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解 树人立德心得体会(14篇)
最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解树人立德心得体会(大全14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育人的观看、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共享阅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解篇一近年来,树人立德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之一。
教育工与家长们深感,在现代社会中,仅仅追求学问和技能的培育已不足以应对日益简单的社会现实。
树人立德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更关乎社会的富强和和谐。
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深化思索了这一话题,并从自己的亲身经受中吸取了很多心得体会。
首先,树人立德需要自身的榜样作用。
如今,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各个领域人物的影响,无论是电视节目中的明星,还是校内里的老师和同学,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做一个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榜样尤为重要。
我作为一名老师,深知自己在同学身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不仅要求自己修身养性,更注意日常言行举止的规范,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用自己的言行和态度影响和教育同学。
其次,树人立德需要注意教育的多样性。
每个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具有不同的条件、爱好和潜能。
因此,树人立德的过程应当包含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例如,在教育中注意情感教育,培育同学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注意培育同学的创新力量和批判思维力量,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力量,同时也注意培育同学的实践动手力量,通过实践让同学更好地理解道德的内涵和要求。
多样化的教育使得同学能够全面进展,并从中吸取到立德养性的精髓。
再次,树人立德需要建立良好的校内文化。
校内是培育同学品德的摇篮,校内文化更是树人立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良好的校内文化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道德、礼仪、纪律等方面。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如演讲竞赛、读书共享会、志愿者活动等,让同学乐观参加其中,提升道德素养。
同时,学校还可以制定校规校纪,构建规范性的行为准则,引导同学遵守纪律、敬重他人、珍惜集体荣誉。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德江县八一爱民学校李淑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起我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番思考,作为一名基层一线教育工作者,仅以此文谈谈我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点浅薄见解:一、“立德树人”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关于立德树人,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霍健康如是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精神正能量,没有先进价值体系的引导、凝聚、支撑,没有主流信仰信念,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成为“受人尊敬之国”。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人的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积极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只有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未来,普遍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在其心灵深处构筑强大的理想和道德支撑。
应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这就要求我们既深入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又努力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有利契机,吸收、借鉴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以发展的眼光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大力推行“学科德育”。
“育德”与“增智”彼此交融、不可分割,只有同步进行才能相互促进。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大力推行“学科德育”。
“学科德育”要解决的是“只教书不育人”、“育分不育人”的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
立德树人——教师安身立命之本
立德树人——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然而,透视目前教育中的一些现象,似乎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南辕北辙。
比如,门庭若市的“培优班”,挤破头的“小升初”,减不下来的大书包,追逐名利的办学机构……种种现象似乎都指向一点,“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
结果呢?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去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上去。
否则,扶起摔倒的老人还需要大讨论?“小悦悦”事件还会发生?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令人难忘:“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被赋予神圣的使命,绝大多数教师工作认真,兢兢业业,责任感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师的内在涵义。
但是,现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教师体罚学生,校园冷暴力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范跑跑事件在社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这也是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的。
师德建设顺应潮流,势在必行。
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做到:立德树人,以德立教。
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这八个字,是我国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我们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根本方向。
在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将就立德树人和培根铸魂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是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树人则是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的过程,首先需要教师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热爱教育事业,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品行去感染学生。
学校和家庭也要形成合力,共同育人,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成长问题。
还要重视教育的启蒙作用,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培根铸魂,是培养学生个性魅力和品格的关键。
培根,即培养,就是要在学生身上进行刻苦钻研、引导笃行用功的锻炼。
铸魂,则是要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让学生在锻炼中锤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培根铸魂的过程中,父母和老师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目标和追求。
老师则要在学生身上进行科学的培养,发现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正确的成长,做到在素质教育中形成个性发展的新局面。
立德树人和培根铸魂,都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这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使命,也是我们对下一代负责的表现。
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立德树人和培根铸魂的任务,共同努力,为下一代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有品位的人。
立德树人,做学生的引路人
立德树人,做学生的引路人1. 引言1.1 立德树人的重要性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已经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
立德树人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使命。
只有通过立德树人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德树人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
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德才兼备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需要通过立德树人的教育来培养。
立德树人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
只有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人才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避免了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
立德树人是实现个人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不仅仅要有才华和能力,更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取得成功。
2. 正文2.1 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是作为引路人的重要职责之一。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价值观引导,这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使其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导向。
作为引路人,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和引导,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我们可以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心态,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注重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利他精神。
在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做出正确的选择。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和目标,使其不为各种外部压力和干扰所左右,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主见。
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能让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得到有效的塑造和提升,使他们成为有理想信念、有担当责任的新时代青年。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作者:梁尔云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8年第11期【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育人之道,德字为先。
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更好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关键词】师德情感性格贤德【中图分类号】 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1-037-01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育人之道,德字为先。
“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
《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
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
“立德树人”也几乎是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理念。
今天,在社会大变革的现实情境下,强调“立德树人”显得格外迫切。
一、树立教师师德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强调了榜样的作用,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就是一个榜样,班主任更要时刻以自身的顽强拼搏精神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责任心又能促使你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言传不如身教,如果你想要求学生怎样做,那么你先要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
而这一点是看了学生的作文以后我才深刻感悟到的。
那次作文要求写人,一个学生写了我。
他记述了开学之初的军训:“在军训的第二天下午,天上下起了绵绵细雨,我们向军训老师诉苦,军训老师非常生气的说,你们的班主任老师都不怕下雨你们怕什么?你们看看她不是一样和你们一起淋雨吗?我回头看了看我们的班主任,我非常感动,虽然下着雨,但有老师和我们在一起,不怕!”学生和军训老师的这段对话当时我也听到了,但并没有想到自己和他们一起淋雨会产生怎样的教育效果。
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人力资源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几个教育个案带来的思考丁建春重庆市万州国本中学校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然而,目前教育中的“育分”似乎比“育人”更具诱惑力,学生的分数上去了,文化水平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上去,甚至有社会道德大滑坡的情况。
来看几个个案:案例一: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
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案例二: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案例三: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案例四: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考入澳门科技大学……;案例五:男生,四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四岁师学习钢琴,八岁学习书法,获奖无数,十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你喜欢的程度做一下排列,为什么?站在什么角度排列的?第一位是卢刚。
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三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
第二位是马加爵。
广西宾阳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杀4名同学,2004年6月枪毙。
第三位是韩寒。
上海人,中国作家,职业赛车手。
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中国80后十大杰出人物,2009年亚洲周刊风云人物,新世纪周刊2009年度人物。
前基础教育司司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解
前基础教育司司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日,前基础教育司司长在一次讲话中强调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
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中的核心理念,也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有德有才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一个有知识但没有道德的人是无法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并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事业的根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因为德育是核心素养。
在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社会风气败坏的问题依然存在,这需要从教育的方面进行改变。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就无法实现真正的繁荣和进步。
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取向。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因为德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础。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智力,更应该是培养他们的情感、意志和品德。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知识水平,更取决于他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只有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全面发展,真正成为有德有才的人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当今社会,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良知、有责任感和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只有通过立德树人的方式,才能够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2000字】第二篇示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句话一直被提及到。
前基础教育司司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解
前基础教育司司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
根本任务的理解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是前基础教育司司长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当前教育领域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向。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德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一部分,更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关键因素。
通过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立德树人还强调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还要关注社会的整体进步。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的合格公民。
此外,立德树人还强调了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了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强调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这对于我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文化视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赵 丹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因此,教育也需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文章从分析教育的意蕴以及立德树人的深刻理解入手,提出教育不仅需要深刻理解其意蕴,而且要提出真正的践行之道。
“立德树人”要以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为着力点,强调以敢为人先的理念“树”创新之人,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作为指导,“树”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之人,从而提出在高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教育;立德树人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9-0417-02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对教育的把握也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把握人类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其本质,洞察其精髓。
对有记载的人类史上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教育,且被阐述了无数次,至今依然众说风云的“教育”一词作出界定,业内皆知并非易事。
“人们可以把两种发明看作是对人类来说最困难的东西,这就是统治艺术和教育艺术,而且人们对它们的理念还处在争论之中。
”[1]然而,作为教育学研究的起点,最基本的概念——教育的界定,确实不能不为之事。
定义自己的教育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缜密的论证。
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其人生真谛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并将这些认识和理论践行与教育的过程当中。
在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以后,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将其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和发展中,提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深度学习的能力。
一、深刻理解教育的意蕴首先,理解教育的含义就是教师对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回顾历史,我们会吸收到许多教育学家的营养,比如卢梭的《爱弥儿》中“在所有一切的财富中最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
”“自由”是弥漫渗透在卢梭全部教育思想中的“魂”;康德的《论教育学》是教育学走向理性的标志和起点,他使以往的教育关注“自然人”转变为受教育者的社会性教育,人是唯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
立德树人,以德育人
立德树人,以德育人立德树人,以德育人,是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重要使命。
立德树人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基本要求,以德育人是以德育人为中心,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当前,面对社会风气不良、道德沦丧的现状,以德育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下面,我们就立德树人,以德育人展开讨论。
一、立德树人的意义立德树人,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教育学生发展正直、坚毅、勤学等良好品质。
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养成自律好品行。
立德树人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立德树人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立德树人不仅仅是指引导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在行为上表现出良好的品质。
而这些品质正是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健全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品行,那么其综合素质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相反,如果学生具备了较高的道德水准和良好的品质,那么他的综合素质一定会有所提高。
立德树人有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
学生的品格更多的是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如果教育者能够注重立德树人,那么学生的品格很有可能会得到较好的塑造。
这是因为教育者不仅仅是学习的榜样,更重要的是道德建设的导师。
只有教育者倡导正直、宽容、诚信等品质,学生才能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良好品格。
立德树人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是靠硬件设施来打造的,更多的是需要通过立德树人来推动。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教育事业才能够在良好的情况下得到发展。
立德树人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立德树人的意义不言而喻。
它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xxx[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立德树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既有高度的道德素养,又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真实本领。
[关键词]教育;立德树人[作者简介] xxx,学生,广东河源。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要完成这项根本任务,绝非一日之功,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不懈的目标。
一、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德树人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升华。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任务,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
这就充分彰显和肯定了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发掘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人本主义教育。
这是对传统教育把教育对象仅仅被当作传承文化知识的载体错误观点的颠覆,是对应试教育的质疑,是我党对教育本质的进一步认识、总结、提炼和升华的结果。
(二)立德树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在教育中的重要体现。
“知行合一”浇灌教育之根
“知行合一”浇灌教育之根一、教育之根――立德树人教育之根是什么,办学思想是什么?其实就是在回答“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2012年11月30日的人民日报这样指出:人们不会忘记那个寓言般的故事――“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这是我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幼儿园?最重要的东西?看似矛盾的回答中这位诺奖的获得者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
二、教育之道――知行合一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教育是大事,立德树人是一种理念,而践行这种理念需要“知行合一”。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教学就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行合一”是践行教育之道、浇灌教育之根、立德树人的唯一途径和指导思想。
三、教育之行――呼唤回归教育需要回归,需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角度诠释,需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践行。
1.细化目标保障课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
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把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及师生、生生合作学习,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扩展和综合应用,让学生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促进学生在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加深体验;促进学生认识并努力探究解决一些社会和自然的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其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灵魂和基石,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国情下,立德树人更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以往的中国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然而今天的中国教育正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这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立身达道,志在公正”的理念。
中国一直以来都注重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来塑造学生的品格,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正视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例如应试教育、唯分数论、过早升学等弊端。
对此,立德树人就有了更具体的意义,它旨在引导学生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发展其兴趣爱好,探究天地万物,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同时,还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如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实践主义、创新探索以及独立自立等,这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接下来,就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进行论述。
首先,教学目标应建立在学生的发展与实际需要上。
既要关注学术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道德与人文素质的培养,让教育的成果得以更好地转化与运用。
其次,课程设置应多样化,视具体情况及学生需求设置各种课程,包括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的探究性课程,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三,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是关键因素。
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建立学生尊重教师、学会学习、授之以渔的权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四,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机构,应成立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改革和完善的机制,构建人文、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学校管理,确保教育质量。
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鼓励教育改革创新,如合理提高教师薪资,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的稳步提高等。
学校应建立及时反馈机制,引导和督促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宽松、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立德树人主要内容
立德树人主要内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
立德树人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具备正确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学校应该通过学科教育、德育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哲学观、社会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道德修养。
立德树人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教学、科研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创造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立德树人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创造力、有责任心的新一代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2024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24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而立德树人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不仅是教育领域的基本方针,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本文将从德育为先、全面育人、修身立德、实践育人、家校共育等方面阐述如何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德育为先德育是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品德、人格的重要环节。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德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面育人立德树人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品德,还包括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
在智育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体育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在美育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
通过全面育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修身立德修身立德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修养和道德自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修身立德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坚持,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实践育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育人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践育人,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勇于创新。
实践育人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之才。
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杨玉琴教育工作是一种育人的工作,而育人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教师。
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
汉代学者杨雄说:“师才,人之模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在学校,教师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教师的精神面貌,包括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责任心、心理素质、创造意识、人格魅力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示范和影响。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也是教育工作的主题。
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
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大学教师的道德情操、处世方式、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对大学教育至关重要。
教师的道德素养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直接相关,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门隐性课程。
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应当成为教师必备的品德,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
诚如人言:只有把教育当作崇高的事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要成才,先成人!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
“师也者,教人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良好的师德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然而,目前教育中的“育分”似乎比“育人”更具诱惑力,学生的分数上去了,文化水平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上去,甚至有社会道德大滑坡的情况。
来看几个个案:案例一: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
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案例二: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案例三: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案例四: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担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考入澳门科技大学……;案例五:男生,四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四岁师学习钢琴,八岁学习书法,获奖无数,十岁加入国家冰球队,
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你喜欢的程度做一下排列,为什么?站在什么角度排列的?
第一位是卢刚。
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三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
第二位是马加爵。
广西宾阳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杀4名同学,2004年6月枪毙。
第三位是韩寒。
上海人,中国作家,职业赛车手。
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中国80后十大杰出人物,2009年亚洲周刊风云人物,新世纪周刊2009年度人物。
第四位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组织能力非常强,很会与人相处,人缘也很好,是全校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好学生,当时高中毕业时她妈妈是作为优秀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做发言的。
谁都没有想到,在外人眼里这个优秀的孩子居然跳楼自杀。
第五位是李天一。
李双江、梦鸽之子,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毕业,后就读人大附中,再到美国沙特克圣玛丽学院留学。
成就不小:全国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二等奖,中国作品演奏奖,全国少儿钢琴比赛金奖,中华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金奖,最年少的海淀区书法协会会员。
2011年因斗殴拘留教养1年,2013年2月因强奸罪判刑10年。
以上几个教育个案值得我们反思,目前人们最缺的是德,缺四个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学生最缺的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
要成才,先成人。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时,是这样回答的,“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
学校教育要把学生的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学校德育格局要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知识可言传,德行需身教。
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
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全面加强和改进智育、体育、美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