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合集下载

如何对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评价及注意事项

如何对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评价及注意事项
基本要 求 .
检验 机 构 的微 生 物实 验 室应 采 取 封 闭式 布 局 ,
建 筑应 便 于清 洁 、 毒 。为 避 免污 染 应在 相 对 正压 消 洁净 条件 下进 行 , 有 时因特 殊需要 , 致病 菌作 指 但 用
对污染 及 可能波 及 的区域 进行 消毒处 理 ;
室 内地 面 ,然后 以紫外 线或 其他 方法 对实验 室 内空 气 进行 消毒 ; 222 实验 人员 应穿 戴 工作 服 、 .. 口罩 、 帽子 ; 行 无 进
菌 检 验时 , 经 风淋 后进 入 实 验 室 , 需 然后 , 正确 穿 戴
生和 因消毒 操作 方法 不 当可能对 人体 造成 的伤 害 。
212 紫外 线 、 .- 微波 消 毒 : 避 免对 人 体 的直 接 照 应
射。
213 气体 化 学 消毒剂 : 防止有 毒 有 害消 毒气 体 .. 应
的泄漏 , 常检测 消 毒环境 中该 类气 体 的浓 度 , 经 确保
在 国家规 定 的安 全 范 围之 内。
等, 均需 灭菌 或过 滤除 菌 ; 225 无 菌器 材和试 剂 , 用 前须 检查 容 器 或包 装 .. 使
导、 家和教授 针 对 目前 国 内外 对骆驼 奶 的需 求 、 专 疆
田新 等 同志对 我 区特 色奶 发 展 情 况进 行 为 期 一 天 的调研 , 调研 组 成 员参 观 了额 敏 金 驼 乳 业科技 有 限
公 司销 售点 , 实地 考察 了新 疆化 肥 厂驼 奶 收 购站 和
内各驼 奶 企业 生产情 况及发 展 方向作 了分 析 并提 出
厅 长王 俊 勋 和 自治 区奶 业 办公 室主 任 齐新 林 等 人 员陪 同 自治 区政 协 副 秘 书长 崔 明森 、 自治 区政协 经 济委 员会 主 任 肖庆 华 、 自治 区政 协 经 济委 员会 办公 室主任 向 东 、 自治 区政 协 经 济委 员会 办公 室副 主任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给室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要求与方法和质量操纵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2术语和定义(1)可追溯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举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2) A0 值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IOK时,温度相当于80C的时间(秒)。

(3)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体积小于60升的压力基汽灭苗器。

(4)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特意用于处理立刻使用物品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

(5) 管腔器械含有管腔内直径≥2mm,且其腔体中的任何一点距其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处的距离≤其内直径的1500倍的器械。

3监测要求及方法(1) 通用要求1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举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相关要求。

2应定期举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O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

3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2)清洗质量的监测1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举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

清洗后的器械外观及其关节、齿牙应光亮,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里(3)消毒质量的监测1湿热消毒应监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0值。

监测结果应符合相关要求。

2化学消毒应根据消毒剂的种类特点,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的温度,并记录,结果应符合该消毒剂的规定。

3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举行监测,O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符合相关要求。

每次检测3件~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

(4)灭菌质量的监测1通用要求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举行,监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理由举行提升,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消杀灭效果评价

消杀灭效果评价

卫生处理效果评价卫生处理进行效果评价旨在检验除害处理工作质量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并借此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使卫生处理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消毒效果评价(一)评价指标对不同的消毒对象,其消毒效果评价指标不同。

有的必须以国家制定的标准为指标,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要求消毒效果应达到无异臭、异味;消毒后30min 游离余氯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mg/L;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群(MPN)<3个/mL,无致病菌。

对无国家标准的消毒对象,一般以细菌杀灭率即消毒前后杀灭微生物的百分率来作为评价指标。

消毒前平均菌落数-消毒后平均菌落数细菌杀灭率= ×100%消毒前平均菌落数如:传染病消毒的细菌杀灭率合格指标为99.99%;一般预防性消毒的细菌杀灭率指标为:80%以上为良好,70%~80%为较好,60%~70%为合格,60%以下为不合格。

(二)评价方法常用的物品表面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有:自然菌采样检测法、染菌片检测法。

空气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有:自然沉降采样检测法、空气采样检测法。

二、杀虫效果评价(一)评价指标1. 密度指数传染病疫点杀虫后病媒昆虫应降低99%。

措施前密度指数-措施后密度指数密度指数下降比= ×100%措施前密度指数2. 相关密度指数(RPI)预防性杀虫其相关密度指数应小于20,大于20为效果不佳。

对照区处理前平均密度值×实验区处理后某时密度值RPI= ×100%对照区处理后某时密度值×实验区处理前平均密度值3. 对动植物危险性害虫的除害效果评价,一般以虫样全部死亡、除害对象未见到活虫或达到规定的熏蒸浓度做为标准。

(二)评价方法1. 人工小时法人工方法捕捉昆虫以小时计数(虫数/人.小时)。

2. 笼捕法检测蚊蝇指数时以笼捕获,以日计算笼捕昆虫平均数(虫数/笼.日)。

3. 诱捕法以灯光、诱饵等方法诱捕昆虫,以日或小时计算捕获率。

消杀灭效果评价

消杀灭效果评价

卫生处理效果评价卫生处理进行效果评价旨在检验除害处理工作质量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并借此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使卫生处理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消毒效果评价(一)评价指标对不同的消毒对象,其消毒效果评价指标不同。

有的必须以国家制定的标准为指标,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要求消毒效果应达到无异臭、异味;消毒后30min游离余氯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mg/L;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群(MPN)<3个/mL,无致病菌。

对无国家标准的消毒对象,一般以细菌杀灭率即消毒前后杀灭微生物的百分率来作为评价指标。

消毒前平均菌落数-消毒后平均菌落数细菌杀灭率=×100%消毒前平均菌落数如:传染病消毒的细菌杀灭率合格指标为99.99%;一般预防性消毒的细菌杀灭率指标为:80%以上为良好,70%~80%为较好,60%~70%为合格,60%以下为不合格。

(二)评价方法常用的物品表面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有:自然菌采样检测法、染菌片检测法。

空气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有:自然沉降采样检测法、空气采样检测法。

二、杀虫效果评价(一)评价指标1.密度指数传染病疫点杀虫后病媒昆虫应降低99%。

措施前密度指数-措施后密度指数密度指数下降比=×100%措施前密度指数2.相关密度指数(RPI)预防性杀虫其相关密度指数应小于20,大于20为效果不佳。

对照区处理前平均密度值×实验区处理后某时密度值RPI=×100%对照区处理后某时密度值×实验区处理前平均密度值3.对动植物危险性害虫的除害效果评价,一般以虫样全部死亡、除害对象未见到活虫或达到规定的熏蒸浓度做为标准。

(二)评价方法1.人工小时法人工方法捕捉昆虫以小时计数(虫数/人.小时)。

2.笼捕法检测蚊蝇指数时以笼捕获,以日计算笼捕昆虫平均数(虫数/笼.日)。

3.诱捕法以灯光、诱饵等方法诱捕昆虫,以日或小时计算捕获率。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第一篇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标准及其评价灭菌效果的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对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评价。

2 试剂本标准所用试剂,凡未说明规格者,均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

2.1蛋白胨2.2葡萄糖2.3溴甲酚紫酒精:取溴甲酚紫2.0g,溶于100mL95%乙醇中。

2.4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配制:蛋白胨10.0g,葡萄糖5.0g,溶于100mL蒸馏水中,调pH值至7.0~7.2,然后再加2%溴甲酚紫酒精溶液0.6mL,摇匀后,按5mL/管,分装包口,置压力蒸汽灭菌器中,于115℃灭菌40min后备用。

3 指示菌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593或SSI K31)菌片,含菌量为5×105~5×106cfu/片,121℃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时间D121值为1.3~1.9min,杀灭时间(KT值)为≤19min,存活时间(ST值)为≥3.9min。

4 化学指示剂需用卫生部批准的化学指示剂。

5 技术要求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Mpa/cm2 温度,℃灭菌时间,min下排气式0.070 115 400.105 121 30预真空式 0.210 134 4~66 检测方法6.1 生物学指标(用作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依据)。

6.1.1 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两个分别放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6.1.2 灭菌柜室内,上、中层中央和排气口处各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3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块小手术巾,2块中手术巾,1块手术巾,30块 10cm×10cm、8层纱布敷料包裹成25cm×30cm×30cm大小)。

手提压力蒸汽灭菌试管内(试管口用灭菌牛皮纸包封),将盒平放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6.1.3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或通气贮物盒中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56℃培养48h,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是确保医疗保健机构中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的必要手段。

以下是该标准的几个重要方面。

1. 清洗质量监测:对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质量进行监测,包括对其表面和难以清洗的部位的监测。

采用隐血试验、ATP生物荧光法等方法,对清洗后的残留物进行检测,确保清洗效果符合标准。

2. 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剂的浓度、作用时间和温度等是影响消毒效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监测,确保消毒剂的浓度符合标准,作用时间足够,温度适宜。

同时,还需要对消毒后的物品进行细菌学检测,确保消毒效果达到预期。

3. 灭菌效果监测:灭菌效果的监测是保证医疗保健机构中器械、器具和物品无菌状态的关键环节。

需要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主要是对灭菌器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进行监测;化学监测则通过指示卡和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灭菌效果;生物监测则通过嗜热脂肪杆菌等微生物来检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

4. 监测记录: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需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清洗时间、消毒剂名称、浓度和作用时间、灭菌温度和时间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为后续的监测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在出现问题时进行追溯和分析。

总之,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实施对于医疗保健机构中的器械、器具和物
品的消毒灭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的监测,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消毒器械灭菌效果评价方法

消毒器械灭菌效果评价方法

消毒器械灭菌效果评价方法消毒与灭菌是医疗卫生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其中,消毒主要用于去除病原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而灭菌则是彻底杀死微生物。

消毒器械的灭菌效果评价方法则是医疗卫生行业常见的问题,本文将介绍其评价方法。

1.微生物学检验法微生物学检验法是评价消毒器械灭菌效果的一种传统方法。

方法是将一定数量的标准菌落放置于消毒器械内,经过特定的灭菌程序后检测存活微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具有可重复性、精确性高等优点。

但是这种方法对检测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高,需要在一定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同时检测过程耗费时间较长。

2. 物化指标检测法物化指标检测法是消毒器械灭菌效果评价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其中化学物理检测比较常见。

例如,可以检测器械表面温度、压力、湿度等一系列物理指标变化。

这种方法能够对灭菌过程进行准确监控,同时便于快速得到结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内部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使得物理指标变化不够准确。

3. 生物指标检测法生物指标检测法是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其标准是符合美国国家PDA(Parenteral Drug Association)协会制定的规范。

该方法考察灭菌器将经验证的保存量完全杀死的可生长孢子,主要关注消毒器械内的菌落数量。

生物指标检测法实验操作过程简单,结果可靠,能够检验消毒器械内的真实灭菌效果。

4. 过程指标检测法过程指标检测法是对于消毒器械灭菌过程监测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灭菌要求设定相应的指标,例如时间、温度、压力等。

通过对灭菌过程中各项参数的监控,能够准确评估消毒器械灭菌效果。

此种方法的实施方便,操作简单,不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灵活性较高,经济实惠。

总之,以上介绍的消毒器械灭菌效果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

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评估。

同时,为了保证评价效果的准确性,评估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评价标准进行操作,同时采用多维度检测方法为摆脱灭菌失败的情况提供多重保障。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评价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评价标准
1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1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1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无证扣10分
无操作流程扣5分
1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1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1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现场查看
1项不符合要求扣5分
1项不合格扣5分
1项不合格扣5分
1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1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3)生物监测:每周进行,内置物每锅进行,有阳性对照,有记录
(4)B—D试验:每天灭菌前进行,有记录
6、记录符合追溯要求
7、卸载:按规范要求进行卸载
8、班后工作
(1)关闭水、电、汽、气开关
(2)排出蒸汽发生器剩余存水。
(3)保持灭菌器内外清洁
安全防护:1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配制方法不正确扣5分
1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6、含氯消毒剂每日监测浓度,有记录
二、灭菌(70分)
1、灭菌员持证上岗
2、有高压蒸汽灭菌器操作流程
3、操作前准备工作符合要求
4、装载:
(1)装载前检查
(2)装载规范合理
5、灭菌过程的监测符合要求:
(1)物理监测:每锅进行,有记录。
(2)化学监测:每包进行.指示卡放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的中央,指示胶带粘贴于每待灭菌物品包外。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评价标准
得分:
检一、消毒(30分)
1、工作人员着装符合标准预防原则
2、检查消毒剂的有效期、浓度,按要求配制方法正确
3、物理消毒:煮沸时器皿浸泡于液面下2cm,煮沸消毒的时间及温度有效控制
4、化学消毒:化学浸泡消毒的浓度及时间的有效控制
5、机械清洗消毒有消毒质量程序评价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

为规范消毒效果监测,特制定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1、监测频次:每季进行。

2、采样⑴ 采样时间:空气消毒后4小时内、手术操作前。

⑵平板暴露法:暴露前先检查平板是否污染,是否有气泡及霉点。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斜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在放置、收取平皿时,手不能在暴露平皿的正上方移动。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W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上面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1M 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共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O OOO ◎图1 室内面积W30m2布点图图2 室内面积>30m2的布点图3、注意事项⑴ 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进行采样。

⑵ 平板摆放如取一条对角线,避免离门近的一条。

⑶ 工作人员不要靠近自动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4、结果判定⑴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W4cfu/ 15min •直径9cm 平皿。

⑵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W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二、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1、监测重点科室: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

2、监测频次⑴ 重点科室物表每月监测,工作人员手每季度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门把手等小型不规则物体表面Page用27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全部。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结果计算:
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倍数
•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 ————————————
(cfu/ cm2)
采样面积(cm2)
• 小型物体表面的报告结果,用 cfu/ 件表示。
Page 28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平板暴露法是利用微生物在空气中的自然沉降进 行采样的,也是最简便,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时间: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进行 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 1.5m,距墙 1m。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
线3 点,即中心一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 1m处; 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 1m。 采样方法:用从化验室取回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收回Pag送e 9 验
Page 23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物体表面的监测
1、重点科室(部门):每月进行。 如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室(ICU)、产
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 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 导管室、口腔科、内镜室、传染科等。 2、普通科室:每季度进行。 3、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 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标准菌株: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
结果判断:阳性——培养液颜色由紫变黄,说明有菌生 长,灭菌不合格
阴性——培养液经不变色,仍为紫色,说明灭
菌合格,但阳性对照必须有菌生长
Page 13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对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质量 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包放在排气口的上方, 并设阳性对照。

消毒灭菌检测制度和方法

消毒灭菌检测制度和方法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制度与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在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必不可少.因此,特制定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制度与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以帮助各科室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消毒灭菌设备的监测、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和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监测。

一、消毒灭菌设备的监测主要包括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环氧乙烷(EO)灭菌效果监测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化学监测1)化学指示卡(管)监测方法:需每包监测。

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管(卡)放入每一待灭菌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管(卡),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2)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法:需每包监测。

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

3)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管(卡)、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4)B—D试验: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每日进行一次B—D试验。

将B-D测试纸包水平放于灭菌柜内灭菌架(车)的底层靠近排气口处,柜内除测试包外无任何物品.经132℃,3.5min后, 取出一次性B—D包观察颜色变化。

均匀一致变色, 说明冷空气排除效果良好,灭菌器可以使用,反之,则灭菌器有冷空气残留,测试不合格。

新安装的设备和大修后设备应该进行B-D试验标准包测试,试验应该重复3次.5)注意事项:监测所用化学指示物须经卫生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2.生物监测1)生物指示物监测应1月1次。

2)指示菌株:为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 7953 或 SSIK 31株)。

3)检测方法:将两个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也可使用自含式生物指示物),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 3 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 块小手术巾,2 块中手术巾,1 块大毛巾,30 块 10cm×10cm 8 层纱布敷料包裹成 25cm×30cm ×30cm 大小)。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消毒与灭菌是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的重要手段,而评价其效果的方法与标准则是确保消毒与灭菌工作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微生物浓度检测法。

微生物浓度检测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消毒与灭菌效果的方法。

通过取样检测被消毒或灭菌的物品或场所中的微生物浓度,可以客观地评价消毒与灭菌的效果。

通常采用培养基培养法或PCR法进行微生物浓度检测,其中培养基培养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而PCR法则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微生物的DNA,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二、生物指示剂法。

生物指示剂法是一种直接评价灭菌效果的方法。

通过将含有高浓度孢子的生物指示剂置于被灭菌物品或场所中,再进行灭菌处理,最后检测生物指示剂的存活情况,可以评价灭菌效果。

生物指示剂法具有直接、准确的特点,能够客观地评价灭菌效果,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效果评价方法。

三、化学指标法。

化学指标法是一种通过检测消毒剂残留量评价消毒效果的方法。

通过检测消毒剂在被消毒物品或场所中的残留量,可以客观地评价消毒效果。

常用的消毒剂残留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各种消毒剂的残留量,为评价消毒效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的标准,具有普适性和权威性;行业标准是指某个行业制定的关于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的标准,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企业标准是指某个企业制定的关于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的标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这些评价标准为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有助于保障消毒与灭菌工作的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被消毒或灭菌物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并严格执行,以确保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应定期对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消毒与灭菌措施,确保工作质量和效果。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GB15981-1995 Evaluating method and standard for the efficacyof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第一篇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标准及其评价灭菌效果的检测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对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评价。

2 试剂本标准所用试剂,凡未说明规格者,均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

2.1蛋白胨。

2.2葡萄糖。

2.3溴甲酚紫酒精溶液:取溴甲酚紫2.0g,溶于100mL95%乙醇中。

2.4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配制:蛋白胨10.0g,葡萄糖5.0g,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调pH值至7.0~7.2,然后再加2%溴甲酚紫酒精溶液0.6mL,摇匀后,按5mL/管,分装包口,置压力蒸汽灭菌器中,于115℃灭菌40min后备用。

3 指示菌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 7953或SSI K31)菌片,含菌量为5×105~5×106cfu/片,121℃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时间D121值为1.3~1.9min,杀灭时间(KT值)为≤19min,存活时间(ST值)为≥3.9min。

4 化学指示剂需用卫生部批准的化学指示剂。

5 技术要求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MPa/cm2温度,℃灭菌时间,min 下排气式0.070 115 400.105 121 30预真空式0.210 134 4-66 检测方法6.1 生物学指标(用作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依据)。

6.1.1 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两个分别放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6.1.2 灭菌柜室内,上、中层中央和排气口处各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3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块小手术巾,2块中手术巾,1块大手术巾,30块10cm ×10cm、8层纱布敷料包裹成25cm×30cm×30cm大小)。

医院现场消毒效果评价方法

医院现场消毒效果评价方法

XXXX医院现场消毒效果评价方法一、基本要求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1自然菌2指示微生物3检测方法4结果计算三、空气消毒效果评价1采样方法2检测方法3结果计算一、基本要求1.1以自然菌评价时,消毒前后分别对消毒对象进行采样。

1.2化学消毒后,采样液应为相应中和剂(经中和鉴定试验证明有效)。

1.3采样后应尽快对样本进行检测,常温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4h;若样品保存于0℃~4℃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1.4消毒效果评价时,应做好消毒效果评价记录,包括样本名称、来源、数量、编号、检验指标、采样日期、采样者、检验结果、检验者及审核者签字等。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2.1自然菌消毒前,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数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消毒达到作用时间后,按照上述方法在与前者成对的物体表面进行采样,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对应中和剂试管中。

被采物体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物体表面≥100cm2,取100cm2,前后采样面积等同。

2.2指示微生物按照GB/T38502制备实验用菌片(低温现场消毒效果评价时,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作为有机干扰物),使每个菌片的回收菌数为1×106CFU/片~5×106CFU/片。

一般选择布片(1cm×1cm)作为染菌载体,使用气雾或超低容量喷雾等消毒方式时,不可使用布片和滤纸片等有吸附能力的载体,可选择金属片(Ф1.2cm)或玻璃片(1cm×1cm)。

消毒前,按照布点要求,将菌片放置于现场,消毒达到作用时间后,用无菌镊子将菌片移入装有5.0mL相应中和剂试管中,在手心振打80次或用混匀器混匀,中和10min。

同时,设立阳性对照组。

低温现场消毒时,阳性对照组与试验组一起放入相应低温环境,达到相同低温后,放入稀释液中计数。

消毒结果评价应该怎么写

消毒结果评价应该怎么写

消毒结果评价应该怎么写1、标准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标准及其评价灭菌效果的检测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对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评价。

2试剂本标准所用试剂,凡未说明规格者,均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

2.1蛋白胨。

2.2葡萄糖。

2.3溴甲酚紫酒精溶液:取溴甲酚紫2.0g,溶于100mL95%乙醇中。

2.4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2、基配制:蛋白胨10.0g,葡萄糖5.0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调pH 值至7.07.2,然后再加2%溴甲酚紫酒精溶液0.6mL,摇匀后,按5mL/管,分装包口,置压力蒸汽灭菌器中,于115灭菌40min后备用。

指示菌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 7953或SSI K31)菌片,含菌量为51055106cfu/片,121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时间D121值为1.31.9min,杀灭时间(KT值)为19min,存活时间(ST值)为3.9min。

化学指示剂需用卫生部批准的化学指示剂。

技术要求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MPa/cm2温度,灭菌时间,min下排气式0.070115400.1051213、30预真空式0.2101344-66检测方法6.1生物学指标(用作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依据)。

6.1.1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两个分别放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6.1.2灭菌柜室内,上、中层中央和排气口处各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3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块小手术巾,2块中手术巾,1块大手术巾,30块10cm10cm、8层纱布敷料包裹成25cm30cm30cm大小)。

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用通气贮物盒(22cm13cm6cm)代替标准试验包,盒内盛满中试管,指示菌片放于中心部位两只灭菌试管内(试管口用灭菌牛皮纸包封),将盒平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4、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或通气贮物盒中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56培养48h,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GB15981-1995 Evaluating method and standard for the efficacyof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第一篇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标准及其评价灭菌效果的检测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对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评价。

2 试剂本标准所用试剂,凡未说明规格者,均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

2.1蛋白胨。

2.2葡萄糖。

2.3溴甲酚紫酒精溶液:取溴甲酚紫2.0g,溶于100mL95%乙醇中。

2.4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配制:蛋白胨10.0g,葡萄糖5.0g,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调pH值至7.0~7.2,然后再加2%溴甲酚紫酒精溶液0.6mL,摇匀后,按5mL/管,分装包口,置压力蒸汽灭菌器中,于115℃灭菌40min后备用。

3 指示菌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 7953或SSI K31)菌片,含菌量为5×105~5×106cfu/片,121℃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时间D121值为1.3~1.9min,杀灭时间(KT值)为≤19min,存活时间(ST值)为≥3.9min。

4 化学指示剂需用卫生部批准的化学指示剂。

5 技术要求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MPa/cm2温度,℃灭菌时间,min 下排气式0.070 115 400.105 121 30预真空式0.210 134 4-66 检测方法6.1 生物学指标(用作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依据)。

6.1.1 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两个分别放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6.1.2 灭菌柜室内,上、中层中央和排气口处各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3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块小手术巾,2块中手术巾,1块大手术巾,30块10cm ×10cm、8层纱布敷料包裹成25cm×30cm×30cm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第一篇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标准及其评价灭菌效果的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对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评价。

2 试剂本标准所用试剂,凡未说明规格者,均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

2.1 蛋白胨。

2.2 葡萄糖。

2.3 溴甲酚紫酒精溶液:取溴甲酚紫2.0g,溶于100mL95%乙醇中。

2.4 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配制:蛋白胨10.0g,葡萄糖5.0 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调pH值至7.0~7.2,然后再加2%溴甲酚紫酒精溶液0.6mL,摇匀后,按5mL/管,分装包口,置压力蒸汽灭菌器中,于115℃灭菌40min后备用。

3 指示菌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 7953或SSI K31)菌片,含菌量为5×10 5~5×106cfu/片,121℃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时间D121值为1.3~1.9min,杀灭时间(KT值)为≤19min,存活时间(ST值)为≥3.9min。

4 化学指示剂需用卫生部批准的化学指示剂。

5 技术要求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15批准 1996-07-01实施6 检测方法6.1 生物学指标(用作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依据)。

6.1.1 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两个分别放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6.1.2 灭菌柜室内,上、中层中央和排气口处各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3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块小手术巾,2块中手术巾,1块大手术巾,30块10cm×10cm、8层纱布敷料包裹成25cm×30cm×30cm大小)。

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用通气贮物盒(22cm×13cm×6cm)代替标准试验包,盒内盛满中试管,指示菌片放于中心部位两只灭菌试管内(试管口用灭菌牛皮纸包封),将盒平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6.1.3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或通气贮物盒中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56℃培养48h,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6.2 化学指标在物品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可作为物品是否经过灭菌的处理标志。

在物品包内中心部位用化学指示剂,可作为物品是否灭菌的参考标志。

7 结果判定及评价7.1 同次检测中,标准试验包或通气贮物盒内,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全部不变色,判定为灭菌合格。

指示菌片之一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判定为灭菌不合格。

7.2 化学指示剂的颜色变为与灭菌合格标准色相同时,或熔化时作为灭菌合格的参考标准。

第二篇紫外线表面消毒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8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物体表面消毒用紫外线的波长、强度及评价其消毒效果的物理学指标和生物学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紫外线直接照射到的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

9 指示菌9.1 大肠杆菌(8099或ATCC 25922)。

9.2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 9372)。

10 物理学指标10.1 在电压220V时,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在室温为20~2 5℃的使用情况下,253.7nm紫外线辐射强度(垂直1m处)应≥70μW/c m2。

10.2 在电压220V时,高强度紫外线灯,在室温为20~25C的使用情况下,253.7nm紫外线辐射强度(垂直1m处)应≥200μW/cm2。

10.3 照射剂量按式(1)计算:剂量(μW.s/cm2)=强度(μW/cm2)×时间(s) (1)11 检测方法11.1 物理学检测方法11.1.1 灯管的紫外线强度(μW/cm2)用中心波长为253.7nm 的紫外线强度测定仪(标定有效期内),在灯管垂直位置1m处测定。

11.1.2 在实际应用中消毒表面的照射强度应以灯管与消毒对象的实际距离测定。

11.1.3 表面消毒接受的照射剂量,应达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

对大肠杆菌,照射剂量应达到20000μW·s/cm2,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应达到100000μW·s/cm2。

11.2 生物学检测方法11.2.1 采用载体定量消毒试验。

载体制备按本标准附录C进行。

11.2.2 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8个染菌玻片平放于灭菌器皿中,水平放于适当距离照射,于4个不同间隔时间各取出2个染菌玻片,分别投入2个盛有5mL洗脱液(1%吐温80,1%蛋白胨生理盐水)试管中,振打80次。

11.2.3 经适当稀释后,取0.5mL洗脱液,作平板倾注,每个染菌玻片接种两个,放37℃培养48h作活菌计数。

11.2.4 阳性对照,除不作照射处理外,取2个染菌玻片分别投入2个盛有5mL洗脱液中振打80次,余按4.2.3进行。

11.2.5 计算杀灭率12 判定标准12.1 对指示菌杀灭率≥99.9%判为消毒合格。

12.2 达物理学检测标准时,作为消毒合格的参考标准。

第三篇液体消毒剂消毒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13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方法具体规定了消毒剂消毒效果生物学检测方法及其评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消毒剂对各种物体的消毒效果评价。

14 理化指标将消毒剂置20±2℃水浴中,测定在使用浓度下杀灭指示微生物达到消毒或灭菌所需的最短时间(min)。

15 指示微生物15.1 细菌15.1.1 细菌繁殖体: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8099或ATCC 25922)。

15.1.2 细菌芽胞: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 9732)。

15.2 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

15.3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纯化抗原(1.0mg/mL)。

16 检测方法16.1 中和试验(见附录 A)。

16.2 消毒剂定性消毒试验(见附录 B)。

16.3 消毒剂定量消毒试验(见附录 C)。

16.4 消毒剂杀菌能量试验(见附录 D)。

16.5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原性破坏试验(见附录E)。

17 消毒效果评价标准17.1 对细菌和真菌的杀灭率≥99.9%,对HBsAg,将检测方法灵敏度104倍或5×104倍(载体试验)的HBsAg抗原性破坏,可判为消毒合格。

17.2 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全部杀灭,可判为灭菌合格。

17.3 在实际应用中消毒效果评价以有机物保护试验的最低浓度和最短时间为该消毒剂达到实用消毒所需的浓度和时间。

附录A中和剂中和效果试验(补充件)A1 内容提要为了准确评价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消毒试验中要求选择适当中和剂。

所选中和剂不仅能及时中止消毒剂的杀微生物作用,且中和剂本身及其与消毒剂的反应产物(下称中和产物)尚需对微生物无抑制或杀灭作用,对培养基无不良影响。

A2 培养基和试剂A2.1 营养琼脂培养基成分:蛋白胨10.00g牛肉膏 3.00g氯化钠 5.00g琼脂15.00g蒸馏水 1000.00mL制法:除琼脂外,其他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pH至7.2~7.4,加入琼脂后加热溶解,过滤分装,经121℃、压力蒸汽作用30min,灭菌后备用。

A2.2 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2~7.6,下称PBS)。

成分:磷酸氢二钠2.84g磷酸二氢钾1.36g蒸馏水1000.00mL制法:将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二氢钾溶解于蒸馏水中,pH为7.2~7.4,分装,经121℃、30min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

A3 器材A3.1 锥形烧瓶。

A3.2 平皿(直径9cm)。

A3.3 量筒。

A3.4 精密pH试纸。

A3.5 无菌试管。

A3.6 无菌刻度吸管(1.0,5.0,10.0mL)。

A3.7 恒温培养箱。

A3.8 冰箱。

A3.9 菌落计数器。

A3.10 酒精灯。

A4 中和剂(注明生产厂家,批号)A5 操作方法A5.1 用PBS将指示菌制成5×105~5×106cfu/mL悬液。

A5.2 将消毒剂用灭菌蒸馏水配制成3种不同浓度,在不加中和剂的情况下,测知该消毒剂10min抑杀指示菌99.9%以上的最低有效浓度。

A5.3 取消毒剂10min抑杀指示菌的最低有效浓度与待选择中和剂进行试验,选出中和剂种类并依据等当量中和原则,调整中和剂浓度,选出试验浓度的消毒剂使用中和剂的浓度。

A5.4 中和剂选择试验时,先将消毒剂1.0mL与中和剂溶液9.0mL混合,制成中和产物溶液,再按表A1 分组进行。

表A1 中和剂选择试验photo-2A6 中和试验结果报告方法(如表A2)表A2 中和试验结果举例photo-33、4、5组间误差率计算公式A7 判定标准A7.1 3、4、5组菌数相似,其误差率≤10%。

A7.2 6组无菌生长。

A7.3 2组菌数明显少于3、4、5组。

A7.4 1组不长菌或明显少于2组。

符合上述标准的中和剂表明可消除消毒剂对指示菌的作用,中和剂及其与消毒剂的中和产物对指示菌无毒害,判定为该消毒剂的中和剂。

A8 消毒试验用中和剂浓度的选择按A5.4步骤进行,按A7.1~7.4的标准判定。

附录B消毒剂定性消毒试验(补充件)B1 内容提要定性消毒试验是测定受消毒因子作用后的样本有无细菌生长的试验方法。

用于对消毒因子灭菌效果的鉴定和消毒剂杀灭细菌效果的初步评价。

B2 培养基与试剂B2.1 普通肉汤培养基B2.1.1 成分:蛋白胨10.00g氯化钠 5.00g肉浸液 1000.00mLB2.1.2 制法:取蛋白胨、氯化钠加入肉浸液内,微温溶解,调节pH至弱碱性,煮沸、滤清,调节pH使灭菌后为7.2~7.4,压力蒸汽灭菌备用。

B2.2 试剂B2.2.1 稀释液:含1%蛋白胨的0.03mol/L PBS(pH7.2~7.4)。

B2.2.2 灭菌蒸馏水。

B2.2.3 中和剂:按本标准附录A选择。

B3 器材B3.1 灭菌刻度吸管(1.0,5.0,10.0mL)。

B3.2 灭菌试管。

B3.3 灭菌三角烧瓶。

B3.4 酒精灯。

B3.5 恒温水浴箱。

B3.6 恒温培养箱。

B4 试验方法B4.1 将菌液进行活菌计数,并用稀释液配制成含菌量为5×105~5×106cfu/mL的菌悬液。

B4.2 将灭菌试管10支排列于试管架上,标记管号。

B4.3 每个试管加灭菌蒸馏水2.5mL,放20±2℃水浴中。

B4.4 于第1管内加适当浓度消毒液2.5mL,混匀后取2.5mL移入第2管,再次混匀,从第2管中取2.5mL移入第3管,以此类推至第9管,混匀后弃去2.5mL,第10管中不加消毒液作对照。

B4.5 加菌悬液2.5mL于各管中,混匀并记录各管加菌时间,使菌药混合液中含菌量均为105~106cfu/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