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合集下载

滑坡泥石流等的危害

滑坡泥石流等的危害

滑坡泥石流等的危害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滑坡和崩塌滑坡和崩塌都是自然界中的重力地貌过程。

滑坡是在重力作用下,岩土物质沿着斜坡作整体的下滑运动,诱发滑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震、降雨和融雪等。

崩塌,是陡坡上的岩石土体受重力影响突然而迅速的垮落的现象。

崩塌一般发生在悬崖峡谷,或者是坡度大的湖、海岸的陡峭地段。

崩塌的速度比滑坡快很多。

泥石流泥石流是由岩屑、泥土、沙石、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组成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或沟床向下运动。

很多人分不清泥石流和滑坡,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沿着沟床流动,在流体和沟床之间存在着泥浆滑动面,没有山体破裂面;而滑坡是山体破裂沿着坡面下滑,这是泥石流和滑坡的不同。

泥石流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形成—输移—堆积。

在形成区,暴雨浸润打击,水分充分浸润饱和,大量积聚的泥沙、岩屑和石块等物质会沿着斜坡形成土、石和水的混合流体,山坡坡面土层渐渐失稳,沿着斜坡下滑。

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八种自然灾害_分布、成因、措施、危害

八种自然灾害_分布、成因、措施、危害

地震、滑波、泥石流等八种自然灾害,分布、成因、措施、危害一、泥石流定义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三、形成的原因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

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四、我国泥石流分布的特点1、我国泥石流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尤其在地形条件上表现较为明显。

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和盆地之间的接触带上,此外青藏高原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也是泥石流集中分布地。

在两个地带中,泥石流又多集中分布在一些沿大断裂,深入阶段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

这也是我国泥石流发生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在每一个大型构造带中,高频率的泥石流的发生多集中在混合花岗石、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页岩、泥灰岩、泥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2、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有关。

高频率的泥石流往往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局部暴雨强度大、较软湿、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西藏等地,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五、减轻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有许多种,生物措施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效果好。

生态环境恶化,坡面植被覆盖率低,乱砍滥伐现象严重,经常会造成水土流失。

而许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就是水土流失恶性发展的直接结果。

由此可见,崩塌、滑坡、泥石流与水土流失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生物措施。

地质灾害与防治报告

地质灾害与防治报告

地质灾害与防治报告地质灾害与防治报告地质灾害是指由地壳的某些内部或外部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火山喷发、地面沉降、断层活动等。

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危害,给人类生命、财产、环境等方面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此,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1.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危害地质灾害的类型很多,按照成因可分为自然地震、火山、洪水、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断裂等灾害。

这些灾害给人类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都非常严重。

山体滑坡是一种很常见的地质灾害,由于山体物质的流失和荷载的改变,导致山体失稳,最终导致山体崩塌和滑坡。

山体滑坡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如严重影响交通运输、耕地、建筑、水利设施、居民安全等。

另一个常见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通常由于山体滑坡等因素使大量土石混合物向下流动而形成。

泥石流可能伴随严重的毁灭性破坏,包括迅速冲击、淹没、滞留和冲击,对农田、水利设施、交通、人口、环境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还有一种灾害——地面塌陷,是由于地质构造不稳定、地下水开采、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导致地表下降形成的。

地面塌陷对人类的影响也非常大,比如导致地表沉降、建筑物倾斜、消耗滩涂和耕地,使土地的质量下降,使城市水系遭受扰动、水路运输等领域也会受到影响。

2.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惊人,因此防治地质灾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地质灾害的防治可以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减少人类活动的不确定性,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环境。

防治地质灾害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领域,如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

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需要考虑到生态和环境保护,以及通力合作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3.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1)加强监测和预警。

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蛛丝马迹,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和避免灾害的发生。

(2)加强防范和减灾措施。

对亟需保护的重点地区,应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如修建堤坝、设置警示标志、绿化等,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自然灾害第七章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自然灾害第七章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1、地形:孕育泥石流的流域一般地形陡峭,山坡的坡度大于25°,沟床的坡度 不小于14 °。巨大的相对高差使得地表物质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在外力触发 (降雨、冰雪融化、地震等)作用下,发生向下的滑动,形成泥石流。 2、松散固体物质:泥石流流域的斜坡或沟床上必须有大量的松散堆积物,能为 泥石流的形成提供必要的固体物质。作为泥石流主要成分之一的固体物质来源 有:滑坡、崩塌的堆积物,山体表面风化层和破碎层,坡积物,冰积物以及人 工工程的废弃物等。 3、水:不但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泥石流流动特性的关键因素。 我国多数地区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因此夏季暴雨是泥石流最主要的水源。其次, 其水源来自冰雪融化和水库溃坝等。
(2)层面上摩擦系数的影响 层面上摩擦系数受水的影响很大,水的作用主要有两种: 润滑作用:干燥的岩土层面摩擦系数大,不容易发生滑动,一旦有水进入层面时 (特别是松软的岩层,水很容易渗入),摩擦系数会大幅度降低——大量滑坡多发 生在大量降雨和冰雪融化天气 减小正压力:水进入岩土层后,水的孔隙压力增大,导致有效正压力减小,从而减 小摩擦力
松散堆积物中发生的滑坡主要和粘土夹层有关;
基岩滑坡主要和千枚岩、页岩、泥灰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 滑石片岩、炭质页岩等有关;
冰川研磨作用产生的粒径小于0.02 mm的岩粉、火山灰风化产生 的粘土矿物也都属于易滑地层。
第7章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5)构造效应:构造条件包括区域构造特征、坡地的褶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 及节理的发育特征、岩体结构、区域新构造活动性等。地质构造对坡地块体运动有 着多方面的影响。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滑坡的机制 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2008年国土资源部、 水利部、地矿部地质灾害勘察规范)。

地铁施工中常见五种地质灾害及其危害

地铁施工中常见五种地质灾害及其危害

地铁施工中常见五种地质灾害及其危害地质灾害是岩石圈表部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的影响下,给人类或物质财富带来严重的灾害事件。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地裂缝、软土变形、滑坡、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砂土液化、崩塌等,下面将5个主要影响地铁施工的地质灾害进行介绍。

1.1活动性断裂的地震效应活动性断裂是指近期正在活动,今后100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

活动性断裂的地震效应产生的断裂错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对地铁建设的影响是长期的,同时地铁隧道通过断裂带的围岩稳定性差,支护措施如不到位,容易发生塌方。

活动性断裂引起的地质灾害危害结果:造成地铁隧道沉降、塌方、透水等。

1.2 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是指某一区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地表浅部的压实加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

地面沉降又称地面下沉或地陷。

我国目前已有20多个城市发生了地面沉降,其中上海、天津、台北、太原等最大累计地面沉降已超过2 m。

地面沉降是地铁建设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地面坍塌事故,危害结果:造成地铁建筑不均匀下沉,地铁盾构断裂,铁轨扭曲,地铁隧道透水,基坑与路面坍塌等。

滑移或不均匀下沉,基础悬浮等,以及地铁隧道透水。

1.3滑坡与泥石流滑坡是指那些构成斜坡体的岩土在重力作用下失稳,坡体内部的一个或几个软弱结构面(带)作整体性下滑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为山地突然爆发的饱含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

按成因泥石流分为自然泥石和人为流泥石流,如山西尾砂矿溃坝特大安全事故就是人为泥石流。

滑坡与泥石流均具有突然性与破坏力大的特点,滑坡与泥石流主要对地铁车站施工造成威胁。

1.4流砂、管涌流砂和管涌是渗透变形的两种形式,均属于地下水的不良作用。

流砂多发生在颗粒级配均匀而细的粉、细砂中,其表现形式是所有颗粒同时从似于管状通道被渗透水冲走。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孔道中发生移动并被带出,逐渐形成管形通道,从而掏空地基或坝体。

地质灾害威胁居民安全

地质灾害威胁居民安全

地质灾害威胁居民安全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或地表发生的各种自然因素导致的灾害事件,例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可预测,但通过科学的防灾措施和应急准备,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并保护居民的安全。

一、地质灾害的分类和特点地质灾害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

自然灾害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等;人为灾害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灾害,如矿山塌陷、采石场塌方等。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都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的特点。

地震是地质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它具有瞬间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破坏。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则是由于地质结构不稳定或天气条件恶劣导致的,其特点是发生迅猛、速度快、范围广。

这些特点使得地质灾害在发生后往往难以预测,给居民的撤离和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二、地质灾害对居民安全的威胁地质灾害给居民安全带来了多重威胁。

首先,地质灾害造成的房屋倒塌和破坏会直接危及居民的生命安全。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建筑物往往无法承受巨大的冲击力和压力,轻则导致房屋倒塌,重则造成人员伤亡。

其次,地质灾害破坏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使得救援和抢险工作受阻。

地震发生后,道路可能被掩埋、破坏,这使得救援人员无法及时抵达灾区;通信设施的破坏也使得居民无法与外界联系,增加了救援工作的难度。

再次,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财产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破坏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使得居民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无法正常生活;同时,财产损失也给居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

三、保护居民安全的措施和建议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居民安全的威胁,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1. 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

通过完善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灾害的发生情况,提前进行预警,以提醒居民采取相应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对我省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

2.什么是崩塌?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一般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的高陡坡上。

3.什么是滑坡?滑坡(也称走山)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0度的斜坡上。

4.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也称蛟龙)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水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划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三类,按流体性质可分为粘性和稀性泥石流;此外还有按水源类型划分的;降雨、冰川、溃坝型;按地形形态划分的沟谷型、坡面型等。

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

降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溢水等都可成为泥石流的水源。

5.什么是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重力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6.什么是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指地质砂土层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软土层压缩变薄、地势标高降低、地面缓慢下沉的现象。

地面沉降一般出现在滨海平原地区。

7.崩塌、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斜坡的地层岩性,是发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地层的岩性不同,它们的强度各不相同,发生滑坡的难易程度也就不同。

花岗岩、石英岩、石灰岩等块状岩石,致密坚硬,抗剪强度大,完全由它们组成的斜坡,很少发生滑坡,而有软弱的泥岩、页岩、煤层和各种地表覆盖层存在的斜坡,很容易发生滑坡。

采矿不按规范,预留矿柱少,乱采滥挖,造成采空区坍塌,导致山体开裂,继而发生崩塌、滑坡。

简述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简述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简述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一、泥石流的基本概念和危害泥石流是指由于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形成的一种以泥沙为主体的流态运动。

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每年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由于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造成了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

2.对房屋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破坏: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摩擦力,容易导致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受损或被毁。

3.对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泥石流会带走大量土壤和植被,导致土地资源丧失,同时也会污染水源等环境问题。

二、预防措施1.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提高预警能力。

2.加强防护工程建设:在泥石流易发区域建设防护工程,如堤坝、挡土墙等,以减轻泥石流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危害。

3.加强植被保护:大规模的植被破坏是导致泥石流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可以有效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4.加强社会宣传:通过社会宣传、科普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于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的意识和能力。

三、治理措施1.治理泥沙源头:采取适当的措施,如种草造林、修建拦沙坝等方式来治理泥沙源头,从根本上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2.治理沟道:通过清淤、加固沟道等方式来改善水流通畅性和稳定性,减少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的破坏力。

3.治理泥石流堆积区:通过加固、清理等方式来治理泥石流堆积区,减少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危害。

4.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四、结语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危害性极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通过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防护工程建设、植被保护等方式来预防泥石流的发生;通过治理泥沙源头、沟道和堆积区等方式来治理泥石流;同时也要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
3、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诱发灾害。 例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 大规模的工 程活动,造成滑坡等
地质灾害-----滑坡和泥石流
一、滑坡和泥石流的概念及危害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
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
[滑坡]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山洪水流激
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
[泥石流]
相同点
不同点
①分布地区 相同、 相近(山区) ②由外力作用作用 导致 ③突发性 ④破坏力强大 ⑤人类活动越来越 成为其重要诱因
①滑坡必须有一定的 软弱面,外力是重力 ② 泥石流外力是山洪 流水
滑坡和泥石流造成的危害
[滑坡]
[滑坡]
[泥石流]
[泥石流]
[总结危害]
摧毁道路、桥梁、村庄、厂房 阻塞河道,形成洪水
淹没农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二、滑坡和泥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发生机制
[滑坡的基本控制因素] 1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 2 软弱面的存在 3 破坏平衡的触发机制
[泥石流的基本控制因素]
1 充足的水 2 足够的堆积物 3 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
三、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过程
[滑坡的发生过程]
蠕动变形 急剧滑动 渐趋稳定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灾害成因的关联性。 例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 形成了以地震、滑坡、 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2、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例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 蔓延等

恶劣滑坡和泥石流带来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恶劣滑坡和泥石流带来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恶劣滑坡和泥石流带来的主要危害是什么恶劣滑坡和泥石流带来的主要危害(1)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

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提醒您:要及时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及预警信息;去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帐篷。

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当发现有泥石流迹象时,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也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

滑坡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地形条件:泥石流的地形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

上游形成区地形应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

中游流通区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

下游堆积区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物质条件:物质条件是指泥石流发生所必需的松散碎屑物质、水分的储量和****情况。

地表岩石破碎、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论文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论文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论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滑坡和泥石流是一种常见且具有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对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防治措施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滑坡的成因滑坡是地壳运动活跃地区的一种常见地质现象。

它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和外力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主要成因包括地震、降水、地下水位变化、土地开发和人类活动等。

1.1 地震地震的发生常常引起地表和地下岩土体的运动,进而导致滑坡现象。

特别是在活动断裂带附近,地震所产生的剪切力能够引发滑坡的发生。

1.2 降水降水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长时间大量降水或短时间强降雨的情况下,地下水位上升,岩土体饱和度增加,使得滑动面的剪切强度降低,从而引发滑坡。

1.3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也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滑坡。

例如从湖泊、河流和人工水库中大量取水,将导致孔隙水压降低,岩土体重力释放,进而引发滑坡。

1.4 土地开发和人类活动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也是滑坡发生的重要原因。

山区的大规模开发、挖掘和砍伐植被,破坏了山体的稳定性,造成了大量的滑坡和崩塌现象。

二、滑坡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提高滑坡灾害的预警能力和减轻其破坏性。

2.1 滑坡监测与预警通过在滑坡易发区进行监测,利用地形、地貌、地下水位等指标,可以对滑坡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这将帮助人们提前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少损失。

2.2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包括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防工作,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防治能力。

2.3 生态修复和植被保护通过生态修复和植被保护等手段,加强对山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高山体的稳定性,减少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2.4 建设抗滑坡工程在滑坡易发区,可以采取一系列抗滑坡工程措施,如加固山体、排除地下水、设置防护堤等,以增加山体的稳定性和抵御滑坡的能力。

不良地质作用的概念

不良地质作用的概念

不良地质作用的概念一、地质作用是指地球内部和地表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过程,是地球演化和地壳形成的基本原因。

然而,并非所有地质作用都对人类活动或工程建设有利,一些对地质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作用被称为不良地质作用。

本文将围绕不良地质作用的概念展开,介绍其主要类型和影响。

二、不良地质作用的定义不良地质作用是指那些对于工程建设、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等人类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地质现象和地质过程。

这些作用可能导致地表塌陷、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三、主要类型1.地质灾害:不良地质作用的典型表现之一是地质灾害,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给周围的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带来极大的威胁。

2.地面沉降:地下水过度开采、土壤压实、沉积物压实等因素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不仅影响城市基础设施,还可能引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下陷等问题,给地下工程和建筑物带来损害。

3.地下水位下降: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枯竭。

这不仅影响农田灌溉,还可能导致地层沉降、地下空洞形成,给基础设施和地下工程带来不利影响。

4.土壤侵蚀:不良的土地利用和过度开发可能导致土壤侵蚀,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

土壤侵蚀使得土地质量下降,农田失去肥力,同时还可能引发泥石流等灾害。

5.地热活动:地热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地热活动可能导致地热梯度的变化,对周围地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可能引发地壳的变形和地震活动。

四、影响与防治1.影响:不良地质作用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地质灾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则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土壤侵蚀和地热活动也威胁到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2.防治:针对不良地质作用,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地质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采取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用地,加强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范与治理。

18知识讲解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

18知识讲解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

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考点解读滑坡和泥石流的产生机制、发生过程及预防措施。

知识清单1.滑坡是山体斜坡上________的岩体与土体,在________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________、地势________较大、________覆盖较差的地区。

山地丘陵区和________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2.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________、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多发生在地形________、具有丰富的________以及短时间内有________的地区。

泥石流发生有三个基本控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滑坡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3.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滑坡会________或________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________江河,________城镇和村庄,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4.我国是多山之国。

在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________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受重力或水力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分布________、类型________、爆发________、规模________的国家之一。

5.泥石流大多受连续降雨、暴雨等激发,因此具有与降水相对一致的________变化。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地域上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布特点。

参考答案1.不稳定重力破碎起伏植被工程建设2.暴雨陡峻松散物质大量水流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3.破坏掩埋堵塞摧毁4.松软广泛齐全频繁巨大5.季节广泛相对集中要点精析要点一:滑坡【高清课堂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 366379 滑坡1.滑坡发生的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

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危害

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危害

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危害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自然灾害危害面广、破坏性大,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威胁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概括起来,自然灾害的危害有10个方面。

对人身的危害直接危害:自然灾害特别是重大或突发性的灾害,可以造成人员大批伤亡。

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人。

灾害对人的心理造成危害。

间接危害:?疾病是自然灾害的主要衍生灾害;?对城市的危害对城市影响最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灾害来势愈猛,灾情发展愈迅速,城市损失则愈严重。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对城市影响最大的是地震、洪水、风暴潮等。

另外,龙卷风、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冰雪等对城市也构成严重的威胁。

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缓变自然灾害,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污染、热岛效应、土地沙漠化等,也对城市显示出愈来愈大的危害。

我国西北一些古化城市已经被沙漠吞没,现在一些城市也已“沙临城下”。

对工业和矿业的危害工矿区是人口密集、社会财富集中的地区之一,因此一旦发生灾害,往往也是危害程度高的地区。

工矿企业的生产系统是人,机,环境,资源组成的巨系统;工矿区的生活系统是由人,生命线工程,环境组成的巨系统。

灾害对其中任一个子系统或环节的侵袭与破坏,都可对工业和矿业构成威胁。

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地震、洪水、大风、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高强度灾害对工矿企业的危害不容忽视,可以使整个企业或其中一部分顷刻毁灭,造成巨大损失。

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100亿元损失中,大部分是工矿企业损失。

砂土液化、地面下沉、地裂缝可危及厂房基础。

矿井中突水、突瓦斯、崩塌、冒顶、突泥、岩爆等灾害可使矿井毁坏或停产。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地质灾害是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地质灾害的评估与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估。

一、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分类地质灾害是指自然界因地质构造、地质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不良后果。

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多种类型。

二、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影响因素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地质灾害容易破坏道路、桥梁、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对工业和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在社会方面,地质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失踪,和社会治安、交通、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形、地质构造、水文水利条件、气候条件等。

地形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基础,地质构造是灾害的形成原因,水文水利条件是灾害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气候条件则会影响灾害的规模和频率。

三、地质灾害的评估方法地质灾害的评估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评估是通过对影响地质灾害的因素进行分析,选取一些定性指标,从而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

定量评估则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灾害的发生频率、规模、影响范围等重要参数。

四、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地质灾害的预测是利用地质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对影响灾害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可能出现的灾害进行判断和预报。

防治工作是从减轻灾害的影响、减少灾害发生的概率、预防灾害的再次发生等方面进行的。

在进行防治工作时,应首先将地质灾害的预测和评估作为依据,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监测与预警,以及利用工程手段对灾害进行防治。

同时也应该注重减轻灾害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预防意识。

总之,地质灾害评估对于预测和防治可能发生的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灾害的因素,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进行相应的预防和防治工作,以尽可能减少灾害带来的危害。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一、泥石流泥石流是由岩屑、泥土、沙石、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组成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或沟床向下运动。

很多人分不清泥石流和滑坡,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沿着沟床流动,在流体和沟床之间存在着泥浆滑动面,没有山体破裂面;而滑坡是山体破裂沿着坡面下滑,这是泥石流和滑坡的不同。

泥石流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形成—输移—堆积。

在形成区,暴雨浸润打击,水分充分浸润饱和,大量积聚的泥沙、岩屑和石块等物质会沿着斜坡形成土、石和水的混合流体,山坡坡面土层渐渐失稳,沿着斜坡下滑。

二、滑坡和崩塌滑坡和崩塌都是自然界中的重力地貌过程。

滑坡是在重力作用下,岩土物质沿着斜坡作整体的下滑运动,诱发滑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震、降雨和融雪等。

崩塌,是陡坡上的岩石土体受重力影响突然而迅速的垮落的现象。

崩塌一般发生在悬崖峡谷,或者是坡度大的湖、海岸的陡峭地段。

崩塌的速度比滑坡快很多。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指根据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对人类和物质造成危害的程度,对不同地区进行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和评价的过程。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等多种类型,其危害性不同,因此需要进行科学评价来指导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减灾工作。

1.灾害发生概率评估:通过收集历史灾害数据、地质构造特征、地震活动性等信息,结合科学方法进行灾害概率评估。

例如,通过地震震级、频次、震源深度等因素,评估地震的发生概率,并根据其概率,划分危险性等级。

2.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评价:根据地质灾害可能对人类、物质以及环境造成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进行危害程度的评估和划分。

如地震可能引发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等问题,评估这些危害的严重程度,并划分危险性等级。

3.脆弱性评估:评估地区和特定建筑物、设施、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即它们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的抵抗和适应能力。

通过对结构物、土地利用、土壤特点等因素的研究,评估其脆弱性,以指导减灾工作和城市规划。

4.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对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划分。

通过分析灾害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的相关性,给出相应的危险性等级。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有助于指导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减灾工作,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可以划定灾害危险区域,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于高危险区域,可以采取加固建筑物、管控开发和土地利用、撤离居民等措施;对于中低危险区域,则可以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总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工作,它为地质灾害防治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崩塌示意图
指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 沟谷)的地质现象。根据运动型式,崩塌包括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根据岩土体 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崩塌的运动速度极快,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淳安威坪驮岭脚崩塌
泥石流示意图
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 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往往突然爆发,山谷如雷鸣.浑浊的流体在很短时 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 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按流域的沟谷地貌形态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 。
滑坡示意图
滑坡是指山坡岩体或土体顺斜坡向下滑坡的现象。一般由降雨、河流冲刷、地震、 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近年来,由于斜坡前缘切坡、后缘弃土加载、庄稼灌溉等人为工 程活动引发的滑坡比例明显增加。在农村,滑坡也俗称 “走山”、“垮山”和“山剥皮”
岩质滑坡示意图
(滑坡体沿岩层面滑动)
土质滑坡示意图
顺层滑坡示意图
乱挖乱填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斜坡原状
人为改造(切坡和填坡) 边坡上建房很危险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泥石流
天然河道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经由内外地质 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或弯或直因循的是自然规律。 未经专业人员科学合理地论证,都不宜大兴工程, 人为改变河道的自然状态。山水相依才是适合人居 的自然环境,自然山水功能用人造山水功能无法替 代,优美的自然环境可遇不可“造”。由于山区可 供建设用地资源非常宝贵,因此,常常在山洪泥石 流的行洪区或堆积区,人为地缩小河道宽度,或改 变流通方向,致使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
4.2 人为因素
• 乱挖乱堆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山洪地质灾害 • 随意兴建池塘也会诱发地质灾害 • 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 • 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困扰。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首先,地震是地质灾害中最具破坏力和威胁性的一种。

地震会造成地面震动,导致建筑物、桥梁等结构倒塌,从而引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比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就造成了近7万人死亡。

地震还会引发次生灾害,如地震引发的火灾、洪水等,增加了人类社会恢复和重建的困难。

其次,火山喷发也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地质灾害。

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岩浆、火山灰和有毒气体,严重破坏周边生态系统和人类居民区。

火山灰会遮蔽阳光,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同时,火山气体中的二氧化硫还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滑坡是由于地层的不稳定性和外力作用而造成地表岩土发生位移的现象。

这会导致道路中断、居民区域被掩埋,甚至引发山体崩塌等次生灾害。

而泥石流是由于陡峭的山地地形和暴雨等因素导致的大量岩石和泥土的混合物开始快速流动,对河流和人类活动区域造成重大破坏。

例如,1998年中国的长江流域泥石流,造成了几千人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威胁。

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会导致基础设施的破坏,包括道路、桥梁、电力、通信等。

这对交通和通信系统的运营带来了困难,进而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

另外,地震和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会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重建和补偿工作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也会对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我们需要加强地震、火山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预测和监测工作。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灾害发生的征兆,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加大投入和宣传,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一、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岩屑、泥土、沙石、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组成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或沟床向下运动。

很多人分不清泥石流和滑坡,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沿着沟床流动,在流体和沟床之间存在着泥浆滑动面,没有山体破裂面;而滑坡是山体破裂沿着坡面下滑,这是泥石流和滑坡的不同。

泥石流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形成—输移—堆积。

在形成区,暴雨浸润打击,水分充分浸润饱和,大量积聚的泥沙、岩屑和石块等物质会沿着斜坡形成土、石和水的混合流体,山坡坡面土层渐渐失稳,沿着斜坡下滑。

二、滑坡和崩塌
滑坡和崩塌都是自然界中的重力地貌过程。

滑坡是在重力作用下,岩土物质沿着斜坡作整体的下滑运动,诱发滑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震、降雨和融雪等。

崩塌,是陡坡上的岩石土体受重力影响突然而迅速的垮落的现象。

崩塌一般发生在悬崖峡谷,或者是坡度大的湖、海岸的陡峭地段。

崩塌的速度比滑坡快很多。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
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如发现上述的一些征兆,尤其是发现山体出现裂缝,则可能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隐患,长期降雨或暴雨则可能诱发泥石流。

另外,地震和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也能诱发泥石流。

四、地质灾害的危害
地质灾害的危害非常广泛和严重。

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

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