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阅读指导教案教案资料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思维能力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技巧的讲解- 预测、推理、推断等技巧- 查找关键信息的方法- 分析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2. 课外阅读指导- 介绍不同类型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鼓励学生分享读后感和心得3. 阅读策略培养- 培养学生的速读和快速找信息的能力- 练使用词典和其他研究工具-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和书评的撰写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阅读技巧-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步骤二:讲解阅读理解技巧(15分钟)- 介绍预测、推理、推断等阅读理解技巧的定义和应用场景- 指导学生如何查找关键信息和理解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步骤三:课外阅读指导(20分钟)- 向学生介绍几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包括故事书、科普读物等不同类型-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能力选择一本适合的读物- 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和心得的分享步骤四:阅读策略培养(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速读和快速找信息的练,通过计时竞赛增加趣味性- 演示如何使用词典和其他研究工具辅助阅读和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和书评的撰写,提高思维和写作能力步骤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和技巧- 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收获-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运用到日常阅读中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研究态度- 查看学生的阅读笔记和书评,评估其对所选读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倾听学生对课堂研究和课外阅读的反馈。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4.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经典名著、现代文学、诗歌散文等。
2. 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如:速读、精读、批注等。
3. 通过阅读交流、分享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阅读实例,掌握阅读方法。
3. 采用分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阅读效果。
4. 结合讲授法,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指导阅读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讲解相应的阅读方法。
3. 布置阅读任务:给出具体的阅读要求,让学生课下完成。
4. 检查阅读成果:课堂上让学生分享阅读感悟,互相交流。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鼓励优秀的学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测试或课后练习,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课下的阅读热情。
3. 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通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自评、互评,了解其审美观念的变化。
六、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经典名著、现代文学、诗歌散文等,如《三国演义》、《草房子》、《小王子》等。
2. 阅读指导手册:提供阅读方法、技巧和策略。
3. 课堂讨论平台:用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评价量表:用于对学生阅读成果的评价。
七、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进行课外阅读,10分钟进行阅读交流和分享。
2. 每周进行一次阅读测试,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每月组织一次阅读报告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课外阅读指导计划

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课外阅读指导计划一、教学目标2.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写作水平。
4.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展知识面。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经典童话、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归纳、批判性思考等。
3.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挑选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制定阅读计划。
2. 课堂导入:介绍本节课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等,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 阅读分享: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分享,交流阅读心得和感悟。
5. 讨论与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测试进行评估。
2. 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评估。
3.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通过作文评价进行评估。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的情况,通过观察和记录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经典童话、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等。
2. 阅读策略指导资料:预测、推理、归纳、批判性思考等。
3. 课堂讨论和交流所需的教学工具,如黑板、投影仪等。
4. 作文评价标准和相关资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趣味阅读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本节课的阅读材料。
2.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预测、推理等阅读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 分组阅读:学生分组进行阅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阅读中的疑问。
4. 阅读分享:各组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评价。
5.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阅读内容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阅读指导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阅读指导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亲情、友情和成长。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结合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梗概:《我的妈妈是精灵》讲述了一个普通女孩艾米和她的精灵妈妈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艾米在妈妈的关爱和引导下,学会了独立、勇敢和关爱他人,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亲情、友情和成长。
3. 教学难点: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亲情、友情和成长。
2.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碰撞思维火花。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故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思辨训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的妈妈是精灵》的作者和故事背景。
2. 自主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亲情、友情和成长。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碰撞思维火花。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故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思辨训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课后作业2. 拓展阅读:推荐与《我的妈妈是精灵》类似的优秀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领域。
3. 亲情作文:以“我心中的精灵”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心中的精灵形象,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交流环节的活跃程度,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3. 亲情作文水平:评估学生的亲情作文,了解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3.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
2. 正确的阅读方法及技巧。
3. 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4. 阅读计划的设计与实施。
5. 阅读心得的交流与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设计合理的阅读计划,并进行有效的阅读心得交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好处、方法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阅读的重要性。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学习。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设计阅读计划,选择合适读物进行阅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好处、方法等理论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阅读的重要性。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学习。
5. 阅读计划设计:指导学生设计阅读计划,选择合适读物进行阅读。
6.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阅读计划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计划、阅读心得和课堂表现来进行评价。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主题讨论——分享你最喜欢的课外书籍目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不同类型的优秀读物。
方式:小组讨论,每个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籍,并简要说明原因。
准备:学生准备书籍介绍的PPT或小卡片。
延伸活动:组织一次班级图书交换活动,让学生交换阅读。
2. 活动二:阅读策略学习——如何高效阅读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方式:教师讲解阅读策略,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准备:教师准备阅读策略教材或阅读指导材料。
延伸活动:学生运用学到的阅读策略自主阅读一本新书。
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阅读的基本技巧教学重点:学会略读、精读、猜读等阅读方法。
2. 第二课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重点:学会概括文章主题、理解重点句子和段落。
3. 第三课时: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
4. 第四课时:阅读策略的应用教学重点:学会使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5. 第五课时:分享阅读心得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激发对本学期阅读指导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3.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阅读技巧和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阅读中的问题和困惑。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
2. 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分享心得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
六、第六课时:深化阅读理解教学重点:学会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如何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3.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深入理解阅读材料。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课堂讨论。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第七课时:文学作品欣赏教学重点: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阅读指导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阅读指导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有益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我的妈妈是精灵》讲述了一个普通小女孩和她精灵妈妈的温馨故事。
妈妈虽然与众不同,但深爱着女儿,为了让女儿过上正常的生活,妈妈付出了很多。
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纯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
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从故事中提炼有益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课文,感受故事魅力。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情节,分享阅读心得。
3. 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我的妈妈是精灵》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完毕。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自主阅读: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课文,感受故事魅力。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情节,分享阅读心得。
5. 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6. 提炼人生哲理:学生从故事中提炼有益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态度,了解其对阅读的兴趣。
2.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关注学生在讨论和作业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判断其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导入:通过展示精灵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精灵的认识和想象,为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做铺垫。
2. 阅读分享: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的心得体会,互相交流感受。
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
2.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如略读、寻读、精读等。
3. 教授如何做阅读笔记,提高阅读效率。
4.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进行教学。
3.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评估阅读理解能力。
4. 定期进行阅读测试,了解学生的阅读进步情况。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引入阅读指导课,介绍课程目标和内容。
2. 第二周:教授阅读技巧,如略读、寻读、精读等。
3. 第三周:学习如何做阅读笔记,提高阅读效率。
4. 第四周: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选用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各类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音频等。
3. 提供阅读笔记模板和指导手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4. 准备小组讨论问题和建议,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七、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共计十周完成整个课程。
2. 每节课时安排为40分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和讨论。
3.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提高阅读习惯和能力。
八、教学活动1. 课前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寻找关键词和主要信息。
2. 阅读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尝试运用所学阅读技巧。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2. 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2. 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3. 文学素养的培养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示范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4. 实践: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阅读中的疑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阅读方法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阅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情况2. 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五、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书籍2. 阅读指导手册3. 文学作品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教师挑选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准备阅读指导手册。
2. 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讲解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定时间,并记录阅读心得。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推荐有趣的故事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阅读效果。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九、教学拓展1. 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2. 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如写读后感、散文、诗歌等,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推荐学生参加校内外阅读比赛,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十、教学反思1. 定期总结学生的阅读进展,了解教学效果。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十一、教学计划安排1. 第1-2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
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阅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2 教学内容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阅读对学习的帮助阅读对生活的启示1.3 教学活动观看阅读的益处视频分组讨论阅读的重要性分享个人的阅读经历1.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阅读日志第二章:阅读策略与技巧2.1 教学目标学习阅读的策略与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习惯2.2 教学内容阅读策略:略读、寻读、精读等阅读技巧:预测、概括、分析等阅读笔记方法2.3 教学活动讲解阅读策略与技巧小组练习阅读策略分享阅读心得2.4 教学评价阅读理解测试阅读笔记展示第三章: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3.1 教学目标学习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欣赏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审美情感3.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特点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欣赏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3.3 教学活动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节讨论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创作自己的小故事3.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个人小故事创作展示第四章:科普作品的阅读与理解4.1 教学目标学习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探究精神4.2 教学内容科普作品的特点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科学知识的掌握4.3 教学活动分析科普作品的内容与结构小组探究科学问题制作科普手抄报4.4 教学评价小组探究报告科普手抄报展示第五章:阅读拓展与分享5.1 教学目标拓展阅读视野培养分享精神提高阅读兴趣5.2 教学内容阅读推荐的书籍与文章分享阅读心得与感悟进行阅读交流与讨论5.3 教学活动推荐优秀的书籍与文章小组分享阅读心得阅读交流讨论会5.4 教学评价小组分享报告阅读交流讨论记录第六章:非虚构作品的阅读与分析6.1 教学目标学习非虚构作品的阅读方法提高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6.2 教学内容非虚构作品的特点阅读非虚构作品的方法信息提取和分析技巧6.3 教学活动分析非虚构作品的内容与结构小组讨论作品中的主要观点6.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读后感展示第七章:古诗文的阅读与鉴赏7.1 教学目标学习古诗文的阅读方法欣赏古诗文的韵律与意境增强文化素养7.2 教学内容古诗文的特点阅读古诗文的方法韵律和意境的鉴赏7.3 教学活动分析和欣赏古诗文的韵律和意境小组讨论古诗文的主题和情感创作古诗文7.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古诗文创作展示第八章:阅读计划与时间管理8.1 教学目标学会制定个人阅读计划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8.2 教学内容阅读计划的制定方法时间管理技巧的运用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8.3 教学活动学习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分享时间管理技巧讨论如何坚持阅读计划8.4 教学评价个人阅读计划报告阅读习惯跟踪记录第九章:阅读与写作的结合9.1 教学目标理解阅读与写作的关联性提高写作表达能力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9.2 教学内容阅读中的素材积累写作技巧的运用阅读后感写作9.3 教学活动分析阅读材料中的写作技巧小组讨论如何将阅读内容转化为写作素材9.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阅读后感展示第十章:阅读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总结本学期的阅读收获反思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规划下一步的阅读目标10.2 教学内容阅读收获的回顾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反思下一阶段阅读目标的设定10.3 教学活动个人或小组进行阅读总结报告分享阅读方法和策略的体验制定个人阅读计划10.4 教学评价阅读总结报告阅读计划的可行性评估第十一章:多元文化阅读与理解11.1 教学目标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通过阅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故事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11.2 教学内容多元文化书籍的推荐与分析阅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讨论文化差异与共性11.3 教学活动分享不同文化的阅读材料分析作品中的文化元素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境11.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阅读日志,记录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感悟第十二章:阅读与心理健康12.1 教学目标了解阅读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学习通过阅读调节情绪的方法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12.2 教学内容阅读对心理健康的益处情绪调节和自我认知的阅读材料分享阅读中的情绪体验12.3 教学活动讨论阅读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分享调节情绪的阅读材料和方法进行阅读后的情绪反思练习12.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阅读日志,记录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的体会第十三章:经典名著阅读与探讨13.1 教学目标深入阅读经典名著分析名著中的主题和人物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13.2 教学内容经典名著的选择与分析阅读名著的策略和方法探讨名著中的深层主题和文学价值13.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阅读名著分析名著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举办名著主题讨论会13.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名著阅读心得体会展示第十四章:阅读与生活实际的结合14.1 教学目标理解阅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阅读中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2 教学内容阅读材料与现实生活的关联生活情境的角色扮演实际问题的讨论与解决方案的提出14.3 教学活动分析阅读材料中的生活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解决生活问题小组讨论如何将阅读中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14.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展示与评价第十五章:阅读的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全面总结本学期的阅读活动反思阅读的收获和个人成长展望未来的阅读计划和目标15.2 教学内容阅读活动的回顾与总结阅读收获和个人成长的反思下一阶段阅读计划和目标的设定15.3 教学活动个人或小组进行阅读总结报告分享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和发展目标15.4 教学评价阅读总结报告阅读计划和目标设定的合理性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份完整的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用意。
2.能够表达对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创作。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
2.探讨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三、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复习上一课时所学的知识点。
•让学生提前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课文,做好预习。
2. 导入•通过引入故事情节或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3. 阅读与讨论•逐段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课文,老师讲解生词和难句。
•让学生听读课文,理解每一段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中人物的看法和推理。
4. 课堂活动•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培养其语感和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节,增进对人物的理解。
•针对文中的情节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5.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联想,编写自己的结局或衍生故事。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进行评价和改进。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人物。
3.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讨论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表达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六、课后作业1.完成与课文相关的习题,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
2.继续写作,完成自己关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想象故事。
3.阅读其他相关题材的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进行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拓展知识面。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小王子》、《宝葫芦的秘密》等。
2. 引导学生运用略读、精读、猜读等阅读方法。
3. 通过阅读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挑选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制定阅读计划。
2. 课堂导入:介绍本节课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如略读了解大意,精读理解细节,猜读提高兴趣。
4. 阅读交流: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阅读。
四、教学评价1. 通过阅读测试,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表现,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3. 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了解学生的阅读收获。
五、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如《小王子》、《宝葫芦的秘密》等。
2. 阅读指导手册:提供阅读方法和建议。
3. 课堂讨论模板: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活动:布置学生提前阅读选定的课外书籍,并填写阅读记录表,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度和感受。
2. 课堂活动:a. 开场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书籍及阅读心得。
b. 阅读指导: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如如何做笔记、如何理解难句等。
c.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阅读中的问题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d.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阅读感悟。
3. 课后活动:布置相关的写作或口头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阅读成果。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引入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指导方法:教授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如如何快速浏览、如何深入理解等。
《草房子》阅读指导语文教案(通用

《草房子》阅读指文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草房子》阅读指导。
教材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11课《草房子》。
该课文详细描述了草房子的特点、制作过程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民间建筑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含义,理解草房子的特点及制作过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建筑的兴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草房子的制作过程及特点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理解,提取关键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地域的民间建筑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草房子》。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教师针对草房子的特点、制作过程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民间建筑特点,增强对民间建筑的认识。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习题,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草房子》2. 内容:a. 草房子的特点b. 草房子的制作过程c. 民间建筑的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简述草房子的特点。
b. 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民间建筑。
2. 答案:a. 草房子具有通风、透气、保暖等特点,适应了我国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
b. 学生可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民间建筑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了解更多民间建筑知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置;4.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详细程度;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
2. 教授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
3. 引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概括文章内容,提炼中心思想。
4. 通过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阅读示范,引导学生模仿。
2. 采用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阅读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3. 采用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给予表扬和奖励。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阅读交流,互相学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教授阅读技巧:讲解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阅读方法,并进行示范。
3.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进行阅读指导。
4. 阅读交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分享阅读心得。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
2. 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3.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4.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5.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经典名著、现代文学、历史故事、科普书籍等,适合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2. 阅读笔记模板:提供给学生用于记录阅读内容、感受和思考的模板。
3. 阅读评价表:用于记录学生的阅读进度、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4. 教学课件:用于展示阅读技巧、方法和相关知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并能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东方稻神袁隆平》整书阅读指导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东方稻神袁隆平》整书阅读指导课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东方稻神袁隆平》,了解袁隆平的事迹,感受他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
2. 过程与方法:运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激发学生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志向。
教学内容:《东方稻神袁隆平》是一部介绍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事迹的传记。
全书通过讲述袁隆平的成长经历、科研历程和成果,展示了袁隆平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全书,了解袁隆平的事迹,感受他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阅读《东方稻神袁隆平》,了解袁隆平的事迹,感受他的精神品质。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深入理解文本。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东方稻神袁隆平》、笔记本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稻穗,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农业科研工作者的敬佩之情。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位农业科研工作者是谁吗?他有哪些成就?二、自主阅读(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东方稻神袁隆平》,了解袁隆平的事迹。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阅读中的疑问。
三、交流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四、深入解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精读方法,深入解读文本,体会袁隆平的精神品质。
五、袁隆平事迹回顾(10分钟)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袁隆平事迹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袁隆平: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乐观的态度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东方稻神袁隆平》,使学生了解了袁隆平的事迹,感受到了他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通过交流讨论、深入解读等环节,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袁隆平的精神品质。
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如预测、概括、分析人物和理解主题等。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活动,提高阅读兴趣。
3. 通过对课内外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阅读技巧之预测教学内容:学会根据文章、开头和中间段落来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2. 第二课时:阅读技巧之概括教学内容:学会从文章中提炼主要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3. 第三课时:阅读技巧之分析人物教学内容:学会从文章中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4. 第四课时:阅读技巧之理解主题教学内容:学会从文章中找出表达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语句,理解文章主题。
5. 第五课时:阅读实践教学内容: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自主阅读一篇课外的文章,并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内容,掌握阅读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阅读技巧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篇短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阅读分享:听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分享,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2. 辅助材料:相关阅读文章、阅读指导手册、作业本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独立阅读并分析文章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的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的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1.1 介绍课外阅读的概念和意义1.2 阐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1.3 分析课外阅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效果第二章: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2.1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2.2 推荐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书籍2.3 指导学生评估阅读材料难度及适合度3.1 设定固定的阅读时间3.2 鼓励学生进行深度阅读3.3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和思考第四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1 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4.2 培养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4.3 提升学生的推理判断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五章:分享与交流阅读心得5.1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5.2 组织阅读交流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互动5.3 引导学生从他人阅读经验中学习和借鉴第六章:文学作品的欣赏与分析6.1 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类型和特点6.2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6.3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深层含义第七章:非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7.1 介绍非文学作品的种类和特点7.2 培养学生阅读非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方法7.3 指导学生如何获取和理解非文学作品中的信息第八章:古诗文的阅读与鉴赏8.1 介绍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8.2 引导学生领悟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8.3 分析古诗文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第九章:阅读策略与技巧的训练9.1 培养学生运用预测、猜词、略读等阅读策略9.2 指导学生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辅助阅读9.3 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第十章:综合实践活动与阅读10.1 结合课外阅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10.2 利用阅读材料进行写作、演讲等技能训练10.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访等拓展活动,丰富阅读体验第十一章:阅读评估与反馈11.1 设计阅读评估方法,如阅读日志、读书报告、问答测试等11.2 定期进行阅读评估,了解学生阅读进度和理解程度11.3 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第十二章:家长和教师的合作12.1 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争取家长支持12.3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阅读成长第十三章:阅读资源的建设与利用13.1 搜集和整理各类阅读资源,包括图书、报刊、网络资源等13.2 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进行阅读13.3 教会学生在线搜索和筛选阅读材料的方法第十四章:特殊需求学生的阅读指导14.1 识别特殊需求学生的阅读障碍14.2 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14.3 采用辅助工具和技术,帮助特殊需求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第十五章:阅读推广与文化建设15.1 组织阅读节、读书分享会等阅读推广活动15.2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阅读活动,共建书香社会15.3 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针对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的课外阅读指导,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五年级下册阅读指导教案

五年级下册阅读指导教案提供鉴赏阅读方法:1、注重语感语感,是指读者的语言感受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基本条件。
2、展开想象想象,是指读者的形象思维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
3、深入体验体验,是指读者的情感反映活动。
4、力求领悟领悟,是指读者的理智认识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高级层次。
五、布置作业,进行欣赏阅读。
自选书籍阅读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并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做好读书笔记和摘录。
3、感想型笔记【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写笔记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感想型笔记的类型、作用及其方法,在实践中体会。
2、激发学生对笔记的兴趣,养成边读边思和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1、整理一下自己以前记的笔记,准备交流,布置阅读《二泉映月》。
2、准备练习用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迁移,尝试导入。
1、复习展示:①说说什么是读书笔记。
你写过哪些读书笔记?②谈谈读了《二泉映月》感想。
2、学生交流,3、小结板题:笔记是在读了某一篇文章或得到了新的知识后自己的见解。
读书笔记已学过读书摘记。
今天我们要学一种新读书笔记:感想型笔记。
4、学生自由地谈谈对笔记的认识。
5、交流阅读《二泉映月》感想。
①阿炳对命运的抗争,②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③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明确要求,尝试练习。
1、点拨概念和方法:①记笔记前要认真阅读,注意重点,做好批注。
②掌握感想型笔记的要点。
(1)可以谈谈自己读了文章后的随想。
(2)针对文章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进行尝试练习。
课后补充课文《二泉映月》写感想型笔记。
3、全班交流,了解感想型笔记的基本要素:①交代所读作品名称。
②简介作品内容。
③读后感想。
④插入与“感受”联系的事例,进行夹叙夹议。
三、训练交流,感悟方法。
1、出示练习:找课外书中的文章进行练习,认真读完后进行笔记。
2、组织交流,总结写作方法:①读懂作品,这是写好笔记的第一步。
②归纳出读后感想。
③选定所要引用的原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择优读书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择优选读的方法,并进一步拓宽阅读面,在实践训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总结选择书籍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尝试激趣,导入训练1.教师摆出一大堆图书,并要求在最快的时间内选择自己所要图书。
2.组织学生交流在择书过程中的方法3.提出课题:试问今天才这么些书,如果有一个图书馆那么多书,你读得完吗,那就应该选择自己喜爱和需要的书来读。
二、指导方法,尝试练习1.指导择优读书的方法:优的标准:①内容好,使人积极向上。
②语言优美。
能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方法:一是先看首尾,摸清来势。
二是倒读。
三是不读读不懂的书,四是长篇小说跳过去继续读。
2.进行尝试练习,进入图书馆进行择优选书。
3.组织交流。
4.小结方法和心得。
小组交流选书方法,进行全班交流:①根据自己爱好选择,或根据老师和家长推荐进行选择。
②按类找书。
③运用方法进行浏览,确定优劣。
④注意爱护书籍。
三、设问延伸,巩固方法1、设问;你以前上怎样择优读书的?以后该怎样择优读书?2、组织交流。
3、小结;书籍是文化和智慧的载体,是前人劳动成果的结晶,我们学会了择优读书,就能在知识海洋中撷取属于自己的那朵浪花,愿同学们阅读更多的好书,掌握好人类进步的阶梯,取得更大的进步。
2、欣赏与借鉴【教学目标】1、学会学生欣赏与借鉴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健康成长。
2、初步阅读欣赏文章中的精彩部分,读写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鉴赏与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准备精彩部分的幻灯片。
回忆学过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理解题意,激趣导入。
1.板题提问:欣赏与借鉴什么叫欣赏与借鉴?说说学这种本领的好处?2.组织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我们地阅读时要学会欣赏,欣赏是为了积累,更是为了提高,在欣赏的同时学会借鉴,使自己的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让我们自己也学会表达。
学生全班讨论,说说欣赏与借鉴的意思。
欣赏:指对所阅读的文章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深入细致的反复品味。
借鉴:就是在欣赏的基础上吸取思想意义上熏陶,写作技巧上的精妙。
二、尝试练习,明确方法1、教师提出欣赏阅读的要求:①看文章的思想内容,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看文章的构思,感悟文章的精妙之处。
③看文章的语言表达,领悟语言之魅力。
2、组织学生尝试欣赏《二泉映月》3、教师小结: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入手欣赏,采用朗读、想象、体验、领悟等方法进行4、评选欣赏之星。
学生尝试欣赏《二泉映月》。
①看内容:体验了阿炳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②看构思,感悟了文章对环境和阿炳内心的描写。
③看语言:生动的泉水描写和内心的刻划。
交流感受悟和方法三、借鉴训练,体验好处。
1、出示练习:①背诵四、五自然段。
②模仿描写环境及内心。
③摘录优美词语。
2、组织交流检测,总结借鉴方法:学生练习,组织交流。
背诵、模仿、积累,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四、课外延伸,培养习惯。
提供鉴赏阅读方法:1、注重语感语感,是指读者的语言感受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基本条件。
2、展开想象想象,是指读者的形象思维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
3、深入体验体验,是指读者的情感反映活动。
4、力求领悟领悟,是指读者的理智认识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高级层次。
五、布置作业,进行欣赏阅读。
自选书籍阅读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并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做好读书笔记和摘录。
3、感想型笔记【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写笔记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感想型笔记的类型、作用及其方法,在实践中体会。
2、激发学生对笔记的兴趣,养成边读边思和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1、整理一下自己以前记的笔记,准备交流,布置阅读《二泉映月》。
2、准备练习用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迁移,尝试导入。
1、复习展示:①说说什么是读书笔记。
你写过哪些读书笔记?②谈谈读了《二泉映月》感想。
2、学生交流,3、小结板题:笔记是在读了某一篇文章或得到了新的知识后自己的见解。
读书笔记已学过读书摘记。
今天我们要学一种新读书笔记:感想型笔记。
4、学生自由地谈谈对笔记的认识。
5、交流阅读《二泉映月》感想。
①阿炳对命运的抗争,②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③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明确要求,尝试练习。
1、点拨概念和方法:①记笔记前要认真阅读,注意重点,做好批注。
②掌握感想型笔记的要点。
(1)可以谈谈自己读了文章后的随想。
(2)针对文章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进行尝试练习。
课后补充课文《二泉映月》写感想型笔记。
3、全班交流,了解感想型笔记的基本要素:①交代所读作品名称。
②简介作品内容。
③读后感想。
④插入与“感受”联系的事例,进行夹叙夹议。
三、训练交流,感悟方法。
1、出示练习:找课外书中的文章进行练习,认真读完后进行笔记。
2、组织交流,总结写作方法:①读懂作品,这是写好笔记的第一步。
②归纳出读后感想。
③选定所要引用的原文内容。
④寻找有关事例。
⑤谋篇布局,安排写作提纲3、学生练习,组织交流。
4、弄清写作方法四、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布置作业:在课外阅读中运用方法,练习感想型读书笔记,开展班级感想型读书笔记展示活动。
开展阅读,做也感想型读书笔记。
4、五步阅读法【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明确五步阅读方法和途径,并能在实践中加以体会,不断提高。
2、认真处理好五步阅读的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了解阅读掌握的情况,准备练习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迁移,尝试导入。
1、说说你平时进行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中有什么收获?2、学生交流,小结板题:近五年来大家学了许多阅读方法,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好处,今天我们又要学一种阅读方法,这就是五步阅读法。
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
画读法、朗读法、划读法、议读法、摘读法、避读法、疑读法、三步读书法、名人读书法。
3、学生交流谈感受。
①获得了知识。
②提高了阅读能力。
③提高了写作水平。
④提高了思想水平。
二、明确要求,尝试练习。
1、老师出示五步阅读步骤:①浏览:概要地读一读该书的提要、目录,对书有大体的了解。
②发问:一边粗读一边提问。
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到四到,也就是边读、边思考、边圈点、写眉批写心得,做读书笔记。
④复述:回忆书中的内容,看自己发问⑤复习:隔一段时间再重复一次。
2、进行尝试性练习。
课后补充课文《杂交稻之父》进行五步阅读。
3、组织交流。
教师小结;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己的钻研。
将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写眉批写心得,做读书笔记,以保存“知识印象”;自我检查学习促进巩固记忆,获得新的体会。
明确要求。
(1)浏览(2)发问(3)阅读(4)复述(5)复习学生尝试练习,小组讨论。
①浏览:培育杂交水稻②发问:外国人说不行,为什么袁隆平还要培育?③阅读:共8节,分四段。
第一节批“伟大”④复述:想想培育过程。
全班交流。
巩固五步阅读法三、训练交流,感悟方法。
1、出示练习:找课外书中的文章进行练习。
2、说说你学了五步阅读后的感想。
学生练习,组织交流。
四、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出示练习,自选文章进行五步阅读,思考从中你又得到了哪些知识。
开展五步阅读,做笔记。
5、批注笔记【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明确批注笔记方法和途径,在实践中体会;初步掌握批注笔记方法和途径,提高阅读的能力。
2、通过训练,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复习以前的读书笔记,准备相应的阅读课本【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迁移,尝试导入。
1、提问反馈:我们都学了哪些读书笔记?你平时常用什么方法阅读呢?2、揭示课题:批注笔记:3、解题:批注笔记法就是在阅读时把文章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它的作用就是提出自己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
学生复习回顾以前所学读书笔记,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
提纲式笔记、摘录式笔记、提要式笔记、感想式笔记……二、明确要求,尝试练习。
⒈让学生说说如何理解批注读书笔记方法。
2、教师介绍批注笔记方法:批注笔记内容:①注释: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
②提要:在读书中,边看边思考,标节段写大意。
③批语:各种感想、见解、疑问。
④警语:值得重要的地方,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
3、进行尝试练习。
4、组织交流,进行小结。
批注笔记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这样就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然后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常常会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5、谈谈对批注笔记的初步理解。
批注笔记的形式有3种:①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②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③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6、学生尝试练习,小组讨论。
①注释:如启蒙:让初步学习的人获得入门的知识。
②提要:第四节后写上妈妈在月光下为我唱歌谣。
③批语:在题目边上批“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为题目?④警语:在结尾节后写上“重要”。
7、全班交流,说说运用批注笔记的好处。
三、训练交流,巩固方法。
1、出示练习:找自读课本上的文章进行练习。
2、组织交流,进行小结。
说说批注笔记法的运用方法。
①边读边思②发现重点和和疑问③标好节次及段落④写好批注四、实践体验,培养习惯课后自选文章阅读,写好批注笔记。
开展阅读,做批注读书笔记。
6、抓事件读写人【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写人文章的特点,运用抓事件读懂写人文章的方法,领悟人物特点。
2、初步认识定人文章语言特色,培养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1、则有写人文章的幻灯片2、了解学生的阅读写人文章情况。
【教学过程】一、检测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题目:选择什么题目是记事文章?有什么共同点?①钱学森②天游峰的扫路人③广玉兰④海天骄子⑤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2、小结: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里会遇到许多人物,会给我们教益、启迪、留下美好回忆。
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阅读写人文章。
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记事文章有①钱学森②天游峰的扫路人④海天骄子共同点是六要素:①都写一个主要人物②用一件或几件事件写人记叙文就是选取一件或几件事情,刻划人物特点的文章。
二、出示范例,体会方法1、出示故事《钱学森》,《海天骄子》填充:人物事件特点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填充内容及体会人物的特点。
3、组织讨论,总结阅读记事文的方法。
①读一读,了解文章内容。
②找出人物和事件。
③思考人物特点。
④体会故事感情。
4、学生小组讨论,说写人记叙文的内容及人物特点。
5、全班讨论写人记叙文阅读方法。
三、实践体验,感悟方法1、出示课外阅读写人记叙文,用刚才方法读懂它的。
再想一想告诉我们人物的特点?2、全班交流,巩固方法。
3、评选阅读之星,给阅读之星颁奖。
小组讲人物事件及表达的人物特点。
全班比赛,总结方法。
推荐和评选阅读之星。
四、巩固拓展布置作业用学到的方法阅读课外书籍,参加全班读书笔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