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基础—第四章 神经系统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并被 结缔组织包裹成圆索状的结构,称神经
• (五)网状结构
•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神经纤维交织成网 状,并在其中散在一些小的灰质核团,这 些区域称为网状结构。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 髓
(一)位置和外形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位置:位于椎管内
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延髓与脑桥之间有明显的沟称 延髓脑桥沟。脑桥腹侧面的纵 行浅沟,称基底沟。
中脑两侧呈柱状隆起称大脑脚, 两脚之间的凹陷为脚间窝。
2.脑干的内部结构 由灰质、 白质和网状结构组成。
(1)灰质 脑干内的灰质为不 连续的团块,分散于白质中成 为功能相似的神经核。神经核 有两类:一类是与脑神经相连 的脑神经核;另一类是与传导 束相联系的中继核,这类核团 与感觉和运动的传导有关。
下端(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
外形: 两个膨大:颈膨大 腰骶膨大
6条沟:前正中裂 1 后正中沟 1 前外侧沟 2 后外侧沟 2
后正中沟 颈膨大
后中间沟 后外侧沟
腰骶膨大
终丝
脊髓圆锥
后正中沟
终丝 马尾
脊髓圆锥
脊神经 (31对)颈8
前根 (运动)
后根 (感觉)
第一胝神经
后根 前根
终丝 马尾
终丝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组成。在横切 面上,中央有一细小的中央管,其周围是 ‘‘H’’形的灰质,灰质的外面是白质。
一、神经系统的分部 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两大部分 。中枢部,
是指脑和脊髓,也称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 部,又称为周围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以 外的所有神经成份,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 内脏神经。
神经系统的区分
脑 中枢部
脊髓
周围部
12对脑神经 31对脊神经 内脏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一)灰质
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集聚的部位,在新鲜标本 上呈灰色,称灰质。在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层称 皮质。 (二)白质
脑水管,下续脊髓中央管,后通蛛网膜下
隙,为脑脊液循环的重要途径。
(三)间 脑
间脑位于中 脑前上方,大部 分为大脑半球所 掩盖。间脑内的 腔隙称第三脑室。 间脑包括背侧丘 脑、下丘脑等部 分。
1、背侧丘脑
➢形状 是一对卵圆形 的灰质团块
➢分部 “Y”形纤维板-内髓板 前核群 内侧核群 外侧核群
➢功能 皮质下感觉的最后中继站 可能是痛觉中枢
(2)白质 由上行 纤维束和下行纤维 束组成。上行纤维 束主要有内侧丘系 和脊髓丘脑束;下 行纤维束主要为锥 体束。
(3)网状结构 脑干 网状结构是呼吸和 心血管运动中枢所 在地。也是上行非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 结构。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脑干的神经纤维束是大
脑与脊髓、小脑相联系的通路。 (2)反射中枢 脑干内具有多种反射的
半
球
在小脑半球下面靠近小脑蚓的椭圆形隆起, 称小脑扁桃体。小脑扁桃体紧靠枕骨大孔,当颅 腔疾病引起颅内压升高时,可将小脑扁桃体挤入 枕骨大孔内,压迫延髓,危及生命。临床上称为 小脑扁桃体疝或枕骨大孔疝。
小脑扁桃体
• 3.小脑的功能
•
调节肌张力,维持姿势和参与躯体运
•
动的调节
• 4.第四脑室
• 位于脑桥、延髓和小脑间的室腔,上通中
低级中枢,如延髓内的心血管运动中枢、呼 吸运动中枢。脑桥内的角膜反射中枢和中脑 的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3)脑干的网状结构有维持大脑皮质 觉醒的功能。
(二)小 脑
1.小脑的位置与外形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 脑桥和延髓的背侧。 小脑中间缩细称小 脑蚓,两侧部膨大 称小脑半球。
小脑
小
脑
左
小 脑
蚓
右小脑半球
精细触觉
• 2)脊髓丘脑束
•
位于外侧索的前半部和前索中。
•
传导躯干四肢的痛、温、触、压觉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 (2)下行传导束
•
起自脑各部的纤维组成,下行止于脊
髓前角或后脚等处。
•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 (三)脊髓的功能
• 1.传导功能 通过上行纤维束将感觉传至
•
脑,同时又通过下行纤维束
1.灰质
• (1)每侧灰质的前部为前角(柱),支配骨 骼肌
• (2)后部为后角(柱), • (3)侧角,支配平滑肌
中央管
脊髓颈膨大
后索 后角 外侧索 中间带 前角
前索
• 2.白质
• (1)上行纤维束:起自脊髓灰质或脊髓神 经节的纤维组成,上升至脑。
• 1)薄束和楔束
•
位于后索,向大脑传导本体感觉和
2、下丘脑
位于背 侧丘脑的前 下方,包括 视交叉、灰 结节、漏斗 和乳头体等 结构。
主要结构
视交叉 终板 灰结节 漏斗 垂体 乳头体
下丘脑中含有多个核 室 群,重要的有视上核和 旁 室旁核,两者均属神经 核
分泌核团。视上核位于
视交叉上方,分泌加压 视上核 素。室旁核位于第三脑
室壁内,分泌催产素。
神经纤维集聚的部位,因多数纤维具有髓鞘而 成白色,称白质。分布在大脑和小脑生面的白质又 称髓质
• (三)神经核和神经节 • 由形态与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
的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称神经核;在 周围神经系统内称神经节
• (四)纤维束和神经
•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与功能基本相同的 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称纤维束
•
将高级中枢的调控冲动传至
•
脊髓
• 脊髓就成为脑与脊髓低级中枢和周围神经 联系的重要结构。
• 2.反射功能 有反射的低级中枢,如腱反
•
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
二、脑
脑
• 端脑 • 间脑 • 小脑 • 脑干
(一)脑 干
1、外形组成 • 延髓 • 脑桥 • 中脑
1、脑干的外形
(1)腹侧面 延髓上宽下窄, 前面有自脊髓延续的前正中裂, 裂的两侧有一对纵行隆起,称 锥体。锥体下端是锥体交叉, 两者均由深面的锥体束纤维形 成。
第四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概述
神经系统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一方面控 制、调节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使其 彼此联系,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 统一体;另一方面借助感受器,接受外界变 化的刺激,迅速、准确地调节各器官、系统 的活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环境,从而使 人体与外环境保持相对平衡。因而神经系统 在人体中起主导作用。
下丘脑不仅是调节内
脏活动和内分泌腺的皮
质下较高级中枢,而且
对体温、水盐代谢和情
垂体
绪改变也有重要作用。
乳
头
漏 斗
体 核
核
3.第三脑室
• 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狭窄腔 隙。借左、右室间孔与两侧大脑半球内的 侧脑室相通,后方借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 相通
• (五)网状结构
•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神经纤维交织成网 状,并在其中散在一些小的灰质核团,这 些区域称为网状结构。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 髓
(一)位置和外形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位置:位于椎管内
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延髓与脑桥之间有明显的沟称 延髓脑桥沟。脑桥腹侧面的纵 行浅沟,称基底沟。
中脑两侧呈柱状隆起称大脑脚, 两脚之间的凹陷为脚间窝。
2.脑干的内部结构 由灰质、 白质和网状结构组成。
(1)灰质 脑干内的灰质为不 连续的团块,分散于白质中成 为功能相似的神经核。神经核 有两类:一类是与脑神经相连 的脑神经核;另一类是与传导 束相联系的中继核,这类核团 与感觉和运动的传导有关。
下端(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
外形: 两个膨大:颈膨大 腰骶膨大
6条沟:前正中裂 1 后正中沟 1 前外侧沟 2 后外侧沟 2
后正中沟 颈膨大
后中间沟 后外侧沟
腰骶膨大
终丝
脊髓圆锥
后正中沟
终丝 马尾
脊髓圆锥
脊神经 (31对)颈8
前根 (运动)
后根 (感觉)
第一胝神经
后根 前根
终丝 马尾
终丝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组成。在横切 面上,中央有一细小的中央管,其周围是 ‘‘H’’形的灰质,灰质的外面是白质。
一、神经系统的分部 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两大部分 。中枢部,
是指脑和脊髓,也称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 部,又称为周围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以 外的所有神经成份,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 内脏神经。
神经系统的区分
脑 中枢部
脊髓
周围部
12对脑神经 31对脊神经 内脏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一)灰质
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集聚的部位,在新鲜标本 上呈灰色,称灰质。在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层称 皮质。 (二)白质
脑水管,下续脊髓中央管,后通蛛网膜下
隙,为脑脊液循环的重要途径。
(三)间 脑
间脑位于中 脑前上方,大部 分为大脑半球所 掩盖。间脑内的 腔隙称第三脑室。 间脑包括背侧丘 脑、下丘脑等部 分。
1、背侧丘脑
➢形状 是一对卵圆形 的灰质团块
➢分部 “Y”形纤维板-内髓板 前核群 内侧核群 外侧核群
➢功能 皮质下感觉的最后中继站 可能是痛觉中枢
(2)白质 由上行 纤维束和下行纤维 束组成。上行纤维 束主要有内侧丘系 和脊髓丘脑束;下 行纤维束主要为锥 体束。
(3)网状结构 脑干 网状结构是呼吸和 心血管运动中枢所 在地。也是上行非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 结构。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脑干的神经纤维束是大
脑与脊髓、小脑相联系的通路。 (2)反射中枢 脑干内具有多种反射的
半
球
在小脑半球下面靠近小脑蚓的椭圆形隆起, 称小脑扁桃体。小脑扁桃体紧靠枕骨大孔,当颅 腔疾病引起颅内压升高时,可将小脑扁桃体挤入 枕骨大孔内,压迫延髓,危及生命。临床上称为 小脑扁桃体疝或枕骨大孔疝。
小脑扁桃体
• 3.小脑的功能
•
调节肌张力,维持姿势和参与躯体运
•
动的调节
• 4.第四脑室
• 位于脑桥、延髓和小脑间的室腔,上通中
低级中枢,如延髓内的心血管运动中枢、呼 吸运动中枢。脑桥内的角膜反射中枢和中脑 的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3)脑干的网状结构有维持大脑皮质 觉醒的功能。
(二)小 脑
1.小脑的位置与外形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 脑桥和延髓的背侧。 小脑中间缩细称小 脑蚓,两侧部膨大 称小脑半球。
小脑
小
脑
左
小 脑
蚓
右小脑半球
精细触觉
• 2)脊髓丘脑束
•
位于外侧索的前半部和前索中。
•
传导躯干四肢的痛、温、触、压觉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 (2)下行传导束
•
起自脑各部的纤维组成,下行止于脊
髓前角或后脚等处。
•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 (三)脊髓的功能
• 1.传导功能 通过上行纤维束将感觉传至
•
脑,同时又通过下行纤维束
1.灰质
• (1)每侧灰质的前部为前角(柱),支配骨 骼肌
• (2)后部为后角(柱), • (3)侧角,支配平滑肌
中央管
脊髓颈膨大
后索 后角 外侧索 中间带 前角
前索
• 2.白质
• (1)上行纤维束:起自脊髓灰质或脊髓神 经节的纤维组成,上升至脑。
• 1)薄束和楔束
•
位于后索,向大脑传导本体感觉和
2、下丘脑
位于背 侧丘脑的前 下方,包括 视交叉、灰 结节、漏斗 和乳头体等 结构。
主要结构
视交叉 终板 灰结节 漏斗 垂体 乳头体
下丘脑中含有多个核 室 群,重要的有视上核和 旁 室旁核,两者均属神经 核
分泌核团。视上核位于
视交叉上方,分泌加压 视上核 素。室旁核位于第三脑
室壁内,分泌催产素。
神经纤维集聚的部位,因多数纤维具有髓鞘而 成白色,称白质。分布在大脑和小脑生面的白质又 称髓质
• (三)神经核和神经节 • 由形态与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
的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称神经核;在 周围神经系统内称神经节
• (四)纤维束和神经
•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与功能基本相同的 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称纤维束
•
将高级中枢的调控冲动传至
•
脊髓
• 脊髓就成为脑与脊髓低级中枢和周围神经 联系的重要结构。
• 2.反射功能 有反射的低级中枢,如腱反
•
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
二、脑
脑
• 端脑 • 间脑 • 小脑 • 脑干
(一)脑 干
1、外形组成 • 延髓 • 脑桥 • 中脑
1、脑干的外形
(1)腹侧面 延髓上宽下窄, 前面有自脊髓延续的前正中裂, 裂的两侧有一对纵行隆起,称 锥体。锥体下端是锥体交叉, 两者均由深面的锥体束纤维形 成。
第四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概述
神经系统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一方面控 制、调节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使其 彼此联系,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 统一体;另一方面借助感受器,接受外界变 化的刺激,迅速、准确地调节各器官、系统 的活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环境,从而使 人体与外环境保持相对平衡。因而神经系统 在人体中起主导作用。
下丘脑不仅是调节内
脏活动和内分泌腺的皮
质下较高级中枢,而且
对体温、水盐代谢和情
垂体
绪改变也有重要作用。
乳
头
漏 斗
体 核
核
3.第三脑室
• 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狭窄腔 隙。借左、右室间孔与两侧大脑半球内的 侧脑室相通,后方借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 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