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
《会变的盒子》教案
《会变的盒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盒子的形状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盒子的形状变化2. 数学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盒子的形状变化,数学问题的解决。
2. 教学难点:理解盒子的形状变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盒子、卡片、彩笔。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盒子,卡片,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盒子,引导学生观察盒子的形状。
2. 新课:教师讲解盒子的形状变化,如:盒子可以变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将盒子变成不同的形状。
4. 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心得。
5. 解决问题:教师提出数学问题,如:“有一个盒子,原来的形状是三角形,现在变成了正方形,问原来的盒子去哪里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尝试用盒子创作一幅作品,明天上课展示。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操作盒子,理解盒子的形状变化。
2.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分享心得。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品可以进行形状变化?2. 引导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形状变化创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和空间。
3. 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创新。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教授盒子的形状变化,进行实践操作。
2. 第3-4周:解决数学问题,进行合作交流。
3. 第5-6周:进行教学评价,拓展教学内容。
十、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盒子的形状变化,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会变的盒子》教案
《会变的盒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盒子的形状和颜色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现盒子的形状和颜色变化规律。
难点:用语言描述变化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盒子、卡片。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盒子、一套颜色和形状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盒子,提问:“这个盒子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盒子的形状和颜色。
2. 基本规律: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盒子形状和颜色变化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变化规律。
3. 探索规律:学生分组讨论,用颜色和形状卡片进行操作,尝试找出变化规律。
4. 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探索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变化规律。
5. 练习巩固: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发现盒子的形状和颜色变化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出示其他形状和颜色的盒子,让学生尝试找出新的变化规律。
2.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创意设计盒子的形状和颜色变化规律。
七、课堂小结:2. 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和取得的成果。
八、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用家里的盒子尝试制作一个变化规律的作品。
2. 家长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操作能力。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作业的创意、制作质量和完成程度。
十、教学预案: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在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3. 教师要准备好备用教具,以防主要教具出现故障。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
-创意的发挥与实现:学生可能难以将抽象的想法具体化,不知如何将创意转化为实际的盒子设计。
-立体感的建立:在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过程中,学生可能难以把握物体的三维空间关系,导致作品不够立体。
-技法的熟练运用:如何灵活运用剪、贴、画等技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学生来说是挑战。
-审美与评价:学生可能缺乏评价标准,难以对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需要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进行审美判断。
举例:针对创意发挥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如果你是一个魔术师,你的盒子会有什么特别的功能?”同时,提供一些设计灵感的示例,帮助学生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在立体感建立方面,可以通过模型展示和动手实践,让学生逐步理解如何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例如如何通过折叠和粘贴来增加深度和层次。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会美术下册《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本章节以“创意盒子”为主题,依据教材第五章《奇妙的立体世界》展开。内容包括:
1.了解盒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习简单的立体制作技巧。
2.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各种盒子的特点,展开想象力,创作独特而有创意的盒子。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盒子的创意设计与实际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设计思路。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想法,但也有部分学生显得有些拘谨。我意识到,可能需要更多地鼓励和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讨论兴趣。
会变的盒子教案
会变的盒子教案【篇一:人美版美术三下《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 7、会变的盒子教学目标: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纸家具。
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准备:样品、范作、油画棒、水彩笔、白版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展示纸家具样品,教师板书课题:会变的盒子二、启发探究教师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组,发给教师范作,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纸家具的制作材料、方法和表现形式。
2.根据学生探究结果引出制作要点。
(选材、设计加工、组合。
)3.让学生讨论设计制作纸家具的构思,进一步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作潜能。
(学会利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新颖别致的纸家具)学生活动:1.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掌握纸家具的基本制作规律。
2.各组选派代表反馈探究结果。
3.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制作构思,协调统一本组的制作方案。
四、提出作业要求:运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集体制作出一件或几件新颖精美的纸家具,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五、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五人为一小组,各组组长进行合理分工,设计制作吊饰,体验创作过程。
帮助学生进行分工。
各组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制作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六、作业展评:教师提供一定的评价标准,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并且优秀作品制作组的代表者谈谈创作感受。
学生自评、互评,按等级评选出展示作品、优秀作品、星级作品。
七、课后延伸:尝试用纸盒制作其他的物品。
教学后记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
教学中,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作品制作的比较粗糙。
为了可以更好的打开学生思路和创作欲望,可以给学生欣赏更多更好的作品。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会变的盒子(教案)
《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九课《会变的盒子》,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教学目标】1.了解盒子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基本构造。
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2.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用拆、画、剪、折、贴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改变盒子的构造,并设计制作出有趣的新形象。
【教学难点】立体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激活与引导。
【教学过程】一、环节一:了解不同类型的盒子1.了解设计师盒子以及它们的用途。
2.欣赏古代盒子欣赏:云纹剔犀盒(元代)、象牙雕鹌鹑盒(清代)、银镏金嵌砚盒(清代)。
二、环节二:探究纸盒,立体纸盒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1.学生尝试拆解纸盒,再把它折成新的纸盒。
2.思考纸盒娃娃,它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3.示范纸盒形象的制作过程。
细小部分可以用刻刀刻一下,强调剪、刻时要注意安全。
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让我们了解生活中一些废弃的盒子,也能经过自已的双手变成美丽的装饰品、工艺品。
《会变的盒子》作业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九课《会变的盒子》,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教学目标】1.了解盒子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基本构造。
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2.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用拆、画、剪、折、贴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改变盒子的构造,并设计制作出有趣的新形象。
【教学难点】立体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激活与引导。
【作业/练习设计】一、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完成纸盒的构想1.认真分析所选纸盒的特点,通过对盒子的构思和联想,并用画、剪、折、卷、贴等方法,把你的盒子变成一个美观、有趣的新形象。
三年级下册美术-9《会变的盒子》【教案】
9《会变的盒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盒子的审美价值,使用价值和基本构造。
学习用拆、剪、折、贴等综合方法把纸盒变成新形象,提高动手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用拆、剪、折、贴等综合方法将纸盒设计制作成新形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欣赏古代传世佳作与生活中巧妙设计的同时,增强对文化的深刻认识,培养废旧物品再利用的环保理念。
教学重难点:1.了解、改变盒子的构造,并设计制作出有趣的新形象。
2.立体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激活与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盒、彩笔、彩纸、画报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生活中,盒子随处可见。
他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硬,有的软。
请看多媒体,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做什么用?生:铁盒纸盒木盒……装食品,装首饰……师:设计师为什么这样设计?生:为了方便,实用更美观。
小结:根据盒子的用途,选择不同的造型、材料,使其达到既美观又实用的效果。
二、学习新知,讲授新课:出示课件。
师:如果上面的这些盒子还不够新奇的话,那么这几个盒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纹剔犀盒(元代)象牙雕鹌鹑盒(清代)银镏金嵌珐琅砚盒(清代)生:造型奇特花纹华美做工精致材质名贵师:这三个盒子都是中国古代传世佳作,下面这些文字评述说的是哪一件宝贝?1.盒身雕满如意云纹,漆色光亮温润,器型古朴高雅。
2.这件砚盒装饰精美,做工精细,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
3.象牙圆雕造型新颖,设计精巧,形象生动传神。
师:看看你们搜集的小纸盒,你知道它们是怎样从一张纸变成一个小纸盒的吗?请你亲自拆开一个小纸盒,看看它们的构造。
可以把它反折成一个新的小纸盒吗?这个小纸盒有几个面?你能从拆成平面的纸盒中找出它们的六个面吗?出示课件。
师:图纸上的其他部分起到什么作用?今天我们要把盒子变变样。
看大屏幕,有人用这个纸盒做成了娃娃,请你认真看图说一说它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9.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4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9.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9.会变的盒子》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盒子的基本画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线条和色彩,画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盒子。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步骤,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参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色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盒子的结构理解不够,难以把握盒子的透视和比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盒子的基本画法,能够画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盒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盒子的基本画法,如何把握盒子的透视和比例。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盒子。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盒子的画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互相评价法: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取长补短,提高绘画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具、盒子实物或图片。
2.学生准备:画具、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有趣的盒子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盒子的形状、色彩、线条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讲解盒子的基本画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盒子的结构,理解盒子的透视和比例。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步骤,尝试画出一个简单的盒子。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盒子的画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运用所学知识,画出一个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盒子。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 (4)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 (4)一. 教材分析《会变的盒子》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盒子的形态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剪、折、粘等手段,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盒子,并学会通过不同的视角观察物体,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盒子的基本形态,学会通过剪、折、粘等手段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盒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生活审美。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剪、折、粘等手段,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盒子。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盒子的形态变化,并运用到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盒子的形态变化。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学生创作方法。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盒子样品、剪刀、胶水、彩纸等手工材料。
2.学生准备:美术本、彩笔、剪刀、胶水、彩纸等手工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形状的盒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盒子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变形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制作好的盒子样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盒子的形态变化。
同时,教师讲解盒子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盒子的制作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动手制作盒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会变的盒子人美版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提高合作意识;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介绍自己的作品,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2.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3.在实践活动环节,增加学生对色彩搭配和人物表现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4.课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详细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他们找到提高的方向。
5.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盒子的种类、形状、结构等基本特征,理解盒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运用剪、贴、画等手法创作盒子人,把握人物与盒子结合的创意表现;
(3)掌握色彩的运用,使作品具有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及表达能力。
举例:
-在认识盒子环节,强调不同盒子的特点,如:圆柱形、方形、异形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会变的盒子》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各种各样的盒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盒子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4)培养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高审美和表达能力。
举例:
-在观察盒子环节,教师可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盒子的细节特点,如:盒子的开口方式、图案等;
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发现盒子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纸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盒子的变化规律和设计原理。
3. 学生实践制作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纸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盒子的变化规律和设计原理。
难点:学生实践制作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发现和运用变化规律和设计原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纸盒、剪刀、胶水、彩笔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纸盒、剪刀、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有趣的纸盒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纸盒的制作方法和变化规律。
二、教学演示(10分钟)1. 教师讲解和演示纸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包括剪、折、粘等技巧。
2.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如何将一个普通的纸盒变成一个有趣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盒子的变化规律和设计原理。
三、学生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自己动手制作纸盒。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和创新,发现和运用变化规律和设计原理。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板书设计1. 纸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剪、折、粘。
2. 盒子的变化规律和设计原理:对称、重复、对比、调和等。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纸盒作品。
2. 学生在作品中运用所学的变化规律和设计原理,创新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课后反思1. 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不够,可以更多地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 在学生实践环节,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变化规律和设计原理。
人美小学美术三下《第9课会变的盒子》word教案1
第7课会变的盒子学习领域:综合•探索课时: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设计本课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盒子,发现不同种类的盒子的不同功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
初步树立设计意识,培养简单的设计功能。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发现盒子的种类和用途,简单了解纸盒的基本制作方法。
让学生通过纸盒的收集、观察、研究、制作等教学活动,了解有关盒子的相关知识,学习用简单的方法将不同的纸盒进行组合和制作。
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在动手实践中了解盒子特征和功能,明确盒子不仅造型美,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盒子,发现不同种类的盒子的不同功能,明确盒子不仅造型美,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
应会:了解盒子的纸盒的基本制作方法,研究纸盒的制作步骤。
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盒子的设计与实际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了解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发现盒子的种类和用途,简单了解纸盒的基本制作方法。
让学生通过纸盒的收集、观察、研究、制作等教学活动,了解有关盒子的相关知识,学习用简单的方法将不同的纸盒进行组合和制作。
难点:巧妙利用不同纸盒进行组合制作。
学习材料:各种盒子、剪刀、胶、盒子资料……教学过程:一、收集盒子:1.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盒子。
2.欣赏各种各样的盒子。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分析盒子:1.说说盒子的作用。
2.从形状、色彩、用途、功能等进行分析。
:教学意图:了解盒子的造型美、装饰美和实用价值的关系。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研究盒子:1.拆盒子:2.组盒子:教学意图:通过拆组盒子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盒子的制作方法。
四、制作盒子:1.作业要求:通过拆组盒子,自己制作设计一个盒子,要实用与审美相结合。
2.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会变的盒子▏人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多变盒子创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多变盒子创作方法。
2.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多变盒子作品。
3. 进行多变盒子的创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多变盒子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且有创意的多变盒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盒子、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多变盒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2. 讲解:教师讲解多变盒子的定义、特点和创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创作技巧。
3. 示范:教师展示一幅多变盒子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的步骤和方法。
4.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的方法,进行多变盒子的创作实践。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多变盒子创作方法a. 选择合适的盒子b. 设计盒子的变化形式c. 创作盒子的外观装饰2. 创作步骤a. 观察和分析盒子b. 设计变化形式c. 绘制和装饰盒子d. 组装和调整七、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自行创作一幅多变盒子作品。
八、课后反思3.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多变盒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2.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你们见过会变的盒子吗?它们是怎么变的?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多变盒子的定义、特点和创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创作技巧。
三年级第9课《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
1.学生探究活动一:引导学生拆开搜集的盒子;
启发学生继续探究:短时间内盒子还原。
2.学生探究活动二:不借用工具将纸盒变样。
教师小结:这种方法是把单一盒子徒手进行变化。
3.介绍装饰方法之一:简单添加。(板书)
4.学生探究活动三:课件呈现纸盒做的沙发照片。(提问)
教师小结:这件பைடு நூலகம்品最巧妙的地方就是它“无纸屑加工”。
4.出示课题——会变的盒子
欣赏教师带来的设计精美的月饼盒,体验它的色彩及采用传统纹样进行装饰的美感。
相互欣赏同学搜集到的盒子。部分学生介绍自己的盒子——来历、用途、造型、色彩、装饰等特点。
通过对各种盒子的交流,了解生活中不同盒子的用途、造型、装饰、色彩。发现审美与其功能的统一。
欣赏盒子的造型美。进一步感受不同盒子的精妙设计与其功能,了解盒子的相关文化。
作业设计
运用不同纸盒进行大胆组合与创作,可以合作或独立操作的形式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会变的盒子
巧妙组合 巧用外形 简单添加 巧配颜色
反思重建
根据学生研究情况予以适当讲解及示范。
5.师生共同分析研究其它装饰方法:巧妙组合、巧用外形、
巧配颜色。
6.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反馈)
第二课时
二、学生创作
1.运用不同纸盒进行大胆组合与创作,可以合作或独立操作的形式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三、作品展评
1.展示各小组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2.教师小结,鼓励表扬为主。
迅速拆开自己搜集到的一个纸盒。
将纸盒还原。
学生探究体验利用折、压、挝等方法对盒子进行变化。
欣赏作品,感受经过剪贴装饰后作品的艺术美。欣赏作品启发构思。
第9课会变的盒子(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9课会变的盒子(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盒子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理,掌握制作多变盒子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盒子的种类与用途:介绍不同类型的盒子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盒子设计原理:讲解盒子的基本设计元素,如形状、颜色、材质等。
3. 多变盒子的制作方法:教授如何通过折叠、剪裁和组合来制作多变盒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盒子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理,多变盒子的制作方法。
难点:创意设计和动手操作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盒子样本、制作盒子的材料(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盒子,引发学生对盒子的兴趣。
2. 新授:讲解盒子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理,演示多变盒子的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多变盒子。
4. 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会变的盒子提纲:盒子的种类与用途、设计原理、多变盒子的制作方法。
关键词:构造、设计、创新、环保。
作业设计个人作业:设计并制作一个多变盒子,要求有创意且实用。
小组作业:每组制作一个主题多变盒子,如节日主题、环保主题等。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盒子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增加更多实践机会。
此教案旨在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盒子的设计与制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环保主题的引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多变盒子的制作方法1. 创意构思:主题设定: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或特定主题(如节日、环保、自然等)来设计盒子。
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设计热情和作品的个性化。
功能与美观的平衡: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的实用性,同时注重外观的美感。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9.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9.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9.会变的盒子》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探索盒子的形态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盒子变化的图片、步骤说明和练习题等。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盒子的基本形态和变化规律,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能和观察能力,对于盒子的形态和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对于美的感知也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盒子的基本形态和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互相欣赏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探索盒子的形态变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盒子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盒子的图片和实物,发现盒子的形态变化。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盒子的形态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盒子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盒子变化的图片和实物,以及相关的练习题和评价标准。
2.学生准备:学生自带一个盒子,准备好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盒子变化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盒子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么变化的?让学生对于盒子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步骤说明和示范,呈现盒子变化的步骤和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盒子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如何才能创造出有趣的盒子变化?让学生对于盒子变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6)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 (6)一. 教材分析《第9课会变的盒子》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了解和掌握盒子的基本形状和颜色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盒子的基本形状、颜色变化以及如何通过变换盒子的大小、形状和颜色来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他们对颜色和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盒子的形状和颜色变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例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盒子的基本形状和颜色变化。
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用颜色和形状表达自己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了解和掌握盒子的基本形状和颜色变化。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颜色和形状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盒子的形状和颜色变化,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变换盒子的大小、形状和颜色来创作作品。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9课会变的盒子》2.教具:盒子、彩色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3.课件:与课程相关的水彩画、剪纸等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盒子相关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盒子的形状和颜色变化。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盒子可以有哪些形状和颜色变化?”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盒子的基本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和颜色变化。
示例:展示一些作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盒子的形状和颜色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提供素材(如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盒子。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三年级美术下册《会变的盒子》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盒子设计原理和制作技巧,提醒学生注重创意发挥。
2.学生分享: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让其他同学从中学习。
3.教学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立体构成作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美。
五、作业布置
1.必做作业:
-请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合自己的创意,制作一个“会变的盒子”。要求结构稳定,创意独特,色彩搭配和谐。
-完成后,请学生为自己的作品拍摄照片,并附上简短的创作说明,介绍设计理念及制作过程。
-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拓展: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立体构成作品,如建筑、雕塑等,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
6.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合作精神:在小组讨论和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美术学科充满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较为丰富。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立体构成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了解,但尚需进一步巩固和实践。针对本章节《会变的盒子》,学生在生活中对盒子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对盒子的设计原理和创意表现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分享,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9.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3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9.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9.会变的盒子》这一课是美术教材三下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了解盒子的形态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盒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盒子的各种形态,并通过绘画和制作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盒子作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对于观察和表现生活中的物品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盒子的各种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盒子的理解和创意。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盒子的各种形态,并能够用绘画和制作的方式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思考,突破生活中的盒子形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盒子的形态变化。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交流和借鉴,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盒子样品、绘画和制作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和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盒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盒子的形态变化。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哪些盒子?它们有什么特点?谁能来说一说?”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盒子样品,向学生讲解盒子的结构和平面展开图。
然后提出创作要求:“请你们用画笔和颜料,尝试表现盒子的各种形态。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要求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会变的盒子》教
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会变的盒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①了解盒子的审美价值及构造②学习用拆、剪、折、贴等综合方法把纸盒变成新形象。
2、教材分析:《会变的盒子》是九年义务教育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中的第九课。
本科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学生们通过阅读教材,学习美术评述语言,提高欣赏、评述水平;通过观察各式各样的盒子思考造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体会设计意图达到巧妙利用纸盒的面设计出新形象的效果,这是与设计、应用领域的融合。
学生们在改造纸盒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比例决定盒子的外形、大小,还体现了废旧物品的再利用的环保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盒子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基本构造。
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用拆、画、剪、折、贴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的深刻认识,培养废旧
物品再利用的环保理念,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改变盒子的构造,并设计制作出有趣的新形象。
难点:立体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激活与引导。
教学准备:
样品纸盒、范作、油画棒、水彩笔、白版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盒子是我们日常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软,它们有许多用途。
今天让我们巧妙的运用它们,创作精美的艺术品。
出示课件并提问: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做什么用?(学生观看课件并回答)设计师为什么会这样设计?生答。
出示部分课题:盒子
二、启发探究
出示课件:
1、师:如果上面这些盒子还不够新奇的话,那么这几个盒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欣赏:云纹剔犀盒(元代)、象牙雕鹌鹑盒(清代)、银镏金嵌砚盒(清代),并回答:造型奇特、做工精细、材质名贵)
这三个盒子都是中国古代的传世佳作,教材上是这样描述它们:
a、盒身雕满如意云纹,漆色光亮温润,器型古朴高雅。
b、造型新颖,设计精巧,形象生动传神。
、装饰精美,做工精细,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
你能辨析出这些字评述的是哪一件宝贝吗?学生完成连线题。
2、提问:你知道它们是怎样从一张纸变成一个小纸盒的吗?请同学们拆开一个小纸盒,看看它们的构造。
师板书:拆
你还能把它反折成一个新的小纸盒吗?(学生尝试拆解纸盒,再把它折成新的纸盒)
这个纸盒有几个面?(生答:六个面)
你能从拆成平面的纸盒中找出它的六个面吗?(学生观察展开后的平面图纸)
3、出示课件:图纸上的其他部分起到了什么作用?(生答:粘接、加固)
今天我们就要把盒子变变样。
出示部分课题:会变的
4、师:有人用这张纸做成了一个纸盒娃娃,请你们说一说它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请学生分组讨论:
a、设计女孩的形象用了盒子的几个面?
b、这件作品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5、不同造型的纸盒可以设计不同的图案,这样的盒子你还可以设计什么图案?(学生现在小组内观察教具,再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
6、师示范纸盒形象的制作过程。
细小部分可以用刻刀刻一下,强调剪、刻时要注意安全。
打开教材第22页,说一说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哪里巧妙的运用了我们刚才学到的形式和方法,使纸盒造型变的更有趣。
7、播放课件:请同学们欣赏纸盒童话剧。
三、艺术实践
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你们创作什么题材的纸盒形象?各自承担什么工作?(小组讨论、分工)
2、对纸盒的构思和联想,用剪、拆、卷、贴等方法,把一个盒子变的美观、有趣。
(师在教师巡视指导需要帮助的学生)
四、展示评价
1、请同学们到各个小组去参观,师生共同评价。
2、说一说你你喜欢的作品有什么优点。
(生归纳总结:造型新颖、构思巧妙。
)
五、拓展延伸
尝试用纸盒制作其他的物品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让我们了解生活中一些废弃的盒子,也能经
过自已的双手变成美丽的装饰品、工艺品。
板书设计:
会变的盒子
认识工具:油画棒、水彩笔、白版纸、剪刀、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