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精编)教案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精品】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7单元 语文园地(部编版)

【精品】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7单元 语文园地(部编版)

语文部编版五下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感受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了解语句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上的特点。

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乡村四月》,感受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理解古诗《乡村四月》,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读。

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了解了哪些描写方法?二、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本单元的课文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展示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

(2)课件出示:【出示课件】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威尼斯小艇》一文,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动态美;还描写了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现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出示课件】①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

②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

③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几句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宁静和悠闲,也描写了人们给奶牛挤奶、满载牛奶的车船不停地开往城市的繁忙,把荷兰牧场的动、静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2.练一练,学运用。

(1)同学们还知道那些文章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吗?(2)小组交流。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0课《 金字塔》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0课《 金字塔》教学设计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金字塔的神奇,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10.教师小结:《金字塔夕照》这篇文章在作者流畅又饱含韵味的文笔下,展现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
四 交流汇报,感悟不可思议
1.埃及共发现金字塔110座,位于首都开罗郊区吉萨高地的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作为人造建筑的世界奇迹,胡夫金字塔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也被认为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的学习成果吧。
5.继续交流。(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不可思议呢?(列数字和作比较)
6.继续交流。(指名学生说)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不可思议?(作比较)
8.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你能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一下吗?(学生畅所欲言)
课件出示
推测一:金字塔运用了螺旋式建造法,就是沿四面墙壁建成螺旋式的阶梯状,一边上楼梯,一边往上盖。这样就不需要用到杠杆、撬棍和起重机。
13.金字塔为什么要建在尼罗河的附近?(这与古埃及人的生死观有关系,尼罗河西岸是太阳降落的地方,代表生命结束,进入亡灵世界。)
14.这些船可能会有哪些用途呢?
15.搜集资料,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学生自由介绍)
16.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金字塔夕照》,感受到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我们通过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感叹金字塔的种种不可思议之处。对埃及金字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探索金字塔中的未解之谜。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能通过朗读表达情感。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3.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能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文园地七》课文内容•教师学生共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分角色朗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写作内容•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如写读后感、续写故事等。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热热身。

2. 主体教学1.教师导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角色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4.学生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如写读后感或续写故事等。

3. 拓展活动•提供相关素材或资源,让学生自主拓展课文内容,如画画、做手工等。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分享。

四、教学评估•课堂表现评分:包括参与度、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书面作业评分:针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进行评分,包括文字流畅性、表达准确性等。

五、教学反思•分析本节课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

•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思路。

总结通过对《语文园地七》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阅读课文、朗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
一、教学目的
1.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2.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

三、教学难点
1.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板书及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放映故事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情感的体验)
2.新课讲解
介绍本单元文学作品,并讲解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方法。

3.示范演练
请学生跟读和模仿教师演示情感表达。

4.分组练习
学生分小组进行情感表达训练,共同探讨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5.自主练习
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6.展示分享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班内分享和评价。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七、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习作。

2.阅读文学作品并总结情感表达方式。

八、拓展延伸
结合其他文学作品或实际情境,继续探讨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效果。

以上为本文档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20 金字塔》教学设计 (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20 金字塔》教学设计  (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20 金字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词《20 金字塔》的内容和含义,能够流畅朗读诗词。

2.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能够理解并掌握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诗词《20 金字塔》的内容和含义,掌握金字塔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金字塔的结构和构建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多媒体课件3.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金字塔的特点和构建方式。

•带领学生阅读诗词《20 金字塔》,了解诗词的内容和意义。

学习•学习诗词的默写和朗读,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诗词赏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拓展•讨论金字塔的历史由来和文化含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小组讨论金字塔的结构和构建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复习•复习诗词《20 金字塔》的内容和朗读,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进行诗词的口头问答,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拓展•引导学生通过参观金字塔的图片和视频,了解金字塔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

•鼓励学生根据诗词内容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反馈•课堂上进行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互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表扬优秀表现。

•收集学生的书面作业和创作作品,给予评价和指导意见。

六、教学资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多媒体课件•金字塔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七、课堂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金字塔模型制作比赛,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金字塔建筑风格,深化对金字塔的理解和认识。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诗词《20 金字塔》的内容和含义,还掌握了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和构建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投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 熟练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发音和意思。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5分钟)•师生互动:通过谈论上节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学生低声朗读生字词和短语。

2. 新课讲授(3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并解释生字词、句式结构及比喻。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逐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拓展训练(20分钟)•学生互相唱读课文,加深记忆。

•搭配练习:生字词搭配造句。

4. 合作探究(25分钟)•小组讨论:就课文中抽象难懂的内容进行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小组展示:每组呈现自己的探究成果。

5.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进行课文内容的总结,强调重点。

•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练习1.默写课文生字词。

2.思考课文中比喻和象征的意义。

3.创作一段描写自然景色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思考,提高语文素养。

下一节课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20 金字塔》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20 金字塔》教学设计

文档内容已准备好。

请查收: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20 金字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诗歌《20 金字塔》的基本意思,并能够流畅朗读。

2.能够准确领会诗歌中字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3.能够根据诗歌内容,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判断能力。

4.能够了解诗歌是怎样构成的,并能够尝试自己写一首诗歌。

二、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诗歌《20 金字塔》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能够准确朗读诗歌。

3.能够理解诗歌中涉及的一些生词和成语。

4.能够自己尝试写一些描写性的诗句。

三、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诗歌的象征性含义。

2.能够准确理解诗歌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3.能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表达和发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金字塔的形状和含义,引入诗歌《20 金字塔》的主题,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诗歌(15分钟)朗读诗歌,让学生跟读,并解释生词和难点词语的含义,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整首诗歌的内容。

3.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引导他们提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创作时间(2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写一些描写性的诗句,可以参考金字塔的形状和意义,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的发挥。

5. 展示和讨论(15分钟)请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句进行展示,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讨论,从中学习和借鉴。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诗歌的美感和象征性,激发学生对诗歌和文学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诗歌《20 金字塔》。

2.写一篇读后感,描述你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继续发挥创造力,写一些描写性的诗句,可以使用金字塔作为主题。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相信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诗歌《20 金字塔》,并能够在诗歌的启发下进行创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指导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指导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中国的几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引导他们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材《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精美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3.班级黑板、彩色粉笔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步骤:1.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视频,引入主题。

2.讨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对我们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步骤: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辅助材料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每处遗产的美丽和历史价值。

三、展示步骤:1.学生就所学内容展开讨论,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2.选取几位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共同欣赏和学习。

四、实践步骤:1.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收集学生的作文并进行评价,指导他们提升写作水平。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更培养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希望大家能继续探索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承并发扬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学习,深刻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能够描述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多媒体教学设备3.学生绘本、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4.教师备课教案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猜测,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文本老师引导学生一起阅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第三步:整理知识学生分组讨论,整理所学习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每组从不同角度完成整理,形成小组汇报。

第四步:集体讨论各小组进行知识整理内容的汇报,并进行集体讨论,了解每个遗产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第五步:习作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题进行习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第六步:作品展示每组选取一份习作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分享作品,提供互相的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反思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合作探究,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通过习作环节,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的集体备课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高效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主题为“生活中的科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本单元共安排了3篇课文,分别是《实验与发现》、《测量与计算》、《观察与探究》。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是,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有限,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来拓展和巩固。

此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需要通过课内的实验和操作活动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中的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难点:实验操作的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PPT、实验器材和材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器材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和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技能。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单元说明第一步:单元内容总述1.本组教材以“异域风情”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

三篇课文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有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牧场之国》;还有介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建筑的《金字塔》。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3.教学建议:(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掌握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配合“异域风情”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了说“周边环境”和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等内容。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阅读和积累古诗等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引导学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能够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美好山河的美丽。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第二步: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8 威尼斯的小艇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共有三篇文章:《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和《金字塔》,分别从不同角度引领学生领略异国风情。

这篇课文以小艇为载体,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从作者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一、背景介绍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主要内容涵盖了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学习,课文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语文知识的巩固与提升等方面。

本单元旨在通过学生的集体备课和教案设计,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集体备课设计1. 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拓展课文内容。

2. 学习内容•课文《XXXXX》的内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分析;•课文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3. 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阅读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内外联系: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4. 学习活动安排•第一课时: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解决疑惑;•第二课时:老师讲解课文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第三课时: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分享读后感。

三、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分析;•课文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3. 教学准备•备课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学工具:黑板、教材、PPT等。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步:分析课文,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第三步:展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第四步:小组讨论,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相互学习;•第五步: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深化对文学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与展望经过本次集体备课和教案设计,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升。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集体备课设计及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七单元所学内容,包括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等。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3.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道理和启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把握第七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掌握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在句子中。

3.通过朗读课文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复习:通过朗读、理解和讨论巩固第七单元《童梦》的内容。

2.生字词复习:复习第七单元生词,包括“童年”、“辜负”等,让学生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分析作者的用意和写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通过小组讨论或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朗读:学生自主朗读或分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3.课文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用意。

4.词语解析:解释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词语的正确运用。

5.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深层含义。

6.课文回顾: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回顾第七单元的重点内容和思想。

7.练习与拓展:布置相关练习题目或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课文朗读、问题回答和讨论表达等方面。

2.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书面作业、练习题和拓展阅读等。

3.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1.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保证教学效果。

2.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改进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3.反思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本文档是关于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语文园地七》主要涉及古诗词、文章阅读、作文练习等内容,包括《滚滚长江东逝水》、《古诗二首》、全文阅读等。

2.教学目的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江河之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理解•古诗二首的吟诵•散文《心灵的摇篮》的阅读和欣赏2.教学难点•古诗的吟诵和理解•散文的情感体会和表达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江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江河的好奇心和向往。

2.学习阶段(1)学习《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诗歌,带领学生了解长江的历史和文化,学习诗歌的背景知识,听读诗歌并理解其中的意境。

(2)学习古诗二首•向学生介绍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帮助学生学会吟诵和理解这两首古诗。

(3)学习散文《心灵的摇篮》•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散文,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思考散文的主题和意义。

3.操练与巩固(1)朗读练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和散文,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2)作文练习•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四、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涉及古诗词和散文,通过情感体会和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和散文的内涵,培养综合语文能力。

以上是《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七单元,主要内容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的阅读和欣赏,以及相关的语言运用技巧和写作指导等内容。

2.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与散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学会欣赏诗歌与散文的技巧•掌握诗歌与散文的阅读方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准备•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辅助材料:课外阅读材料、课堂练习题等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一个生动的引子或问题,引导学生对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展开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学习内容呈现•第一部分: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方法•第二部分:散文的特点和欣赏方法•第三部分:诗歌与散文的比较与对比3. 教学活动设计•师生互动,指导学生逐步掌握诗歌和散文的欣赏技巧•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诗歌与散文的区别与联系•课堂演绎,让学生积极参与朗诵、解读等活动4.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诗歌和散文,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尝试撰写符合文体特点的文章,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教学反馈通过课堂练习、作业考查等方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五、教学总结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对诗歌和散文进行欣赏和理解,更培养了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理解能力,并提升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对语文的热爱,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以上是《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第七单元一、文章梗概在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中,第七单元是一个重要的复习环节。

这一单元主要是对前几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回顾,并加以巩固。

通过本文档,我们将详细介绍第七单元的教学设计和复习知识清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本内容。

二、教学目标1.复习前几单元所学知识,掌握课本中的重点知识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和思考能力。

3.帮助学生巩固汉字、词语和语法知识,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课文导读: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2.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课文理解:通过问题解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重点知识点复习:对词语、句子、语法等重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和讲解。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2.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听说读写结合: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五、教学流程1.课前准备:教师复习相关知识,准备教学材料。

2.课堂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单元知识,导入新知识。

3.教学展开:依次进行课文导读、朗读、理解和知识点复习。

4.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问,促进学生交流和合作。

5.课堂总结: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和梳理,提出下节课预习任务。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互动情况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作业评定: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小测验:可以设计小测验对学生进行考核,检验课文理解和知识点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本单元的反应较好,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都有所提高。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课文理解和写作能力方面仍有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此,我们将在后续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
教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了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有趣,并简单了解诗歌的魅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
识。

二、教学重点
1.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掌握如何使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

三、教学难点
1.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诗歌的魅力。

2.理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更加生动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诗歌朗诵视频,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学习诗歌
学生跟读诗歌,理解其中的内容,并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3. 学习修辞手法
老师介绍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生通过举例理解。

4. 小结
老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

5. 作业布置
布置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文章,并在其中使用修辞手法。

五、板书设计
•诗歌欣赏
•修辞手法
•生动表达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诗歌欣赏和修辞手法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多地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欢迎老师们批评指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讲评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讲评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
产》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课件:PPT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教学素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料、学生习作;
3.评分表、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步:整体阅读
1.讲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含义;
2.结合故宫、长城等遗产展开讨论。

第三步:写作
1.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文章,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引导学生使用逻辑清晰、语言生动的表达。

第四步:互评讨论
1.学生交换作文进行互评;
2.教师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

五、课堂总结
1.强调中国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
2.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六、作业布置
撰写一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从我做起》的习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珍爱中华文化遗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
案(定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春种》的内容,能够朗读诗歌。

2.通过赏析《春种》这首诗歌,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

3.掌握《春种》中的一些生字、生词的意思。

4.能够理解《春种》诗歌的主旨。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够准确地朗读这首诗歌。

2.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诗歌的主题及写作背景。

3.掌握一些新生字生词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1.教师:课本、教案、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出示全班干净衣服,干净鞋袜等道具,让学生猜测今天要学的课文内容。

第二步:朗读诗歌
教师先朗读《春种》,然后让学生轮流朗读。

第三步:理解诗意
让学生围绕“春天”这个主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第四步:品味诗歌
带领学生讨论诗歌中一些词句的表达方式,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第五步:学习生字生词
教师播放相关单词的语音,并展示词义,帮助学生掌握新单词。

第六步: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创作一些关于春天的小故事或小诗歌,鼓励发挥想象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春种》这首诗歌,理解了其中蕴含的主题,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关注自然、多体会诗歌之美。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春种》。

2.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练习。

以上就是今天的课程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感谢大家的配合,下课!。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牧场之国》教案(公开课获奖教案)含教学计划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牧场之国》教案(公开课获奖教案)含教学计划

19.牧场之国授课课题牧场之国课型讲读课文2 课时时间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毡、犊、眺”等 10 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仪、眺”等 15 个会写字;正确读写“专注、奔驰、公爵、镶嵌、牲畜、极目远眺、膘肥体壮、宽广无垠”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4.领悟作者描写事物特点时使用的方法。

体会“真正的荷兰”的含义;领悟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教学重点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领悟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难点领悟作者描写事物特点时使用的方法第一课时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毡、犊、眺”等10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仪、眺”等 15 个会写字;正确读写“专注、奔驰、公爵、镶嵌、牲教学目标畜、极目远眺、膘肥体壮、宽广无垠”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安静、闲适的荷兰牧场风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具预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简介荷兰【出示课件2】荷兰简介及风光图用秀丽的布满异荷兰,本称尼德兰王国,因其荷兰省最为知名,故尼国风情的图片带给学导入德兰多被世界称为荷兰。

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世界知名生视觉冲击,激发学生(5)分钟的低地之国。

的学习兴趣。

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奶牛。

2.学生阅读,谈话导入:同学们,荷兰有着这么秀丽的风光,今日我们就跟随卡雷尔·恰佩克去看看真正的荷兰。

〔板书:牧场之国〕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3】:(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宠爱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适宜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单元18威尼斯的小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课“尼、艄”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哗”,会写“斯、艇”等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威尼斯的静态美与动态美。

2.过程与方法了解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其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小艇和威尼斯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1.出示威尼斯风光图片(PPT),学生朗读小资料(PPT)。

2.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指导“艇”的书写。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读读这些词语?(PPT)小艇船艄翘起雇定祷告操纵自如哗笑码头停泊师:“哗笑、停泊”这两个词的读音要特别注意,我们一起来读。

学习生字。

2.请四位同学接读课文。

生1:第1自然段。

生2:第2、3自然段。

生3:第4自然段。

生4:第5、6自然段。

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围绕小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师随机板书:样子、驾驶技术、与生活的联系。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1.我们刚刚从图片中看到了威尼斯的景色非常美,可作者为何要单单写小艇呢?(PPT)(因为小艇对于威尼斯来说非常重要。

)2.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呢?(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小艇的重要性的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于威尼斯而言,“大街”指的是什么?(生:河道。

)“汽车”指的是什么?(生:小艇。

)是啊,多么巧妙的比喻啊,作者用短短的一个句子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小艇的重要作用。

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尼、斯、艇、纵、艄、翘、垫、帘”等生字。

五、课堂总结威尼斯的小艇之所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作者平时注意仔细观察,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因而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具体。

我们也要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六、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生: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板书)2.复习本课生字词,学生齐读。

二、深入学习,全面把握(一)了解小艇的样子和特点。

1.当我们置身于威尼斯的小艇中,会有一种“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感受,那么就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造型别致、乘坐舒适的小船。

2.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船的样子和特点的。

(学生读,播放课前准备的有关小艇的课件。

)3.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分析句子。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4.谁来说说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使我们感到描写得更生动形象?5.大家看,作者用“独木舟”与小艇比较,说明小艇“又窄又深”的特点。

(播放“独木舟”的图片。

)那么,用“新月”比喻小艇的什么特点?——两头翘起。

用“水蛇”比喻什么呢?——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

6.用了这样几个句子,我们眼前就出现了小艇的样子、造型,以及它行动起来的感觉。

今后我们也要学习这些描写的方法,使我们的文章也同样生动、形象。

7.如果有这么一艘小艇就在我们面前,你想不想体会一下坐在里面的感觉呢?8.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模拟情景”的小表演,假设大家就在这样一艘小艇中,我们现在正顺流而下,两旁是小桥、流水、人家。

我读课文,大家做动作,看谁想象得好。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做相应的“摸摸柔软的垫子”“穿过小桥,仰望小桥”“推开船”“远眺”“打招呼”等动作。

)9.下面我请乘坐小艇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体会课文第3自然段的描写。

)(二)学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一段。

1.那么,船夫的驾驶技术如何呢?下面,请男同学齐读第4自然段。

大家想一想,哪些词句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出众?(板书:驾驶技术特别好。

)2.哪些词语说明船夫驾驶技术好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操纵自如、挤过、穿过、急转弯。

)3.课文描写得很精彩,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给大家复述一下船夫的“操纵自如”,不过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以手作为小艇,边讲边演示,好不好?4.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朗读这一段内容,大家要及时接读并以手作为小艇来表演。

5.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操纵自如”这个词,联系刚才的表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在课文中的意思。

(三)学习“小艇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1.课文一开始就说威尼斯的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那么都有哪些人离不开“汽车”,他们乘坐小艇去做什么呢?2.下面请大家静息,我来测试一下大家的听记能力。

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3.谁乘坐小艇去做些什么呢?4.学生讨论、回答。

5.好!大家看,小艇和人们的生活联系是多么密切,商人、妇女、小孩、老人,他们都离不开小艇, 他们有的去( ),有的去( ),有的去( ),那么,青年妇女去哪里呢?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去看戏,去走亲戚,去购物……)6.那么,在威尼斯,除了课文中写的一些人需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外,还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工作、去学习呢? (邮递员、教师、学生、医生、市长、旅游者,坐着小艇做各种各样的事。

)三、总结全文1.从黎明到夜深人静,我们可以看到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威尼斯的小艇一出动,城市就怎么样了?(喧闹,充满生机和活力。

)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又会怎么样?(静寂、沉静,入睡了。

)正像课文结尾所说,“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一静一动,文章写得真好,下面让我们齐读课文,再来体味一下。

3.学生谈一谈学课文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1.推荐阅读。

师:描写威尼斯的文章还有很多,老师向大家推荐:冰心的《再寄小读者·通讯六》、朱自清的《威尼斯》、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

课下请同学们阅读这些文章。

2.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想象你一天的生活情景,和同学交流。

五、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

2.这节课,我们还向马克·吐温学到了根据事物产生联想,并能根据事物特点进行准确表达的写作方法。

课下,我们进行一次小练笔: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板书设计】威尼斯的小艇小艇的样子(又窄又深、两端翘起、轻快灵活) 船夫的驾驶技术(操纵自如、平稳、快)与人们的关系(密切)艇动城闹;艇停城静【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在教学环节中,一上课我首先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威尼斯整体风光,让学生对威尼斯有个大概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很快把学生引入要学习的课文中来。

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时,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好处,用读的方式表达对小艇的喜爱,发挥想象,体会情景。

[不足之处] 这节课我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遗憾也有很多:在教案中也设计了朗读教学,可是在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机会还是不够多,我讲得偏多。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对于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原来设想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悟出写作方法,因为这一点我预想容易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只有感受,没有完全掌握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导致难点不能深入突破。

19牧场之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课“毡、犊”等生字,会写“仪、眺”等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宁静、悠闲的荷兰牧场风光。

(3)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体会动物与人、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2.过程与方法个性化阅读,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性,积累语言。

体会拟人、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3.情感与价值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由图引入,把握主旨1.猜图片,引出荷兰。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最能代表各个国家特色的图片,你们能猜出来这是哪个国家吗?2.播放课件。

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荷兰)大家回答得真好!3.课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谁能自告奋勇地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

)孩子们,展开你们的想象,牧场之国会是怎样的景象呢?(板书课题:牧场之国。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字字入心。

出示生词:专注仪态端庄无比威严严肃沉默骏马膘肥体壮飞驰公爵悠然自得成千上万赞许成群结队安闲镶嵌丝绒寂静天堂辽阔无垠每一组让一个学生读,说说每组词语分别描写了什么。

师:积累好词,分类积累也是一种好办法。

2.课件播放正确的标注。

借助标注,想象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出示第1自然段: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师:这是一个总起句,紧扣课题,开门见山,以后同学们在写习作的开头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3.作者在文中向我们呈现了四幅画面,我先请四位同学把小标题读一读。

全班一起读。

4.出示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完后将四幅画面的小标题标注在相应的自然段旁边。

明白自学要求了吗?5.生自学课文。

6.汇报交流:同学们读书读得真认真,第一个练习完成了吗?7.指导朗读。

结合文章内容,读出感情。

四、课堂总结如果此时你就站在这草原上,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们一起拿起书,把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表达出来吧!五、指导写字规范书写“仪、眺、骏、驰、辽、绵”等生字。

六、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回顾课文,复习引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对牧场之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跟老师一起继续走进课文,继续体会牧场之国的宁静、悠闲。

2.复习生字词。

二、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一)学习第2自然段。

为什么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1)语段一: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说说你的感受。

(景色迷人:草长得茂盛;草原辽阔:牛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