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及自动化供应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大事记 1、1978年,“合资经营可以办”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亲自率领代表团来华访问第 二汽车制造厂,在双方探讨重型卡车技术引进项目时,建议中国最 好采用“中外合资”的形式来经营项目,邓小平在相关简报中建议 搞合资经营的内容旁边,批上了“合资经营可以办”。 刚刚度过十年浩劫的中国人不能甚至不敢去理解这种与资本家“联 姻”的经营模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七字批注具有划时代 的意义,它不仅奠定了未来30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更为中 国改革开放冲破思想“禁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1983年,第一个整车合资企业诞生 1983年5月5日,北京汽车制造厂和美国汽车公司的代表在“经营协 议书”与“合资章程”上签字,中国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将在首都 诞生。 1983年6月1日,外经贸部批准了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总 合同和章程,合资公司正式成立。AMC持有合资公司31.35%的股份。 中方北汽持有合资公司68.65%股份。
9、1997年,广州标致停产清算 1997年,成立12年的广州标致宣告破产,标致汽车撤离广州。本田 汽车以1美元价格买断标致在广州标致的所有股份和债务。广州标致 的失败是一个悲剧,但中国轿车工业发展并未止步,标致也在2003 年卷土重来,并在中国顺利发展。 10、1999年,奇瑞风云下线 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下线。距离生产工厂平整土地开始建 设,不过2年多的时间。 当时受到“三大三小”布局思路影响以及中国汽车工业暴露出的 “散、乱、差”问题,国家对地方轿车项目的上马进行严格的控制, 因此,奇瑞汽车建设时,对外只称作“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 下线后的奇瑞轿车只能在安徽省内和其他几个城市“悄悄卖”,但 随后公安部的一纸禁止各地给奇瑞车上牌的禁令,令形势几乎无法 挽回。直到奇瑞将注册资本的20%划转给上汽集团后,才在2001年1 月以“上汽奇瑞”的名称加入到国内轿车市场中来。
4、低污染的“绿色”汽车 为了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人们积极寻求和开发低污染 的汽车代用燃料,主要有氢气汽车、太阳能汽车、甲醇汽车、酒精汽车、 电动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和天然气汽车等。其中压缩天然气汽车是技 术比较成熟的一种,天然气资源分布广,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很有发 展潜力 。 5、汽车柴油化 相对汽油车,柴油车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低、节省燃 油、排放污染少、动力性强等。欧洲柴油轿车已占轿车产量的32%,法 国、西班牙等国高达50%以上,瑞士达到了60%。和汽油机相比,柴油 机可节油25%~30%,CO2 排放量比汽油机减少50%。 6、安全化和舒适化 提高汽车的安全可靠性和舒适性,从最初的保险杠、减震系统、乘 客约束系统、安全气囊到汽车主动防碰撞、车轮防抱死系统(ABS)、驱 动防滑系统(ASR),再到无盲点、无视差安全后视镜及儿童限动系统, 汽车的安全性能正日臻完善。在舒适性方面,灯光随动系统、倒车雷达、 坐椅按摩、电子助力、夜视系统等,无不使开车变得越来越舒适简单。
建设。后者也不再是痴人说梦,目前大多数的合资企业已经表示将有 自主产品推出。如此以来,自主品牌阵势将蔚为壮观,大有跟合资品 牌平分秋色的架势。 (二)国内汽车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后~1978年。1953年我国在苏联援助下,开始着 手建立自己的民族汽车工业,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 汽车,至1970年代末。这一时期汽车产业的规划、投资、生产及消费 由国家直接管理,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环节,全程实行严格的计划分 配。这一阶段中国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市场。 第二阶段:1978年~2008年底。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向市场化迈进。 特别是1990年以后,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的汽车资源下降到10%左右, 汽车企业通过自身销售系统销售的汽车,在总销量中已超过50%,中 国汽车市场开始正式形成。随着2003年车市“井喷”期的到来,巨大 的社会消费集中而持久地释放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潜能。 第三阶段:2009年~未来若干年。这一战略成长期最早应从2008 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算起,而未来应以中国自主品牌真正成长为国际知 名品牌为结束。
2009年,一汽集团销售突破190万辆,其中,商用车累计销售超 过35万辆,乘用车累计销售超过156万辆。。 一汽提出了集团总销量2010年跨越200万辆,2015年400万辆,且 自主品牌比例超过50%的目标。 从一汽发展的轨迹来看,国内消费是诱因,产品研发是主导,体 制改革是推力,而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则成为公司跨越式发 展的重要支撑。
6、1988年,引进奥迪100 1988年5月17日,一汽与德国大众汽车签署了奥迪轿车的技术转让协 议。而此前两年,一汽已经以进口散件组装的方式试装100辆奥迪 100轿车。中国企业此时真正意义批量生产国际标准高档轿车。同时, 奥迪100轿车也成为那时期领导干部的新一代专车。另一方面,奥迪 100引进也成为通过合资振兴自主品牌的一种方法。到1996年,一汽 奥迪的国产化率达到90%,其中50%以上是自制件,同年,在奥迪 100基础上搭载克莱斯勒488发动机的“小红旗”下线,尘封已久的 红旗品牌终被复活。 7、1991年,一汽大众成立 1991年2月8日,一汽大众有限公司在长春成立,投资42亿元,中德 双方持股比例为6:4。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诞生。 8、1991年上海牌轿车停产 1991年,上海牌轿车停产,中国轿车工业在合资车型的挤压下暂别 “自主产品”。不过,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后,上海汽车将再次 回到“自主时代”。2007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停产了16年的上海牌 轿车在上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燃料电池轿车身上重生。
(四)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 1、模块化制造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汽车的生产制造模式开始向集约 化和标准化发展。 以欧系车企大众-奥迪品牌的总装车间为例,其“模块化”生产使零 部件装配数量减少90% 。过去生产模式,总装线需要装配2万多个汽车零 部件,而采用新的模块化、集约化管理的新生产线只需要装配2000多个 零部件,当然所需要的工人数量也减少了很多。 所谓模块就是指通过将独立配件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单位。最 近几年汽车制造业开始两种模块化生产理念的“较量”: 一种是以日系企业为主的ECU(电子控制装置)集成和标准化, ECU群的“标准件”使之成为各车型通用的模块。 另一种是德系企业为主的产品结构多项功能与多种配件相互关联的 复杂对应关系。 这两种理念形成了目前在汽车模块化过程中的两种思路。 目前,德系汽车企业推崇的“模块化”生产模式已经被业界公认为 四大模块,分别是动力总成、车门总成、仪表总成和车前端总成。通过 对
汽车行业发Leabharlann Baidu趋势及 自动化供应商对策建议
一、一汽概况
二、国内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三、汽车制造过程概览 四、自动化技术使一汽产能高速腾飞
五、与自动化供货商共同发展的课题
一、一汽概况
(以下来自于一汽对媒体公开数据)
一汽现有职能部门18个,全资子公司28个、控股子公司18个。其 中上市公司4个,分别是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春一汽富维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启明信息技术 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板块按领域划分为:研发、乘用车、商用车、 毛坯零部件、辅助和衍生经济等六大体系。现有员工13.2 万人,资产 总额1340亿元。 一汽近年在改造并建设了解放卡车新工厂、一汽轿车新工厂、一 汽大众二工厂、天津丰田二、三工厂等新工厂之后,又陆续规划启动 或在建天津丰田四厂、一汽大众三厂、一汽轿车二工厂、通用轻型商 务车等项目,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制造阵地。而大众广州四厂、轿 车公司三厂等项目也在论证中。 自主研发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卡车、轿车、轻 微型车、客车多品种、宽系列的产品格局。拥有解放、红旗、奔腾、 夏利、威志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丰田、马自达等合资合作品牌。
3、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 国内第一个轿车合资企业诞生,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轿车工业的开 端。1985年3月,经邓小平拍板的国内首个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 众正式成立。当时规定,中德双方投资比例分别为:上海汽车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50%,德国大众汽车集团40%、大众汽车投资有限公司 10%。 上海大众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结束了“闭门造车”低水平 徘徊的历史,开辟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加快发展的道路。 4、1986年,汽车制造业成重要支柱产业 1986年3月25日至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汽车制造业作 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被写入“七五”计划。 5、1987年,明确三大基地布局 中国轿车工业最早的布局,业内俗称的“三大三小”形成。1987年8 月12日,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北戴河,在会议上最终明确了 在中国建设三个大型轿车基地的决策,并将轿车工业定点为上海、 一汽、二汽三家。
二、国内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一)当前态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汽车市场保 持平稳增长,全年生产、销售国产汽车均为1350万辆左右,跃居世界 第一位。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今年前8月中国汽 车产销双超1100万辆,分别为1149.06万辆和1158.26万辆,同比均增 长近四成之多。今年全国产销总量将超过1700万辆。 尽管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一直在跨越式发展,但从人均汽车拥有 量来看,我们与汽车大国的差距还很大,在外资品牌仍占绝对主导地 位的今天,中国汽车业还没有值得骄傲的资本。 另一方面,自主品牌正在强势崛起,原来设想的三股自主品牌力 量渐渐形成。一是奇瑞、吉利为代表的自主企业,二是传统汽车国企 下的自主品牌,三是合资企业中的自主产品。前者除了奇瑞、吉利外, 华晨和长城异常抢眼,其他如比亚迪、长安、哈飞、江淮等也有不俗 表现。中者如一汽、上汽和南汽,还会有其他企业投身自主品牌
这几大总成的模块化管理,使原来的生产线得以缩短。但是由于汽车零 配件数量多、接口多等原因,虽然纵线缩短了,横线却又在拉长。 2、标准化 多年来,各个汽车生产企业一直都以汽车零配件标准化为目标,通 用汽车通过推进配件的标准化,使多种车型共用同一种设计配件。在利 用这种克隆系统削减成本的同时,能够同时推广多种车型,汽车模块化 生产应该是这一模式的集成,事实上推动了标准化的发展。 而日系汽车生产企业走的是另外一个发展思路。以丰田公司为代表 的车企围绕ECU系统进行标准化推进,通过将按照各种功能细分的ECU 整合起来,实现一个涵盖范围更大的功能。以车载电子领域为中心, “开放模块”的比例将会逐步提高。 3、节能化 中国现在是一个石油的进口国,随着汽车用油的急剧上升,国家能 源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汽车节能势在必行。我们要优化现有的车用 能源动力系统,发展节能汽车。另一方面要开发新一代的新能源汽车。 替代燃油发动机汽车的方案如氢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 车等。但目前最有实用价值,并巳商品化投放市场的只有混合动力汽车。
(三)企业兼并重组——四大四小战略 近期《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细则明确指出鼓励通过兼并 重组,组建“四大四小”汽车企业集团。当前我国130多家汽车整车企业 中,排名前14位的汽车企业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另外100余家 汽车企业年产销量仅为万余(这其中尚不乏“零产销量”汽车企业)。 及时出台的《规划》可谓是针对中国汽车业现状开出的一剂良方。 国家在汽车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一汽、东风、上汽、 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 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这就是“四大四小”。 民营企业的长城、吉利、比亚迪正在争取大陆A股上市,它们将成 为另外一股力量,他们看似是游离在政策之外,但是他们的市场竞争能 力不容忽视,也是未来国企最重要的竞争力量,甚至是重组力量。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汽车产业或将呈现出“东西南北中”的“五极 格局”:东北、华北是一汽集团的地盘,华东是上汽集团的势力范围, 长安集团立足西部,东风集团固守中部,而广汽集团则独霸南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