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系统分析存在的问题
1.系统分析员对需求的理解出现偏差。
2.“堆栈”现象。
3.重编程,轻规划,轻分析。
4.开发进度减缓时,采用增加人员的方式来加快进度。
5.过低估计信息系统的投资使开发工作夭折。
2.堆栈现象
按照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程序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的顺序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先进行的步骤中的问题,在最后才能发现
3.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从用户提出要求而进行系统调查开始,到信息系统投入使用所经历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
一.调查阶段
(1)初步调查
(2)可行性研究
二.分析和总体设计阶段
(3)现存系统的评审
(4)新系统的要求
(5)新系统的总体设计
(6)实现和装配计划
三. 详细设计和实现阶段
(7)新系统详细设计
(8)测试说明和计划
(9)编程和调试
(10)用户培训
(11)系统测试
四. 装配阶段
(12)文件转换
(13)系统装配
五. 评审阶段
4.新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
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
5.项目审请的来源
1.部门经理
部门经理的项目申请往往集中在一个具体问题上。
2.高级管理人员
由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的项目申请比由部门经理准备的范围更广,包括几个部门和科室。
3.系统分析员
系统分析员看到某些部门的项目应该加以开发时,因此而写出一个建议,鼓励部门经理提出项目申请。
4.外部团体
6.系统分析员
1.系统分析员所面临的困难
①缺乏足够的用户专业知识
②用户对计算机技术缺乏足够的知识
③系统分析员最终完成的新系统方案,用户难以理解而
无法验证,其他人员理解上产生偏差。
2.系统分析员的条件
①人际关系:思想交流、观察力、理解、讲授
②技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的安排,
能够知道:What/When/Why/Where/Who/How,
计算机和管理方面的知识
3.系统分析员的职责
①负责或协调项目小组工作任务的安排与计划的执行
②确定用户的问题所在
③确定新系统开发的目标与新系统的需求
④搜集系统相关资料,提出新系统解决方案
⑤分析、评估旧系统与新系统的工作流程
⑥分析与规划新系统的结构与各项操作的内容
⑦编写需求分析书及系统测试、验收计划书
⑧督导新系统的设计、制作、安装、测试与验收
⑨监督新系统的实施与执行有关新系统的培训工作
⑩召开各种协调会议,进行工作的协调、分配与沟通
7.调查方法
1.调查表方法
2.查阅项目申请部门文件条例
3.现场观察
4.进行面谈
为了解足够的细节,以确定申请书的价值,也为了解用户对当前作业的看法。是一种最广且最有效的方法。
在面谈前要注意(准备工作):决定面谈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拟定问题提纲
8.信息系统的成本
开发和使用一个系统所产生的开支、支出或亏损。
类型
⑴有形成本:能识别和十分精确估计的成本。如:设备
金,工资,和水电费等。
⑵无形成本:财务总额无法精确地确定的成本,只能做
近似的估计,例如失去顾客的价值等。
⑴固定成本:不论系统的大小,其中某些成本不随活动
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计算机硬件的费用。
⑵可变成本:产生与活动和时间变化成正比的成本。如:
计算机运行的供电成本,打印机使用的打印纸成本等。
(1)直接成本:使用新系统进行工作直接产生的成本和效
益。如:设备费、打印纸是直接成本。
(2)间接成本:指维护费或管理费。如:暖气、空调、保
险和场地费用等。
分类
开发一个信息系统的成本估计,需要标识出全部成本的所有元素,一共可分为五种成本元素:
1.设备成本:由获得或使用与工作有关的所有装置所产生
的成本。例如,硬件、存储柜、台桌等。
2.操作成本:使信息系统运转所需的费用叫做操作成本。
它是根据系统部件所要求的使用量而变化的。
( 1)计算时间
( 2)由系统打印的输出行系数
( 3)使用的磁盘量
3.人员成本:开发和操作该系统的所有人员的工资。人员
包括:分析员、程序员、培训人员、数据录入人员,技术支持人员、计算机操作人员等。
计算方法(1)计时;(2)项目
可包括一次性成本和系统运行后经常发生的成本。
4.物资和费用成本:在开发过程中以及安装以后,所消耗
物资和支付的其它费用。例如,打印纸、色带、磁盘。
另外,购买系统手册或出差等。
5.设施成本:为信息系统准备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所必须
的费用。如,场地、空调、电线电缆等等。
9.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常见的风险
✧收益可能不达标
✧实际成本可能超过预算
✧无法在预定时间内完成
✧技术性能比期望值低
✧系统与现行软件或硬件不兼容
10.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1)制定计划阶段:决定完成项目要干什么工作。
①确立目标
描述从作为项目动机的要求中所分析出的目标;
列出中期目标或里程碑。这些中期目标对实现主目标很有意义。
②开发一个计划
列出完成项目所必须作的工作(或活动);
仔细分析每项工作,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从两方面考虑:哪些工作是在其它工作的之前还是之后;哪些工作能同时进行和完成;
画出网络图。
(2) 安排时间阶段:决定要干的工作什么时间干。
①所有工作顺序被确定并画在网络图中之后,则就
可以决定时间了
a.确定在项目中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b.计算时间表
c.计算完成每项工作可能利用的时间
d.识别关键性的工作
e.确定非关键性工作的活动时间
②如果最初计算的项目持续时间不能被接受,则调
整计划以便满足项目可接受的最后期限。
③确定一个日历时间表
(3)控制阶段
有效的项目控制包括对项目中的每项工作的不断监视。把实际的工作进程记在图中,或产生各种其它的状态报告。例如,定期向管理者提供的汇总报告,这些报告可以根据项目的动态和范围,每周一次,两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地产生,报告将记录项目的完成状况(通常包括成本)和影响时间表的最重要的关键性的因素。
11.用户的参与?
美国许多专家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主要管理者(用户)是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所以主要管理者参与开发信息系统是先决条件。主要原因是
➢主要管理者最清楚自己企业的主要问题,最清楚信息系统的目标。
➢只有主要管理者才有调整组织改变计算机水平,以及用多大投资开发信息系统的决策权。
➢只有主要管理者下决心组织,信息系统的实施才能实现。
所以用户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条基本原则。
用户参与原则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建立一个信息系统委员会,是主要管理者的咨询机构,又是信息系统开发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人员包括对信息系统要求较多的各级管理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委员会主要工作是确定系统目标,审核和批准系统方案,验收和鉴定系统。
12.信息系统实现的可行性研究
1.可行性研究的含义
(1) 当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则认为已经理解了原
始的问题和需求,并且已经考虑了对这些基本需求和问题的多种解决办法。可行性指的是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指问题的本身。
(2)可行性研究将包含至少两个关于所提出的需求和
问题的预想解决办法。这并不是意味着要设计两个或更多的不同系统。而是意味着在项目集中在一个所研究的环境中表现最好的方案之前,将考虑各种可供选择方案。
(3)一个可行性研究包含一些独立的有联系的考虑因
素。包括:财务、技术和人员等。这些都是比较合适的评价一个系统的因素。
(4) 一个可行性研究将以一个明确的推荐书结束。推
荐书将指明项目是继续进行和还是中断。及确定系统开发项目的花费。可行性研究的结果之一将是一个指明开发新系统的成本的项目预算。
2.可行性研究所考虑的方面
(1)技术上的可行性
是否存在进行某项必要工作所需要的设备技术,也就是说支持系统功能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是否存在。
(2)财务上的可行性
最常用的对所提出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价的方法。其结果通常称为成本/效益分析。测定实现新系统所产生的效益及这些效益与成本的比较。如果效益大于成本则决定是肯定的。否则,必须拿出使人非相信不可的理由,证明开发一个新系统是正当的要求。
(3)操作上的可行性
一个可使用的信息系统满足企业的需要和解决企业问题。所谓操作上的可行性就是系统开发实现以后,是否保证它能工作?
a管理部门对项目能大力支持吗?
b基层作业人员是否乐意使用新系统?
c顾客会不会受到影响?
d实施的各个操作是否比实施前的更差些?
(4)计划上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