;从政策要求、业务需求和信息技术发展驱动等层面,分析了当前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建设的形势与任务,对下一步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主攻方向和服务提升等提出相关思考。
关键词 卫生健康信息标准 建设成效 长效机制 服务提升Effect and Thinking of Health Information Standard Construction in ChinaLI Yuefeng, HU Jianping, TUO Bingbing, ZHANG Lili, QU Xiaohui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and Information,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810, China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andardized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industry,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From the health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standards work, organization 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system, this paper summarize the standa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round effe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 information standards in China. From the policy requirements, drive business requirements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evel of analys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ask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 information standard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the long-term mechanism, main direction and service improvement of the next step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 information standardization.Keywords health information standard; long-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service improvement基金项目: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国内外卫生信息标准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1912)①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北京市,100810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30作者简介:李岳峰(1968—),男,博士,处长,研究员;研究方向:卫生信息化与信息标准;E-mail:通信作者:胡建平(1964—),男,硕士,副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全民健康信息化、医院与区域信息化、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卫生信息标准等;E-mail:△通信作者324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Informatics and Management, Jun. 2021, Vol.18, No.3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1年6月第18卷第3期325HEALTH I NFORMATIZATION D URING T HE 13TH F IVE-YEAR P LAN -- R EVIEW A ND P ROSPECT S PECIAL C OLUMN述说卫生健康信息化“十三五”——回顾与展望专栏0 引言标准是卫生健康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压舱石”,是新兴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助推器”。
《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
![《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d566fed8336c1eb91a375daa.png)
《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国卫规划发〔2014〕24号)(2014年5月13日发布)第一条为规范人口健康信息的管理工作,促进人口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推动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所涉及的人口健康信息的采集、管理、利用、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人口健康信息,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作职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在服务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人口基本信息、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等人口健康信息。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人口健康电子信息,与纸质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条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工作应当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属地管理、责权一致,保障安全、便民高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行政部门,下同)是人口健康信息主管部门。
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制订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发展规划和管理规范,统筹指导全国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推进、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含中医药服务机构,下同)负责人口健康信息的采集、利用、管理、安全和隐私保护,是人口健康信息管理中的责任单位。
第六条责任单位采集、利用、管理人口健康信息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医学伦理原则,保证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
第七条责任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人口健康信息采集、利用和管理的情况,设立相应的人口健康信息管理部门和岗位职责,建立完善的人口健康信息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建立或利用相应的信息系统。
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程序,做到标准统一、术语规范、内容准确。
第八条责任单位应当按照“一数一源、最少够用”的原则采集人口健康信息,所采集的信息应当符合业务应用和管理要求,保证服务和管理对象在本单位信息系统中身份标识的唯一性,基本数据项的一致性,所采集的信息应当严格实行信息复核程序,避免重复采集、多头采集。
2024年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2024年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9f9f6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3.png)
2024年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也不例外。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服务流程,还能够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掌握居民的健康状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本文将探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参考。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方式大多依赖于纸质档案,存在存储不便、查询困难等问题。
通过信息化管理,医疗机构可以将居民的健康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实现档案信息的快速存储、检索和共享,从而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优化服务流程信息化管理能够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使得医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患者的健康信息,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医疗机构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此外,信息化管理还能够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许多医疗机构已经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了居民健康信息的电子化存储和查询。
同时,一些地区还推出了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居民健康信息的跨机构、跨地域共享。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化水平不高、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信息安全风险突出等。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信息化水平不高尽管我国已经有一定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基础,但整体而言,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
一些地区的医疗机构尚未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仍然依赖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
这不仅影响了管理效率,也制约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加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档案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方案V1
![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方案V1](https://img.taocdn.com/s3/m/33415db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0.png)
1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方案2024年7月31日目录1概述 (4)1.1前言 (4)1.2背景 (4)2业务需求综述 (5)2.1需求理解 (6)2.1.1应用层次 (6)2.1.2应用主体 (7)2.1.3信息需求 (8)2.1.4功能需求 (9)2.1.5性能需求 (1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3.1新疆建设人口信息综合问题分析 (11)3.2建设必要性分析 (13)3.3人口库的建设意义和重要性 (16)4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 (17)4.1社会效益分析 (17)4.2经济效益分析 (18)5建设方案总述 (19)5.1建设目标 (19)5.2建设思路 (20)5.3建设内容 (20)5.4总体架构设计 (22)5.5业务场景 (24)5.6总体设计原则与路线 (25)5.6.1设计原则 (25)5.6.2全局技术路线 (26)6人口信息库详述 (28)6.1建设概述 (28)6.2设计思路 (29)6.3功能设计 (29)6.4人口信息库数据建模模型 (31)6.5人口数据来源 (31)6.6人口信息库与应用 (31)6.7资源库系统功能 (34)7人口数据资源共享及接口建设详述 (36)7.1人口数据资源共享业务场景 (36)7.2服务接口描述 (37)8应用系统建设 (40)8.1人口信息综合统计决策分析 (40)8.2人口基础信息主题目录检索定位 (44)8.3人口库与其他部门GIS系统的对接 (44)8.4兵团各部门基于人口库进行数据比对交换 (44)9标准与规范 (45)9.1电子政务建设标准规范 (46)9.2信息安全标准规范 (47)10安全系统建设 (50)10.1安全系统架构设计 (50)10.1.1设计原则 (50)10.1.2安全架构 (51)10.2网络安全 (53)10.3系统安全 (54)10.4应用架构安全 (57)10.4.1数据安全 (57)10.4.2集成安全 (58)10.5备份系统设计 (59)2概述2.1前言2.2新时期, 人口信息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 因此, 要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与调控机制, 制定人口发展评估体系, 监控人口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 逐步形成以统筹人口自身协调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体系。
《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解读
![《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5d514d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f.png)
《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12.11•【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解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部署,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发展条件,紧紧抓住我国公共卫生发展的需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成立专家团队,联合研究制定了《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
一、编制目的文件针对目前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着眼未来5-10年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应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建设要求。
一是为全面规范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能力,针对公共卫生信息化的短板和不足,开展“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信息技术与公共卫生融合应用,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各司局公共卫生的工作职能,在梳理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建设内容和要求。
二是要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开展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有效支撑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委的管理与决策,一方面满足“平时”国家对公共卫生机构的宏观管理、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管理信息需求;一方面满足“战时”对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的有效支撑,提升公共卫生信息化“平战结合”能力。
三是促进医防融合,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健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健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的有效协同机制。
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积极推动二级及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间的信息系统互通共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基本公共卫生融合服务,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与上级医院的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对新发传染病的预警、预测、治疗和康复能力。
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aa5c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0.png)
缺乏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长期摄入不足 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多种慢性疾病。
过多摄入脂肪和糖类
高脂肪、高糖饮食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身 体机能下降,增加肥胖、 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 风险。
有氧运动
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 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 量,促进身体健康。
肌肉锻炼
肌肉锻炼有助于增强骨骼 强度,提高身体协调性和 平衡能力。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吸烟可以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如肺癌、呼吸系统疾病、心血
管疾病等。
二手烟
二手烟同样对健康产生危害,尤 其是对孕妇和儿童。
戒烟的益处
戒烟可以大大降低各种健康问题的 风险,并有助于提高生命质量。
饮酒对健康的影响
为制定针对性更强、更有效 的公共卫生政策和健康促进
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02
研究方法和样本信息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网络和 电话对全国各地的中国人进行 调查。
问卷设计包含个人信息、健康 状况、生活习惯、医疗保健等 方面。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保样本 的代表性。
数据收集和分析均经过严格的 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处理。
减轻工作压力,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鼓励员工 进行心理疏导和放松。
倡导健康饮食习惯,增加蔬菜摄入量,减少高热 量、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 高生活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适量饮酒
适量饮酒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过 量饮酒则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饮酒与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肝病,包括脂肪肝、肝硬 化等。
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及规范研究
![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及规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ae9cb3a0116c175f0e48b7.png)
课题六: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专网规范
⑴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专网接入规范
课题七: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相关管理类规范
⑴湖北省电子病历共享应用管理规范 ⑵湖北省电子健康档案管理规范 ⑶湖北省区域检验检查应用管理规范 ⑷湖北省双向转诊应用管理规范 ⑸湖北省预约诊疗应用管理规范 ⑹湖北省公众健康服务门户网站实名制认证应用管理规范
课题一: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及基础代码规范
手术操作代码部分采用北京临床版ICD-9字典库,该编码 规定了对病人直接施行的手术、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的分类与 代码,共18章6153项编码。(卫生部《中国医疗服务操作项目 分类与编码》)
中医代码部分以《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56571995)为基础,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GB/T 16751-1997) 疾病部分和证候部分,以及武汉市、 鄂州市、广东省中医院在 用代码,对95版国家标准进行拓展。
二、研究内容
课题一: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及基础代码规范 课题二: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 课题三:湖北省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规范 课题四:湖北省居民健康卡规范 课题五:湖北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相关规范 课题六: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专网规范 课题七: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相关管理类规范 课题八: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化水平分级评价方法与规范 总计:51个
课题七: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相源自管理类规范⑺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安全管理规范 ⑻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管理规范 ⑼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采集规范 ⑽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质量管理规范 ⑾湖北省远程医疗系统使用管理规范 ⑿湖北省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规范
课题八: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化水平分级评价方法与规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a5a073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7.png)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5.05•【文号】国卫规划发[2014]24号•【施行日期】2014.05.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4〕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人口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人口计生委,委机关各司局,委直属和联系单位:为规范人口健康信息的管理工作,促进人口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推动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我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了《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5月5日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规范人口健康信息的管理工作,促进人口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推动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所涉及的人口健康信息的采集、管理、利用、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人口健康信息,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作职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在服务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人口基本信息、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等人口健康信息。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人口健康电子信息,与纸质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条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工作应当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属地管理、责权一致,保障安全、便民高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行政部门,下同)是人口健康信息主管部门。
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制订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发展规划和管理规范,统筹指导全国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推进、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02f4c2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5.png)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1.24•【文号】国卫规划发〔2017〕6号•【施行日期】2017.01.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人口计生委,委机关各司局,委直属和联系单位:为指导和规范“十三五”期间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工作,我委制定了《“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1月24日“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及战略资源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
为指导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和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等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十二五”以来,按照“制度先行、统筹设计、强化应用、互联共享、业务协同”的原则,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在强化卫生与健康服务决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有效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框架和任务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初步建立了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库,全国有27个省(区、市)建立了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连同44家委属管医院分别与国家平台实现联通。
卫生健康信息化管理规范
![卫生健康信息化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6ee26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c.png)
卫生健康信息化管理规范引言: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卫生健康信息化管理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然而,卫生健康信息的管理涉及到庞大的数据和复杂的流程,必须建立规范和标准的体系来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本文将从卫生健康信息化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相关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一、信息化建设规范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卫生健康信息化管理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首要问题。
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数据保护制度。
加强数据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确保敏感信息的保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2. 标准化数据编码为了实现卫生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需要制定一套行业标准的数据编码体系。
这样可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提高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效率。
同时,也方便数据分析和统计,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不同医疗机构和部门间的信息系统常常是孤立的,互相之间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框架,确保卫生健康信息的无缝衔接,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规范1. 门诊流程规范在门诊医疗服务中,需要建立清晰的工作流程规范,包括患者挂号、诊断、处方等环节。
通过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可以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减少诊疗错误,提升就诊体验。
2. 住院流程规范住院流程是医院最核心的工作之一,需要建立系统化、标准化的规范。
包括患者入院、医嘱管理、病案管理等方面,通过规范化流程,提高住院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
3. 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是卫生健康服务的关键环节,其规范化是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包括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等,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水平。
三、电子病历管理规范1. 病历书写规范电子病历作为医生工作的重要工具,需要建立规范的书写方法和格式。
标准化的书写方式可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减少因为书写错误带来的医疗风险。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元数据标准2023年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元数据标准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dc5119c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2.png)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元数据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据集元数据内容框架、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核心元数据、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参考元数据、引用信息与代码表。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属性的统一规范化描述,也可用于卫生健康领域针对数据集制定专用元数据标准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740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方法WS/T 306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规则RFC 2396 统一资源定义符:通用语法3 术语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术语3.1.1元数据 metadata定义和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
3.1.2数据集 dataset具有一定主题,可以标识并可以被计算机化处理的数据集合。
3.1.3元数据元素 metadata element元数据的基本单元。
3.1.4元数据实体 metadata entity一组说明数据相同特性的元数据元素。
可以包含一个或若干个元数据实体。
3. 1.5元数据子集 metadata section元数据的子集合,由相关的元数据子集和元数据元素组成。
3. 1.6数据元 data element用一组属性规定其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
3.2 缩略语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4 数据集概述4.1 数据集基本概念对数据集概念的详细解释可见WS/T 306。
4.2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对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的阐述可见 WS/T 306。
5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元数据概述5.1 元数据内容组成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定了两个层次的元数据内容的集合:核心元数据与参考元数据,其中参考元数据包含了核心元数据,它们之间的内容包含关系见图1。
中国居民健康状况报告技术手册
![中国居民健康状况报告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e8eef2b5a8102d277a22f05.png)
中国居民健康状况报告技术手册(试用版)
简要说明
居民健康状况报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现状以及健康变化趋 势,可为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建立 了健康状况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并定期发布各自的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我国 部分省份和地市也陆续发布了当地的人群健康状况报告。为规范各地区居民 健康状况报告,我中心编写了《居民健康状况报告技术手册(试用版)》,包 括指标体系、技术规范和数据附表三部分,旨在提供我国省级和地市级居民 健康状况报告的框架内容,以及指标定义、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等技术标准。
中国居民健康状况报告技术手册试用版中国居民健康状况报告指标体系领域指标统计维度单位指标类型一人口基本情况常住人口结构总人口数1省或地市核心男性人口数2省或地市核心女性人口数3省或地市核心少年儿童抚养比4省或地市核心老年人口抚养比5省或地市核心常住人口地区性别和年龄分布地市或区县核心附表1出生情况粗出生率6省或地市11000核心出生性别比7省或地市核心死亡情况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8省或地市1100000核心男性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9省或地市1100000核心女性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10省或地市1100000核心前十位死因顺位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11省或地市1100000核心男性前十位死因顺位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12省或地市1100000核心女性前十位死因顺位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13省或地市1100000核心全死因死亡率地区性别和年龄分布地市或区县1100000核心附表2人口增长与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14省或地市11000核心人均期望寿命15省或地市核心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国居民健康状况报告技术手册试用版领域指标统计维度单位指标类型恶性肿瘤前十位恶性肿瘤死因顺位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16省或地市1100000核心男性前十位恶性肿瘤死因顺位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17省或地市1100000核心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死因顺位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18省或地市1100000核心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标化发病率省或地市1100000扩展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标化发病率省或地市1100000扩展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标化发病率省或地市1100000扩展恶性肿瘤死亡地区性别和年龄分布地市或区县1100000核心附表3脑卒中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省或地市扩展男性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省或地市扩展女性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省或地市扩展脑卒中患病地区性别和年龄分布地市或区县扩展附表1住院患者平均年龄省或地市扩展住院患者病死率省或地市扩展高血压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19省或地市核心男性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20省或地市核心女性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21省或地市核心高血压患病地区性别和年龄分布地市或区县核心附表4糖尿病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22省或地市核心男性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23省或地市核心女性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24省或地市核心糖尿病患病地区性别和年龄分布地市或区县核心附表5中国居民健康状况报告技术手册试用版领域指标统计维度单位指标类型营养相关疾病18岁及以上成人肥胖患病率25省或地市核心18岁
人口健康信息分析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口健康信息分析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74649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a.png)
人口健康信息分析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医疗保健系统改革,人口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
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人口健康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世界大量的老龄化人口和慢性病患者。
面对这种情况,建立一个人口健康信息分析平台,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导向,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人口健康信息分析平台,可以在该平台上对大量人口健康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利用。
主要目标如下:1. 提升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的健康信息管理水平;2. 为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防治单位、公共卫生部门提供高效准确的信息服务;3. 对人口健康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和政策建议。
可行性研究结果通过可行性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在当前技术和市场条件下,本项目是可行的。
具体原因如下:技术条件本项目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支撑,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展示等方面的技术。
目前,这些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具备可行性和可靠性。
市场需求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人口总量和慢性病患者数量巨大,对人口健康管理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同时,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的应用前景广阔,市场也具备较大潜力。
团队和资金条件本项目团队具备复合型人才和较强的技术开发实力,在相关领域内有一定的积累和经验;此外,本项目还具备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较好的融资环境,可以保证项目开展和推进。
项目实施方案本项目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数据采集与管理采集和管理人口健康数据是本项目的基础工作。
建立专门的信息采集和数据管理系统,保证数据的质量、安全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形成健康数据模型和规律,为治理和预测提供支撑。
平台建设与优化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建设人口健康信息分析平台,支持实时数据采集、处理、查询和展示等功能。
电子健康档案标准、规范与应用
![电子健康档案标准、规范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f591d25901020206409c22.png)
电子健康档案的标准、规范与应用成都市新津县卫生局李家喻田超摘要2008年,新津县开始探索区域一体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经过一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县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县内19家医疗卫生机构,12所农村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站被纳入体系统一管理。
基本实现了辖区内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区域共享,为建立全民健康档案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区域一体卫生信息化电子健康档案Abstract In 2008, the Xinjin County began to explore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fter a year of efforts, initially set up covering the county's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the county 19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twelv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stations be included in the unified management system. Basically realized the area of medical health information interoperability, regional sharing of fil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Health laid the foundation.Keywords regional integration 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1、引言09年,新津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县。
11人口基础信息库标准规范
![11人口基础信息库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d9c21a13169a4517623a348.png)
人口基础信息库标准规范目次目次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公民身份证 citizen identity card (1)3.2 公民身份(证)号码 citizen identity card number (1)3.3 公民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 citizen identity card coding rule (1)3.4 人口信息数据库 database of citizen (1)3.5 人口登记管理机关 the authority in charg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citizen (2)3.6 信息分类 information classifying (2)3.7 人口库数据元 data element of citizen (2)4 总则 (2)4.1 逻辑架构 (2)4.2 系统功能 (2)5 人口库信息分类 (3)5.1 信息归集 (3)5.2 信息分类 (3)6 人口库数据元(数据项)表示 (4)6.1 描述方法 (4)6.2 标识符 (4)6.3 人口库数据元(数据项)目录 (6)人口基础信息库标准规范1 范围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提出了人口基础信息库的技术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43 《公民身份证号码》GB 13000 《信息技术通用八位编码字符集》GB 32100 《人口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GB/T 21062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B/T 21063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B/T 2261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GB/T 18391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GB/T 19488 《电子政务数据元》GA/Z 02 《公安业务基础数据元素代码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课题一: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及基础代码规范
⑴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 ⑵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化技术工作指南 ⑶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元值域代码规范 ⑷湖北省临床疾病分类与代码 ⑸湖北省药品分类与代码 ⑹湖北省医用材料分类与代码 ⑺湖北省医疗设备分类与代码 ⑻湖北省检查项目分类与代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课题八: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化水平分级评价方法与规范
⑴湖北省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等级测评规范 ⑵湖北省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等级测评规范 ⑶湖北省医院信息系统等级测评规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部分研究成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课题一: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及基础代码规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研究内容
课题一: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及基础代码规范 课题二: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 课题三:湖北省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规范 课题四:湖北省居民健康卡规范 课题五:湖北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相关规范 课题六: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专网规范 课题七: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相关管理类规范 课题八: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化水平分级评价方法与规范 总计:51个
《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化技术工作指南》主要包 括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化技术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 原则、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岗位职责、标准工作管理( 立项、制订、发布)、测试与评价、标准维护、修订和废 止以及标准实施和培训教育等8部分。
标准适用于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的建设、管理、 更新和维护工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课题六: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专网规范
⑴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专网接入规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课题七: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相关管理类规范
⑴湖北省电子病历共享应用管理规范 ⑵湖北省电子健康档案管理规范 ⑶湖北省区域检验检查应用管理规范 ⑷湖北省双向转诊应用管理规范 ⑸湖北省预约诊疗应用管理规范 ⑹湖北省公众健康服务门户网站实名制认证应用管理规范
⒈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及标准化技术工作指南 《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表》收录范围包括国
家卫生计生委已发布实施、征求意见的信息标准,以及湖 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性文 件等,共计303个。标准构成分布如图所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课题一: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及基础代码规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课题七: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相关管理类规范
⑺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安全管理规范 ⑻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管理规范 ⑼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采集规范 ⑽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质量管理规范 ⑾湖北省远程医疗系统使用管理规范 ⑿湖北省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规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课题一: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及基础代码规范
手术操作代码部分采用北京临床版ICD-9字典库,该编码 规定了对病人直接施行的手术、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的分类与 代码,共18章6153项编码。(卫生部《中国医疗服务操作项目 分类与编码》)
中医代码部分以《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56571995)为基础,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GB/T 16751-1997) 疾病部分和证候部分,以及武汉市、 鄂州市、广东省中医院在 用代码,对95版国家标准进行拓展。
课题二: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
⑴湖北省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数据交换规范 ⑵湖北省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公共卫生服务数据交换规范 ⑶湖北省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卫生综合管理数据交换规范 ⑷湖北省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服务接入指南及评估规范 ⑸湖北省医院信息系统前置服务体系建设规范与数据同步规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课题一: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及基础代码规范
⑼湖北省临床检验项目分类与代码 ⑽湖北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分类与代码 ⑾湖北省全员人口基础信息分类与代码 ⑿湖北省计生综合业务分类与代码 ⒀湖北省流动人口服务分类与代码 ⒁湖北省计生便民服务分类与代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课题五:湖北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相关规范
⑴湖北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技术规范 ⑵湖北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数据采集规范 ⑶湖北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数据质量管理规范 ⑷湖北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数据交换规范 ⑸湖北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规范 ⑹湖北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管理规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课题一: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及基础代码规范
⒉湖北省临床疾病分类与代码 主要包括疾病诊断分类与代码、医疗服务操作项目分
类与代码、中医病名及证候分类与代码三个部分。 疾病疾病诊断部分引用卫生部2012年《疾病分类与
代码(修订版)》,主要规定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其外部 原因、与保健机构接触的非医疗理由和肿瘤形态学的分类 与代码。共22章,22542项编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要内容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部分研究成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研究背景
⒈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五个一工程:一套标准、一个平台、一个专网、一卡通 、一支队伍) ⒉全省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 (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⒊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与医疗卫生改革 (信息化发展需求、重点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医改 重要内容任务与要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课题三:湖北省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规范
⑴湖北省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⑵湖北省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规范 ⑶湖北省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⑶湖北省医院信息平台建设规范
资料仅供北省居民健康卡规范
⑴湖北省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 ⑵湖北省居民健康卡工程建设规范 ⑶湖北省居民健康卡应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配套改造规范 ⑷湖北省居民健康卡管理规范 ⑸湖北省居民健康卡安全存取模块(SAM)卡管理规范 ⑹湖北省居民健康卡与全员人口基础信息库交换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